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紙月亮

美國電影紙月亮

發布時間:2023-05-26 03:01:55

A. 新好萊塢電影新在哪裡

在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美學觀念的沖擊下,世界各國電影或遲或早地都在產生著新的變化。而在這一變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現於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萊塢電影與新德國電影的變化。雖然,這一變化在今天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由他們自己所顛覆,或以新的科技手段所取代,但它仍舊是世界電影發展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和一個極為重要的現象。它使半個世紀以來舊的電影製片體制產生了動搖,使傳統的美學觀念又一次遭到了深刻的打擊。它從更普遍的意義上證實了法國「新浪潮」時期電影美學革命的真正意義
第一節 新好萊塢電影所產生的背景
所謂「新好萊塢」指的是:從1967年一1976年,這樣一段時間。好萊塢電影在經歷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和民族電影興起的影響之後;在經歷了法國新浪潮的沖擊之後,在經歷了自身從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業影片製作的衰退與電視對電影製作的沖擊之後,於酗年代後半期和70年代,開始對近親繁殖的類型電影從形式到主題進行了「反思」。而在另一方面,美國社會的動盪與政治的危機;電影舊體制與舊觀念的危機,都成為這時期電影革命與演變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60年代,美國社會處於一系列嚴酷的社會現實:謀殺叢起、越南戰爭、民權運動、經濟衰退、政治危機等等。
1962年,約翰·肯尼迪當選為合眾國的總統,他是第一個主張同勞工對話並被南北方美國共同認可的總統,也是第一個主張宗教自由的天主教總統。人民充滿信心和希望,嚮往著社會和改革的進步。然而,1963年,約翰·肯尼迪遇刺。肯尼迪之死標志著「美利堅精神信念大廈」的坍塌。此後一系列政治謀殺出現:1965年4月,馬爾科姆被刺;1965年5月,羅伯特·肯尼迪被刺;1968年,馬丁·路德·金被刺;1970年,肯尼迪兄弟的母親又慘遭遇難。這些造成了長期的社會動亂、人心浮動。
就在肯尼迪被刺的同一年,美國軍事代表團進駐越南,從此拉開了這場發生在遙遠的亞洲的戰爭序幕。1964年,美軍轟炸越南;
1965年,地面參與戰爭;直到1973年,美軍撤出越南,戰爭才宣告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使美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36.5萬個年輕的生命被惡魔吞噬。這個數字幾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金爭的總和(二戰:20萬人;朝鮮戰爭:10萬人),成為美國歷史上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爭。這使得曾經普遍堅信美國政治制度的優越的人們開始產生了疑問。好萊塢,這個曾以《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向世界電影挑戰,並以《飄》等影片征服了世界銀幕的電影之都,在此期間戰爭這一類型的影片幾乎徹底遭到了破產,美國人民以他們青年人的熱血和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對美國精神的思索和批判,同樣是肯尼迪被刺的同一年,在美國爆發了由20萬人參加的聲勢浩大的民權示威遊行。這個由多民族組成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歷史曾起源於販賣黑奴,共和國的歷史則起源於黑奴的解放o。雖然,曾於1954年又頒布了「反對種族歧視的法令」,但仍舊發生了10名黑人女大學生遇難的「小石城事件」。1962年,3個美國黑人考入大學,但市長和校長卻站在門口阻攔他們入學,當時的肯尼迪總統下令,調動了3000聯邦軍護送這三個人入學。1963年,由上而下的艱難的社會變革,結果變成了一場自下而上的民權運動。
