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法國電影不丘

法國電影不丘

發布時間:2023-08-07 18:35:10

『壹』 求一部外國電影。

你說的應該是電影《愛得過火》BECAUSEISAIDSO

————————————————————————————————————————————————

愛得過火片名:愛得過火

英文名:BecauseISaidSo

導演:邁克爾·萊曼MichaelLehmann

編劇:凱倫·利·霍普金斯KarenLeighHopkins

傑茜·尼爾森JessieNelson

主演:黛安·基頓DianeKeaton

曼迪·摩爾MandyMoore

加布里埃爾·馬赫特GabrielMacht

類型:喜劇/劇情/浪漫

片長:102分鍾

級別:PG-13(性內容、粗口和部分裸露)

發行:環球UniversalPictures

上映日期:2007年2月2日

官方網站:http://www.becauseisaidsomovie.com

簡介:誰來娶我女兒

無論哪個人見到達芙妮·王爾德(戴安·基頓)都會由衷地感嘆一聲,做媽媽能做到她這樣的地步真是三生有幸。雖然身為單身媽媽,達芙妮一人獨立養大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大女兒瑪吉(勞倫·格拉漢姆)聰明乾練,是位小有名氣的心理學家,具有洞悉一切的本領,人稱「無所不知」小姐;二女兒麥爾(派珀·佩拉博)美麗性感,典型的萬人迷;小女兒米莉(曼迪·摩爾)天真可愛,人見人愛。毫不誇張地說,假如可能的話,任何父母都願意用一切來換取達芙妮的這份福氣。然而,達芙妮有心事,怎樣為這些完美女兒找到合適的丈夫成了她最大的心事,大女兒二女兒做事她放心,然而小女兒米莉那好聽點叫天真難聽點就叫屏蔽詞語的性格常常讓她惹上爛桃花。達芙妮左思右想,決定親自出馬為米莉挑選最佳夫婿。

達芙妮偷偷在網上發布「招婿廣告」,在無數應征者之中,文靜有禮年輕有為的建築師傑森成為達芙妮心目中的最佳女婿人選。於是達芙妮邀請傑森到家做客,順便打算撮合他與米莉,然而米莉卻鍾情於浪漫隨性的音樂人約翰尼這個被達芙妮視為浪盪子的傢伙。為避免無知的女兒嫁錯郎,達芙妮使盡法寶乾擾米莉與約翰尼的約會,努力推銷傑森。米莉對媽媽的做法十分反感,而達芙妮也因女兒的不聽教而大為火光,兩母女的關系日趨緊張。

米莉與姐姐們商量後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多年來一心為女兒著想的媽媽過上自己的人生,最好能為她找個老伴共度夕陽紅。沒想到女兒們的想法竟然成真了,傑森的老爸喬還真看上了達芙妮,而達芙妮也對喬頗有好感,幾次接觸下來,達芙妮開始覺得女兒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她自己是否也該放手,同時也考慮一下自己的人生呢?

從牙醫診所聯想到的母女關系

母女之間或者是女人之間的關系之復雜相信是許多男人所無法了解的,然而這樣一個女人故事竟然出自男人之手,感覺有點不可思議。編劇卡倫·雷·霍普金斯這個大男人如何想到寫這樣的題材?卡倫解釋說有一次他去牙醫診所,在排隊等醫生叫號的時候他發現身邊一位母親在講電話,講的內容大概就是她准備如何為自己女兒找個好丈夫之類的。百無聊賴的卡倫突然發現這種想法挺有意思,「每個媽媽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女兒出嫁,然而到女兒真的交男朋友了,媽媽們總能從這些准女婿中挑出一堆的毛病,然後就開始在腦里構建自己的最佳女婿形象」,卡倫如是說。卡倫在回去之後與同事傑西·尼爾森談起這件事,他准備以這個事情為引子寫一個關於母女關系、姐妹關系還有男女關系劇本。傑西很贊同卡倫的想法,傑西說「世界上每段母女關系都挺獨特挺古怪的,但是我想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幸福生活,在達成這個願望的過程中,母親與女兒之間就會發生很多事情,一不小心愛就過火了。」於是,卡倫與傑西決定合力寫出這個劇本,卡倫負責劇本的整個框架,而傑西則從一個媽媽一個女人的角度給這個劇本潤色。在劇本寫出來之後,GOLDCIRCLEFILMS的老總保羅·布洛克斯(PAULBROOKS)十分欣賞,決定投資拍攝這個電影,同時拉來了環球影業擔任發行方。

保羅與卡倫開始尋找導演,邁克爾·萊曼成為他們眼中的最佳人選。這是個奇怪的決定,邁克爾·萊曼很少拍這類女人電影,這個導演以B級片起家,1980年代末憑借一部《席德姐妹幫》浮出水面,這部CULT電影同時使得扮演變態女高中生的薇諾娜·賴德名聲大震,然而至此之後,邁克爾·萊曼好像就沒什麼出彩的電影了。保羅與卡倫都說自己對《席德姐妹幫》印象十分深刻,就以這個有點無厘頭的理由力邀邁克爾出任導演。好玩的是,邁克爾接下導筒的理由同樣十分後現代:很顯然,對這種女人關系我是沒有親身體驗過,但是,我有兩個女兒,我還有一個妻子,嗯,我想我從她們身上多少也應該了解到片中所要表達的那種關系。就這樣,邁克爾·萊曼就很理所當然地接下了這部電影。

戴安·基頓引發的連鎖效應

找誰出演這個神經質老媽達芙妮呢?編劇兼製片人傑西·尼爾森很自然想到了戴安·基頓。這個演戲近四十年並在各個年齡段都獲得肯定的奧斯卡影後絕對是出演達芙妮的最佳人選,這個被伍迪·艾倫成為「喜劇之後」的實力派女星近年來接演了不少類型各異的角色,達芙妮這個角色與其在《斯通一家》所演的角色有點類似,然而傑西也沒多想,立刻行動找戴安聊天。傑西說自己和戴安其實早在洛杉磯的一所學前班認識了,傑西的女兒與戴安的孩子是同學,因為孩子的關系,她與戴安也經常能碰面聊天。雖然戴安從沒結過婚,但是可以看出她深喑母女相處之道,她絕對是出演達芙妮的最好人選。

