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只是一部關於癌症的電影,有誰知道名字叫什麼嗎
《生存證明》
又名:擁愛奇跡
《生存證明》是Dan Irelans執導,哈里·康尼克、安吉·哈蒙等主演的傳記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丹尼斯·斯萊曼醫生研究出了治療乳腺癌的葯物——赫賽汀的故事。
描述著名醫生丹尼斯史萊門研製一種治療乳腺癌的新葯"賀癌平"(Herceptin)的感人過程。HER-2是細胞上的一個生長因子接受體,它可以接受訊息而加速細胞的生長與分裂。一般認為HER-2大量增加,可能會增強癌細胞繁殖能力。史萊門醫師在基因科技公司發展一個對抗HER-2的新葯,這是已經人類化的抗HER-2單株抗體,定名為賀癌平。史萊門從1995年6月到1997年3月收集了469位HER-2高度表現的轉移性乳癌來評估賀癌平和化學治療並用的效果。
⑵ 一部電影,歐美的,一男的得了癌症絕症什麼的,他的朋友在他生命的最後時間里幫他找尋快樂,求電影名
《抗癌的我》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根塞斯洛根一起演得。
⑶ 來自俄羅斯的愛的幕後花絮
·運花的車在鐵道口時是道奇皮卡,而在後來的鏡頭中卻變成雪佛蘭皮卡。
·當納什打倒007後,他將007的錢夾揣到自己上衣的左側口袋,而當007結果了他之後,卻從他上衣裡面的口袋中掏出錢夾。
·雖然進入清真寺的遊客必須脫掉鞋子,但是片中的聖索菲亞清真寺是個例外。
·在接近片尾的打鬥場景中,007手上的血跡時有時無。
·在拍攝接近片尾的直升機場景時,飛行員由於沒有拍攝經驗而距離過近,肖恩·康納利由此險些喪命。
·導演泰倫斯·楊在拍攝中乘坐的直升機曾在水上墜毀,在被營救之後,胳膊上吊著綳帶的他又急匆匆的重返片場。
·本片的拍攝投入為200萬美元。
·肯尼迪曾將本片原著列入他最喜歡的10部小說中,由此本片成為第二部007電影。
·威廉·雷蒙德·曼徹斯特(William Raymond Manchester)在他1964年所著的《Death of a President》中稱,本片是肯尼迪遇刺前觀看的最後一部電影。
·在本片中,戴斯蒙德·奧萊溫利(Desmond Llewelyn)首次扮演Q,從此開始,奧萊溫利出現在16部007影片中,成為扮演同系列影片中同一角色的影史之最。
·本片是第一部在正式片頭之前有故事情節的007電影。
·本片是第一部由約翰·巴里擔任首席作曲的007影片,但仍基於《諾博士》中Monty Norman創作的主題曲,約翰·巴里直到1964年的《金手指》才開始獨立創作。
·本片中的交通工具包括:希勒UH-12E直升機、黃色雪佛蘭貨車、1960年款福特Fairlane Station Wagon、威尼斯剛朵拉、魔鬼黨雙人直升機、Huntsman 28 和Fairey Huntress 23快艇、雪鐵龍Traction Avant、勞斯萊斯銀靈和賓利。只有3部007影片以賓利作為007的坐駕,其餘的兩部是1967年的《鐵金剛勇破夜總會》和1983年的《巡弋飛彈》。
·SPECTRE代表SPecial Executive for Counter-intelligence、Terrorism、Revenge和Extortion。
·在影片開拍的一年前,曾考慮由希區柯克來執導本片,由加里·格蘭特扮演007。
·007與格蘭特6分鍾的打鬥場景拍了兩天。
·維爾娜·麗絲(Virna Lisi)曾是扮演塔蒂阿娜的人選。
·邦德與西爾維亞在船中進餐時,收音機中傳出了本片主題歌。
·布羅菲爾德這個角色在本片首次出現,而且安東尼·道森(Anthony Dawson)扮演了兩次。
·據說007之父伊恩·弗萊明曾在片中一閃即逝,他穿著灰色褲子白色上衣,站在列車右側的站台上。
