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里總是提到開一瓶82年的拉菲,82年到底產了多少酒為什麼現在還沒喝完
1982年是個極好的年份,該年份的拉菲葡萄酒品質上乘,再加上在中國受到熱烈的追捧,所以價格是極高,在深圳的Ole超市賣到近10萬元人民幣。因為年份比較久,而且所產葡萄酒有限,所以現在較難買到,它們多出現在拍賣市場。電影里出現說要82年的拉菲除非是頂級餐廳也許有,其他的主要就是為了凸顯逼格的方法。
② 82年拉菲喝了38年還沒喝完,究竟產了多少瓶
酒在我國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2070年誕生的夏朝,中國就已經有了關於酒的各族文獻記載。這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夏朝的國君少康了,少康歷史上又稱「杜康」,「杜康」同時也是一種美酒,因為少康特別善於釀酒。商朝繼承了夏朝的酒文化,而且飲酒無度,所以1046年推翻商朝的周朝對酒很不放心。周公親自寫道:
「天降威,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
簡單的翻譯一下,就是「喝酒誤事」。不過,肥胖的人不能拒絕美食,好酒之人當然也不能拒絕美酒。尤其是到了現代社會,酒作為一種社交工具更是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談什麼項目,酒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件法寶。而名酒更是讓好酒之人朝思暮想,比如茅台、劍南春、還有82年的拉菲。
其實我們如果深入的看這件事,實際上是一種中國的奢侈品審美權的喪失。一切奢侈品它本身的價值都是有限的,譬如紅酒,它既不能讓人長生不老,也不能讓人身輕體健,更不能讓人填飽肚子,本質上它是一種奢侈品,跟小孩的玩具一樣,沒有實際的社會價值。但與此同時,它又是審美權的體現,審美權本身是具有價值的。
所以我們中國人不得不花高價從別人手裡購買這樣8萬——10萬一瓶的沒有實用價值的奢侈品,即便是造假,也得打著別人的牌子,難道茅台、劍南春不香嗎?但是現在的審美就是以別人為核心的,別人說拉菲是寶貝,我們就從精神上覺得拉菲還真就是個寶貝,即便是傾家盪產,許多人也要嘗一口試試。
說到底,拉菲再寶貝也就是一瓶酒罷了,它的實際使用價值還比不上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因為大米飯可以填飽肚子,而拉菲不行。
③ 為什麼所有電影里的拉菲都是
拉菲是享譽世界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之一。拉菲庄園(Chateau Lafite)則是法國著名的一級酒庄,世界八大名庄之一。1982年是波爾多的「世紀靚年」,因為1982年波爾多地區的葡萄因為天氣緣故而過於成熟,果香異常濃郁,釀造出來的酒口感很豐富。曾被《紐約時代》評為「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葡萄酒評論家」羅伯特·帕克,在1982年的拉菲尚在橡木桶里陳釀時,便宣稱1982年波爾多葡萄酒是20世紀最佳年份之一,評價稱當年的葡萄酒果香濃郁,單寧柔和,陳釀初期已經非常具有活力。
葡萄酒年份的好壞決定了酒的好壞,相應也決定了葡萄酒的陳年能力。如果這個年份多雨潮濕,葡萄皮薄和水多,這樣的年份的酒一般會是快熟而不能陳年。並非越早的酒就越好,也並非越早的酒就應該越貴。82年份在法國並非最好的年份,但那年拉菲庄園的小環境還算不錯,再加上當年產酒較少,物以稀為貴,82拉菲就一直炒到19880元/瓶。
至於82年的拉菲有沒有喝完?這個真的是不得而知,但是正宗的82年拉菲肯定是越來越少,越來越貴。
④ 一部法國電影 男主角是單身漢,女主角是單親母親帶著個小女孩。求電影名字
美好的一年 A Good Year (2006)
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
編劇: Marc Klein / Peter Mayle
主演: 羅素·克勞 / 瑪麗昂·歌迪亞 / 艾比·考尼什 / 阿爾伯特·芬尼 / 弗萊迪·海默 / 湯姆·霍蘭德 / 雅奇·潘嘉比 / 拉菲·斯波 / 理查德·柯伊爾 / 丹尼爾·梅斯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 法語 / 俄語
上映日期: 2006-11-10(美國)
片長: 118分鍾
⑤ 拉菲怎麼這么出名的到底怎麼來的,大神
關於拉菲,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宴會是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場景,無論是激烈的動作片還是的恐怖片,電影中似乎都或多或少無法避開這一場景,而在宴會中,特別是比較正式的場合,紅酒無疑是出鏡率非常高的一種飲品,似乎它的檔次高低就代表了整個宴會水準,紅酒的種類有很多,如干紅、白蘭地等等,而有一種酒,人們常常能夠在廣告和影視作品中聽到見到,卻甚少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它就是神秘的拉菲
Who is拉菲?
