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柏林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是什麼獎
金熊獎(Golden Bear Award)。創立於1952年,每年頒發一次。金熊獎與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金熊獎是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1987年,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是中國電影第一次獲得金熊獎橡虧。
金熊獎的獎杯標志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標志物是一隻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意的柏林熊。
金熊獎獎杯雛形是女雕像顫如首家雷茄數尼·辛特尼斯於1932年設計的,自1951年開始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熊獎與銀熊獎,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
從1961年開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密切合作,至今仍在為柏林國際電影節提供熊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熊獎
❷ 哪些中國人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過獎
以下粘貼
1982年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短片競賽最佳編劇):(阿達)《三個和尚》 1983年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許雷)《陌生的朋友》 1988年第三十八屆金熊獎:張藝謀 《紅高粱》 1989年第三十九屆銀熊獎:吳子牛 《晚鍾》 1990年第四十屆柏銀熊獎:謝飛 《本命年》 1991年第四十一屆國際兒童青年中心大獎 :《哦,香雪》 1992年第四十二屆最佳女演員:張曼玉 《阮玲玉》 1993年第四十三屆金熊獎:李安《喜宴》、謝飛《香魂女》 1994年第四十四屆提名表彰獎:吳子牛 《火狐》 1995年第四十五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 《女人四十》 銀熊獎(最佳視覺成就)《紅粉》 1996年第四十六屆金熊獎:李安 《理智與情感》 最佳導演:嚴浩 《太陽有耳》 1997年第四十七屆銀熊獎:徐立功 《河流》 2000年第五十屆銀熊獎:張藝謀 《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第五十一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王小帥 《十七歲的單車》 最佳導演:林正盛 《愛你愛我》 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單車》 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 《愛你愛我》 2003年第五十三屆阿爾弗雷 德·鮑爾特別創新獎:張藝謀《英雄》 特別藝術貢獻獎:李陽 《盲井》 2005年第五十五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顧長衛 《孔雀》 特別藝術貢獻獎:蔡明亮 《天邊一朵雲》 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嚴宇/李一凡 《淹沒》 青年論壇卡里加利獎:劉佳茵 《牛皮》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蔡明亮 《天邊一朵雲》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青年論壇) 劉佳茵《牛皮》 2006年第五十六屆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金培達 《伊莎貝拉》 傑出電影藝術創新:張元《看上去很美》 2007年第五十七屆金熊獎:王全安 《圖雅的婚事》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陳駿霖 《美》(同美國一起) 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落葉歸根》 2010年第六十屆最佳編劇銀熊獎《團圓》 2010第六十屆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一頁台北》
❸ 柏林電影節獲獎的中國電影
柏林電影節獲獎的中國電影有:三個和尚、鷸蚌相爭、紅高粱、晚鍾、本命年、阮玲玉、香魂女、喜宴、紅粉、女人四十等。
1. 三個和尚
導演:徐景達/馬克宣
片長:20分
參賽時間:1982年
榮譽:第32屆柏林電影節短片競賽最佳編劇銀熊獎。
2.鷸蚌相爭
導演:胡進慶
參賽時間:1984年
榮譽:第3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短片獎銀熊獎。
3.紅高粱
導演:張藝謀
片長:91分
參賽時間:1988年
榮譽: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4.晚鍾
導演:吳子牛
片長:90分
參賽時間:1989年
榮譽:第3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5.本命年
導演:謝飛
片長:107分
參賽時間:1990年
榮譽: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個人成就獎銀熊獎。
6.阮玲玉
導演:關錦鵬
片長:154分鍾
參賽時間:1992年
榮譽: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屆最佳女演員獎銀熊獎(張曼玉)。
7.香魂女
導演:謝飛
片長:105分
參賽時間:1993年
榮譽: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8.喜宴
導演:李安
片長:106分
參賽時間:1993年
榮譽: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9.紅粉
導演:李少紅
片長:110分鍾
參賽時間:1995年
榮譽: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視覺效果獎銀熊獎。
10.女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片長:101分鍾
參賽時間:1995年
榮譽: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屆最佳女演員獎銀熊獎(蕭芳芳)。
❹ 歷屆柏林電影節華人評審是誰
截至2023年,歷屆柏林電影節華 人評審有:評審團主 席:2000年(第50屆):鞏俐;2013年(第63屆):王家衛。評審團成員:1983年(第33屆):黃宗江;1989年(氏蔽悔第39屆):陳凱歌;1992年(第42屆):張艾嘉;1993年(第43屆):張藝謀;1994年(第44屆):徐殲正 楓等。
一、評審團主 席
2000年(第50屆):鞏俐
2013年(第63屆):王家衛
二、評審團成員
1983年(第33屆):黃宗江
1989年(第39屆):陳凱歌
1992年(第42屆):張艾嘉
1993年(第43屆):張藝謀
1994年(第44屆):徐 楓
1995年(第45屆):斯琴高娃、蔡明亮
1996年並塵(第46屆):陳沖、許鞍華
1997年(第47屆):張曼玉
1998年(第48屆):張國榮
1999年(第49屆):楊紫瓊
2001年(第51屆):謝飛
2005年(第55屆):白靈
2007年(第57屆):施南生
2008年(第58屆):舒淇
2009年(第59屆):王穎
2010年(第60屆):余男
2014年(第64屆):梁朝偉
2017年(第67屆):王全安
2023年(第73屆):杜琪峰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國際影響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勞德·夏布洛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到了21世紀初,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柏林國際電影節
