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評價經典作品改編電影《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電影作品自然無法與原著進行相媲美,但對於作品所要傳遞的主旨與精神,電影詮釋的很到位。《安娜卡列尼娜》文學作品曾風靡一時,至今成為永遠的經典之作,對於經典作品改編,本面臨著極大挑戰,也需要足夠的勇氣,各個國家對於該作品的改編已足達數十部之多,總體而言對於原著都做了極大還原。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不僅是對原著的致敬,更是作為小說迷的福音問世,盡管有諸多不足之處,卻也並非一無是處,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的改編,還是值得前去觀摩一番的。
㈡ 安娜卡列寧娜電影 女主角是誰
蘇菲瑪索
英文名:Sophie Marceau
原名:Sophie Mapuis
昵稱:Flatfoosie
生日:1966年11月17日(星期四)
出生地:巴黎,法國(Gentilly Paris, France)
星座:天蠍座
父親:卡車司機(Tuckdriver)
前夫: 安德列·左拉斯基Andrzej Zulawski(已友好分手)
兒子:Vincent
身高:173 厘米
體重:47 公斤
三圍:B34-W24-H34
影迷聯系地址:Sophie Marceau c/o Artmédia 10 avenue George-V 75008 Paris France
通訊地址:
C/O Artmedia
10 avenue George-V
75008 Paris, France
成名經歷
[編輯本段]
蘇菲·瑪索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就讀高中時因為尋找打工的機會,而被一家廣告商看中,因此幸運地從七百名應征者當中脫潁而出,被選為【初吻】的女主角。這部描述少女懷春情懷的電影於1980年在法國上映,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在其它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及台灣上映時也是盛況空前,蘇菲·瑪索的少女魅力也因而風靡了全世界。兩年之後,蘇菲·瑪索乘勝追擊,又主演了續集【初吻2】,推出後依然轟動,並為她贏得一座凱撒獎。
16歲時,她與法國影帝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dieu)及法國影後凱瑟琳丹妮芙合演【沙崗堡】,第二年又與傑哈德巴狄厄再度搭檔合演【警察】。1984年,蘇菲瑪索和波蘭導演安德列左拉斯基合作【狂野的愛】,為她的演藝生涯以及個人生活帶來大轉變,她從此擺脫玉女戲路的局限,也和左拉斯基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
接下來的幾年,蘇菲瑪索一直企圖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作品包括【雪琳娘】、【來自巴黎的女孩】、【心動的感覺】、【情書戰場】、【留住有情人】、【豪情玫瑰】等片,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藍色樂章】以及最近的【情慾寫真】。
1995年,蘇菲瑪索開始將演藝觸角擴展到美國,在梅爾·吉布森的力邀之下,蘇菲瑪索在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的電影【勇敢的心】里飾演與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發生一段情的法國公主。接著,她又在【安娜·卡列尼娜】擔任女主角。之後,又接演了【Firelight】和【失去與得到】兩部美國片。除此之外,她的近作有【仲夏夜之夢】。當然最受矚目的還是她加入007系列影片【黑日危機】的演員陣容。
