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跨性別紀電影

美國跨性別紀電影

發布時間:2023-07-24 06:42:20

㈠ 適合夫妻看的愛情電影有哪些

《泰坦尼克號》、《美麗人生》、《大話西遊之大聖娶妻》、《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時空戀旅人》。

《泰坦尼克號》是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愛情片,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領銜主演。

影片評價:

《泰坦尼克號》這只大船裝著兩個東西,愛情和災難。它一點都不深沉,因此跨國籍、跨年齡、跨性別還跨文化,什麼樣的觀眾都能看明白,都能被打動。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故事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一個屌絲如何戰勝高富帥,成就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情。

因此,即使是一部老片,它卻非常貼近當下觀眾的心理和慾望。沒有等級觀念的愛情、超越世俗偏見的愛情,這放在什麼時代都具有催淚的功效。同時,災難面前最容易突出人性深處的東西,美好的和醜陋的,更何況這是一百年前如此巨大的一場浩劫。這裡面有對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懼,電影的表現是讓女性和孩子先走,男人像紳士一樣從容赴死。

㈡ 中國對跨性別者的態度

據估計,中國的跨性別人口近400萬

他們中的一些人在社會的邊緣掙扎

接受著白眼、嘲諷、不理解

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卻讓人動容

核桃,跨性別女性(男跨女)

跨性別者在我們的社會中,

是長期被忽視和歧視的一個人群。

他們生為男性或女性,

卻認為自己本應是另一種性別。

據估計,亞太地區有0.3%的人口是跨性別,

中國大陸14億人口,

按平均比例推算,跨性別者就有400多萬。

2017年11月,首份《中國跨性別群體生存現狀調查報告》顯示,

超過十分之一的跨性別者曾嘗試過自殺,

而中國普通人口中,

自殺的人十萬個裡面數據是七個!

2018年8月,全國跨性別熱線正式成立,

免費為跨性別者提供心理支持和信息咨詢,

目前一共有7位接線員,

他們本人都是跨性別者,

我們采訪了這些接線員們,

聽他們講述了這個群體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撰文 倪蒹葭

跨性別者在挑選女裝

在接觸這個議題之前,我完全沒有想到,我們身邊原來有著那麼多的跨性別者。

2012年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整個亞太地區有0.3%的成年人口是跨性別,總數在900萬到950萬之間。保守估計,中國大陸大約有400萬人,認為自己生來就生錯了身體,想要變成另外一個性別。

跨性別有3種情況:跨性別女性(生來是男性、認為自己是女性),跨性別男性(生來是女性、認為自己是男性),性別酷兒(認為自己不完全屬於男性或女性)。

在性少數群體(簡稱為LGBT)中,跨性別者列居末尾,是最小眾的一群。他們也受著最深的誤解和歧視。

他們遭受家庭暴力,被同齡人排斥,找不到工作,得不到正規的醫療救助。五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嘗試過自殘,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嘗試過自殺。

有的人歷盡千辛萬苦,隱姓埋名,試圖融入主流社會,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對於他們而言,過去的性別和過去的人生一樣,彷彿一場噩夢。

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偏偏是自己,但是他們決定,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幸福要自己想辦法去追求。

「父母讓我選,要麼離開這個家,

要麼留下來繼續做他們的兒子」

核桃,21歲,重慶人

全國跨性別熱線發起人

核桃是一個看上去很酷的女生。她的出生性別是男性,穿裙子的同時,她會大方地露出喉結,想笑的時候用男性化的嗓音開心地笑出來。

以下為核桃自述:

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想要變成女生,是6歲那年穿姐姐的裙子。

青春期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一直生活在糾結和困惑中。只要我一個人在家,我就忍不住會去翻媽媽的衣櫃,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女生的樣子。

那個時候很鄙視自己,覺得自己是不是社會上所說的「變態」。

核桃給自己化妝

直到19歲,來北京林業大學念書,我第一次在生活中真實地接觸到跨性別者。

她是一名程序員,我差點分辨不出她原本的性別。我才發現原來一個男生跨性別變成女生,也可以這么漂亮,也可以擁有很正當的職業,生活得自由而平凡。

那一刻我特別激動,困惑我十幾年的事情,突然有了答案:我是一名男跨女的跨性別者。而且我可以以一個跨性別者的身份,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

