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沙漠往事哪裡有中文字幕的
可以在B站或者網路網盤上看下。
沙漠往事是於2022年在俄羅斯上映的電影。主要講述了2016年,俄羅斯雇傭兵沙貝羅夫在敘利亞當排雷工兵,這本該是他職業生涯的頂峰,但他不久就愛上了一名俄敘混血女兒,並決定去沙漠古城拯救她的故事。
其導演是伊戈爾·根納季耶維奇·戈爾丁,他是俄羅斯戲劇和電影演員。俄羅斯聯邦榮譽畫家。金面具的得獎者。
② 求一部電影名字
中文片名
雨人
原片名
Rain Man
更多中文片名
手足情未了
影片類型
劇情 / 冒險 / 喜劇
片長
133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SR
級別
Portugal:M/12 Canada:G Argentina:13 Australia:M UK:15 Finland:K-12 Sweden:11 Peru:14 USA:R Canada:PG Singapore:NC-16 West Germany:12 Chile:14 Canada:14 Norway:11 Canada:AA New Zealand:PG Norway:10
製作成本
,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Metro-Goldwyn-Mayer Inc.
United Artists Pictures, Inc. (original)
拍攝日期
1988年5月2日 - 1988年7月28日
〖演職員表〗
導演
巴里·萊文森 Barry Levinson
編劇
Barry Morrow .....(story)
Ronald Bass .....(screenplay) and
Barry Morrow .....(screenplay)
主演
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達斯丁·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薇拉莉·葛莉諾 Valeria Golino
邦尼·亨特 Bonnie Hunt
巴里·萊文森 Barry Levinson Royce D. Applegate
雷·貝克 Ray Baker Richard A. Buswell
製作人
Peter Guber .....executive procer
Mark Johnson .....procer
David McGiffert .....associate procer
〖製作發行〗
攝影機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洗印廠
DeLuxe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Spherical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製作公司
Guber-Peters Company [美國]
Mirage Entertainment [美國]
Star Partners II Ltd.
發行公司
聯美電影公司 United Artists [美國] ..... (1988) (worldwide) (all media)
MGM/UA Distribution Company [美國] ..... (1988) (USA) (theatrical)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MGM Home Entertainment (Europe) Ltd. [英國] ..... (2000) (UK) (VHS)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MGM Home Entertainment [德國] ..... (2000) (Germany) (VHS)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MGM Home Entertainment [法國] ..... (2000) (France) (VHS)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MGM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2000) (USA) (DVD)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MGM/UA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USA) (laserdisc)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 [德國] ..... (2006) (Germany)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法國] ..... (1989) (France) (theatrical)
Varus Video [俄羅斯] ..... (1989) (France) (theatrical)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德國] ..... (1989) (West Germany) (VHS)
Warner Home Vidéo [法國] ..... (1998) (France) (DVD)
其它公司
Andrea Jaffe Inc. [美國] ..... publicity
Buena Vista Visual Effects [美國] ..... titles and opticals
Caesar's Palace [美國] ..... special thanks
California State Film Commission [美國] ..... acknowledgements
Capitol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Indiana Film Commission [美國] ..... acknowledgements
Major League Baseball [美國] ..... special thanks
Nevada Motion Picture Division [美國] ..... acknowledgements
Oklahoma Film Commission [美國] ..... acknowledgements
The Kentucky Film Office [美國] ..... special thanks
The Ohio Film Bureau [美國] ..... special thanks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88年12月16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9年2月19日 .....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89年2月23日
英國
UK
1989年3月3日
法國
France
1989年3月15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89年3月16日
挪威
Norway
1989年3月16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9年3月16日
瑞典
Sweden
1989年3月17日
中國香港
Hong Kong
1989年3月18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89年3月23日
芬蘭
Finland
1989年3月24日
〖劇情介紹〗
在當代美國。查利·巴比特是洛杉磯一名青年汽車商。他的母親早已去世,父親是百萬富翁,但對他沒有感情。這天律師行打來電話告訴他:他鰥居多年的父親去世。查利不想離開西海岸,丟下公司的事去奔喪。可是父親留下了一大筆家產,化成錢倒能給自己的企業復興帶來希望。想到這一點,他便偕同蘇珊一起去辛辛那提參加父親的葬禮了。
抵達父親家一看,房子真大,寬敞的汽車車庫里停放著父親生前最喜愛的1949年產的"別克"牌白色敞蓬汽車。看到這輛車,查利不由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父親在世的時候,查利未經他同意,擅自將車開出去兜風,途中被警察以"偷車賊"罪名拘留,在警察局足足關了兩天……一連串闖入記憶的往事使身居這豪華府邸的查利一點也不感到親切,他反而被一種恐懼感攫住了。原來是想起了"雨人"。小時候,家裡好像有個叫"雨人"的什麼人。自己也唱過"雨人,雨人,別看他傻乎乎,唱起歌來頂刮刮…"這首曲子的。
