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濱海國際微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一)筆牧夫金像獎短片競賽單元
1、最佳短片獎
2、最佳短片導演獎
3、最佳短片編劇獎
4、最佳短片剪輯獎
5、最佳短片攝影獎
6、最佳短片音樂獎
7、最佳商業獎
8、最佳公益獎
9、最佳外語片獎
(二)筆牧夫金像獎電影競賽單元
10、最佳電影獎
11、最佳新人獎
12、最佳導演獎
13、最佳編劇獎
14、最佳男主角
15、最佳女主角
(三)筆牧夫金像獎動漫競賽單元
16、最佳動漫獎
(四)筆牧夫金像獎紀錄片競賽單元
17、最佳紀錄片獎
(五)筆牧夫金像獎網劇競賽單元
18、最佳網劇獎
競賽單元所有獎項均從四部提名作品中評選而出,獲獎者獲得組委會頒發的筆牧夫金像獎獎杯、榮譽證書,提名者獲得組委會頒發的榮譽證書。
⑵ 「調音師」:這部僅14分鍾的電影,一定會讓你思考300萬年的人性
說起電影《調音師》,觀眾大概會想起是印度導演斯里蘭姆·拉格萬作品。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編劇之一奧利維耶·特雷內是原版《調音師》(法國)的導演,印度版《調音師》也是在它基礎上改編的。
本文對電影涉及劇透,若介意,請觀影後再閱。
這部電影很短,有多短呢?
全片長不到14分鍾。
但卻一舉獲得盧紋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
豆瓣近20萬觀影者打出9.2的高分:
《調音師》
導演奧利維耶·特雷內憑藉此片,一舉成名。
阿德里安是個盲人調音師,
但他日常的舉動卻和普通盲人有很大差別,例如,他可以不藉助任何幫助精準的找到客戶的家;在過斑馬線時知道紅綠燈時間,甚至還問候了一下身旁的老太需不需要他的幫忙。
老闆疑惑不已,他找到阿德里安,希望可以從他那裡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阿德里安只一笑,並沒有直接為老闆解惑,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莫卧兒皇帝沙賈汗在愛妃逝世後每日傷心垂淚,茶飯不思 ,他決定為愛妃建造一個陵墓,以表達對愛妃的思戀,於是下令找來這個國家技藝最好的建築師。
沙賈汗問這位建築師。
沙賈汗:你有妻子么?
建築師:回陛下,我家中有妻子。
沙賈汗:你愛你的妻子么?
建築師:我深愛著她,她是我的一切。
沙賈汗:好,我要殺了她,這樣你就可以體會到我現在的感覺,就能為我建造出心裡所想的陵墓了。
後來這座陵墓建好了,它就是印度舉世聞名的泰姬陵。
老闆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葯,頓時臉色不悅。
阿德里安隨即說到: 人們都相信如果失去某部分,會讓他的另一部分更加敏感,就像人們相信我的其它感官更發達。
原來,阿德里安為了自己的鋼琴夢想,苦練15年鋼琴,可自在那次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鋼琴比賽中失敗後。
他的人生一下跌入谷底,此後,他被失敗糾纏、一蹶不振,可偏偏屋漏逢夜雨,女友也離他而去。
到這里,我們知道,他並非真正的盲,他之所以做「盲人」,是人們不但不會對他有正常人的苛求,甚至只要完成一些常規的工作,便可以得到正常人得不到的贊賞,連小費也比常人多。
客戶們也不必在一個看不見的人面前有所隱諱,男人可以在他身旁穿褲子,而不用在卧室關上門,女客戶可以在他身前毫不防備,脫衣起舞,工作結束還能收獲香吻。
調音師沉浸在自己構造的劇本里,他認真的扮演「盲人」角色。
在這里他不僅不「盲」,還擁有上帝視角。
他將一切人性盡收眼底,彷彿「盲」的不是他,是那些「正常人」 ,
又在人性中穿梭來去自如,卻不受人性傷害,享受別人的同情。甚至,還能滿足自己的獵奇欲,這簡直和他「盲」之前是天上地下。
「他活的真滋潤",你一定會這樣想。
先別急,接下來的幾分鍾一定會讓你有所改觀。
這天,他一如往常,「輕松」找到客戶的家。可按了許久的門鈴卻遲遲無人應答。他熟練的從衣服包里掏出記錄本確定。
此時,門內有位女人傳來聲音,原來今日男主人有事,不便調琴。
調音師不想白跑一趟,便解釋自己是一個盲人,再來一趟很是艱難。
此時婦人將門打開,請他進去,調音師剛進門,便腳下一滑,摔倒在地。
原來婦女家裡剛刷油漆,地上還有油漆未乾。調音師正掙扎間,抬頭便是這副場景。
婦女讓他將衣服換下,欲要他清洗,調音師當著婦人面將衣物脫下,嘴裡雖喘著粗氣,但仍強裝鎮靜繼續調琴,腦海飛快回想自己剛剛是否露出破綻。
突然,他想起了上衣包里的記錄本。
可是,盲人為什麼要用記錄本?
