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法國華人小孩的電影

法國華人小孩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3-07-07 15:47:20

1. 求一部法國喜劇電影的名字,關於一個小孩子

小尼古拉,歐美爆笑喜劇

2. 《阿基拉和拼字大賽》中飾演那個華裔男孩的演員叫什麼名字還出演過什麼作品

Sean Michael。

個人簡介:
Sean Michael , (也稱為 Sean Ruegsegger和他的藝名Sean Afable Sean出生1988年11月20號)
是美國演員,最有名的扮演迪倫 在《Akeelah和拼字大賽》。
身高:1.78m (5英尺10英寸)
體重:57kg (125磅)
他出生Sean Ruegsegger11月20日1988年,父母羅伯特和梁詠琪Ruegsegger 。他有一個哥哥命名普里。他出生於一個多文化家庭,有一半的菲律賓和半歐洲血統,包括德國,瑞士, 和蘇格蘭。
肖恩有一個大的大家庭,有17個兄弟姐妹,甚至更多的叔叔和姑姑。肖恩的母語是菲律賓語,但他感到遺憾的是,他不能講流利的語言,他的母親。肖恩的父母發現他三個,他是一名非常群居和即將離任的孩子。在他哥哥的小學合唱團表演,肖恩決定,他必須加入他們的行列。音樂總監讓他面試和Sean成為最年輕的合唱團吉祥物。
肖恩結余代理與生活的一個典型的少年,和後不久,他的16歲生日,他獲得了駕照。肖恩還從高中畢業,並於2006年11月才剛剛開始考慮在他的班級地方學院。肖恩享有花時間與他的媽媽,爸爸,哥哥普里,他的朋友,和其他家人。作為一個基督徒,他是一個積極成員,他的教會青年組。肖恩喜歡戶外活動,並享有機構登機,身體沖浪,沖浪,滑雪,駕駛, 撞球 ,野營,山地自行車,彈吉他,繪畫,唱歌,跳舞,和工作的樹屋,他與他的爺爺建造。他最好的朋友是越美吉他手亞當何。
肖恩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嘻哈舞者和一個有抱負的霹靂舞,與舉措,有驚訝他的朋友和家人。肖恩還喜歡唱歌,是校友的所有美國男童合唱團。他的英雄是耶穌基督,瑪吉Q和其他行動者。
多年來,研究了代理肖恩與許多好萊塢的頂級代理教練,目前正在研究與史蒂芬灣羅威在演員室。他的熱情延伸到電影,電視,語音,戲劇,唱歌,跳舞。
阿基拉和拼字大賽
肖恩的第一個主演角色是影片中的阿基拉和拼字大賽作為迪倫*邱的科克帕爾默的作用。在阿基拉和拼字大賽,肖恩扮演過的學生實現和智能誰是阿基拉*安德森的競爭對手在全國拼字比賽。
客戶明星角色
他的幾個客戶主演電視連續劇,其中包括迪斯尼頻道系列這么烏鴉和菲爾的未來。中的一個插曲所謂「 Versa的一天」 ,他扮演的科學怪人在皮姆的科學課堂。他還客戶主演的Zoey 101 。他的性格只有一條線是「老師」 ,並高呼「斗爭,斗爭,斗爭」的插曲「機器人大戰」 。在插曲,肖恩邁克爾要確定他的紫色條紋長袖衫。他還主演的內客戶的解密學校生存指南之一,殺人蜂的插曲「指南的說明和最好的朋友」 。
精選電影傳記
為了拯救一個生命的約翰尼加西亞
阿基拉和拼字大賽為迪倫
巧克力女孩泰勒
蠍子國王男童井
電影合集
To Save a Life (2010) .... Jonny Garcia
Channels (2007) (V) .... Son Akeelah and the Bee (2006) (as Sean Michael Afable) .... Dylan "Phil of the Future" .... Lyle Snogger (1 episode, 2005)
- Versa Day (2005) TV episode .... Lyle Snogger "That's So Raven" .... Anthony (2 episodes, 2004-2005)
... aka "That's So Raven!" (USA: promotional title)
- Art Breaker (2005) TV episode .... Anthony
- Shake, Rattle and Rae (2004) TV episode .... Anthony "Ned's Declassified School Survival Guide" .... Stinger (2 episodes, 2004-2005)
... aka "Neds ultimativer Schulwahnsinn" (Germany)
- Notes & Best Friends (2005) TV episode .... Stinger
- Sick Days & Spelling Bee (2004) TV episode .... Stinger Chocolate Girls (2004) .... Tyler "Cold Case" .... Boy #1 (1 episode, 2004)
- The Plan (2004) TV episode .... Boy #1 The Scorpion King (2002) .... Boy at Well
... aka The Scorpion King (Germany) Little Shepherd (2002) (V) .... Joel Delivering Milo (2001) (as Sean Ruegsegger) .... Little Boy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709298.htm

