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行業現狀

美國電影行業現狀

發布時間:2023-08-26 02:15:29

① 在疫情的影響下,美國中小型影院的現狀如何

美國中小型影院受到疫情的影響,導致接近69%的中小型影院將面臨破產,因為疫情期間電影院屬於關閉狀態,所以就沒有了收入來源,即使是有些電影院開通了線上服務,但這畢竟只是少數,很多電影院由於長時間沒有盈利,只能被迫關閉,希望能挽回一些損失。

② 國外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電影發行數量、燃搜陸全球銀幕數量、電影分級數量

北美市場是全球電影市場的核心區域,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較大,但對全球電影市場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北美作為全球電影行業的風向標,對北美地區的分析能一定程度上反應全球的市場情況。

需求:

——2020年美國觀影人次驟降81%

在觀影人次方面,2011-2019年美國電皮頃影觀影人次總體維持在13億次左右,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美國的總觀影人次僅有2.4億人次,較2019年下降了81%。

——新冠疫情致使全球電影票房下跌超7成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COVID-19病毒)全球流行的影響,2020年各國電影的全球票房市場為120億美元,比2019年減少了72%。與2019年相比,國際票房市場(98億美元)下降了68%,而美國/加拿大票房市場(22億美元)下降了80%。2020年,國際票房市場占總票房市場的81%,比2019年上升了8個百分點漏檔。

供給:

——2020年電影分級數量略有上升

我們以北美地區電影產業分級/發行數量作為全球電影行業的縮影來看。2020年,美國電影協會分類和分級管理局(CARA)對497部電影(包括非劇場電影)進行了分級,比2019年有所增加。其中,MPA成員電影分級數量194部,佔比39%,非MPA成員電影分級數量303部佔比61%,主要原因為非MPA成員大量的電影製作和發行。

——電影發行數量僅為2019年的34%

2020年,在美國/加拿大影院中發行的影片數量為338部,較2019年減少了66%,許多電影的發行日期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而改期或者延後了。非美國電影協會成員的獨立公司是2020年在美國影院發行影片的主力軍,發行的影片數量為278部,但較2019年仍減少了68%。協會成員公司發行的影片有60部,較2019年減少了52%。

——數字銀幕為主,銀幕數量略有上升

2020年全球銀幕數量上升了3%,主要依賴於亞太地區6%的增長。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銀幕數量247711塊,其中北美地區44111塊,北美以外地區203600塊。

截至2020年底,全球超過98%的銀幕為數字銀幕,較2019年增加1%。其中普通銀幕4050塊,非3D數字銀幕81420塊,3D數字銀幕122180塊。

2020全球范圍內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的電影行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電影的上映數量與觀影人次均有大幅度下滑。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③ 美國電影產業全面衰落因為涉嫌性騷擾的行業大佬太多

美國電影大亨哈維·韋恩斯坦是層層疊 游戲 的高塔倒下之前,被抽出的最後一根木頭。 在他被十七位曾遭他魔爪性侵的女演員聯合致信《紐約時報》檢舉揭發之前,好萊塢的規則尚未改寫,大片大片的灰色地帶依然存在。

那時候的美國好萊塢也似乎確實與現在不一樣。至少像哈維·韋恩斯坦這樣「道貌岸然」的人帶來了《莎翁情史》、《指環王》、《國王的演講》等等無數記憶猶新的電影作品。

深受一眾影迷喜愛的凱文·史派西,是之前的好萊塢影響力最大的男演員之一。憑借多變的表演風格,史派西在《非常嫌疑犯》和《七宗罪》等經典影片中塑造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也成為不多的事業起步於八九十年代卻被諸多年輕觀眾所喜愛的金牌男影星。

但同時,史派西也是最早跟著韋恩斯坦事件垮台的電影人之一。

如今控告他性騷擾甚至性侵犯的女演員(甚至男演員)的人數還在增加,他面臨的指控數已經不亞於韋恩斯坦。最初一批面對他的指控公布後,很快史派西就被經紀公司解約。不僅如此,自己的王牌劇集《紙牌屋》也將他踢出了劇組,新一季由女主頂替成為劇集第一主角