蘇菲瑪索在【黑日危機】的片中,我們看到的已經是一個全然成熟形象的蘇菲瑪索。除了演戲之外,蘇菲瑪索也嘗試多方位發展,她所執導的短片【L』 Aube a l』 Envers】曾經獲選參加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而在1996年她也在法國出版了一本自己寫的書《La Menteuse》。
蘇菲瑪索在影壇可以說是資歷頗深的老演員了。說起她走上銀幕的經歷還是頗具戲劇色彩的。1982年,14歲的蘇菲瑪索就開始拍電影,在這之前她是在遠離攝影棚現場和對電影完全陌生的環境下成長的。她一直住在巴黎市郊,而她的父親是一個卡車司機。她在一次外出尋找工作時,從一個朋友處得知法國導演 Claude Pinoteau(克勞德·皮諾蒂奧)正在為他的一部電影《初吻》尋找一個新人,結果她竟一試成功。她的這部處女作推出後獲得了巨大成功,該片在巴黎上映間,觀眾蜂擁而至,在歐洲各地亦所向披靡。不久《初吻》續集的推出,這部影片則為她獲得了「凱撒最有希望女演員獎」,從此步入法國影壇。
成名後的她開始不僅僅滿足於青春野少女之類的形象,嘗試著其它性格角色,然而這一切並不是電影公司所需要的,他們不希望這棵搖錢樹過早因轉型而夭折。索菲瑪索16歲時,她做出令全世界震驚的事:用壹百萬法郎買回了與高蒙電影公司的合約。她說:「這樣做當然使我不得不借錢,我沒有那麼多錢。可人們為了不讓我與安德澤祖拉伍斯奇拍《偷情者》做了各種各樣的事。這是暴力的、幾乎是種族主義的。我屬於高蒙電影公司,我是他們的小寵物,我不得不聽從他們。但這使我無法忍受,可我又很害怕因為違約而進監獄。」也正因為如此,她獨立的個性卻使她成為法國一位最受歡迎和尊敬的女演員,並且走紅於世界影壇。
八十年代末期與九十年代初期索菲瑪索的成績平平,近十年間只有一部《芳芳》(即留住有情人)表現出色,為了打開市場,她接下了好萊塢影片《勇敢的心》的邀請。《勇敢的心》是她飾演的第一個英文片角色,當問及為什麼請蘇菲瑪索飾演女主角伊薩貝爾時,導演兼男主角梅爾·吉布森回答說:「因為她很漂亮,她是法國人而且她是個好的女演員。這個角色需要至少兩種以上的因素。」一位給她拍過多次照片的攝影師稱她是「最漂亮和最感性的女演員」。
蘇菲.瑪索對法國電影的批判性看法是:「美國電影造成如此大的威脅。在法國我們有許多冒充有個性的電影導演,而實際上他們腦子里沒有一點新思想。」她有一位好萊塢的代理人,但卻沒有興趣移居洛杉磯。
蘇菲.瑪索曾經參加以抗議在吉爾若德射殺鴿子和在普羅旺斯的鬥牛遊行。「我憎恨任何形式的暴力。對我來說,折磨公牛的鬥牛士失去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任何人都應尊重生命,不能批准這種死亡游戲。」她曾經擁有過一個古老的農舍,但是在她的貓被獵人和他的狗捕殺以及她的11歲大的西班牙長耳獵犬被偷之後,她離開了那裡。 她除了為動物謀福利之外,還是Arc-en-Ciel彩虹福利基金會的資助人,這是一個幫助患病的兒童實現夢想的組織。
1995年春,蘇菲瑪索執導了她的第一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以她在拍攝《勇敢的心》時寫的電影劇本為基礎的8分鍾短片。這部短片受到戛納電影節的充分認可。
1999年是蘇菲瑪索電影豐收的一年,首先是她的電影《心火》在全球發行,而她的另兩部英語影片分別是與戴維.斯帕德主演的《失去與得到》以及和凱文.克萊恩、米雪爾.菲佛主演的《仲夏夜之夢》都獲得較好的口碑。