此時,身後的女人舉著殺人的凶器。
可這一切盲人是不會看到的。
他心想,只要琴聲不停,她就不會扣動扳機。
電影結束。
導演並沒有給出結局,很多人們看完後,都很關心,調音師最後到底怎麼了。這也是電影最令人恐懼的地方。
但如果你堅持看到電影的最後一秒,你會在演員表出現時的某一秒聽到一聲「咔」,大概也就瞭然了。
其實,在婦人開門時,影片就已經在各個角落向觀眾暗示婦人家的不尋常之處,如:
門上的抓痕。
鄰居大概了解這家男主人是否真如婦人所說已經出去,這個老人已不大可能獨自出門。
老頭端坐,毫無掙扎反抗痕跡不僅證明了的老頭是無意識被殺的,大概率是個盲人,還說明了地上的紅色液體確是油漆而不是血跡,只是為了掩蓋血腥味。
有些人一定會問,調音師為何不早反抗,那個婦人那是他的對手?
兩個原因:
1.婦人的厲害之處。
2.調音師的自欺之深。
鋼琴師開始的慌張和後來的強裝鎮定,讓對盲人十分了解的婦人早已看穿,她後來做的試探,不過是將計就計,讓鋼琴師以為自己未被識破,繼續演戲,這就是為什麼直到最後一刻,調音師仍然抱著一絲的僥幸而不摔琴而起。
魯迅曾說過 「沉默吧,沉默吧,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
毫無疑問,調音師,成為了前者。
調音師,從比賽失敗開始,懦弱使他一直都在逃避,他以一個正常人嘗到了「盲人」的甜頭,直到他相信自己就是真正的弱者,最後為人魚肉。
人性有時雖會對弱者給於同情,但也會在弱者面前毫無遮掩。
所以,請不要欺騙自己,小覷人性。
⑶ 好看的微電影有哪些
微電影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小型電影,指的是在電影和電視劇藝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小型影片,下面我為大家推薦10部好看的微電影,喜歡的可以去看看哦。
【當哈利離別霍格沃茨】
該記錄片收錄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碟片中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台前幕後。
【回憶積木小屋】
一個老人住在已經被海水淹沒的陸地上。海水不斷上漲,老人的房子隨著海平面越蓋越高,而他為了找回心愛的煙斗決定穿潛水衣潛回被海平面覆蓋的舊屋中,當鏡頭隨著老人越潛越深,舊時回憶也隨之浮現 。全片寓意深遠,安靜溫暖,在08年昂西動畫節的一大堆電腦作品中顯得彌足珍貴。
【Happy Tree Friends】
是美國一個血腥的動畫系列,由Kenn Navarro和Rhode Montijo設計,1999年首創,不定期會有新的作品,至今已有兩百餘部的迷你秀(每一部的時間長度在1分鍾到7分鍾之內的短片)。這個動畫系列的主要內容是森林裡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之間發生的小故事,動物們性格各異,形象天真而可愛,但是動畫情節卻殘酷血腥,口味極重,與動物稚嫩的形象形成強烈的對比,具有與眾不同的震撼力。該動畫系列屬於限制級作品(美國等級限制為12+),不適合兒童和大孩子(Not recommended for small children and big babies)觀看。屬於黑色幽默系列Flash動畫。最初誕生的目的是作為兒童安全宣傳教育短片。
【放牛班的春天】
該片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佩皮諾(Pépinot alte,戴迪亞·費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 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調音師】
阿德里安(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 飾)是一個學習鋼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鋼琴家,可是在夢 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他功敗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經過一段時間調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為了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事實上他只是帶上了隱形眼鏡,這會讓別人認為他聽覺方面更加敏銳,並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小費,甚至還會窺視到別人的生活與隱私,他兀自沉浸在這種雖處鬧市又彷彿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來到一戶人家工作,殊不知這里剛剛發生一起兇案……本片榮獲2011年盧紋(Leuven)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