核桃在大學

我當時還住在男生宿舍,但是馬上開始按照一個女性去打扮自己,買衣服、假發、化妝品,學著做一個女生。

穿著女裝的我,在校園和大街上通行無阻,這更增添了我的信心。然而我沒有想到的是,最不能接納我的人,竟然是我的父母。

核桃14歲

家裡爆發了劇烈的沖突,甚至發生了一些肢體暴力。為了說服父母,我帶我媽去重慶最好的一家醫院看臨床心理科,讓醫生來告訴她,跨性別不是病。醫生還告訴她,有的人到了40多歲,仍然想去做手術。

然而,從醫院回家後,父母變得比之前更加絕望和崩潰。我媽媽情緒尤其激動,甚至說想跟我同歸於盡。

最後他們給我一個選擇:要麼從這個家裡出去,要麼留下來繼續做他們的兒子。

我沒有辦法,很快地收拾了行李,離家出走了。一走就是將近一年。

這一年裡,他們到處找我,甚至半夜12點來敲我的門,逼我回家。我就到處逃。

核桃會選擇女生洗手間

大學沒有辦法繼續念下去了,經濟來源也斷了,我只能斷斷續續打零工。很辛苦,但是我堅持想要做一個女生,開始使用一些激素來促進性別轉變。

沒有專業的醫生指導,我就自己摸索激素的劑量,覺得不舒服了就減一點,覺得自己還OK就加一點。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是很危險、對自己身體也挺不負責的。

2017年11月,有一個回家的機會,我就回去住了三天。大概是太久沒有回去了,父母的態度發生了一些微妙的改變,不再像以前那麼強硬了。他們認為我是他們的兒子,我認為自己是他們的女兒。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都是親人,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太一樣。

後來我回大學繼續念書。2018年6月,我大學畢業,在北京找工作,簡歷上第一句話就是「跨性別女性」。

我面試了四家公司,有三家沒有問到性別問題,目前有了一份全職工作,在一家NGO做短視頻的編導。

核桃正在用文字聊天的方式接線

今年8月,在原本一個北京跨性別熱線的基礎上,我聯合各地的機構,成立了全國跨性別熱線。

大多數跨性別會遇到的問題:抑鬱、家庭暴力、激素使用、找工作……我都經歷過。我嘗過別人對跨性別者的冷眼和敵意,不希望其他的跨性別者還要繼續遭受這種冷眼和敵意。

「我到底要做什麼才能讓你明白,

我就是我呢?」

Kelly,北京人,29歲

跨性別熱線的早期接線員

Kelly的言談舉止,都是溫和細膩的女性的樣子,幾乎看不出從前的男性痕跡。但經歷的焦慮和苦難的痕跡,很難完全抹去。她不願意暴露自己的照片,這是跨性別電影《人生密密縫》的劇照。

以下為Kelly自述:

我是屬於嬰孩時期、在剛有性別意識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女生的人。

小時候,父母會開玩笑地問,你是男生女生?我就會說,我是女生。父母當然是大笑,我就覺得很煩惱。

我有時候會強烈感覺到,人是有靈魂的。 可是人們常常只憑肉眼去評判他人,看到一個人的外表,聽到ta的聲音,就說,啊,這是一個男生。

有時候真的很無奈:我到底該做什麼才能讓你知道,這才是我呢?

《人生密密縫》,生田斗真(左一)飾演跨性別女性

2009年,國家出台了跨性別法規,20歲以上的人可以進行性別重置手術。那一年我讀大三,成為了第一個通過他們審批的人。所以我在21歲的時候做了手術,也順利改掉了身份證上的性別。

當時的審批標準是,要做性別重置手術,你必須要喜歡異性,而且要證明已經堅持想做手術5年以上。

證據的話我很好找,直接把小學的評價手冊翻出來,復印了一張給醫生。小時候寫作文,題目是《我的夢想》,我當著全班的面,說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女生,老師就把這件事寫在評價手冊上了。

我的問題是,一個女生落到男生的身體里,該怎麼辦?我要找個方式生活,想個辦法把自己的人生找回來。

21歲以前,我受了很多罪。21歲以後,我就想當一個普通人,成為一個普通女性,而不是一個「跨性別女性」。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其實不是很理解那些「性別酷兒」。在學術分類上,他們也屬於跨性別者,「酷兒」們認為自己並不完全屬於男性或女性,50%是男性,50%是女性,或者並不認為自己有一個固定的性別。

