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電影《回歸》講述了什麼
劇情簡介
伊萬和安德烈與母親在俄羅斯北部一個小鎮過著平靜的生活。一天,離家十多年的父親突然歸來,打破了兩兄弟的和諧生活。他們既對這個陌生的父親充滿懷疑和好奇,又對當年他突然拋開母親而耿耿於懷。
第二天,父親帶著他們去到一個地方找尋一些東西。在路上,小伊萬開始表現出對父親的不滿,認為他們沒有父親的生活也過得很愉快。他們來到一個大湖,父親帶領兩個孩子做了一艘小船,駕船來到一座神秘的小島上。
父親和兩個孩子分開,兩個孩子出去捉魚,父親去找些東西,孩子們回到與父親約會的地方時已經非常晚了,父親大發雷霆,憤怒地責備哥哥安德烈,伊萬哭著爬上一座高高的廢棄的鐵架上。父親怕他發生危險也追了上去,結果父親失足墜亡。
兩個孩子把父親的屍體運回湖岸,就在他們啟動汽車,打算把父親的屍體裝進去時,父親的屍體連同那條小船慢慢地沉下湖心。
演員
1、安德 - 弗拉迪米爾·加林
2、伊凡 - 伊萬·杜布朗拉沃夫
3、父親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4、母親 - 娜塔莉亞·維杜維娜
創作
在劇本的最初版本中,電影的動作原樣是對遙遠過去的記憶-根據劇情,大約40歲的兩個兄弟阿奇爾(Archil)和大衛(David)坐在房子的陽台上在紐約,回想起他們童年時的故事。
據導演說,這張照片是在聖彼得堡附近的拉多加湖上拍攝的。「位於拉多加湖和芬蘭灣之間的所有領土都是我們的領土。一個月我們爬上,跑遍了所有的海岸,都至少好奇,好玩的地方,選擇點進行拍攝-澤列諾戈爾斯克,維堡,普里奧焦爾斯克,Sosnovo「。
2004年,發行了攝影師弗拉基米爾·米舒科夫(Vladimir Mishukov)的相冊,該相冊被稱為《歸來》。
⑵ 蘇聯的一部二戰題材電影,時長大約七小時。
莫斯科保衛戰
上映年份:1985年
劇情:
本片是蘇聯為紀念二戰中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偉大勝利所拍攝的一部史詩性多集寬銀幕巨片。全片分為《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集中了一百九十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術入侵蘇聯,蘇聯因准備不足,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德軍直趨莫斯科城下,雙方在莫斯科展開了殊死決戰。該片拍攝歷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拍攝場面宏大壯觀,約有五千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加。這部場面宏偉的戰爭和導演其他幾部類似的戰爭片一樣,都在前蘇聯政府的支持下,拍攝的具有很強政治性目的的電影。影片宣揚的正義戰勝侵略今天看來也是正當的,可是一些宣傳國家領袖的場景明顯是一種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對宏觀戰爭場面的描寫,依然是出色的。蘇聯電影《莫斯科保衛戰》,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曾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片從德、蘇雙方的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衛戰。該片最經典的台詞:「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⑶ 求一部外國電影 一群人在湖邊游泳 他們游到湖的中間 就消失了 他們去了二戰時期 後來他們又回來了
我們來自未來Back in Time上傳者:凌波痕湮逝8.2 我的評分: 1 2 3 4 5 評價:656人 訂閱:549人 導演:安德烈·馬柳柯夫 演員:鮑里斯·加爾金/葉卡特琳娜·克里莫娃/Danil Kozlovsky更多> 類型:戰爭/冒險/愛情 首映:2008年2月21日 俄羅斯 又名:古墓迷途 / My iz bushchego / We Are from the Future / Мы из будущегоhttp://www.funshion.com/subject/91960我們來自未來2We Are from the Future 27.6 我的評分: 1 2 3 4 5 評價:332人 訂閱:213人 指數:5,093,059 導演:Dmitri Voronkov/Oleg Pogodin 演員:Igor Petrenko / 伊戈爾·彼特連科更多> 類型:動作/冒險/科幻/戰爭 首映:2010年2月18日 俄羅斯 又名:古墓迷途2http://www.funshion.com/subject/103343/
⑷ 誰知道CCTV6以前播過的一個俄羅斯電影的名字
不知道你還在找這部電影沒 我也找了很久 今天剛找到 特意來回答你 俄羅斯電影 《除了我們還有誰 》1998年 搜的時候注意 不是德國那部
⑸ 幫我看看這個電影叫什麼、
世界末日
電影:
◎譯 名 世界末日/絕世天劫
◎片 名 Armageddon
◎年 代 1998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科幻/驚秫/動作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字幕
◎IMDB評分 5.7/10 (56,880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591/
◎文件格式 HDRIP-RMVB
◎視頻尺寸 832 x 448
◎文件大小 3CD
◎片 長 144 Mins
◎導 演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主 演 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 Narrator (voice)