戴安在聽完傑西的介紹之後就要求看劇本,看完劇本提了不少建議之後答應出演該片。對於這個深兼優秀攝影師、導演與奧斯卡影後等光環於一身的才女的加盟,導演和製片人都十分雀躍。不久他們就發現,戴安的加盟不僅讓他們心花怒放,同時也引得許多年輕演員爭相要求加盟的這部片,找起演「女兒們」的人選事半功倍。

曼迪·摩爾說當她知道戴安加盟之後就極其希望自己能與她合作,「戴安·基頓啊,我想要是導演不讓我在這部電影中出演角色,我就算做化妝師、當場記也行,反正我要是能與戴安合作上一回,我做什麼都無所謂」。幸好曼迪·摩爾近年來在影壇的表現也不錯,導演很看好她,不僅讓她出演角色,她所演的角色還是與戴安最多對手戲的那個,謝天謝地,不然這個曾經的歌壇小天後說不定真會成為這部電影的場記呢。

其他演員,如其他兩個女兒的扮演者還有出演大綠葉的幾個男性角色都沖著「與戴安·基頓合作」這個目的陸續加入該片。最好玩的要數出演喬的史蒂芬·科林斯,這個與戴安合作過多次的老演員開心地說:「能再次與戴安演吻戲,而且還能收錢,這么好的事情誰不願意做啊!」

由於戴安·基頓的魅力,導演迅速找到了合適的班底,於2005年12月底在洛杉磯開機。由於聽過戴安·基頓在《大婆俱樂部》中演唱的歌曲,好不容易找到戴安加盟的導演邁克爾打死都不放過再次聽到戴安唱歌的機會,決定讓她還有片中眾演員一起唱電影的主題歌,「戴安有把好嗓子,曼迪·摩爾唱歌那麼棒,其他演員也好聲音,不充分利用太浪費」,於是,這個電影原聲碟的歌曲都由這些演員演唱了。

女人愛看的電影

很顯然,即使有戴安·基頓這樣的實力派明星加盟,這類電影要想在口碑上有建樹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從故事內容看,新鮮的東西好像沒看到,許多人都認為這個電影就是《斯通一家》(同樣是戴安演的)於《徵婚廣告》的合體,新意是沒有了,然而據說片中的對白十分過癮,整部電影裡面有關於女性對男性的看法、對性的看法和對家庭的看法的台詞都十分辛辣,好像自從《慾望城市》之後,幾個女人聚到一起不聊男人就是很不正常的事情,這幾母女也趁著這股風潮大聲暢談這類話題。這種題材的電影大概天生就是為女人拍的,即使該片在上映後媒體對其評價都普遍偏低,但是首映周末票房第二,觀眾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女性,看來女人們對於這部電影的認同感還是很強的,這些數據比媒體評論可直觀多了。

『貳』 關於微觀世界的電影

天地人三部曲《遷徙的鳥》《微觀世界》《喜馬拉雅》

【原 片 名】LE PEUPLE MIGRQTEUR
【中 文 名】遷徙的鳥
【出品年代】2002
【國 家】法國
【類 別】專題
【語 言】法語,中文字幕
【獲獎記錄】
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
《微觀世界》原班製作人馬嘔心瀝血超震撼紀錄長片,一個由300多名成員組成的攝制組包括50多名飛行師50多名鳥類專家,跟隨著侯鳥的遷徙路徑整整三年時間,全部拍攝行程近十萬公里。影片於法國連演4周吸引250萬影迷的觀影熱潮,以一部紀錄片打敗同期上映的故事片,榮登票房前列。不超過十句解說,不超過二十句字幕。92分鍾的影片絕無半點雜質,一氣呵成。它採用了高科技空中拍攝系統攝制,全程追縱候鳥南遷北徙的壯舉。由南到北,由春至冬。
大型數字紀錄片《遷徙的鳥》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均帶給了我們久違的驚喜,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影片中獨具特色的演員向我們展示了它們最為真實的純自然面目。該片獲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內容簡介

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如此困窘,候鳥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這正是戲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大天鵝要飛越1200 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對子女的照顧,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全都默默承受,挺著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海鴉對抗到底,保護企鵝BB 的安全,盡管當中滿是失敗氣餒,但仍堅強支撐下去,面對親情,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

http://down.you8.cn/dv2/movie/travellingbirds/travellingbirds.rmvb

電影名稱: 微觀世界
其他名稱: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主要演員: 蜜蜂 螞蟻 甲蟲 蝸牛 瓢蟲
導演: Claude Nuridsany
出品商: Galatee Films
地區: 法國
片長: 73分鍾
發布時間: 2003-12-29

拍了二十年,最後剪成七十三分鍾.從頭到尾,沒有哪個演員穿過衣服...
這是一部精彩的描繪昆蟲世界的紀錄片,讓人不由得驚嘆自然界的美妙.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內容簡介】
本片無以倫比的攝影技術,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將森林下、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竟成為壯麗的奇觀。本片獲得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你會驚訝於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這是黎明時分,在地球的某一處隱藏著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時就像過了一天,一天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想要探究這個世界。我們須先保持靜默。傾聽和觀賞這奇跡。

美妙的小宇宙(Microcosmos)

