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對中國電影產生影響的美國人

對中國電影產生影響的美國人

發布時間:2022-07-07 19:55:32

⑴ 急!~~!美國電影對中國人有什麼影響和聯系!!

1896年電影首次在中國放映,距離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公開放映電影還不到一年。從那以後的50年裡,大量美國電影被販運來中國分銷到各地。在這50 年中,中國各地影院上映的片目中,美國片佔到了80~85%。作為20世紀中國的一道重要的文化景觀,好萊塢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早在30年代就有人說過,好萊塢已經「取代了傳教士、教育家、炮艦、商人和英語文學,成為中國學習西方工業社會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最為重要途徑」 。的確,好萊塢的意義從來都不限於文化消費領域,它不僅通過票房收入和電影膠片、拍攝/放映設備的出口對中國經濟產生了直接的沖擊,同時,它還是促銷美國產品的重要手段。美國商務部的一位官員曾明白指出,電影的影響使一些國家對美國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好萊塢稱雄世界與美國經濟利益在全球擴張之間的正比關系已經被許多學者的研究所證明。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對好萊塢在20世紀中國所起的作用做過深入系統的研究。本文在大量原始資料的基礎上,試圖對中美兩國在二十世紀前半期的電影姻緣做一個初步描述。它對基本史實的側重和量化的研究方法可能會進一步激發學界對這一問題的興趣,同時也為將來的深入研究奠定實證基礎。
好萊塢電影藉助美國自由經濟的領先力量,在勢不可當地覆蓋著全球電影市場的同時必然會對中國產生深刻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的意義遠遠不僅僅是 對於電影的,而且也是對於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傳統的。正如不少人指出過的那樣,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除了在物質屬性的價值外,它們藉由聲音、影像、圖畫、文字等元素交織而現的象徵符號與意理信念,則與文化領域有著關聯,同時這也與主導社會集體價值與國族文化內涵的政治領域形成一種張力」,顯然,好萊塢的全球化在沖擊著中國民族電影工業的同時也通過色彩繽紛的電影形象推銷著美國商業、文化、政治、生活方式和價值理想,影響民族社群的文化認同和文化延續,製造美國式的「全球趣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的現實和將來。也正因為這樣,面對好萊塢電影日益緊迫的威脅,與全球此起彼伏的反好萊塢聲音相呼應,「好萊塢與中國電影」的話題在中國便具有了一種更宏大的政治經濟學意義--我們正是試圖在這樣的背景下,考察好萊塢電影對於美國全球化戰略的政治經濟文化意義,分析中國在好萊塢全球戰略中所處的位置,研究好萊塢電影進入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策略,從而探討中國電影發展所面對的挑戰和生機,尋找中國電影發展的出路,最終獲得面對文化全球化的一種政治立場和態度。「面對好萊塢」因而可以被看作全球化背景中最具理論和實際挑戰性的話題之一。
好萊塢電影藉助美國自由經濟的領先力量,在勢不可當地覆蓋著全球電影市場的同時必然會對中國產生深刻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的意義遠遠不僅僅是 對於電影的,而且也是對於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傳統的。正如不少人指出過的那樣,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除了在物質屬性的價值外,它們藉由聲音、影像、圖畫、文字等元素交織而現的象徵符號與意理信念,則與文化領域有著關聯,同時這也與主導社會集體價值與國族文化內涵的政治領域形成一種張力」,顯然,好萊塢的全球化在沖擊著中國民族電影工業的同時也通過色彩繽紛的電影形象推銷著美國商業、文化、政治、生活方式和價值理想,影響民族社群的文化認同和文化延續,製造美國式的「全球趣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的現實和將來。也正因為這樣,面對好萊塢電影日益緊迫的威脅,與全球此起彼伏的反好萊塢聲音相呼應,「好萊塢與中國電影」的話題在中國便具有了一種更宏大的政治經濟學意義--我們正是試圖在這樣的背景下,考察好萊塢電影對於美國全球化戰略的政治經濟文化意義,分析中國在好萊塢全球戰略中所處的位置,研究好萊塢電影進入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策略,從而探討中國電影發展所面對的挑戰和生機,尋找中國電影發展的出路,最終獲得面對文化全球化的一種政治立場和態度。「面對好萊塢」因而可以被看作全球化背景中最具理論和實際挑戰性的話題之一。
好萊塢電影藉助美國自由經濟的領先力量,在勢不可當地覆蓋著全球電影市場的同時必然會對中國產生深刻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的意義遠遠不僅僅是 對於電影的,而且也是對於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傳統的。正如不少人指出過的那樣,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除了在物質屬性的價值外,它們藉由聲音、影像、圖畫、文字等元素交織而現的象徵符號與意理信念,則與文化領域有著關聯,同時這也與主導社會集體價值與國族文化內涵的政治領域形成一種張力」,顯然,好萊塢的全球化在沖擊著中國民族電影工業的同時也通過色彩繽紛的電影形象推銷著美國商業、文化、政治、生活方式和價值理想,影響民族社群的文化認同和文化延續,製造美國式的「全球趣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的現實和將來。也正因為這樣,面對好萊塢電影日益緊迫的威脅,與全球此起彼伏的反好萊塢聲音相呼應,「好萊塢與中國電影」的話題在中國便具有了一種更宏大的政治經濟學意義--我們正是試圖在這樣的背景下,考察好萊塢電影對於美國全球化戰略的政治經濟文化意義,分析中國在好萊塢全球戰略中所處的位置,研究好萊塢電影進入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策略,從而探討中國電影發展所面對的挑戰和生機,尋找中國電影發展的出路,最終獲得面對文化全球化的一種政治立場和態度。「面對好萊塢」因而可以被看作全球化背景中最具理論和實際挑戰性的話題之一。 中國由於人口眾多、經濟潛力巨大,在當今的全球化格局中,國際地位舉足輕重。因而,在美國的「單極化」戰略中,中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據國際問題專家分析,世界上三個人口大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都極力保持本國獨特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制度,與美國保持著某種抗衡關系,同時,三國的經濟也正呈現復興和發展趨勢,在新世紀同美國的差距將會縮短。因而,即使美國有能力迫使這三個國家實行美式民主自由制度,但如果中、俄、印堅持走不同於美國主導的西方政經發展道路,分別或聯合反對美國,都會使美國「單極化」全球戰略難以成功。基於這樣的分析,21世紀以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可能將有所調整,戰略重心可能從歐洲轉向中東和亞洲,特別是轉向中、俄、印三大國。事實上,美國已經在「將亞太逐年高成長所孕育的數以億計的中產階級,國民所得持續增加所帶來的兆億美元的消費能力,還有未來大規模現代建設所需的資金與技術等等經濟因素,予以數據化的精算,並將亞太這個 「他者」設定為西方國家長期景氣低迷所累積的資本與科技進行再生產的「新疆域」。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也在預計未來趨勢時指出,「西方企業如果不能參與大亞洲的經濟騰飛,不但會喪失商機,更可能被削弱競爭力。毋庸諱言,已經臻於成熟的西方經濟需要外來的新刺激,西方技術和精密產品必須能更廣泛地應用於開拓新的市場,而亞洲就是最具潛力的開發對象。」