斯蒂夫·巴斯米 Steve Buscemi .... Rockhound
麗芙·泰勒 Liv Tyler .... Grace Stamper
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 Harry S. Stamper
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 A.J. Frost
比利·鮑伯·湯頓 Billy Bob Thornton .... Dan Truman, NASA Administrator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 NASA Scientist (uncredited)
Bodhi Elfman .... Math Guy
威廉·菲德內爾 William Fichtner .... Colonel William Sharp, Shuttle Freedom Pilot
尤杜·奇爾 Udo Kier .... Psychologist
威爾·帕頓 Will Patton .... Charles 'Chick' Chapple
皮特·施特曼 Peter Stormare .... Lev Andropov, Russian Cosmonaut
邁克爾·克拉克·鄧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 Jayotis 'Bear' Kurleenbear
Andy Ryan .... Greenpeace Guy
詹森·艾薩克 Jason Isaacs .... Dr. Ronald Quincy, Research
◎簡 介
地球曾一度是恐龍的棲身之地,但一塊直徑為六千公尺的天外巨石改變了一切,它造成了地球的大爆炸和恐龍的滅絕。這事以前已曾發生,現在或將來也許還會發生。
休斯敦。美國太空總署的所有人員穿梭忙碌著,剛發生的意外令每一個人坐立不安:太空空間站突然之間被摧毀,與地面失去了一切聯系。工作人員緊張焦急地檢查著各種儀器,其中一人指著雷達顯示屏驚呼起來:「有一大群不明物體向紐約飛去了;」紐約市繁華而忙碌。
一個黑人小伙兒用單車載著小狗兜風。小狗見到一些出售的恐龍玩具,立即跳過去又撕又咬。賣玩具的胖老闆抓起玩具向小狗打去。黑小伙兒見寵物被打,忿忿他說:「你敢再打它,我就炸死你!」話音未落,一個火球從天而降,正好落在胖老闆頭上炸開。黑小伙兒也被沖擊波掀起掛在大樹上,他驚惶地哭喊道:「有炸彈,快報警!」越來越多的火球向紐約飛來,市區街面上頃刻間成為一片火海。人們四處逃竄,有人驚叫:「我們遭空襲了!」
休斯敦太空總署很快得出了結論,這是一場大規模的隕石雨,破壞力極大。眾人一籌莫展,而太空望遠鏡傳回的最新照片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一顆直徑有德州大小的隕石正向地球飛來,18天後將撞擊地球。
太空總署負責人卡爾心情沉重他說道:「隕石雨只是前奏而已。」科學家們緊急磋商,尋求解決辦法。卡爾最後總結說:「我們只有18無時間,要麼是它毀滅我們,要麼是我們毀掉它。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飛船在隕石上著陸,並讓專業人員在隕石上鑽一個800米深的洞,放入核彈,炸碎它或是改變它的飛行軌道。
現在,當務之急是去找最好的石油鑽探工人廣哈里在油田工地上忙碌著。他既是油田老闆,也是最有經驗的鑽探師。此刻,鑽井最忙碌的時分,他手下最得力的青年工人艾吉卻不見蹤影。哈里急步奔到艾吉的小屋前,推門而入,正見艾吉手忙腳亂地穿衣服:再一看,自己的寶貝女兒麗絲竟然躺在艾吉的床上。哈里怒火中燒,拔出手槍向艾吉射擊。艾吉一邊躲閃一邊高喊:「我是真心愛她1」麗絲也跑出來向父親央求:「我已經長大了,我愛他,我要嫁給他!"哈里氣沖沖地說:「不可能我絕不會允許你們……」正在這時,幾架直升機落在油田平台上。幾個軍人跑到哈裡面前,禮貌他說:「哈里先生,為了國家的安全,請立刻跟我們走。請允許我們暫時不講明理由。」
哈里滿腹狐疑地跟他們上了直升機。太空總署里,卡爾早已等候多時,一見哈里,他就和盤托出了隕石飛向地球的情況。他憂心忡忡他說:「隕石與地球一旦相撞,世界各國和地球萬物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連細菌也不能倖免。就算隕石落入人海中,掀起的滔大巨浪也足以吞沒大半個世界,人類也會因撞擊所產生的高溫而死去。無論怎樣,後果都是一 樣。」
兩艘飛船順利進入太中,在俄羅斯空間站補充了燃料和水,兩位俄羅斯宇航員也加入了拯救地球人類的行列。兩艘飛船向既定的目標飛去。
巨大的隕石像一頭張牙舞瓜的怪獸,在太空中翻滾移動,緩緩逼近地球。兩艘飛船盤旋著向隕石靠攏,無數的小隕石肌點股向飛船襲來。飛船不斷地躲閃,不斷地靠近、不敢抬頭。風暴過後,他們發現了一件令人喪氣的事:引爆核彈的遙控器失靈了。要完成任務,唯一的辦法是留下一人,用手摁下引爆裝置按鈕。留誰?有人提議抽簽。留下的那根簽被艾吉抽到了,他自嘲道:「想不到我成了拯球地球的英雄。」他又轉身對哈里說:「告訴麗絲,我永遠愛她。"艾吉拉開艙門。走下飛船。
就在飛船即將飛離隕石的一瞬間,哈里猛地拉開艙門跳了出去,並一把將艾吉推入飛船,從外面關嚴了艙門,他隔著艙門對艾吉說:「我·直把你當作兒子看待。替我照顧好麗絲。」
飛船遠遠地飛離了隕石。哈里通過衛星通訊系統與女兒永訣,他含淚說:「我答應你說一定會回來,但我夫信了。好好照顧艾吉。我永遠在你們身邊。」他最後深情地望了一眼地球的方向,彷彿看到春色中童年的麗絲正張著雙臂向自己奔來……
哈里掘下了引爆按鈕。全世界的人們都看到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奇麗的光環,隨即隕石被炸成兩段,改變了飛行軌道,與地球搽肩而過。
天空中從此多了一顆永遠閃光的新星。
⑹ 找一部電影,很早的。
想來想去,就只有這部電影有你說的這個劇情了......