更慘的是,他已經完成拍攝但還沒上映的電影,幾乎全都重新找了演員進行補拍。

比如姜文的《邪不壓正》,開場指導彭於晏飾演的李天然回國完成任務的美國情報局官員,原本就是史派西的角色。還有早已拍攝完成的雷德利·斯科特作品《金錢世界》,出演重要角色石油首富保羅·蓋蒂的史派西戲份全部被刪。最終製片方出錢進行大規模重拍,史派西的角色換由加拿大演員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飾演,後者還憑借這個角色拿到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

從此,史派西就完全丟了工作,據說他在等待著上庭的日子裡僅靠飲酒度日,整個人完全走樣。

但凡是對電影有皮毛了解的觀眾,都不會不知道伍迪·艾倫的大名。美國派出身的他卻總能製作出帶有英法優雅氣息的的人文電影,是豆瓣大部分文藝青年電影導演豆列上的常客。年過八十的他,依然保持著絕大部分年輕導演都無法做到的一年一部的產出頻率,而且每一部作品問世都必有沖奧相,是好萊塢難得一遇的創作者。

然而在韋恩斯坦事件之後,伍迪·艾倫也因為被曝出的性騷擾指控停止了新片的製作與發行。他的新片《紐約的一個雨天》,由著名歌手賽琳娜·戈麥茲和「甜茶」蒂莫西·查拉梅搭檔主演。本片原定於2017年末上映,之後卻石沉大海,直到現在都沒有消息。

更甚的是, 此前與伍迪·艾倫有過親密合作的演員也紛紛倒戈相向,一反之前對他藝術功力的贊譽,指責他在銀幕之外的不良品行。 戈麥茲和「甜茶」也捐出了自己拍攝《紐約的一個雨天》所獲得的全部片酬,以表明與伍迪·艾倫劃清界限。

好萊塢公認的才子詹姆斯·弗蘭科,既是優秀的電影人又是出色的創作者。他的電影以嘲笑世界之荒誕的態度,傳達出了受無數年輕人喜愛的現世生活價值觀。

然而當他去年又攜一部這樣的作品《災難藝術家》問鼎金球獎,准備沖擊奧斯卡時,一樁突然飛來的性騷擾指控將他一腳踢出了提名陣容。直到今天弗蘭科都沒有再出現在銀幕前, 他目前最新的作品仍然是《災難藝術家》——片名對他彷彿就是一語成讖。

喬布斯在被踢出蘋果的時候,成立了一家製片公司。他和一位年輕導演合夥,拍了一部叫《玩具總動員》的動畫電影

超前的3D動畫技術,最重要的是天才的故事創意,都讓這個名叫約翰·拉塞特的導演聲名鵲起。之後他不僅將《玩具總動員》一手打造成了質量最高的好萊塢動畫系列之一,還將皮克斯建立成了僅次於迪士尼的口碑動畫帝國。然而隨著一聲指向他的性騷擾控訴,拉塞特差點沒能在《玩具總動員4》的故事創意中留名。

無論他們面對的指控有多少屬實,這些藝術家都已被淘汰在了「ME TOO」運動的大潮之中。

在韋恩斯坦倒台不久後就有人預言: 無論韋恩斯坦的個人命運最終如何,這個事件都將完全顛覆好萊塢。

值得慶幸的是,在此之後好萊塢性騷擾現象的確得到了有效的遏止;然而也有遺憾的地方,那就是 好萊塢的創作從一往無前變成了畏首畏尾,無拘無束變成了馬首是瞻。

自從「ME TOO」運動之後,好萊塢電影中以女性為主角的就變得越來越多。

據女性電影研究網站「Women and Hollywood」統計,2018年好萊塢以女性為第一主角的電影佔比達到了31%,創造 歷史 新高。然而從年度最受期待的幾部電影來看,數量多了質量反而下降了。

在超級英雄電影繼續稱霸好萊塢的時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女性主角超級英雄電影。

然而它們的質量卻不都盡人意。《驚奇隊長》作為漫威第一部女性主角電影,並沒有收到像之前幾部漫威電影一樣的全面好評。較為負面的評價認為,比起講述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驚奇隊長》的重點似乎更像是女性不比男性差;加上驚奇隊長英雄本身逆天的戰力,散場後的觀眾們所能感受到的 不是超級英雄片常見的英雄主義,而是一次女權的示威。

CinemaBlend網站的資深編輯Jessica Rawden就撰文直言:我是女性,但我不喜歡《驚奇隊長》——我很討厭人們根據我的性別決定我喜歡什麼電影,就好像有人告訴我因為我是女性,所以我不能冷落《瞞天過海:美人計》一樣。

