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電影奪冠美國隊員

電影奪冠美國隊員

發布時間:2023-07-23 04:55:38

1. 白浪為了出演影片《奪冠》,作出了哪些犧牲

白浪為了出演影片《奪冠》半個月體重減了30斤,並且電影中的訓練場景都是真實的

一、半個月體重減了30斤

試鏡後,劇組要求白浪減肥。「其實我當時也不胖。我曾經是排球運動員,熱愛運動,但電影的要求是更瘦,才能貼近那個時代中人的體型。」為了演好上世紀80年代的郎平,白浪在半個月里減了30斤。

白浪說:「這么短的時間,減掉這么多體重,太傷身體了。好在劇組給我搭配了健身教練和營養方面的專家,防止我體重掉的過快,出現身體上的問題。如果是普通人,我不建議這么快減重。」

二、電影中的訓練場景都是真實的

白浪說,電影中的訓練場景都是真實的。劇組復制了當年女排訓練基地的簡陋排球場,飾演老女排隊員的演員們,在這塊場地上流著汗和淚,將自己熬成一個真正的中國女排隊員。

「我們拍戲,(尤其是)拍排球的戲,一個鏡頭要反復拍很多次,訓練時壓力更大。特別是我要扮演媽媽,她打得特別好,所以每個鏡頭我都得盡最大的努力,不能留遺憾。」白浪說,「即便每一天都特別累,我也不能打得不好,那就對不起我媽,對不起當年那支中國女排。」

(1)電影奪冠美國隊員擴展閱讀

白浪自認沒天分,放棄職業排球生涯:

陳可辛之所以選擇白浪飾演青年郎平,除了她是郎平女兒這個先天優勢外,還因為白浪自身條件——有過長達十年的排球運動員生涯,身高1.89米,比母親郎平還高出5cm。

白浪1992年出生,從小在美國長大,父親是前八一男排隊員白帆,可能是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她極具運動天賦,6歲踢足球,14歲選擇了排球運動,「其實媽媽沒有給我什麼壓力,主要是我喜歡」。

後來,她成了加利福尼亞TCA隊的絕對主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白浪入選美國少年女排12人大名單,「我們每個暑假都會和北京隊一起打球,那也是一支職業排球隊,所以我打球還行」。

然而,白浪並沒有像母親一樣繼續在職業排球運動員的道路上走下去。她說,「因為我沒有天分,當運動員要做出選擇時,你就會知道自己行不行」。最終,她選擇和普通人一樣,做個白領。

2. 《奪冠》代表中國參加奧斯卡,這部影片中鞏俐貢獻了怎樣的演技

《奪冠》里陳可辛還大膽的啟用了白浪加鞏俐的組合,通過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年輕時候的郎平,鞏俐飾演的則是現在的郎平。看了鞏俐扮演的郎平,鞏俐果然是到位的老戲骨。即使這部片子鞏俐是到後半段才出場,都讓人不得不感嘆,這種克制所呈現的力度和深度,卻是前所未有。

3. 《奪冠》贏得金雞三大獎項,這部電影中最讓你震撼的瞬間是什麼

《奪冠》這部電影在金雞獎上,成功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並且獲得了8個提名。整個電影對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女排隊員訓練的時候。毫不誇張的說,在2013年之前,我國女排全都是靠玩命的訓練。在整個賽場上,拼得是自己的身體。可在當時中國沒有辦法,只能通過訓練來彌補。

3、郎平

整個電影以郎平的視角,來展現中國女排。說到能代表中國女排的人物,也只有郎平。十個世冠,4個有郎平參與,4個郎平擔任教練。她幫助了女排振興,幫助了女排覺醒,也是她在中國女排無人的時候成功訓練出一支世界前三的隊伍。而後更改訓練方式,也讓郎平自己退出之後,中國女排有足夠的隊員等待下一任教練的出現。