中文譯名
教室別戀
更多中文片名
萬事美好
更多外文片名
Lust och fägring stor
All Things Fair
Lærerinden.....(Denmark)
Love Lessons
國家/地區
丹麥/瑞典
對白語言
英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瑞典語
類型
愛情/劇情
片長
125 min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波·維德伯格 Bo Widerberg
編劇 Writer
波·維德伯格 Bo Widerberg
演員 Actor
約翰·威德伯格 Johan Widerberg .....Stig
馬莉卡·勞倫絲 Marika Lagercrantz .....Viola
Tomas von Brömssen .....Kjell
Karin Huldt .....Lisbet
Nina Gunke .....Stig's Mother
Björn Kjellman .....Sigge
Kenneth Milldoff .....Stig's Father
Frida Lindholm .....Olga
Sigge Cederlund
George Bisset
Gösta Ekstrand
Hilda Suovanen
Per Olov Börjeson
Jörgen Svensson
Monica Stenbeck
Nynne Schwartz
Magnus Andersson .....Trötter,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Paul Lindsjö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Mikael Bengtsso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Robert Lundqvist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Fredrik Berglind-Deli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Peter Nilsson .....Class Monitor,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Zacharias Bjar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Martin Olse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Christian Candia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Fredrik Persso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Gustav Eriksso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Toni Popovski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Linus Ericsson .....Peter,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Jonas Pålsso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Hampus Hedberg Hankell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Thomas Rosqvist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Linus Hedberg Lindqvist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Jossi Sabbah .....Isse,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Linus Juhli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Björn Sjöblom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John Larsso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Mattias Varén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Daniel Lindblad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Pekka Öhrstedt .....Class 3B, Malmö Secondary School
Håkan Andersson .....Soldier at funeral (uncredited)
Björn Bergström .....Man at cinema (uncredited)
Torbjörn Bergström .....Man at cinema (uncredited)
Aina Hammarqvist .....Guest at outside dinner (uncredited)
Margareta Mildsommar .....Woman at cinema (uncredited)
Thomaz Ransmyr .....Upset Man At Cinema (uncredited)
Frida Show .....Lina (uncredited)
製片人 Proced by
Per Holst .....procer
Anne Ingvar .....line procer戀 瑞典
Sweden
上映
1995年11月3日
丹麥
Denmark
1996年1月19日
美國
USA
1996年3月8日
德國
Germany
1996年9月5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1996年10月4日
芬蘭
Finland
1996年11月8日
波蘭
Poland
1997年1月31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7年4月7日 .....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西班牙
Spain
1997年4月30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7年5月29日
香港
Hong Kong
1997年9月25日
韓國
South Korea
1997年10月18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8年2月19日
義大利
Italy
1999年8月27日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時代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的瑞典,高中生史帝原來生活無憂,直至英文老師薇拉出現,他的單純生活因而改觀。薇拉的丈夫是個絲襪推銷員,經常出差在外,回到家裡也只是喝酒聽音樂。被冷落的嬌妻遂從史帝的青春肉體上尋求慰藉,史帝沉淪在慾海中,對同齡女生麗莎的暗戀完全無動於衷,直至兄長在前線戰死的惡噩傳來,史帝才驚覺到現實的殘酷,決心結束這段畸戀。
時為二次大戰期間,一個少不更事的十五歲少年史迪,一個三十七歲的女教師絲奧利,兩者發生了一段師生戀情。一個對成熟一定充滿熱切期待,一個對少年情意寄注深切愛意。總是年齡差距,甚至社會道德不容,就在兩眼深情一刻,又怎能阻止激情迸發……
如果你因此以為這又是一部畸形愛情片,一部《洛麗塔》的歐洲翻版,那麼你就錯過了影片想給你的最可貴的東西。
此片,關切的是一個男孩的成長。Boy to man那一段艱難的歷程。如同蟬蛻般的痛苦,在苦難中學會有所承當。青春期的男孩用其特有的敏感學習著性愛,情愛,並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和關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如此突如其來的新鮮。影片中的細節也到處流溢著青春期的痕跡。史迪在劇院總想把難看的帽子拿下來