次日,查利會見律師。律師宣布遺囑,查利越聽越不對勁兒,竟懷疑自己的耳朵來了。可能是父親長時間沒有同查利保持聯系的緣故,居然把300萬美圓的遺產列為信託資金(即委託他人管理)。"我是父親的兒子,可父親連一點骨肉之情也沒有。"查利憤憤不平。他只得到一輛老式的"別克"和一座薔薇花園。那麼,300萬美圓歸誰繼承呢?查利急沖沖趕到銀行去詢問,才知道那筆錢的受益者是雷蒙.巴比特。查利一下子懵住了,這人是誰?他也姓巴比特,難道是他的哥哥?這么多年來一直沒聽到過他呀?查利又打聽到雷蒙現住在一家精神病院里。於是他帶著蘇珊一起去那家叫沃爾布魯克的醫院。 他拜見了主治醫生布魯納大夫。後者向他介紹了情況,查利心頭像塞了一塊鉛。雷蒙的確是他的長兄,患有自閉症(一種智能障礙症),故從小被人們喚做"雨人"(幽閉症患者的俗稱)。不過他除了寡言少語外,其他方面倒也正常。查利決定把雷蒙帶回洛杉磯,擔任他的監護人。於是,兄弟二人及蘇珊開始了為期一周的旅行。
兄弟倆來到機場,不料雷蒙一見飛機就大吵大鬧。他說乘飛機不安全,並歷數近年來重大空難發生的時間,地點…不耐煩的查理,只好開著那輛父親留下的老式轎車,帶雷蒙走高速公路。當天深夜,發生了一起車禍,警車閃動的燈光刺激了雷蒙,他起身下車,執拗地離開這不安全的高速公路。查理無可奈何,他們的汽車只好在鄉村小路上慢悠悠行駛。雷蒙有在固定時間看固定電視節目的習慣(因他只能從電視里了解外部世界),到了那個時刻,他再也不肯趕路,查理只好帶著他闖入私人住宅,要求看電視。雷蒙還有許多不能改變的習慣,譬如:每餐都少不了某種食品、只穿從某個商店購買的內褲等等,使查理哭笑不得。 一次,趁查理下車打電話之際,雷蒙下車走走,橫穿馬路時,紅燈亮了,他看到"禁止通行"字樣,立刻停在馬路中央,周圍堵滿了車,氣得司機下來揪住他。 旅途中,查利被雷蒙許多古怪的生活習慣和因不諳世事而出的洋相弄得筋疲力勁哭笑不得。但他也發現,雷蒙有驚人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例如,他能很快背下電話本上從A到G所有的電話號碼。牙簽盒碰倒在地,他能立即說出牙簽有多少根。於是,查利帶著雷蒙來到賭城拉斯維加斯一家賭場,利用他過人的記憶力大撈了一筆。
一向只知道做生意*的查利在哥哥的接觸中,逐漸學會了關心人、愛護人,並且認識到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珍貴的手足之情。
當兩兄弟最後到達洛杉磯時,查利已與哥哥難舍難分了。
〖精彩花絮〗
·在最初的劇本中,雷蒙德的性格是開朗友善的。但在初次讀過劇本之後,達斯汀·霍夫曼就成功游說編劇把他改成一個性格內向的孤獨症患者。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最初考慮導演此片,他還開始為影片開拍籌措資金。後來其好友喬治·盧卡斯需要幫忙拍攝他的印第安娜瓊斯系列第三部,只好推出,把電影拍攝計劃交給了現在這部電影的導演。
·雷蒙德說他的內褲是從K-Mart on Oak and Burnett買來的。這個地址的實際上是一家位於Cincinnati的賓館,名叫Vernon Manor Hotel。在電影的一開始,查理、雷蒙德和蘇桑娜就是住在這家旅館的。
·雷蒙德記得的兩個電話本上的名字,瑪莎和威廉·格特瑟根,這是達斯汀·霍夫曼現實生活中的親家的名字。
·在電影開始不久,律師向查理宣讀遺囑的時候,他說:「我肯定會得到玫瑰園,我肯定已經得到了玫瑰園。」這里就暗示著此後雷蒙德將大量運用到「definitely」(肯定)這個單詞。
·站在烤薄餅店收銀台後面的男孩傑克·霍夫曼,正是達斯汀·霍夫曼的兒子。
·「雨人」一詞的來歷:一部由影帝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名字很古怪,叫《雨人》。「雨人」的來歷,是主人公雷曼咬字不清,總是把自己叫成「瑞曼」,在英文里就寫成「 RAIN MAN」,從字面上硬譯,就成了「雨人」。應該說,這是個不成功的、很別扭的譯法,但是,出奇制勝,「雨人」後來竟成了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專有名詞———指那種具有某種特殊才能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厲害點的叫「白痴天才」———達斯汀·霍夫曼在劇中所飾演的「雨人」正是這樣一個人,他具有超乎常人的對數字的敏感性。
〖精彩對白〗
Susanna: You use me, you use Raymond, you use everybody.
Charlie: Using Raymond? Hey Raymond, am I using you? Am I using you Raymond?
Raymond: Yeah.
Charlie: Shut up! He is answering a question from a half hour ago!
--------------------------------------------------------------------------------
[Repeated line]
Raymond: I'm an excellent driver.
--------------------------------------------------------------------------------
[Raymond has jumped in the car with Susanna]
Charlie: Hey, who is this guy?
Susanna: He just jumped in the car.
Charlie: Yeah well he can jump out. Come on!
Raymond: I'm an excellent driver.
Charlie: That's good. Come on! Susanna, why'd you let him get in this car? It's not a toy.
Susanna: He says he drives this car.
Raymond: Dad let's me drive slow on the driveway every Saturday. 'Course the seats were originally brown leather now they're a pitiful red.
Charlie: [surprised] Hey, these seats were brown leather. You know this car?
Raymond: I know this car.
Charlie: How do you know this car?
Raymond: It's a 1949 Buick Roadmaster. Straight 8. Fireball 8. Only 8,985 proction models. Dad let's me drive slow on the driveway. But not on Monday, definitely not on Monday.
Charlie: Who's your dad?
Raymond: Sanford Babbitt. 10961 Beachcrest Street, Cincinnati Ohio.
Charlie: That's my address. Hey, who's your mother?
Raymond: Eleanor Babbitt. Died January 5, 1965 after short and sudden illness.
Charlie: Who the hell are you?
Raymond: Uh oh, fifteen minutes to Judge Wapner.
[Raymond proceeds back to Walbrook, ignoring Charlie]
Charlie: Wait, I wanna ask you a question! Hey! Dr. Bruner, who is he?
Dr. Bruner: Raymond is your brother.
〖穿幫鏡頭〗
·發現錯誤:查理,雷蒙德和蘇桑娜住在第一家旅館,隨後蘇桑娜發瘋一樣咆哮怒吼。當她猛力撞擊門的時候,從門和牆搖晃的方式很明顯可以看出背景是預先設置好的。
·連續性:在自助洗衣店,隨著鏡頭的變換,雷蒙德左邊的乾衣機時而打開著,時而關閉著。
·連續性:雷蒙德在影片中拍照用的是126膠卷照相機。我們可以看到,沖洗出來的相片都是長方形的,實際上126膠卷的相片應該是正方形的。
·連續性:雷蒙德要去辛西那提的卡馬特買內褲,同一家商店,他卻給出了兩個不同的地址,200 Oak 和400 Oak。
〖獲獎記錄〗
本片通過不正常人的角度嘲諷正常人的生活習慣和思想,兩位主角有精彩的表演。影片獲柏林金熊獎及第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主角。
二、流行專輯
〖基本信息〗
專輯名稱
雨人
演唱歌手
周華健
唱片公司
滾石唱片
發行時間
2006年03月25日
專輯語種
國語專輯1CD
〖專輯介紹〗
天雨路滑,小心愛人!雨人周華健音樂生命里第 29 張周華健唱片,「全球首批限量健賞版」結集了華健 20 成年禮三合一,純白 CD BOX 全套收納缺一不可周華健+華健經典復刻版封面 28 張!
