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刺蝟的優雅》不平凡的看門人
《刺蝟的優雅》是我連續看了三遍的電影,影片塑造的三個主角很動人,滿腹才華的喪偶獨居看門人荷妮,智力超群卻想要自殺的11歲女孩芭洛瑪,以及風度儒雅的50多歲的單身日本人小津格朗,三人之間產生的友誼令人動容。
故事從小津格朗搬到那棟法國富人公寓開始,三個人的靈魂開始產生皮轎連接。新戶主與看門人的對話中,看門人講到幸福的家庭大致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讓小津格朗隱約了解到藏在刺蝟外在下真正細膩且豐富的荷妮,他送她《安娜卡列琳娜》,他們共進晚餐,看《宗方姐妹》,他們的友誼給荷妮帶來久違的心靈上的溫暖。
芭洛瑪這個極其聰明顯得有點另類的女孩,她對生活的荒誕以及靈魂稿握弊的桎梏感到絕望,她計劃在死前拍一部生活紀錄片,在電梯鍵族裡她認識了這個溫文爾雅且生活品味極好的日本男人,他們一起下圍棋,談到看起來平庸但不平凡的看門人。芭洛瑪想要了解她,在采訪荷妮的片段中,她露出少有的與她年齡相符的女孩子的笑容,荷妮也在因她與小津的身份階層不同而拒絕他的生日邀請而流淚時,得到芭洛瑪溫暖的懷抱,那一刻孤獨被安慰。
雖然影片以荷妮意外之死為結局,有些沉重,但它訴說著,相比於生命的長度,我們面臨死亡的那一刻在愛里更重要。芭洛瑪也重新思考生命的可能。孤獨沉重,了解與愛才是解葯。願愛與寧靜永駐內心。
『貳』 法國有哪些不錯的推理電影值得一看
法國不錯的推理電影有《調音師》、《登堂入室》、《藍白紅三部曲之紅》等,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部電影。
1、《調音師》
《藍白紅三部曲之紅》是由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執導,伊蓮娜·雅各布、塞繆爾·勒·比漢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女學生瓦倫丁與法官之間的微妙感情以及法律學院畢業生奧古斯特與女友之間的愛情故事。影片的整個基調是紅色的,莫名,猜不到的結局,費解的過程。然而,當我再回過去看前面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如此,整個過程,是一系列緊密相扣的環。
1994年,該片獲得第47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叄』 誰有法國喜劇大師 路易斯.德.菲耐斯演過的所有電影
除了虎口脫險,警察系列外,路易.德菲耐斯其他經典影片
還有《大鼻子情聖》
路易·德·菲奈斯小傳
中文姓名:路易·德·菲奈斯
英文姓名:Louis De Funès
昵 稱:Fufu (菲菲)
國 籍:法國
生 日:1914年7月31日
星 座:獅子座
職 業:導演,演員,劇作家
成 名 作:《穿越巴黎》
代 表 作: 《虎口脫險》
妻 子: 戈爾曼·艾洛蒂 (1936-1942)
簡 介:
如果你熱愛電影並鍾情於她,你一定看過不少經典的類型片;假設你不是一個極端的悲觀主義者,那麼你一定不會錯過喜劇;再譬如你的影碟機沒有被「周星星」獨家代理的話,那麼你一定吸納過電影史上的奇葩《虎口脫險》;加上你的記性不是那麼的「遜」,筆者可以斷定你一定還對那個可愛的指揮家先生念念不忘。不知道你是否調查過他的底細,反正在我看完《虎》劇之後,便用盡現代信息工具多元化之能事,通過報紙雜志網路等等把路易·德·菲奈斯——對,就是那位指揮家先生調查個夠,他就是法國頭號喜劇大師。