·魔鬼黨總部是在松林製片廠的主樓拍攝的。
·肖恩·康納利和丹妮拉·比安奇(Daniela Bianchi)的親熱戲在審查機構引發爭議,因為魔鬼黨的攝影師躲在壁櫥中偷拍,英國電影審查委員會敦促本片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里和哈利·薩爾茲曼盡量刪剪偷窺畫面,否則將面臨剪掉整段鏡頭的命運。
·本片是第一部在片尾說道「James Bond will return in…」的007影片。
·丹妮拉·比安奇、馬丁·貝斯威克(Martine Beswick)和艾麗莎·高爾(Aliza Gur)都曾是選美皇後。
·片頭國際象棋比賽的場景拍攝耗資15萬美元。
·影片在伊斯坦布爾火車站拍攝時有3500多人圍觀,讓劇組工作無法進行,後來,導演泰倫斯·楊要特技演員在一邊表現驚險動作以吸引圍觀者的注意力,影片拍攝才得以繼續。
·1950年,曾有美國海軍官員在東方快車上被人暗殺,本片原著的靈感正來源於此。
·皮亞·林斯通(Pia Lindstr?m)、薩利·道格拉斯(Sally Douglas)、Magda Konopka、Margaret Lee、Lucia Mogno、Sylva Koscina和Tania Mallet都曾是扮演塔蒂阿娜的人選。
·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里稱本片與1964年的《金手指》及1977年的《海底城》是他最喜歡的007電影。
·將本片拍攝的畫面拼接成一部完整的電影面臨著很多難題,因為很多場景與劇本不一致,而且影片拍攝非常繁重,投資超出預算,剪輯師彼得R·亨特用創新的剪輯技術挽救了整部影片。
·007之父伊安·弗萊明生前看過的最後一部007電影。
·羅薩上校的人物原型是一位真實存在的蘇聯上校。
·本片在英國之外的片名譯為:《Love and Kisses From Russia》(比利時)、《Moscow Versus 007》(葡萄牙)、《The Return Of Agent 007》(拉美)、《Love Greetings From Moscow》(德國)、《007 In Istanbul》(芬蘭)、《Hearty Kisses From Russia》(法國)、《Agent 007 Sees Red》(瑞典)、《To 007, From Russia With Love》(義大利)。
·第一部獲得金球獎最佳歌曲提名的007影片。
·科瑞姆的扮演者比德洛·阿門德里茲在影片拍攝期間病入膏肓,1956年他出演了聲名狼藉的電影《征服者》,拍攝地點在猶他州沙漠中美國進行核試驗的地點附近,阿門德里茲的癌症被認為與此有關。為了給妻子留下足夠的生活費,阿門德里茲接拍了本片,為了搶在他的病情惡化前拍攝,劇組調整了拍攝計劃,但到最後,仍不得不在遠景中使用替身。在完成自己戲份的一個月後,阿門德里茲自殺而亡。
·在小說中,007的愛車是賓利。
·影片在美國的映期因肯尼迪遇刺而延誤。
·片中交給007的分解步槍並非是特製武器,而是正規的Armalite AR-7救生步槍,這種槍實際是.22口徑,而並非片中所說的.25口徑,這種型號直到2005年仍在生產,它不僅體積小重量輕並易於拆卸,而且掉到水中還能浮在水面。
·羅伯特·肖與肖恩·康納利的在火車上的打戲大多都是親自完成的。
·肖恩·康納利認為本片是所有007影片中最優秀的一部。
·本片的助理導演Kit Lambert後來成為唱片製作人及搖滾樂隊The Who的經紀人。
·肖恩·康納利在片中有8套薩維爾街製作的服裝,每套都價值2000美元。
⑷ 又一部電影是在俄羅斯紅場拍的(災難)講述了被射到了紅外線就會死 電影叫什麼名字
至暗之時 The Darkest Hour (2011)
導演: Chris Gorak
編劇: 喬·斯派茨 / 萊斯利·博希姆 / M.T. Ahern