對於我這樣的跨性別者來說,悖論就在於,我對自己的性別認同沒有灰色地帶。我認為我自己就是一個100%的女性,只是生錯了身體。

調查表明,跨性別人群失業率是11.87%

我希望大眾不要因此誤解為我們跨性別者就是一群「不男不女」的人。實際上,恰好相反,我認識的跨性別者,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普通生活,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代價。

他們做什麼工作的都有,有餃子店打工的,有程序員,有香店老闆……他們認識到自己是誰,沒有任何退縮,認真地去生活。我覺得很美,很感動。

我自己現在也在一家普通公司上班,做人力資源的兼職。身邊的同事,幾乎沒有人知道我過去的生理性別是男性。

我在准備申請出國留學,將來做性別方面的研究。也是因為想要為這個群體被更多人認知盡一份力,這樣的話,我自己受到的苦至少沒有白費。

「我是跨性別者中最幸運的那0.1%」

Hitomi,19歲,中日混血

北京跨性別熱線創始人

在采訪中,經常會聽到Hitomi這個名字。2015年12月,他還在念高中,就創辦了北京跨性別熱線,後來演變成現在的全國跨性別熱線。

以下為Hitomi自述:

我生理性別是女性,自我認同的性別是男性。

我1999年在日本出生,有個雙胞胎姐姐,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中國人。我3歲時父母離異,我跟著媽媽來到了北京,在北京長大。

Hitomi小時候

13歲時,我第一次跟家裡人說,覺得自己是個跨性別者。媽媽並沒有當回事,說你青春期了,有這種想法很正常,過兩天就好了。

我只好對母親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因此跟母親的關系變得不是很好。母親也發現我挺痛苦的,她就去跟各種人聊過,花了一年半時間接受真正的我。

後來母親主動跟我說:「我不管你是不是跨性別,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幸福快樂。我不知道你的幸福是什麼,那你就自己去找。作為母親,我只能去幫助你,只要你自己幸福就好」。

我的高中是北京的一所國際學校,跟老師說明之後,老師就問那我該管你叫he(他),還是she(她), 我說那就叫he吧。

上游泳課的時候,我就使用老師的更衣室,是不分性別的。學校也有無性別洗手間可以使用。

左三是Hitomi

在學校,我還可以參加男生的體育隊,跟男生一起打棒球,一起去旅遊,一起打比賽。所以即使表明了跨性別者的身份,我的高中生活,過得還是非常開心。

這么幸運的人非常的少,別說高中能過得幸福快樂,連被父母能接受的跨性別,其實都非常的少。

可能這和我是女跨男、不是男跨女也有關。對於跨性別者來說,女跨男的人,在經歷性別轉換期時,遇到的尷尬和排斥要比男跨女少得多。

我的媽媽是一家醫療平台公司的董事。有些跨性別者,會因為外表改變了,但身份證上的性別沒有修改,找工作遇到困難。但我媽媽決定,她在的公司不會因為跨性別,去否定一個面試者。

我會鼓勵身邊的跨性別朋友說,一定不要把自己的跨性別身份當做一個借口:我是跨性別,就沒法變得幸福。

生為跨性別,不是我的選擇,可是怎麼面對,只有自己可以選擇。我自己並不是勇敢的,所以選擇和父母一起去面對,和朋友、老師一起去面對。

我覺得跨性別者在國內獲取相關信息的途徑特別少,2015年12月,我就和兩位跨性別者朋友一起創辦了北京跨性別熱線。

主要是想要傾聽和陪伴那些感到沮喪、孤獨的跨性別者。我們會分享跨性別信息,也盡量解答多數人對這個群體的困惑。比如,我們該如何和跨性別朋友們交往?和Ta們交往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電影《男孩別哭》劇照

社會對跨性別還有很多誤解,比如跨性別其實不等同於變性人。做不做手術,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有些人覺得改變穿著打扮,就可以了,有的人覺得一定要做手術。對我們來說,是在找回自己,找回的程度不一樣。