4. 白浪在影片《奪冠》中扮演的是誰

電影《奪冠》中,白浪飾演青年郎平,戲份主要集中在電影前半段,上世紀80年代,郎平和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賽場上頑強拼搏,開啟了中國女排的黃金時代。

作為演員,在美國從事金融工作,之前沒有任何錶演經驗的白浪,似乎不是最優人選,但作為郎平的女兒,沒有人比身高1.89米,有著十年排球運動員生涯的白浪,更適合出演這個角色。

今年年初,為配合《奪冠》宣傳白浪從美國請假回中國,跑路演、接受采訪,這一切都與她的日常生活沒有任何交集,不過「可以看到媽媽當運動員時的樣子,還是件很奇妙的事情」。雖然是第一次演電影,但導演陳可辛對她的表演褒獎有加,「比我用過的拿過獎的演員演得都好」。

(4)電影奪冠美國隊員擴展閱讀

演郎平前,沒和母親有過多溝通:

對於出演這個角色,白浪其實並沒有和母親郎平有過太多溝通,「我媽很忙,那時她正在准備奧運會入選賽」。就連電影開拍,郎平都沒看過劇本。出演年輕時的母親,白浪是忐忑的,因為她對於母親上世紀80年代的那段經歷並不了解。

最初為這個角色做准備時,她看了很多當時的比賽、紀錄片,還看了1981年的一部講述中國女排運動員的電影《沙鷗》,隨著了解的深入,「演青年郎平成了我的一個新目標」。

體型上,因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都很苗條,於是白浪開始了瘋狂的減肥模式,堅持運動,拒絕高熱量食品,四周之內減重30斤。而她最終能夠拿到這個角色,並不只是因為她是郎平的女兒。最後一周,表演老師和白浪一起對戲,然後將素材拿給導演看,導演拍板,白浪才進組。

5. 電影奪冠是歷史事實

提起女排精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奪冠》中關於老女排最多的畫面,就是她們在訓練的場景,提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練」,女排姑娘們手上扎了木刺,身上都是傷。除夕夜萬家團圓,她們還在打排球。

這種「魔鬼式」的訓練確實是真實發生的,1979年,中國女排開始在郴州集訓,當時郴州女排基地條件艱苦,教練的訓練更嚴格,不符合質量過不了關,完不成指標下不了課。對於女排姑娘們來說,加練、補課是常事,而且一個隊員沒完成,其他人都要跟著一起練。

為了讓隊員們盡快提高成績,教練只能「鐵石心腸」。為什麼練這么狠?電影通過教練之口說出了大背景,當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很多方面與國外相比差距太大,美國的教練已經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女排訓練中了,而中國的女排姑娘們還在簡陋的竹棚館中訓練。吳剛飾演的教練說,他到國外看著高樓大廈哭了,中國太落後了,所以他心裡總想著快點快點。「我們要證明給他們所有人看,中國人,行的!」

1981年女排奪冠,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這不僅僅是女排的勝利,還象徵著明燈和號角。女排姑娘們不畏強敵、飛身魚躍的畫面,讓許多處於迷茫中的人看到希望和方向,讓很多低沉的人重拾信心和力量。

6.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四篇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在工作學習中經常會感受到壓力的存在,然而看電影就成了一種很好的解壓方式。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奪冠》 觀後感 精選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1