【父與女】
講述父親帶著女兒一起騎單車,他們穿過林間小路,騎過草地,騎上高坡,來到平靜的湖邊,而父親在河岸揮別而去。思念父親的女兒,騎著單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來到河畔等待。
【山水情】
老琴師在歸途中病倒在荒村野渡口,漁家少年留老人在自己的茅舍里歇息,老人感到寬慰。翌日,老人病體康復,取出古琴,彈奏一曲,琴聲把少年引到他的身邊。少年學藝心切,老人誨人不倦,兩人結為師徒。秋去春來,少年技藝大進,老人十分欣喜。但慰藉之餘,思慮如何使弟子更上一層樓。一日,老人偶爾看到雛鷹離開母鷹獨自展翅翱翔的`情景,豁然開朗。於是攜少年駕舟而去,經大川而登高山,壯美的大自然,使少年為之神往。臨別時,老琴師將心愛的古琴贈送給他,然後獨自走向山巔白雲之間。少年遙望消失在茫茫山野中恩師的身影,頓時靈感突來,他盤坐在懸崖峭壁之上,手撫琴弦,彈奏著心之曲,傾吐著對人生的贊美,悠揚的琴聲在山間回響。這部動畫片可謂中國水墨動畫片的顛峰之作,其畫面之精美已經遠遠超越故事內涵的哲理,把中國繪畫的水墨技巧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境界!
【神探夏洛克:福至如歸】
一系列看上去似乎毫無關聯的犯罪事件從西藏延伸至印度再到德國。夏洛克·福爾摩斯已經離開兩年了,但一些人不太確信他已經死了。
【對話的維度】
這部片子是Jan Svankmajer的系列作品「Alchemist of the Surreal」里的一部,也許是最好的一部。他是一位從荒誕中(或曰「超現實」中)發掘真理性的大煉金術師,相對於在作品中用上真人演員,他更喜歡將一堆一堆的木偶、日常器具、黏土、食物甚至傢具把玩於掌間,使這些亂七八糟的質料最後竟有了摧枯拉朽的感染力。
【夜與霧】
在納粹的集中營解放十年之後,阿倫雷乃拍攝了這部反映大屠殺暴行驚駭的32分鍾記錄片。
⑷ 法國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劇情片
《男人的野心》
《潛水鍾與蝴蝶》講述讓·多米尼克·鮑比突發性血管疾病陷入深度昏迷,身體機能遭到嚴重損壞後用眼皮與世界交流的故事。該片的成功不僅僅只是表達積極的態度,還有整體的風格以及獨特的拍攝手法,本片以勵志作為基調,闡述了愛,也是可以拯救疑難雜症的。
⑸ 錦衣之下三部有聯系嗎
錦衣之下三部有聯系。
《錦衣之下》系列三部曲綉春刀、愛別離、血滴子都是由三個神秘武器展開,幾名「忠心無畏、誓死護主」的錦衣衛卻捲入一個個波雲詭譎的陰謀,唱一出人情冷暖。
三部曲賦予了幾個冷冰冰的武器更為豐富、溫暖好辯帶的內涵,影片中有浴血殺敵的英勇豪情、生死對決甘為彼此犧牲的兄弟情、忠貞不渝的愛情、視死如歸舍我其誰的使命……影片著重表現角灶余色的復雜情感,塑造豐富多面的武俠人物,江湖無義錦衣有情,為觀眾刻畫出一段段愛恨交織、感人至深的錦衣衛故事。
《錦衣之下》系列三部曲由新生代導演榘庭執導,她曾擔任電視劇《老九門》的視效導演、中插導演,擔任編劇和美術指導的《海濱之歌》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美國奧斯丁國際短片電影節,RAHWAY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最佳劇情短片,柏林國際電影獎、最佳短片大獎。
劇情介紹
天賦友蘆異稟的六扇門女捕快袁今夏因為一樁案件和性情狠辣的錦衣衛陸繹結下樑子,今夏本以為此生與他再無交集,奈何冤家路窄。朝廷十萬兩修河款不翼而飛,今夏奉命協助陸繹一起下揚州查案,替朝廷找回丟失的官銀。
本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卻因驚天密案聯手。兩人從勢同水火到刮目相看再到情難自已,命運的齒輪從此旋轉在一起。然而事與願違,今夏竟是當年夏言案的遺孤,背負家族血仇的她與陸繹之間橫生了無法跨越的鴻溝。最後,兩個有情人歷經苦難,為救百姓、抗倭寇、鋤奸佞,放下家族仇怨,聯手對敵,沖破世俗枷鎖,勇敢地走到了一起。
⑹ 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金棕櫚獎:《大象》導演:古斯·凡森特(美國)
評委會大獎:《烏扎克》導演:努里·比格·錫蘭(土耳其)
最佳導演獎:古斯·凡森特《大象》(美國)
評委會獎:《下午的5小時》導演:薩米拉·馬卡馬巴夫(伊朗)
最佳女演員獎:瑪麗-喬西·克羅茲《野蠻入侵》(加拿大)
最佳男演員獎(並列):穆扎法爾·奧茲德米爾、麥哈麥德·伊敏·圖普拉克《烏扎克》(土耳其)
最佳劇本獎:《殘酷的進攻》(加拿大)(丹尼斯·阿爾坎德導演)
最佳短片獎:《Cracker Bag》導演:Glendyn Ivin 澳大利亞 金攝影機獎:《重建》導演:Christoffer Boe (丹麥)
特別關注獎:《奧薩馬》導演:Sedigh Barmak (阿富汗) 最佳影片獎:《La megliogioventu》導演:馬可·托里奧·喬丹那(義大利)