歐美電影對中國電影的沖擊分析

從電影著手,淺析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很多人都說,東西方的文化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不止局限於語言上,更多的表現在一些細節上。

就像中國人的影片,在外國人眼中,一直以來所被他們看好的還僅止局限於中國功夫,除此之外,對中國的文藝片,他們好像一直不怎麼買帳;

而外國人的影片,似乎在中國人的眼中除了特技以外,一些外國人特有的表達方式也都在翻譯中被消減了。

其實最直接的對比,就是拿中國人拍的武俠片與外國人拍的科幻片來看:中國人的武俠片講究的多半是動作的華麗、大氣,語言上比較蒼白,講究的往往是神態以及一些內心戲的表白,從而體現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那種中華民族精神。並且把很大一部分的力氣用在了選景上,卻乎略了一些人物本身的魅力;

而外國人的科幻片,也許人物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演技要求,但他們的語言方面相當幽默,而且往往從大處著手,把特技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無論是場景的特技還是人物打鬥的特技都顯的相當炫目耀眼。人物的個人魅力往往通過外在的更直接的視覺系效果來體現,通過視聽的方式來加深觀眾對人物的個性魅力的理解,而不是從其內心深處的東西來挖掘一個人。可以說西方人表達的一些東西更直接。

從電影本身也可以看出東西方人在個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上的差距。因為外國人他們不論從科幻還是魔幻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往往所反映的都是一些與明天、與未來有關的東西;而中國人則更多的喜歡拍古裝戲,或者就是拍一些五六十年代的農家題材的片子,顯得相當的懷舊。就如同外國人喜歡提前消費,而中國人喜歡把錢存銀行一樣。

