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間諜之橋》:一個美國律師為蘇聯間諜打抱不平的故事
故事梗概
此影片是根據美國律師詹姆斯·多諾萬的真實經歷改編。冷戰初期,紐約律師詹姆斯·多諾萬(湯姆·漢克斯飾演),為蘇聯情報員魯道夫·阿貝爾(馬克·里朗斯飾演)辯護。當時美蘇關系緊張,詹姆斯忍「千夫所指」仍然秉持公平正義的原則,毫不偏私地為阿貝爾抗辯,阿爾貝欣賞他的正直,詹姆斯也欣賞阿貝爾的忠誠,雖然最後輸了官司(沒有執行死刑,但判決監禁30年。在此過程中詹姆斯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此後兩人建立起微妙的情誼。
不久之後,美軍U2高空偵察機在執行機密任務時,被蘇聯軍方擊落,美國飛行員被捕。詹姆斯受邀於中情局,代表美方與蘇聯談判。正在詹姆斯前往德國與蘇聯進行談判的同時,柏林牆建立,邊境守衛乘亂抓捕了一位美國在德留學生,蘇聯企圖以這名留學生換取情報員阿貝爾,而不是飛行員,這樣蘇聯可以換取更多時間拷問美國飛行員並套取情報。這使得詹姆斯的談判之旅難上加難,因為他要以一換二,讓兩位美國公民安全回國,即使美國政府短期內並不在意這位留學生。
千夫所指,卻依舊我行我素
到目前為止,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任職將近2年,他高調揮舞著貿易保護主義以及美國至上等理念旗幟,讓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一度混亂,未來走勢依然不明朗。這個時候看《間諜之橋》,似乎更能領會主演詹姆斯的那種孤獨與切膚之痛,美國憲政精神需要拯救。
電影開篇便告訴觀眾,詹姆斯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保險律師,卻陰差陽錯地「被」接了個來自聯邦法院的刑事案件,即為美國政府抓到的蘇聯間諜辯護,並其名曰「每個人都要得到公平的審判」,然而這只是美國司法的表面程序罷了。
從當時美國社會所處的環境來看,這位蘇聯間諜可謂是真的千夫所指,人人得而誅之。詹姆斯深知此時去為間諜辯護,自己同樣會被「千夫所指」,但是為了美國司法的公正性,為了每一個自然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對待與審判,詹姆斯認真地開始了辯護工作,而不是敷衍外界的表面辯護。
諷刺的是,詹姆斯對辯護極其嚴肅的態度讓身邊的幾乎所有人感到意外、不理解甚至是厭惡,包括他的上司和家人,甚至還有司法機構的大法官。有一天晚上,詹姆斯還被CIA探員跟蹤,詹姆斯察覺後與探員進行了一席對話,並發出了上帝之問: 是什麼讓我們成為美國人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規則(rule book),即美國憲法,探員竟被駁斥得無言以對。這就是詹姆斯作為一個律師具有的最珍貴也是最基礎的職業底線,同時也告訴觀眾美國的治國根本不應該被遺忘。
詹姆斯為阿貝爾的辯護工作似乎遭到了全社會的憤恨,隨著案件的推動,即使案件的很多證據存在疑點,詹姆斯也無法阻止陪審團以及其他美國群體的非理智憤怒。聰明的詹姆斯從保險的角度出發,終於抓住了大法官的軟肋,那就是: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決定就是讓阿貝爾活著,因為在可預見的未來,萬一同樣有美國政府人員被敵方抓獲,阿貝爾可以作為交換籌碼使用,小概率事件依然要提防。終於,法院最後的裁決並沒有讓阿貝爾離開人間,而是監禁30年。
