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電影史上最經典的15部西部片
經典的十部美國好萊塢西部片
1[關山飛渡]1939年 導演:約翰.福特
[關山飛渡]是傳統西部片的代表作,是達到了經典性,風格臻至成熟的,相當完美的代表作.約翰.福特把西部片中的社會傳奇,歷史再現,心理真實和傳統的場面調度格局糅合在一起.
靈過出場那場戲.弛往羅特斯堡的驛車開動著,突然被醫生槍響截停,越獄犯虎子靈果出現在荒原上,他一手拿著馬鞭,一手揚著短槍,兀立在土路上,彷彿主宰著千里蠻荒.整個鏡頭採用偏低的角度,從中景猛然變為中景,使他的出場極有威勢,突出這個西部英雄的氣概:年少英俊,驍勇善斗,在蠻荒中未受過文明的污染的原始野性人格魅力.
2[紅河]1948年 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霍華德.霍克斯講故事的非凡功力使這部表現牛仔運送牛群的西部片成為最具視覺沖擊力的傳統電影經典,他與約翰.韋恩的合作為西部牛仔帶來了新的活力,蒙哥馬利.克利夫的表演也是影片的精彩段落,他的張狂與韋恩的沉穩在整部電影都相為輝映.
牛群過河的場景,由一萬多頭牛群漫步過紅河,如同奔淌的河流交匯,這個故事框架借鑒了[奧德賽]及舊約聖經里摩西帶領族人跨越紅海到達應許之地的創意,期間通過許多危難,經歷許多試煉.它象徵著西部原野最原始的魅力,生命和財富.
3[搜索者] 1956年導演:約翰.福特
[搜索者]是西部片大師約翰.福特的反省之作,在這部史詩性的西部片中,真正捕捉到了美國人的精神實質,在之前的西部片中,往往是完全站在白人種族立場的敘事觀點,故事大多是白人英雄面對西部移民進行攻擊殘殺的印第安人的復仇模式,而[搜索者]則向這種看似替天行道的行為進行了質疑,重新探討這部白人對印第安人的對立關系,是50年代西部片的一個驚人突破.
4[野戰群] 1969年導演薩姆.派金帕
[野戰群]是西部片的一個里程碑,在這部電影之後,西部片再也不是原來的模樣了.影片以非英雄化的人物,含糊的道德判斷力和暴力血腥場面,終結了長期以來的西部片的國家神話色彩.
影片開場,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歡悅地看著一群螞蟻咬噬著一隻蠍子,螞蟻群攻,蠍子無路可逃,奮力反擊,而接著,孩子們又用火把燒它們.隨後,小鎮上就開始一場真正的瘋狂屠殺.文明的小鎮遭到無辜的株連,婦女和小孩遭到槍擊馬踏,一時屍體橫陳,這種無節制的暴力和瘋狂氣氛一直持續到片尾.
5[正午] 1952年導演:弗萊德.齊納曼
[正午]是一部與以往又不同的西部片,導演弗萊德.齊納曼將寫實主義風格滲入其中,摒棄了以往西部片的風格化傳統,有著更重大的社會意義.在這部影片中,反角不太鮮明,而四個復仇的歹徒也只是符號化地一帶而過,影片真正的反角,其實是整個社會,凱恩殺敵除惡後,沒有接受人們的歡呼,這個個人的勝利其實是加劇了社會沖突,也加深了全鎮人民羞恥和屈辱.
6[虎豹小霸王] 1969年導演:喬治.羅伊.希爾
這是一部具有懷舊色彩的西部偶像電影,導演把全部精力用在美化兩個英俊的牛仔保羅.紐曼和羅伯特.雷德福.另外,它的成功也在於他把握住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就是西部片在60年代末的危機,而兩個牛仔的處境與當時的西部片的嚴峻形式異曲同工.
7[西部往事] 1969年 導演:賽爾喬.萊翁內
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翁內「通心粉式西部片」中的優秀作品,具有歐洲片風格的西部故事題材,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手法,兼顧商業性與藝術性的藝術大作.
8[賞金殺手] 1965年導演賽爾喬.萊翁內
賽爾喬.萊翁內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經典合作作品,義大利「通心粉式西部片」的高峰作品,萊翁內從東方的武俠片中得到靈感,並將其進一步融合在西部類型片中,充分發掘出這個神話詩類型電影中的娛樂價值,並且難得完美地將暴力與音樂有地結合為一體,使其具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殘酷的詩意」.
9[不可饒恕] 1992年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90年代的西部電影的輓歌,對傳統的西部片進行了拆除和消解,將昔日槍法如神除暴安良的牛仔英雄變為嗜血殺人的強盜.而一直令人神往的西部荒原則是個殺人屠場,影片的最後正義的拯救者老牛仔芒尼曾是一名江洋大盜,而如今已經老態龍鍾,上馬都很吃力,使這部電影的道德立場更加含混.
10[燃情歲月] 1995年導演:愛德華.茲維克
這是90年代最優秀的西部電影,狂野,粗獷,放縱著男人的激情.從而燃燒成風一樣的馬背史詩,布拉德.皮特自此成為90年代最迷人的男人.