1965年,洛杉礬黑人住宅區暴動,面這一慘狀空前的事件通過現代大眾傳播媒介體——電視的形式得到了及時的轉播,激起人民意識的覺醒,甚至待中間立場的白人也站到黑人一邊。1967年,民權運動升級,黑人要求「種族隔離」,提出將路西安娜州變為「黑人州」,施行「黑人自治」。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還帶頭火燒兵役證,以示對越戰的抗議。15萬人向五角大樓走來,反對美國侵越戰爭。政府雖然在「內亂外患」惶惶不可終日的情況下,仍堅持反動立場,鎮壓示威群眾。1971年的一次規模浩大的游
行示威中,僅被捕者就多達15000人。
1970年,「水門事件」發生,美國議會由史以來第一次彈劾了他們的總統。美國政府失去了人心民心,引起了強烈的憤懣。美國對外擴張的霸權政策也受到了阻隔。民主政治與暴力行為,戰爭政策與人民反抗、民權運動的高漲與壓制,形成了美國社會政治運動的三大潮流。而這時在青年人當中「弗洛伊德」盛行,一種逆反心理通過德皮士、性自由等形式體現出來。新好萊塢電影運動便誕生在這樣一個「社會動亂、民主危機的時代」,其社會和政治的原因是無法迴避的。
新好萊塢電影產生的國內經濟文化方面的原因;似乎主要歸於電影與電視的競爭。進入50年代,電視就開始威脅著電影業,美國人與法國人採取的是不同的態度和方式,法國人所考慮的是在藝術美學上的革命,而美國人則更多考慮的是技術上的革命,他們將:寬銀幕、立體電影、汽車影院、甚至嗅覺電影等,一系列新技術推向市場。這一措施在企圖奪回電視觀眾的同時,實際上仍舊在維護著好萊塢的傳統職能。然而,酗年代中期,美國家庭90%以上都有了電視,人們坐在家裡看電視的機會和時間越來越多,電視台與節目數量也與日劇增,不僅吞噬掉全部好萊塢的影片,還在電視上開始大量地播放歐洲影片。而這來自: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日本電影、瑞典的英格瑪·伯格曼,特別是法國的「新浪潮」等一系列電影文化的沖擊,開始從根本上動搖了好萊塢的製片體制,一場電影業的「獨立革命」在醞釀之中—O。出現了一些不依附於大公司的「皮包公司」i他們的確解決了劇本、導演、演員等方面的問題,也拍攝出了幾部影片,但最後還是要大公司來為他們發行。「獨立革命」很快地煙消雲散了。然而,它卻預示著美國電影「新浪潮」的出現。就在這時一批電影學院的學生走上社會,開始了他們的電影創作。這些青年人崇拜和嚮往歐洲電影,接受了「作者觀念」的影響,也試圖象歐洲青年藝術家一樣,用電影講述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方法講述個人的、新的、非主流的故事。1967年,阿瑟·佩恩拍攝的《邦尼和克萊德》影片公映,盡管影片中表現的仍是一個英俊瀟灑的青年和一個美貌風流的姑娘的愛情故事,但是他們西裝革履的外表掩飾不住他們的真實身份:兩個手持槍彈、搶劫銀行的「江洋大盜」。這是美國電影銀幕上首次出現的與傳統好萊塢電影人物形象沮然不同的新人物,他們同《四百下》中的安托納、《精疲力盡》中的米歇爾一樣,是個十足的無政府主義者,是社會秩序的破壞者和顛覆者。影片片頭所採用的字幕形式資料照片強調了人物的歷史傳記色彩、強調了敘事的真實性和紀錄性,這也同《四百下》中的安托納被詢問時的時空非同步的剪輯有著一樣的精心設計。而現實社會的問題,越南戰爭的失敗和陰暗的社會前景也在影片結尾的改寫上體現出來,觀眾已經厭倦了「大團圓的結局」,這一程序再也行不通了。結尾時邦尼和克萊德被警察打得千洞百孔的身體與被擊斃在巴黎街頭的米歇爾何其相似。這部影片的成功在於人們接受了對「美國正面形象的巨大否定」,它顛覆了美國電影的強盜片和警匪片的類型模式。而類型模式的破產之目便是作者電影的生成之時,影片《邦尼和克萊德》標志著美國新好萊塢電影的誕生。
第二節 新好萊塢時期的電影創作
