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0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志願者報名報名時間+條件
2020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來啦!這一次的活動舉辦地將在海南海口弊碼,屆時將會有很多國內外的明星齊聚一堂,共同完成此次活動。這一次還有一個好消息,國際電影節全方面招募志願者,不過要求是大學知悔生,想與你的偶像近距離接觸就快來報名吧。
(1)報名者需為18-25周歲的中國國籍公民,報名者身份需為在校生;
(2)無任何違法犯罪記錄(根據相關規定,會在節展開始前進行公安系統信息審查);
(3)普通話流利,部分工作需掌握流利外語溝通能力;
(4)責任心強,能夠接受組委會的調遣安排及工作變動;
(5)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邏輯清晰、思路縝密、性格開朗;
(6)熱愛電影、對電影及電影節展有一定了解;
第三屆電影節共分為三批次進行志願者招募,並在第三批次志願者招募結束後進入補錄階段。
2020年7月1日-31日第一批次報名
2020年8月1日-31日第二批次報名
2020年9月1日-30日第三批次報名
補租猛哪錄批次將在第三批次結束後視情況開啟,逾期及信息提交錯誤的報名表視為無效報名
(1)初試為報名者所填信息審核。審核後,通過、淘汰人員信息都將以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通知,入圍者即可進入復試群准備下一輪面試。
2020年8月5日15:00第一批次初試結果公布
2020年9月5日15:00第二批次初試結果公布
2020年10月5日15:00第三批次初試結果公布
(2)復試將由線上單方面視頻的考核方式進行,入圍者需在志願者部規定的工作日期內進行線上面試,逾期未約面試者將自動棄權。
(3)另外,在志願者直通後,將會採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核實志願者資質,組委會保有對志願者名額的最終解釋權。
『貳』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活動章程
第一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經中國政府批准,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宗旨,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推動電影交流與合作。
第二條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於2016年4月16日——23日在中國北京舉行,歷時8天。
第三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邀請著名電影人士組成「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評獎結果在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上發布,對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杯。
評委不能與參賽影片的製作和商業開發有關。
第四條
「天壇獎」設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天壇獎」入圍影片數量不超過17部。入圍影片可以使用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選擇」標志進行宣傳。「天壇獎」獲獎影片應規范使用北京國際電影節獎項名稱。
第五條
「北京展映」將針對不同影片設立首映典禮、大師回顧、獲獎集萃、科技奇觀等多個專題影展,在電影節期間在合作影院和電影學術機構面向公眾和業內人士放映。
第六條
「注目未來」單元以發現電影新人,捕捉國際電影未來的潮流和趨向,鼓勵電影原創精神,展示電影藝術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為宗旨。「注目未來」單元設立「最受注目影片」、「最受注目導演」、「最受注目編劇」,評選結果在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注目未來」閉幕典禮上發布並頒發證書。
第七條
紀錄單元致力於提高電影節的藝術視野和水準,選擇多題材、多國別、多風格的優秀紀錄片。本單元設置「紀錄單元最終入圍作品」30部,「紀錄片專家團推薦作品」10部,包括特別推薦作品2部、推薦作品8部,在電影節期間指定影院、北京紀實頻道、新媒體網站、移動媒體、沙龍活動上展映。第八條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負責邀請與遴選影片參加「天壇獎」主競賽單元和「北京展映」非競賽單元。1.「天壇獎」主競賽單元報名影片應符合以下要求:影片為故事片,時長不少於70分鍾;影片為2015年1月1日以後發行;影片規格為膠片影片35mm、數字影片為DCP格式;優先選擇全球首映及國際首映影片。2.「北京展映」非競賽單元報名影片應符合以下要求:影片為不少於70分鍾的故事片,以及時長不少於60分鍾的動畫片;除部分專題性展映單元以外,影片應為2014年1月1日以後出品;影片規格為膠片影片35mm、數字影片為DCP格式;報名科技奇觀特種科普影片(球幕、巨幕、4D、動感影片)的格式技術要求詳見《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
節「北京展映」科技奇觀單元影片報名須知》。3.「注目未來」單元,送選影片應符合以下要求:影片須為故事片,時長不少於70分鍾;影片為2015年1月1日以後發行;影片規格為膠片影片35mm、數字影片為DCP格式;參展影片為導演的第一部或第二部故事片。4.紀錄單元報名影片應符合以下要求:影片為紀錄片,時長不少於60分鍾;影片為2015年1月1日以後發行;影片規格為膠片影片35mm、數字影片為DCP格式。
第九條
電影市場是北京國際電影節重要的活動版塊之一,立足電影產業發展,以「展示·推介·交易·交流」為主題,活動包括招商展會、項目創投、行業對話、特約活動、簽約儀式、市場放映六大板塊,覆蓋電影全產業鏈。
第十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北京策劃▪主題論壇」活動。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論壇立足全球電影產業發展高度,旨在推動電影理念、藝術和技術的國際交流,增進中國電影界對國際電影業的了解與借鑒,促進國內外電影合作,探討電影藝術與技術的最新發展。
第十一條
1.所有單元影片報名截止日期為2016年1月31日。
2.所有單元影片報名,請登陸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注冊後在線填寫提交《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影片報名表》。
3.在2016年1月31日前,將《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影片報名表》下載列印簽名後,同報名影片的DVD樣盤兩張(內容應與電影拷貝一致),一起寄至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以到達時間為准)。
如通過電影節官網上傳報名影片樣片,則無需寄送報名表和DVD樣盤。