❺ 歷屆威尼斯或者柏林或者戛納電影節影帝,有追加
威尼斯,柏林和戛納電影節的華人影帝如下:
威尼斯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1位,夏雨(1994年,第51屆)。
柏林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2位,王景春(2019年,第69屆);廖凡(2014年,第64屆)。
戛納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2位,梁朝偉(2000年,第53屆);葛優(1994年,第47屆)
威尼斯,柏林和戛納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其舉辦地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和法國戛納。目前分別已經舉辦了75,69,72屆,超過200多位的男演員捧起了影帝的獎杯。其最高獎項分別為金獅獎、金熊獎和金棕櫚獎。
❻ 第一個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中國大陸導演是
第一個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中國大陸導演是張藝謀。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1987年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熊獎,是中國電影、也是亞洲電影第一次獲得該獎項。
❼ 歷屆柏林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柏林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
最佳影片金熊獎
1988年(第38屆):張藝謀《紅高粱》
1993年(第43屆):李安《喜宴》
1993年(第43屆):謝飛《香魂女》
1996年(第46屆):李安《理智與情感(英語)》
2007年(第57屆):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2014年(第64屆):刁亦男《白日焰火》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2000年(第50屆):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第51屆):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
2005年(第55屆):顧長衛《孔雀》
評審團特別獎銀熊獎
1989年(第39屆):吳子牛《晚鍾》
1995年(第45屆):王穎《煙(英語)》
1997年(第47屆):蔡明亮《河流》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2014年(第64屆):廖凡《白日焰火》
2019年(第69屆):王景春《地久天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1992年(第42屆):張曼玉《阮玲玉》
1995年(第45屆):蕭芳芳《女人,四十》
2019年(第69屆):詠梅《地久天長》
最佳導演銀熊獎
1996年(第46屆):嚴浩《太陽有耳》
2001年(第51屆):林正盛《愛你愛我》
最佳劇本銀熊獎
2008年(第58屆):王小帥《左右》
2010年(第60屆):王全安、金娜《團圓》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1990年(第40屆):謝飛《本命年》
1995年(第45屆):李少紅《紅粉》
2003年(第53屆):李楊《盲井》
2005年(第55屆):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2014年(第64屆):曾劍《推拿》
2016年(第66屆):李屏賓《長江圖》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2006年(第56屆):金培達《伊莎貝拉》
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2003年(第53屆):張藝謀《英雄》
2005年(第55屆):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柏林國際電影節介紹
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德文: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51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柏林國際電影節
❽ 2023年柏林電影節中國有哪些作品入圍
2023年柏林電影節中國入圍的作品有:
由峨影集團第一出品影片《白塔之光》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由鄔浪執導,李夢、李康生、仁科主演的《雪雲》入圍奇遇單元;韓帥的新作《綠夜》入圍全景單元。
田曉鵬導演的動畫作品《深海》入圍新生代單元;張大磊導演將有兩部作品亮相柏林電影節,分別是入選劇集展映單元的《平原上的摩西》和入圍短片競賽單元的《我的朋友》;中國香港導演鄭保瑞的新作《命案》入選特別展映單元。
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電影介紹
《白塔之光》是由張律編劇並執導的劇情片,由辛柏青、黃堯、田壯壯、南吉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人們在親情、愛情的羈絆下,互相治癒與陪伴的溫情故事。
張律導演的作品一直關注人物關系的探討,尤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多角愛情關系,而在《白塔之光》中,張律導演希望通過影片中人物的相遇與緣分,表達自己對家庭和人生的感悟,進一步深入人物對自我、身份認同的探討。
以上內容參考 封面新聞-柏林國際電影節公布入圍名單 峨影集團第一出品《白塔之光》競逐金熊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❾ 第73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有哪些
第73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有評審團主 席: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評審團成員:中國香港導演:杜琪峰,伊朗女演員:格什菲·法拉哈尼,德國女含段導演:瓦萊斯卡·格里策巴赫,羅馬尼亞導演:拉杜·裘德,美國選角導演:弗蘭辛·梅思勒,西班牙導演:卡拉·西蒙。
2022年10月13日,第73屆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宣布,柏林電影節將從2023年開始增設最佳劇集獎。2022年2月22日,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宣布,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023年2月16日至26日舉行。2023年2月1日,如拿第73屆柏林電影節正式公布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名單。
第73屆柏林電影節多部華語片入圍
第73屆柏林電影節將於2023年2月16日至26日舉行。本屆柏林電影節也是疫情以來中國電影人為數最多的一次「出海」,十餘部華語片入圍了柏林幾乎全部官方單元。張律執導,辛柏青、黃堯、田壯壯主演的《白塔之光》入圍主競賽單元。
由鄔浪執導,李夢、李康生、仁科主演的《雪雲》入圍奇遇單元;韓帥的新作《綠夜》入圍全景單元;田曉鵬導演的動畫作品《深海》入圍新生代單元;張大磊導演將有兩部作品亮相柏林電影節,分別是入選劇集展映單元的《平原上的摩西》和入圍短片競賽單元談橡譽的《我的朋友》;中國香港導演鄭保瑞的新作《命案》入選特別展映單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以上內容參考:金羊網-杜琪峰出任第73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評委,多部華語片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