這張描繪昆蟲世界的DVD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字幕,也沒有解說,全靠畫面本身來詮釋。小小的昆蟲,經過放大的鏡頭重現在屏幕上,原來竟是那麼宏大,那麼神奇,那麼幽默。這要感謝本片的開發和拍攝者,是他們用了十幾年時間,花費了大量精力和經費,日積月累、精雕細刻才把這部影片奉獻出來。草原昆蟲在他們的鏡頭下,逐一"粉墨登場"。從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都十分細致生動地被捕捉下來。通過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這部影碟不但具有迷人的觀賞價值,也具有教學科研價值。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影展技術大獎,自在意料之中。

其中如蜘蛛網上的雨滴、彩色樹葉映襯下的蜜蜂、蝗蟲頭上的觸須,吮吸露液和吞食蚜蟲的瓢蟲等畫面,簡直可以用來測試器材的還原保真度。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竟會發出如此奇異的音響,個別段落經過人工的修飾(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非常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而且還產生出厚重的低頻震撼力。

http://down.you8.cn/dv2/movie/microcosmos/microcosmos.rmvb

《喜馬拉雅》是法國導演艾利克·瓦利的作品,由法國、尼泊爾、瑞士和英國四國合拍,獲得了2000年度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樂兩項大獎,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實際上,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故事,兩代人觀念的沖突,面對外來挑戰的攜手,經過洗禮後的理解與融合。然而,當這樣一個普通到近乎俗濫的故事放到非同一般的背景中時,一切就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從地理意義上說,喜馬拉雅是地球之巔。從人文意義上說,喜馬拉雅是藏人的凈土,佛教的聖地。在佛家典籍的記錄中,喜馬拉雅腳下的迦毗羅城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在流傳千年的藏族傳說中,喜馬拉雅絕頂是諸神的居住之地。有一首在民間流傳很廣的藏歌這樣唱道:「萬神之主因陀羅趕著雲朵在仙氣中放牧 / 風神婆逾站在山顛,帶著雷鳴電閃呼吼 / 清晨,太陽神蘇利耶催趕著金色的戰馬直奔頂峰 / 夜幕降臨,月亮神旃陀羅從巍峨的山脈之端悄悄奔向深藍色的夜空 / …… / 喜馬拉雅,雲中祥瑞,雪中天堂」。這片最具佛性與神性的高原,吸引著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們嚮往的目光。

如果在你面前擺著兩條路。一條易,一條難。你會選擇哪一條?」面對這樣的問題,估計習慣了現代社會速食速配生活規則的人們大多都會選擇容易的一條,而一位年青的喇嘛做出的選擇卻是走那條艱難的道路。這是電影《喜馬拉雅》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幕。

電影《喜馬拉雅》從某種意義上,最大程度地滿足了人們,尤其是西方人,對這片人間天堂的心馳神往。

喜馬拉雅山脈中有一個叫杜爾普的村落,村民們每年必須翻越雪山用採集的鹽換取過冬的糧食。由於帶領商隊的酋長在出發前的一次山難中喪生,由誰來接任便成為一大難題。觀念的沖突與兩代人的隔閡,使商隊一分為二,分別由老酋長霆雷與年青的商隊副手卡瑪帶領,兩支隊伍一前一後踏上了行程。

一切沖突都發生在商隊的組建與行進中,因此,我們得以從電影中領略到雪域高原的奇幻風情:成群結隊的氂牛,瓦藍如洗的天空,銀裝素裹的雪峰,陽光照耀下溫潤澄澈的天湖,峭壁旁的羊腸小路,狂亂肆虐的雪暴,白茫茫的冰原,依山而建的寺院佛塔,荒原中隨風飄舞的經幡,叩長頭朝聖的虔誠信徒,庄嚴神聖的響應國家號召,翱翔的兀鷹,絳紅的衣衫……

布魯諾·庫列斯為《喜馬拉雅》創作的音樂,具有相當的獨創性。他把寺廟中喇嘛的誦經、藏地民歌與西洋交響樂隊巧妙地結合起來,用銅號模擬傳統的藏族法號,用男低音聲部模擬喇嘛的誦經。布魯諾?庫列斯用一種西方人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遞出那片神秘土地的奇特美感與深邃氣息,難怪獲得了凱撒最佳音樂獎,原聲唱片也在西方廣受歡迎。不過從個人角度來講,我並不太喜歡電影《喜馬拉雅》的音樂,那些經過濃濃修飾的人聲、現代樂器的演繹、New Age+World Music的作曲模式,表現出的只是作曲家臆想中的藏音,與喜馬拉雅高原上那些原始粗朴的音符有著不小的差距。

從內容上說,《喜馬拉雅》選擇的是一個關於成長、關於理解、關於尊重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在任何人群中都會發生,也就不會因文化差異產生理解隔閡。有所不同的是,由於這一個故事發生在喜馬拉雅,因此,影片有意探索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宗教之間循環交錯的復雜關系。遺憾的是,《喜馬拉雅》選擇的這個簡單故事,明顯不足以包容這個具有極大戲劇張力的話題。

…………………………………………………………………………………………

另外,本人極力推薦: 法國出品的《minuscule》

Minuscule(源於拉丁詞義"微小")是兩個年輕法國藝術家Thomas Szabo和Hélène Giraud的優秀動畫作品集。它關注的是一片草地中的生物,如瓢蟲、螞蟻、蝸牛等的原住民日常生活,不同的是,本片的景色全部是實拍的,而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全部由三維電腦動畫製作,這就給作者在情節上更多的自由和生動。本劇詼諧幽默,看著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也許你積蓄一天的煩惱會隨之灰飛煙滅。

BT或迅雷下載:http://www.54new.com/detail.php?id=628

『叄』 求 恐怖電影名

看看這里有沒有吧
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
范海辛
黑夜傳說
夜訪吸血鬼
刀鋒戰士
還有
1922《吸血鬼諾斯菲拉杜》,德國片。茂瑙導。麥克斯·施雷克和亞歷山大·格拉納克主演。