碟內強烈推薦
「雨人」:守護愛的主打歌,在韋瓦第的永恆「四季」里,譜出不離不棄健牌情歌「2006 愛相隨」。
「我們不哭」:微笑愛的主打歌,或許世界上沒有永久的愛情,至少在華健的情歌里有不變的祝福。健牌和聲與吉他的絕新配方,貼著耳朵撞擊最單純的感動。
「愛情路」:領悟愛的主打歌,沿途有你,所以我才頂得住;沿途有你,都是華健見證我們彼此愛的起承轉合……
「愛玫瑰」:照亮愛的主打歌,新華健品種的最雋永香味。頂尖高手李志清+黃韻仁挑戰華健金嗓氣功,擺渡人製作內功獨家展現。
「Time」:魔幻愛的主打歌,創作華健的正字標志 DNA。行雲流水的神來一曲反射出生命里最好的時光、最美的瞬間。
額外收錄:2006年《神鵰俠侶》片尾主題曲「江湖笑」、汽車廣告主題曲「全世界的愛」。
〖專輯曲目〗
01 No Where
02 Time
03 雨人
04 我們不哭
05 愛情路
06 愛玫瑰
07 幸福到想哭
08 新天地
09 Wake Up
10 以後
11 全世界的愛
12 言之尚早 (OT:我們不哭)
13 江湖笑 (2006「神鵰俠侶」片尾主題曲)
坎普從小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彈跳能力,在高中時期就能經常做出一些NBA職業球員都無法完成的高難度扣籃。89年,西雅圖超音速隊以第一輪第17順位選中了這位來自康科德高中的小夥子。在當時,從高中直接升入NBA的球員很少,人們普遍認為高中生球員不會有什麼大出息,在球隊內部他們也會或多或少的受到教練或其他球員的歧視,內向沉默的坎普就這樣非常低調的走入了NBA。在坎普的處子賽季他只有一次首發�驕�コ≈揮?.5分和4.3個籃板,但若考慮到平均每場只有13.8分鍾的上場時間,這個成績倒也算馬馬虎虎。
但倔強的坎普可不是一個安於平凡的人,他外表冷漠、內心狂熱,巨大的能量在他內心深處不斷積蓄、膨脹,在第二個賽季,坎普在沉默中爆發,他驚人的彈跳和劈頭蓋臉的扣籃讓對手無所適從,當時NBA一共有3位球員能夠從罰球線起跳扣籃:「飛人」喬丹、「滑翔機」德雷克斯勒和「雨人」肖恩坎普。(後來一位叫巴里的白人球員在德雷克斯勒的指導下也完成了這個超難動作)。無論主場還是客場,球迷都涌進球館爭相觀看坎普的表演,坎普也一躍而成NBA一線球星。
在當年的全明星周末上,坎普參加了扣籃大賽,他的每一記扣籃都技驚四座,在決賽中,他遇上了小個子迪布朗,兩人大斗絕技,花樣百出,觀眾們看的目瞪口呆!那個時代的扣籃大賽是真真正正的扣籃大賽,無論技巧、難度、和騰空高度都是現在無法比擬的。兩人扣籃的藝術性和創造性都沒的說,但是坎普的扣籃不是用來炫耀的,他的扣籃是內心情感的宣洩,所以,當坎普的扣籃不是出現在戰場而是表演場的時候,那份扣籃背後的感覺被弱化了,此時,「狡猾的」迪布朗在最後一扣之前,拚命調度現場氣氛,取悅觀眾,而坎普不會作秀。最終,迪布朗以微弱優勢摘得「扣籃王」。
與此同時,超音速又來了一位高人——「鬼手」佩頓,與肖恩坎普組合成了當時名動天下的西雅圖黑風雙煞!球隊的成績也節節攀升。94年,坎普入選夢之二隊,輕松拿下世界男籃錦標賽冠軍。隨後,坎普繼續著他摧枯拉朽的扣籃,並在94、95、96連續3次入選NBA第二陣容。此時的「雨人」威風八面、所向披靡!(註:有些資料將坎普的綽號寫為「羽人」,筆者考證後認為應是「雨人」而非「羽人」,這個綽號的由來是因為當時人們形容坎普的扣籃就像傾盆大雨一樣,根本無法阻止,天要下雨、坎普要扣籃,擋不住的)
③ 前蘇聯電影,二戰時期蘇聯女子高炮部隊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目錄[隱藏]
書籍介紹
作者介紹
書摘介紹
熒屏再現
影片簡介
電視劇簡介
[編輯本段]書籍介紹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1]的代表作。故事發生於1942年5月。准尉華斯科夫「無奈」接受了上級指派來兩個班的「兵力」——雖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卻一一是穿短裙的年輕女兵;他要指揮她們守衛171會讓站設施。一時間女兵們駐紮下來,就在尚未習慣這野戰生活的當口,出乎意料地碰上一股德國法西斯偵察兵。她們本可以放過這些鬼子,守住陣地設施就可以了。然而正義和敏感要她們既守住了陣地設施,又以五個姑娘——戰士加指揮員的力量與敵人周旋,進行殊死的戰斗……
作者以真實而生動的畫面,亦庄亦諧的文筆,活潑風趣的藝術語言,再現了那些才從和平歲月里走出來的天真歡快的年輕人,一旦迫使他們面對殘酷的戰爭時,為保衛國土,可犧牲愛情,可別家離子,可以生命為代價的浪漫主義情懷和高昂的英雄主義精神。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受到部隊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級時,衛國戰爭爆發,他志願奔赴前線。1943年負傷,傷愈後進裝甲兵軍事學院學習。1948年畢業,任工程師。1956年結束軍人生涯,進了著名劇作家包戈廷的電影劇本寫作講習班,從此開始專職創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寫過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作品題材廣泛,主要是衛國戰爭題材、當代生活題材、歷史題材等,其中以衛國戰爭題材的作品成就最為顯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小說發表後被譯成多種文字,並被改編成電影、話劇、歌劇、芭蕾舞,受到世界許多國家人民的喜愛。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伊萬諾夫快艇》、《最後的一天》、《遭遇戰》、《他們可能同我一起去偵察》、《後來發生了戰爭》,長篇小說《不要向白天鵝開槍》、《未列入名冊》,長篇歷史題材小說《虛實往事》,劇本《軍官》、《我的祖國,俄羅斯》,電影腳本《例行的航程》、《漫長的一天》以及與K·拉波波爾特合著的《軍士們》和《軍官們》,自傳體中篇小說《我的駿馬賓士》等。
瓦西里耶夫是從創作劇本、電影腳本開始寫作生涯的,因此他的作品帶有戲劇和電影的特色,結構嚴謹,情節緊張,語言簡潔。由於作者立意高,創作手法獨辟蹊徑,故而他的作品總能以高昂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激情動人心魄。
[編輯本段]書摘介紹
第一章
在171火車站一帶,能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下保持完整無缺的,如今只剩十二戶人家,一個消防棚,以及一座又矮又長、本世紀初用圓石砌成的倉庫了。水塔在上一次空襲中倒塌了,往來的火車已不再停留此地。雖然德寇停止了轟炸,但敵機仍每天在車站上空盤旋騷擾。指揮部為了應變於萬一,依然在這里配備了兩架四管高射機槍。
