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法國電影雷內克萊爾

法國電影雷內克萊爾

發布時間:2025-10-06 16:11:14

㈠ 雷內·克萊爾的人物生平

雷內·克萊爾(1898-1981)法國導演。法蘭西學院院士(1960)。他的作品以幽默諷刺以及幻想或超現實主義而聞名。原名雷內·修梅特。1898年11月11日生在巴黎鬧市區的一個商人家庭,自幼耳濡目染了這座繁華都市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兒時的記憶深深烙在他的內心,也影響了他的電影創作,他影片中表現的熱鬧場景,大都源自他熟悉的巴黎市區生活。克萊爾中學時代便熱衷於文學,並且終生保持著這種興趣。1913年中學畢業後後立志於文學,因未考上大學,這位商賈之子拒絕繼承父業,於1916年應徵到戰地流動醫院服役,並且將這段恐怖經歷寫成了兩本詩集《祭人間》和《大地》,但從未發表。1919年起初從事新聞工作,寫《怪物之島》劇本,後來又對電影產生了興趣。1920年,由於一次偶然的機遇,他在在費雅德指導下在影片《生活的百合花》中扮演了一名風流小生,由於當時電影還未被上層社會接納,家境頗豐的克萊爾不得不用假名參演影片,取藝名雷內·克萊爾,後來又主演了《孤兒》、《巴黎塞特》、 《死亡的意義》和《一夜幽情》。1922年,克萊爾開始寫作影評和電影理論文章,同時尋找機會轉向導演創作實踐。
他曾擔任雅·德·巴隆塞里的助手,第一部作品為幻想喜劇《沉睡的巴黎》(1923)。這部影片同他後來的許多影片一樣,編劇都是由他本人擔任。他的第二部影片《幕間節目》(1924)是為法國現代派作曲家薩蒂的芭蕾舞劇幕間放映而製作的。這兩部影片使他成為先鋒派藝術的代表人物。蘇聯作家馬雅可夫斯基曾為他創作過劇本,但沒有拍攝。而影片《紅磨坊的幽靈》(1925)和《假想的旅行》(1925)是以神話和幻想的情節為背景的。在克萊爾的早期作品中,廣泛地運用了諷刺喜劇的幽默、插科打諢等形式的技巧。無聲電影時代克萊爾的最佳作品為《義大利草帽》(根據拉比什的作品改編,1927),影片在保留了幽默技巧的同時,又把重點放在了現實生活方面。
有聲電影的出現曾一度使他感到困惑,但他後來認識到聲音並未向他預言的那樣使電影藝術遭到毀滅。他運用聲音不是重復和陪襯畫面,而是與畫面形成對立關系。從30年代起,克萊爾的創作形成了兩條線:一條充滿抒情色彩;一條是諷刺。在克萊爾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巴黎屋檐下》(1930)中廣泛運用了音樂主題,而盡量縮減了有聲的對話。這部影片模擬「小人物」生活影片的風格,把人們樸素的日常活動作為主線。克萊樂的抒情風格的影片是與巴黎的流行故事聯系在一起的。《百萬法郎》(1931)和《七月十四日》(1933)就屬這類性質。在影片《自由屬於我們》中,也出現了「自然生活」的場景;影片《最後一個億萬富翁》(1934)嘲諷了資產階級議會的政治陰謀和正在產生的法西斯主義。這部影片在德國的一些地方禁止演出,加上政治上的排擠,他遂去英國,克萊爾在英國拍攝的兩部影片《鬼魂西行》(1935,英國)和《假消息》(1938)也具有諷刺特點。尤其是《鬼魂西行》融合了英國人的幽默和法國人的熱情,在國際上引起轟動。1940—1946年克萊爾住在美國,在那裡拍了幾部影片,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喜劇片《我娶了一個女巫》(1942年)。在影片中,導演把其所特有的幻想風格和對美國的冷嘲熱諷結合在一起。在國外拍攝的影片中,克萊爾保持了自己最喜愛的主題和喜劇風格,但是,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他詩一般的魅力。
戰後克萊爾在法國拍攝的影片《沉默是黃金》(1947)是一部有關早期電影業的撫今追昔喜劇片。重現了他早年在巴黎的輝煌。影片《魔鬼的美》(1949)講述的是有關浮士德的現代傳說。影片《大演習》(1955)揭示了主人公內心世界,影片《世上所有的黃金》(1961)嘲笑了那些想把世上的一切財物都搜刮到自己手中的生意人。
克萊爾的其他影片有:《夜美人》(1952)、《丁香的門》(1957)、《風流的聚會》(1965)等等。1979年克萊爾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

㈡ 尋問一部國外經典老喜劇片的片名

是法國影史名片之《百萬法郎》《百萬法郎》(Le Million)賞析

1931 Comedy / Romance
導演:雷內·克萊爾(René Clair)
編劇:雷內·克萊爾
攝影:喬治·派利諾(Georges Périnal)
音樂:阿蒙·伯納德(Armand Bernard)、菲利浦·派瑞斯(Philippe Pares)等
演員:路易斯·阿里伯特、安娜貝拉、雷內·萊斐諾等