3. [求電影名]看了一半的法國或是義大利,西班牙的電影 主角是小孩子(小學生)

小淘氣尼古拉 Le petit Nicolas(2009) 導演: 勞倫·泰拉德編劇: 哥瑞勞瑞·溫格納瑞恩 / 勞倫·泰拉德 主演: 馬克西姆·戈達爾 / 瓦萊麗·勒梅西埃 / 凱德·麥拉德 / 桑德琳娜·基貝蘭 / 維克托·卡萊斯 / 文森特·克勞德 / 查爾斯·瓦倫特 / 本傑明·阿弗蒂 / 小日爾曼·達米科 / 達米安·費多爾 / 維吉爾·泰拉德 / 伊麗莎·歐斯 / 傑拉爾·朱諾 類型:喜劇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比利時 語言: 法語 又名: 反斗小尼哥(港) / 小尼古拉 / Little Nicholas

4. 一部法國電影,叫丹什麼的吧,是講一個小男孩的故事,求影名

我只看過兩部法國關於小男孩的電影
《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一個天才小男孩誤會父母,獨自離開家的旅程。畫面很美,劇情很溫馨~
《小淘氣尼古拉》尼古拉是主角,電影講的是他跟一群同學的純真童年~~各種小正太,總有一款萌煞你~
就算幫不到你,這兩部電影也值得你去看一看=
=

5. 好像是一部法國電影,講述一個小孩在童年時期看到母親的死,然後有心理陰影的故事,他從不和任何人講話

根據描述,這部影片應該是《放牛班的春天》。http://ke..com/view/378643.htm

6. 觀電影《小孩不笨2》有感

這世上有一種愛是與生俱來的,融在每個人的血液里,濃的時間想化都化不開;這世上有一種愛是深深刻在我們生命里的,不管經歷多少山水,它都在我們的生命里深刻清晰的無與倫比;這世上有一種愛是如影隨形的,陪伴在我們的生命中無處不在!

這種愛就是父母的愛,這種感情就是親情。可是這么深刻,這么濃烈,這么多的愛,卻時常在生活里被沉默,誤解,不知如何表達的因素封鎖於痛苦的心靈!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這樣的愛,在經歷了沉重的代價後,才明白的愛……

——寫在前面的話

(1)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小孩不笨2》觀後感

上個星期,我跟父母一起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使我感觸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小孩不笨2》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梁」,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劇中的學謙、傑利為了得到父母的贊美不斷地努力奮斗,但得到的卻是父母的奚落,這種失落感我們也有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沒有鼓勵和贊賞我們了,而是不停地管教我們,總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好,總以為他們是對的;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忙碌到深夜才回家,連跟我們溝通的時間也沒有。當然,我們也了解父母是為了這個家而忙碌,但再怎麼忙也應該抽出一點時間來陪陪我們吧,哪怕是半個小時,我們也需要你們的關心,也期待你們的賞識。如果我們因為缺乏教育而像電影中的學謙走上一條不歸路,那掙來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

「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是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他不是不愛成才,他只知道自己是從小被打大的,不希望成才走他的後路,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和表達自己的愛,才導致今天的悲劇,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孩子成長和回頭。

如果說父母打孩子還可以理解,但學校通過全校師生的顏面鞭打孩子的暴力方法去教育學生,我覺得很殘忍,我不贊同這樣做。這樣做也許可以令孩子吸取教訓,但是你們知道嗎?這樣的做法同時也使孩子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劇中也曾說過:爛蘋果削去爛的部分,剩下好的還可以吃,全部丟掉就沒有了。

正因為在孩子進步時,家長沒有及時表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沒有好好教育,只是一個勁地責怪孩子,才導致孩子一錯再錯。劇中曾有這樣的一句說: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

(2)打開自己那扇門——《小孩不笨2》觀後感

「小孩不笨」的電影版及電視版都推薦看。對於比較忙的朋友,可以選擇只看電影版,如果有空,看看電視版也不錯。戲中,主要講述了3個家庭:一個開始只懂得聽媽媽話,沒有自己主見,飯來張口的小胖子Terry;一個有繪畫天賦,卻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國彬;一個很講義氣,小小年紀就擔負起幫助媽媽,照顧弟弟的小男子漢文福(在電視劇中,多了一個讀書很棒,不肯認輸,自尊很強的女孩)。