案件的裁決結果讓多數美國民眾大失所望,似乎只有死刑才能讓他們泄恨,但是這種想法顯然是有悖理性與常理的。一方面,這所謂的「間諜」是效忠國家的,美國作為超級大國毫無疑問也有大批的「間諜」滲透在全球各國,效忠國家的人為什麼要遭受死刑呢?有悖人性;另外一方面,這是非常短視的行為,當時美國與蘇聯陣營顯然是敵對勢力,雙方之間的情報戰是無法避免的,阿貝爾的存活肯定是符合美國利益最大化的。可見,盲目的愛國主義是多麼損人不利己,同時也表現出美國政府的虛偽與自利。
後來美軍U2高空偵察機事實,飛行員被俘,終於讓詹姆斯重新受到尊重,並被美國政府委以重任:前往東德與蘇聯政府談判。
兩個懸念
影片具有兩個懸念,但是卻相差甚遠。第一個懸念是劇情主線的懸念,但是這個懸念太過明顯,以至於在影片看不到一半的時候就能猜到劇情的走向了(詹姆斯和法官理論,即最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就是讓阿貝爾活著)。如果足夠福爾摩斯,在電影播放到22分鍾第一次出現飛行員鮑爾斯的鏡頭時,就能夠猜測到大概劇情,因為鮑爾斯和詹姆斯是兩條平行的劇情發展線,鮑爾斯出現的邏輯肯定是在為兩條劇情線後面的交集做准備。很顯然,這讓這部以「間諜」為題的電影失去了不少神秘色彩。
影片的第二個懸念出現在了詹姆斯前往東德進行談判的環節,相比劇情主線的懸念要高明得多。此時,東德抓了一名在德留學的美國學生,試圖以一名留學生換取阿貝爾回歸蘇聯,而不交出飛行員。需要說明的是:表面上東德以一個獨立國家的立場與美國進行談判,並要求平等對待,實際上當時的東德很明顯是蘇聯的小弟,東德與蘇聯聯手打算從美國這撿個大便宜。詹姆斯作為律師出身可不傻,他很堅定地知道自己的任務就是以一個蘇聯間諜換取2個美國公民。但是如何談判成為這段劇情最主要的懸念,總不能和敵方正面較量,否則效果會顯得相當僵硬且難以收拾。
這時候,詹姆斯絕佳的談判技巧得到充分的彰顯。詹姆斯並沒有選擇和敵方代表正面談判,況且敵方已經選擇「拒絕溝通」的溝通方式表明了立場,這時候僵局顯現,我們表面上似乎能感受到劇情的下一步就是美方的妥協,但這樣的「間諜之橋」就顯然失去了拍攝電影的意義。果然,詹姆斯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巧妙地通過敵方談判代表的秘書傳達了一個強有力且非常清晰的信息:首先表明立場,如果不同時交出留學生和飛行員,我們就不會交出阿貝爾;第二,限定好時間,即當天下班前作出決定(第二天早上正式交換),如果交易未達成,蘇方代表必須向蘇聯上級匯報談判結果;最後,拋出如不交換可能會造成的厲害關系,即:阿貝爾是一個正直的軍人(側面表達他並未叛國),此刻阿貝爾以為自己要回家了,歸心似箭,如果此時得知自己被祖國拋棄,他有可能會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可能會真的叛變),那誰應該為此而負責呢?(顯然是指蘇聯談判代表)。
然後,詹姆斯只管回到西德等蘇聯方的電話了。等電話的鏡頭非常安靜,但是當事人無比焦慮和緊張的心理卻躍然紙上。我想這段談判的情節應該是影片最為精髓的部分。如果詹姆斯的「賭博」失敗,那就是徹底的玩完,可謂「無顏再見江東父老」。當然,結果顯而易見,交易順利達成。
小結
片名《間諜之橋》給人一種諜戰懸疑的神秘感,但是這部影片更多的是刻畫歷史與人物,紀實的感覺更多一些,屬於典型的美式風格,不過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兩位主演都是知名老戲骨,湯姆·漢克斯不用說,基本上是斯皮爾伯格的御用演員,馬克·里朗斯在片中沉穩老練的表現確實不俗,報得小金人受之無愧了。
詹姆斯代表著正直,阿貝爾象徵了忠誠,
正直與忠誠我們一樣都不能少!