60年代末,美國電影製作者的觀念在變化,觀眾的觀念也在超越現實的精神狀態,他們要利用『『青年人與現存社會的矛盾」和「現行社會的危機」,就像一個好萊塢的製片人所說的那樣「革命是容易脫手的完美商品」。他們企圖以「革命』』打人市場,就如同那一時期出現的德皮士資本家一樣。這類的影片以後還有:波拉克拍攝的《傑里邁亞·約翰遜》(1969年)、波格丹諾維奇拍攝的《紙月亮》(1972年)和盧卡斯的《美國風情錄》(1973年)等。《道遙騎士》成為六、七十年代美國電影史上重要的分水嶺,它引起了美國電影的深刻變化,並導致了某種「自由」浪漫、躁動的暴力情緒和風格」。這部多少帶有試驗性質的影片預示了1975年《出租汽車司機》的藝術方向。
影片《出租汽車司機》的導演是出生在紐約「小義大利區」的馬丁·斯柯塞斯,他曾做過短片、剪輯、助理導演等職。斯柯塞斯從f、目睹了小義大利區生活中的種種青年人的精神苦悶與孤獨的生活。他對街道上屢屢發生的暴力事件及行為有著深刻印象,本來做神職人員的理想漸漸被藝術情趣所取代。1968年,斯柯塞斯拍攝了處女作《誰在敲我的門》。此後,他遇到了約翰·卡薩維特斯,他的友誼與忠告一直伴隨著他,這就是「小夥子,永遠不要導演商業影片2,,斯柯塞斯後來以《出租汽車司機》和《基督的最後誘惑》實踐了這一忠告。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新好萊塢電影創作的中間分子,曾被傳統的人稱之為是美國的新浪潮的旗手,是一個擅長表現人的孤獨與暴力的偉大導演,又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曾與1962年拍攝了他的處女作,一部恐怖片《痴呆症》;1967年,拍攝了作為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碩士論文的《他已是小夥子了》起了人們的注意;1970年他又因《巴頓》一片的編劇(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而成功,為自己確立了地位;1972年,描寫黑手黨領袖的強盜片《教父)).,因創造了2億美元的票房,而獲得美國電影史上空前的記錄;1974年,那部關於竊聽專家哈里,考爾的《對話》,在聲畫對佼上精妙的處理,使人們看到了「美國新電影中最令人感興趣的形象」;1979年,《現代啟示錄》出現,這部影片同前一年出現的邁克,西米諾的《獵鹿人》一起,對人們一直保持沉默的「越南戰爭」問題發了言……。科波拉的電影創作走過了一條輝煌的歷程。他從獨立製片開始,不僅自己製作影片,還資助別人拍攝影片,盧卡斯的《美國風情錄》就是在科波拉的幫助下(科波拉的製片人)拍攝的。他雄心勃勃企圖要改變舊好萊塢,他曾說「我要為電影藝術賠上一生」。然而,由於他所獲得的巨大成功,使他逐漸地背離了自己,走向了「重磅炸彈」的高成本、重大題材的製作。在新好萊塢時期之後的好萊塢似乎什麼也沒有改變。
在這一時期獨具特色的影片還有:羅伯特。阿爾特曼,這個稱作「失魂落魄的夢幻者」,於1969年拍攝的《公園里最寒冷的一天》;西德尼·波拉克於lQ69年拍攝的《無力的馬不是要射殺嗎》;
哈爾。阿什比於1971年拍攝的《哈羅德和莫德》;以及米洛斯·福爾曼拍攝的《飛越瘋人院》等等。新好萊塢電影在商業片領域里也取得了廣泛的成就:在喜劇片類型中,出現了傑里。劉易斯、伍迪·艾倫和梅爾·布魯斯。他們3個人都是喜劇的導演和演員,他們的「相聲滑稽劇」妙語連珠地嘲諷了社會,既顯示出美國強大的喜劇傳統精神,又融入現代色彩。商業片卓越天才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於1975年拍攝的科幻片《大白鯊》,這部影片實際上預示了以後的《外星人》(1982年)、《株羅紀公園》(1993年)等影片的出現與成功。他還在36歲的時候,就曾有4部影片被列入美國最上座的10部影片之中。斯皮爾伯格影片的巨大的票房收人為美國電影贏來席捲全球的聲勢。
從70年代到80年代的過渡時期,新好萊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近10年的時間,美國每年生產200部左右的影片,電影與電視爭奪觀眾的競爭已達到平衡。電影保持著10一12億的觀眾,並且有了自己的越來越廣闊的海外市場。據1993年的統計證實,美國電影國內票房收入達52億,發行收入26億。視聽產品的貿易順差僅次於飛機製造出口業,為美國第二大行業。在全年世界銀幕上上座率最高的10O部影片中美國影片佔88部。