主演: 埃米爾·赫斯基 / 奧莉薇·瑟爾比 / 麥克思·明格拉 / 瑞切爾·泰勒 / 喬爾·金納曼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動作 / 科幻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俄語
上映日期: 2011-12-25(美國)
片長: 89分鍾
至暗之時的劇情簡介 · · · · · ·
西恩(埃米爾·赫斯基 Emile Hirsch 飾)和本(麥克思·明格拉 Max Minghella 飾)是兩個來自美國軟體工程師,因為新開發了一款軟體,跑去莫斯科談生意,晚上去酒吧找樂,遇到從美國跑來旅遊的娜塔莉(奧莉薇·瑟爾比 Olivia Thirlby 飾)和安(瑞切爾·泰勒 Rachael Taylor 飾),四個人調情玩樂,卻遇上天降白光,大地浩劫,原來是以能量場形態出現的外星人入侵莫斯科,碰觸的瞬間就能讓任何生命體灰飛煙滅。四個美國年輕人及時藏身,夜晚來臨後試圖逃出一片塗炭的紅場,他們發現電可以感應外星人存在,又找到一位在家裡布上電磁陣的極客老頭。大家齊心協力,試圖找到所有倖存者,利用電磁學知識,對外星人反戈一擊……
⑸ 求關於癌症的電影!!!
8.7 愛情 癌症病人在衰弱劇痛中一步步走向生命終結 傾瀉著痛苦絕望疏離聖潔等極端情感並擁有毀滅性力量 把人性的虛假冷漠疏離脆弱層層剝開 鏡頭美的像欲滴的油畫
7.9 青春文藝小說改 患癌青少年的點點滴滴 少女純情的愛情手記 在徹心扉的十級疼痛中充滿感恩 在必然結局之前依然美麗快樂幸福和生命力
6.9 意 同志 愛情轟轟烈烈後又趨於平淡 細水流長的友誼 因為癌症又經歷了很多 刻畫了種種細膩的感情 建築風格衣著打扮很義大利 每個女性都很可愛 配樂很贊
7.2 德 傳記青春喜劇 抗癌的害怕瘋狂迷失 九種人格享受現在 沒日沒夜的浪 活出最多元最美麗的一面 能夠治癒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快樂的斗病也是種勇氣
6.8 傳記 生來與癌症為伴 與乳腺癌抗爭的同時尋找基因的秘密 得病與研究並列發現早期患癌規律 充滿了惺惺相惜的共情和理解 隱忍卻強大的力量
7.7 溫情 癌症母親教女兒做飯 平淡輕松描繪沉重話題 悲歌也要笑著唱下去 食物是一生最忠貞的陪伴 細膩地牽扯笑中帶淚 從容不迫歲月靜好處處都是愛 女主演技大贊
6.9 家庭喜劇小說改 癌症晚期策劃把妻子嫁出去 互相體諒互相成全 理想的婚姻能走進彼此的心 和你結婚就是為了讓你幸福 愛你愛到不自私 感情細膩水到渠成
7.6 喜劇 癌症哥哥盲人弟弟 感情描寫細膩真摯 兄弟從不和到關心過度很自然 男人間的鼓勵充滿人情味 教青澀男生泡妞超經典 場景畫面台詞構圖色調都好 男主太可愛 男二演技驚艷
9.1 患癌的化學老師放手一搏制毒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中產階級的困境代入感極強 內心掙扎真實可信 分寸拿捏得充滿情趣 細節准確精緻 表演精彩到位
8.7 小小的監獄包羅萬象 復雜的人性好壞參半 幾乎講盡了全部的人生 亦敵亦友撲朔迷離回味無窮 故事飽滿 每個人都豐富鮮活 每集都有閃光點 癌症奶奶越獄又燃又感動
欲知片名,加入Q群:70字標簽檢索群(643753465)。
我給幾萬部電影做了標簽,長度70字左右,能讓人在1分鍾內了解作品的優點,支持任何關鍵詞檢索。
⑹ 聽說俄羅斯的電影《契卡》很恐怖,不知說的是什麼內容
十月革命勝利初期保衛蘇維埃俄國安全的無產階級專政
機構。全稱 「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全俄肅反委員會」,」
契卡」是該委員會俄文縮寫的音譯。蘇維埃政權建立後,敵人妄圖以各種手