相關閱讀:
1. 傳奇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幸遇伯樂欣然輟學,終造影視夢工廠
2. 《辛德勒的名單》豆瓣9.5分,奧斯卡包攬7大獎項,是時候說說這台前幕後的故事了!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科林觀影」,敬請關注!
❷ 經典諜戰電影排名
一、《真實的謊言》 (1994)
影片《真實的謊言》由加拿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阿諾德·施瓦辛格、傑米·李·柯蒂斯、湯姆·阿諾德和阿特·馬里克等聯袂出演
影片講述了作為美國FBI的高級特工哈里專門處理人家搞不定的棘手任務,他正在奉命調查一起跨國核武器走私案件。出於安全考慮,哈里連結婚15年的妻子海倫都沒有告訴他的真實身份。利用老婆的「出軌」,為她分派了一項「秘密任務」當「秘密任務」漸入佳境時,他們卻被突然闖進的歹徒給綁架了!恐怖分子設計陰謀,准備把他們連同導彈一起毀掉。被激怒的哈里唯有使盡渾身解數,拯救家人!
卡梅隆與施瓦辛格的強強聯合,那火爆驚險的動作戲碼,燃情熱血的劇情,捧腹的美式幽默,使電影近乎從頭至尾維系了出色的節奏把控,一部好萊塢影史動作片的典範之作。
《真實的謊言》
二、《黑皮書》 (2006)
《黑皮書》是由保羅·范霍文執導,卡里斯·范·侯登、賽巴斯汀柯赫、米契爾·哈思曼、德雷克·德·林特聯合主演的驚悚片。二戰末期,荷蘭的猶太姑娘雷切爾和她家人剛剛逃過死神關口,來不及喘息又遭到德國軍船的掃射,只倖存下雷切爾一人。躲避在暗處的雷切爾把叛徒的樣子牢牢記在心上,她的一生都為尋找這個人而孤注一擲。 她為了隱藏身份,當了一名歌手,然而陰差陽錯竟讓她開始了另一條人生道路。游擊隊隊長讓雷切爾混進德國陣營中,去搭救他被逮捕的兒子。於是,美麗的雷切爾成功俘獲了德國軍官的心。一切都好像進展順利,但蕾切爾的一個機密任務,卻讓她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況。 復仇的決心還在雷切爾心中熊熊燃燒,叛徒還在某個陰暗的角落。
《黑皮書》
三、《間諜之橋》(2015)
《間諜之橋》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艾米·萊安、阿倫·阿爾達聯合主演歷史傳記片。根據美國律師詹姆斯·多諾萬真實經歷改編。
冷戰初期,紐約律師詹姆斯·多諾萬,為蘇聯情報員魯道夫·阿貝爾辯護,當時美蘇關系緊張,詹姆斯仍然秉持公平正義的原則,毫不偏私地為阿貝爾抗辯,阿爾貝欣賞他的正直,他也欣賞阿貝爾的忠誠,雖然最後輸了官司,兩人卻建立起微妙的情誼。不久之後,美軍U2高空偵察機在執行機密任務時,被蘇聯軍方擊落,詹姆斯受雇於中情局,代表美方與蘇聯談判,試圖在極其渺茫的機會中,與蘇聯交涉換囚條件,營救被劫持的美國飛行員。
《間諜之橋》
四、《間諜游戲》(2001)
《間諜游戲》是托尼·斯科特執導的驚悚動作電影,由羅伯特·雷德福、布拉德·皮特、凱瑟琳·麥克馬克等聯袂主演。
CIA(美國中央情報局)探員湯姆畢曉普在遠東某國執行任務失敗,隨即被當局逮捕,並將於24小時內被執以死刑。此時遠在美國,湯姆的搭檔,CIA探員內森 D.繆爾正在為營救湯姆而游說CIA高層。因為涉及國際糾紛,CIA高層偏向犧牲湯姆而換取局勢的和平,而內森則認為搭檔的生命更加重要。內森與高層吵得不可開交,而在牢獄中的湯姆,回想過去,他與內森一同執行的一個個人物如走馬燈般在眼前重現。一對親密無間的搭檔,一段CIA探員的心路歷程。湯姆畢曉普,一個平凡普通的CIA探員形象愈發清晰。他能得救嗎?