故事大意:
一位貧窮的藝術家米歇爾(雷內·萊斐諾),租住在巴黎的一家公寓內,由於交不起各種費用,經常被各色討債的人圍追堵截,十分狼狽。直到有一天,他幸運的獲得了百萬弗羅林的大獎,命運也由此發生了變化。他清楚的記得把彩票放到了夾克的口袋裡,而夾克被他的女朋友貝蒂斯(安娜貝拉)拿走縫補了。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另一個女人纏上了他,貝蒂斯在心情煩亂之餘把夾克弄丟了。衣服被混進貝蒂斯家中躲避警察的普洛普(路易斯·阿里伯特)無意中穿走了。故事隨後講述的就是米歇爾和他的朋友為了尋找這件衣服,而發生的一系列噱頭十足的鬧劇。最終,彩票物歸原主,影片在慶祝的歌舞聲中結束。

影片賞析:
此片是法國電影大師雷內·克萊爾的經典喜劇,對後來好萊塢經典歌舞片的影響甚大,也是早期有聲電影中的佳作。從各個方面來衡量,《百萬彩票》都無愧於它法國歌舞片奠基作的名聲。即使在73年之後,我們重溫這部影片,影片中所迸發出的新鮮與熱力都會使觀者得到極大地視聽愉悅;同時,它也對真正現代意義上(註:指有聲片誕生之後)電影觀眾的一次偉大的洗禮。
雷內·克萊爾最偉大的成就在與成功的跨越了有聲片與默片的鴻溝。與很多同時代的人不同,他抓住了一個重要的機遇:科技上新的成就可以對電影藝術有所裨益,它打破了陳規俗套的桎梏,創造出更加絢麗多姿的視聽形象。聲音融入影像,無疑是一種技術上的勝利,雷內·克萊爾在很多自己的作品中(如《巴黎屋檐下》)較早的運用聲音,加強和完善畫面的敘事功能。但無疑的,《百萬彩票》又是其中最出類拔萃的。
從形式上看,《百萬彩票》是一處純之又純的歌舞喜劇。栩栩如生的滑稽形象,在時而優美(如歌劇院上演《波希米亞人》的精彩一幕)、時而振奮的歌曲(如開頭、結尾處的歌舞聯歡)映襯下,二者達到了完美的統一,甚至連人物對話都顯得那麼冗長、多餘——盡管雷內·克萊爾所撰寫的對話已然十分精簡。而影片的結尾更像是一出虛無縹緲的白日之夢,(註:找彩票的過程極其一波三折,戲劇性的巧合、偶然隨處可見)這與藝術家超現實主義式的同情心形成了一致。
《百萬彩票》是早期法國電影藝術冠冕上的珠寶。影片1931年首次發行時,得到了票房與評論界的雙重肯定。今天它仍然被認為是法國電影藝術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實,在我們對比分析早期法國歌舞片和美國好萊塢歌舞片時,可以仍然找到一些典型的法國特色。好萊塢早期歌舞片是美國類型片中的重要一支,但長期以來並沒有得到評論界高度的評價。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歌曲與動作融合得不夠貼切阻斷了影片情節正常的進程。例如,在影片《有趣的女人》(lady be good,1941)中,艾琳諾·鮑威爾(eleanor powell)為什麼跳踢踏舞影片中並沒有任何動機和情節交代,僅僅由於她是一個優秀的踢踏舞演員,所以即使鮑威爾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十分渺小,由於擁躉的熱衷——她仍須不斷地跳下去,從而忽視了情節的連續性。實際上,艾琳諾·鮑威爾的踢踏舞本應是情節發展自然的產物,而並非僅僅是一種消遣的需要。
可見,在歌曲與敘事二者之間實現天衣無縫的融合實非易事,後期美國歌舞片中的「主打」類型——後台歌舞片(Backstage Musicals)雖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歌舞與敘事斷裂的「遺風」猶存。譬如著名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高潮部分仍然是典型美國式奢華的舞蹈秀場面,與劇情脫節。但反觀法國歌舞片——尤其是《百萬彩票》——歌舞與敘事達到了高度的融合。開頭歌舞場面,通過歌曲說明了人們慶祝的理由——「獲得大獎」,隨後影片進入倒敘;在米歇爾躲避債主們的圍追堵截、倉皇逃竄時,各色人等唱著輕快的歌曲、排著長龍緊追不舍,和另一對捉拿普洛普的警察們混在了一起,一時間雞飛狗跳,喧嘩不已;著名的歌劇一幕,米歇爾和貝蒂斯不小心混入舞台,他們躲在布景後面,伴隨著台前男女主角的《波希米亞人》優美的歌聲,互訴衷腸,兩人的動作與歌詞內容不自覺的竟達到了驚人的一致;高潮部分,兩伙人爭奪夾克,在狹窄的走廊里上演了一出此起彼伏的「橄欖球大賽」,人仰馬翻笑料百出,可以說是全劇的精華所在,不知道雷內·克萊爾當時知不知道有「後現代」一詞。
可惜的是,單從總體數量相比,法國歌舞片和好萊塢相比則是相差甚遠了,雖然也有讓·雷諾阿的《法國康康舞》、《黃金馬車》(註:此兩片已由標准公司近日發行),馬克斯·奧弗爾斯的《勞拉·蒙太斯》(註:標准公司已出版)等著名作品問世,但作為一種類型的集團力量,法國歌舞片的影響則要小得多,當然它們歌戲合一的優點已被各國藝術家所吸收利用,2003年獲獎影片《芝加哥》便是個很好的示範。30年代中期之後,法國進入到影響更大的詩意現實主義階段,大師輩出,名作輩出。與此相比,歌舞片倒是顯得沉寂了,但如若讓我挑出法國歌舞片的兩座高峰,我認為一部是雅克·德米執導的《秋水伊人》(又名《瑟堡的雨傘》,凱瑟琳·德納芙成名作,獲金棕櫚獎),一部就是本片《百萬彩票》(註:本片有誤翻作《百萬法郎》,盜版碟更誤翻作《最後的百萬富翁》,由標准公司出版發行)。
1962年雷內·克萊爾入選法蘭西學院院士(全國僅40人),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電影藝術家。正如法蘭西學院的評他入選的理由所言:他不缺少世上任何榮譽,而我們的榮譽唯獨缺少了他。
《養老金》德國、《遺產奇案》法國以及《雙面夏娃》等影片可以到http://tw.bid.yahoo.com/tw/21596-category.html?.r查詢一下,僅供參考