「首映關注」獎:
《一千個月》導演:法奧茲·本薩迪(法國)
評審團大獎:《深紅的金子》導演:賈法·帕納西(伊朗)
4.金馬車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美國)
⑺ 求一部國外電影假裝盲人教人彈琴,然後遇到殺人犯殺了人,還踩到現場的血摔倒了。還繼續裝盲人,
法國微電影《調音師》2010
阿德里安(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 飾)是一個學習鋼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鋼琴家,可是在夢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鋼琴大賽上他功敗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經過一段時間調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為了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事實上他只是帶上了隱形眼鏡,這會讓別人認為他聽覺方面更加敏銳,並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費,甚至還會窺視到別人的生活與隱私,他兀自沉浸在這種雖處鬧市又彷彿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來到一戶人家工作,殊不知這里剛剛發生一起兇案……
本片榮獲2011年盧紋(Leuven)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
⑻ 求09年各電影節獲獎電影
戛納,威尼斯,柏林是全球頂級的電影節
奧斯卡是影響范圍最大的電影節
第62屆戛納電影節獲獎全名單
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
《白絲帶》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評委會大獎
《預言者》 導演:雅克·歐迪亞
最佳導演獎
布里蘭特·曼多薩 《基納瑞》
評委會特別獎
《魚缸》 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
《蝙蝠》 導演:朴贊郁
特別榮譽獎
阿倫·雷乃 《野草》
最佳男演員
克里斯托弗·瓦爾茲 《無恥混蛋》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最佳女演員
夏洛特·甘斯布 《反基督者》 導演:拉斯·馮·提爾
最佳劇本
梅峰 《春風沉醉的晚上》 導演:婁燁
金攝影機獎
《賽門和黛利拉》 導演:沃里克·桑頓
--------------------------------------------------------------------------------
短片單元
金棕櫚獎
《ARENA》
評委會獎
《The fifty man》
--------------------------------------------------------------------------------
一種關注單元
主獎
《狗牙》 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
評委會獎
《警察,形容詞》 導演:柯內流·波藍波宇
特別獎
《無人熟識波斯貓》 導演:巴赫曼·戈巴迪
《孩子的父親》 導演:米婭·漢森-洛夫
--------------------------------------------------------------------------------
電影基石單元
一等獎:《奶奶》 導演:Zuzana Kirchnerová-Spidlová
二等獎:《告別》 導演:宋芳
三等獎:《獎狀》 導演:Yaelle Kayam
《別離開屋子》 導演:JO Sung-hee
--------------------------------------------------------------------------------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競賽單元
《白絲帶》 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一種關注單元
《警察,形容詞》 導演:柯內流·波藍波宇
導演雙周單元
《美利堅》 導演:切麗恩·達比斯
--------------------------------------------------------------------------------
影評人周單元
最佳影片獎
《再見加萊古柏》 導演:納新姆·阿莫奇
最佳劇本獎(SACD)
《無人地區》 導演:Caroline Strubbe
ACID獎
《Whisper with the Wind》 導演:Sharham Alidi