由八位女演員撐起的《瞞天過海:美人計》,是「ME TOO」運動過後好萊塢最顯著的第一波回應。這部集聚了凱特·布蘭切特、桑德拉·布洛克、安妮·海瑟薇和蕾哈娜等一眾大牌女星的電影,是2018年女性勢力最為強大的影片。

但這部電影甫一放出就遭遇了落差巨大的差評,北美影評人紛紛表示這部電影就是其男性主角前作《十一羅漢》的廉價翻版,《紐約客》雜志、《時代》雜志和《衛報》等權威媒體紛紛怒批這部電影的無趣。

在一般科幻片領域,今年也有《黑衣人:全球追緝》這樣此前不存在女性主角的老牌好萊塢IP,推出了以女性為主角之一的續作。為了表達對女性地位日漸上升的承認,這部電影在台詞中還特意提到了 「黑衣人(Men in Black)」的名字當中只有「男人(Men)」一詞所以應該改改 ,從而給這個已有十幾年 歷史 的經典IP帶去了回爐重造的尷尬。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了今年的《X戰警:黑鳳凰》中,由於電影開頭的情節中「鳳凰」琴·葛蕾拯救了X戰警小隊,因此魔形女向小隊領袖X教授嗆聲, 應該將「X戰警(X-Men)」改為「X女警(X-Women)」。

即使是執正義大旗行正義之事的「ME TOO」運動,也總會遇到懷疑甚至反對的聲音。

在哈維·韋恩斯坦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後,無數女性都細數了往日與男性相處的 歷史 ,尋找任何一個行為上被侵犯甚至語言上被冒犯的線索。於是無數之前喜歡就兩性問題開玩笑的男人,也被劃分到了真實進行過性暴力行為男性的陣營,成天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ME TOO」運動雖然本身代表著人權在思想和行動上的進步,但這樣的個別現象顯然也引起了一些電影人的不滿。 尤其是當這個運動正是起源於好萊塢的時候,這些電影人就更加坐不住了。

兩奪金棕櫚的知名導演,電影界的標桿人物邁克爾·哈內克,將「ME TOO」運動描述為一次「女巫的狩獵」,而且「早就該被拋棄在中世紀」。他在訪談中憤慨地說:「這種正在大肆傳播的罪前定論思維,是最讓我感到惡心的。 我不知道這些根據二三十年前的事提出的指控,到底有多少真的和性騷擾的定義有關系。

這位膽大敢言的奧地利電影人還擔心互聯網時代下的「ME TOO」,將進一步加深輿論對男性的仇視。「互聯網上充斥著的惡毒攻擊言論總會讓你窒息。在『ME TOO』的引導下一種新的道德觀興起了,而這種道德觀中被灌輸的仇視男性的因素真的很讓我擔心。」

擔心「ME TOO」指控中是否該定義為性騷擾界限的,不僅哈內克一人。《諜影重重》系列的主演馬特·達蒙,也就「ME TOO」中部分疑似捏造事實的指控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輕輕拍一下別人屁股,和強奸或者孌童的性質還是有區別的。毫無疑問這兩種行為都應該被正視再進一步加以肅清,但我們不應該將兩者混淆。

不像能言巧辯且地位崇高的哈內克,達蒙的這一言論很快招致了「ME TOO」運動發起人及其跟隨者的攻擊,這群人當中甚至包括他的前女友。

要知道達蒙的成名作,二十年前為他拿下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影片《心靈捕手》,正是由運動導火索哈維·韋恩斯坦負責公關發行。很明顯在她們的眼裡,與韋恩斯坦關系甚密的人是沒有發言權的,因此達蒙很快就被逼得公開道歉。

美劇《使女的故事》一直以來都被當作女性抗爭不公的影視劇作品標桿,而這部劇集的編劇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也對這場似乎已經矯枉過正的女權運動,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在一個極端的時代中,獲勝的總是極端主義者。當思想潮流變成一種教派,任何不願被教義操縱的人都會被視為異類或者叛徒,兩者之間的緩和空間將不復存在。」

不可否認「ME TOO」運動的確讓好萊塢煥然一新,女性不受侵犯的權利從未得到過如此強調。只是任何改革都難免會走一些彎路,以及舍棄一些難以舍棄的東西。我們無意將好萊塢代表性創作質量的下滑怪罪於「ME TOO」運動,但「ME TOO」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好萊塢創作的繼續前行,尤其是其中一部分人利用潮流進行的投機取巧行為。但願今後市場再次浮現百花齊放且各有千秋的電影作品,不再有被過分指控而終結生涯的藝術家。