前不久,是菲奈斯同志誕辰90周年。全球各地的影迷在互聯網上「集結」,為他們的偶像「菲菲」舉行了紀念活動。菲奈斯那可愛詼諧的禿頂小老頭形象深入人心。然而,這位喜劇巨匠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的。菲奈斯成長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二戰結束後,他一直想在自己鍾愛的戲劇上有所發展,但在他的黃金年齡階段,卻在干手工匠、會計之類的活糊口,也正是這段生活為他以後的表演積累了大量生活素材。1936年,菲奈斯25歲,在巴黎靠在酒吧彈鋼琴為生,那年他娶了戈爾曼·艾洛蒂。這場並不愉快的婚姻歷時6年之「久」。
離婚後,菲奈斯在1945年初涉影壇,一直演配角,直到43歲時才成為主角,這時他已經儼然是那個可愛的法國小老頭模樣了。他主要扮演的都是底層的一些小人物或小心眼的大人物,他用特有的誇張手勢、肢體語言和傳神的對白詮釋著自己對小人物的理解。從市儈到名人,從吝嗇鬼到大資本家,菲奈斯把人類最卑微最現實的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自私多疑卻又善良熱性、狡猾多變卻也精明能幹,使觀眾們在看到那些自私、蠻橫、驕傲、吝嗇、計較的角色時反思自己。他的表演後來變成了巴黎一些戲劇學校入學考試的一道測試題。
他的名作主要有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拍攝的警察系列、《瘋狂的貴族》。1965年,菲奈斯與導演烏里和同伴布爾維爾合作出演《虎口脫險》,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戰爭喜劇片,片中那個自私尖酸的指揮家和老實愚笨的油漆匠給世界帶來了無數的笑聲。此外,他還在《總統失蹤記》中扮演尋找總統的餐廳老闆,在《歡喜冤家》中扮演唯利是圖的工廠主,在《好漢還是孬種》中扮演美食家等。
菲奈斯是最受人愛戴的法國喜劇演員。一個好的喜劇演員,不只會讓人發笑,他會讓你思索,甚至哭泣。他的每個動作、每個台詞都不是多餘的,看似信手捻來,但卻無一不經過千錘百煉,每個細節都是精華中的精華。他還擁有著極好的品格,菲奈斯為人極為謙遜,並常常反思自己的表演和風格,他說:「在開始時,我不敢相信我能讓觀眾笑了這么多年。我問我自己還能繼續讓人開心多長時間。它讓我害怕,就像腦袋上懸了一把劍。我讀過和聽過一些關於我的東西,我知道我不能永遠停留在一個地方,只有走得更遠。」
他一生共出演了110餘部作品。在剛剛導演完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後,菲奈斯因心臟病發作於1983年1月27日永遠「退休」了。初看《虎》劇時我還不知道這位喜劇大師竟然已經遠離我們20多年了。銀幕上那生動的愛國指揮家形象依稀告訴我他仍活在我們周圍,用他的喜劇細胞感染著一代又一代新老影迷們。今年1月,在世界各大雜志封面及書店電影專櫃上都有這個小老頭的笑臉。從法國國慶夜開始,法國電視6台每周六輪回播放菲奈斯的電影用以紀念這位喜劇大師。願大師在天堂也能微笑。
主要作品年表
- 1982 - Le Gendarme et les gendarmetees 警察與女警察