這就是中西方人的文化差異。

在影視劇選定角色上也是如此。外國人顯的更加開放大氣,往往喜歡將主人公英雄人物放在一個優秀的團隊里,不論是主人公也好,還是他周邊的夥伴,都是相當有個人魅力的傢伙,而整個團隊則有整個團隊的魅力;

中國式影片如果是武俠的題材,往往將主人公描寫的相當到位,而其他的人物則顯得相對蒼白,而且比較喜歡個人英雄崇拜,團隊精神不足。

我想也許這就是東西方文化在電影的差異和相互影響的關系吧··

⑶ 懂電影的高人們幫幫忙!關於好萊塢電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都有哪些

1.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在百年中國電影的發展過程中,除了新中國成立以後的17年和「文革」10年外,好萊塢電影文化的影響均有跡可尋。特別是早期中國電影,影響尤其顯著。
電影觀念與審美情趣的滲透和定型:好萊塢十分注重電影的娛樂性和商業性,它把電影由一種科技發明轉化為商業上的一種重要的投資牟利的手段。這對早期中國電影創作者的影響頗大。
還有就是電影創作方法和技巧的借鑒早期中國電影創作者在創作的方法和技巧上較多地摹仿好萊塢電影。特別是30至40年代是好萊塢的鼎盛時期,有聲片和彩色片的相繼誕生,類型電影的豐富多樣,均對中國電影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許多主創人員曾長期受過好萊塢電影的熏陶和影響,故原有的一些創作技巧和拍攝方法仍得以延續,為了適應新的時代需要,進一步強化了意識形態因素,並糅合了新的美學元素,消除了簡單摹仿的痕跡。自80年代以來,好萊塢電影對中國電影創作和電影事業發展的影響在不斷增長;特別是當商業電影成為故事片創作的主要樣式後,好萊塢電影的創作技巧、拍攝方法和市場運作方式,成為中國電影主要的學習借鑒對象。
2.對中國流行文化的影響:
服飾、發型、音樂與舞蹈等等。

⑷ 在國際上很有影響的中國電影,關鍵是外國人對它的理解,他們怎樣理解中國的電影文化

外國人是不欣賞中國電影的.

⑸ 還有哪些名人加入了美國國籍

劉亦菲美國國籍新生代明星中最靚麗的劉亦菲也是憑借這一條變成了美國人。劉亦菲9歲那年,媽媽帶她去了美國,10歲時,媽媽嫁給美國的華人大律師,全家移民。劉亦菲的美國身份也確實給她帶來一定好處,曾經有一部電影的宣傳就因為她的美國身份出入境方便而帶來一定便利。王力宏美國國籍陳凱歌美籍華裔著名電影導演,原名陳皚鴿,祖籍福建長樂,1952年8月12日生於北京。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至今仍為惟一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華人導演。在第47屆希臘塞薩洛尼基電影節上獲得終身成就獎。1982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 ,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1984年 ,他執導的《黃土地》,以其突破性的電影語言,對中國電影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為中國第五代導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主要電影有《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別姬》、《風月》、《荊軻刺秦王》、《和你在一起》等。 陳紅陳紅1968年生於江西省上饒市的信江之濱,曾就讀於上饒一中,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自幼受好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從小就顯示出了藝術天才,從小學開始她就是學校的文藝骨幹,高中時擔任了校學生會的文藝部長。1986年陳紅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青年藝術劇院。 陳紅第一次走上銀幕是17歲,在影片《這里有泉水》中扮演角色。王姬王姬,生於1962年7月20日。北京人。中國電影演員。從小喜愛文藝,14歲時參軍到工程兵文工團從事舞蹈表演。1980年應香港鳳凰影業公司邀請,在故事片《塞外奪寶》中首次登上銀幕,1981年轉業後考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話劇演員,參加過「家」、「紅白喜事」等話劇的演出。曾在北京電視台任節目主持人蔣雯麗蔣雯麗,出生在魚米之鄉安徽蚌埠小城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鐵路局話務員,都比較喜愛文藝。從小文靜、秀麗,練了五年體操。曾進技校學習水電,分配在自來水公司,干過制水工,管道設計等工種。當工會小幹部時組織文藝演出,參加舞蹈比賽等。良好的藝術感覺和表現力,促使她投考北京電影學院。198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89級)後片約不斷。處女作是暑假拍的電視劇《懸崖合》,該片獲得當年的飛天獎,蔣雯麗也獲最佳女配角提名。寧靜寧靜祖籍湖南,1972年生於貴州,母親是納西族 人。高中畢業後考上貴州藝專表演系。但最初她沒有去 作演員,而是從閉塞的貴州來到當時最開放的城市廣 州,在珠江電影製片廠一家動畫公司畫了兩年動畫,並 在《冰上情火》、《聯手警探》中出演配角。爾後,不安分的寧靜又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模特班。顧長衛顧長衛原籍江蘇吳江,1957年12月12日生於西安,從小熱愛繪畫夢想當一名畫家。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2年畢業後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影助理。1984年任攝影拍滕文驥《海灘》,大量採用自然光尋求更加貼近現實表現手段,給中國影壇帶來不小沖擊,相繼拍攝了電影《大明星》、《神鞭》。真正顯示顧長衛攝影才華的是陳凱歌的《孩子王》和張藝謀的《紅高粱》潘瑋柏美國國籍這些明星,因身份特殊,在國內開公司做買賣,都享有國家相關的免稅減稅政策。也還有一些明星雖然仍是中國國籍,可同時也具備其他國籍,隨時搞」變身「,兩邊好處盡占。