在學校,學生們被分了等級,那隻是一個小學的學校,在孩子們弱小的心靈里,已經覺得,因為自己成績不好,被分到差的班裡,自己的人生已經失敗了一大半。不但如此,學校的老師,大多都戴著很深的有色眼鏡,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隨意打罵,侮辱成績差的學生,卻沒有任何懲罰;成績差的他們,即使什麼都沒做,卻總是被請到校長室,讓被請來家長,和老師們一起責罵。他們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解,或者說即使他們說出真相,卻總被認為是為了減輕懲罰而說出的謊言。學習不好的孩子,又有什麼錯呢?分數,文憑,對大人們而言,對整個社會而言,真的那麼重要嗎?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奪取高的分數,大人付出了高昂的金錢,更甚的,付出了他們的時間,精力,他們有想過,他們所謂的「for you rown good」是否真的是為孩子們好嗎?真的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嗎?孩子失去了天真的童年,失去了屬於他們歡樂的時光,是誰的錯?「不是我們的錯,是這個社會的錯」對,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總是無奈地被這個社會的輿論和眼光牽著走。父母們談起孩子,分數,學校,課外學習,都是他們主要的攀比話題,為了不讓別人瞧不起自己,只好把這種壓力,轉到了孩子身上。大人們自己也意識到了,然而,幾乎沒有人敢逆流而行。這,就是人生的無奈吧!

老師眼裡,對一幫扶不上壁的爛泥,也放任自流。有經驗的老師說的自有他們的道理,而新的老師也有她一套把爛泥扶上壁的做法。不知道,過多幾年,當新的老師成為有經驗的老師的時候,她的想法,會不會有所改變呢?教育,究竟是育人,還是愚人?教育工作者,又有沒有好好想過?特別是小學的老師,他們的一句話,可以讓一個毫不起色的孩子變成偉人,也可以讓一個聰明有靈氣的孩子變得精神分裂。他們是否了解自己對孩子來說,是會產生多大影響的人呢?當看到同伴受欺負,有孩子站出來一起面對,也有孩子因為家庭壓力變得對身邊發生的事情「no ne of my bus in ess(這和我沒有任何關系)」。他們在共同經歷中,不斷體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大人的話,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該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的決定……大人們不也需要好好思考,連自己都經常做矛盾的事,怎麼不令孩子在沒建立正確的判斷能力之前感到「confuse(困惑)」呢?戲中,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雖然是一部輕松,勵智的戲,卻讓我流下無數復雜的眼淚。

「小孩不笨2」則是與第一輯不太相連的劇,可以說是一部輕松搞笑的喜劇,戲中,也有含淚思考的部分,相對第一輯來講,這樣的成分已經少了很多。可能孩子長大了,要帶出的,是另外的寓意。看戲的朋友,就自己用心體會咯!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只要相信,這個世界造了自己出來,一定有自己有用的地方,千萬不要因為前面有石頭,就停步不前,勇敢走上去,把石頭搬開,繼續走下去!

(3)尋找一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電影《小孩不笨2》觀後感

初三年級組許燕玲老師一年前,一個朋友推薦我看了一部電影《小孩不笨2》,當我第六遍欣賞這部電影時依然感動於電影里的每一句台詞,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情感升華點……「你最後一次稱贊別人是幾時?你最後一次被人稱贊又是幾時?很久了,對嗎?」——這三句問句出現在影片一開始,叩問每一個人的心。也讓我想起了曾經最初想找尋的那把走進可愛的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

《小孩不笨2》里的每一個故事都那麼平凡卻往往又更能觸動我內心的那份感動。我為學謙花費了自己卡里所有的錢給父親買剃須刀修電腦而感動;為傑利想讓父母去看他的演出而付出的努力而哭泣;為學謙媽媽為了兒子辭去工作而感動;為了學謙父親為了兒子下跪而感動;為成才爸爸——一個不識字又殘疾的男人對成才的愛並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感動……其實在整個情節里無論是成才的爸爸、學謙、傑利的父母、還是華文老師,每一個角色里都流淌著滿滿的愛,而也正因為這深沉的愛的名義讓成才的爸爸對成才拳打腳踢以為那是最好的管教方法;讓學謙、傑利的父母每天忙著工作賺錢,同時對兩兄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值;讓很敬業的華文老師總是帶著一份焦慮責罵學生,也許孩子不夠優秀,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給足夠的舞台讓他們表達,以至於離教育的幸福感越來越遙遠……