4.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指定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影片國際運輸商為DHL(DHL賬號為950586809,此賬號僅限發往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的樣盤及正式參展的影片拷貝)。樣盤、報名表寄出時,請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告知郵寄時間、郵寄內容以及運輸單號。
5.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承諾:報名影片DVD樣盤僅用於與競賽、展映有關的環節。
第十二條
所有單元入選影片,送片方應以電子郵件或傳真方式確認同意,確認後即不得單方面撤回。
第十三條
1.送片方在收到影片入圍入選的通知後,應將影片劇照、海報、導演照片、主演照片和影片片花等宣傳材料上傳至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
2.非英語對白的入圍入選影片,送片方應提供完整的英語字幕拷貝和英語字幕台本,將字幕台本上傳至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
3. 2016年2月28日前,「天壇獎」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片方應向組委會辦公室提供速率為24幀/秒、與標准影院DCP格式一致的DVD樣盤,用於評獎多語種字幕製作。
4. 2016年3月20日前,「天壇獎」主競賽單元入圍和各單元入選影片的送片方,應將拷貝(膠片或數字)通過DHL渠道寄送至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以到達時間為准),並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告知郵寄時間、郵寄內容以及運輸單號。
5.影片送片方應提供影片拷貝寄回的詳細地址及聯系方式,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將據此信息,在電影節閉幕後一個月內將拷貝寄回。
第十四條
1.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承擔如下費用:入選影片寄往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的影片拷貝運費、海關費、保險費;收到影片拷貝之日起至拷貝交還運輸公司之日期間的影片保險費用和倉儲費用;拷貝寄回的運費、保險費。
拷貝送抵影片公司指定國家或地區港口後的倉儲費、海關費及其他費用由送片方自付。
2.拷貝運抵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如有損壞或遺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將根據拷貝產地當前標准製作價,支付新拷貝的製作費用。
3.國際影片送片方應通過指定運輸方式(DHL)寄送拷貝。如送片方使用非指定方式寄送拷貝,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不承擔相關費用,對因此產生的問題,不承擔任何責任。
第十五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天壇獎」入圍影片的主創人員出席北京國際電影節頒獎儀式,邀請展映入選影片的主創人員出席北京國際電影節相關活動。
第十六條
影片報名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即視為同意遵守本章程。影片送片方(包括但不限於製片人、發行商或相關組織)保證報送影片不具有任何權利瑕疵,並對因此產生的糾紛承擔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
本章程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負責解釋。若有不同詮釋,以中文版本為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有權處理本章程未涉及的一切事項。
第十八條
參加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影片樣盤、報名表、拷貝等相關資料,請按如下地址郵寄:
收 件 人: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內大街甲55號新聞出版大廈407室
『叄』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哪部影片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是《寄生蟲》。該片還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三個獎項。
1、影片主創及上映日期
《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茹珍、崔宇植、樸素丹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21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2019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2019年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
2、影片劇情
《寄生蟲》講述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的爸爸基澤(宋康昊飾)成天游手好閑,直到積極向上的長子基宇(崔宇植飾)靠著偽造的文憑來到富豪朴社長(李善均飾)的家應征家教,兩個天差地遠的家庭因而被捲入一連串意外事件中。
(3)國際電影節報名表擴展閱讀
1、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是奧斯卡金像獎其中的一個獎項,1940年在第1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創立。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頒發給該年度寫出最傑出原創劇本的編劇。該獎項提名的劇本必須為原創。
2、奧斯卡評選影片要求
參選的影片(包括紀錄片),除短片之外,片長必須超過40分鍾,必須以35毫米或者70毫米兩種規格的膠片拍攝,幀數必須是24幀/秒或48幀/秒。而數字格式的影片,則其解析度不得小於1280×720。
影片的製作方必須在參選截止之日前,填寫好報名表,其中包括製作人員名單、在洛杉磯上映的院線名稱、以及上映和下映日期。
『肆』 如何參加聖丹斯電影節
首先要經過總局的批准 不過不批准也可以,很多導演都有先例,但是又的會被禁幾年,像婁燁就是如此,只要在官方主頁下個報名表就可以了`和一般比賽報名區別不大
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
官方網站:http://festival.sundance.org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曾在北京舉辦。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伍』 中國珠海電影節的舉辦章程
獎項名稱: 中國珠海電影節