⑹ 好萊塢電影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好萊塢對電影有著一套成熟的商業文化運作模式。電影在好萊塢,是一條慾望的生產和滿足的文化流水線。在多年摸打滾爬的歷練中,好萊塢掌握了一套「勾兌」大片、名片和「奧斯卡」影片的釀造秘方,就像可口可樂神秘的「7X」秘方一樣,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與眾不同、身價倍增,它能「化腐朽為神奇」,化平淡為「可口」和「可樂」。雖然好萊塢的這個配方是個高度機密,但裡面至少含有這樣一些基本元素:慾望、愛情、自由、正義、神話和美國夢等等,這些我們在幾乎每一部好萊塢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實上,這個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萊塢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它作為全球「夢工廠」和「印鈔機」的最大源泉。

憑借著這樣的核心競爭力,好萊塢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現代的傳奇。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迅猛推進和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元文化交融溝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觀眾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隨之多元化。好萊塢追求慾望和利潤的痴心腳步已經越來越追不上觀眾變心的翅膀了,他們渴望有更新穎、更奇異的視覺體驗來刷新自己的藝術期待,滿足自己高企的審美預期。他們急切地需要世界題材來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響力和經濟盈利能力的新邊疆。現在,這只文化大鱷開始向世界張開了大口,在世界各國開設「灌裝分廠」,開始夢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潤——這樣的運作策略和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等跨國公司有著驚人的相似。

影視資源的枯竭和觀眾審美疲勞帶來的焦慮,是好萊塢「文化入侵」其他國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慾望工廠」的生產要得以延續,最重要的就是新奇。這不僅僅指電影拍攝技巧和電影明星的不斷更新。經過一個世紀的生產,西方市場出現了原料緊缺的狀況,好萊塢曾嘗試向太空、史前和未來等幻想空間進軍,雖然也取得了類似於《星球大戰》、《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動漫帶來的沖擊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於是,到異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尋找寶藏,尋找新的慾望原料,成了好萊塢的新戰略。他們把目光瞄向了東方,盯住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

好萊塢來了,留給我們最大的懸念就是: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題材會被美國人演繹成什麼樣子?他們將會「戲說」還是「正說」我們的歷史和文化記憶?

其實,慾望也好,想像也好,說到底好萊塢是一個文化工廠,他們挖掘新題材的沖動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利潤的追求和攫取,是為了分食世界電影市場的大蛋糕,並不是在從事文化保護計劃,他們是好萊塢,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們將會用西方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標准來打量和改造傳統的民族題材,並按照他們嫻熟的商業邏輯來進行運作,推向世界。首先,他們不會「正說」,其次他們也不會「戲說」——這是中國人的文化想像,不符合他們的文化理解——但他們會「西說」,將一個東方的、中國的、民族的、傳統的文化題材處理成一個西方的、美國的、好萊塢的和後現代的電影文本。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傳統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邏輯的更改。

以此前運作的《花木蘭》為例,動畫片《花木蘭》並不是一個充分尊重中國人印象中那個傳統「替父從軍」的民間傳說的模式和版本,而是進行了大膽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習慣的藝術誇張和改編,片中花木蘭成了一個典型言談舉止大膽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動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沒有中國傳統封建社會里女子的矜持和謹慎。這樣的花木蘭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蘭,而非傳說中的花木蘭。是用自己的文化想像和演繹裝進了這個名叫「花木蘭」的瓶子里,然後大聲吆喝著,出口到中國來大賺其錢。這將對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孩子們對這一中國歷史上經典的女性形象的認同和接受起到什麼樣的作用?而當好萊塢陸續對《楊家將》、《西遊記》、《孫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國經典完成「西說」時,中國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圖將會是怎樣的圖景?