;女孩只為和史迪相遇而假裝上樓……溫暖而熨貼著每個人絞不幹的青春珍藏。關於性愛,情愛的主題,使用一段柔美華麗的歌劇獨唱引出的。影片開頭《論性
交》疑問和音樂一起緩緩流泄,定下了此片最大的主題。此後,史迪每每被性愛之美所吸引時,這段音樂都會再度響起,在你心靈最柔軟處來一下輕觸。從音樂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導演是肯定這份感情的。雖然在最後,它以扭曲而苦澀告終。終於,當他不再理會女教師的誘惑,轉而尋找那個女孩的時候,他已經撿回了失落已久的東西。
他去尋找的是一份性愛之外的情感。哪裡有被崇拜和被愛的滿足,以及青春的悸動。那同樣不能叫愛情,但裡面已經有了一個男人對愛的最初理解和取向。看到這里總讓人想起《畢業生》中類似的場景:男孩放棄母親尋找女兒,放棄純性的吸引,尋找真愛。不知是否每個男性在成長史都有一段走出戀母情節與性誘惑的經歷,然而史迪比畢業生中的達斯丁霍夫曼要走得更遠;他最終不能黏著情愛,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事情留待他關注。這也是本片比《畢業生》更深一層的境界。
⑺ 俄羅斯影片推薦
俄羅斯影片推薦如下:
1、《暴動小貓樂隊:朋克祈禱》:這部關於審判造反貓咪樂隊3位成員的紀錄片,由MikeLerner和 Maxim Pozdorovkin導演。
2011年冬天,經過一次具有爭議性的選舉後,弗拉基米爾·普京再次當選為俄羅斯總統。成千上萬的居民自發地聚集起來反對普京制定的法律條款。在這些人中間就有著名的激進女性朋克樂隊-造反貓咪。
她們頭戴巴拉克拉瓦盔式帽、身穿緊身夏裝,沖入莫斯科最有名的教堂內,大唱「聖母瑪利亞,請趕走普京!」現在,她們已經成為一次作秀公審的犧牲品。
2、《我的改革》:Robin Hessman的電影將鏡頭對准5位俄羅斯人,講述了他們在俄羅斯過去這激盪喧器的20年裡的生活百態。
這部電影是在五年的研究和拍攝過程中創作的,以20世紀90年代在俄羅斯生活的近十年為基礎,富有詩意地將家庭電影、蘇聯宣傳片以及與五位同學的親密接觸交織在一起,歷史為新中產階級的俄羅斯人提供了一幅感人的畫像,描繪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從未想像過的生活。
俄羅斯電影發展史:
俄羅斯電影必須先說前蘇聯電影。前蘇聯電影起步很早,幾乎和電影本身發展歷史一樣。前蘇聯電影導演愛森斯坦作品《戰艦波將金號》都是電影學科的教學片。
前蘇聯電影強調主旋律、宣揚正能量,但又能在正能量中深挖人性內核。不過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電影開始逐漸消失在觀眾的視線里。
俄羅斯影展又讓我們欣賞到一些優秀的俄羅斯影片。俄羅斯電影發展到,依然繼承了前蘇聯電影的傳統。
⑻ 求一部電影名字
中文片名:
絕世天劫餘陸
外文片名:
Armageddon
更多中文片名:
世界末日
最後決戰
大決戰
影片類型:
愛情 / 動作 / 驚悚 / 劇情 / 科幻
片長:
150 min / USA:153 min (director's cut)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PG-13 for sci-fi disaster action, sensuality and brief language.
級別: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Netherlands:12 Norway:15 USA:PG-13 Finland:K-12 USA:Unrated Sweden:11 France:U Iceland:L Italy:T Chile:14 UK:12 Germany:12 Brazil:12 Denmark:15 Hong Kong:IIA South Korea:12 Switzerland:12 Philippines:PG-13 Belgium:KT Taiwan:PG-12 Iceland:LH
製作成本:
$140,0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
1997年5月 - 1997年8月
製作日期:
1997年5月 - 1997年8月
攝制格式:
35 mm (Eastman)
洗印格式:
70 mm (blow-up)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編劇 Writer:
Robert Roy Pool .....(story) and
Jonathan Hensleigh .....(story)
托尼·吉爾羅伊 Tony Gilroy .....(adaptation) and
Shane Salerno .....(adaptation)
Jonathan Hensleigh .....(screenplay) and
J.J. 艾布斯 J.J. Abrams .....(screenplay)
演員 Actor:
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Harry S. Stamper
比利·鮑伯·松頓 Billy Bob Thornton .....Dan Truman, NASA Administrator
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A.J. Frost
麗芙·泰勒 Liv Tyler .....Grace Stamper
威爾·帕頓 Will Patton .....Charles 'Chick' Chapple
史蒂夫·布西密 Steve Buscemi .....Rockhound
威廉·菲德內爾 William Fichtner .....Colonel William Sharp, Shuttle Freedom Pilot
歐文·威爾遜 Owen Wilson .....Oscar Choi, Geologist
邁克·克拉好毀侍克·鄧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Jayotis 'Bear' Kurleenbear
彼得·斯特曼 Peter Stormare .....Lev Andropov, Russian Cosmonaut
Ken Hudson Campbell .....Max Lennert (as Ken Campbell)
傑西卡友吵·斯汀 Jessica Steen .....Jennifer Watts, Shuttle Freedom Co-Pilot
凱斯·大衛 Keith David .....Lt. General Kimsey
Chris Ellis .....Walter Clark
詹森·艾薩克 Jason Isaacs .....Dr. Ronald Quincy, Research
Grayson McCouch .....Gruber, Munitions Specialist
Clark Heathcliffe Brolly .....Freddy Noonan
Marshall R. Teague .....Colonel Davis, USAF (as Marshall Teague)
Anthony Guidera .....Tucker, Shuttle Independence Co-Pilot
Greg Collins .....Lt. Halsey, Munitions Specialist
J. Patrick McCormack .....General Boffer
Ian Quinn .....Astronaut Pete Shelby
Christopher J. Worret .....Operator #1
Adam Smith .....Operator #2 (as Adam C. Smith)
John Mahon .....Karl
Grace Zabriskie .....Dottie
K.C. Leomiti .....Samoan
艾迪·格里芬 Eddie Griffin .....Little Guy
Deborah Nishimura .....Client #1
Albert Wong .....Client #2
Jim Ishida .....Client #3
Stanley Anderson .....The President
James Harper .....Admiral Kelso
Ellen Cleghorne .....Helga, the Nurse
Udo Kier .....Psychologist
John Aylward .....Dr. Banks
Mark Curry .....Stu, the Cabbie
松田聖子 Seiko Matsuda .....Asian Tourist
Harry Humphries .....Chuck, Jr.
