A. 在故宮拍攝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在故宮拍攝的影視作品有《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
有不少影視劇是在故宮拍攝或取景的,比如第一部在故宮實景拍攝的《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電影三部曲。
大量影視作品就將故宮作為背景進行拍攝,電影《末代皇帝》和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都在故宮進行了取景。
故宮介紹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
B. 故宮的金鑾殿是哪個電影
是《故宮》,它將從故宮的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和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宮輝煌瑰麗、神秘滄桑的宮殿建築、豐富多彩,經歷傳奇的珍貴文物,講述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觸摸歷史跳動的脈搏,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C. 在故宮拍攝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第一部在故宮實景拍攝的《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電影三部曲。在《火燒圓明園》中飾演咸豐皇帝的張家輝回憶:「日出時的故宮、傍晚的故宮、幾乎每一個角落我都走過。
電視劇《戲說乾隆》則是第一次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視劇,除了故宮,該劇還在蘇州園林、寒山寺、京杭運河、承德避暑山莊等地進行了實景拍攝。在2016年劇組成員聚首時,鄭少秋曾感嘆:「當年我們又是進故宮拍,又是在蘇州拍,南下北上,照片卻很少。
貝托魯奇的《末代皇帝》則是截至目前唯一一部獲准進入故宮太和殿拍攝的西方電影,但任何設備都不能觸碰地面。在采訪中他說,「慈禧死後,孩子被加冕為新皇帝,這是在紫禁城太和殿拍的。
有關部門不希望我們在那裡拍,因為建築都是木質材料,很怕火。最終,我們得到許可可以使用斯坦尼康攝影機,只有一名攝影師操作。
D. 有哪些好萊塢影片中有紫禁城
末代皇帝這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第一部在獲准在紫禁城內拍攝的西方電影是Lucy Jarvis1973年為NBC公司拍攝的紀錄片《紫禁城》。
http://ke..com/view/26812.html?wtp=tt
E. 美國人花1700萬建故宮拍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北京55日》,於1963年上映,該片一共投資了1700萬美元,按照當時的物價來說,完全是一等一的大製作。由於那時中美還未建交,不能在中國取景,所以導演硬是在西班牙的沙漠中搭了一座北京城出來,雖然是臨時搭建的,但市井街道的生活氣息、城樓的整體構造都比較逼真,戰爭場面也很壯觀和真實,個別幾個鏡頭甚至可以說是玩命。當然,這部電影最特別的在於劇情,美國導演作為侵略者的角度去拍攝這段歷史,自然少不了巧妙無恥的美化,其手段很是高明。
F. 末代皇帝為什麼被允許進入紫禁城拍攝
1、導演是義大利籍貝托魯奇,並非好萊塢典型導演。
2、貝托魯奇常透過作品的角色和動作,在政治上作出影響。
3、其1984帶二項到中國申請,其中這項通過,1986才拍攝.當時中國已朝向改革開放。但西方仍未了解此轉變,中國當然會透過允許某些有影響力的導演來釋放開放改革訊息。
4、當時電影特效不發達,搭出像紫禁城的場景成本太龐大,最好能實景拍攝。
幕後製作:
1、建於15世紀的紫禁城有著高而厚重城牆,為該片的拍攝提供了絕佳的隔音效果,但是當時中國的攝制組成員還不太習慣同期錄音。
2、該片一共召集了1.9萬名臨時演員。
3、片中出現的喇嘛是禁止被女人碰的,所以劇組特地為他們聘請了男性服裝助理來協助他們穿衣。
4、為了製作朝廷上人們的假發,發型師Giancarlo di Leonardis使用了2200磅頭發。
5、為了登基的那場戲能順利進行,Giancarlo di Leonardis花了10天培訓了50名中國員工,使他們能在兩小時之內搞定2000名臨時演員的假發和辮子。
6、該片是第一部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評為PG-13級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7、由於紫禁城不允許機動車輛進入,連演員彼得·奧圖都只能用自行車作為工具出入片場。
8、製片人傑瑞米·托馬斯以一己之力為該片籌得了2500萬美元資金。
9、該片拍攝期間恰逢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但是攝制組得到了政府的優先權,使得女王無法參觀紫禁城。
G. 在故宮拍攝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在故宮拍攝的影視作品有《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電影三部曲,在火燒圓明園中飾演咸豐皇帝的張家輝回憶,日出時的故宮、傍晚的故宮、幾乎每一個角落我都走過,有次在太和殿拍戲,我穿著戲里的龍袍走到城樓上,就覺得自己很幸福。
而末代皇帝則是截至目前唯一一部獲准進入故宮太和殿拍攝的西方電影,但任何設備都不能觸碰地面,在采訪中他說有關部門不希望我們在那裡拍,因為建築都是木質材料,很怕火,最終我們得到許可可以使用斯坦尼康攝影機,只有一名攝影師操作。
故宮拍攝的影視介紹:
火燒圓明園的同治皇帝登基片段,所有內外景都在故宮三大殿和乾清宮等處拍攝,並且動用了故宮院藏的清代文物作為道具,當時故宮博物院的專家朱家滔先生等給劇組提供了清代皇帝登基典禮的全部資料和所有人員位置的平面圖,但導演李翰祥為了增強電影效果做了一些改動。
垂簾聽政這部影片講述的是火燒圓明園後皇帝四處躲藏,懿貴妃步步為營,最終成為慈禧並掌握政權的過程,該影片不管外景內景都是在故宮實地取景的,它先後在太和殿、養心殿等地方拍攝了大量鏡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的內景擺設。
H. 《末代皇帝》是在北京故宮拍的嗎
是的。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
第一部在獲准在紫禁城內拍攝的西方電影是Lucy Jarvis1973年為NBC公司拍攝的紀錄片《紫禁城》。
溥儀的弟弟溥傑和幫助溥儀完成自傳的李文達都被聘為本片顧問。
影片一共使用了1萬9千名臨時演員。
片中出現的喇嘛是禁止被女人碰的,所以劇組特地為他們聘請了男性服裝助理來協助他們穿衣。
為了製作朝廷上人們的假發,發型師Giancarlo di Leonardis使用了2200磅頭發。
為了登基那場戲,他的工作人員花了10天培訓了50名中國員工,使他們能在兩小時之內搞定2000名臨時演員的假發和辮子。
為了飾演旗人,2000名士兵剃了光頭。長官勸說他們這顯示了與義大利和英國間的國際友誼,並給每名士兵發放了3.5美元的獎金。
貝托魯奇當時向中國政府提交了兩個拍攝計劃,另一個是安德烈·馬爾羅(Andr Malraux)的小說《人的命運》(La Condition Humaine)。
中國政府同意了本片的拍攝,並對內容沒有作任何限制。
這是第一部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評為PG-13級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製片人傑瑞米·托馬斯(Jeremy Thomas)單槍匹馬地為影片籌得了2500萬美元資金。
I. 求一個關於故宮的老恐怖電影
《潛影》吧,這個是關於故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