   1981年《人民日報》第一次提出“向女排學習,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揚女排精神,振興中華”的號召振我中華,為國爭光是中國女排一直保持拼搏狀態的核心。中國女排的隊員們為了中國體育事業,勇於犧牲樂於奉獻,為了捍衛國家的榮譽,付出了異於常人的艱辛。中國女排在世界體育競技場上展現中國運動員的風采,為了民族的振興,心繫祖國,奉獻青春。從五連冠至今,期間中國女排取得了耀眼的成績,也曾經跌入低谷,但是中國女排的發展歷史依舊長盛不衰。在女排發展歷程中涌現出了眾多的超級球星,但是中國女排這個光榮且又分量的擔子並沒有在比賽中僅靠某一名運動員,依然是團結協作,排球作為一種球類集體競技項目,強調的是群體成員結構和功能上整合的最優化,場上6名運動員配合默契,發揮出了屬於中國民族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從郎導賽後不可抑制的眼淚當中我們可以猜到,砥礪前行的中國女排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汗水,十一連勝,從我們看到的過程來說,是壓倒性的優勢,但是這樣的壓倒性的優勢是從去年世錦賽後,中國女排的教練組和隊員們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才能達到世界盃中完美的狀態。而在賽場上,我們看到的是不驕不躁,不緊不松,善始善終的中國女排。對阿根廷這樣的弱旅,中國女排同樣用全主力陣容去出戰,用最好的狀態對陣阿根廷隊,這是對阿根廷的尊重。這也是我們一直口口相傳的“女排精神”。朱婷說:“我覺得女排精神一直都是一個傳承,從郎導一代五連冠開始,到我們這一代,本質的東西並沒有變,一直都在豐富內涵,對我們來說,女排精神是一個集體的象徵,一個團隊的象徵,一起努力,永不放棄!”

   中國女排球迷是這樣認為:“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激勵了好幾代中國人,看到中國女排再次奪冠,彷彿又回到幾十年前,現在每個細胞都是幸福的。”“再難的逆境也決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是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我們不僅為中國女排鼓掌,更要在工作中發揚女排精神。在不同崗位上,既要當好“一傳手”“接應手”,為社區工作凝神聚力、創造有利條件;更要當好“主攻手”,具備不畏艱險、敢啃硬骨頭的勇氣和膽量。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頭。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加強,人們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女排精神對於個人和團隊在挫折面前不懼困難、奮力拚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今社會同樣可以鼓舞企業、團隊和個人戰勝困難,通過不斷努力而獲取成功。愛國精神是每個中國公民具備的基礎,沒有國家的繁榮強盛,個人懷揣的夢想也無法實現。每次奧運會奏響勝利的國歌聲,總能喚起觀眾的愛國熱情。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奪冠並非獲得一塊金牌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通過女排精神再次喚起人們的愛國精神,讓人們通過女排精神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榮譽感,加強人民群眾的向心力。

   女排精神是我國競技體育的一筆財富,儼然已經成為一面特點鮮明旗幟。其意義早已超越了競技體育本身從而升華到更高的精神層面,女排精神在體育、工作和生活並罩檔各個領域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女排精神是堅持的力量,是不放棄的力量。即使存在一線希望,也要全力以赴,面對困難,不怕困難,解決困難最重要。

   今天,我們深化社區工作,也悶談應從中國女排這一光榮集體上攫取精神財富。首先,要學習迎難而上、敢打硬仗的精神。郎平毫不諱言年輕的中國女排與巴西等強隊在實力上存在差距,但姑娘們敢於對標先進、挑戰先進,失敗時能站起,落後時不氣餒。社區工作同樣面臨眾多挑戰,要取得成效關鍵在於能否在關鍵環節克服重重困難並取得突破。荊棘之路唯有拼搏才能絕亂走出坦途。

   其次,要學習開放包容、善於學習的精神。上世紀,中國女排最初崛起離不開日本教練大松博文帶來的先進訓練思路和戰術打法;新時代,郎平用自己從世界各國積累的執教經驗給女排發展注入新活力。社區工作也要善於從各個方面汲取力量,這是不變之法。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2

   女排時隔__年再奪金,3比1上演王者歸來。據報道北京時間8月21號,__年後中國女排再次登頂。她們克服了太多的困難登頂,配得上所有的贊美!