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一切只因為缺乏溝通,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沖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了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從而讓愛的表達方式偏離了正軌,進而迷失了那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一份帶著賞識的溝通。

「其實這把鑰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經常都在鼓勵和稱贊下,跌倒了又站起來,當時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稱贊和鼓勵我們的話,在我們長大後,也慢慢變了,門也慢慢關了。」

這讓我想起了偶然看過的一篇文章《心的第三道門》:我的心有三道門,第一道門是開著的,爸媽隨便進,第二道門是關著的,爸媽總是不敲門就進,第三道門鎖上了,鑰匙藏在我的心裡,想進來就得先要鑰匙,須用心來。因而帶著一份賞識之心去溝通去打開他們心中那把鎖、那扇門才是必要的。作為老師的我更懂得了如何珍惜這把鑰匙——學會用放大鏡來鼓勵、贊美和欣賞孩子的優點。往往學生只需要老師一句暖人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目光,就能使他們從軟弱走向堅強,從懶散走向勤奮,從失敗走向成功。「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師的贊美和鼓勵就如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贊美就如一座橋,能溝通師生間的心靈之河,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強。

工作第一年的第一節課上我記住了一個叫李小穎(化名)的女孩,她也許不算聰明甚至反應有點慢,但從最開始她回答問題時我都用心的關注她,鼓勵她,她有什麼學習生活上的心事會來找我溝通,在後來的每次單元測試卷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我同樣感受到了她的努力。賞識就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而這股推動力的發生,是因為你簡單的幾個字,幾句話,或許是你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改變了許多事,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是的,每個小孩的潛能都是無法估量的,只要我們給予他們更多的贊賞,他們的潛能就可以更好的被激發出來。

所以我喜歡在學生的作業評語中畫上一張笑臉,有時會寫上「加油」!我覺得這樣的評語能鼓勵學生。這正如影片結尾傑利所說的「在每個小孩裡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句話說得好: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

事實上需要鼓勵的又何止是孩子,每個人都追求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贊揚和欣賞。在孩子們的筆記本里曾經寫著的一句話「我喜歡政治,因為您而喜歡」,何嘗不是對我的一種真誠贊賞,07(2)班的一個叫趙小康(化名)的智力相對較弱的男生的一個祝福電話(我當時很好奇他怎麼會有我的號碼,他一句不經意的話傳遞著他的一份用心「老師我是以前悄悄在門衛室記下來的」)這些何嘗不是一直鼓勵著我工作兩年多以來的每個日夜。

心理學家為威廉傑姆斯曾說過這么一句話: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原來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尋尋覓覓的那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一直都在那就是——賞識之匙。

(4)縮小看缺點,放大看優點——《小孩不笨2》的觀後感

看過《小孩不笨》(內地上映時改名《憨仔鬼精靈》)的觀眾想必會對這部好玩清新的新加坡喜劇記憶猶深,電影里對於華人社會的教育、兒童成長問題有細膩而深刻的表達,表現手法輕松惹笑,拿新加坡人一口口音濃重的「新」式英語來開涮,更是笑料滿地。然而我是笑中帶淚地看完這部片子的!

【劇情介紹】:

學謙(15歲)和Jerry(8歲)的家庭就有如新加坡一般中等階級家庭,父母都忙著工作賺錢,缺少了溝通,以為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賞識。另一方面,學謙的同學成才也和他的父親同樣有著溝通的問題。出身卑微的成才父親,由於自己曾經誤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後塵,對成才寄於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讀書,可是成才的成績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為心痛。他是個沒學識的粗人,以為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才對父親更加抗拒。《小孩不笨2》透過Jerry、學謙和成長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

【言我所思】:曾經,我們都是孩子!

為什麼現在,長大的我們不能把孩子看成只是孩子?

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們通常會投訴孩子很壞不聽話,很難與孩子溝通,其實孩子真的壞嗎?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沒給予適當的教導,反而一味地譴責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或許,社會真的會多一個敗類。別因為大人的無知,而害了孩子。其實,只要大人們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並不那麼壞,小孩也沒想像中的笨!