面對好萊塢的文化入侵,這其實才是最令人心驚和擔憂的。

與好萊塢咄咄逼人的文化擴張相比,國內影視人還沉迷在「戲說」版的宮廷戲、模式化的「警匪劇」等的製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負擠壓得喘不過氣來,藝術想像力蒼白無力,進取心和創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對這些已經融入我們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資源,我們守著金山過窮日子,與國外藝術家們對中國傳說題材的熱衷的態度相比,著實令我們的藝術家們汗顏。

此外,與國外同類的藝術作品相比,國內的歷史傳說影視作品,大多流於機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創意力度方面明顯有缺失。如《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孫臏與龐涓之間的鬥智並沒有很濃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艷的愛情故事,波瀾壯闊、波譎雲詭的智勇謀略淹沒在濃厚現代味的情感糾葛中,令人失望。創作思維的落後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對待歷史題材的創作態度,這些應該是好萊塢搶拍中國題材影視劇帶給國內同行們的一個重要警示和啟迪。

好萊塢挖掘的雖然是中國的歷史題材,但著意的卻是未來的市場和文化傳播。明白了好萊塢的真相,我們才能把握現在,為自己贏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風起雲涌,這是時代的現實圖景,但是如何讓延續了五千年燦爛輝煌的中華傳統文化推陳出新,煥發生機,如何接續傳統文化傳承的這根千年文脈,增進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國國民的文化認同,讓中華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獨特的民族旗幟,這將是我們面對的一個永恆的話題

⑺ 電影《中國合夥人》中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態度現在也是這樣嗎還是只有以前是那樣

以前是不怎麼友好,最近幾年好多了,因為都是過去花錢的多,不是搶他們工作、偷渡什麼的多。電影里那個時代確實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中國人挺討厭的。
大概05年以前,入境美國其實是件挺屈辱的事兒。下了飛機拿一等護照的,歐洲人、韓國人、日本人、台灣人、香港人,走一個出口,中國人、阿拉伯人、老黑·····走另外一個出口。對面百號人都走沒了,這邊幾個人還翻箱子、解褲腰帶、問這問那的。現在去就沒那麼事兒了,問點問題就走了。中國在美國多數都是低層勞工,400萬美籍華人沒多少進華爾街、科研室的,就是在中國城裡人也瞧不起農村來的鄉下人,何況收入差距十倍於中國的美國人。

⑻ 我想知道張國榮和李汶為什麼能得到好萊塢星光大道的獎章,他們對美國的娛樂事業有什麼重要貢獻嗎

我也想知道您是從哪裡得到這個消息的。我對「李汶」不了解,談一點點張國榮

以下內容節選自《中美兩國民間人物深度對話:對話美國》

第三章 中國、美國之異同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電影(2)

山 奇:李小龍。
歐亞倫:還有成龍,還有李連傑,還有張國榮。
山 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電影在世界上可是領先的,包括《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東流》、《七十二家房客》、《馬路天使》這樣一些電影,當時可是代表了世界的高水準。香港胡金銓拍的一些武俠片在國外比較受關注,香港電影對中國內地電影的發展是有推動作用的。美國對中國電影哪些比較關注呢?
歐亞倫:到現在全部用中文,沒有英文的,最影響美國人的是張國榮。
山 奇:張國榮的哪部電影?《英雄本色》?《霸王別姬》?
歐亞倫:很多。如果美國人喜歡誰,他們就想要看全套的。
山 奇:他的電影在美國放映嗎?
歐亞倫:是的,他有很多有英文字幕的中文電影在美國放映。
山 奇:張國榮是說中文?
歐亞倫:很多他的電影都只有中文和中文字幕,而沒有英文字幕。
山 奇:美國人怎麼看呢?看不懂吧?
歐亞倫:沒有沒有,我覺得張國榮的電影不是看得懂看不懂的問題,你完全聽不懂還是會覺得很好看。張國榮的電影從人的表情、人的衣服到人的動作都非常有藝術感,包括張藝謀的電影,雖然聽不懂中文,還是喜歡看裡面的故事。
山 奇:看視覺的東西。
歐亞倫:對。像李連傑主演的電影《英雄》,很多人聽不懂還是喜歡看,因為他們像看一個藝術展覽一樣,看影片的顏色,很美的畫面,宏大的背景,很多人說只要用眼睛看就行了。
山 奇:視覺盛宴。張藝謀的影片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色彩。當年他就是學攝影的出身,所以他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有《英雄》、《十面埋伏》,色彩感都非常強。
歐亞倫:可是很多香港電影,跟很多中國最棒的電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就是都沒有英語配音,像美國的電影在中國也可以買一個中文配音的DVD,有時候做得不好。 ……
歐亞倫:中國有很多很棒的作品,都沒有英語配音,我覺得這是非常失望的一件事,特別是張國榮的很多電影,不用花多少錢,完全可以請一個作家來做。