最佳短片獎
《Seeds of the Fall》 導演:Patrik Eklund
--------------------------------------------------------------------------------
導演雙周單元
藝術電影獎
《我殺了我媽媽》 導演:Xavier Dolan
SACD獎
《我殺了我媽媽》 導演:Xavier Dolan
青年視野獎
《我殺了我媽媽》 導演:Xavier Dolan
歐洲電影獎
《La Pivellina》 導演:Tizza Covi Rainer Frimmel
特別關注獎
《Montparnasse》 導演:Mikhael Hers
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金獅獎
《黎巴嫩》
評委會大獎
《心靈廚房》
最佳導演獎
施林·奈沙(《沒有男人的女人》)
最佳男演員獎
科林·費斯(《單身男子》)
最佳女演員獎
克塞妮婭·拉帕波特(《雙重時間》)
最佳編劇獎
《戰爭時期的生活》
最佳布景獎
《無姓之人》
最佳新人獎
捷斯米·特麗卡(《偉大的夢想》)
最佳處女作獎
《遭遇》
地平線單元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大獎
《遭遇》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
《1428》
地平線評委會特別獎
《關於男人的女人們的故事》
導演萬歲獎
史泰龍
短片獎獲獎名單
最佳短片金獅獎
《初生》
評委會特別獎
《菲力西塔》
最佳歐洲短片獎
《罪人》
費比西獎
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
《盧德》
3D電影獎
《神秘洞穴》
人道主義電影獎
《盧德》
「反時間」單元獎
《在眼中》
《宇航員》
Controcampo 義大利獎
《宇航員》
最佳影片(金熊獎) 《傷心的奶水》(秘魯/西班牙)
評委會獎(銀熊獎) 《所有其他》(德國) 《暗戀》(烏拉圭)
最佳導演(銀熊獎) 阿斯哈·法哈蒂(伊朗,《關於伊麗》)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波奇特·密尼梅雅(《所有其他》)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Sotigui Kouyaté(馬里,《倫敦河》)
最佳劇本(銀熊獎) Alessandro Camon、Oren Moverman(《信使》)
突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Gábor Erdély、Tamás Székely(《卡塔林·瓦嘉》的音效)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銀熊獎) Adrián Biniez(《暗戀》的導演)、安傑依·瓦依達(《甜蜜的沖動》的導演)
第81屆奧斯卡完全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者
最佳影片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導演 丹尼·保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男主角 西恩·潘《米克傳》
最佳女主角 凱特·溫斯萊特《生死朗讀》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蝙蝠俠:黑暗騎士》
最佳女配角 佩內洛普·克魯茲/《午夜巴塞羅那》
最佳動畫長片 《機器人瓦力》
最佳外語片 《入殮師》/日本
最佳原創劇本 《米爾克》
最佳改編劇本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攝影 安東尼·多德·曼托/《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剪輯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化妝 《返老還童》
最佳配樂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歌曲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動畫短片 《回憶積木屋》
最佳真人短片 《玩具島》
最佳音響效果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音效剪輯 《蝙蝠俠:黑暗騎士》
最佳視覺效果 《返老還童》
最佳藝術指導 《返老還童》
最佳服裝設計 《公爵夫人》
最佳紀錄長片 《走鋼絲的人》
最佳紀錄短片 《微笑的Pinki》
終身成就獎 傑瑞·劉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