這是一九四二年五月。車站以西,敵我雙方掘壕深達兩米,終於展開了陣地戰(每逢潮濕的夜晚,打那兒不斷傳來隆隆的炮聲);東邊,德寇夜以繼日地轟炸著運河及穆爾斯曼克鐵路;北面,雙方為爭奪海路而進行激戰;南方,被圍困的列寧格勒仍堅持著浴血戰斗。
而這里簡直成了療養勝地。士兵們由於無聊和寂靜,簡直是泡過澡堂子一樣,渾身松軟無力;更何況那十二戶人家裡,想方設法釀造私酒的小娘兒們、小寡婦還真大有人在。這伙士兵初來此地,頭三天先吃飽睡足,摸清情況;到了第四天,開始闖家進戶去吃生日酒。自此以後,當地上等私酒那股子濃郁的香味,在車站上空就再也吹散不盡了。
火車站的軍事運輸指揮員,成天陰沉著臉的瓦斯科夫准尉,開始一再往上打報告。等到報告遞到第十份,上級照例先對瓦斯科夫劈頭蓋臉臭訓一通,然後再撤走那半排尋歡作樂得暈頭轉向的士兵。這以後,軍運指揮員可以湊湊合合地對付上個把星期,然後又重復了老一套。弄到後來,准尉只好把從前的報告重抄一遍,只需要換一下數字和姓名就成了。
「你簡直在胡鬧!」少校接到一份又一份的報告,只得親自趕來,所以火冒三丈:「成天打起什麼報告來了!你不像個指揮員,倒成了耍筆桿子的了!……」
「請您派一些不愛喝酒的人來。」瓦斯科夫一再重復,盡管他每逢遇到一個大嗓門的上級都有點發憷,可是仍舊像個教堂工友似的,嘴裡嘟嘟噥噥地:「找點不愛喝酒,還有……關於女性的問題,也請考慮一下。」
「要派些老神父來?」
「您心裡明白,」准尉小心翼冀地回答。
「好吧,瓦斯科夫!……」一向嚴厲的少校勃然大怒,「就給你派些不愛喝酒的來,女人的問題也會適當考慮。不過,你可要小心,准尉,假如你連這批士兵也應付不了……」
「是,」軍運指揮員呆頭呆腦地答應著。
少校臨行時帶走了那些經不起誘惑的高射機槍手,並且再次答應瓦斯科夫,一定會派些見了裙子和私酒扭頭就跑,而且跑得比准尉自己還快的戰士來。但是,看來要兌現這個諾言並不那麼容易,因為三天過去,還不見一個人影。
「問題不那麼簡單呀,」准尉對他的女房東瑪麗婭.尼基福洛芙娜講,「兩個班——差不多就得二十個不愛喝酒的。就是把全軍抖摟遍了,——我看也不見得……」
然而,他的擔憂看來是沒什麼根據的,次日清晨,女房東就跟他說,高射機槍手到了。女房東的話音有點怪怪的,可准尉剛剛睡醒,迷迷糊糊的沒有發覺,只顧打聽那件讓他提心吊膽的事了:
「有指揮員一起來嗎?」
「不像是有,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
「那就謝天謝地!」准尉惟恐別人搶走他軍運指揮員的職權,「分權奪利——那是最糟不過的事啦。」
「您也別高興得太早,」女房東微微一笑,樣子顯得很詭秘。
「高興?那得等打完仗,」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一本正經地說,戴上軍帽徑自走出門去。
這回他可真嚇傻啦:門外站著兩列睡眼惺松的姑娘。起初,准尉還以為自己準是睡糊塗了,使勁眨巴眨巴眼睛,等定睛一看,這些個戰士的軍裝上某個部位確實是高高地聳起著,這在操典上可沒有明文許可,而且那些船形帽下還公然露出了不同顏色、不同發型的綹綹鬈發。
帶隊的一個女兵,一副乾巴巴的嗓音,報告說:「准尉同志,副排長基里亞諾娃中士向您報告:高射機槍獨立營五連三排一班、二班前來換防,聽候您的命令。」
「原來——是這樣,」軍運指揮員說,這可完全不符合操典的規定,「這么說,他們可找到不喝酒的啦……」
因為女兵們不願到別人家裡借宿,要在消防棚里搭鋪,他揮動板斧幹了整整一天。姑娘們搬運木板,放在他指定的地方,一邊還嘰嘰喳喳地像一群喜鵲。准尉一聲不響,生怕有損威信,陰沉著臉。
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帖,他才宣布:「沒有我的允許,不準離開駐地一步。」
「去采野果也不行嗎?」一個金發女郎馬上接碴就問。准尉早就注意她了。
「野果子還沒有長出來呢,」他說。
「那麼可以去挖野菜嗎?」基里亞諾娃好奇地問,「我們沒有點熱湯喝可不成,准尉同志——我們會瘦的。」
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疑惑地瞟了一眼那一件件穿得緊綳綳的軍裝,不過還是同意了。
「可是不準過河。那種玩意兒,河灘上有的是。」
火車站里一切逐漸上了正軌,但是軍運指揮員的心情並不因此感到輕松。這伙女高射機槍手是些愛吵愛鬧的調皮丫頭,准尉時時刻刻覺得是在自己家裡作客,生怕說得不恰當,或是做得不得體;而且現在,再也別想不敲門就邁進屋去,假如他一時大意,立刻就會有一聲尖叫沖他迎面撲來,嚇得他慌忙縮回腳去。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最害怕的是別人向他暗示,或者拿他開心,說他對女人獻殷勤,因此他走起路來總是兩眼直盯地面,彷彿他丟失了這一個月工資的錢包似的。
女房東注意到他對這些女兵的態度,跟他說:「您別這么老氣橫秋的,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她們在背後管您叫老頭兒呢,所以您不妨就把她們當一群孩子好了。」
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今年春天才滿三十二歲,他決不承認自己是老頭兒。他想了半天,得出一條結論:這只不過是女房東為鞏固自己的陣地而耍的手腕罷了。因為正是她在某一個春夜融化了軍運指揮員心頭的冰塊,而現在,自然要急於鞏固自己的佔領區呀。
每當夜晚,女兵們對准飛越的敵機,八管齊鳴,狂熱地放射一通炮火,到了白天就沒完沒了地又洗又涮,消防棚周圍老是晾掛著她們各式各樣的破玩意兒。准尉認為這種點綴擺得不是地方,因此直截了當地通知基里亞諾娃中士:
「這破壞偽裝。」
「可是有過指令,」——她毫不含糊地說。
「什麼指令?」
「有關的指令唄。指令寫明,服役的女性可以在任何戰場上晾曬內衣。」
軍運指揮員啞口無言。咄,這幫該死的丫頭!只要你搭理她們——就嘻嘻哈哈地沒完沒了……
天氣暖洋洋的,一點風都沒有,所以蚊子也就孳生得挺快,一群一群多得打團,若是手裡不拿根樹枝撲打,簡直寸步難行:拿根樹枝嘛,這還行,對軍人來說,還是完全可以的。可是過不了幾天軍運指揮員無論走到哪個角落,都得清清嗓子,咳嗽咳嗽,這回倒真像是個老頭兒了——可就太不成體統啦。
這事是打那天開頭的——在五月炎熱的一天,他順便拐到倉庫去看看,霎時間他嚇得目瞪口呆:密密匝匝緊緊擠在一起的雪白雪白裸露的身體,驀然映人瓦斯科夫的眼簾,窘得他滿臉通紅。原來以班長奧夏寧娜下士為首的一班八名女兵,全都赤條條一絲不掛,正躺在防雨布上曬日光浴呢。她們哪怕是出於禮貌,尖叫一聲也好;可是不,她們把臉死命藏進防雨布里,就是不吱聲,於是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只好悄悄溜走,簡直像一個頑童從別人的菜園子里溜出來一樣。從那天起,他走到哪個角落,都得不停地咳嗽,就像害了百日咳。