- 1980 - L』Avare 吝嗇鬼
- 1973 - Les Aventures de rabbi Jacob 雅各布教士歷險記
- 1967 - Oscar 奧斯卡
- 1967 - Les Grandes Vacances 長長的假期
- 1966 - La Grande Vadrouille 虎口脫險
- 1964 - Le Gendarme de Saint- Tropez 「聖特羅佩的警察」系列
- 1964 - Fantocircmas 芳托馬斯
- 1956 - La Traversée de Paris 穿越巴黎
- 1946 - La Tentation de Barbizon 巴比松的誘惑
中文片名: 小泳者
導 演: 羅伯特.澤利(robert dhery)
主要演員: 路易.德菲耐斯
碟片格式: DVD-5
字 幕: 中文
音軌: 法語DD2.0
內圈號: LSM-199
影片長度: 1小時29分06秒
碟片容量: 4.22GB
發行商: 金鼎
碟片數量: 1
碟面印刷: 柯式印刷
區 碼: 全區
類型: 喜劇
劇情簡介: 福桑是一位造船主,由他職員設計的一艘的帆船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這引起另一家公司的關注,並欲與其職員亨吉利及夏莉簽訂合同,為了戰勝對手,雙方都使出各種方法爭取該兩人的支持,過程中笑料百出,讓人忍俊不禁。
中文片名:夫妻市長
導 演: 克勞德.吉迪
主要演員:路易.德菲耐斯(法國著名喜劇大師,曾以一部"虎口脫險"在中國家喻戶曉)
碟片格式: DVD-5
字 幕:中文
音軌:法語DD2.0
影片長度:1小時32分23秒
碟片容量:4.35GB
發行商:金鼎
碟片數量:1
碟面印刷:柯式印刷
區 碼:全區
類型:喜劇
劇情簡介:工場主兼市長吉奧姆(路易.德菲耐斯)和日商簽約為對方生產3000台他們研製的除塵機械設備。為了擴大規模和完成訂單,他不得不將自己的家改建成廠房,他的卧室乃至妻子的暖棚、菜園都變成了車間,妻子再也無法容忍,決定參加市長競選並獲勝,市長下台,工廠倒閉,妻子終如願以償地帶上丈夫去鄉村過田園生活。
中文片名:美食家
導 演:克勞德.吉迪
主要演員:路易.德菲耐斯
碟片格式: DVD-5
字 幕:中文
音軌:法語DD2.0
影片長度:1小時40分36秒
碟片容量:4.33GB
發行商:金鼎
碟片數量:1
碟面印刷:柯式印刷
區 碼:全區
類型:喜劇
劇情簡介:杜士曼先生(路易.德菲耐斯飾)是法國一位專門品嘗各飯店.旅館美食並對其作出評價的人,他有一個兒子,違反父親希望其繼承衣缽的意願,去馬戲團當一名小丑.杜士曼每年出版的餐飲方面的年鑒成為旅遊業的「聖經」,在全世界暢銷。為了對登錄在其中的大小餐館作出專業水準的評價,這位精通烹飪的美食家不辭辛苦地穿行於餐桌之間,挨家品嘗。為了獲得起初的信息,他不得不喬裝改扮,以避免被認出,做出了各類爆笑的事情,最終他們共同對付一位想吞並法國餐飲業的快餐大王.
中文片名: 憲兵情緣
導 演: 克勞德.吉迪
主要演員: 路易.德菲耐斯
碟片格式: DVD-5
字 幕: 中文
音軌: 法語DD5.0
內圈號: LSM-186
影片長度: 1小時25分43秒
碟片容量: 4.22GB
發行商:金鼎
碟片數量:1
碟面印刷:柯式印刷
區 碼:全區
類型:喜劇
劇情簡介:憲兵隊長(路易.德菲耐斯飾)在追逐一超速行駛的女郎時,與之一見鍾情,隨之發生了一系列的爆笑事件,引人捧腹大笑,是一部不錯的喜劇影片.