1999年,由她參加的007系列影片第19集《危機世界》,這部電影在一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一億美元,並將有可能成為最賣座的007影片,而索菲瑪索則再次讓全世界影迷欣賞到迷人的外貌與精湛的演技。
感情生活
[編輯本段]
說起感情生活她至今未婚,和一位比她大24歲的波蘭導演安德烈·佐拉斯基一起居住在巴黎(目前,她已與一位好萊塢製片人吉姆·藍雷一起生活)。他們已經共同生活了15年。有時,蘇菲不由自主地問自己: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無論她搞明白沒有,這一切畢竟發生了……
15年前,安德烈·佐拉斯基準備在法國拍攝影片《狂野的愛》,這位特別喜歡啟用大明星的大導演決定讓蘇菲.瑪爾索領銜主演。還沒共事,蘇菲已經聽到不少有關導演的議論,最可怕的是人們說他是個瘋子,是個虐待狂……去見安德烈·佐拉斯基之前,蘇菲.瑪索提心吊膽,生怕弄個下不來台。誰知,見面不到十分鍾,她已經被他的魅力所征服……
法國電影圈中,蘇菲瑪索是個有名的直腸子,說起話來從不拐彎抹角,哪個導演讓她受不了,她便無所顧忌地大加「討伐」。《警察》一片拍過之後,她指責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在拍片時折磨她;《侯爵夫人》創作完成,她表示不能原諒導演韋拉貝爾蒙待……可是,一提起安德烈·佐拉斯基,蘇菲好像變了一個人,她顯得相當寬容,很少使用過激之詞。「在我們家裡,吵架是家常便飯,這正好磨練了我們的忍耐力。」每次吵得不可開交,多是年輕的蘇菲.瑪爾索做出讓步。她在這時把他當成「老人」看待,而這位「老人」卻執拗得像個孩子。蘇菲瑪索曾經表示:嫁給摩納哥王於恐怕都比和安德烈·佐拉斯基生活在一起容易。其實,這份「不容易」是她自找的。她覺得和一個年長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好處多多,「他對別人更感興趣,受到的約束更少,而且更有思想。」他們互相交流,彼此補充,愛情確實會使人變得更美好。
1991年,在拍過《藍色樂章》之後,安德烈·佐拉斯基停止了電影創作。一方面,他的祖國波蘭發生巨大的變化。作為他鄉遊子,終於可以自由回去了,他很想把更多的時間獻給波蘭,他兩次被推薦到文化部長的位置上,但都沒有應允上任,這位極有見地的電影家很想做一些實事。另一方面,他對法國失望了。他覺得法國人己失去鑒賞力,不再欣賞他的作品。而他們常說的「安德烈·佐拉斯基是個瘋子」那句話,終於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安德烈·佐拉斯基一次又一次回波蘭,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不拍片時,蘇菲瑪索跟在他的身邊,他們在華沙有一個家,那是坐落在郊外一片樹林間的一座小屋。
1995年7月24日,蘇菲瑪索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名叫樊尚(Vincent)的男孩子。他們的兒子出生後,這個家顯得更溫馨了。 最近,有些記者還在講述著這對戀人的甜蜜故事,而另一些報刊則透露出他們之間的危機。佐拉斯基己公開抱怨和大明星生活在一起太難了,需要承擔和理解的東西太多太多。在他看來,蘇菲生活在一個非常實際的世界裡,而他自己卻常常邀游在某種精神境界之中。兩人間的溝通成了一種非常艱巨的工作!他感到很累……如果是這樣,蘇菲瑪索又何嘗覺得輕松?她少年得志,個性極強,難道就不想找回自我?
在拍攝《末日危機》期間,蘇菲瑪索需要在倫敦停留六個月,她把兒子帶到了那裡。過去,在蘇菲拍片時,茹瓦夫斯基總伴在她的身邊;沒有戲時,她就和他一起去波蘭。這一次,兩人各干各的,安德烈·佐拉斯基重新拿起了導筒,蘇菲瑪索離開了溫馨的家。
他們在找尋著自我,是不是也在嘗試放棄對方?天長地久,真的那麼難嗎?
我們期待著他們能夠重歸於好,同時也期待著蘇菲瑪索能在銀幕上再鑄輝煌!
