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俄羅斯戰爭電影武器介紹

俄羅斯戰爭電影武器介紹

發布時間:2023-07-08 11:24:25

㈠ 電影《湄公河行動》中涉及了哪些武器

有很多武器,簡單介紹幾種:

1、T5000狙擊步槍:ORSIS步槍廠位於莫斯科市,專門生產精確狩獵、靶槍和精密狙擊步槍,據說該廠的產品在300米可保證sub MOA的水平。在2011年,俄羅斯軍方選中ORSIS的T-5000狙擊步槍作為新一代的狙擊步槍。

在《湄公河行動》中,穿插敘事很好的展現出了黨中央對這一事件的重視,以及給泰國、緬甸施壓所帶來的高壓態勢,同時也不乏在金三角地區作戰的驚險、刺激。《湄公河行動》主創還去到西雙版納州局觀看公安民警武裝護航的影像視頻,州局禁毒支隊、特警支隊准備了禁毒查緝車、特警防護裝備、武器和破拆裝備等器材向主創人員展示,方便今後電影拍攝期間的道具製作。

第一次車臣戰爭有多慘自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的最慘巷戰

喜歡看戰爭大片的小夥伴們一定會看過一部俄羅斯非常經典的戰爭電影《煉獄》。這部電影是根據第一次車臣戰爭所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給很多小夥伴們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車臣戰爭可以說是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因為這次戰爭正是自斯大林格勒戰役過後最慘的一次城市巷戰。那麼現在我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電影《煉獄》講述的是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所發生的事情,俄軍第131摩托化旅在格羅茲尼遭遇埋伏的悲慘故事,在這裡面所有的內用都是取自於真實的戰例。這場戰爭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城市巷戰,曾經一度威震四方的俄羅斯軍隊出動了有三萬多大軍在進行戰斗,打了整整三個多月。俄軍損失慘重,軍隊的士氣大跌,當時俄國官方公布陣亡人數達到3826人,受傷的有17892人,408人失蹤,另外還有一名少將觸雷陣亡。投入的2200輛坦克與裝甲車,其中有225輛被認定徹底摧毀。

這場戰爭結束後,就連當時的美國也是唏噓不已驚嘆道:「打不起這樣的城市巷戰」。那麼造成俄軍損失慘重主要有哪些原因呢?主要有這五個: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戰爭爆發的時候剛好是蘇聯解體後沒多久,當時的經濟處於崩塌狀態,政治也十分的混亂,俄羅斯的軍隊實力迅速下降,戰鬥力以及經驗都非常的欠缺,另外士兵的技術能力也是不足的,完全無法有效的去應對激烈色戰爭。另外不會沒有得到系統化的訓練,而且還有著嚴重不滿員的情況。1994年12月26日,俄羅斯的聯邦安理會理事成員召開了會議,最終決定向格羅茲尼地區部署裝甲部隊,徹底的鏟除車臣的分裂組織。而在此時此刻,俄羅斯連一個完整編制的坦克師都選不出來,當時俄羅斯最精銳的坦克師以及摩步師全部都缺員4-5千人以上。

第二個就是,當時俄羅斯的主戰武器以及裝備都已經非常落後了,俄軍的坦克裝甲以及車輛的復合裝甲防護普片情況下都是不到位的。當時使用的T80主戰坦克,燃氣輪機怠速時候的油耗和作戰時候所使用的油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以至於當時很多坦克在熱車待命的時候燃料就已經全部耗光了。同時在這場戰爭期間,俄羅斯的戰術通信技術也是非常欠缺和落後的。當時車臣的叛軍經常能夠監聽到俄羅斯無線電的加密通訊,甚至還可以冒充俄羅斯的軍官來對俄軍下大一些錯誤的軍事指令。

另外再當時的俄羅斯軍隊中還出現了一些非常讓人乍舌的現象,在格羅茲尼市區激戰後,那些在殘廢坦克身上更換下來的爆炸反應裝甲盒,為了急於應戰,很多T-80BV坦克的反應裝甲裡面都是沒有炸葯的,使得這層裝甲根本沒有任何用處。而這種情況發生有一部分原因竟是有一些士兵賣掉了裡面的炸葯用來補充他們可憐的低工資。

