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提問一部電影的名字
《靈魂庄園》改編自南美洲魔幻現實主義女作家伊莎貝爾·阿蓮德的小說,奧斯卡獲獎明星傑里米·艾恩斯、梅麗爾·斯特里普、格倫克洛斯的真情演繹加上導演比爾·奧古斯特得傾力打造使之成為一部時刻令人揪心的史詩性作品。
女主人公是一個天生具有特異功能的小女孩:少女和老年時代由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如此大的時間跨度相當考驗演技,片中,她和男主人公扮演者傑里米·艾恩斯表現上佳,可以說本片讓他們二人完成了演繹生涯中最成功的人物塑造。
能讓觀眾穩穩坐住心旌神搖,還要感謝影片扎實的文學基礎,包裝封底影片簡介:故事發生在本世紀20年代-70年代的智利。農場主埃斯特班雖有一非婚生子,卻還是娶到了智利一名門望族的女子克拉拉,並有了個漂亮的女兒布蘭卡。然而,長大後的布蘭卡個性倔犟,違背他意願愛上了僱工人的獨生子佩德羅。為阻止他們幽會,埃斯特班將女兒送到寄宿學校。但畢業後回到家鄉的布蘭卡繼續與佩德羅戀愛,被對她又嫉又恨的同父異母兄弟告發;父親將她打得遍體鱗傷。克拉拉帶著女兒離開了由性格乖戾的埃斯特班統治的家。而在此以前,由於妒嫉,埃斯特班已將與妻子親如手足的獨身的親姐姐費羅拉趕出了家門……
波瀾壯闊的歷史變革影響了人物命運伴,創業、革命、政變……人們的心靈也在一次次斗爭中得到考驗,相比天使一樣純潔的克拉拉,埃斯特班的固執和強悍都令人厭惡,失意和空虛之時,他總是不負責任地選擇沉淪--性情兇猛加上自私自利使他迅速贏得了財富和名望,而以愛名義絕滅親情將親姐姐趕走和反對女兒自由戀愛的舉動簡直使他成了惡的化身,直到離家出走的克拉拉有一天對女兒說自己所深愛的埃斯特班是一個堅強的男人,觀眾才意識到這個勤奮的惡棍形象代表了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
在時間面前,我們無法簡單用「好」或者「壞」來界定一個人。
影片開始於老年埃斯特班在女兒和孫女陪伴下重返庄園思念愛人一段,因而,影片關於歷史的陳述都在他的真摯情感和贖罪意識包圍下發生,如此,他在中青年時代的「種種惡行」就構成了影片中最大的懸念:他是怎樣改變的?他能被自己的愛人原諒嗎?
終於,樂得不必親歷風雲變幻可以放心大膽躺在沙發上閱讀他人人生的我們被「電影幻像」傳遞的歷史真實和人性沖突所震撼靈魂了:這根本不是讓你產生愉悅的電影,她和真正的生活一樣充滿遭遇和不測!
克拉拉小時候還能用自己預測未來的特異功能幫助別人改寫命運,但姐姐的死讓克拉拉決定「不再說話」,此後,生活越發顯示出強大的壓迫力,人們無力改變無力逃脫!女兒和僱工戀愛、丈夫與不同階層的女人上床,面對這些,克拉拉的選擇是「不說話」,包括那次造成父母雙亡的車禍,提前有所預知的克拉拉也因長期的功能封閉而未能堅持讓父母聽取自己的意見--在現實的殘酷和生活的折磨面前,一個人即使有特異功能又能怎樣?能夠改變一切的,只有漫漫的時間而已!
埃斯特班暮年之後才意識到失去的最值得珍惜,生活依然像以往一樣給人們迎頭痛擊,但老態龍鍾的他已在不斷彌補過失……影片結尾時他和克拉拉「相會」的場面感人肺腑,世間有愛如此,歌者傷懷,聞者落淚!
到這個時候不得不驚嘆導演的才能了!這樣一段人生波折拍成幾十集的電視劇都綽綽有餘,如同把金庸小說或者《紅樓夢》什麼的拍成電影,以兩個多小時完美講述《金色豪門》也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但導演比爾·奧古斯特用事實證明了電影語言的偉大功用:在沒有充裕時間可供揮霍的情況下,一個合格的導演不會驚惶失措,在電影造詣深厚的人看來,精煉和剪輯不可能破壞敘事完整與情感積淀,他們甚至沉迷於電影化的敘述方式,還有什麼能比電影更好地組織時空更多地喚起觀眾的激情呢?