另外還有部電影腳《落在樹梢》
CCTV6放過的
蠻有意思
『肆』 這個人演得那個電影叫什麼
查理 卓別林
性別: 男
星座: 白羊座
生卒日期: 1889-04-16 至 1977-12-25
出生地: 英國,倫敦,沃爾沃思
職業: 演員 / 編劇 / 導演 / 剪輯 / 製片
更多外文名: Charles Spencer Chaplin(本名) / Charlie Chaplin /
Charlot(昵稱) / Charlie(昵稱) / The Little Tramp(昵稱)
更多中文名: 查爾斯·卓別林 / 查爾斯·史賓賽·卓別林(本名)
家庭成員: 米爾德里德晌核·哈里斯(前妻) / 麗泰·格雷(前妻) / 保利特·戈達德(前妻) / 烏娜·奧尼爾(妻) /
埃德娜·普文斯(女友) / 寶拉·納格瑞(女友) / 瓊·巴里(女友) / 傑拉爾丁·卓別林(女兒)
作品列表:
Keystone(楔石電影公司)
——1914年
1914
Making a Living(謀生)
1914
Kid Auto Races at Venice (威尼斯兒童賽車記)
1914
Mabel's Strange Predicament (梅布爾的奇怪困境)
1914
A Thief Catcher (捉賊高手)
1914
Between Showers (陣雨之間)
1914
A Johnnie Film (拍攝強尼)
1914
Tango Tangles(探戈紛亂)
1914
His Favorite Pastime (他的消遣)
1914
Cruel, Cruel Love (殘酷的愛情)
1914
The Star Boarder (明星寄宿者)
1914
Mabel at the Wheel (梅布爾賽車記)
1914
Twenty Minutes of Love (二敗謹高十分鍾的愛情)
1914
Caught in a Cabaret (在卡巴萊飯館里)
1914
Caught in the Rain (遇雨)
1914
A Busy Day (忙碌的一天)
1914
The Fatal Mallet (致命的大頭錘)
1914
Her Friend the Bandit(她的強盜朋友)
1914
The Knockout (決勝一擊)
1914
Mabel's Busy Day (梅布爾的忙碌一天)
1914
Mabel's Married Life (梅布爾的婚後生活)
1914
Laughing Gas (笑氣)
1914
The Property Man(道具員)
1914
The Face on the Bar Room Floor(酒吧地板上的肖像畫)
1914
Recreation (娛樂)
1914
The Masquerader(假面舞會)
1914
His New Profession(他的新職業)
1914
The Rounders (酒鬼)
1914
The New Janitor(新看門人)
1914
Those Love Pangs (競爭調情者)
1914
Dough and Dynamite (面團與炸葯)
1914
Gentlemen of Nerve(厚顏紳士)
1914
His Trysting Place (他的幽會場所)
1914
Tillie'察尺s Punctured Romance (蒂莉的破損戀情)
Essanay(艾森奈電影公司)
——1915年—1916年
1915
His New Job(他的新工作)
1915
A Night Out(深夜外出)
1915
The champion(冠軍)
1915
In The Park(在公園里)
1915
A Jitney Elopement(乘車逃婚記)
1915
The Tramp(流浪者)
1915
By the Sea(在海邊)
1915
Work(工作)
1915
A Woman(女人)
1915
The Bank(銀行)
1915
Shanghaied(誘騙)
1915
A Night in the show(演出之夜)
1916
Burlesque on Carmen(卡門的鬧劇)
1916
Police(警察)
Mutual(共同電影公司)
——1916年—1917年
1916
The Floorwalker(巡視員)
1916
The Fireman(消防隊員)
1916
The Vagabond(漂泊者)
1916
One A.M.(凌晨一點)
1916
The Count(伯爵)
1916
The Pawnshop(當鋪)
1916
Behind the Screen(幕後)
1916
The Rink(溜冰場)
1917
Easy Street(安樂街)
1917
The Cure(療養)
1917
The Immigrant(移民)
1917
The Adventurer(冒險者)
First National(第一國家影片公司)
——1918年—1923年
1918
A Dog"s Life(狗的生涯)
1918
Shoulder Arms(槍上肩/夏爾洛從軍記)
1918
The Bond(債券)
1919
Sunnyside(光明面/田園詩)
1919
A Day's Pleasure(一天中的快樂/快樂的一天)
1921
The Kid(小孩/尋子遇仙記/孤兒流浪記)
1921
The Idle Class(有閑階級)
1922
Pay Day(發薪日)
1923
The Pilgrim(朝聖者)
United Artist(聯美影片公司)