1931《吸血狂魔》,美國片。勃朗寧導。貝拉·盧戈西、海倫·錢德勒和愛德華·范·斯隆主演。

1932《吸血鬼,大衛·格雷的奇遇》,法、德合作。朱利安·威斯特和享利埃特·傑洛主演。

1935《吸血鬼的標志》,美國片。貝拉·盧戈西、卡羅·鮑蘭和萊昂內爾·巴里莫爾主演。

1936《德庫拉的女兒》,美國片。蘭伯特·希爾耶導。葛羅利亞·霍登和愛德華·范·斯隆主演。

1958《德庫拉的惡夢》,英國片。費雪導。克里斯托弗·李、彼得·庫辛和卡羅·馬許主演。

1960《德庫拉和情婦們》,英國片。費雪導。大衛·皮爾、彼得·庫辛和伊芳·蒙勞主演。

1960《死於溫柔鄉》,法國片。羅傑·瓦迪姆導。安奈特·史卓伯格和艾勒莎·馬爾蒂內里主演。

1965《魔王德庫拉》,英國片。費雪導。克里斯托弗·李、安德魯·基爾和芭芭拉·謝利主演。

1967《吸血鬼的舞會》,英、美合作。羅曼·波蘭斯基導。羅曼·波蘭斯基和夏倫·泰特主演。

1970《德庫拉之夜》,德、意、西合作?克里斯托弗·李、赫伯·倫和克勞斯·金斯基主演。

1970《德庫拉的未婚妻》,美國片。丹·克蒂斯導。喬納森·弗里德和格雷森·霍爾主演。

1971《紅唇》,比、德、法合作。庫梅爾導。德爾菲娜·塞里格和達尼埃爾·基內主演。

1974《吸血的德庫拉》,意、法合作。保羅·莫里塞和安東尼·道森合導。

1976《德庫拉,父與子》,法國片。愛杜瓦·莫里納侯導。克里斯托弗·李和貝爾納·梅內主演。

1979《月黑風高》,美國片。貝翰導。法蘭克·蘭吉拉、勞倫斯·奧利弗和唐納·普里森斯主演。

1979《諾斯菲拉杜》,德、法合作。赫爾措格導。克勞斯·金斯基和伊莎貝拉·艾珍妮主演。

1983《千年血後》,美國片。斯考特導。凱瑟琳·德納芙、大衛·鮑伊和蘇珊·薩蘭登主演。

1987《粗野少年族》,美國片。喬依·舒馬赫導。傑森·派屈克、利瑞·漢姆和基佛·薩瑟蘭主演。

1992《吸血鬼在天堂》,法國片。阿布德克漢·巴魯茲導。法希·肖佩爾和布魯諾·克里默主演。

1992《吸血鬼德庫拉》,美國片。科波拉導。蓋瑞·歐德曼、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基努·里維斯主演。

1994《夜訪吸血鬼》,美國片。尼爾·喬丹尼。湯姆·克魯斯、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主演。

電影中的十大吸血鬼
在影視小說里塑造的吸血鬼看來,人只是新鮮,溫暖和富有營養的血液的儲存罐。而人們卻為這些「劊子手」們深深著迷。

10、路易斯(Louis)
演員:布拉德·皮特(Brad Pitt)

影片:《造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1994)

其實我們所有的人都可能會有路易斯那樣的遭遇—一個好人身處不好的環境之中。布拉德·皮特在片中扮演了一個英俊的法國人路易斯,當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扮演的邪惡的吸血鬼萊斯塔特(Lestat)把他變成自己的同僚的時候,他並沒意識到等待自己的將是怎樣的命運。大家也許還記得,當時路易斯必須迅速地在生和死之間作出抉擇,原諒他選擇了永恆的青春因為萊斯塔特並沒為他預備更好的選擇。心地善良的路易斯不願為吸食人血而殺害人命,它抑制自己對人血的慾望,在它成為吸血鬼的頭二十年裡只靠吸食動物血液為生。與萊斯塔特比起來,路易斯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殺手。

9、明斯特爺爺(Grandpa Munster)

演員:埃爾·萊維斯(Al Lewis)

電視劇:《明斯特一家》(The Munsters)(1964-1966)

說起埃爾·萊維斯(Al Lewis)扮演的明斯特爺爺,我們實在找不出比他還要好的吸血鬼了。我們並不是暗示所有的政治家都嗜血,不過起碼明斯特爺爺是的。不過與以往的吸血鬼不同的是,明斯特爺爺似乎更願意在干凈清爽的熟食店周圍轉悠而不是游盪在陰森晦暗的城堡里。

片中赫爾曼(Herman)和莉莉(Lily)的爺爺都是吸血鬼,我們確信他們對五香牛肉乾並不感冒。如果不把他列入10大吸血鬼之一的話,我們擔心容易沖動的88歲高齡的老萊維斯沒准會咬我們一口呢。

8、戴維(David)

演員:基弗·蘇澤蘭(Kiefer Sutherland)

影片:《迷路的男孩》(The Lost Boys)(1987)

該片講述是一位離婚的母親帶著兩個兒子搬到了離孩子外祖父較近的的一個小鎮上。兩個孩子中較大的一個受到鎮上一幫吸血鬼的誘惑而成為其中一員,小的一個為了救哥哥與自稱是捉鬼者的新朋友聯合起來對付吸血鬼的故事。

迷路的男孩塑造的是一群長著漂亮的頭發騎著臟兮兮的自行車的吸血鬼。基弗·蘇澤蘭扮演了群鬼之首—戴維。讓我們暫且忘記那些風格上滯重沉悶的東歐的吸血鬼,該片才是典型的給人強烈感官刺激的此類片中的佼佼者。片中的群鬼住在一個虛構的加利福尼亞名叫桑塔·卡拉的小鎮的懸崖邊一所廢棄的旅館里,身裹黑色皮衣的戴維和他的手下每天晚上都出去「打獵」。至於嚇人的噱頭無非是在狂歡節上偷走嬰兒,吸食他們對手的血液和吸收長頭發的新成員等等。