B. 公路片介紹

公路片通常指電影的敘事發展是以一段旅程為背景,從旅途中發生的事情而產生的一系列戲劇沖突,下面就讓中達咨詢為您詳細介紹有關公路片的簡單的概況。
公路片
公路片通常指電影的敘事發展是以一段旅程為背景,電影的主人公在占電影絕對篇幅的公路旅行情節中,完成生命體驗,思想變化,性格塑造,產生一系列的戲劇沖突。或者與別人的,與自我心靈的交流。
發展歷程
典型的公路片產生在美國。美國號稱是「裝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美國人對於汽車的感情就像中國人對於自行車一樣深厚。也許是因為電影來源於生活,那些蜿蜒的公路、星羅棋布的汽車旅館和在公路上奔走的形形色色的人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美國電影演繹故事的舞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了一種以汽車和公路為典型敘事元素的電影,其主人公的命運和情節的展開往往和公路息息相關。從埃德加·烏麥爾導演的《繞道》(1945年)和約瑟夫·劉易斯的《嗜槍狂》(1949年),到70年代斯皮爾伯格的《決斗》和波格丹諾夫的《紙月亮》,公路片逐漸成為一種獨立於其他片種之外的新的類型電影。
公路片誕生之初,多半是由當時好萊塢的青年導演執導,以反映青年人失落、孤獨、憤懣和反叛的生活方式為主題。其主人公們多駕駛著各色汽車,懷著破碎的夢,疾馳在窮鄉僻壤上。
進入80年代後,公路片逐漸雜糅了更多的類型元素,其結構模式也更為靈活多樣,其中既有好萊塢的傳統格局也有獨辟蹊徑的巧妙構思。影片《搭車人》把公路片引向了恐怖電影的世界;《末路狂花》則改變了男性主宰公路片的老規矩;《雨人》運用公路片的構架表現了人們相互溝通的過程;而凱文·科斯特納主演的《完美的世界》則將公路片、倫理片、警匪片等諸多片種熔於一爐,適應了當代美國電影的新趨向———類型交匯。於是,有了修正型公路片一說。
公路片發展到今天已非好萊塢所獨有,許多國家均拍攝了相當數量的公路片。
經典電影
邦妮與克萊德
1、《邦妮與克萊德》:作為一部公路片,影片的故事顯然圍繞他們一路上的作案和逃亡展開。當然在這對戀人的愛情之外,導演還為他們安排了三個同夥,並且讓這種兄弟的情義,和男女之間的情愛產生一種微秒的角力和互涉。克萊德既要維護和哥哥之間的感情,又要安撫嫂子的死對頭邦妮的情緒。而邦妮也在自由選擇和為愛犧牲之間權衡掙扎。當然隨著劇情的發展,其餘的同夥相繼死去,直到兩人成了真正的亡命鴛鴦。
德克薩斯,巴黎
2、《德克薩斯,巴黎》:疏離和流浪一直是維姆·文德斯電影的永恆主題,但無疑《德克薩斯,巴黎》是其中最醇厚感人的一部。雖然它更像是主人公特拉維斯,對於故去愛情的一次烏托邦式尋找。但是其中傳達出的失去愛情後無根漂泊的人生狀態,卻讓影片有種嵌臟入肺般無法釋懷的蒼涼感傷。
午夜狂奔
3、《午夜狂奔》:這部曾被推崇為「影史上最有趣的公路電影」,沒有什麼十分激烈的打鬥和驚天動地的火爆場面,但情節安排卻如層層剝筍,扣人心弦。人物在無比緊張的氣氛中,對白卻輕松幽默,如此形成鮮明反差,恰到好處地使影片顯得張馳有度。這段從紐約到洛杉磯的行程,旅伴組合是一個強悍的警探,和一個傻乎乎的盜用公款的會計,兩人的手還拷在一起,本來警探以為高枕無憂的旅途,因半路殺出的黑幫分子,與聯邦調查局一系列「程咬金」們,從而變成了亡命之旅。一個為了活命,一個為了洗手不幹之前再撈上一筆巨額獎金,兩人沿途被迫改乘各種交通工具,跳上火車,轉搭飛機,最後乘上巴士了還被追擊得翻天覆地。