第三個就是當時俄羅斯士兵的戰斗素質太低下,而且還狂妄自大,疆場會出現指揮脫節的情況。就比如當時俄羅斯的炮兵,隸屬於5個完全不同的司令部,當時俄羅斯炮兵根本就不清楚該聽哪個司令部的指揮與調遣。而且前線呼叫炮火支援的時候,火炮支援的反應速度太慢。當時俄羅斯的整個參戰的部隊都沒有做好面對嚴酷戰斗的准備,他們大多數人以為的就是開著坦克就這么闖入格羅茲尼,然後車臣的叛軍就會跪下來祈求俄羅斯士兵的饒恕。

第四個就是,當時俄羅斯軍隊採取了錯誤的戰術戰略方針。在俄軍攻打格羅茲尼市中心的時候,131摩步旅採用的是一字長蛇縱向行軍隊形。而且打頭陣的坦克連個掃雷犁都沒有安裝,步兵也都坐在了裝甲車的車頂上,期間甚至連搜索以及偵察隊都沒有派出去過,一個個的都成為了暗中車臣反叛軍的活靶子。知道打頭陣的坦克和最後一輛坦克被摧毀後,整個縱隊便這么癱瘓了,在狹窄的街道上任人宰割。由於堵塞了通道,而且還過於的擁擠,俄羅斯的坦克火炮無法做到壓制那些藏在地下室和建築頂端的車臣反叛軍。而且步。兵只能分散成為班排各自分散作戰,整個部隊猶如一盤散沙,這些缺乏實戰經驗的俄羅斯士兵們亂成了一鍋粥,結果後一個個逐個被擊破。

這場戰斗的開端,整個131摩步旅基本上是全軍覆沒了,整個旅1000多名士兵,包括旅長在內800多人陣亡了,146輛坦克損失了122輛,僅僅只有一名軍官和10名士兵能夠憑著自己的行動活著撤離了市區。這場戰斗過後,該旅重建以後被歸入到了被高加索軍區第58集團軍序列。後來在2008年俄羅斯閃擊喬治亞的時候,該旅奉命參戰了。戰爭結束後就直接駐扎在了喬治亞阿布哈茲共和國古達烏塔市的第七軍事基地,目前已隸屬於俄羅斯南方軍區。

第五個就是車臣的叛軍很多都是前蘇聯的老兵,很多都是有過實戰經驗的,戰鬥力都是極強的。從很在開始,格羅茲尼就是一塊非常難啃的硬骨頭。這最城市是在1918年的時候建造的,在當時是完全按照要塞設計的軍事化城市,在室內,堡壘密如蛛網,易守難攻。根據當時俄羅斯的聯邦國防部的計算,當時車臣獨立首領杜達耶夫的支持者超過了12萬人,當時他手底下的叛軍幾乎都是當年參加過阿富汗戰爭的蘇聯老兵以及一些阿富汗的傭兵,就連杜達耶夫他本人曾經也是蘇聯的英雄空軍少將。當時車臣叛軍培養了大量的狙擊手,在當時有20%以上的俄羅斯軍人是被狙擊手的冷槍所擊斃的。以至於在當時俄軍的哨卡人員在檢查過往人員的時候會專門檢查車臣人員的肩膀上是否會留有著打槍時留下來的印記。

㈢ 俄羅斯戰爭電影介紹 俄羅斯戰爭電影有哪些

1、《T-34坦克》本片講述1944年,一群英勇的俄羅斯士兵用一輛半損壞的傳奇T-34坦克從德國人手中成功逃脫,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充滿勇敢、激烈的戰斗、牢不可破的愛情和不可思議的奇跡的時代。

2、《女狙擊手》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游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帕夫利琴科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同時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脅。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並墜入愛河。然而,好景不長,戰爭過去,厄運卻再次降臨……

3、《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4、《五月的四天》德國,二戰結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領著他的部隊佔領海邊孤兒院的蘇聯軍官。一支在海灘駐扎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部隊。一種反常的危險的愛。所有人都對戰爭感到疲憊,只有十三歲的孤兒彼得,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千萬百計煽動兩支部隊。直到他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早就潛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謂 的敵人,其實是如父親般的朋友。這時劃清的不是敵與友之間的界線,而只是善與惡之間的界線。

5、《第九突擊隊》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間,阿富汗戰場異常慘烈。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死傷無數。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六名新兵應征入伍,以協助前線戰斗。他們接受嚴苛的魔鬼訓練,進行各種特種培訓。1987年末,這支奇兵組成「第九突擊隊」前往阿富汗,受命占據3234高地,以掩護蘇聯士兵撤退。第九突擊隊保護蘇軍大部隊安全通過,而自己卻彈盡糧絕。血腥而殘酷的戰場上,他們視死如歸的身影顯得異常悲壯。

㈣ 電影求助!