7、戴維(David)

演員:基弗·蘇澤蘭(Kiefer Sutherland)

影片:《迷路的男孩》(The Lost Boys)(1987)

該片講述是一位離婚的母親帶著兩個兒子搬到了離孩子外祖父較近的的一個小鎮上。兩個孩子中較大的一個受到鎮上一幫吸血鬼的誘惑而成為其中一員,小的一個為了救哥哥與自稱是捉鬼者的新朋友聯合起來對付吸血鬼的故事。

迷路的男孩塑造的是一群長著漂亮的頭發騎著臟兮兮的自行車的吸血鬼。基弗·蘇澤蘭扮演了群鬼之首—戴維。讓我們暫且忘記那些風格上滯重沉悶的東歐的吸血鬼,該片才是典型的給人強烈感官刺激的此類片中的佼佼者。片中的群鬼住在一個虛構的加利福尼亞名叫桑塔·卡拉的小鎮的懸崖邊一所廢棄的旅館里,身裹黑色皮衣的戴維和他的手下每天晚上都出去「打獵」。至於嚇人的噱頭無非是在狂歡節上偷走嬰兒,吸食他們對手的血液和吸收長頭發的新成員等等。

6、達丘拉(Dracula)

演員: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

影片:《吸血伯爵達丘拉 A. D.》(Dracula A. D.)

話說1872年的勞倫斯·萬·赫爾森(Lawrence Van Helsing)和達丘拉(Dracula)伯爵的正義—邪惡之戰以兩人的死為終結。達丘拉的一個僕人把使達丘拉致死的木樁埋在了墳墓的旁邊並且留了一小瓶德卡拉的骨灰和他的指環。一百年後,也就是到了1972年,僕人的曾外孫約翰尼和當時的捉鬼專家亞伯拉罕·萬·赫爾森的曾外孫女傑西卡等幾個人因無知而使德古拉得以復活。復活後的達丘拉決心要毀掉萬·赫爾森的房子,但誰會相信達丘拉會復活並出現在20世紀的倫敦呢?

2 電影中的十大吸血鬼

克里斯托弗·李在片中的表現無可挑剔。他在處理台詞時表現出的那種威嚴而又不失傲慢,憤怒而又不失矜持的風格與老德古拉如出一轍,讓人覺得該片簡直就是為他度身定做的。

5、諾司法拉圖(Nosferatu)

演員:克勞斯·金斯基(Klaus Kinski)

影片:《吸血鬼諾司法拉圖》(Nosferatu the Vampire)(1994)

這是由沃納·赫左格(Werner Herzog)翻拍的20年代的經典默片。克勞斯·金斯基在片中扮演的吸血鬼諾斯法拉圖形容猥褻:外翻的老鼠般的門牙,椰花菜般的耳朵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手。他的演技也絲毫不遜色於他那邪惡的外表。當那個房地產經紀人在切麵包時不慎把手指割破時,諾斯法拉圖沖過去象饞腥的貓一樣想舔前者手指上的血,而他在控制住自己並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後,他解釋說這是因為刀子很臟而這是為傷口消毒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方法」。

不過這個對血腥充滿慾望的吸血鬼智力上卻有些缺陷,他最後墜入了片中看上去孤立無助的伊莎貝爾·阿佳尼的圈套,和她上演了一場貓捉老鼠的好戲,當然最後是「老鼠」勝利了。

4、米麗亞姆(Miriam)

演員:凱瑟琳·德納芙(Catherine Deneuve)

影片:《慾望》(The Hunger)(1983)

凱瑟琳·德納芙扮演的米麗亞姆有著吸血鬼王國里最漂亮的臉蛋兒,靠吸食情人的血生存。她每天晚上到俱樂部去勾引那些無辜的小夥子然後帶回家美餐一頓。作為回報,她的情人會青春永駐直到米麗亞姆吸夠了他/她的血為止。當這樣的不幸發生到約翰(由當時還很年輕英俊的著名搖滾樂歌手戴維·鮑伊扮演)身上時,他的生命只有不到24小時了,看著自己的容顏迅速地老去,絕望中的他去找薩拉·羅伯特(Sarah Robert)博士尋求幫助。後者是個研究早衰的專家,她對約翰的話將信將疑。因抵制不住好奇心的誘惑她和米麗亞姆取得了聯系,然而最後她也將難逃魔掌……

關於這部新歌特式風格的電影的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恐怕是片中米麗亞姆和蘇珊·薩蘭登扮演的薩拉之間的同性戀情了。

3、彼得·洛伊(Peter Luew)

演員: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

影片:《吸血鬼之吻》(Vampire』s Kiss)(1989)

在搞笑逗樂方面,還沒有哪個吸血鬼能比得過尼古拉斯·凱奇在1989年的「吸血鬼之吻」中的表演的。 凱奇扮演的一家出版社的總經理在被吸血鬼光顧並被吸了血後,行為開始變得古里古怪。他的怪癖包括:嗜食信鴿,整晚不睡,戴著墨鏡並且沖著秘書大嚷……對紐約這個光怪陸離的大都市來說,他的這些行為在他開始隨便和陌生人搭訕後就更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了。那個吸血鬼還是不斷的來吸他的血而他的諸如此類症狀也不斷地加重直到當他覺得自己的沙發在他眼裡變成了一個棺材時,他才意識到不是自己瘋了就是他變成了吸血鬼……

2、角色:安吉爾(Angel)

演員:戴維·伯瑞納(David Boreanaz)

電視劇:《捉鬼者巴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戴維·伯瑞納扮演的安吉爾堪稱吸血鬼王國里最富有熱情的成員,就連膽大貌美的巴菲都被他的魅力折服。該片扣人心弦之出海在於觀眾摸不透戴維到底站在哪一邊。因為他一會兒溫情脈脈地跟女主角大跳貼面舞還幫她出謀劃策對付其他的吸血鬼,一會兒又見他把一個老師從窗口扔了下去和咬掉過路人的腦袋。