——1923年—1952年
1923
A Woman of Paris(巴黎一婦人)
1925
The Gold Rush(淘金記)
1928
The Circus(馬戲團)
1931
City Lights(城市之光)
1936
Modern Times(摩登時代)
1940
The Great Dictator(大獨裁者)
1946
Monsieur Verdoux(凡爾杜先生)
1952
Limelight(舞台生涯)
British Proction(英國倫敦影片公司)
——1957年—1967年
1957
A King in New York(一個國王在紐約)
1967
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香港女伯爵)
望採納~~
『伍』 荒誕派戲劇的相關人物
(Samuel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1月10日),20世紀愛爾蘭、法國作家,創作的領域包括戲劇、小說和詩歌,尤以戲劇成就最高。他是荒誕派戲劇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種新的舉逗乎小說與戲劇的形式,以崇高的藝術表現人類的苦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創作:貝克特一生的創作經歷,以1952年話劇《等待戈多》的上演為標志而被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主要創作小說,而後期則主要寫劇本。盡管如此,貝克特的文學風格卻始終沒有很大變化,而是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遠離現實主義傳統的道路。小說:語言與結構實驗
早年的貝克特深受意識流文學的影響。他對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深惡痛絕。他曾指責當時的讀者只願意「不費勁地」閱讀「形式與內容嚴格分離」的作品,而不願意接受像喬伊斯小說那種「直接表述的」作品。1937年,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對我來說,用標準的英語寫作已經變得很困難,甚至無意義了。語法與形式!它們在我看來像維多利亞時代的浴衣和紳士風度一樣落後。」,並聲稱:「為了美的緣故,向詞語發起進攻。」
因此,在貝克特早期的小說創作中,他絕少涉及真實的社會生活場景和具正悉體的社會問題,而是致力於揭示人類生存的困惑、焦慮、孤獨以及現代社會中人們喪失自主意識後的悲哀。他喜歡用一些生活的碎片和幻象來負載哲學思想。他的小說沒有連貫的情節和動人的故事,其晦澀程度和當時勃興的意識流小說並無差別。
貝克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莫菲》出版於1938年,在小說中他構畫了一個「精神衰弱的唯我主義者」,第一次較全面的展示了貝克特對文學創作的思索。貝克特早期的小說作品中,最重要的三部曲系列《莫洛瓦》(1951年)、《馬龍之死》(1951年)和《無名氏》(1953年)。貝克特作為一流小說家的地位由這三部連貫的作品奠定。這三部小說所表現的主題和《莫菲》是基本類似的,卻在形式上做出了很多革新。貝克特吸取了法國諸多文學流派的元素,包括象徵主義和意識流技法。在內容上,故事和情節已經被徹底淡化,主人公被限定在極小的空間內,甚至形體本人也已經非人化,如同是一些在尋找替身的符號系統。這種特質已經遠遠超出了現代主義的范疇,而是已經具有某些後現代主義的氣質了。
貝克特的小說在結構上獨樹一幟。他的小說大多採用一種環形封閉的結構,情節不斷繁指段衍而又不斷消解。主要情節被不斷打結和扯斷,直至被敘事徹底解構。
總體來看,貝克特的小說創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是由於語言和結構實驗走得過於極端,使得他的作品成為很難解讀的私人寫作。進入50年代後,貝克特意識到自己的小說實驗已經沒有繼續前行的可能了,於是開始轉向戲劇創作。
戲劇:荒誕派的高峰
作為荒誕派戲劇的創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貝克特一生共創作了30多個舞台劇本,其中有20多個被拍成電視劇或電影。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劇終》和《啊,美好的日子!》。
《等待戈多》(1952年)是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之作。它於1953年在巴黎巴比倫劇院首演,立刻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在比較不寬容的倫敦上演後,倍受嘲弄,甚至引發評論家群起而攻。1956年在紐約百老匯上演,被美國評論界譏稱為「來路不明的戲劇」。直到70年代才開始被評論界接受並贊譽,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劇本之一。《等待戈多》是一個兩幕劇,出場人物只有5個。全劇的主題就是兩個百無聊賴的人在等待「戈多」,而戈多卻始終沒有出現。劇情上沒有任何發展,結尾是開端的重復,沒有沖突,只有一些亂無頭緒的對話。舞台的背景也顯得簡陋、壓抑,令人窒息。