導演比爾·奧古斯特1948年出生於丹麥,早年在瑞典學習攝影專業,後到丹麥電影學院深造。導演處女作《在我的生活中》(1978)以「凝煉筆法和對現實的解析」開創北歐電影新風,《兒童城》(1983)、《巴斯特的世界》(1984 柏林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和《掙 扎與吶喊》(1984)構成了奧古斯特電影創作的一個重要階段:「以殘酷社會中的生命個體遭遇來揭示生活本義」。1988年執導的《征服者佩爾》榮獲第4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和第6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片以油畫般的美麗筆調書寫了人生苦難。因此,可以說,1993年的《靈魂庄園》是最能代表比爾·奧古斯特創作風格的巔峰之作。
片長:2小時20分
類型:劇情
導演:比爾·奧古斯特
演員:傑里米·艾恩斯 梅麗爾·斯特里普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❷ 介紹幾部關於販賣黑人的影片
1.《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由Gvéza on Radványi執導的劇情片,John Kitzmiller、赫伯特·羅姆等參加演出。此部電影由美國斯托夫人所著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改編而成。
這是一部生動描繪19世紀美國黑人奴隸生活的影片。
拓展資料:
黑奴制是指歐洲殖民主義者在拉丁美洲強制黑人從事奴隸勞動的制度。
在15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就在西非海岸擄捕黑人並運往歐洲出售,開始了近代的非洲奴隸貿易。
在拉丁美洲,使用黑人奴隸勞動非常廣泛,黑人奴隸除從事各類種植園(甘蔗、棉花、煙草、咖啡)勞動外,也從事放牧、采礦,充當家庭僕役。奴隸主還派遣奴隸從事搬運和手工業生產,但這些奴隸要將自己的收入按規定數額繳給主人。
19世紀80年代,古巴和巴西最後宣布廢除奴隸制,奴隸制度在拉丁美洲正式結束。
❸ 女守衛們結尾啥意思
農婦撒向大地的種子,成長出了法國的麥田。當Francine走出農場,孕育出新的生命,剪掉長發,獨力撫養孩子,在酒吧唱歌。
農場主和雇農的階級,男性思維,家庭傳承思維,女性思維,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故事其實都差不多。
下一代的農場主和Francine的情感的稍瞬即逝,是這個階級偏見的結果。貫穿電影的Francine的獨立自主或許才是這個戰亂時代女性的影子。
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如火如荼,法國男丁全被徵召入伍,留下婦孺守衛家園。家族庄園的母親請來孤兒法仙妮幫忙農耕事務,勤奮能乾的她深得上下眾人喜愛。
然而當男人陸續從戰場歸來,各種恩怨愛恨隨之而起,為庄園的安寧帶來暗涌,法仙妮亦被趕出了庄園。
憑《人神之間》(2010)獲戛納評審團大獎的澤維爾·波瓦,以詩意鏡頭描繪法國鄉郊景緻,美得教人聯想起泰倫斯·馬利克的《天堂之日》(1978),最後一幕則猶如向庫布里克二戰經典《光榮之路》(1957)致敬。
❹ 求一部法國喜劇電影
《美好年代》(西班牙)
導演:費爾南多·特魯巴
主演:聖佩洛普·克魯茲、格彼諾·迪葛
1931年。在西班牙宣布共和政體的前夕,國王在馬德里軍隊中的一名青年逃兵費爾南多被兩名護衛隊士兵捕獲。當這兩名士兵在爭斗中都被打死之後,幸運的費爾南多逃到妓院避難。
在那裡,他遇到年邁的放盪藝術家曼諾洛,並與之交上了朋友。曼諾洛邀請費爾南多去他的鄉間大別墅做客。目前,曼諾洛和妻子分居,正住在別墅。費爾南多本打算隱姓埋名悄悄回馬德里,但是在火車站他看見了曼諾洛四個漂亮的女兒後,馬上被她們迷住了。所以他決定繼續留在村子裡。曼諾洛的長女克拉拉新近喪夫,寡居在家;二女兒維奧萊塔很有男子氣概;三女兒羅西奧十分迷人,令人為之傾倒,她已經和本地一個保皇黨人訂了婚;最小的女兒盧絲還是一個純潔的處女。費爾南多和曼諾洛的三個女兒談戀愛,相繼和她們發生感情,但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戀愛風波之後終於明白,只有最小的露絲是他唯一真正的情人。兩人訂婚之後動身去美國開始新的生活,而曼諾洛的三個大女兒乘火車去了馬德里,只有曼諾洛又一次獨自留下,過著孤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