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部法國電影的名字。好像叫什麼阿弗勒爾……故事發生在法國一個港口小城,一個法國老年人幫助一個黑人小
《勒阿弗爾》 Le Havre (2011)
導演: 阿基·考里斯馬基
編劇: 阿基·考里斯馬基
主演: 安德烈·維爾姆斯 / 讓-皮埃爾·達魯山 / 卡蒂·奧廷寧 / 讓-皮埃爾·利奧德 / 埃弗利娜·迪迪
類型: 劇情
㈡ 外國電影,名字好像是四個字,其中有勒和弗兩個字;電影內容關於一個黑人小男孩的故事
試愛禁區
喜劇 / 驚悚 / 愛情
年代:2016
地區:大陸
演員: 朱美璇 趙天宇 范陸 廖小飛
導演: 郝貽鋒
㈢ 一部法國電影老畫家救助了偷渡的孩子,他的妻子因為癌症入院治療,後來奇跡般的痊癒,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不是畫家,是作家。電影《勒阿弗爾》。
㈣ 溫心港灣幕後花絮
1992年《波西米亞生活》後,阿基·考里斯馬基醞釀已久的故事終於在三年前的設想中落成。原本計劃在馬賽或西班牙、葡萄牙港口城市取景,但勒阿弗爾的魅力讓他決定將影片背景定於此。考里斯馬基認為,這個城市既適合影片,又與電影名「勒阿弗爾」相得益彰。這部影片的製作成本總計380萬歐元,其中芬蘭電影基金會提供了75萬歐元的資助。2010年3月23日,影片開拍,5月12日結束,盡管最終未能贏得戛納電影節大獎,但它在2011年電影節上獲得了國際影評人協會的大獎,贏得了輿論的一致好評。
考里斯馬基,這位芬蘭重量級導演,是戛納電影節的常客。他導演的《浮雲》、《沒有過去的男人》和《薄暮之光》三部當代芬蘭三部曲,都曾角逐戛納主競賽單元,《沒有過去的男人》更是讓他收獲了重要獎項。在電影生涯前,考里斯馬基曾有過郵差和洗碗工的經歷,後來與兄長共同創立了製片及發行公司,他們的作品佔了芬蘭全國電影的五分之一份額。
曾經抵制奧斯卡的考里斯馬基,因對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政策不滿而選擇抵制。2003年《沒有過去的男人》獲得奧斯卡提名,他卻拒絕出席典禮。然而,隨著2006年美國政局變化,他對美國的抵制態度有所軟化。在民主黨總統和從伊拉克撤軍的新環境下,他不再拒絕選派《勒阿弗爾》作為申報代表。這部反映移民生活、關注底層人物的影片,在今年戛納電影節上榮獲評審團大獎,未來入選奧斯卡的可能性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