西方評論界對《等待戈多》有各種各樣的解釋,而貝克特始終拒絕對自己的這部作品做出解釋。比較通行的看法是:戈多是一種象徵,可能是「虛無」、「死亡」也可能是某種被追求的超驗。戈多代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現代社會的人們對未來若有若無的期盼。英國評論家馬丁·艾林斯認為:「這部劇作的主題並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為人的存在的一種本質特徵的等待。」
貝克特後期的劇作,如《劇終》等,基本也都延續了《等待戈多》所奠定的風格基調。從某種程度上看,貝克特的創作思路深受薩特等存在主義哲學家和作家的影響。而由他和尤奈斯庫所開創的荒誕派戲劇的傳統,也可以看作是存在主義小說在戲劇舞台上的延伸。 哈羅德·品特,CH,CBE,(HaroldPinter,1930年10月10日-2008年12月24日),是一位英國劇作家及劇場導演,他的著作包括舞台劇、廣播、電視及電影作品。品特的早期作品經常被人們歸入荒誕派戲劇。他也是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劇作:品特出生於倫敦哈克尼區一個猶太工人家庭,曾就讀於當地學校,並短暫於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就讀。年輕時,品特曾出版其詩作;並以藝名「大衛·巴倫」(DavidBaron)作登台演出。他的首部劇本《一間房子》(TheRoom),於1957年由布里斯托爾大學學生演出。1958年品特完成《生日派對》(TheBirthdayParty)一劇,盡管《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演藝評論家HaroldHobson給該劇不錯的評價,但公眾反應不佳。不過隨著1960年《看門人》(TheCaretaker)一劇的成功,讓品特聲名大噪後,《生日派對》再次受人關注。這些劇的情節往往把一些無傷大雅的情況,逐漸變壞成荒誕的局面,劇中人物的行為有時令觀眾、甚至劇中其他角色費解。於是這兩部劇作,連同其他如《回鄉》(TheHomecoming)等早期作品,有時被稱為「威脅喜劇」,歸入荒誕派戲劇,品特本人也於早期就深受荒誕派戲劇代表人物塞繆爾·貝克特的影響,後來兩人更成為深交。品特於1966年獲司令勛章。
電影作品:品特的首部電影劇本TheServant寫於1962年。其後他也為TheGo-Between以及法國中尉的女人等電影編寫劇本。他也為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寫出電影劇本,不過該劇從未拍成電影。他有數部舞台劇作也被搬上大銀幕:如《看門人》(TheCaretaker,1963年)、《生日晚會》(TheBirthdayParty,1968年)、《回鄉》(TheHomecoming,1973年)及《背叛》(Betrayal,1983年)。
『陸』 有哪些最好的法國電影
法國電影:《亞特蘭大》,讓·維戈著,1934年《天堂的孩子》(Les Enfants Paradis),馬塞爾·卡恩(Marcel Carne)著,1945年
《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年:一個小男孩在無人關注的情況下,投身於輕罪的生活。
《一個女人》作者:JLG, 1961年:一位法國脫衣舞藝術家非常想成為一名母親。當她不情願的男友建議他最好的朋友讓她懷孕時,她接受了,感覺變得復雜起來。
2016年,弗朗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名年輕的德國人在法國為未婚夫的去世而悲痛不已,她遇到了一名神秘的法國人,此人前往未婚夫的墓前獻花。
《再見la-haut》,2017年11月。兩個士兵——一個被毀容但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一個前會計師——開始了一個紀念騙局。但在咆哮的二十年代的法國,他們的冒險很快變得危險。
La Belle Epoque, 2019:一對陷入危機的夫婦。當一位企業家邀請他重新投入到他所選擇的時間時,幻想破滅的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沮喪。
指控,2019年:1894年,法國船長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被錯誤地判以叛國罪,並在魔鬼島被判處終身監禁。
『柒』 【電影】《刺蝟的優雅》:誰能讀懂我們隱藏的內心
勒妮在她隱藏的藏書室里沉浸在閱讀之中,一夜未眠。帶著柔和的笑容,開始了美好的一天。
流浪漢讓·皮埃爾在馬路中間翩翩起舞,拖著垃圾箱的勒妮著急大喊:「這是馬路中間,危險。」
洗衣店的貨車飛馳而過,「彭」的一聲響過,勒妮的生命定格。
這是2009年上映的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豆瓣評分8.8。
生與死伏陸,優雅和粗鄙,偽裝和內涵,有多少我們看不見的存在,隨著影片的人物來撞擊我們的靈魂,活著才能愛。
刺蝟也有優雅,只是少有人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誰來契合我們的靈魂?