不過不管他是好是壞,安吉爾受歡迎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以至於華納公司決定在1999年的秋天為他單開一個系列劇來滿足觀眾們看英俊吸血鬼的願望。

1、角色:達丘拉(Dracula)

演員:貝拉·路高西(Bela Logosi)
影片:《達丘拉》(Dracula)(1931)

在眾多的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影片中,沒有一部能超越其始祖《達丘拉》的。該片造就了此類片子中最著名的吸血鬼德古拉。他的扮演者貝拉·路高西的表演也實在可圈可點。從他那邪惡的眼光到他那光溜溜的大背頭,路高西的吸血鬼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謠傳說路高西本人非常沉迷於這個角色以至於接受媒體采訪時都躺在那個臭名昭著的棺材裡,並且他在1956年去世後更是和那件達丘拉招牌似的大斗篷埋在了一起。該片能躋身於經典影片之列,路高西功不可沒。 片中使人過目難忘的還有達丘拉伯爵那座引人注目的城堡,特別是裡面的情景:隨處可見的蛛網,大段的樓梯,可疑的窗戶和陰森的房間無不給人毛骨悚然的感覺。雖然以當今的標准來衡量該片未免會覺得它節奏過慢,但沒人能否認它在恐怖電影世界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牢固的地位。《達丘拉》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其它有關吸血鬼的影片樹立了標准。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1657.html?fr=qrl3

『肆』 有哪些關於法國巴黎的好電影

《流浪巴黎》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 htq8

《流浪巴黎》是2016年上映的法國劇情片,由多米尼克·阿貝爾、菲歐娜·戈登執導並主演。

該片講述了圖書館員菲奧娜前往巴黎尋找阿姨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意外故事。

『伍』 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符合史實嗎真的是因為那個駝背的背叛才落得如此下場嗎

給你找了它的歷史背景 (你也不給點分 誰會回答你呀)
公元前492年,波斯王派遣使節前往希臘索取「土和水」,希望通過威壓令其歸順,但是希臘人將使節投入井內,叫他們自便,盡情取用「土和 水」。波斯王大怒興兵,但是他的第一批遠征軍在海上遇到風暴,全軍覆沒。當時的波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跨越歐亞非的大帝國,從居魯士起,已歷四世(居魯士、岡比西斯、Hystaspes、大流士一世)。而希臘世界則是一系列城邦國家的總稱,從來沒有統一過,最多是一些城邦結盟。希臘城邦不僅限於希臘半島,而且在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今天土耳其境內)也有。像此前1千多年的特洛伊巧沒戰爭中,特洛伊就是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希臘城邦。當時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都已經臣服於波斯帝國了。 (雅典、斯巴達、底比斯、馬其頓都屬希臘世界)

公元前490年,波斯統治下的希臘城邦叛亂,雅典出兵支持了這次叛亂。波斯帝國平息叛亂以後,派大軍討伐雅典。波斯王大流士派出另一支遠征軍在雅典西北面的馬拉松登陸,第一次希波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是馬拉松之戰。這一戰之前,波斯方實際上有很高明的戰略。他們和雅典城裡的主和派取得聯系,這些主和派希望與波斯軍隊合作奪取雅典的統治權,所以波斯軍隊沒有在雅典附近登陸,而是在離雅典有一段距離(實際上是42公里左右,現代馬拉松長跑的距離)的馬拉松海灣登槐數陸,目的是把雅典軍隊引出城,而讓波斯在雅典城裡的第五縱隊佔領城市,然後再在野戰中消滅失去根據地的雅典軍。波斯方引蛇出洞的計策果然奏效,雅典陸軍在Callimachus指揮下向馬拉松進發,實力為1萬人,分10個團。但是波斯軍隊的戰術執行卻在戰場上出了紕漏:當雅典陸軍中計,前來迎擊波斯軍的時候,波斯軍(1萬5千人)開始執行他們的下一步戰略計劃:重新上船向另一個地點登陸,准備猛撲毫無防備的雅典城。本來這是非常高明的連環巧計,但是雅典軍隊來得太快了,他們採取了這種形勢下唯一可行的對策:立即進攻波斯軍尚未登船的後衛。在當天的值日將軍米爾泰德斯(Miltiades)的指揮下,雅典軍實際上是擊其半渡,輕易贏得了馬拉松戰役。波斯軍損失6千7百人,希臘方陣亡192人,包括總司令 Callimachus 。戰後米爾泰德斯馬上派一名長跑健將趕回雅典城報信(現代馬拉松運動的起源),這個勝利的消息終於穩定了城裡動盪的局勢,使波斯的第五縱隊不敢亂動。長跑能手菲狄浦底斯征塵未洗便從戰場飛奔回雅典報捷,並因此過度勞累而死,這個事件就是當代的馬拉松長跑的來源。此役大大提高了希臘人的自信。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為實現父親的遺願,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為此,他精心准備了4年,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軍力。參加遠征的士兵來自臣服波斯的46個國家,100多個民族。有穿著五光十色的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米底亞人;有頭戴銅盔、手持亞麻盾牌和木棍的亞述人;有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斗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身的衣索比亞人,他們的武器是棕櫚樹制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狐狸皮;身穿鮮艷的紅斗篷,手拿標槍和盾的色雷斯人;還有帽盔上裝飾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軍隊的人員這樣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使得這支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軍齊集小亞撒爾迪斯,號稱500萬,實則30—50萬人