末路狂花
4、《末路狂花》:毫無疑問,這部由女性編劇、男性導演的影片開啟了公路電影的新方向。它所描繪的旅途,成為了兩個女人對抗男權社會,表達自己呼聲的過程。本來美好的結伴旅行計劃,結果因為露易斯槍殺了欲強奸塞爾瑪的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場逃亡之旅。她們一路上接二連三發生的事和遇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危險的,充斥著敵意的。沿途中碰到並與塞爾瑪發生一夜情的帥氣牛仔,到頭來的面目也不過是偷光她們錢的大騙子。這一切將她們「逼上樑山」,兩個人的性格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從膽怯的家庭主婦和平凡的餐廳女招待,變成了肆意對抗、勇敢堅強的女戰士。她們打劫便利商店,將性騷擾她們的司機的油車打得稀巴爛……但最終無路可走,在警察重重包圍下,兩人微笑著緊緊擁抱,然後決然地開車沖下萬丈峽谷。這是電影史上最完美的結束畫面之一。西部壯麗的自然風光為她們營造了詩史般的氛圍,在一絲悲壯、愴然之外,更有著一種淋漓的快意!
加州殺手
5、《加州殺手》:這是公路片和犯罪片結合後的典型變異。一個作家為了自己正在創作的連環殺手小說,和攝影師妻子追尋殺手的足跡,進行一番實地的考察但為了分擔路上高額的費用,不得已拉上了一對形容邋遢愣頭愣腦的青年男女。但從此便踏上了一次九死一生的凶險旅程。
天生殺人狂
6、《天生殺人狂》:這是一部驚世駭俗的電影,但並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公路片,其中的公路與旅程本身其實已淪為完全次要的地位,片中有666號公路,這個數字其實代表的是魔鬼撒旦。而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無一例外地成為男女主人公的犧牲品。如果要說這對殺人不眨眼的夫妻還有什麼旅伴,則是那些像獵狗一樣窮追不舍的新聞媒體。這對狂人夫妻所到之處必定腥風血雨,只留下一個活口宣揚他們的事跡。而被新聞媒體炒作渲染一番之後,竟成了全世界崇拜模仿的對象!在二人鋃鐺入獄後,還有電視台主播追到獄中采訪,最終引起監獄暴動,為了搶新聞的記者居然幫他們一起沖出重圍,在死前還渾然不知地作著采訪實錄!
不準掉頭
7、《不準掉頭》:就像題目所點明,這是一條徹底的不歸路。自從因為車子故障,而誤入蘇必略小鎮之後,可憐的巴比就在一直陷入被動、瘋狂、陰謀、毀滅、以及不可遏制的歇斯底里當中。你可以把葛萊絲和傑克看作整個游戲的發起者,但是誰又能否認,這個小鎮的許多人都不自覺地參與了其中。
沙漠妖姬