戴連·克里斯托福 Dyllan Christopher .....Tommy
Judith Hoag .....Denise
Sage Allen .....Mrs. Lennert, Max' Mother
Steven Ford .....Nuke Tech
克里斯蒂安·克萊門松 Christian Clemenson .....Droning Guy
Andy Ryan .....Greenpeace Guy
Duke Valenti .....Roughneck #1
Michael Taliferro .....Roughneck #2 (as Michael 'Bear' Taliferro)
Billy Devlin .....Roughneck #3
Kathleen Matthews .....Newscaster #2
J.C. Hayward .....Newscaster #3
Andrew Glassman .....Newscaster #4
肖妮·史密斯 Shawnee Smith .....Redhead
Dwight Hicks .....FBI Agent #1
Odile Corso .....Geo Tech #1 (as Odile Broulard)
Vic Manni .....Loanshark
Jim Maniaci .....Biker Customer
Layla Roberts .....Molly Mounds
Joe Allen .....Kennedy Launch
Bodhi Elfman .....Math Guy
Alexander Johnson .....Newscaster
Kathy Neff .....Reporter #1
Victor Vinson .....Sector Director
Joseph Patrick Kelly .....Marine #1
Peter White .....Secretary of Defense
Rudy Mettia .....G-Man
Frank Van Keeken .....NASA Planner #1
Fred Weller .....NASA Tech (as Frederick Weller)
Jeff Austin .....NASA Tech
古蓋·格萊斯 Googy Gress .....NASA Tech
Matt Malloy .....NASA Tech
H. Richard Greene .....NASA Tech
Brian Brophy .....NASA Tech
Peter Murnik .....NASA Tech
Brian Hayes Currie .....NASA Tech
Andrew Heckler .....NASA Tech
Andy Milder .....NASA Tech
Michael Kaplan .....NASA Tech
Patrick Richwood .....Dr. Nerd
Brian Mulligan .....Dr. Nerd
John H. Johnson .....Pad Director
Charles Stewart .....Vacuum Chamber Tech
Scarlet Forge .....Young Grace
Michael Tuck .....American Newscaster
Patrick Lander .....British Newscaster
Anne Vareze .....French Newscaster
Fritz Mashimo .....Japanese Newscaser
Dina Morrone .....Italian Newscaster
Ruben O'Lague .....Spanish Newscaster
Wolfgang Muser .....German Newscaster
Jim Fitzpatrick .....NORAD Tech (as James Fitzpatrick)
查爾登·海斯頓 Charlton Heston .....Narrator (voice)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NASA Scientist (uncredited)
Judi Beecher .....Presidential Cabinet Member (uncredited)
Mark Boone Junior .....New York Guy (uncredited)
Judith Drake .....Grap's Nurse (uncredited)
Ronald Fox .....SWAT Team Member (uncredited)
Franky .....Dog Attacking Dinosaur Toy (uncredited)
John Frazier .....Priest (uncredited)
Andy Gill .....Shuttle Commander in Opening Sequence (uncredited)
Will Green .....National Guard (uncredited)
Jeff Linnartz .....Air Force Colonel (uncredited)
Shannon Lucid .....Woman in Underwater Simulation Scene (uncredited)
Kevin McGuire .....NASA Worker (uncredited)
Aaron J. Patton .....NASA Ground Crew Member (uncredited)
Pope John Paul II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Angelina Riposta .....Kennedy Space Center Extra (uncredited)
Gary A. Rogers .....CBS Reporter (uncredited)
Frank Silva .....Man (uncredited)
William T. Smith .....F-16 Pilot (uncredited)
Erik Per Sullivan .....Kid with Rocket Ship (uncredited)
勞倫斯·蒂爾尼 Lawrence Tierney .....Hollis Vernon Grap Stamper (uncredited)
Greg Warmoth .....KSC News Reporter (uncredited)
Gedde Watanabe .....Asian Tourist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ced by:
Kenny Bates .....associate procer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procer
傑瑞·布魯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procer
Jonathan Hensleigh .....executive procer
Gale Anne Hurd .....procer
Chad Oman .....executive procer
Pat Sandston .....associate procer
Jim Van Wyck .....executive procer
Barry H. Waldman .....associate procer (as Barry Waldman)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試金石影片公司 Touchstone Pictures [美國]
傑瑞·布魯克海默電影公司 Jerry Bruckheimer Films [美國]
Valhalla Motion Pictures [美國]
發行公司: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ermany) GmbH [德國] ..... (Germany)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Sweden) [瑞典] ..... (Sweden)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日本] ..... (Japan)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菲律賓] ..... (1998) (Philippines) (theatrical)
Filmes Lusomundo [葡萄牙] ..... (Portugal)
Gativideo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Gaumont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BVI) [法國] ..... (France)
標准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國] ..... (USA) (DVD)
Touchstone Home Video [美國] ..... (France) (video)
特技製作公司:
Black Box Digital [美國] ..... (24 frame)
Blue Sky/VIFX [美國] ..... (24 frame)
Buena Vista Imaging [美國] ..... (opticals and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Digital Domain [美國] ..... (opticals and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Digital Magic Company [美國] ..... (opticals and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Editel [美國] ..... (opticals and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Rainmaker Digital Pictures [加拿大]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The Computer Film Company [英國] ..... (digital effects)
Vision Crew Unlimited [美國] ..... (digital effects)
Visual Effects ..... (digital effects)
WonderWorks [美國] ..... (exploding cockpit and space shuttle cockpit)
其它公司: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amera cranes and dollies
Culver Studios .....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Inter Video [美國] ..... 24 frame video services
J.L. Fisher Inc. [美國] ..... camera dollies
Louka Films ..... France international unit
MCRS ..... motion control cameras
Tony's Food Service Inc. [美國] ..... catering
[編輯本段]上映日期
加拿大 Canada
1998年7月1日
美國 USA
1998年7月1日
哥倫比亞 Colombia
1998年7月3日
韓國 South Korea
1998年7月3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8年7月9日
瑞典 Sweden
1998年7月9日
丹麥 Denmark
1998年7月10日
冰島 Iceland
1998年7月10日
以色列 Israel
1998年7月10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8年7月10日
瑞士 Switzerland
1998年7月15日 ..... (French speaking region)
德國 Germany
1998年7月16日
奧地利 Austria
1998年7月17日
芬蘭 Finland
1998年7月17日
挪威 Norway
1998年7月17日
西班牙 Spain
1998年7月17日
瑞士 Switzerland
1998年7月17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新加坡 Singapore
1998年7月22日 ..... (premiere)
香港 Hong Kong
1998年7月23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1998年7月23日
波蘭 Poland
1998年7月24日
台灣 Taiwan
1998年7月25日
馬來西亞 Malaysia
1998年7月30日
墨西哥 Mexico