㈢ 十年前的一個法國電影,描述一個小夥子中8億法郎

中文名稱:百萬法郎

英文名稱:LeMillion

別名:最後一個百萬富翁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雷內克萊爾

發行時間:1931年

電影導演:雷內·克萊爾RenéClair

電影演員:Jean-LouisAllibert

安娜蓓拉Annabella

地區:法國

語言:法語

簡介:

窮困潦倒的畫家米歇爾在遭一群債主圍攻逼債時,意外發現自己買的一張彩票中了百萬大獎,但問題是那張彩票被他放在一件夾克衫內,而那件夾克又被逃避警察追捕的小偷拉蒂利普從他女友畢阿特麗絲那裡騙走了,拉蒂利普又把夾克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了「抒情歌劇院」的男高音歌唱家索普拉納利,當他正准備穿上這件夾克登台演出時,債主、朋友、歹徒、演員和警察都聞訊趕來,一場為爭奪彩票而尋找夾克衫的大戰隨即展開……

一張百萬彩票帶出了金錢背後的人性扭曲和爾虞我詐!雷內·克萊爾的這部音樂歌舞片極其感人且具有創意,不僅對馬克斯三史弟和查理·卓別林等帶來了影響,也對二十世紀美國音樂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㈣ 雷納·克萊爾是誰啊 講人為了某種信仰而活著的那個人,他幹啥的呀。是不是名人啊。

雷內•克萊爾(1898年——1981)不僅是法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大師,也是重要的劇作家和理論家。他中學畢業後,曾立志於文學,因未考上大學,當野戰病院看護兵,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軍,以從軍的經驗寫成詩集《祭人間》和《大地》。戰後當記者,寫《怪物之島》劇本。之後在多部影片中做過演員。雷納•克萊爾是一個創作經歷非常豐富也非常復雜的導演,在他四十多年的電影生涯中,早期是先鋒派的代表人物,導演有先鋒派的經典之作《幕間節目》;三十年代又轉向寫實風格,被認為是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先驅,也是法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轉折時期最重要的導演。一生拍片不過二十多部,大部分都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其拍片的國家涉及法國、德國和好萊塢。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九區DVD,除了早期的《巴黎屋檐下》(1930)、《百萬法郎》(1931年)、《自由屬於我們》(1932年)外,就是國內公映過的中期作品《鬼魂西行》。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雷內克萊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1年3月27日有哪些電影 瀏覽:51
大潘葛優喬杉的電影 瀏覽:165
電影大愛如天2007 瀏覽:631
小李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
陳情令番外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48
電腦上都有哪些看電影的網站嗎 瀏覽:37
電影奇異博士中主角的職業是 瀏覽:762
如何找到AV電影網站 瀏覽:958
豎琴日本電影 瀏覽:876
美國電影戰爭剪輯 瀏覽:78
2018最新最全電影網站 瀏覽:73
三幫電影網免費 瀏覽:823
小沈龍2018電影 瀏覽:520
美國足球黑人電影 瀏覽:34
情聖周星馳電影下載 瀏覽:553
小馬寶莉大電影歌曲 瀏覽:186
第一悍匪張君電影 瀏覽:372
金館長的韓國電影 瀏覽:883
動漫治癒電影推薦日本動漫 瀏覽:565
2017微博電影之夜王子文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