俄羅斯電影《風暴之門》
2006年俄羅斯最新戰爭動作電影,改編自俄國戰爭報告文學<連隊消逝在天際>,講述一個真實的事件,2000年2月俄某空降師 6連在高加索與車臣匪軍的戰斗,最後85名官兵英勇犧牲了。影片由《第九縱隊》原班人馬傾力打造,多位動作男星聯合出演,有安德烈·卡拉斯科(《土耳其式開局》、《第九縱隊》、《俄羅斯大亨》)、米蓋爾·普萊切科夫(《第九縱隊》)、米蓋爾·葉弗里莫夫(《第九縱隊》、《國家顧問》)、丹尼爾·斯塔科霍夫(《情迷彼得堡》)等等。《風暴之門》實際不是電影,而是一部劇集,四集總計210分鍾。這部戰爭題材的劇集講述車臣戰爭中俄羅斯官兵一段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守衛戰。

【片名】:
【譯名】:風暴之門
導演】:
【主演】:安德烈·卡拉斯科
米蓋爾·普萊切科夫
米蓋爾·葉弗里莫夫
丹尼爾·斯塔科霍夫
【類型】:戰爭
【片長】:210分鍾
【國家】:2006俄羅斯
【格式】:DVD-RMVB/700k
【字幕】:簡體中文字幕
【語言】:俄文

【影片簡介】故事發生在切克尼亞(Chechnya)叛亂時期,由陸軍上尉多洛寧(Doronin)帶領的戰斗連,被派到一個四面環繞巨岩的狹窄山區,他們的首要任務看似很簡單,即阻止一夥叛軍匪徒通過這個峽谷。士兵們希望這次任務一切都能順利,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被解除職務,一些作著隨時離開的打算,另一些人則期盼著愛人的來信……沒料到由泰姆拉茲率領的叛軍達到1000人,並很快地進入了他們所在的陣地,沖突迅速變成了一場血腥的肉搏戰。這些俄羅斯戰士們能否堅持信念,與十倍數量的叛軍戰斗到最後一口氣嗎?

轉貼:【影片評論】《風暴之門》的故事背景取材於車臣戰爭中的真實戰役。車臣叛軍與俄羅斯政府軍的常年戰爭一直是神秘和遙遠的,而這部電影就將這個局部戰爭的細節平鋪直述的擺在了觀眾眼前,即使是用於歷史參考都有眉有眼。片中車臣叛軍的組織性、對戰爭的專業性和哈薩克軍人的兇殘本性確實讓人佩服當時普京總統對待車臣叛軍絕決的魄力。更令人興奮的是,片中前蘇聯常規軍備的集體亮相是軍事愛好者難得一見的誘人場面。以前從美片中看到了蘇聯制式武器不僅單一而且缺乏認真的描寫,這對軍事迷來說是一種遺憾。但本片可謂是蘇式常規武器的集體檢閱,從制式步槍AK74到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這些聞名世界的經典武器被無限度全方位的予以展現。片中 「米 24」強大的攻擊力第一次作為電影鏡頭有著強大的視覺震撼,了卻我一樁曾經的心願——「這個和阿帕奇直接對抗的傢伙到底威力如何?」影片的戰爭場面相當真實客觀,並且具備很強的可看性。片中尋找狙擊手的一幕戰爭戲扣人心弦又驚險刺激,而森林中的偵察分隊的遭遇戰短兵相接之處驚心動魄,凶險之極。而最終的大決戰宏觀壯偉且觸目驚心。由這些場面構成的《風暴之門》對於軍事題材的愛好者來說完全是當下少有的選擇。個人認為,這部影片是前蘇聯常規武器和作戰模式最全面系統化演練的一部戰爭電影,尤其對於軍事迷來說。