1998年7月31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8年8月2日 ..... (premiere)
比利時 Belgium
1998年8月5日
法國 France
1998年8月5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8年8月6日
巴西 Brazil
1998年8月7日
英國 UK
1998年8月7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8年8月13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8年8月20日
土耳其Turkey
1998年8月21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1998年8月22日 ..... (Jakarta)
紐西蘭 New Zealand
1998年8月27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1998年9月4日
義大利 Italy
1998年9月4日
拉脫維亞 Latvia
1998年9月4日
匈牙利 Hungary
1998年9月10日
南斯拉夫 Yugoslavia
1998年9月17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1998年10月1日 ..... (Davao)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1998年10月1日
科威特 Kuwait
1998年10月14日
日本 Japan
1998年10月31日 .....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日本 Japan
1998年12月12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版本1
兩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把太空梭迫降於另一顆隕石上,在鑽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子武器,這個任務的成功與否將是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
版本2
地球曾一度是恐龍的棲身之地,但一塊直徑為六千公尺的天外巨石改變了一切,它造成了地球的大爆炸和恐龍的滅絕。這事以前已曾發生,現在或將來也許還會發生。
休斯敦。美國太空總署的所有人員穿梭忙碌著,剛發生的意外令每一個人坐立不安:太空空間站突然之間被摧毀,與地面失去了一切聯系。工作人員緊張焦急地檢查著各種儀器,其中一人指著雷達顯示屏驚呼起來:「有一大群不明物體向紐約飛去了。」紐約市繁華而忙碌。
一個黑人小伙兒用單車載著小狗兜風。小狗見到一些出售的恐龍玩具,立即跳過去又撕又咬。賣玩具的胖老闆抓起玩具向小狗打去。黑小伙兒見寵物被打,忿忿他說:「你敢再打它,我就炸死你!」話音未落,一個火球從天而降,正好落在胖老闆頭上炸開。黑小伙兒也被沖擊波掀起掛在大樹上,他驚惶地哭喊道:「有炸彈,快報警!」越來越多的火球向紐約飛來,市區街面上頃刻間成為一片火海。人們四處逃竄,有人驚叫:「我們遭空襲了!」
休斯敦太空總署很快得出了結論,這是一場大規模的隕石雨,破壞力極大。眾人一籌莫展,而太空望遠鏡傳回的最新照片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一顆直徑有德州大小的隕石正向地球飛來,18天後將撞擊地球。
太空總署負責人卡爾心情沉重他說道:「隕石雨只是前奏而已。」科學家們緊急磋商,尋求解決辦法。卡爾最後總結說:「我們只有18天時間,要麼是它毀滅我們,要麼是我們毀掉它。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飛船在隕石上著陸,並讓專業人員在隕石上鑽一個800米深的洞,放入核彈,炸碎它或是改變它的飛行軌道。
現在,當務之急是去找最好的石油鑽探工人廣哈里在油田工地上忙碌著。他既是油田老闆,也是最有經驗的鑽探師。此刻,鑽井最忙碌的時分,他手下最得力的青年工人艾吉卻不見蹤影。哈里急步奔到艾吉的小屋前,推門而入,正見艾吉手忙腳亂地穿衣服:再一看,自己的寶貝女兒麗絲竟然躺在艾吉的床上。哈里怒火中燒,拔出手槍向艾吉射擊。艾吉一邊躲閃一邊高喊:「我是真心愛她!」麗絲也跑出來向父親央求:「我已經長大了,我愛他,我要嫁給他!"哈里氣沖沖地說:「不可能我絕不會允許你們……」正在這時,幾架直升機落在油田平台上。幾個軍人跑到哈裡面前,禮貌他說:「哈里先生,為了國家的安全,請立刻跟我們走。請允許我們暫時不講明理由。」
哈里滿腹狐疑地跟他們上了直升機。太空總署里,卡爾早已等候多時,一見哈里,他就和盤托出了隕石飛向地球的情況。他憂心忡忡他說:「隕石與地球一旦相撞,世界各國和地球萬物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連細菌也不能倖免。就算隕石落入人海中,掀起的滔大巨浪也足以吞沒大半個世界,人類也會因撞擊所產生的高溫而死去。無論怎樣,後果都是一樣。」
兩艘飛船順利進入太中,在俄羅斯空間站補充了燃料和水,兩位俄羅斯宇航員也加入了拯救地球人類的行列。兩艘飛船向既定的目標飛去。
巨大的隕石像一頭張牙舞瓜的怪獸,在太空中翻滾移動,緩緩逼近地球。兩艘飛船盤旋著向隕石靠攏,無數的小隕石肌點股向飛船襲來。飛船不斷地躲閃,不斷地靠近、不敢抬頭。風暴過後,他們發現了一件令人喪氣的事:引爆核彈的遙控器失靈了。要完成任務,唯一的辦法是留下一人,用手摁下引爆裝置按鈕。留誰?有人提議抽簽。留下的那根簽被艾吉抽到了,他自嘲道:「想不到我成了拯球地球的英雄。」他又轉身對哈里說:「告訴麗絲,我永遠愛她。"艾吉拉開艙門。走下飛船。
就在飛船即將飛離隕石的一瞬間,哈里猛地拉開艙門跳了出去,並一把將艾吉推入飛船,從外面關嚴了艙門,他隔著艙門對艾吉說:「我一直把你當作兒子看待。替我照顧好麗絲。」
飛船遠遠地飛離了隕石。哈里通過衛星通訊系統與女兒永訣,他含淚說:「我答應你說一定會回來,但我失信了。好好照顧艾吉。我永遠在你們身邊。」他最後深情地望了一眼地球的方向,彷彿看到春色中童年的麗絲正張著雙臂向自己奔來……
哈里掘下了引爆按鈕。全世界的人們都看到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奇麗的光環,隨即隕石被炸成兩段,改變了飛行軌道,與地球搽肩而過。
天空中從此多了一顆永遠閃光的新星。