8、《沙漠妖姬》:這部曾令澳洲電影在國際上大大露臉的公路喜劇,享用了自九十年代電影界宣布類型題材解禁後的第一隻螃蟹,堂皇地將易裝癖、同性戀搬上銀幕。故事主人公包括一個變性人,兩個同性戀,他們三人乘坐大巴士橫越沙漠,打扮得像金剛鸚鵡一樣去異地表演易裝秀。用柏樺的一句詩來形容他們最伏貼不過:「這白得耀眼的愛情這白得耀眼的夏天這白得耀眼的神經病!」這一路上除了在停留的兩個小鎮上發生了點兒不愉快——在A鎮的酒吧遇到蠻橫胖女人惡意挑釁,第二天早晨發現巴士車身被漆刷上咒罵侮辱的字樣,在B鎮差點被一夥地痞強暴,以及中途巴士在沙漠中拋了錨,好不容易遇到路過救助者,一身灰頭土臉的艷妝彩服,卻使得別人嚇得猛踩油門一溜煙兒地跑掉等等之外,總體來說他們載歌載舞的旅程還算「順利」。而三個人在這三天兩夜的旅程中似乎也發現了生活中一些別樣的意義。
中央車站
9、《中央車站》:同樣時以尋找為主題,《中央車站》把一個人間溫情的小品,拍得兼具形而上學的寓言色彩。相信稍微有點聖經常識的人,對影片中約書亞、摩西……這幾個名字一定不會覺得陌生。至於牽引全片故事發展,也是這次尋找目標的約書亞的父親,更是被直接命名為——耶穌。這樣的雙重架構,其中蘊涵的哲學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導演正是試圖通過這樣一次現實的尋找,來闡述人對內心精神之父的終極皈依。
斯特雷德的故事
10、《斯特雷德的故事》:
這部以割草機為交通工具的公路電影,是根據1994年前發生在美國的真人真事改編。73歲的斯特雷德身體狀況不佳,走路都要靠撐拐杖,沒有駕照卻又個性執拗。為了去探望十多年未見、突然中風的哥哥,他駕著一台1966年份的老式割草機,從愛荷華到威斯康辛州,以十五里的時速,搖搖晃晃在中西平原上行進了300里路。跟許多公路電影一樣,斯特雷德沿途遇見了許多人:一個懷孕的離家出走的少女、一個每天上班路上都會撞死一頭鹿的瘋狂婦人、一個善良的神父、和一位受過心靈創傷的二戰退役老兵,還有一群呼嘯而過的單車少年。斯特雷德把割草機停下來,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斯特雷德的女兒蘿絲的不幸遭遇,斷續地浮現在他與路人的交談之中。他對陌生人們皆有意蘊悠長的點化,自己也得到某些啟發。
公路片發展到今天已非好萊塢所獨有,許多國家均拍攝了相當數量的公路片。現在公路片已經發展成一個很成熟的模式電影。
中國公路片
代表作品
國產的公路片數量不是很多,多以文藝片、喜劇片為主,大都廣受好評,與其敘事表達方式不無關系。比較著名的的有《千里走單騎》、《落葉歸根》、《無人區》、《後會無期》、《心花路放》、《人在囧途》等等。
國產微電影數量也不是很多,如:66號公路、途鳥、車四十四等。
66號公路
《66號公路》是2011年上映的凱迪拉克微電影系列的名稱,由Anthony Hoffman導演,莫文蔚主演。
劇情簡介:
本季題材由場面火爆的「動作大片」變為內涵豐富的「人文故事」,在微電影II《忠於自由》中,莫文蔚與男搭檔將開著凱迪拉克SRX穿越馳騁在象徵著自由、夢想和開拓的美國66號公路,在縱情徜徉和感受66號公路的人文風土之餘,忠於內心的渴求,釋放自己,最終實現自我價值。表現出SRX活出本色,不羈於世的態度,以及凱迪拉克勇於開拓夢想的品牌精神。劇中男女主人公唯一的「公路夥伴」凱迪拉克SRX,以其作為SUV與生俱來的鋒芒不羈之勢為電影添色不少。
66號公路將是所有劇情上演的一個傳奇式電影背景。這是美國第一條橫跨東西的公路,被親切地喚作「夢想之路」、「開拓之路」,常常被賦予自由、開拓的精神意境,很多好萊塢經典公路影片中也時常出現,甚至動畫片《汽車總動員》也是以這條公路為背景創作的。選擇在這里拍攝,不僅呼應著凱迪拉克百年豪華汽車品牌的歷史感,更是「自由、夢想、自我實現」這一命題的最佳表現場所。