拉菲本身是法國波爾多紅酒的一種,狹義上來講,拉菲原是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簡稱,不過人們習慣上將拉菲古堡釀制的拉菲古堡干紅葡萄酒(大拉菲)、拉菲珍寶干紅葡萄酒(小拉菲)都簡稱為拉菲。另一方面,拉菲這一詞還代表了酒庄所有者拉菲羅斯柴爾德家族男爵集團。
嚴格來講,只有拉菲古堡所釀制的大、小拉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拉菲葡萄酒,而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其它酒庄旗下的酒款只屬於也只是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的其它酒業品牌,這些酒款也只屬於拉菲集團生產的系列紅酒而不是拉菲葡萄酒。
拉菲的來歷
拉菲庄園(位於法國波爾多波雅克存)最早是由一名姓拉菲(Lafite)的貴族創園於1354年,在十四世紀時已是享譽法國的優質葡萄酒,到了1675年,拉菲庄園由當時酒業的大亨級人物希剛公爵購得。
然而在十七世紀,法國基本上被勃艮第酒所主宰,直至當時上流社會的著名「交際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迪因在羅曼尼酒庄的爭奪中,輸給了路易十五的堂兄弟,波旁王朝的親王,康帝親王(Prince de Conti),開始把興趣轉投向拉菲,逐漸開始令拉菲成為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物。
但到了1755年希剛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去世後,拉菲產權進入了一段較為混亂的歷史時期,不過這一時期拉菲酒依然保持著較高的質量,廣為人們所贊譽。
直至1868年詹姆士·羅斯柴爾德爵士(BaronJames Rothschild)在公開拍賣會上以天價四百四十萬法郎中標購得。羅斯柴爾德家族一直擁有拉菲庄園至今,並將其打造成了世界聞名的頂級紅酒
供不應求的高品質
能擁有世界頂級的優秀品質,首先是由於拉菲庄園的土壤及其得天獨厚的微氣候土壤。拉菲庄園總面積90公頃,每公頃種植八千五百棵葡萄樹。其中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佔70%左右,梅樂(Merlot)佔20%左右,其餘為品麗珠(Cabernet Franc)。平均樹齡在四十年以上。
為了保護這些矜貴的葡萄樹,如沒有總公司的特約,拉菲庄一般是不允許別人參觀的。除此之外,拉菲庄還是出名願花重本僱用最頂級釀酒大師的名庄。拉菲酒的個性溫柔婉細,較為內向,不像同產於波亞克村的兩大名庄拉圖和武當王的剛強個性。拉菲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順,所以很多葡萄酒愛好者稱拉菲為葡萄酒王國中的「皇後」。
然而在拉菲酒庄,2-3棵葡萄樹才能產一瓶干紅,由於供不應求,拉菲紅酒的預訂都是在葡萄成熟的半年前進行,而且每個客人最多隻能預訂20箱。
而年代久遠的拉菲紅酒,更是存世稀少,因此受到紅酒收藏家的狂熱追捧。比如,在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1787年的拉菲紅酒以10.5萬英鎊的高價拍賣,創下並保持了迄今為止最昂貴葡萄酒的世界紀錄。而在今天市場的追捧下,拉菲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2012年5月推出的2008年份一箱12瓶裝的拉菲庄紅酒發行價為1950英磅,短短兩個月就飈升至3500英磅。
神秘的82年拉菲
在電影的拉菲中,我們似乎聽到的更多的是82年的拉菲這一詞,其實這並非是神秘的暗語,82年的拉菲原指的是1982年成熟的葡萄所釀制的拉菲葡萄酒,歷史上的那一年由於氣候、光照等原因,拉菲庄園的葡萄十分香甜可口,因而那一年出產的葡萄酒品質格外卓越,特別是在窖藏了約三十年之後的今天,82年的拉菲葡萄酒正值其味道最香醇的時期,能夠有幸得到一瓶82年的拉菲的話,相信除了醇厚的口感外,這跨越了30多年的時光的味道也會給人以特別的感覺吧(今天市價一瓶82年拉菲約五萬人民幣左右)
更多關於這方面詳細的故事,閱讀http://818jdc.com這里這方面很詳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