本片從風格上彷彿是美版《兄弟連》和國產《亮劍》的組合。三個半小時的電影從俄軍官兵的個人角度將戰役從開始一直細化到結束。影片利用大量的閃回鏡頭交待人物的背景心理,而戰爭場面拍攝得宏大並且客觀真實。《風暴之門》實際是俄羅斯的主旋律電影。影片同樣帶著些許的官方色彩,謳歌國家的榮譽和政府的偉大(這應該是主旋律電影的內核吧)。《風暴之門》的攝制手段並不高明,運用的技巧也很古老。但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社會背景以及個體的精神力量都被渲染得合情合理,觀後的感覺是感嘆俄羅斯官兵為國而戰的高風亮節。相對於國產主旋律題材的影片,《風暴之門》的攝制和創作真是需要國內相關人士和官員學習。終究真實可信沒有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的電影可以獲取觀眾的心。

這部戰爭片雖然在表現手法上過於老套,但對各種細節的真情流露之處還是比較自然,況且還有真實的大量的專業的戰爭場面作為電影的突出賣點。因此,過一次戰爭癮或了解一段歷史都是觀看本片的樂趣所在。可能由於主旋律的因素,影片並沒有對車臣戰爭進行必要的反思,也沒有對和平作出期盼和憧憬。這不得不算是一種遺憾。

㈤ 推薦幾部俄羅斯特種部隊電影

第1部:《巴爾干邊界》


這是一部驚險刺激的好萊塢式動作影片,一隻海豹隊前往菲律賓,營救被困的中央情報局女特工,之後他們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於是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對恐怖分子進行圍剿。

本片最大的看點就是:真實,影片故事改編自真實的軍事行動。導演更是對當時的行動地點一一走訪,片中出現的所有槍械都是軍械,而非道具,參演的大部分演員都是現役的海外突擊隊隊員。

㈥ 求俄羅斯電影 刀的哲學

刀的哲學
刀的哲學 Philosophy of a Knife的劇情簡介
20世紀上半葉,戰爭的陰影籠罩全球,久久不忘。生命的價值日漸低微,眾生被迫成為利益集團的犧牲品與實驗品。東亞一隅,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不斷壯大,其向外擴張的野心也不斷膨脹。數次對俄戰爭的勝利,讓這個民族變得愈發狂熱。然而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資源短缺成為了限制日軍繼續擴張的首要難題。時德、蘇等國的科學家不斷開發生化武器,陸軍中將石井四郎相機而動,提議建立生化部隊,這便是日後臭名昭著的滿洲731部隊。在抗日戰爭期間,這支魔鬼部隊對戰俘、當地百姓進行了無數滅絕人性的實驗,時至今日,鬼魂的哀號仍在滿洲上空久久回盪……
本片採取劇情和記錄的手法製作,素材來自前蘇聯軍事翻譯人員Anatoliy Protasov。
精彩找到了。