其他名稱: 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
創辦時間: 1994
主辦單位: 珠海市人民政府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
首屆珠海電影節已於1994年6月在珠海成功舉辦,以其規模宏大、參展陣容鼎盛、兩岸三地影界名人世星匯聚一堂,場面熱烈非凡而成為至今仍為人們稱頌的影壇盛事。
電影節將致力於增進海峽兩岸和港澳同胞的相互了解、促進港澳平穩過渡,為祖國的統一作出貢獻。
電影節將團結更多的海外華人,共同推動海內外電影文化藝術交流,促進中國電影事業騰飛,為華人的電視在國際影壇上贏得應有的地位。
電影節安排了影片比賽、影片展映、影片學術研討及升旗式、開幕式、閉幕式暨頒獎晚會一系列盛大活動,香港無線電視台對頒獎晚會進行現場直播。 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章程
(1996年8月16日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組織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珠海電影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由廣東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具有比賽性質的國家電影節。
第一條
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定於199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珠海市舉行。
電影節宗旨、口號是:
宗旨: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加強海內外電影文化藝術交流,促進中國電影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口號:團結、交流、創新、繁榮。
第二條
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包括下列項目:
1、影片比賽;
2、影片展映;
3、舉辦專題影展和學術研討活動。
第三條
參加比賽的影片應符合下列條件:
1、影片出品公司(人)應屬內地、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
2、影片應是1994年7月以後攝制的作品;
3、影片應為35mm光學聲帶,放映時間不少於70分鍾;
4、非普通話對白的影片應有中文字幕。
參加展映的影片應符合下列條件:
1、影片出品公司(人)應屬內地、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
2、由華人擔任主要創作人員的外國影片;
3、影片應為35mm光學聲帶,放映時間不少於70分鍾;
4、非普通話對白的影片應有中文字幕。
第四條
1、報名參賽或展映的影片須經選片委員會選看,這些影片的如下材料必須於1996年10月15日之前提供給電影節執行委員會:
報名表;
影片錄影帶(PAL、SECAN、NTSC制式)或激光視盤;
影片簡介和劇照。
2、入選參賽或展映的影片必須於1996年11月15日之前將拷貝寄到電影節執行委員會。
3、入選的影片請於1996年11月15日之前向電影節執行委員會提供下列宣傳材料:
宣傳冊(70份);
宣傳櫥窗使用的劇照(7套);
海報(30張);
用於電影節期間在電視台播放的預告片;
參賽影片須提供編劇、導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攝影的個人藝術簡歷及照片。
4、參加比賽的影片應提供中文對白台本。
5、入選電影節節目的影片不得撤出。
第五條
入選比賽影片的製片公司(人)應向電影節執行委員會提供片中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的形象片段,共計三分鍾,供電影節期間在電視台播放或在頒獎典禮上使用,這些片段獎在電影節閉幕後隨影片拷貝一起寄回。如果製片公司(人)不能提供片段,應授權電影節執行委員會從該影片中節選。
第六條
評獎委員會由本屆電影節執行委員會聘請,評委會由13人組成。評委會成員不得與比賽影片有直接的關系。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席或由主席指派一名副主席參加評委會討論,但沒有表決權。
第七條
1、本電影節設「飛龍」獎。評委會將評出下列獎項:
最佳故事片獎;
最佳編劇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主角獎;
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男配角獎;
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攝影獎。
2、評委會獎。該項獎的確認由評委會視情況作出決定。
「飛龍」獎和評委會獎的獎金額:最佳故事片獎金10萬元人民幣,其它每項獎金5萬元人民幣。
3、紀念獎。電影節組織委員會給參賽而未獲上述獎項的影片和展映的影片授予紀念獎。
第八條
入選參賽或展映影片的來回運費及全過程中的保險費由電影節負擔,境外拷貝要附中國海關的收據(必要的輸入文件)。在此期間,拷貝如有損壞或丟失,電影節將按照報名表上註明的價值賠償,如未註明,則按一般標准拷貝的通行價格給予賠償。
具體收件人地址是:
1、中國珠海電影節執行委員會
地址:中國廣東省珠海市吉大景樂路新華書店大樓四樓
2、中國珠海電影節執行委員會香港聯絡處
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30號新鴻基中心16字樓珠光(香港)有限公司
3、中國珠海電影節執行委員會澳門聯絡處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145號-155號珠光(集團)有限公司
拷貝將於電影節閉幕後一周內送回。
第九條
中國珠海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席有權對本章程的未盡事宜進行解釋或做出裁決。
第十條
報名參加中國珠海電影節即視為承認並接受本章程。
文件引入
第一屆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章程 首屆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章程
(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首屆組織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一、組織:
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簡稱中國珠海電影節)是經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由廣東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永久性的國家電影節,每兩年一屆。首屆將於1994年6月在珠海市舉行。
二、宗旨:
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促進海峽兩岸及香港地區電影事業的發展和繁榮。
電影節的口號是:團結、交流、創新、繁榮。
三、項目:
1、獎評、展映海峽兩岸和香港地區的優秀故事片;
2、組織專家座談中國電影文化的發展;
3、舉辦文藝演出。
四、參賽影片要求:
1、影片應是該屆電影節前一年的元月一日以後出品的。首屆應是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以後出品的;
2、影片應為35mm光學聲帶,放映時間不少於70分鍾。
五、展映影片要求:
1、出品時間不限;
2、影片應為35mm光學聲帶,放映時間不少於70分鍾。
六、報名:
1、影片製作者向電影節組織委員會報名參賽或參展。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有權選擇影片,在徵得製片人同意、並達成書面協議後,可對影片進行刪剪或技術處理,並有權輯錄成3-5分鍾電視節目在電視台播映。
2、報名參賽或參展的影片,應向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提供下列材料:
1)、影片考貝或錄像帶(PAL、SECAN、NTSC)、激光視盤;
2)、電影節報名表、導演和主要演員簡歷、近照;
3)、電影簡介、劇照(10X15cm)一套;
4)、宣傳手冊;
5)、海報(不小於50x60cm)。
3、上述材料應為中文書寫,並於電影節開幕前3個月內(首屆應於1994年3月31日前寄到,內地的請寄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港台地區請寄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組織委員會香港聯絡處。寄費自理,電影節組織委員會將送還以上材料中的第一項,郵費由報名者自理。
『陸』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的相關介紹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的電影獎項。
該屆華表獎《中國合夥人》、《一九四二》、《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失戀33天》、《辛亥革命》《忠誠與背叛》、《錢學森》、《金陵十三釵》、《搜索》、《萬箭穿心》、《警察日記》獲得優秀故事片獎。
馮小剛憑借《一九四二》,陳力憑借《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獲得優秀導演獎。
黃曉明憑借《中國合夥人》,劉之冰憑借《忠誠與背叛》獲得優秀男演員獎。
章子怡憑借《一代宗師》,顏丙燕憑借《萬箭穿心》獲得優秀女演員獎。
陳可辛憑借《中國合夥人》獲得優秀境外華裔導演獎。
趙又廷憑借《搜索》獲得優秀境外華裔男演員獎。
葉德嫻憑借《桃姐》獲得優秀境外華裔女演員獎。
程耳憑借《邊境風雲》獲得優秀青年劇作獎。
徐崢憑借《人再囧途之泰囧》獲得優秀青年導演獎。
阿旺仁青憑借《西藏天空》獲得優秀新人男演員獎。
『柒』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相關章程
第一條
本章程適用於參加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評獎)和展映單元的影片及其機構、人員。
第二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經中國政府批准,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宗旨,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推動電影交流與合作。
第三條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於2013年4月16日—23日在中國北京舉行,歷時8天。
第四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邀請著名電影人士組成「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承擔「天壇獎」評獎工作。 與競賽影片的製作或商業運作有利害關系者不得參加國際評獎委員會。
第五條
「天壇獎」設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視覺效果獎,評獎結果在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式上發布,對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杯。
第六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負責邀請與遴選影片參加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
1. 主競賽單元送選影片應符合以下要求:
影片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出品;
影片規格為膠片影片35mm、數字影片為DCP格式;
影片為故事片,時長不少於70分鍾;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優先選擇世界首映及未在其他國際電影節放映的影片。
2. 展映單元送展影片應符合以下要求:
影片為故事片、動畫片、紀錄片;
除專題性展映單元以外,影片應為2011年1月1日以後出品;
影片規格一般為膠片影片35mm、數字影片為DCP格式;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優先選擇其他國際電影節獲獎影片。
第七條
1. 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影片報名截止日期為2012年12月31日。
2. 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影片報名,應登陸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注冊後在線填寫提交《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報名表》。
3. 在報名截止日前,將《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報名表》下載列印簽名後,同報名影片的DVD 樣盤兩張(內容應與電影拷貝一致),一起寄至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以到達時間為准)。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承諾:報名影片DVD樣盤僅用於與競賽、展映有關的環節。
4.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指定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運輸商為DHL,DHL賬號為952551874。樣盤、報名表寄出時,請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告知郵寄時間、郵寄內容以及運輸單號。
第八條
對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和展映單元入選影片,送片方應以電子郵件或傳真方式確認同意,確認後即不得單方面撤回。
第九條
1. 送片方在收到主競賽單元影片入圍和展映單元影片入選的通知後,應將影片劇照、海報、導演照片、主演照片和影片片花等宣傳材料,於2013年2月28日前寄送至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以到達時間為准)。
2. 非英語對白的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和展映單元入選影片,送片方應提供完整的英語字幕拷貝和英語字幕台本,於2013年2月28日前將字幕台本發送至指定電子郵箱。