終究藝術要搞,女性之光也要繼續閃耀。

④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⑤ 世界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全球電影市場近年來保持著穩定增長的基本態勢。雖然美國電影在全球的優勢地位依然明顯,但是許多國家本土電影產業的發展顯示出強大活力。其中,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電影市場增長領跑全球。

在這一趨勢下,好萊塢等成熟電影工業更加重視中國等新興電影市場所爆發出的巨大市場潛力,而中國、印度、韓國等新興電影工業也因國內市場的蓬勃而變得更有底氣,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這種雙向流動的趨勢正在影響著全球電影產業格局。

全球電影市場穩定增長。

2010-2018年,全球電影票房收入雖然總體保持增長趨勢,但增速呈波動變化。根據美國電影協會數據。

2017年,在中國電影市場回暖等因素的影響下,較2016年增長了4.4%,增速較2015年有明顯提升。

2018年,盡管全球電影票房收入再創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⑥ 近期美國電影在華市場下滑,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電影近期在中國的市場下滑,主要是因為以下三方面原因:1、疫情原因;2、質量原因;3、觀影慾望降低

3、觀影慾望降低

最後,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觀眾的觀影慾望似乎在慢慢降低,一方面是全世界的影片質量都在下滑,而且現在電視劇行業發展得很不錯,這幾年出現了很多很好看的韓劇、英劇和美劇,大家對電影的期待值已經大大降低了,很多人都是寧願在家裡看看電視劇,而不是出去看電影。

⑦ 你們有沒有感覺這兩年美國電影質量越來越低了現在是不是最好的中 國電影崛起的時機

這兩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美國的電影質量確實存在一路下降的情況,就像過山車一樣,現在處於低谷期,中國的電影質量現在變得越來越好。

尤其是近兩年的一些國產大片,包括長津湖等最新上映的電影,不得不說中國的電影比前10年有了長足的進步,無論是演員們的演技還是電影的大製作場面,都有了一個質的飛升。

我們現在回過頭看一看中國電影10年走過的艱辛道路,有很多電影人也受到了埋怨,不理解,但是也有一批始終堅持在崗位上的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中國的電影行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⑧ 美國電影行業遭遇的威脅

在最近一次電影座談會中,娛樂界大亨斯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表示,目前美國電影產業中大部分為高成本影片,這種現象將使民眾厭倦,並使影片遭遇票房慘敗。其好友、《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表示贊同。

近日,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一同出席了由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舉辦的電影座談會。會中,斯皮爾伯格向學生們表達了對美國電影產業的擔憂,並稱好萊塢將遭遇劇本匱乏的災難。他預計未來電影產業將成為一個小眾市場,「金錢在維持著產業的運行,但這並不是長遠的做法,不可能永遠有效。影片越聚焦於利潤,道路會越來越狹窄,人們會感到厭倦。電影產業會無所適從,而且無法擺脫困境」。

斯皮爾伯格認為,目前娛樂大片競爭激烈,以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一些製片人不惜花費2.5億美元投入到一部電影或同類電影中,而不是出品更多原創的但更具有特色的影片。越來越多的年輕導演被好萊塢大片「邊緣化」,這對於美國電影業是極大的威脅,甚至能使其崩潰。他表示,「在未來的時間里,那些高成本、大製作的影片很有可能會遭遇票房慘敗。電影產業將發生巨變」。

巨變將致電影票價格上升 檔期延長

巨變之後結果將會怎樣呢?盧卡斯表示,電影票的價格將會急劇增加。他說,「上映的電影將會越來越少,觀眾觀看電影的成本將迅速提高,甚至需要50或100美元,就像百老匯劇院的門票一樣,這也將變成一筆巨大的開銷。電影上映時間也會延長,像音樂劇一樣以一年為期。重要的長篇巨制將在影院放映,至於其他的小製作影片改為在電視上播放。這種現象目前已經開始有所顯現。」

據盧卡斯稱,電影產業的未來將被局限於電視或網路視頻。他們預估,電影市場在未來會出現大幅收縮。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間會越來越少。網路視頻提供商正在產出越來越多高質量的內容吸引消費者,各類視頻游戲正在侵佔消費者的周末,消費者留給電影院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對於電影製作人來說,情況也會跟著變得糟糕,要把電影排上電影院的檔期會越來越困難。