11歲的天才少女帕洛瑪,聰明、觀察力驚人。有錢人的家庭,幸福美滿。但她卻悄悄計劃著,在12歲生日的那一天結束自己的生命。
聰明的人是不幸的,他們對人生的思考並不能得到世人的認同。他們格格不入,很少與人交流,顯得孤僻冷漠。
你看,媽媽看了十年的心理醫生,吃了十年的葯物,仍然對著花花草草當人一樣與它們對話;爸爸很忙,是下次政府改組受牽連的部長,對事業的關心勝過家庭;姐姐就是一條不折不扣的魚缸里的金魚,生活在她看來就是一場戰斗,只有摧毀別人才能贏得勝利;家裡兩只貓的名字叫憲法和國會。大人世界的游戲規則有序卻冰冷。
而來做客的客人分不清圍棋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發明的,卻洋洋得意誇誇其談。
如果成年人,明知對方有錯,是不會像帕洛瑪那樣當面指出,讓人尷尬。
這是成年人的游戲規則。 「人的一生如同在魚缸里,在這個世界上大人們像窗戶上的蒼蠅,在窗戶上撞開撞去。」
世界如此荒誕,生存和死亡的意義什麼呢?
帕羅瑪數著自己死亡日子的同時,對這所公寓樓的看門人米歇爾夫人充滿了好奇。
54歲的米歇爾太太在這個公寓做看門人已經27年了。完全符合一個看門人的角色:丑滾廳褲陋、年邁、尖酸刻薄。
帕洛瑪的姐姐有一份重要的郵件要簽收,提早半小時去敲米歇爾夫人的們,還嘲諷米歇爾夫人是交通堵塞了才那麼慢吞吞。在米歇爾夫人以八點開門時間未到而拒絕後,她惱怒謾罵米歇爾夫人是「肥豬」。
誰會在意一個冷漠少言、盡忠職守的看門人呢?
她每天的工作十分規律:分發信件,幫助清潔工收垃圾,打掃樓道,在固定的時間開門關門。
她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是打開窗戶,將鮮花放在窗檯上;桌上放著的是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隨筆《陰翳禮贊》;忙完了她的職責,泡一壺茶,邊吃著黑巧克力邊看書;她的身後緊閉著的房門內,是滿櫃的書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道,在這個公寓里,清晰冷靜地運行著,互相的寒暄招呼也透露著距離感。
因為姐姐的拜託,帕洛瑪代姐姐傳話,帕洛瑪得以走近米歇爾太太的生活,成為忘年神交。
如果不是新房客小津格朗的出現,大刺蝟米歇爾太太成不了勒妮,小刺蝟帕羅瑪還拿著攝影機,要死亡之前拍一部生命如何荒誕不經的電影。
當小津格朗第一次看見看門人,在米歇爾夫人脫口而出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小津格朗自然介面「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兩個人對視的瞬間,有驚訝也有欣喜。
小津格朗是個儒雅的紳士。妻子患癌症去世已有十年,識人有著睿智的銳利和豐富的閱歷經驗,待人彬彬有禮。
貓狗真是人類親密的朋友。米歇爾夫人有隻貓,名字叫雷昂·托爾斯泰。而格朗先生也有兩只貓,分別叫列夫和吉蒂,前者是那部俄國小說中的主人公,後者是他愛上的女人。
愛閱讀真是美妙的事情,從貓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主人的喜好。
於是,格朗先生和帕洛瑪對米歇爾夫人有共識:看門人是個很不一般的女人。
他也在帕洛瑪對自家貓的價值表示否定的時候,對她說:
對帕洛瑪來說,小津格朗是師長和朋友。
對米歇爾夫人來說,小津格朗是個溫文爾雅,富有魅力的男人。
這個男人由一隻貓看出她喜歡讀書,送了她一套《安娜·卡列尼娜》。邀請她到他新居做客,她緊張卻坦率,他坦誠也欣賞。
小津格朗為米歇爾夫人緩大簡緩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忐忑,惶恐,害怕,又充滿渴望和憧憬。
他邀請她在他生日那天共進晚餐。
如果看見遞過來的橄欖枝,接還是不接?米歇爾夫人,帕洛瑪和小津格朗都親切地叫她的名字——勒妮,勇敢地接了住了。
從一個邋遢醜陋的胖女人,為了約會換了發型、穿了新衣,煥發出成熟女性的優雅。