「孩子!我該用什麼語言才能與你溝通?」

試問一下天下父母:孩子的語言,你聽懂了嗎?你們不知道,孩子們內心更為無奈的呼喊:我們真的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孩不是大人,他們有屬於的語言,有屬於孩子獨有的人格,也有我們大人曾經也有過的而現在已不復存在的「天真」與「無知」。對於他們的「無知」,大人們不該忽視,更不能取笑!小孩只是對社會,對他人,甚至是對自己都了解不多而已,只是活的單純一點而已。於是孩子圈裡有了屬於自己的語言,是一種大人都無法理解甚至是不願意接受的語言。大人們,你們知道「3Q得orz」、「CS」、「王道」、「白骨精」……的意思嗎?你們只會一棒打死地說:「話都不會好好說,怎麼學的!」站在大人們的角度永遠也無法理解孩子的!大人們是否能蹲下身來,與孩子平起平坐,同等對話?

家長認為多講就是溝通,我們只好做啞巴1這是電影中Jerry的心聲。在小孩的印象里,自己只是個收聽器,一個不能言語,只能無條件接受大人語言轟炸的收聽器!學謙和Jerry總是有口難辯,因為父母把該說的都說了,他們想說的和不想說的,都說了,一餐早餐可以變成「批判會」,一次談話可以變成一嘲聽審會……大人們的話都是「金科玉律」小孩的話就是不通順。

正如Jerry所說的,「我們的大腦空間有限,耳孔又那麼小,當然接受不了這么多的信息,只好左耳進,右耳出咯。唉……遲早,我們都被這些語言埋沒的!」在這樣的語言攻擊下,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沉默,習慣了逆來順受,對大人的話既是無耳裝載,也不給半點回應。試問,一個不懂表達自己意願,不願與人溝通的孩子,還是個正常的孩子嗎?大人們,請你們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也給孩子作為一個正常人應該享受的言語權利!

「媽媽,我們是怎麼來的?」影片中Jerry因為同學的抓弄而認為自己要當爸爸了,他無助,也驚慌,還很好奇!然而,當他向媽媽,向老師,向女傭詢問孩子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時,得到的回答都是含糊的,不正面的,也不科學的。在孩子的世界裡,我們有著對大人乃至對整個社會的好奇,對性的萌芽,既害羞又好奇,還很無知,甚至幼稚地認為接個吻就會懷上BB。這就需要大人們的正確指導,讓孩子明白人的基本生理知識,而不是敷衍了事,更不是拒絕迴避。

「為什麼有些大人的話就那麼好聽。」回想一下,你第一次贊孩子是什麼時候?最後一次呢?是因為孩子的不乖而不贊孩子,還是因為你不贊孩子使得孩子不乖?對父母很多行為孩子都會覺得不可理解,他們不明白父親送給自己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書包,也是在表達愛,他們不知道半夜來幫自己蓋被子是父母……對社會的不了解,對人性善惡的真假難辯,然而,即使孩子有再多的無知,他們都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而不是冷眼相看,無言以對。哪怕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贊揚,都會大亮孩子的心燈!

因為得不到大人的認可,孩子開始結幫拉派,去模仿大人做不符合自己年齡的事情,去引起大人們的關注,去扮演所謂的「長大」!影片中成才的父親臨終前的那句話不知道能敲醒多少父母:「我是在挨打中長大的,我不懂得怎樣去愛別人,我的孩子在學我!」「今天,楊學謙死了1上帝因為太愛蘋果而在蘋果上咬了一口,那麼,大人們也是因為太愛孩子而在孩子心靈上捅一刀嗎?」如果說孩子是「爛蘋果」,那麼是誰把他們教的那麼爛?其實每個孩子里都有一個「壞孩子」和一個「好孩子」,只要喚醒那個「好孩子」,那孩子就是個頂好的孩子!

父母太愛孩子了,可是父母也太不會愛孩子了。

誰沒有發錯的時候?錯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錯的學謙為什麼會在博客中寫到:「今天,楊學謙已經死了。」呢?對於一個犯錯的學生公開鞭打,是一種多麼不理智的做法!學謙靜靜地靠在床邊,眼淚也靜靜地往下流。這時,孩子的心碎了……大人們都會慪氣而吝嗇說sorry,何況是孩子?大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何況是孩子?爛蘋果切去爛的部分就好了,丟掉了就什麼都完了,多可惜啊!

大人們,你們需要一把鑰匙:縮小看缺點,放大看優點。可是,中國又有多少個周弘?又有多少個周婷婷呢?