此前,影片《林肯》和《紅色機尾》就曾遭遇困境,一些人認為此類電影不該搬上熒幕。斯皮爾伯格說,「人們也許會討論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的影片未能上映。」他對盧卡斯開玩笑說,「無論如何,我的《林肯》還是比你的《紅色機尾》票房更高。」這也許為此次座談會悲觀的氣氛帶來唯一的一點歡樂。

⑨ 美國電影業發展基本態勢

美國電影之所以能風靡全球並成為美國的支柱性產業,除了美國政府與電影市場主體之間良好的互動之外,還得益於各種電影行業組織發揮的橋梁作用。重要的行業組織主要有美國電影協會(MPAA)、美國影院業主協會(NATO,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Owners)等。
美國電影協會成員由美國六大製片巨頭的負責人組成,為保證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最大收益,該協會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面向海外市場的政策,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版權政策。該政策規定,任何國家上映好萊塢電影,都必須先獲得好萊塢的同意,交納一定的版權費以購得放映權。如果一家公司反對某個國家的購買,那麼好萊塢其它幾家大公司也會對這個國家關上大門。這樣的政策讓好萊塢各大公司在對外策略上相當一致。
美國電影協會每年向貿易署提交美國電影在世界各國遭遇的貿易壁壘報告,以便政府有針對性地採取保護性、支持性措施。該協會還在世界各地招募人員,協助其發現各國、各行業對美國影視的盜版行為。由此可見,美國電影協會在某種程度上充當著好萊塢電影業有力保護者的角色。
回顧2015年的北美電影市場,5000多家影院在365天里放映了來自160間發行公司的689部新片,影片數量較2014年的702部有所回落。其中,大規模(指同一時期在超過600家影院放映)發行影片164部,超過2014年的153部,創下歷史新高;年度總票房則比2014年的103.6億美元上漲近7.4%,達到創紀錄的111.22億美元,北美市場大盤在100億美元至110億美元的區間內徘徊了7年之後,終於首度突破了歷史性的110億美元大關。同時,2015年全年還售出了13億3360萬張電影票,觀影人次停止了連續2年的下跌態勢,止跌回升。
2015年年內共有27部影片票房超過1億美元,比2014年少了4部;10部影片票房破2億美元,數量上雖持平2014年但卻不敵2013年的13部;但票房超3億美元影片方面,2015年卻達到7部之多,為歷年之最,與2014年的2部相比簡直堪稱「大躍進」;而票房破4億美元的影片,2014年一部也沒有,2015年卻有三巨頭《復仇者聯盟2》、《侏羅紀世界》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過,超級大片雲集的代價,卻是大量的中小型影片嚴重被「吸」。
年內五大電影檔期,不僅暑期檔在《侏羅紀世界》、《復仇者聯盟2》、《頭腦特工隊》和《小黃人》等四駕馬車的協力推進下以44.86億美元的大盤成績創下歷史紀錄,冬季檔、春季檔、秋季檔和假日檔的大盤表現,也均處於歷史前列水平。同時,傳統上的七八個小檔期之中,馬丁•路德金紀念假期、總統日、復活節和聖誕節四個周末,均有影片刷新相應檔期的開畫票房紀錄,並帶動大盤創下新高。可以說,在年內大大小小的所有重要檔期中,2015年不僅實現了零失誤,更不乏創造紀錄者。
分月來看,2015年的北美票房分布相對而言十分均勻。盡管只有9月刷新了歷史紀錄,但由於其他月份的大盤成績均位居歷史前茅,年度總票房終於攀上了歷史最高峰。也就是說,如果只看單月票房,2015年的北美市場給人的印象便是一個「穩」字,這應該是好萊塢片商最樂於看到的情況。但是,如果將全年大盤分解成52個周來看,問題就出現了:2015年在周末大盤紀錄被兩度打破、有8個周末的大盤成績刷新歷史同期之最的同時,竟也有另外5個周末逼近了歷史上的最低谷;全年大盤成績最高的周末是《原力覺醒》君臨的第51周,票房3.13億美元,這個數字比它的前一周竟然高出了3倍以上!然而,周末票房大盤的大起大落只是2015年北美影市的一個表象,背後的真相則是好萊塢大片票房號召力的兩極分化。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行業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