㈡ 推薦幾部電影,內容要求描寫美國人熱愛自由,民主,不畏邪惡勢力和艱難困苦最終勝利
颶風
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
我很喜歡的
對抗政府的錯誤行為。
有些感人
㈢ 《肖申克的救贖》 被譽為最能代表美國精神的電影,從電影中如何解讀這一評價
貫穿電影始終的主題就是「希望」,hope,也許這就是美國人所認為的,但表美國嚮往自由的精神吧。
正是如此對希望和自由精神的表達,讓其能被譽為最能代表美國精神的電影吧。
㈣ 以自由為主題的美劇、電影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
在宇宙中未知的地方有一個由12個人類殖民地組成的星際國家,人類為了方便製造了Cylons(機器人)為人類服務,但Cylons起來反抗人類,雙方在血戰之後停火,Cylons離開了殖民地去建立自己的家園。40年的和平讓人類放鬆了警惕,Cylons通過人類內部的間諜癱瘓了人類的防禦系統,摧毀了Battlestar艦隊,用核武器將殖民地的城市化為灰燼。Battlestar Galactica是唯一一艘倖存的航母,它在艦長Adama的指揮下帶領幾十艘各式各樣的民船和近5萬名倖存者逃離了殖民地的行星系統,開始了尋找人類的第13個殖民地-地球-的旅程。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是一出在2003年12月8日於美國科幻頻道(Sci Fi Channel)上開播的美國科幻迷你電視系列劇(Miniseries)。這一系列的電視系列劇其實都是以1978年時一出極受歡迎的科幻電影《太空堡壘卡拉狄加》與其之後一系列同名電視系列劇為藍本,加以改編翻拍而成,並且成為科幻電視台有史以來最賣座的自製電視系列劇。
以上摘自網路
㈤ 有沒有反映美國人追求自由民主的電影
美國人拍攝的直接表達追求自由民主的電影較真起來還真是不多……相對這類題材,追求社會公正,或者抨擊社會弊端的作品倒是層出不窮,比如大名鼎鼎的《綠里奇跡》和《肖申克的救贖》,述說對自由不同見解的內戰兩部曲《葛底士堡》與《眾神與將軍》,講述黑人士兵尊嚴的故事《光榮》,不拘一格,抨擊刻板教育制度的《死亡詩社》,只要你去比較大的電影門戶搜一下,這樣的題材應有盡有。
想了解美國人追求自由民主的歷史其實是有一本中文書可看的,《自由的歷程——美利堅圖史》,圖書館和書店應該都可以找到,詳實地講述了建國以來數個世代美國人為自由民主付出的汗水甚至鮮血,PBS(出兄弟連的那個電視台)根據這部書退出了一系列電視紀錄片,在電驢也可以搜到。
㈥ 美國一直倡導平等自由,電影《綠皮書》在美國反響如何
《綠皮書》是好萊塢今年最好的黑人電影, 以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探討了黑白歧視以及社會階級等嚴肅議題,讓觀眾在嬉笑和感動的同時,又能引發對這些社會問題的思考,但是感覺在美國反響不好。主要是故事原型的家屬稱影片與真實情況不符,他們聲稱現實中的黑人鋼琴家並沒有和白人司機做朋友; 其次有部分黑人觀眾認為影片白人男主托尼的戲份太多。
㈦ 一部瘋狂吸引美國仇恨的電影《獨裁者》, 劇中人是如何掌握自己命運的
很多人為電影《獨裁者》貼上「雅俗共賞」的標簽,但在我心中,《獨裁者》就是一部,一俗到底的「俗」,並沒有「雅」,最後的升華,更類似於俗到極致的反彈。
這部電影,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純喜劇OR高級黑。
以電影比喻國家,以艾拉登比喻體系,以他的浮誇性格吐槽體系的腐朽,它的所有反抗,則是民眾的心聲,這就是《獨裁者》,惡俗,但很好看。
㈧ 求幾部電影:關於黑人領袖 曼德拉總統的電影謝謝大家
溫妮·曼德拉
導演:達雷爾·魯特
主演:泰倫斯·霍華德/伊萊亞斯·科泰斯/溫迪·古遜
類型:劇情
地區:南非加拿大
上映日期:2013年09月06日(美國)
溫妮·曼德拉劇情
電影網官方認證版
標簽:溫妮·曼德拉
講述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曼德拉前妻溫妮的故事:納爾遜·曼德拉曾在獄中度過27個春秋,他的妻子溫妮為了幫他出獄四處奔走活動,並幾次入獄。溫妮也是一位反對種族隔離的鬥士,其戰斗、忠貞、母愛的形象贏得了廣大黑人的愛戴,曾享有「黑人母親」的尊稱。不過隨著個人威信的提升,溫妮個性中的陰暗一面逐漸暴露在公眾面前,1991年她因涉嫌包庇一位虐殺14歲少年的前保鏢被判處6年監禁徒刑,2003年她又因盜竊和欺詐等共計68項罪名而被判入獄5年。1996年曼德拉與她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