   王者歸來,舉國振奮。以3:2逆襲衛冕冠軍、東道主巴西後,中國女排18日在半決賽中面對“苦主”荷蘭隊釋放“洪荒之力”,最終以3:1艱難實現“復仇”,時隔__年後再進奧運決賽。21日在與塞爾維亞隊的巔峰對決中,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況下,中國女排更是以3-1完成驚天逆轉,站在了里約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黃燦燦的金牌見證著女排姑娘們的頑強拼搏,也詮釋出中國的大國自信。

   “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奮斗;但最本質的事情並不是征服,而是奮力拚搏。”擊敗衛冕冠軍巴西隊後,中國女排姑娘們在場上高聲大喊:“我們是最棒的!”;戰勝強勁對手荷蘭隊後,洪鋼和前奧運冠軍馮坤盛贊中國女排贏下史詩般戰役,無愧為王者之師;巔峰對決中,中國姑娘們再次用汗水和拼搏向全世界詮釋了什麼是“女排精神”。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奮起,正是這種敢打敢拼的精神,屢屢讓中國女排無論落後多少分、無論形勢多麼惡劣,都足以完成盪氣回腸的絕地反擊。淘汰衛冕冠軍巴西隊後,看台上親臨現場的80歲高齡前國際排聯主席魏紀中就曾激動不已,“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中國女排!”;打敗強敵荷蘭隊,中國女排已經越來越接近奪冠夢想;戰勝塞爾維亞隊奪得奧運冠軍,中國女排更是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中國驕傲。範文大全

   歲月輪回,精神不老。噙著熱淚看完整場比賽,耳邊依稀縈繞著女排姑娘們的陣陣吶喊殺聲。不管是比分落後,還是稍稍領先,或者不相上下,我們的女排姑娘們都體現出每球必爭的決心,詮釋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拼搏精神永遠是中國競技體育之魂”,這種不放棄、不拋棄的拼搏精神,不僅能夠喚醒大國夢想,也足以振奮13億多中國人民。

   里約奧運已經接近尾聲,中國女排奮力拚搏站在最高領獎台,既激勵著中國體育健兒放手一搏,也鼓舞著億萬國人砥礪前行。這種敢勝利、能勝利,頑強拼搏決不放棄的精神,更是已經成為了13億中華兒女昂首前行的底氣所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我們向女排隊員和教練們致敬,因為她們創造了奇跡;我們更向中國女排這種拼搏精神致以禮贊,因為其必能凝聚中華民族洪荒之力,共築復興夢想。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3

   我們耳邊時常會響起贊揚中國女排精神的聲音,“頑強拼搏,永不放棄”我們聽的很多,但又無法深刻體會。

   恰好這次觀看《奪冠》給了我體會這精神的機會。電影圍繞主人公郎平從運動員時與隊友們齊心協力,為中國取得了金牌。到後來成為中國隊教練,帶領隊員再次奪冠的歷程。這過程中她為了學習先進的教練技術去美國執教,經受了國人的謾罵,但她心中始終有個不可動搖的信念“一定要將女排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為什麼我們都會為中國女排不遺餘力的吶喊?我想是因為女排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拼盡全力,扭轉乾坤。給所有人帶來希望,她們無時無刻都在激勵著我們,在生活中不向困難低頭,與挫折正面對抗,不到最後一秒永不認輸。中國女排不僅僅是一支排球隊,她象徵的是我們所有中國人都具備的精神。

   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挫折,堅持很難,放棄很容易。我們應該學習女排那種不怕困難,把每一次失敗都當做是一種經驗,調整好心態,再次向困難發出挑戰,絕不能沒經過嘗試就放棄,我們應愈戰愈勇。如郎平所說的:“內心真正強大的人,絕不會在乎一時的成敗。”努力一把,也許前面就是希望。

   中國女排的那種團結、頑強、永不言棄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激勵著我們面對困難更要勇往向前。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4

   人的一生總要有許多磨難和坎坷,總要我們去像唐僧取經一樣,去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面對現實,面對逐漸老去的父母,面對許多追求夢想的人,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逃避和怯懦呢?