作為「微」時代的「巨」制,凱迪拉克首部微電影《一觸即發》開創微電影先河並大獲好評。凱迪拉克的創新之舉獲得眾多肯定和年輕精英人群的共鳴。此次凱迪拉克將微電影II《忠於自由》的拍攝實地取景美國66號公路,聚力實力明星與國際創作團隊,將人文底蘊、品牌文化和精神理想三位一體考慮,打造一部觸動內心深處的文藝大片。
途鳥
貴州遵義公路題材微電影《途鳥》,出品地區:中國(貴州)遵義,鮮光劍,徐青勇導演作品。《途鳥》實為《城中鳥》續集,是繼《城中鳥》後,再一次對家庭、婚姻、事業的思考。
基本資料
主角徐嘉富三十多歲,在經歷了事業瀕臨破產、婚姻失敗的雙重壓力下,選擇了一段說走就走的路程,在途中,他巧遇四十多歲的成功人士徐能,徐能曾經也和徐嘉富有一樣的遭遇,所以對徐嘉富很是理解,於是二個男人之間展開對婚姻的一段對話,對話後,徐嘉富該何去何從?《途鳥》中,更多的是表達出導演在婚姻中的態度,婚姻的維系,是男女雙方的互相理解與包容。當男人不能在物質上擔當起家庭的重任,女人更應該讓自己的男人重新站起來,而男人更應該努力奮斗,讓自己心愛的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途鳥》名字的由來,可以理解成迷途中的一隻鳥,這時候的人是迷茫的,更需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到自己生命的中那些悟道,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真正的路。人生總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我,今天將踏上一條沒有目的地的旅行之路。
車四十四
曾獲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並入選戛納"電影雙周"單元,令導演伍仕賢為國際影壇矚目。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女大巴司機開著載滿乘客的大巴在偏僻路途上的遭遇。
《車四十四》描述一位女大巴司機在偏僻路途上的遭遇,道出了人性的光輝與黑暗。該片講述的故事發人深省:這天,很多乘客擠上44路長途車,其中有一個乘客 (吳超飾) 後來上車,引起了大巴司機 (龔蓓苾飾) 的注意,交談了幾句之後,長途車開始遠行了。不料,在公路上遇到兩名劫匪,他們不僅將票款搶劫一空,還脅迫女司機到路邊荒草地中欲施強暴,可是車上所有的乘客都無動於衷,男青年在動員無效後,一個人沖到車下要求匪徒放過女司機,可是反被刺中一刀,司機也未能倖免於難。司機被匪徒放回後繼續開車,可是卻將挺身而出的男青年趕下車。後來,郁悶的男青年終於又搭上另外一輛汽車,汽車在行進中被後面開來的一輛警車超過,男青年不由得更加關心女司機的命運,事情很快有了答案,44號公車被女司機開進山溝里,女司機和車上乘客全部死亡。
中達咨詢從公路片的定義出發,說明其發展歷程,並以國內和國外的一些公路片舉例,簡要地介紹了有關公路片的相關信息。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C. 紙月亮高清完整版電影