版本3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一顆巨大的隕石正朝地球方向而來,並將在18天之內撞上地球,為了阻止隕石造成人類的毀滅,太空總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陸隕石的表面,並鑽洞貫穿至隕石的地心,放入核彈引爆,使之在撞上地球前就先在太空中毀滅,而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就是身負此重任的鑽油井工人的工頭,而本艾弗列克不但是他的屬下,同時也是布魯斯威利斯女兒(麗芙·泰勒飾演)的男朋友,為了完成此項訓練,兩人同時接受太空總署的訓練,一夕之間從一個打井工人成為太空人及救世英雄。
版本4
一塊像德克薩斯州那麼大的隕石即將毀滅全人類,只有幾個南海石油鑽井工人登上隕石、鑽個洞將它炸毀,人類才能得救。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間歇性的爆炸、聲嘶力竭的吼叫、一揚一抑毫無驚奇的劇情處理、解說式的音樂、電視廣告式的剪輯、啤酒廣告式的色調……一切高亢得單調乏味,就像我們常見的低品味政治宣傳。該片渲染的愛國熱情帶有一種救世主情調,救世隊的成員被處理成加里森敢死隊式的社會渣滓,以增添他們的「人情味」及反襯男一號的高大英勇。影片具有一流的音響效果和典型暑期大片的感官刺激力。
⑼ 有誰看懂了俄羅斯電影<<回歸>>
父愛與人性的回歸 ——賞析俄羅斯影片《回歸》
近幾年表現父愛題材的影片好象比較多,最近的有張藝謀的《千里走單騎》,稍遠的有在今年五月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上,摘得「金棕櫚」獎的比利時導演讓·皮埃爾·達爾代納和呂克·達爾代納兄弟執導的影片《孩子》。俄羅斯電影《小偷》、日本電影《鄉村寫真館》和義大利電影《現在和永遠》,也是同類題材的影片。這些影片都獲得了較大的成功,觀眾也常常跟著影片中的父親或者孩子一同流下感動或者感悟的淚水。但是有一部也是表現父親與兒子題材的影片,直到影片結束,觀眾可能並不會跟著流淚,但是心靈卻遭到撞擊,特別是故事情節讓筆者感到人生中有相似的經歷,就更加為影片的真實與力度而感到震撼。
這就是攝制於2003年的一部俄羅斯「老」電影《回歸》,本片獲2003年第六十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大獎,系俄羅斯導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的處女作。整部影片好象就是在灰暗色彩中完成的,個人猜想不知導演是否有著這樣灰暗而無奈的童年經歷。
兄弟倆一直與母親、外婆相依為命,有一天,他們發現失蹤十二年的爸爸--一個只在一張褪色照片中出現過的男人突然回到家中。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但影片開始埋下一個伏筆,弟弟伊萬比較膽小或者是有恐高症。哥哥安德烈對突然來到的爸爸充滿期待甚至有著討好父親的意圖,只讓弟弟非常看不慣。也許哥哥作為十二年來家中唯一的長男,非常渴求一雙更為強大的肩膀來支撐一個虛幻卻必須存在的角色,而十四五歲的他還不能勝任這樣的角色。
這個時候,我們已經看到導演的一點意圖,是說父愛但也有關於男孩到男人心智成長的敘述。果然在隨後一周的旅行中,父親充當了引導者的角色。但是由於十二年的缺失,父親非常渴望孩子能夠一日成人,而且以這么多年來自己的神秘經歷(片中沒有清晰介紹,父親這么多年干什麼去了)告訴孩子,世界是需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的,任何時候。而弟弟一直在抵制父親,幾乎所有的事情跟父親對著干,甚至產生父親會殺了他們的想法,而哥哥雖然沒有這樣的想法,也與父親的關系惡化,因為心急的父親對言聽計從的哥哥採取了毆打的方式,當流著鼻血的哥哥在雨中發動那唯一紅色調的汽車,沖剛打了他的父親天真地笑的模樣,觀眾不會流淚但會心碎。
從接受服務時張馳有度的人生態度到錢包被搶、汽車陷坑、雨中劃船,最後到引起悲劇結局的守時之爭,這位父親想把十二年的缺失一夜間給他的孩子補回來:就是男人走進社會就必須能夠獨當一面,要想成長為真正的男人是需要心靈與身體同步甚至早熟的。
而喜歡用肢體語言甚至暴力的父親沒有想到他們的孩子是怎麼想的。他的小兒子即弟弟伊萬在他毆打哥哥安德烈時已經有想殺了爸爸的想法,弟弟伊萬不僅對父愛產生動搖,而且對人性產生了懷疑:這個人是否會在森林夜地里悄悄殺了他們,只對已經十二三歲的孩子來講是不太美好的想法。
影片最後即旅行即將結束的時候,矛盾爆發。有著母親班細膩情感的哥哥架不住弟弟的蠻橫要求,違心忘記對父親的承諾,讓弟弟玩得盡信回來遭到父親更為猛烈的毆打,這時兄弟倆的情感都快崩潰了,准備殺父親的弟弟最後放下刀,哭著跑向森林深處,准備從那個瞭望塔上跳下以生命證明自己不是懦弱的,他無法理解這一切,因為久久不來的父親,怎麼這樣殘酷,就如同他的大喊:如果你像一位父親(其實是他印象中母親)那樣愛我們,我也會很愛你的。
就在他因為絕望而勇敢地准備跳下時,父親爬上來了。攀爬中父親失手跌落下去,哥哥平靜而憂傷地告訴不知何時下來已經沉默的弟弟,爸爸死了。哥哥堅持要把父親帶回家,兄弟倆冒著大雨用父親當初蠻橫的方式教會的手段,離開了那個無人的島嶼。等到兄弟倆走過艱難路程可以順路回家時,父親沉沒到湖中,永遠離他們而去了,弟弟伊萬第一次動情的喊出了:「爸爸」。
影片的最高點就在這里:父親用生命捍衛了人性中對愛的不容置疑,尤其是血緣之情。不管怎樣,人類不失去真愛,就永遠有希望的未來。這是父愛與人性真諦的雙重心靈回歸,獻給他還沒有完全成長、成熟的孩子面前。如果父親真的是弟弟想的那種人,世界就徹底沒有希望了。這正是導演的高明意圖所在,有評論認為這是俄羅斯社會轉型時期的影片,有借喻俄羅斯失去昔日的追憶痕跡。筆者不能苟同這樣的評論,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也是如此告訴觀眾的:請不要把這部影片當成簡單的父子之情的描敘,更不要當成一部政治性的社會題材影片來觀看。那麼《回歸》是否對人性深處一次拷問最後不容質疑真愛回歸?
本片沒有揭開的神秘處還有父親似乎對這個無人島嶼比較熟悉,他在這個島嶼挖了一包沉重的東西,影片結束也沒有告訴觀眾,那裡有什麼東西。他為什麼這樣熟悉這個荒島?父親經常吃魚甚至已經厭煩是否在這個島嶼生活了較長時間?更為神秘的是本片拍完不久,扮演哥哥的演員十五歲的英俊童星弗拉迪米爾·加林在影片開始的跳水湖中溺水而亡,更為本片加深幾分悲劇色彩。
本人能夠深切體會影片中的情節,是因為也遭遇這樣的情節,當自己實在無能為力時,他會幫助你,絕對不會不管你。但是他會教訓你要自強獨立,一切靠自己。給了錢後就是一段毆打,所以今天的我非常獨立,在越來越游刃有餘時,感謝這樣的教誨:男人當自強,沒有退路。即使他什麼也沒有給我,在小的時候喊我寶貝,大了看我成長進步而高興的眼神,我認為也是真摯情感的付出。讓我跟隨《回歸》,學會去發現愛的足跡吧。
「電影中的經典……走進一個更深遠、更激昂的層次,遠遠超乎它表面所預示的。」(《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