這個奧夏寧娜,他早就注意了。她是個落落寡合的女人,不苟言笑,最多不過嘴角微微一動而已,但眼睛依舊流露出嚴肅的神情。這個奧夏寧娜可真是個古怪的女人,因此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謹慎地通過女房東去打聽打聽,盡管他心裡明白,這件委託絕不會使她感到愉快。
一天以後,瑪麗婭。尼基福洛芙娜撇著嘴對他說:「她是個寡婦,地地道道的女性;您大可去獻媚調情一番。」
軍運指揮員沒搭理她——對婆娘家還有什麼道理可講呢。他拿起斧頭走到院子里——劈柴的時候最適宜思索。該想的事積攢了一大堆,應該理出個道道兒來。
當然啰,最重要的事還是紀律。是啊,這批士兵既不喝酒,又不跟女人調情,這倒不假。可實際上卻是一團糟。
「柳達、維拉、卡傅卡——值勤去!卡佳,你是崗哨領班員。」
[編輯本段]熒屏再現
影片以回憶對比的手法描述了戰爭帶給一代人的災難故事。
1942年,瓦斯柯夫上尉帶領一部分女高射擊槍手守衛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戰爭爆發後,為了掩護大部隊而迷惑、牽扯德軍主力,瓦斯柯夫上尉與五個女戰士把德軍吸引過來,迂迴在荒原、沼澤地、野草叢中,在生死線上頑強搏鬥……突然一個女兵被沼澤吞沒……突然又一個女兵被冷槍擊中,突然……她們憧憬著自己的幸福,想念著自己的戀人,回憶著自己的甜蜜往事,但她們都先後倒在戰爭中的血泊里……
在前蘇聯由小說改編的戰爭題材電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響的,除了《恰巴耶夫》之外,當推1972年羅斯托茨基導演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世界性轟動,這部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未必會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沒有原著小說的思想藝術成就,也就不會有電影的成功。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中俄羅斯人民蒙受的犧牲是最為慘重的,他們一共損失了二千多萬人的生命。《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就要像我們展示這二千多萬人中的五個活生生的人,從而也表現了俄羅斯戰爭文學中一個重要特徵:對於個體生命的關懷。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有具體的生活原型,不過實際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犧牲的五個戰士是男兵,而導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稱女兵,便尖銳地提出了「戰爭和女人」的沖突。
[編輯本段]影片簡介
片名: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3]A zori zdes tikhiye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主演: Yelena Drapeko
Yekaterina Markova
Olga Ostroumova
Irina Shevchuk
Irina Dolganova
Andrei Martynov
片長: 188 分鍾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地區: 前蘇聯
導演: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Stanislav Rostotsky
編劇: 1.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Stanislav Rostotsky
2.鮑里斯·瓦西里耶夫 Boris Vasilyev
上映/發行日期:
東德
1973年5月4日
芬蘭
1973年12月6日
匈牙利
1973年11月5日
語言: 俄語
級別: Finland:K-12
本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列寧獎金。
幾位女士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了與德軍的戰斗。影片採用獨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戰斗最激烈的時候穿插女戰士們戰前夢幻般的愛情和生活,用朴實的黑白表現戰爭的殘酷,用柔美的彩色高調來表現女兵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的時候,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留下熱淚。
斯-羅斯托茨基參加過戰爭的電影導演
斯·羅斯托茨基生於1921年,死於2001年,享年80歲。羅斯托茨基走過了不平凡的人生歷程,他在衛國戰爭中負過重傷,但他以驚人的毅力讀完蘇聯國立電影學院。1956年他推出了描寫農村生活的處女作《土地和人》。此後,他又創作了多部戰爭題材的影片,如《七級風》、《五月星》等。影片《這里黎明靜悄悄》充分展示了羅斯托茨基的藝術才華,由著名作家親自參與改編。
影片根據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這里黎明靜悄悄》改編。瓦西里耶夫生於1924年,寫過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所涉題材廣泛,以衛國戰爭題材最為顯著。他的主要小說包括,中篇小說《伊萬諾夫快艇》、《最後的一天》、《遭遇戰》、《他們可能和我一起去偵察》、《後來發生了戰爭》;長篇小說《不要向白天鵝開槍》、《未列入名冊》;長篇歷史小說《虛實往事》等。瓦西里耶夫回憶說,他當時十分爽快地就把小說託付給了羅斯托茨基,他信任這位導演,喜歡他的影片,認為羅斯托茨基經歷過戰爭,是個真正的士兵。
[編輯本段]電視劇簡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2005)導 演:毛衛寧 張光北
編 劇:郎雲
主 演:阿·葉·索科洛夫 特·亞·奧斯塔普 德·布·西蒙年科 斯·阿·格拉德涅娃 葉·格·馬爾采娃 (更多)
上 映:200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語 言:國語
顏 色:彩色
時 長:20集
類 型:連續劇
④ 關於末班有軌電車的蘇聯電影,二戰爆發時一個護士和新婚丈夫新婚夜離別成永別
合法婚姻