3. 2013年3月20日前,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和展映單元入選影片的送片方,應將拷貝(膠片或數字)通過DHL渠道寄送至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以到達時間為准),並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告知郵寄時間、郵寄內容以及運輸單號。
4. 影片送片方應提供影片拷貝寄回的詳細地址及聯系方式,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將據此信息,在電影節閉幕後兩周內將拷貝寄回。
第十條
1.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承擔如下費用: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和展映單元入選影片寄往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的影片拷貝運費、海關費、保險費;收到影片拷貝之日起至拷貝交還運輸公司之日期間的影片保險費用和倉儲費用;拷貝寄回的運費、保險費。
拷貝送抵影片公司指定國家或地區港口後的倉儲費、海關費及其他費用由送片方自付。
2. 拷貝運抵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如有損壞或遺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將根據拷貝產地當前標准製作價,支付新拷貝的製作費用。
3. 影片送片方應通過指定運輸方式(DHL)寄送拷貝。如送片方使用非指定方式寄送拷貝,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不承擔相關費用,對因此產生的問題,不承擔任何責任。
第十一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將邀請「天壇獎」入圍影片的主創人員,出席北京國際電影節頒獎儀式;邀請展映影片的主創人員出席北京國際電影節相關活動。
第十二條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承諾:所有參加電影節的影片僅限於電影節期間在指定影院放映。
第十三條
報名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即視為同意遵守本章程。影片送片方(包括但不限於製片人、發行商或相關組織)保證報送影片不具有任何權利瑕疵,並對因此產生的糾紛承擔法律責任。
第十四條
本章程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負責解釋。若有不同詮釋,以中文版本為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有權處理本章程未涉及的一切事項。
第十五條
參加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影片樣盤、報名表、宣傳材料、拷貝等相關資料,請按如下地址郵寄:
收 件 人: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
地 址:北京市建國門外大街甲14號廣播大廈810室
『捌』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舉辦過程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影片的邀片工作已經正式啟動。本屆電影市場將誠邀電影企業、產業基地、行業組織、政府部門等各類相關機構,匯聚了電影創作、製作、發行、院線/影院、網站電視、宣傳等全產業鏈,輻射到金融、出版、廣告、法律咨詢等多個相關領域,形成一個產業環節齊全、交流交易便捷、服務保障有力,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電影市場。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於2015年11月3日正式啟動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活動,面向社會及專業機構徵集優秀海報作品,通過海選、初選、復選,評出6副入圍作品,獲獎個人或單位將獲得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的獎金和榮譽證書。
具體海報徵集要求:
一、活動全稱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徵集
二、作品創意主題
作品要體現北京國際電影節「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的辦節主旨,凸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辦節模式,突出文化惠民理念以及「大師(Master)、大眾(Mass)、大市場(Market)」的辦節特色和節日氛圍。
三、作品要求
(一)應征作品應莊重大方、構思新穎、創意鮮活、色彩明快、圖文並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具有時代感、藝術性和震撼力。應征作品應配有作品名稱和設計說明。
(二)應征作品在設計中,需包含以下元素:
1、北京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
2、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英文標准名稱;
3、主辦單位、承辦單位中英文標准名稱。
(三)參加徵集活動的海報作品所有內容均應原創,此前未以任何形式發表,也不屬於公開作品。
四、作品注意事項及提交要求
(一)海報設計作品電子文件格式為:JPG格式,作品設計精度應在300dpi以上。
(二)北京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以及核心圖形可登陸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www.bjiff.com/查詢、下載,同時必須遵循相關使用規范。
(三)應提交應征者簽章(簽名或者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的《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報名表》(詳見附件一)。
(四)凡運用了照片的作品,需同時提交具有法律效應的「肖像權」、「照片使用權」證明文件。
(五)提交作品應明顯區別於其他電影節等活動的宣傳海報。
(六)提交作品不得含有任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他任何法律法規的內容。
(七)提交作品或任何用於作品創作的素材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權,商標權或其他知識產權或專有權利,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權利。
(八)提交作品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視,宗教歧視,威脅國家間睦鄰友好關系以及其他有悖社會道德風尚和善良風俗的內容。