高中畢業後,我要去美國念大學,2017年6月就把跨性別熱線的工作移交給了Kelly。我的初衷就是希望一直有接線員把這件事做下去。

對於某個個人遇到的困難而言,熱線的作用有限。但是只要熱線存在下去,就能告訴跨性別者,你不是孤獨的。

李銀河與戀人大俠

2014年12月18日,李銀河在博客上首次公開自己和一位跨性別者之間的戀情。這位跨性別者出生時的生理性別為女性,一時之間,許多人誤會李銀河是同性戀。

李銀河花了極大氣力向大家解釋,她是異性戀,而她的戀人其實是男性,是一名女跨男的跨性別男性。

十幾年來,「跨性別」的議題在中國又一次大規模地走入公眾的視野之中。

舞蹈家金星,來源於金星微博

上一次「跨性別」引起如此轟動,是1990年代,著名舞蹈家金星公開接受了變性手術,生理上從一名男性變成了一名女性。

電影《普通女人》劇照

二十年過去了,跨性別者在中國的生存處境依舊舉步維艱。公眾對他們的興趣更多的是獵奇。

「我們是些小丑,是性的客體,是無數小說中神秘不可捉摸的人物。我們是精神病患者,是兇手,是充斥電影的犯罪天才。觀眾們很少親眼看到跨性別者的真實面容。他們聽不到我們的聲音,看不到我們書寫的文字。」

許多跨性別者因此學會了更好地隱藏自己。在一次采訪中,我和面前的跨性別女性聊了一個多小時,才猛然發現她就是我大學時就見過的一位學長。現在,她身邊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跨性別身份,過去漸漸成為秘密。

《2017年中國跨性別群體生存現狀調查報告》顯示,90%以上的跨性別者在18歲以前,就已經認同自己的內心有另外一個性別的存在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案例能說明通過扭轉治療,能夠改變他們的這種認同。

對於跨性別者而言,對自己性別最焦慮的時間段,一般都是青春期。然而,就我們現在的醫療和法律資源而言,對18歲以下的跨性別者的援助和引導,恰恰最受限。

62%的跨性別者有激素治療的需求,但是大部分人都很難獲得醫生的指導,科學地進行激素治療。

實際生活中,大部分人獲取激素類葯物的主要渠道是上網從葯店買,或者從朋友那裡獲得。

最主要的使用方式是「自行閱讀說明書或查詢資料」(72%)和「參照朋友的意見」(66%),因此有不少安全隱患。

兩個跨性別者裡面,就有一個有性別重置手術的需求。但是真正能夠做上手術的人,才只有十分之一。

他們無法進行手術的原因,最主要有三個:經濟條件不允許,父母不同意,年齡未滿20周歲。

近九成的原生家庭不能完全接受跨性別孩子。853位曾向父母或監護人表達自己身份訴求的受訪者中,十個人裡面只有一個,能被父母完全接受。

幾乎每五個跨性別者就有四個曾渴望阻止發育、掩蓋或改變自己的性徵。在無法獲得安全、有效的激素治療情況下,其中5%會嘗試自行切除生殖器官。

電影《女孩》劇照,想成為芭蕾舞者的跨性別女性

Kelly接過的熱線電話里,就有一位被迫走了極端的跨性別女性。當初她和家人說明情況之後,家人立刻強行把在國外念書的她帶回國,剪了她的長發,要求她接受各種心理治療、精神治療。

為了阻攔她去泰國做性別重置手術,父母沒收了她的護照。等了大半年之後,她等不下去了,「我已經23歲了。」

今年10月23號,她在家裡,自己給自己動了手術。從打麻葯到切下睾丸,都是一個人,最後因為止不住血,朋友趕來送她去了醫院,才搶救回了她的生命。

電影《女孩》劇照,想成為芭蕾舞者的跨性別女性

核桃接過一個年僅13歲的跨性別者的電話。「ta已經開始偷偷服用激素,並急於想得到父母的認同。因為青春期正是發育的時候,會帶來很大的焦慮,但正規醫院的激素指導,只針對20歲以上的成年人。」

「我們明白要說服來訪者停止吃葯,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服他定期去檢查自己的身體。」