左右,分海、陸兩路,向希臘進發。波斯大軍走到赫勒斯邦海峽(現在叫達達尼爾海峽),薛西斯下令架橋。大橋很快架設起來,是兩座索橋,埃及人和腓及尼人各造一座。橋剛修好,忽然狂風大作,把橋吹斷。薛西斯大為惱怒,不但殺掉了造橋的工匠,還命令把鐵索扔進海里,說是要把大海鎖住。還命人用鞭子痛擊海水300下,懲戒大海阻止他前進的罪過。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見一斑。當然,橋最後還是造好了。不過由索橋變成了浮橋。工匠們把360艘戰船整齊排列,用粗大的繩索相連。船上用木板鋪出兩條路,一條走人,一條走騾馬。浮橋孝明納的兩邊又裝上欄桿,以免人馬墜入海中。這支波斯大軍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過海峽。有個親眼看到了這一切的當地人,驚恐地說:「宙斯啊,為什麼你變為一個波斯人的樣子,並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領著全人類來滅亡希臘呢?」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一向喜歡內部爭斗的希臘各城邦組織了從未有過的聯合行動。30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軍總統帥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擔任。渡過赫勒斯邦海峽後,波斯大軍迅速席捲了北希臘,七八月間來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該隘口是中希臘的「門戶」,依山傍海,關前有兩個硫磺溫泉,所以又叫「溫泉關」。關口極狹窄,僅能通過一輛戰車,是從希臘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這時希臘人正在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在希臘,奧林匹克高於一切,運動會期間是禁止打仗的。
因此,希臘人在關上布置的兵力只有幾千人。當波斯人臨近的時候,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僅帶了300人來增援。波斯大軍在溫泉關不遠的平原紮下大 營以後,薛西斯首先展開了心理攻勢。他派人捎信給希臘守軍,說波斯兵多得數不清,光是射擊的箭矢就能把太陽遮住。勇敢的斯巴達人哪能被嚇著,他們嘲笑說:「那太好了,我們可以在蔭涼里殺個痛快」。過了兩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臘人的動靜,回報說希臘人把武器堆在一邊,有的梳頭、有的做操,絲毫沒有打仗的樣子。薛西斯大為奇怪,問詢知情者後方知,戰前梳頭是斯巴達人的習慣,意味著將要玩命血戰。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見守關的希臘人沒有絲毫投降的樣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這些不知好歹的希臘人。根據溫泉關地勢險要、山道狹窄,部隊不能展開行動,騎兵和車派不上用場的特點,薛西斯採取了派重裝步兵輪番沖擊的強攻戰法,企圖利用人數的優勢打垮斯巴達人。而斯巴達人卻利用溫泉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優勢,居高臨下,用鋒利的長矛兇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敵人。波斯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攻打了一天又一天,卻沒能前進一步。薛西斯無奈,只好拿出最精銳的一萬名御林軍投入戰斗,但除了拋下大片屍體外,還是攻不上去。見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從他督戰的寶座上站起來,皺著眉頭,抖動著鬍子,狂躁地吼叫不已。正當薛西斯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名叫埃彼阿提斯的當地農民來報告說,有條小路以通到關口的背後。薛西斯一聽,大喜過望,立即命令這個希臘叛徒帶領御林軍沿著荊棘從生的小道直插後山。他們穿峽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時候,越過一片橡樹林,接近了山頂。本來,列奧尼達在小路旁的山嶺上早已布置下1000餘名來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數日無戰事,他們便放鬆了警惕,直到寂靜的黑暗中傳來嘈雜的腳步聲時,他們才慌忙披掛上陣。波斯人已到跟前,羽箭像雨點般射來,佛西斯人敗走了。波斯人也不追趕,直向溫泉關背後插了下去。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得知波斯軍迂迴到背後時,知道大勢已去。為保存實力,他把已無鬥志的其他城邦的軍隊調到後方去,只留下他帶來的300士兵迎戰。因為按照斯巴達傳統,士兵永遠不能放棄自己的陣地。700名塞斯比亞城邦的戰士自願留下同斯巴達人並肩作戰。前後夾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撲向關口,腹背受敵的斯巴達人奮勇迎戰。他們用長矛猛刺,長矛折斷了,又拔出佩劍劈砍,佩劍斷了,波斯人擁了上來。斯巴達的勇士們殺退了敵人的四次進攻,拚死保護自己的統帥。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殺紅了眼的波斯人,將殘余的斯巴達人死死圍住,在口令聲中將雨點般的標槍投向他們,直到最後一個人倒下。至此,溫泉關才最終被攻佔了。付出兩萬波斯士兵生命的溫泉關血戰,對於薛西斯來說,就象是一場惡夢。一想到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斯巴達勇士,他就心驚肉跳地問:「斯巴達人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據說,波斯人在打掃戰場時只找到了298具斯巴達人的屍體。原來,有兩個斯巴達人沒有參加戰斗。一個是因為害眼病,一個是因為奉命外出。戰後,他倆回到斯巴達時,家鄉的人都非常鄙視他們,誰也不理他們。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屈辱,自殺了。另一個在後來的戰斗中犧牲,但斯巴達人還是拒絕把他安葬在光榮戰死者的墓地中。
波斯人破關後長驅直入,攻入並洗劫了雅典,但雅典海軍卻在城市附近的薩拉米斯灣擊潰了波斯艦隊,決定性地殲滅了波斯海軍,一舉扭轉戰局。薛西斯在希臘這樣一個多山的窮國里,沒有海軍運送補給,就無法維持一支龐大的陸軍力量,所以只好將入侵軍撤回波斯。但是第二次希波戰爭並未就此結束。薛西斯仍然在希臘半島北部留下了一支30萬人的陸軍(希羅多德的記載,劍橋古代史估計是10萬人),由大將馬多尼烏斯(Mardonius) 統率。
公元前479年,10萬希臘聯軍勇猛追擊與30萬敵軍在小亞細亞展開決戰,希臘聯軍陸軍由斯巴達國王普薩尼亞斯(Pausanias)率領,進攻波斯駐軍,於是爆發了這次戰爭中最後一次決定性的戰役,普拉提亞之戰。( 斯巴達的國王是選出的,同一時間總是有兩名國王並列)。這次戰役非常集中地暴露了敵對雙方的優缺點。戰役初期雙方有很長時間的對峙,曾經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遭遇戰和前哨戰。起初是波斯騎兵在不適於騎兵作戰的崎嶇地形中向希臘軍步兵發動進攻,結果損失慘重。而後波斯軍統帥吸取了教訓,利用騎兵機動靈活的特點,不斷地襲擾希臘軍的軍糧補給。另一方面,在與希臘軍的遭遇戰中,盡量不和希臘方陣作正面的步兵交鋒,而是利用己方聯合兵種的優勢,用弓箭手和投石兵的遠程火力優勢不斷殺傷希臘軍。兩軍相持的結果,希臘方占不到任何便宜,補給又發生了問題,只好准備撤退。普薩尼亞斯的撤退計劃,原本是全軍列陣,然後趁夜暗掩護,一部分一部分地撤退。但是計劃執行中發生了延誤,陣線中央撤退、右翼撤退了一半、左翼未動的時候,天亮了,行動被波斯軍發現,於是演變成一場生死大戰。交戰之初,希臘方的形勢非常危急,不僅是在機動中被迫迎戰,而且波斯統帥馬多尼烏斯採取了正確的戰術,以密集的遠程火力給希臘軍以重大殺傷。但是不久,馬多尼烏斯犯了一個戰術錯誤:他命令步兵主力集結在第一線弓箭手和騎兵身後,目的我猜測可能是准備躍出給希臘軍決定性的一擊,或者是准備追擊。
但是這樣一來,大量波斯軍猥集一團,第一線部隊就喪失了後退保持彈性的進退餘地。斯巴達王普薩尼亞斯抓住這個戰機,集合起希臘的裝甲步兵方陣,猛烈地向波斯軍沖上去。因為只要沖近了,波斯軍沒有作機動保持距離的餘地,投射兵和騎兵就發揮不了作用。在近戰和混戰之中,波斯士兵盡管也很勇敢,但是他們使用武器的技術(也就是武藝啦)沒有希臘戰士那麼訓練有素,個人防護也沒有希臘戰士好(沒有手盾)。即使如此,憑借波斯軍的數量優勢,他們也還是可能淹沒希臘軍的,但是這時候,波斯統帥馬多尼烏斯本人在混亂中被殺。因為波斯軍是各個民族組成的烏合之眾,並不齊心,指揮核心一死,全軍隨即潰散。這場戰役以後,希臘人基本上肅清了希臘半島境內的波斯侵略軍 。
公元前449年,波斯同意締結和約,第二次希波戰爭遂正式結束