(九)所有應征作品組委會均不負責退還,請應征者自留底稿。
(十)應征者參與本次活動產生的一切費用自理。
五、版權說明
(一)所有投稿作品必須保證設計的原創性,如有任何侵權行為,責任由作者本人自負。
(二)參加本次活動的海報作品擁有權將歸屬電影節組委會。組委會有權對所有獲獎作品復制、出版(含電子出版)、展出、推廣。
(三)對入選的入圍作品中,創意優秀而未能達到體現電影節全部內涵的作品,組委會有權要求原創作者或自行組織專業設計人員和機構重新製作。
(四)原創作者具有署名權,並可獲得原定獎金及榮譽證書。
六、評選實施步驟
1、徵集:2015.11.3——12.31(線上宣傳徵集)
2、初選:2016.1.1——1.15(宣推部領銜選100幅)
3、復選:2016.1.16——1.30(投票產生30幅)
4、終選:2016.1.31——2.5(評委選取6幅獲獎作品)
獎項公布:2016年2月(收取大圖簽署版權協議並使用於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七、獎項設置
總獎金:6.5萬元人民幣(稅前)
一等獎一名:3萬元獎金並授予榮譽證書
二等獎二名:1萬元獎金/人並授予榮譽證書
三等獎三名: 5千元獎金/人並授予榮譽證書
八、作品徵集時限
本次徵集活動的截止日期為2015年12月31日,作品與《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報名表》一起上傳至北京國際電影節官網。 本屆展映將帶來約300部精彩紛呈的中外電影,在北京25家影院及5所高校舉行近千場放映。力圖展現「春天到北京來看世界上最好的電影」這一目標。
22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正式公布首批片單,其中包括科幻經典《異形》系列、香港銀河映像成立二十周年紀念、美國電影大師比利懷德110周年紀念以及中美日三位傑出女星陳燕燕、瑪麗蓮夢露、原節子的紀念專題等6個專題,總計19部影片(具體片目見附表),均為影史知名的經典作品。這些放映專題還有其他影片尚未揭曉,將逐步公布完善。
『玖』 成都大學生電影節什麼什麼舉行
「影響社杯」成都首屆大學生電影節
主辦單位:
悠視網 www.uusee.com
影響社 yxs.uusee.com
成都大學生電影節組織委員會
承辦單位:成都DV聯盟 www.cddv.cn
協辦單位: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大學
舉辦時間:2006年4月底--7月初
首席媒體支持: 影響社、三杯水DV文化網、新勢力影像聯盟
媒體支持:成都DV聯盟、中華DV網、中國DV影視網、中國DV聯盟、DV江湖、逆天原創DV網、大眾DV雜志、成都商報、成都晚報、成都日報、成都網路電視台、
活動宗旨
本屆成都大學生DV藝術節將把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和參與性四者有機結合在一起,並與大學生文化藝術素質教育巧妙互動,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遵循「大學生辦,大學生拍,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的大學生DV電影節的行為准則,倡導大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注DV電影,力爭將大學生DV藝術節建設為推動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和實施青年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
活動安排
1、作者預報名時間 2006年4月31日—5月31日
2、展播,評比時間 2006年6月7日—6月27日
(徵集作品高校巡迴展、網路投票、專家評比)
3、頒獎時間 2006年7月1日
參賽要求
1、參賽資格:
只要你熱愛DV,馬上聯絡我們,你可以以個人身份報名參加,也可以由本學校院、系、社團推舉參加。
2、作品要求:
(1)DV短片:分為劇情、紀錄和實驗三種類型進行評獎(謝絕電視欄目和電視專題作品),參賽作品題材不限。作品時長必須在30分鍾以內。
(2)DV長片:歡迎參賽者選送片長在60分鍾以上的影片參賽,作品題材、類型不限。
(3)作品製作時間限2005年6月後製作。
(4)請將影響社LOGO 、成都首屆大學生電影節LOGO加入作品片頭及片尾處,影響社LOGO在先,將兩個LOGO並列一屏顯示,片頭停留3秒,片尾停留5秒。
(LOGO下載地址:yxs.uusee.com 或 www.cddv.cn)[LOGO:http://www.cddv.cn/CDDV/yxs.gif http://www.cddv.cn/CDDV/shudv.gif]
(5)建議作者須向組委會呈交一盤miniDV帶或者DVD光碟(若條件有限也可送交VCD光碟。)
(6)所有參賽作品必須由參賽者本人參與創作,因版權問題所引起的糾紛電影節組委會概不負責。
(7)所有參賽作品概不退還,請參賽者投寄前自行備份。
(8)參賽者無須支付參賽費。
(9)凡提交作品參賽,即表示參賽者同意接受組委會制定之所有參賽章程。
參賽方法
1、參賽作品一定要附有報名表格,(報名表可到各院校負責人處領取,或到官方網站下載
yxs.uusee.com或www.cddv.cn)填寫報名表時請填寫真實信息。一份表格只可填報一部作品。
2、參賽者確定報名表和DV帶、或光碟上必須同時注有作品名、作者姓名及作品類型
3、作者遞交作品同時,須同時附帶作品劇照2張(jpg格式)、作者照片1張(jpg格式)和報名表(純文本格式)
4、投遞方式:
將報名表和[報名表下載]作品光碟及劇照、作者照片送交各自院系負責人,或直接郵寄至大賽組委會,
或通過FTP上傳。
郵寄地址:成都市新都區蜀龍大道川音國演0302信箱張海波 610050
FTP地址:(為保證參賽作品畫面質量,以便在高校巡展,要求FTP上傳作品格式必須為MPEG,DAT,AVI,等高質量文件)
IP:221.238.198.206
用戶名:dvzj
密 碼:KhTe$9SA
(成都地區各院校負責人名單及聯系方式參見附件)
5、聯系方式: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評選要求
1、評選范圍:
只要你熱愛生活,熱愛DV,同時是中國公民就可以參與,參與方式以自願報名為主。
2、評選宗旨:
我們的宗旨是讓人們拿起DV,用自己的視角,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和經歷,以及對社會獨特的體驗和認知,體現大眾的生存狀態和情感追求。用這些真正來自生活之中的DV影像,展現我們生命中溫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弘揚人性中美好、堅強、樂觀、寬容等明亮的一面。
3、評選時間
(1 ) 6月27日作品徵集結束
(2 ) 7月1日評選結果揭曉
4、評選標准
(1)主題鮮明、立意新穎、主體形象突出、可視性強
(2)內容積極向上,充分展示現代社會大眾的生存狀態和情感追求
(3)內容和形式結合得當,表現手法有創新和探索精神
5、作品評選方式
所有參選作品將經過三輪評選,以專家評選為主,同時參考觀眾評選意見。
(1)所有參選作品由資深專業人士進行初選。
(2)在初選作品中選出入圍作品,將在成都十所高校及網路等媒體進行展播。
更可登陸 yxs.uusee.com 欣賞更多作品
(3)各高校入圍作品展映,觀眾更可通過網路參與評選。
請登陸 yxs.uusee.com 支持你心儀的作品
(4)同時評委會專家進行評選,最終結合觀眾評選結果分別評出各獎項。
(5)評委會構成:峨眉電影製片廠導演、藝術家,成都電視台導演,製作人等
獎項設置
1評委會大獎
2 DV長片
最佳DV長片獎
3 DV短片
最佳劇情片
最佳紀錄片
最佳實驗片
劇情片優秀獎
紀錄片優秀獎