段顛覆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為了鎮壓以各種面目出現的反革命分子和間
諜,為了同怠工者、投機商以及其他破壞者作斗爭,根據Φ . э . 捷爾任斯基
的建議,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於 1917 年 12 月 4 日通過了 《關於建立肅
反委員會的決議》; 12 月 20 日,設立以捷爾任斯基為主席的契卡。 12 月 28
日,契卡號召各級地方蘇維埃成立肅反委員會。 1918 年蘇維埃政府在運輸部
門、軍隊和邊境地區成立專門的肅反機構。協助捷爾任斯基領導肅反工作的
有彼得格勒肅反委員會主席 M.C. 烏里茨基 ( 1873 ~ 1918 )等。 1918 年 8 月
30 日,烏里茨基被社會革命黨人暗殺,同一天社會革命黨人卡普蘭在莫斯科
開槍打傷 B. и . 列寧。於是,契卡便以紅色恐怖來對付白 色恐怖,它擁有很
大權力,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 1918 年懲治 31489 人,其中槍決 6185
人,關進監獄 14829 人,送進集中營 6407 人,被作為人質逮捕的有 4068 人。
契卡配合內務人民委員部進行偵察保衛工作,同一切反革命分子和危害社會
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進行斗爭,為扞衛十月革命的勝利成果做出重大貢獻。
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和階級斗爭形勢的變化, 1922 年 2
月 6 日,經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契卡改組為國家政治保衛局。
⑺ 以前看過一個俄國片,好像是德國戰俘從集中營逃跑,橫穿俄國的故事,需求電影名字
《極地重生》是由Hardy Martins執導,賓納.貝達文、Hardy Martins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片。
劇情介紹
德國軍人基文斯二次大戰期間論為戰俘,被放逐嚴寒的西伯利亞東部接受勞改二十五年,經過五年的非人生活後,他矢志逃離這人間地獄。
孑然一身展開他那14,000公里的極地逃亡。在三年多的逃亡日子裡,他經歷漫天風雪,征服祟山嶺,走遍西作利亞,烏茲別克,自俄羅斯,蒙古等地,當抵達伊朗時卻成為階下囚,看他究竟怎樣克服這最後難關。
(7)俄羅斯癌症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基文斯
二戰時期德軍少尉,與前蘇聯軍隊作戰時淪為戰俘,戰後被前蘇聯軍事法庭判處勞改25年,為了回家見到妻子和女兒,他開始孤身搏命大逃亡,胸懷悲憫的好人、不可思議的好運和堅強的求生意志最終成全了他。
2、史塔科
在西伯利亞監獄當醫生的德軍戰俘,本來是想自己逃走的,但是當他確認自己已身患癌症晚期將不久於人世,便毅然決定幫助基文斯去實現自己生的願望。把自己准備下的指南針、食物和各種長途跋涉必備的物品都交給了基文斯,還為基文斯繪制了逃跑的地圖。
3、監獄長
一位職業軍人,驕傲的蘇聯軍官,在基文斯所在監獄擔任負責人。在基文斯從改造營逃走後,他負責追擊基文斯,兩人在路上開始了長期的追逐和躲避,一直追擊到了伊朗邊境,他在證明自己是最終的勝利者後放基文斯通過。
4、伊蓮娜
一位雅庫次克姑娘,當天基文斯穿越西伯利亞逃到了雅庫次克附近時遇到了她,她基文斯一見鍾情,不僅幫助和照顧基文斯,還把自己的愛犬送給了基文斯,這條狗在最危難的時候用自己的命換來了寶貴的時間讓基文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