熱線接線員歡喜,性別酷兒,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

目前,全國跨性別熱線一共有7個接線員,分布在北京、合肥、武漢、廣州、蘇州5個城市,還有一位在美國。每周接到的熱線來訪是5-7位,來訪者可以選擇語音或文字聊天的形式。

「要成為熱線的接線員,首先要是一名跨性別者, 才能對求助感同身受,並且要已經走出了性別困惑期。」核桃說。

「我們不會去回答,『我是不是跨性別者』這樣的問題,我們只是分享跨性別的信息,以陪伴和傾聽為主」。

《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姐妹Vera Anderson/WireImage

我們通常都會怕,變成自己和這個社會無法想像的人。

但實際上跨性別者,也能對我們的社會做出優秀的貢獻。國內有舞蹈家金星,國外有《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姐妹。

跨性別曾經被學術界認為是一種「性別認同疾患」。然而,今年 6 月 18 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正式發表了最新一版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首次把 「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從精神病中除名,接著改列於性健康的章節中。

核桃在等地鐵

核桃的朋友知道她是跨性別者之後,講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最開始,人們只知道自然數:1、2、3。後來,人們發現了1.2、1.3這樣的小數。再後來,小數也不夠用了,有了像π這樣的無理數。

「我知道在新疆一個不到一萬人的小鎮上,也有一個跨性別者,周圍的人對他不太友善,幸運的是,他媽媽認為,他的特別是與生俱來的一個禮物」,核桃說。

一開始,我們的性別只分為男和女,但是也許大自然還塑造了更多的可能。我們可以去坦誠地接受更多的可能。

就像電影《熔爐》里說的那樣:「我們勇敢發聲,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世界改變

㈢ 美國經典大片有哪些

一、《阿甘正傳》:故事曲折生動、畫面唯美亮麗、演員生動鮮活、主題深刻勵志。飾演主角的湯姆·漢克斯將阿甘刻畫得入木三分,感動了無數的影迷,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大獎更加是對他演技的極高肯定。除了的表演出挑之外,片中更是出現了貓王、當時的已故總統肯尼迪等等名人,這些亮點都是用當時極其先進的視覺特效CGI技術實現的,證明了影片製作的技術含量極高。

二、《自殺小隊》:《自殺小隊》是一次冒險,前衛的名字,前衛的運動,以及除了DC粉絲以外,觀眾們並不熟悉的一票角色,同時這也是DC電影宇宙中,第一部扎克·施耐德以外的導演所執導的電影。不過,《自殺小隊》卻實現了《超人:鋼鐵之軀》沒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帶動整個DC電影宇宙的發展,這部電影也是DC電影宇宙最讓人滿意的作品。很多觀眾擔心這部影片風格、少兒不宜的超級英雄電影會有些用力過度,但該片並沒有這樣,反而成為治療沉悶、冗長的超級英雄大片的一劑猛葯。

三、《肖申克的救贖》: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里,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臟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肖申克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沖動。在監獄里,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四、《泰坦尼克號》:《泰坦尼克號》這只大船裝著兩個東西,愛情和災難。它一點都不深沉,因此跨國籍、跨年齡、跨性別還跨文化,什麼樣的觀眾都能看明白,都能被打動。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故事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一個屌絲如何戰勝高富帥,成就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情。因此,即使是一部老片,它卻非常貼近當下觀眾的心理和慾望。沒有等級觀念的愛情、超越世俗偏見的愛情,這放在什麼時代都具有催淚的功效。同時,災難面前最容易突出人性深處的東西,美好的和醜陋的,更何況這是一百年前如此巨大的一場浩劫。這裡面有對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懼,電影的表現是讓女性和孩子先走,男人像紳士一樣從容赴死。

㈣ 艾略特·佩奇:變性後露上身曬肌肉,好萊塢女神成男神,你怎麼看

當「她」變成「他」,艾略特·佩奇(ElliotPage)在靚妹的道上越走越穩。

當地時間5月24日,34歲好萊塢藝人、跨性別者佩奇向外部共享了一張在泳游池邊的相片。

相片中,他臉部洋溢著笑容,一隻腳在水裡泡著,戴著棒球帽子、太陽眼鏡,身穿淡褐色游泳褲。

激動的佩奇仍在社交網路上寫到,「Transbb(跨性別男孩兒)的第一條游泳褲。」

艾略特·佩奇:變性後露上身曬全身肌肉,好萊塢女神成高冷男神

艾略特·佩奇向外部共享了一張在泳游池邊的相片。

「洗完澡出去,純棉毛巾纏在你的腰上,你看見浴室鏡子里的自身,你能說,『我眼中的自己』,那一刻,也沒有手足無措。」艾略特回應稱。

「可以觸碰我的乳房,我的心身覺得舒服,這可能是第一次。」

㈤ 《中轉站》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中轉站》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MhUi5Rmx1aBEREdfK2Zxg