網路衛國戰爭時期,青年演員伊戈爾隨同劇院撤退到烏茲別克。在那他遇見了奧麗迦,奧麗迦戰前是莫斯科的音樂教師,她不適應烏茲的氣候,自己認為只要能回到莫斯科,她的病就立即會好。莫斯科的保衛戰傳來捷報,劇院先得到批准返回莫斯科。善良的伊戈爾為了幫助奧麗迦回莫斯科,勸說奧麗迦與他輸結婚手續,這樣就可以以丈夫的身份帶著這位「合法」妻子回到莫斯科去。一回到莫斯科,他們的婚姻關系就可以解除。到了莫斯科,奧麗迦的家已被炸毀。首納伊戈爾天天去為自己申請上前線的要求奔走,把輸離婚手續的事一再拖延了下來。伊戈爾終於獲得批准上前線了。即將離別之際,他們誰也離不開誰了。他們決定不去辦離婚手續了。當伊戈爾朝著駛來的電車走去時,畫面外響起了坦克的履帶聲和旁旦大炮的轟鳴者啟沒聲。奧麗迦的那張淚痕斑斑的臉尚未完全從銀幕上消失時,一張死亡通知書赫然映入了觀眾的眼簾:伊戈爾於1944年在明斯克附近陣亡。
⑤ 一部電影 蘇聯的有一群姑娘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片名: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3]A zori zdes tikhiye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主演: Yelena Drapeko Yekaterina Markova Olga Ostroumova Irina Shevchuk Irina Dolganova Andrei Martynov 片長: 188 分鍾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地區: 前蘇聯 導演: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Stanislav Rostotsky 編劇: 1.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Stanislav Rostotsky 2.鮑里斯·瓦西里耶夫 Boris Vasilyev 上映/發行日期: 東德 1973年5月4日 芬蘭 1973年12月6日 匈牙利 1973年11月5日 語言: 俄語 級別: Finland:K-12 本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列寧獎金。 幾位女士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了與德軍的戰斗。影片採用獨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戰斗最激烈的時候穿插女戰士們戰前夢幻般的愛情和生活,用朴實的黑白表現戰爭的殘酷,用柔美的彩色高調來表現女兵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的時候,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留下熱淚。 斯-羅斯托茨基參加過戰爭的電影導演 斯·羅斯托茨基生於1921年,死於2001年,享年80歲。羅斯托茨基走過了不平凡的人生歷程,他在衛國戰爭中負過重傷,但他以驚人的毅力讀完蘇聯國立電影學院。1956年他推出了描寫農村生活的處女作《土地和人》。此後,他又創作了多部戰爭題材的影片,如《七級風》、《五月星》等。影片《這里黎明靜悄悄》充分展示了羅斯托茨基的藝術才華,由著名作家親自參與改編。 影片根據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這里黎明靜悄悄》改編。瓦西里耶夫生於1924年,寫過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所涉題材廣泛,以衛國戰爭題材最為顯著。他的主要小說包括,中篇小說《伊萬諾夫快艇》、《最後的一天》、《遭遇戰》、《他們可能和我一起去偵察》、《後來發生了戰爭》;長篇小說《不要向白天鵝開槍》、《未列入名冊》;長篇歷史小說《虛實往事》等。瓦西里耶夫回憶說,他當時十分爽快地就把小說託付給了羅斯托茨基,他信任這位導演,喜歡他的影片,認為羅斯托茨基經歷過戰爭,是個真正的士兵。
[編輯本段]電視劇簡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2005)導 演:毛衛寧 張光北 編 劇:郎雲 主 演:阿·葉·索科洛夫 特·亞·奧斯塔普 德·布·西蒙年科 斯·阿·格拉德涅娃 葉·格·馬爾采娃 (更多) 上 映:200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語 言:國語 顏 色:彩色 時 長:20集 類 型:連續劇
⑥ 那些電影可以和俄羅斯影片《回歸》媲美
《薇羅尼卡的雙重生活》
《藍色大門》
《東京物語》
《四百下》
《筋疲力盡》
《芬尼與亞歷山大》
《野草莓》
《鄉愁》
《站台》
《巫山雲雨》 俄羅斯電影《小偷》
導演:丘赫萊依 1997年威尼斯電影節青年影片獎)中6歲的小桑亞卻更為不幸,他也從來沒有見過自己在戰爭中犧牲的爸爸,可是爸爸卻在他的夢境中出現過,直到另一個「爸爸」的出現。強壯的托揚叔叔一身紅軍軍官裝束,英俊帥氣,桑亞最初對他還是很排斥的,可是托揚叔叔很快就迷住了桑亞的母親,當然,幼小的桑亞很快也被征服了,因為托揚叔叔會玩藏槍的游戲。父親是有槍的,這在桑亞心中投下了深重的陰影。托揚竊取了桑亞的童心之後,影片中出現了一個看似幻覺充滿象徵色彩的場景,6歲的小桑亞看見火車下面的鐵軌上,在中戰爭中犧牲的父親向飛奔而去的桑亞揮手道別,父親從此再沒有出現在桑亞的夢境里,托揚把他帶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托揚叔叔其實是一個職業慣偷,他最崇拜的人是斯大林,他以竊取鄰居的財物為生,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貧窮和輕信的鄰居,他請他們看電影,看馬戲,麻痹他們,取得他們的信任,將他們的財物席捲一空後又去往另一個城市,直到一切敗露,托揚被抓住。影片中隨之出現的一幕宣告了桑亞的童年的結束。桑亞追逐著警車而來,他不停地摔到在雪地里,又不停地爬起來,他對著鏡頭喊出了「爸爸」。這個時候的桑亞已經把托揚當做了「父親」。當桑亞意識到自己是「認賊做父」之後,他的童年已經成為不堪回首的往事。影片最後,過著不堪的成人生活的桑亞擊斃了一生都在謊言中度過的「父親」托揚。
⑦ 電影高手來,跪求好看電影,追加分!!1
《第六感生死緣》布拉德皮特、安東尼霍普金斯、克蘭兒弗蘭妮主演,關於死神和一個凡人相戀的故事。
《第六感》布魯斯·威利斯和《AI》主演海利·喬·奧斯蒙主演的,不是動作片,是我看過的最感人的驚悚片,但是不是那種殘忍暴力血腥。
《天狗》中國的,不是愛情片也不是親情片晌旁旁,講一個退伍軍人當守林員的故事。題材有點沉重幸好結局還不錯,但是真的是中國好看難得的電影。
《兩小無猜》試著推薦,不曉得LZ看過沒,如果可啟皮能沒看過真的看!