㈦ 求一電影(也許是電視)線索也許是蘇聯抗戰片,一群孤兒院的孩子,其中一個用的是彈弓,最後被燒死在高塔

俄羅斯其他題材電影可能比較一般,但戰爭類電影還是非常出彩的,有很多經典的戰爭電影奉獻給世界,小編盤點了下,推薦10部這幾年比較經典的戰斗民族的戰爭電影。
T-34坦克 T-34 (2018)
本片講述1944年,一群英勇的俄羅斯士兵用一輛半損壞的傳奇T-34坦克從德國人手中成功逃脫,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充滿勇敢、激烈的戰斗、牢不可破的愛情和不可思議的奇跡的時代。
提起二戰,除了莫斯科保衛戰,閃電戰,最令俄羅斯人驕傲的當屬「坦克戰」。二戰期間,蘇聯和德國雙方共投入了幾萬數量級的坦克沖鋒陷陣,捉對廝殺。雙方通過戰場情況,不斷改良自己的坦克裝備,靠技術競賽,生產速度,對戰斗的轉折和結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豹式中型坦克名聲在外,但一旦提到蘇聯的T-34中型坦克,所有軍事迷都會暗自稱奇。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А (2015)
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帶領兩個班的女機槍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阿納斯塔西婭·米庫爾欽娜 Anastasia Mikulchina 飾)在不遠的樹林里發現了兩個空降的德軍計劃要襲擊蘇聯腹地的軍事設施。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索菲婭·列別傑娃 Sofya Lebedeva 飾)、迦爾卡(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 Kristina Asmus 飾)、麗達、索妮婭(雅戈尼婭·庫茲涅佐娃 Agniya Kuznetsova 飾)、冉妮婭(葉夫根尼婭·馬拉霍娃 Zhenya Malakhova 飾)等五個姑娘。但敵人的力量與自然環境的惡劣遠比她們想得要殘酷,這些美麗的蘇聯女戰士,不得不在叢林中與人數眾多的敵軍反復周旋…… 電影根據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代表作改編。
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2013)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卡嘉(瑪麗亞·斯莫爾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飾)。卡嘉的父母早已死於戰火,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之中。 鑒於建築的位置極其重要,極度厭戰的德國軍官彼得·卡恩(托馬斯·克萊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飾)奉命奪回該據點。慘烈無情的修羅場,人性和獸性的角力永無休止……
女狙擊手 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 (2015)
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游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帕夫利琴科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同時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脅。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並墜入愛河。然而,好景不長,戰爭過去,厄運卻再次降臨……
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2010)
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 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五月的四天 4 Tage im Mai (2011)
德國,二戰結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領著他的部隊佔領海邊孤兒院的蘇聯軍官。一支在海灘駐扎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部隊。一種反常的危險的愛。 所有人都對戰爭感到疲憊,只有十三歲的孤兒彼得,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千萬百計煽動兩支部隊。直到他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早就潛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謂 的敵人,其實是如父親般的朋友。 這時劃清的不是敵與友之間的界線,而只是善與惡之間的界線。
煉獄 Чистилище (1998)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這里沒有《Black Howk Down》里"Leave no one behind」式的宣言,只有嗆人的硝煙、無限的仇恨以及苦澀的勝利。老實說,如果本片有美國大片那樣的資金撐腰,絕對可以成就一番票房,至少也決不會1997的片子至今也默默無聞。可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里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沖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第九突擊隊 9 рота (2005)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間,阿富汗戰場異常慘烈。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死傷無數。 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六名新兵應征入伍,以協助前線戰斗。他們接受嚴苛的魔鬼訓練,進行各種特種培訓。1987年末,這支奇兵組成「第九突擊隊」前往阿富汗,受命占據3234高地,以掩護蘇聯士兵撤退。第九突擊隊保護蘇軍大部隊安全通過,而自己卻彈盡糧絕。血腥而殘酷的戰場上,他們視死如歸的身影顯得異常悲壯。
戰場上的布穀鳥 Кукушка (2002)
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秋天,芬蘭士兵維伊克(威勒·哈派塞羅 Ville Haapasalo 飾)和蘇軍少尉伊萬(克多·貝徹科夫 Viktor Bychkov 飾)都走到了各自人生的盡頭。維伊克因為違反了軍令而被鎖在了一塊巨大的岩石上,而伊萬則因遭到誣陷而坐上了前往審判場的汽車。神秘女人安娜(安妮·克里斯汀娜·朱索 Anni-Kristiina Juuso 飾)的出現成為了兩人最後的希望,她不僅將垂危的兩人從死亡線上挽救了回來,還將他們帶到了自己所居住的,猶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之中。 在那裡,三個語言互不相同的人開始了他們的奇異生活,對於這種平靜而友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樂在其中。停戰的消息傳來了,這意味著三人生活無法再繼續下去,面對心中涌現的感情,依維柯和伊萬再一次的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戰爭電影武器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愛情動作片哪部好看的電影 瀏覽:857
動畫英語大電影免費 瀏覽:843
懸念電影大全 瀏覽:631
鄒晶晶脫軌電影2016 瀏覽:354
電影觀後感關於父母的 瀏覽:389
最新電影免費觀看2017百度 瀏覽:436
美國關於機場的電影 瀏覽:246
選擇兩部電影將主角互換 瀏覽:195
愛情電影日本演員表 瀏覽:992
活著電影如何體現國家 瀏覽:318
動物世界大電影 瀏覽:548
播放周星馳電影列表 瀏覽:696
托馬斯大電影迷失寶藏 瀏覽:815
哪個男明星演過啞巴電影 瀏覽:906
東京電影節徐若瑄 瀏覽:256
火山災難電影有哪些 瀏覽:195
蘋果手機電影拷貝到電腦里 瀏覽:98
豆瓣電影90以上的電影 瀏覽:821
電影歷史的轉折點哪裡有資源 瀏覽:441
電影彌敦道男主角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