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煤油燈效應是什麼
煤油燈效應,又稱煤氣燈效應,描述了一種情感虐待和操控的關系,其中受害者逐漸喪失自尊,產生自我懷疑,並難以逃脫。這種效應是一種心理操控手段,受害者在這種關系中會懷疑自己的記憶、感知或理智。
煤油燈效應的概念最早起源於1938年的話劇《煤氣燈》。20世紀初期的根據話劇劇本改編的電影《煤氣燈下》引起了心理學家羅賓·斯特恩的關注。2007年,斯特恩結合20年的臨床經驗出版了《煤氣燈效應:遠離情感暴力和操縱狂》。
煤油燈效應涉及一個或一組加害者和一個受害者。這種關系中,加害者通過操縱和播種困惑來控制受害者,而受害者為了維持這段關系,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認知。
煤油燈效應的影響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並且通常是在秘密中進行。因此,所產生的情感虐待往往不會被公開濫用。以上內容參考自網路-煤氣燈效應。
Ⅱ 煤油燈效應和吹狗哨效應區別
煤油燈效應和吹狗哨效應區別在於定義不同、形成機制不同。
1、定義不同:煤油燈效指的是在火災中,火焰在受到外部氧氣的加強後,猛烈燃燒的現象,吹狗哨效應指的是在群體中,個體因為跟隨別人的行為而發生的行為現象。
2、形成機制不同:煤油燈效是由於火災中的火焰需要氧氣進行燃燒,當外部氧氣加強時,火焰會瞬間燃燒,形成煤油燈的高亮度火焰,吹狗哨效應是由於群體中的個體受到別人行為的影響,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形成類似於吹狗哨一樣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