《雛菊》—宴橡—可能你看過了,無法說出的愛。
⑧ 好看的二戰影片有哪些
當仁不讓的是《拯救大兵瑞恩》啦!
其次是德國在8幾年拍的《斯大林格勒》(注意不是蘇聯拍的那部啊!這部是從士兵的角度描寫這次戰役的。)
然後就是《兵臨城下》,狙擊手之間的對決也是比較精彩的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描述了蘇德大戰背景下,兩位狙擊手的單獨較量。盡管江湖味道濃重,但導演讓-雅克-阿諾並沒把影片簡單地變成兩位宗師不識人間煙火的華山論劍,相反,群像對抗的巷戰戲 份安排得適時適量,不僅很好地襯託了兩大高手過招,更營造出人群中的孤獨感——一種獨孤求敗的情緒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賣,為英倫帥哥裘德·洛徹底打開了北美市場,從此,他擺脫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開始穩步擔綱男一號。如沒有這部《兵臨城下》,日後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會跟誰配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珍珠港》就是那電腦特效漂亮,個人認為不如《虎!虎!虎!》來的真實。《虎!虎!虎!》和《中途島》、《沖繩島》都是經典的二戰戰爭片
《鐵翼藍天》也不錯啊!講的是捷克被佔領後飛行員來到英國做志願飛行員的故事,比較感人的。
《帝國的毀滅》也可以看一看,這部電影會改變你對希特勒的印象。
《鋼琴家》《辛德勒名單》講的都是猶太人的悲慘遭遇,但後者更經典。
《鋼琴家》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最經典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橋》南斯拉夫, 最難忘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最傷感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最悲情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最幽默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用喜劇的方式調侃二戰的佳作,法式浪漫與幽默的二戰形象代言片。雖然拿佔領區下的不光彩歷史大加戲謔的勇氣多少有點沒心沒肺,但法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對本片的喜聞樂見卻徹徹底底令評論界和史學界閉上了嘴。差點忘了說,本片是法國電影票房史上當之無愧的冠軍,堅持至今。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或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或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最長的一天》美國 ,最真實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人物傳記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喬治-斯科特戲里戲外均入木三分地詮釋了角色——開篇6分鍾的教科書級演說,其表現簡直是「暴戾軍神」巴頓的附體,而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領獎,不懈地斥責好萊塢的盛宴不過是「荒唐的聲色犬馬」。本片據說是尼克松他最喜歡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使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揚牛仔精神的電影,隱藏的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盡管如此,仍不能抹殺這部出色的歷史巨片的精良品質,而「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英雄」的准確定位,堪稱本片成功的關鍵。
8。《偷襲珍珠港》(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5周年,美日聯手攝制的商業大片,將40年代的「9·11」——偷襲珍珠港事件搬上銀幕。本片導演為日本電影界大師級人物深作欣二,深作先生大膽地將視角鎖定在侵略國一方,從日本軍國主義虎視眈眈策劃陰謀開始,將其鎖定目標、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外交上欺騙美國……直至最終偷襲成功的每一步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觀眾,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通過美國軍方的麻痹大意、姑息養奸加以對比,充分警示了和平年代的人們,防範於未然的必要性,比數年前的那部弱智特效大片《珍珠港》要經典百倍。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眾星雲集的商業大片,七十年代的銀幕硬漢、當紅男星們幾乎在本片中大聚首: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梅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湯姆-塞萊克、三船敏郎……講述的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1942年6月初的中途島海戰。擁有如此奢侈的票房號召力,在全球范圍內的熱映可謂意料之中。雖然電影本身品質平平,僅僅是眾多好萊塢商業戰爭類型片里中規中矩的一分子,但現在看來仍頗具感染力的海戰場面,在沒有光魔(《星戰》系列的特效公司)、維塔(《指環》系列的特效公司)的年代裡,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辛德勒名單》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巨匠斯坦利·庫布里克(《辛德勒名單》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良師益友,代表作《漫遊太空2001》、《大開眼戒》,《人工智慧》系斯皮爾伯格為紀念他的創意而拍)曾譏諷本片徹頭徹尾地虛偽。盡管如此,小金人依然毫不猶豫地擁抱了《辛德勒的名單》,並最終圓了此前7次空手而歸的斯皮爾伯格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夢。雖然好萊塢商業氣息的存在令本片在藝術層面上不夠純粹,但作為一名猶太人,導演斯大叔致敬、祭奠的真摯情懷仍感人至深。特別是當銀幕上出現那雙小紅鞋的時候,在另一位猶太裔藝術家伊薩克-帕爾曼大師用小提琴表述的柔腸百轉的無盡哀思里,觀眾無不聲淚俱下。
《拯救大兵瑞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斯皮爾伯格聯手湯姆·漢克斯「申奧」的作品,雖然在最佳影片單元匪夷所思地敗給了《莎翁情史》(奧斯卡評委涉嫌舞弊的焦點事件,米拉麥克斯不擇手段的宣傳攻勢的巔峰),但老斯在最佳導演獎項成功地梅開二度。本片站在了前輩作品《漫長的一天》的肩膀上,在承認了《漫》是好萊塢傳統手法描述「諾曼底登陸」的頂點的同時,巧妙地進行借鑒,在霸王行動的背景下,以拯救瑞恩這一令人不解的軍方指令,探討生命的價值,從而以小見大、感人心脾,尤其是開篇的登陸場面,堪稱20世紀末戰爭電影的點睛之筆。
二戰電影大全:
愛在戰火:當愛情遭遇殘酷戰爭
中國戰場:穿越歷史再現台兒庄血戰
血腥殺戮:殘酷歲月造就《辛德勒名單》
傳奇將領:銀幕英雄演活悲劇巴頓
海底出擊:U571掀起深海連環獵殺戰
空中對壘:古董戰機助陣《珍珠港》
地面激戰:大兵瑞恩還原戰爭殘酷
諜影重重:梅艷芳演繹川島芳子