作品年表
1.1980年 《初吻》(laboum),又名《第一次接觸》,飾薇克。
2.1982年 《初吻2》(laboum2),又名《再一次接觸》,飾薇克。
3.1984年 《薩卡納要塞》(fortsaganne),又名《沙崗堡》,飾馬德萊娜。
4.1984年 《最後一次接觸》(joyeusespues),飾朱麗。
5.1985年 《狂野的愛》(lamourbraque),又名《野戀》,飾瑪麗。
6.1985年 《警察》(police),飾諾麗雅。
7.1986年 《墮入地獄》(descenteauxenfers),飾勞拉。
8.1988年 《女學生》(ltudiante),又名《心動的感覺》,飾瓦倫蒂娜。
9.1988年 《雪琳娘》(chouans!),飾塞利納。
10.1989年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麗》(),飾布朗什。
11.1990年 《來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palisades),飾波娜戴特。
12.1991年 《情書戰場》(poursacha),飾勞拉。
13.1991年 《藍色樂章》(lanotebleue),飾索朗日。��
14.1993年 《芳芳》(fanfan),又名《留住有情人》,飾芳芳。
15.1994年 《豪情玫瑰》(lafilleded』artagnan),又名《達達尼昂的女兒》,飾愛盧瓦茲。
16.1995年 《勇敢的心》(braveheart),飾伊莎貝拉王妃。
17.1995年 《雲上的日子》(par-delàlesnuages),飾女孩。�
18.1995年 《對我來說,拍電影就是生活》(makingafilmformeistolive)。
19.1996年 《安娜·卡列尼娜》(annakarenina),又名《浮生一世情》,飾安娜·卡列尼娜。
20.1996年 《瑪奇絲》(marquise),又名《路易十四的情婦》,飾瑪奇絲。
21.1996年 《心火》(firelight),飾伊麗莎白。��
22.1999年 《失去與得到》(lost&found),飾麗拉·杜布瓦。
23.1999年 《仲夏夜之夢》(amidsummernight』sdream),飾希波麗妲。
24.1999年 《007之黑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飾艾麗卡·金。
25.2000年 《忠貞》(lafidélité),飾克萊麗。
26.2001年 《盧浮魅影》(belphégor,lefantmelouvre),飾麗莎。
27.2002年 《對我說愛》(parlez-moid』amour),又名《當愛變成習慣》,自編自導。
28.2003年 《當阿歷克斯遇到艾瑪》(alex&emma),又名《書中自有顏如玉》。
29.2003年 《我決定留下來》(jereste),飾瑪麗·多米尼克。
30.2004年 《逃之夭夭》(anthonyzimmer),飾吉雅拉。
31.2004年 《護士娜麗》(acesoir),飾娜麗。
32.2007年 《 魅影追擊》
33.2008年 《暗處的女人》
個人小說
[編輯本段]
1996年,蘇菲·瑪索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小說《說謊的女人》。
成熟的邦女郎——蘇菲·瑪索
007系列裡的蘇菲·瑪索扮演的不再是平時銀幕上楚楚動人的角色了,而是挑起了奸角大梁。在蘇菲·瑪索那美麗的瞳孔里,透露出不同於一般的冰清玉潔,這讓007不自覺地有保護她的沖動,卻差一點死在其魅影詭計之下。或許這個有點壞的女人才是邦德的真正所愛,戲中在蘇菲·瑪索死時,007第一次滴下了眼淚。
隨著電影市場激烈的競爭,007也不得不開始和知名女星展開合作。楊紫瓊的加盟,不僅讓007多了一個武功高強、美貌性感的搭檔,也讓世界見識了華人女星的耀眼風采,而後這位大牌女星蘇菲·瑪索也向全世界的觀眾展現了她冶艷成熟的一面。
歌曲
當時她因《初吻》一片而聲名鵲起,並立刻有音樂製作人建議她試試唱歌。她在他人安排下和當時一位當紅的男歌手合作了一首名為Dreaming Blue的歌曲,反響還不錯。之後她便雄心勃勃的決定正式進軍唱片界。唱片公司集合了當時非常強大的製作陣容為她發行了一張名為Certitued的專輯,希望能和她的影片一樣大受歡迎,可惜蘇菲並不是天生當歌手的料,這張唱片的成績慘不忍睹.這張專輯共有九首歌.