《間諜游戲》
五、《變臉》(1997)
《變臉》是一部1997年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劇情片,由吳宇森執導,尼古拉斯·凱奇、約翰·特拉沃塔、瓊·艾倫、亞歷桑德羅·尼沃拉和吉娜·格申等聯袂出演。凱斯特是一個恐怖分子,他本想殺死探員西恩,卻誤殺了西恩的兒子,西恩更與凱斯特結下不共戴天之仇。在逮捕凱斯特歸案之後,他以為可以劃上句號,卻得知凱斯特已經把一枚毒氣炸彈投放在某個人群密集的角落。
為了查出炸彈地點,西恩決定利用整形手術,將昏迷中的凱斯特的臉換在自己身上,去假扮凱斯特身份套出他弟弟說出真相。這件事屬於FBI高度機密,只有寥寥幾人知情。 凱斯特醒來,此時他有著西恩的面相。於是他決定將計就計,將知情人殺掉之後,他就變成了西恩。
《變臉》
六、《劍魚行動》(2001)
《劍魚行動》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發行的一部動作片,由多米尼克·塞納執導,約翰·特拉沃爾塔、休·傑克曼、哈莉·貝瑞聯合主演。間諜加布利爾在多年特工生涯中,獲知政府多年非法收斂了一筆公款。而加布利爾若想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錢是最關鍵的因素。正因如此,機智狡猾的加布利爾決定向這筆贓款下手。 要想計劃能順利進行,加布利爾需要一名頂尖的電腦黑客。斯坦利正是地球上最頂級的黑客之一,多年前他就把FBI引以為豪的安全系統搞得天翻地覆,亦因此的引來牢獄之災,妻子帶著女兒遠走他鄉。出獄後一直被禁止使用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加布利爾派他的女搭檔金吉爾游說斯坦利出山,承諾成功後幫斯坦利取回女兒的撫養權並安排其遠走高飛享受新生活。經不住誘惑,斯坦利再度出山。然而,事情並沒有像預想中順利。
❸ 有什麼電影上有u2高空偵察機的畫面
間諜之橋
劇情簡介
1960年,美國正在與蘇聯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場戰爭不需要全副武裝的士兵而是與情報有關。攜帶有大量的秘密情報的美國間諜飛行員加里·鮑爾斯(奧斯汀·斯托維爾飾)被任命執行一項秘密任務,然而他駕駛的美軍新型偵察機U2「黑寡婦」最終在蘇聯上空被擊落,加里·鮑爾斯被俘。與此同時,美軍也抓到了一名蘇聯間諜阿貝爾(馬克·里朗斯飾),雙方有意交換被俘人員。
詹姆斯·多諾萬(湯姆·漢克斯飾)被選中代表美國政府與蘇聯斡旋,他原本只是一名保險律師。而這次多諾萬似乎「挽救」的是美國的國家顏面,由於偵查行為是「秘密行動」,對於被俘人員交換問題政府不會出面,多諾萬無奈成為了「中間人」。從與蘇聯間諜交涉,到面臨美國公眾質疑,再到前往東德進行換俘,詹姆斯·多諾萬面臨著艱難選擇,他遭遇進退兩難的困境,遭到蘇聯政府和美國群眾共同反對的他,不僅需要面對輿論壓力,且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威脅,甚至連累家人陷入危險之中,多諾萬冒著生命危險前去談判,隻身一人在間諜之橋上等待確認對面走過來的黑色人影,此時伏在高處的東德士兵則用冰冷的槍口對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