《莫斯科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80年代的鴻篇巨制,冷戰末期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蘇聯電影,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作從德至蘇、從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首次勝利——莫斯科保衛戰,講述了德國法西斯不敗的神話是如何被粉碎的。戰爭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詞也來自該片——蘇軍連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領28名戰士同幾十輛德軍坦克進行了4小時的艱苦戰斗,在犧牲前高呼:「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卡薩布蘭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在無數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亂世佳人》或《羅馬假日》汗顏不已,作為二戰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樣毋庸置疑,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設在二戰時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鎮卡薩布蘭卡,以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為導向,採用傳統的正敘手法,通過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愛、別離的回憶,及男主角對女主角訴說愁腸苦衷,講述了一段動人、美麗、崇高、宛如童話的愛情故事。無論劇本的改編、導演的掌控、演員的表現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與《攻克柏林》、《莫斯科保衛戰》並稱蘇聯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蘇聯電影史詩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蘇聯政府的協助下,以幾近完美的水準將歐洲戰場的偉大轉折點真實地還原,為20世紀蘇聯戰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細細的紅線》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也是絕無僅有的單純白描太平洋戰場殘酷的瓜達爾康爾島戰役的作品。以調度大場面的控制力見長的導演特蘭斯·馬利克,牽手好萊塢叛逆分子西恩-潘,通過夢魘般恐怖血腥殺戮,探討了「生」與「死」、「理性」與「瘋狂」等戰爭狀態下是非莫辨的艱深問題。導演反復利用俏麗的南太平洋風光來反襯戰爭的慘絕人寰,逃兵發人深省的內心獨白、日軍幽靈一般的突如其來……令戰爭的驚悚、無常登峰造極。
《逃離索比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辛德勒名單》是好萊塢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悲慟展示,《逃離索比堡》則可謂歐洲電影界對黑暗往事的恐怖回憶。最撕心裂肺的鏡頭既不是牧師請求替暈倒的青年受死、也不是俄國軍官與猶太姑娘絕愛的生離死別——閑適的田野、旖旎的陽光、清澈的長空,塵世以最純潔的軀體陪襯焚屍爐的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罪惡,天清氣朗,萬籟俱寂,甚至無情得不曾流過一滴淚水。
《桂河大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1957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第30屆),二戰電影中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被世人關注甚少的亞洲滇緬泰戰場,以被俘的英美士兵為主角,講述了在日軍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殘暴管制之下,囚徒的悲慘生活——他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成為侵略者以戰養戰的工具,擔負修築的桂河大橋,實際上是日軍補給線的運輸要沖。在自身嘔心瀝血創造的桂河大橋,與配合游擊隊毀壞敵方交通線的炸毀任務面前,男主角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英國病人》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第69屆奧斯卡獎(1996年)最佳影片,堪稱描述二戰史事的各類影片中,最婉約的一部。大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以如詩如畫的鏡頭,講述了一段令人悵惘的愛情悲劇。無論開篇飛機俯瞰的沙丘綿延如縷,抑或破敗的療養院內孤獨的痴男怨女……雋永的畫面、樸素的敘事賦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別樣的嶄新的靈魂。而雷夫-范恩斯、克里斯汀-托馬斯-斯科特、朱麗葉特-比諾什、威廉-達福四位主角令人心悸的完美表演更將纏綿悱惻的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經典影片,藝術性與商業性在本作中得以完美結合。在納粹佔領區組織反抗運動,同時又要清除革命隊伍內部潛伏的卧底,既不乏《平原游擊隊》的大智大勇,又充斥《無間道》的暗藏機鋒。反映了東南歐解放前夕,偉大的南斯拉夫人民在敵人後方開辟自由的斗爭歷程。
《美麗人生》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還有哪部關於二戰的喜劇片,能與《虎口脫險》相提並論,那麼《美麗人生》定是無二之選。本片僅僅是德軍迫害猶太人的無數慘劇中的滄海一粟,但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卻更顯悲情,直指人心。主人公一邊繼續哄著孩子開心、一邊從容地被納粹士兵押赴行刑,隨著孩子視野之外傳來一聲冷酷的槍擊,在觀眾凄絕而模糊的視線中,最偉大的父愛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升華——這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難怪小金人將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男主角打包送給了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本片的締造者——義大利喜劇之王羅伯特·貝尼尼。
《風語者》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吳宇森執導的另類戰爭史詩,將英雄惜英雄的武俠元素(這種男性之間的友誼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金大俠的《倚天屠龍記》)融於其中,堪稱「二戰版」《翻譯風波》。本片投資過億,而票房幾乎血本無歸,不僅使吳導拍《華工血淚史》的願望落空,也直接導致了派拉蒙的高層改組,更是日漸衰微的米高梅決策失敗的重要標志之一(上月終於被索尼兼並)。對電影界的影響,遠比其對二戰的紀念意義大得多。
《U-571》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00年的商業巨制,對潛艇戰進行了詳實的敘述。在幽閉狹小的船艙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挖掘了情節。既有潛艇戰的水下對抗,又有破譯密碼的高科技鬥智,而獵殺U-571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出驚心動魄的深海捉迷藏。
⑨ 沙漠往事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沙漠往事》於2022年2月17日在俄羅斯上映。
該影片由安德烈·克拉夫丘克執導,伊戈爾·根納季耶維奇·戈爾丁等人主演,講述了2016年,俄羅斯雇傭兵沙貝羅夫在敘利亞當排雷工兵,這本該是他職業生涯的頂峰,但他不久就愛上了一名俄敘混血女兒,並決定去沙漠古城拯救她……
伊戈爾·根納季耶維奇·戈爾丁(Igor Gennadyevich Gordin)是俄羅斯戲劇和電影演員。俄羅斯聯邦榮譽畫家。金面具的得獎者。主要作品有《好人》《最後一球》《伊卡里亞》等。
《伊卡里亞》故事發生在2027年,科學的進步使人類在歷史上第一次通過遺傳學和移植的突破實現了不朽。然而實驗的參與者卻捲入了致命的冒險中,同時創造者們也面臨著復雜的道德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