1- Bérésina
2- Formose tripper
3- Vive la mariée Senôr
4- L'hirondelle dans le sel
5- Barcelona
6- Petite Certitude
7- Ton corps, mon corps
8- Sibérie fait froid
9- Elle est re
㈢ 從小到大,對你愛情觀,人生觀影響最大的電影或電視劇
《廊橋遺夢》
francesca與羅伯特純粹清晰的四天之戀,最終也由於責任使這份愛變得更加純粹。"我意識到愛並不會遵循人的意願,它的神秘之處就在於它的純粹 絕對。"責任是生命之光,一個人有負罪感的人,他所煥發的神采是生機勃勃的,會因責任而飽滿,因飽滿而光輝。
《理智與 情感 》
這兩者是需要去平衡的,我們總是說理智理智,其實在理智過多時也要學會釋放 情感 。但在釋放 情感 的同時也要把握理智。
《安娜卡列寧娜》
列夫托爾斯泰之作。家庭和愛情是許多電影,小說都表達不清楚的東西。都說安娜是一個好壞參半的人物,放棄了家庭去追求自己的愛情,但得到自己的愛情之後,現實又帶給她一系列的焦慮,自己的不相信,對渥倫斯的不信任等問題,使得她最後在所謂的愛情當中也沒有堅持下來…
《請回答1988》
親情、友情、愛情
《悲慘世界》
人間困苦歷盡,還未泯滅希望。哪怕長夜漆黑,也將升起太陽。
《上錯花轎嫁對郎》
很小的時候看的這部電視劇,大概是小學的時候,不能說是影響我的愛情觀吧,而是說愛情觀的啟蒙,雖然很多羞羞的鏡頭都是眯著眼睛看的哈哈
電視劇講述的是兩對原本奉父母之命成親的新婚夫妻,在接親途中由於在同一個地方避雨,新娘上錯花轎後展開的故事。具體的情節細節倒是不太記得清,反正是經歷磨難,有情人終成眷屬。原本應該是公子哥配大家閨秀,將軍配女漢子,而是實際上卻是齊天磊&李玉湖,深府大院公子哥配舞刀弄槍女漢子;袁將軍&杜冰雁,魁梧將軍配大家閨秀。看起來是門不當戶不對,但是難敵兩個人相愛,相愛的力量不可小覷,結局是圓滿的,齊天磊名言「婚姻是兩個人的傳奇,多一個,就不好玩了」。
冥冥之中對我的影響應該就是,在婚姻里,父母的選擇只是一個參考,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喜歡和兩個人相愛,只要是你真心愛的和真心愛你的,父母都會看在眼裡。
只有相愛這個大前提在,我們才能抗住風雨也能走過平凡,這個的大結局的最後一鏡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老太君說的「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1、《泰坦尼克號》
在初中時代第一次觀看了這部電影,當時還是在教室里,七、八十個人一起觀看的。在那個青春懵懂的年齡,看完這部電影也是潸然淚下。為舍己為人的「大愛」而動容,為愛情犧牲的「大愛」而感動。
有幾個場面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記憶猶新:
因為「大愛」,一位母親在災難來臨之際,依然給她的兩個孩子再講童話故事;
因為「大愛」,一對老年夫妻十指緊扣,死亡來臨之際,沒有慌亂和懼怕,淡定的面對著死亡;
因為「大愛」, 船上的演奏者把生死置之度外,災難之時依然在演奏最後的一首曲子;
因為「大愛」,船員冷靜的先讓婦女和兒童登上救生船,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
因為「大愛」,傑克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對躺在木板上的露絲說:「露絲,請你答應我,要好好生活下去,不管發生什麼事,你一定會幸福的度過晚年,子孫滿堂,兒女滿膝。露絲,請你現在就答應我。」露絲答應了,答應傑克要好好的活下去,帶著對生命的依戀,生活的的嚮往,她沒有食言,那是傑克送給她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傑克心底最美好的生活嚮往。
2、《華爾街之狼》
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窮奢極欲等等這些詞來形容這部電影一點也不為過。客觀的說,《華爾街之狼》是一部危險的電影。貝爾福特當然是被批判的,但他並不是規則的制定者,他除了洗錢、向股民說謊外,在大部分情況下做的並不出格,起碼他沒有造蘇丹紅,沒有私挖小煤窯,沒有走私文物。他離開了華爾街照樣可以運用同一套技巧教授他的成功學,照樣有大批學生買票去聽。對於錢,曾經聽到過一句精彩的概括:賺錢不是貪婪、也不為謀生,是使命、是精神,是最大限度地使人生絢麗多彩,是改變個人命運的最好途徑。