(5)好孩子和壞孩子——《小孩不笨2》觀後感

這是我期待很久的一部電影。前幾天終於看到了這部電影,果然它沒有讓我失望。正是由於等待的艱辛,真正看到這部電影才感到難能可貴。

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北京的網友,是她陪我一起等待,並把她搜集的關於小2的信息與我分享,使我原本枯燥的等待過程充滿了樂趣。我還要感謝在網上分享bt種子的網友,是他們無私的精神使我第一時間看到了這部電影。

不光是小孩不笨系列,我發現梁智強的電影都很有教育意義,他總是通過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們傳達一種信息,灌輸一種理念。而且他的觀點很明確,提倡什麼,反對什麼一目瞭然。我感覺這樣的電影才是真正值得去看,去宣傳,去炒作的電影。尤其在這個商業氣息很濃的時代,真正想拍出一些經典片子實在不易。然而梁智強做到了,他秉承了自己電影的一貫風格,用他特有的語言去詮釋對電影的理解。看他的電影你會笑,笑過後你會發現電影中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他用一種誇張的手法表現出來。看他的電影你會哭,哭過後你會反思,原來現實中也有很多人或事可以令我們感動,只是我們的冷漠禁錮了我們感情。

坦率的講,看這部電影我哭了3次。也許有人說你太脆弱了。但我不這么認為,我倒是覺得這是感情的真實流露。我們沒有必要強忍淚水,因為它確實值得我們去流淚,它的劇情確實觸動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產生了共鳴。

我對電影中的一句台詞印象特別深刻「我在你們眼裡就是一無是處,不管我做什麼你們都覺得不好,不管我做的多好你們都覺得不夠」我覺得這句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現在的家長大多隻有一個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卻存在著問題。他們總是向我們提出很高的要求,總是期望我們能做的更好。而對我們作出的成績卻很少給與肯定。小2就是要告訴家長如何去賞識自己的孩子。電影開頭的幾段話很讓人尋味「你最後一次稱贊別人是在幾時,你最後一次被別人稱贊是在幾時?很久了,對嗎?」記得有一個鏡頭,tom給爸爸把修好筆記本送過去,爸爸不但沒有謝他,還責備他把電腦弄壞了。相信有很多人也有類似經歷吧,本來做了件好事,不但沒得到表揚反而受到責備,久而久之,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就產生了。

從對梁智強的采訪中我們了解到,之所以時隔四年才推出小孩不笨2,是因為梁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劇本。眾所周知,小1上映的時候曾創下了新加坡票房的紀錄,並成為新加坡有史以來第2賣座的本土電影。後來又改編成電視劇被更多的觀眾所熟悉。電影,電視的熱播使三位小主角紅遍了東南亞。對於這么一部經典的電影來說,拍他的續集確實是個挑戰。相對於小1對畸形教育的針砭來說,小2主要探討的是子女與父母溝通以及子女教育問題。這個問題可謂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不光在新加坡,在中國也很普遍。用電影里的話來說,家長與小孩之間溝通的那扇門已經關了,而打開這扇門需要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就是多看他們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簡言之就是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由廣東的一個教育家周宏首先提出來的,梁導非常欣賞周教授的賞識教育,並從他的理論中受到啟發最終拍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小孩不笨2。可以說小孩不笨2是成功的,它在新加坡上映期間再次刷新了小1的票房紀錄,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有人問我,你覺得小2中誰演得最好。有人會說創銳演得好,他把一個孩子從好變壞最後又重新找回自我的過程演繹的淋漓盡致。有人會說賜健演得好,他成功塑造了一個叛逆少年的形象。有人會說梁文宗演得好,他活潑可愛,既懂事又頑皮。但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劇中的每個演員都很出色,一部好的電影是全體演員以及劇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除了三個小演員外,成才的父親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深愛著自己孩子,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愛。為孩子夾菜,孩子卻不喜歡吃。他為了不讓孩子重蹈覆轍,反對成才練武,去銷毀李小龍的光碟,又遭到孩子抵制。他為了表達對孩子的愛,嘗試著開口說I love you,卻下了成才一跳。為了討好孩子,用自己僅存存的20元錢給孩子買了個書包,孩子卻並不喜歡。為了讓孩子能有書讀,不會寫字的他竟把申請書抄了100多份發到各個學校,結果全部被拒絕。最後為了幫孩子解圍而被人推下樓梯而傷到頭部。成才父親的這些行為中都寄託了對兒子深深的愛,然而他始終沒有找到打開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因此直到他即將離去時孩子才真正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可是為時已晚。