張國榮離世後西方國家的紀念活動:

美國洛杉磯好萊塢「向張國榮致敬影展」、紐約「張國榮紀念影展」、芝加哥「張國榮紀念影展」;加拿大蒙特利爾「張國榮紀念影展」、多倫多「張國榮紀念影展」;瑞士紐察圖「張國榮紀念影展」;法國巴黎「張國榮紀念影展」;英國曼徹斯特cornerhouse影院「Beautiful Alone: Leslie Cheung」紀念影展;奧地利維也納「張國榮紀念影展」;荷蘭鹿特丹電影節「張國榮紀念影展」,等等

具體如下:

在西方,許多國家都為張國榮舉辦了專題紀念影展。2003年7月6日起,英國曼徹斯特Cornerhouse影院「Beautiful Alone: Leslie Cheung」紀念影展,放映七部代表作品,稱張國榮為「香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西方人心目中出色的演員和東方人心目中的資深電影明星和粵語歌曲之王」。2003年10月31日起,澳大利亞影畫中心於墨爾本舉辦名為「阿飛正傳——張國榮銀幕生涯回顧」電影欣賞會,「向這位世界影壇中最有才華最受歡迎的影星之一致敬」,放映了十部張國榮經典作品,以及一套有關張國榮藝術生涯的記錄片,並舉行張國榮電影藝術座談會。2003年12月6日起,美國洛杉磯「A Tribute to Leslie」致敬影展在好萊塢開幕,放映了《金枝玉葉》、《春光乍泄》等七部經典作品和記錄片,並安排專門環節向張國榮致敬,吸引了大量美國觀眾參加,對張國榮的藝術成就給予極高評價。影展的場刊寫道:「通過這次致敬影展,我們希望能夠盡可能全面地紀念並欣賞Leslie那無可比擬的才華,所選擇的七部作品不僅說明了Leslie對於任何角色都能夠給予卓越演繹的驚人能力,也提供了香港電影二十年的縮影,因為Leslie是這個領域的最為傑出的天神一般的人物。」2004年1月21日起,荷蘭鹿特丹電影節舉辦「張國榮紀念影展」,放映《東邪西毒》等六部代表作品,並在電影節上安排環節向張國榮致敬。此外,規模較大的影展還有:美國紐約「張國榮紀念影展」、芝加哥「張國榮紀念影展」;加拿大蒙特利爾「張國榮紀念影展」、多倫多「張國榮紀念影展」;瑞士紐察圖「張國榮紀念影展」;法國巴黎「張國榮紀念影展」;奧地利維也納「張國榮紀念影展」,等等。

閱讀全文

與對中國電影產生影響的美國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他來自美國在線 瀏覽:601
唐山電影票團購 瀏覽:497
功夫電影里的功夫是什麼 瀏覽:195
法國在俄羅斯戰爭電影叫什麼 瀏覽:239
靜態3d電影下載 瀏覽:385
什麼電影軟體比較好 瀏覽:322
三大電影節影帝影後沒什麼含金量 瀏覽:114
有哪些三d電影 瀏覽:802
韓國暴力的動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83
下載各種電影軟體是什麼 瀏覽:823
電影解說大v排行榜 瀏覽:395
好看的日本校園懸疑電影 瀏覽:110
國外機場電影 瀏覽:219
2018年12月21日新電影 瀏覽:57
魔方日本電影 瀏覽:476
高分東南亞動作電影 瀏覽:291
去泰國打工的電影 瀏覽:811
好看電影推薦青春動作 瀏覽:293
毒舌電影電視劇 瀏覽:539
電影節致敬王家衛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