「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當我們不顧一切的去掙錢時,我們有沒有傷害到我們的兄弟情義;有沒有傷害到我們至親的親情;有沒有傷害到我們朋友的友情。
這部電影當然也有可圈可點之處,那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奮斗目標而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我想,現實生活中可以像他那樣的不顧一切,我想你的錢包也就鼓鼓的了。
3、《笑傲江湖》
什麼是俠客?就是你必須要用孤獨的良心去和整個世界的沉淪相抗爭。江湖既已如此,人生又當如何?自我標榜正人君子的齷齪不會少見,真正光明磊落肝膽相照的也許反而是魔教妖邪,彷徨其間,然而你是生活在江湖 游戲 法則之中的人,那究竟是要選擇為俗世的眼光所承認而不得不隨波逐流,還是寧可追隨內心的道義而必須遭受已攫取了權力與話語權的正派圍攻?身在江湖,我們的現實生活,無時不刻在做著這樣的抉擇。
「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這一經典之句,實在值得讓人稱贊。由黃沾譜寫的《滄海一聲笑》也成為了家喻戶曉得傳唱經典。
《當幸福來敲門》,講述一位窮苦潦倒的單身父親,在人生一段最落魄的日子裡,與他的兒子相互陪伴鼓勵,最終走向幸福生活的故事。當我們抱怨自己一天天不幸福的時候,恰恰是自己正在一點點遠離幸福的時候,有夢想就應該捍衛和堅持,雖然堅持不一定會有結果,但總會有收獲,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收獲。記住,幸福向來只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
記住,幸福向來只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你N次看,就會有N種不同的感受,它講述黑暗又給你光明,它表現殘酷又演繹美好,它壓抑人性又放飛靈魂。面對現實的生活,如果你不隨波逐流,就永遠不會被束縛腳步。請記住影片中的一句話: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good thingever dies.(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海上鋼琴師》——他有著一雙嬰兒般純美的眼睛,他以自己的喜好行事「讓規矩滾蛋」,他用心在演奏樂曲,看似不經意間卻傳遞著他對完美的執著與追求。海面上波濤洶涌,當別人都因為暈眩而痛苦不堪時,鋼琴師卻放開琴腿,任鋼琴帶著自己連同那琴聲在空盪的舞廳里滑來滑去,如同天使的翅膀。生活在那一瞬間展露出的美好,足已燃亮每一個凄冷的黑夜,我們的堅持也將更加堅定。
生活在那一瞬間展露出的美好,足已燃亮每一個凄冷的黑夜,我們的堅持也將更加堅定。
《入殮師》——透過一個意外入行大提琴手的視角,一展是對生命最後的尊崇,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配樂大師久石讓利用大提琴為主的渾厚音律,打破死亡帶來的恐懼與悲傷,也惟有擺脫死亡陰影,方能享受人生。電影巧妙的將死亡這個異常沉重的話題,以一種輕松且對生命有著應有敬畏的手法予以了呈現,讓那生死間靜謐的感思暖人心脾。
敬畏生命
《肖申克的救贖 》
對人生的 指導了 要做自己
努力 穿越 生活的黑暗 嚮往 內心的自由
《遇見你之前》,看過之後猛然發現,有時候愛情會來得莫名其妙,在付出很多之後也會遇上自己想要的愛情,然後在這段愛情中,男女雙方的付出其實都是一樣多,並不存在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只有誰愛得更多
我要是說抗戰片,是不是回答里的一朵奇葩。
從小到大,我看得最多的百分之八十都是抗戰片。
王貴與安娜
這部電視劇我來來回回看了好多遍,心高氣傲的安娜,疼老婆有才的王貴,兩個人組建了家庭,在歲月的洗禮中倆人已經彼此離不開彼此。都把對方當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很值得我們借鑒
東京愛情故事
《肖申克的救贖》
《當幸福來敲門》
《亂世佳人》
《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