實驗片優秀獎
4 其他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演員獎
最佳女演員獎
活動聲明
1、凡投稿參加評選的作者則視為承認本大賽規則
2、所有獲獎作品都將獲得組委會頒發的證書。
3、參選作者同意主辦單位擁有其參選作品的使用權,主辦單位可以將參選作品進行宣傳和展示。自作品參選活動起半年內,參選作者不能將參選作品轉讓或許給第三方播放,不得參加任何形式的其他賽事。如發現以上行為,將以此追究作者法律責任。半年期滿後,以上聲明自動撤銷。
4、參選作品或任何用於創作參選作品的素材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知識產權或專有權利,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權利。參選作品中如涉及肖像權、名譽權及著作權等民事責任,完全由作者負責。
5、根據此次活動,將會出版限量紀念冊,紀念光碟等。
6、成都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對本次活動所有細節擁有最終解釋權
『拾』 奧斯卡是怎樣評選的
在美國,影響最為巨大的兩大電影獎項為:奧斯卡和金球獎。金球獎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成立於1944年,每年由90多名會員選出,獎勵優秀的電影電視作品是它的一貫宗旨,影響遜於前者,但因其被稱為奧斯卡的「晴雨表」,所以也不可小窺。金球獎上獲獎的影片若能在奧斯卡上再度獲獎的話,那是對影片自身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一種飛躍性提升。無怪乎金球獎獲獎得主的謝詞中總少不了那句:我的下一個目標神升是奧斯卡!
奧斯卡如此持久不衰的影響力令世人矚目,也令世人困惑。它究竟靠的是什麼?解決此問題我們必須得真正走近它。
首先從它的具體規則開始了解。
奧斯卡評審規則由兩部分組成:評審機構規則、評審獎項規則。
奧斯卡的評審機構概說起來並不復雜,分為二級金字塔形式,最高層是學院主席評審團,下設學院分支評審團。主席評審團人員從下屬14個分支學會(演員協會、導演協會、藝術指導協會、攝影協會、美術師協會、編劇協會,電影執行人員協會、電影剪輯協會、電影製片協會、音樂協會、錄音協會、公共關系協會、短片和長片動畫協會、視覺效果和作者協會)中選撥出來。除主席團主席來自電影剪輯協會外,其他成員分別從餘下每個協會中分別挑出三名代表組成。主席團官員包括主席、第一副主席、兩個副主席、財務主管和秘書長,任期為一年,連任不超過四任。學院的管理活動主要在學院主席所任命的執行官監督下進行。主席團成員每屆任期一年,在同樣職位連任不超過三屆。主席團成員資格聘選的主要條件是你在這一行業的貢獻和聲譽,和最少兩名在職委員的推薦。主席團下設的分支學會評審團,除了職業評委外,還包括一支龐大的自願參與會員隊伍,每個分支自願參與會員達到五、六千人次,這其實才是奧斯卡影響的真正來源,。
相對於奧斯卡的評審機構規則,奧斯卡的評審獎項規則可謂相當繁瑣,有幾十頁之多。奧斯卡的年度規則盡管近些年來幾乎無甚變化,但仍然還是會被准時、一絲不苟地發布到官方網站http://www.oscars.org上。下面,筆者將把這些繁瑣的規則進行整理綜合:
在每一屆奧斯卡獎項規則的一開頭,列出的都是一個「an important note」——警告協會成員謹防不正當的拉票活動。
之後是奧斯卡完全日程安排,以2003年度(76屆)為例:
2003年8月1日
科學技術獎提交截止
2003年9月1日
編劇獎項提交截止
2003年10月1日
外語片及其短片類提交截止
2003年11月3日
最佳影片提交截止
2003年12月1日
合格影片提交給評審委員會官方放映許可證截止、音樂類獎項提交截止
2003年12月31日
午夜零點整,年度奧斯卡各類獎項提交總截止日
2004年1月2日
最佳提名開始投票,匿名郵寄開始
2004年1月17日
下午5:00提名獎投票結束
2004年1月27日
上午5:30在Samuel Goldwyn 劇院宣布提名獎得主
2004年2月4日
影片決賽投票郵寄敏瞎埋開始
2004年2月9日
在Beverly Hilton Hotel為提名獎得主舉行午餐
2004年2月14日
下午6:00,舉行科學技術獎頒獎晚會。
2004年2月24日
下午5:00決賽輪投票結束
2004年2月29日
76屆奧斯卡頒獎晚會在柯達劇場舉行, 由ABC電視台從下五5:30開始進行一個半小時的節目轉播。
當然,23項固設大獎的名單會照例出現在規則中。包括:表演獎、橋螞最佳影片、藝術指導獎、攝影獎、服裝設計獎、最佳導演獎、紀錄片獎、電影剪輯獎、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化妝、最佳音樂、最佳畫面、最佳科學技術獎、最佳短片、最佳音效、最佳聲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著作獎、特別成就獎、三個特設獎、Gordon E. Sawyer 獎和榮譽獎。
規則正題包括幾大部分——對參賽影片的資格條件限定、投票規則限定以及針對各類獎項的具體評選辦法。
(一)學院對參評影片的評選資格的限制。
1、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鍾,用35mm或74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2、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上映的時間必須在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之間。
3、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如廣播、有線電視及家庭錄像片和互聯網等),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首映後的六個月之內不可以在除影院之外的媒體上公映,六個月之後才可在非院線媒體上映。
4、在獎項規定截至日期前提交。
5、提交的時候要附帶全面而真實的電影可靠的電影製作職員名單以及影片被放映的洛杉磯院線名稱及放映日期。
6、送交理事會參評的影片不能於2004年1月31日收回。
7、理事會將最後確定評選資格,理事會不會受任何人為障礙約束干擾,它會為獎項評選做出自己的獨立決定。
8、如果發生任何爭執,理事會有權保留獎項直至爭議解決再作評定。
(二)獎項投票規則限定
1、 各類獎項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
2、 有資格參評的影片將被放入奧斯卡年度「評選放映表」。
3、 除了表演獎投票外,提名投票的單張「評選放映表」僅指參評影片名稱而不包括相關個人名字。
4、 提名和獎項是秘密投票選出的,由學院提供印製的選票,無記名投票。由學院主席指派合格的公證員開啟和計算票數。
5、 在提名投票中,所有選票的計分採用優先選擇和加權平均值制。非提名影片無資格參加最後評選。
6、 每個獎項的提名不超過五部。
7、 如果一項提名影片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被理事會宣布廢除評選資格,不會增加新影片填補空缺,此項將以少一個提名名額的方式進入下一輪投票。
8、 投票得將的影片如果是合作完成的,則作品作者都會得到小金人,除非此項獎項獎品數有數額限定。若最終投票中有兩部影片得分一樣,就兩部都授獎。
至於各類具體獎項評選辦法規則,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但要特別提到的是最佳外語片的評選規則,因為這才似乎和我們關系真正緊密一點。
最佳外語片的評選規則:
1、參評奧斯卡獎項的外語影片是指片長長於40分鍾,在美國之外的地方發行製作,主要用非英文對話的影片。