   小時候,大人們經常問我們的理想是什麼,我們的答案也都是科學家、醫生、宇航員之類的,而從來沒有想過去做運動員,因為大家都覺得當運動員太累太累了。而《奪冠》中的這些女排姑娘們卻選了做一名職業運動員。這條路必然充滿荊棘,必定傷痕累累,我對這群姑娘油然起敬,魔鬼式的封閉訓練,一次次的重復單調的動作,對於男子尚且膽怯,這群女子是怎麼熬過來的,是怎樣的毅力和堅持使她們一次次走向勝利?

   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需要艱辛的汗水和意志的磨練。中國女排,經歷過無數人的質疑和他人異樣的眼光,通過一遍又一遍的練習,長年累月的堅持,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達到了想要的高度——五連冠。《奪冠》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精益求精的“女排精神”。每當領獎台上國歌聲響起,我們內心的激動和自豪感溢於言表,中國女排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讓世界看到了中國。

   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能走得更遠,有凝聚力、敢於挑戰的團隊才能創造輝煌。女排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國家的強大和繁榮,需要更多的“女排”劈荊斬浪,揚帆遠航。願我們都做女排人,在追求的路上磨練意志,堅定理想。只有那些勇敢堅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曙光。

7. 奪冠是真的排球運動員嗎

《奪冠》中的老女排演員都是排球運動員
導演陳可辛透露,除了朱婷、惠若琪等女排隊員出演了在里約奧運會中的「自己」,劇中的女排隊員大多數都不是專業演員,出演老一代女排隊員的演員,是從兩千多位不同省隊和校隊的運動員中海選而出,前國家隊自由人陳展也參與其中,飾演了孫晉芳。在電影中,她們再現了老一代女排在1981年女排世界盃中的精彩表現,以及對陣日本那場激動人心的歷史大戰。
電影《奪冠》釋出的特輯中,美國、日本、巴西等國家女子排球隊成員本色出演,其中不乏以往歷屆奧運會冠軍隊成員,真實再現女排奧運會巔峰時刻,全球「王牌奇兵」集結:
中道瞳,前日本國家女子排球隊成員,世界著名二傳手、親歷2012年奧運會;
洛根·湯姆,前美國國家女子排球隊成員,親歷2008年奧運中美之戰;
傑奎琳·卡瓦霍,前巴西國家女子排球隊成員,2008年奧運會冠軍成員、親歷2016年奧運中巴之戰;
瑪麗安妮·斯泰因布萊徹,前巴西國家女子排球隊成員,2008年奧運會冠軍成員;
帕烏拉·佩奎諾,前巴西國家女子排球隊成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冠軍成員及MVP,2012年奧運會冠軍成員。
對於這些曾親歷奧運會的女排前國手,她們懷揣著許多回憶重新回到球場,在拍攝中重溫奧運歲月。這不只是一次簡單的「情景重現」,更是人生中無法復刻的「珍貴體驗」。

閱讀全文

與電影奪冠美國隊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莫妮卡貝魯奇電影大全 瀏覽:607
大電影迪迦奧特曼 瀏覽:311
期遇電影城今日排期 瀏覽:903
有肉肉的電視電影 瀏覽:334
好看的電影免費大全古裝 瀏覽:618
2015年電影黑洞講的什麼 瀏覽:11
2015年香港微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327
午夜宮韓國默默電影網 瀏覽:878
美國不拍電影 瀏覽:119
我要找愛情電影 瀏覽:76
歐美電影免費殺戮廠 瀏覽:360
ipod電影導出到電腦 瀏覽:506
2015戀愛大師電影在線 瀏覽:928
杞縣電影院 瀏覽:562
免費領2021電影票 瀏覽:869
第一書記電影書記怎麼死的 瀏覽:340
西安橫店電影城中貿店招聘 瀏覽:262
婚姻協奏法國電影 瀏覽:117
美國電影蟲子的 瀏覽:512
劉德華演韓國電影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