她也有片刻的自卑,懷疑是否還有擁有幸福的權利。游移不定中她不禁顏面哭泣,帕洛瑪抱著她,反復給她肯定:「你很好」。
朋友的肯定和擁抱能給予力量,勒妮接受了小津格朗的邀請,和小津格朗度過了美好的一晚。
有些人一輩子白首如新,有一些人一面之緣卻傾蓋如故。她挽著他的胳膊,他深深地在她手背上一吻,他說:「我們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甚至讓我們的心願可以成為現實。」
幸福在向勒妮招手,勒妮那一晚未眠,沉默刻板的臉上掛上了溫柔期待的微笑。
有時候,命運之手讓人憎惡。誰都不能預料,勒妮的生命終止在洋溢幸福味道的第二天清晨。
一個生命的逝去,卻喚醒了少女關於生與死新的認識: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才能看見彼此內⼼深處不為⼈知的優雅。我相信這世上⼀定有⼀個能感受到⾃⼰的⼈,那⼈未必是戀⼈,他可能是任何⼈。
在偌⼤的世界中,我們會因為這份珍貴的懂得⽽不再孤獨
『捌』 法國電影 講一個女的看門人還有一個小女孩給她攝像還有一個日本老人請她共進晚餐
刺蝟的優雅 Le hérisson(2009)
導演:莫娜·阿查切
編劇:莫娜·阿查切/妙莉葉·芭貝里 Muriel Barbery
主演:喬絲安·巴拉思科/Garance Le Guillermic/伊川東吾/安妮·波諾什/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
類型:劇情
官方網站:www.leherisson-lefilm.com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 義大利
語言:法語 / 日語
上映日期:2009-07-03(法國)
片長:100分鍾
又名:刺蝟優雅 / The Hedgehog
國會議員一家四口住在巴黎左岸的高級公寓里。議員的小女兒芭洛瑪(Garance Le Guillermic 飾)古靈精怪,喜歡透過攝影機洞察世界,是名不滿12歲的天才小哲學家。不願成為魚缸中命運已被註定的金魚,芭洛瑪策劃著一場生日當天的自殺。
公寓女門房荷妮(喬絲安·巴拉思科 Josiane Balasko 飾)是個肥胖醜陋的54歲寡婦。她小心翼翼的維持著門房粗俗的形象,為自己在密室內築起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但是芭洛瑪隱約發現了這個秘密,新搬來的日本紳士小津格郎(伊川東吾 飾)亦覺察到了荷妮不為人知的一面。在小津彬彬有禮的引領下,不僅荷妮逐漸卸下卑微的偽裝,芭洛瑪亦開始重新審視生活與死亡。
本片改編自法國女作家妙莉葉·芭貝里的同名小說。
『玖』 作為難以理解的電影代表,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到底說了什麼
《布達佩斯大飯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9pC5h1AEXmNU1FokvWCoQ
影片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著名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和一個後來成為他最信任門生的年輕雇員之間友誼的故事。這個看門人的傳奇串聯起一個大家族的財富爭奪戰。
《布達佩斯大飯店》由韋斯·安德森編劇並導演,拉爾夫·費因斯、托尼·雷沃羅利、艾德里安·布洛迪、威廉·達福、裘德·洛等演員聯袂出演。曾獲第72屆金球獎 電影類 最佳音樂/喜劇片,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提名、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 最佳影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