《紙月亮》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WyAc14_6IihtoA7X7kSFw

提取碼:ingj

《紙月亮》是一部由彼得·博格達諾維奇鬧滾蠢執導,瑞安·奧尼爾、塔圖姆·奧尼爾主演的喜劇片,於備氏1973年5月9日上映。該片講述了莫塞斯送死去情人的女兒埃迪到她姨媽家去,但埃迪已液陪經把他當成自己的父親一樣,以至於不能再離開他的故事。

D. 200分求英語電影

《老友記》很適合學英語。
《阿甘正傳》也不錯。
下面的是我幫你找的。
A Beautiful Mind(美麗心靈)
A League of Their Own(紅粉聯盟)
Almost Famous(成名在望)
American Beauty(美國麗人)
American Graffiti(美國風情畫)
American Pie(美國派)
American Splendor(美國奇觀)
Amistad(斷鎖怒潮、勇者無懼)
Analyze This(老大靠邊閃)
Animal House(動物屋)
Apollo 13(阿波羅13)
Awakenings(無語問蒼天)
Best In Show(最佳表演)
Blazing Saddles(灼熱的馬鞍)
Bonnie and Clyde(邦妮和克萊德)
Bowling for Columbine(科倫拜恩的保齡)
Cabaret(歌廳)
Casablanca(北非諜影)
Cast Away(荒島餘生)
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詩社)
Dr. Strangelove(奇愛博士)
Dumb And Dumber(阿獃與阿瓜)
Elf(聖誕精靈)
Erin Brokovich(永不妥協)
Fargo(冰血暴)
Forrest Gump(阿甘正傳)
Good Will Hunting(心靈捕手)
Groundhog Day(偷天情緣)
Harold and Maude(哈諾德與莫德)
House of Sand and Fog(塵霧家園)
In America(新美國夢)
Legally Blonde(律政俏佳人)
Man On The Moon(月亮上的人)
Meet the Parents(非常女婿)
My Big Fat Greek Wedding(我的盛大希臘婚禮)
Network(熒光屏後)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越瘋人院)
Paper Moon(紙月亮)
philadelphia(費城)
Pieces of April(四月碎片)
Rain Man(雨人)
Risky Business(乖仔也瘋狂)
Saved(被拯救者)
Shrek(怪物史萊克)
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圖不眠夜)
Stand By Me(伴我同行)
Take the Money and Run(傻瓜入獄記)
The Fugitive(亡命天涯)
The Good Girl(麥田守望的女孩)
The Graate(畢業生)
The Incredibles(超人特攻隊)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諜影迷魂)
The Nutty Professor(肥佬教授)
The Sixth Sense(靈異第六感)
The Station Agent(心靈驛站)
The Tao Of Steve(追女至尊)
The Truman Show(楚門的世界)
The Truth About Cats and Dogs(愛情叩應)
The Wizard of Oz(綠野仙蹤)
Thirteen(十三歲)
Titanic(泰坦尼克號)
To Kill a Mockingbird(殺死一隻知更鳥)
Unforgiven(不可饒恕)
Wag the Dog(搖尾狗、作大英雄)
Wall Street(華爾街)
When Harry Met Sally(當哈里遇見薩莉)
Witness(證人)
You Can Count on Me(誠信無價、請再靠緊我)
回答者:bluespirit0928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2-2 15:26

E. 紙月亮高清完整版電影

《紙月亮》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WyAc14_6IihtoA7X7kSFw

提取碼:ingj

《紙月亮》是一部由彼得·博格達諾維奇執導,瑞安·奧尼爾、塔圖姆·奧尼爾主演的喜劇片,於1973年5月9日上映。該片講述了莫塞斯送死去埋察情人的女兒埃迪到她姨媽家去,但埃迪已經把他當成型巧自己的父親一樣,以至於不能再離開他的卜液鍵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紙月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美電影推薦惡魔 瀏覽:399
約定的第一個故事電影 瀏覽:806
桐島愛情電影網 瀏覽:425
2017情人節上映的電影 瀏覽:65
灰姑娘2015電影動漫免費收看 瀏覽:492
中國國際微電影大賽官方網站 瀏覽:150
朝軍空降美國電影 瀏覽:858
倖存者電影2016 瀏覽:341
成龍尋找龍珠的電影 瀏覽:133
日本無翼電影免費 瀏覽:948
印度電影憤怒的心 瀏覽:588
最近幾部新上映的電影2015 瀏覽:628
王寶強和范冰冰合作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88
俄羅斯異界電影boss是誰 瀏覽:180
什麼鈔電影 瀏覽:578
動畫片日本忍者電影 瀏覽:175
怎麼樣做電影院 瀏覽:904
日本電影動漫小魔女去了魔法學院 瀏覽:499
美國喪屍電影解說大全 瀏覽:143
me的電影網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