我還發現一個問題,小孩不笨系列似乎一直在強調華語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新加坡人中有70%以上是華裔。但是在新加坡的年輕人中,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他們平時交談基本上用英語。雖然華語作為一門必修課目在各個中小學開設,但他的重要性卻遠遠不如英文和數學。梁導正是想通過這部電影來喚起人們學習華語的熱情,告誡新加坡的華裔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文化。

片中把變壞的孩子比喻成爛蘋果,這種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但是我覺得這種比喻通俗易懂而且很貼切。從一個好蘋果變成一個爛蘋果,是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孩子的變壞也是這樣造成的。與壞孩子接觸久了,自己又禁不住誘惑所以就慢慢變壞了。但蘋果變壞了是不是就只能丟掉了呢?其實不然,我們只需要把壞的部分切掉,蘋果還是可以吃的。對於那些壞孩子也是這樣,家長和老師只要循循善誘,採取合適的方法去開導他們,他們終究會變成好孩子的。

我非常贊同梁導的一句話。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我們要做的是要喚醒他身上的好孩子。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執行的是打罵教育,這樣做不僅沒有喚醒他們身上的好孩子反而打醒了他們身上的壞孩子。而喚醒好孩子的方法就是去賞識他們,去多發現他們的優點。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良深,我相信很多人也能從電影的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覺得這樣一部片子是值得所有人去用心觀看的,我們有義務將它推薦給更多的人看,期待著此片早日在中國上映。

7. 介紹幾個適合兒童看的國外電影

《查理和巧克力夢工廠》
《小鬼當家》系列
《料理鼠王》
《三個火槍手》
宮崎駿系列
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劇場
2·龍貓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劇場
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劇場
4·紅豬 (紅の豚) (1992)劇場
5·On your mark (On Your Mark)(1995)短片
6·幽靈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劇場
7·千與千尋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2001)劇場
8·哈爾的移動城堡 (ハウルの動く城) (2004)劇場
通常評論范圍內的宮崎駿作品,除了GHIBLI時期作品8部之外還包括以下2部:
·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漫畫;另有同名劇場《風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改編自漫畫版,主題人物情節較原作都顯得膚淺而簡單。一般評論指前者。
·側耳傾聽 (耳をすませば)(1995)劇場,近藤喜文任監督,宮崎駿擔任腳本,分鏡等製作。
另,宮崎駿新作《崖の上のポニョ》預計於2008年上映。

非宮崎駿導演的GHIBLI其他作品:
·螢火蟲之墓 (火垂るの墓) (1988)劇場 高畑勲(2006出了再見螢火蟲)
·歲月的童話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991)劇場 高畑勲
·聽見濤聲 (海がきこえる)(1993)劇場 望月智充
·平成狸合戰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劇場 高畑勲
·我的鄰居山田君 (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1999)劇場 高畑勲
·貓的報恩 (貓の恩返し)(2002)劇場 森田宏幸
·種山原之夜(種山ヶ原の夜)(2005) 劇場 男鹿和雄
·地海傳說(ゲド戦記)(2007)劇場 宮崎吾郎

8. 幾年前看的一部法國電影,影片講述一個小男孩騎著單車尋找父親的故事,裡面還有個理發師,她對小男孩很好

單車少年
導演: 讓-皮埃爾·達內 / 呂克·達內
編劇: 呂克·達內 / 讓-皮埃爾·達內
主演: 西西·迪·法蘭絲 / 托馬斯·多雷 / 傑瑞米·雷尼耶 / 法布里齊奧·羅吉恩 / 埃貢·迪·馬特奧 / 更多...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比利時 / 法國 / 義大利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2011-05-18(法國)
片長: 87分鍾
又名: 騎單車的男孩(台) / 單車男孩(港) / 騎腳踏車的小男生 / Boy with a Bike / Set Me Free / The Kid with a Bike

9. 一個小女孩手上捧著一盆花和一個男的站在一起是什麼電影

這 個殺 手 不 太 冷 導演: 呂克·貝松 編劇: 呂克·貝松 主演: 讓·雷諾 / 娜塔莉·波特曼 / 加里·奧德曼 / 丹尼·愛羅 / 麥溫 類型: 劇情 / 動作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10. 好看的小孩子演的電影

《小公主》95版,落魄的富家女和窮女孩的友誼 。
《陽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 用肥嘟嘟的身材跳脫衣服很搞笑,勵志家庭片 。
《尼姆島》陽光小美女主演、冒險、奇幻