『陸』 《沙丘》全球票房達2.2億美元,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近日,電影《沙丘》已經獲得了超過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了,這部科幻類電影必然能夠在科幻電影史上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可能很多觀眾都是在沒有看過原著的情況下,觀看的電影《沙丘》,所以大家會產生很多疑問,其中一個疑問就是“《沙丘》到底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最後,《沙丘》中出現的畫面、配樂等都是相當精緻的,電影中呈現的細節,也是很值得我們揣摩的,而且《沙丘》作為一個電影體系的開篇之作,絕對是優秀的,而《沙丘》中的世界才剛剛開啟,之後的作品想來會越來越精彩。

『柒』 《沙丘》首映口碑獲贊,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什麼

《沙丘》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幾個少年的奇幻之旅。

《沙丘》簡介

電影《沙丘》表達了科幻世界的神秘。展示了幾個少年的奇幻之旅。是他們開啟了一段激動人心的旅程。它表達了人們生活的氣魄和動力。它講述了主人公為了逃避命運的掙扎而向他人挑戰的故事。

視覺場景

影片為大家呈現了一個非常壯麗的視覺場景,讓大家在視覺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震撼。這部電影在聽覺上也很震撼,裡面的配樂也很到位。這種冷靜理性的導演風格出現後,大家也看到了他們的努力。我也相信這部電影能夠在後續的上限中保持這個頻率,把握節奏走向更好的階段。

『捌』 電影《沙丘》的豆瓣評分究竟如何

說起電影《沙丘》的豆瓣評分,那可真是相當“撲朔迷離”,豆瓣評分其實大部分都是值得借鑒的,但是唯獨在電影《沙丘》上,並不值得借鑒,因為《沙丘》自從豆瓣開分以來,到目前為止發生了無數次的分數浮動,而且浮動的區間值大約在1分左右,《沙丘》最高達到了8.2分,最低僅僅為7.1分,這就足以說明這部電影口碑兩極化的問題了。

最後,在《沙丘》上映以後,很多觀眾都看了IMAX場,拋開劇情不說,《沙丘》中的特效、畫面、配樂都算是近十年來的科幻電影巔峰了,畫面的精緻感、完整性和配樂的適配度,簡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再加上《沙丘》作為開篇之作也算是完全合格,所以《沙丘》的分數目前又上升到7.9分了。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不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年上映的電影目錄 瀏覽:73
ipadmini看電腦上電影 瀏覽:57
雪和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40
兩個字的美國二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790
愛情電影幸福額度 瀏覽:806
什麼列車名字電影 瀏覽:278
時間倒流的手錶印度哪個電影 瀏覽:176
楓花園汽車電影院官網 瀏覽:359
達利電影網辱 瀏覽:628
佳木斯電影票團購 瀏覽:134
imdb總榜第一是哪一部電影 瀏覽:698
如何使用聚滇福電影卷 瀏覽:616
韓國逆推電影 瀏覽:327
黑客推薦電影 瀏覽:74
9億電影網 瀏覽:814
2018年中國未引進電影 瀏覽:514
8個字的俄羅斯電影 瀏覽:679
女巫電影推薦 瀏覽:401
日本煙花電影國語 瀏覽:630
自衛反擊戰電影電視片名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