2、參賽外語片必須在2003年11月1日至2003年10月31日在國內首映,用35mm或70mm膠片在商業劇院連續上映七天以上。
3、選用對話應該是該國母語。准確達意的影片英文標題是需要的。
4、一個國家只能遞交一部影片。
5、學院會向參評機構發放正式報名表,便於參評影片的製作公司填寫詳細信息。2003年11月1日(且是周四前)學院辦公室必須收到參評影片報名表、演員表、製作人員表、簡短英文該葯、導演介紹、影片海報等。
6、同時還應寄一份影片副本,內容必須和正本相同。
7、外語片評委獎秘密投票產生五部最佳提名。
8、最佳外語片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參與。
9、外語片也可以參加別的獎項評選,但是條件是必須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連續放映至少七天以上,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上映的時間必須在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之間。
10、獲最佳外語片獎項後,由導演代表團隊領取奧斯卡獎。
以上就是奧斯卡規則一個粗略的梗概。從這些乾巴巴、了無新意的條例中,我們似乎看不出奧斯卡有任何一點過人之處。的確,所謂的規則僅是奧斯卡的「硬體」,雖然重要,但必須要有相應的「軟體」與之匹配,才能發揮威力——從某種意義上對整體而言,「軟體」才是真正的關鍵。
「軟體」其實就是奧斯卡策略的代名詞。
奧斯卡策略之一——權威的樹立。奧斯卡權威的樹立並非一蹴而就,它這一方面依賴於其本身對規則的嚴格執行和對電影藝術的尊重;另一方面,則完全是沾了政治的光。奧斯卡舉辦初期,力主把自己定位於民間組織形式,對官方一直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1920年代,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被置於金融寡頭摩根集團和企業財閥洛克菲勒控制之下,而此時電影工業在美國也開始暫露頭角,兩大財團竭力企圖在各方面控制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華納和福斯兩家電影公司曾為此不惜花費時間和金錢提出訴訟,皆以失敗而告終。與此同時,兩大財團也通過白宮作為總代理名正言順地表達了自己對學院獎的關注,在第四屆學院獎,不僅送來了會務費,而且副總統還親臨會場。此舉雖說是財團控制下的白宮為滿足一己之私的自作多情,學院不一定領情,但在壯大學院聲勢和樹立學院威信方面卻起了很大作用。
此後,又曾有過兩位總統親臨奧斯卡頒獎現場,第13屆(1941年)羅斯福總統和第39屆(1966年)里根總統,但此時總統光臨現場和當年副總統的出席性質已經完全不同了:羅斯福的出席是為了表彰好萊塢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而里根則是來看望老朋友的。
奧斯卡策略之二——順勢而行。奧斯卡雖說是站在電影流行藝術的風口浪尖,但卻極少標新立異,大部分時候都選擇順勢而行,特別在特殊年代,這一傾向就尤為明顯。二戰期間的第15屆奧斯卡(1942年)把六項大獎授予了應時之作《忠勇之家》,而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美越戰爭的開火,國內反戰情緒日漸增高,第51屆(1978年)奧斯卡把五項大獎授予了反越戰題材片《獵鹿人》,這還引發了國際輿論界的軒然大波,同年三月,在柏林電影節上,蘇聯代表團為了抵制《獵鹿人》的放映,率領古巴、東歐等國代表團退出電影節。下面再舉一例作證明:只要稍微關心電影的人,沒有誰不知道《阿甘正傳》,它曾橫掃第67屆(1994年)奧斯卡,獲13項提名(最後獲六項大獎),由於《阿甘》的出現,年度奧斯卡評選成為了很多經典力作——《獅子王》、《肖申克的救贖》、《真實的謊言》揮之不去的一場噩夢。但鮮為人知的是,《阿甘》其實是奧斯卡順應美國社會長期彌漫的強烈的反智情緒和撫平越戰傷痛呼聲的產物。最後要提出的是,奧斯卡的「順勢而行」僅針對影片的題材而言,對於影片的藝術要求,並未降低評判標准,以上所提幾部影片,在題材上可圈可點,但在藝術水準上,亦屬佼佼者。
奧斯卡策略之三——票房決定一切。談到奧斯卡,有一個話題永遠也無法繞開,那就是奧斯卡評委在評定優秀影片時,在「藝術」與「商業」之間何去何從?這也是奧斯卡歷年引起的最大爭議之一。通常情況下,奧斯卡評委對此採取折衷手段,選取的影片一般既「藝術」又「商業」,兩者達到最佳結合點,既非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庸俗賣乖之嫌。但也有繞不開的年份,偏偏出現極端「藝術」卻也是極端「票房毒葯」的影片,在這種情況下,好萊塢評委往往選擇的是放棄。上世紀全美經典影片排名第一的《公民凱恩》就是一例。在第十四屆奧斯卡時,學院對評獎規則還未進行改革,採取的是資深影評人評選制,專家們折服於《公民凱恩》高超的電影技巧,給予了9項提名,但影片上映以來一直平庸的票房成績和在公眾中冷清的反應,讓評委們在最終評定時感到頗為棘手,斟酌再三,把大獎給予了它的對手《青山翠谷》,《公民凱恩》僅獲一項最佳編劇獎。
奧斯卡策略之四——懸疑的締造者。1940年,希區柯克那部著名的驚悚懸疑片《蝴蝶夢》奪魁第十三屆奧斯卡,與此相若的是,奧斯卡也走進了它的懸疑旅程——從本屆開始,獲獎名單將採用密封方法,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不拆開它之前,任何人都無權知道結果。這一做法無疑是奧斯卡的點睛之筆,之後成為國際諸多電影節的借鑒典範。
三、規則背後
奧斯卡猶如一潭深水,浪花飛濺之下是涌動的暗流。奧斯卡被推到舉世矚目的地位,除了它本身的「軟硬體」和諧匹配外,還有更深的一層原因,那就是——利益。據內行人估計,一部影片如果獲得奧斯卡提名,其票房增加值在3000萬美元左右,而如果一旦獲獎,票房收入還將增加2000萬美元[1]。例如,1981年,《極地站車》獲得最佳故事片獎,獲獎後的三周就賺了近一千五百萬美元[2]。而離我們較近的《莎翁情史》,在 1998年12月底上映,到次年2月獲得提名時,票房收入為3630萬美元,在獲得奧斯卡獎提名後,票房翻了一倍多,又賺了3670萬美元;三月底得大獎後,另增加了2700萬美元。按照估計,該片60%的票房都跟它受到奧斯卡獎青睞有直接關聯[3]。而且,影片獲獎後,對演員的回報也相當豐厚,不僅身價攀升,能得到實質性的物質回報,本人甚至還可以憑借奧斯卡的權威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出於以上這些原因,好萊塢各大製片公司幾乎每年都要押寶於某部電影,為其耗費巨大的廣告投資。從五十年代早期開始至今,好萊塢的兩份定期刊物《聯合演出日報》和《好萊塢報道》成為了各大製片公司爭奪的主要陣地,它們買斷其中的多頁版面刊登電影廣告。例如,在1984年的奧斯卡評選前夕,米高梅和聯美公司買了《聯合演出日報》的31頁版面,而派拉蒙則為為年度參評影片《母女情深》買下了28頁版面,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和AB影片公司也不甘示弱,為《希爾克伍德》一口氣買下了50頁廣告[4]。可以計算一下,以當時該雜志廣告價格每頁3500美元計算,各大公司在頁面廣告上的費用就高達幾何。除此而外,各大製片公司在電視台黃金時間插播的電視廣告上也得花大筆費用。時至今日,互聯網也成為了他們進行影片宣傳競爭的主要手段。
製片公司通過各種媒介方式宣傳影片主要是要在公眾中擴大影響,爭取票房,但是,要想真正獲獎,僅靠輿論影響力是不夠的,因為,奧斯卡獎項的選票是牢牢攥在學院評委的手裡的。製片公司要想穩操最後勝券,必須採用「非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