《小上校》《小叛逆》秀蘭鄧波兒(經濟蕭條時期給美國帶來歡笑的可愛小女孩) 。
《菲比夢游奇境》達科塔·范寧的妹妹,也很可愛 。
《漲潮海岸》一個孤獨小女孩幻想中的世界,充滿另類的奇妙 。
《蝴蝶》法國片,小女孩和老爺爺、親情 。
《我是山姆》弱智父親和可愛女兒的互動,親情感人,西恩·潘和達科塔·范寧新老演技派 。
《夏洛特的網》老電影,小女孩和可愛的動物們(擬人化)。
《孤兒怨》強大的蘿莉,用天使的外表演繹一個老女人的變態心理 。
《第39號案件》惡魔轉世的小蘿莉,喜歡玩弄大人 。
《海扁王》最強大的蘿莉,超炫動作、槍戰、格鬥技巧 。
《壞種》The Bad Seed
(1956) 惡魔型小女孩,老片 。
《阿基拉和拼字比賽》akeelah.and.the.bee.2006 很勵志的兒童片,黑人小姑娘演的很好 。
《小飛俠彼得潘》可愛的彼得潘,溫蒂和弟弟們,夢幻島小精靈叮當 。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二戰中兩個小男孩,感人題材 。
《鬼馬小精靈》卡斯伯變成小男孩非常帥 。
《小屁孩日記》老是把事情弄糟的小屁孩,幸虧長得還算可愛,和小胖子的友情挺感人。
《地心歷險記》父親和兒子地心大冒險,兒子挺帥的 。
《百萬小富翁》英國片,小男孩檢到100w,畫面跳躍充滿想像力,很邪惡的覺得這個嘴巴撅撅的小男孩很性感。
《小淘氣尼古拉》法國片,小男孩擔心媽媽即將誕生的寶寶奪走他的愛,想法設法「除掉」對方 。
《放牛班的春天》 法國片,歌很好聽,電影很勵志,男孩們很可愛。
《人工智慧AI》科幻機器人小男孩,找尋自我,深沉感人 。
《讓愛傳出去》小男孩為幫助別人,改變世界,付出生命,悲劇。
《低語Whisper》邪惡的小男孩,有強大力量,喜歡操縱身邊的大人走向毀滅
《危險小天使》小男孩喜歡撒謊、陷害別人,考驗演技哦 。
《恐怖城堡的秘密》三個小偵探和恐怖城堡的秘密 。
《功夫夢》黑人小孩子學中國功夫 。
《我是城堡的主人》富家子把父親愛上的女傭的兒子逼死了。描寫天真的殘酷 。
《兄弟情人》很唯美的同志電影,前半段都講兄弟倆小時候,我覺得他們長大後還不如小時候部分好看。
《燃燒的夜晚》姐弟在遭遇颶風襲擊家的同時,還要躲避跑到家中的一隻飢餓老虎。弟弟有自閉症,長相可愛。驚悚,情節緊湊。
《野獸家園》充滿幻想的兒童片,小男孩神秘國度歷險記 。
《大魔域》老片,內容曲折離奇,神秘人物層出不窮,也是小男孩歷險的。
《納尼亞傳奇》1-3部
四個小孩
《音樂之聲》經典,修女老師+七個小孩 。
《魔法保姆麥克菲》 1-2部 如何馴服大吵大鬧的小屁孩們。
《奇幻精靈事件簿》 兩個男孩和姐姐、精靈、冒險 。
《哈利波特》1-7部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金凱瑞演反派,片子復古魔幻 。
《仙境之橋》萊斯利和傑西,歷險故事 。
《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親愛的,我把孩子放大了》老片。

閱讀全文

與法國華人小孩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露奶電影 瀏覽:642
邪壓什麼電影 瀏覽:990
劉德華油頭電影 瀏覽:85
女主角叫月亮的香港電影 瀏覽:462
金雞電影節做志願者 瀏覽:277
關於緝毒的電影2016 瀏覽:151
韓國電影劇情2017下載 瀏覽:4
秋霞電影網國產午夜 瀏覽:157
怎麼能讓視頻有電影感 瀏覽:168
王晶的電影鬼片大全 瀏覽:156
俄羅斯電影寶馬 瀏覽:812
中國電影可國外先上映嗎 瀏覽:469
電影院前台提成是怎麼算的 瀏覽:125
國外整形電影很多面膜 瀏覽:329
電影院大廈 瀏覽:273
尺寸大的動漫電影 瀏覽:520
美國電影阿富汗 瀏覽:40
電影票在哪個公眾號上買最便宜 瀏覽:748
電影少女2018收視率 瀏覽:262
日本人連老人孩放過電影名字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