?pwd=99ys 提取碼: 99ys
《中轉站》
導演: 達尼埃爾·萊索維茨
編劇: 達尼埃爾·萊索維茨
主演: 菲恩·懷特海德、麥考爾·隆巴蒂、蕾娜·布魯姆、路易莎·克勞瑟、Eddie Plaza
類型: 劇情、同性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法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9-05-18(戛納電影節)
片長: 94分鍾
又名: 曼哈頓戀舞曲(台)、港務局
《敦刻爾克》男主芬恩·懷特海德、跨性別新人演員Leyna Bloom主演了馬丁·斯科塞斯監制新片《數答港務局》(Port Authority),講述一個男孩與跨性別女子的愛情故事。該片最近已殺青,才公布信息。
新人導演Danielle Lessovitz執導旅閉,McCaul Lombardi(《美國甜心》)也出演。背景為紐約LGBTQ圈著名的「舞廳文化」,講述20歲出頭薯鎮慧的男孩Paul(懷特海德飾演)初來紐約,與熱愛voguing的女孩Wye(Bloom飾演)看對了眼,他悄悄找上了她,熱烈的愛開始萌芽。但隨後Paul發現Wye是跨性別者,他被迫面對自己對她的慾望,和身邊人深植的暴力。由斯科塞斯的Sikelia影業和RT影業(《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製作。

㈥ jules是跨性別者嗎

jules是跨性別者。Hunter Schafe在劇中扮演的角色Jules是一位跨性別者而這段經歷堪稱為本色出演,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她亦是如此這個從小就發現自己與其他男孩擁有不同的氣質及偏好的孩子曾經單純以為自己只是個同性戀者。

亢奮概括

《亢奮》講述在一年前有名青少年在夜總會外被謀殺,而悲劇發生一年後其他青少年同伴試圖通過毒品性愛和暴力來逃避現實,以應對無法確定的未來這是部講人而非講故事的電影,准確的說它是講了一個特定群體下的一群人。

這個群體顯然是那些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更准確的說是那些問題少年,近年來西方關於未成年題材的影視劇產出很多,這些片子很少是純粹的類型片,換句話說創作者都是將鏡頭對准了人而非事,都是在抱著一定的嚴肅性去創作的。

《亢奮》是一部美國青少年電視劇,由薩姆·李文森、奧古斯丁·弗里澤爾、詹妮弗·莫里森執導,贊達亞、亨特·莎弗、雅各布·艾洛蒂、芭比·費雷拉、亞歷克薩·德米等人主演,薩姆·李文森,奧古斯丁·弗里澤爾,詹妮弗·莫里森執導。

閱讀全文

與美國跨性別紀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戀愛大師電影在線 瀏覽:928
杞縣電影院 瀏覽:562
免費領2021電影票 瀏覽:869
第一書記電影書記怎麼死的 瀏覽:340
西安橫店電影城中貿店招聘 瀏覽:262
婚姻協奏法國電影 瀏覽:117
美國電影蟲子的 瀏覽:512
劉德華演韓國電影 瀏覽:665
如何評價五十度系列電影 瀏覽:208
婦科醫生電影電視劇全集 瀏覽:234
有什麼狗的電影 瀏覽:55
微光好看的電影推薦喪屍 瀏覽:455
母親和四個孩子國外恐怖電影 瀏覽:207
網上訂的電影院3d眼鏡在哪取 瀏覽:553
印度中年婦女懷孕電影 瀏覽:689
如果沒有電影票去看電影 瀏覽:489
壽命韓國電影 瀏覽:185
聞喜電影院今日電影 瀏覽:245
畫魂電影和電視劇哪個好 瀏覽:719
印度和美國在島上拍的電影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