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血腥又少兒不宜的鋼鋸嶺,卻是我們最需要的電影
(本文由劇透社公號原創)
煉獄般殘酷的戰場上
宗教信仰得以升華
也正是有著堅定的宗教信仰
主人公道哥創造了戰場奇跡……
戰場與宗教兩個元素相輔相成
讓它可以名載影史
- END -
❷ 看完《血戰鋼鋸嶺》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看完《血戰鋼鋸嶺》第一感覺是震撼,在知道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後,多了一份難以置信。
我們常說電影富有戲劇性,總是在人為製造沖突,但有時候,現實更加戲劇化。
歷史上的道斯更加神奇,他不使用武器更多是來自童年的陰影。在道斯很小的時候,父親喝醉後用槍差點誤殺了道斯的舅舅,從此道斯暗自發誓不再碰槍。
他因為拒絕碰槍而被軍法處置,卻因為救了75名戰友的性命而獲得了榮譽勛章。
這樣傳奇的故事搬上大熒幕,導演梅爾·吉布森反而在一些地方做了低調的處理,因為真實的事件太難以置信。
❸ 如何評價本次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獲獎影片《血戰鋼鋸嶺》
一向以寫實,粗暴陽剛著稱的導演梅爾吉布森,跨別十年眾望所歸給我們帶來了腎上腺素爆炸的《血戰鋼鋸嶺》。讓電影重新離開了大量的綠背景CGI技術。扎扎實實的拍到每一個爆炸,每一條血管被割掉後的噴張。實打實的爆炸和拍攝,最真實的展現二戰的人間煉獄。那種久違的古典烈酒的滋味!又重新回歸了!
《血戰鋼鋸嶺》中,拒絕習練槍法的多斯在被進行心理狀態評估時,也曾被問:「你孤寂嗎?」某種意義上,多斯是一個強者,因為他雖然與眾不同,特立獨行,但是他的心靈卻是豐滿的,他並不孤單。他有信仰,他愛人,他也被人愛。所以,即便在軍營中被排斥,多斯卻依然能夠回答他並不孤寂。 愛與被愛,也許並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卻可以富養一顆心靈。 但是,多斯這樣特立獨行之人,所走的道路,註定是艱難的。在 影片的前半部分,多斯的確因為他不拿槍傷人的信仰受到大家的排斥,也因此上了軍事法庭,但在影片的後半部分多斯正是靠著這種堅定的信仰,救下了一個又一個受傷的士兵,無疑他是強大的。
❹ 不拿槍的士兵美國電影名叫什麼
電影《血戰鋼鋸嶺》中的戴斯蒙德作為士兵,不拿槍、不殺人
戰爭往往能夠激發出人性中的獸性和野性,殘酷的殺戮會導致人性麻木。試問,參加戰爭的士兵有多少人是自願的?而戰爭往往是慾望導致的。我看到男主在懸崖上冒著生命危險,憑著信念把找到的每一個有可能存活下去的生命一一地下放到安全區。血肉模糊的雙手在那一個夜晚救了那麼多的士兵,無論是敵人還是戰友,他都一視同仁地去幫助。
在戰爭中不用武器對著敵人掃射,真是可笑!戰爭就是硝煙,就是死亡,就是生靈塗炭。戰爭的發生就是不幸的。在戰場上不對人掃射就是違背常理的,這相當於把自己的命白白地送出去。但是這在道德上卻真的很讓人敬仰,在充滿殺戮的修羅場,一個人僅僅是對生命的尊重而放下槍械,拯救在生死線掙扎的平等的生命。
我們要思考的不是放下槍械的問題,也不是戰爭的對與錯。而是對於這個世界而言,那些統一世界的雄心壯志究竟值不值得我們付出生命去實現。世界統一了又怎麼樣呢?這個世界的資源整合到一起總共也才那麼多,世界統一了難道資源就能變多了?
世界永遠是那樣的,它在不斷地消耗中終究會油盡燈枯。人類是一個大族群,在族群里耗損著精氣,引發戰爭對人類來說是不會帶來任何好處的。在拿起槍支前我們對戰爭要採取謹慎的態度,而我們也要憑借武器的強大保衛我們的國家。國家強大了才能夠帶給我們安全感,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戰爭的發生。萬不得已拿起槍支時也千萬別被殺戮熏紅了眼!
❺ 美國電影中有哪些比較經典的軍人形象
美國電影中比較經典的軍人形象還是蠻多的,像是《獨立日》中威爾斯密斯飾演的敢於跟外星人作戰的空戰精英;《我是傳奇》中獨守城市,只為尋找病毒疫苗的上校;還有《珍珠港》里,為保衛家國的飛行員雷夫、丹尼。但今天要說的是《阿甘正傳》、《美國隊長》、《壯志凌雲》這三部經典的軍人電影。
壯志凌雲
拍於1986年的老電影,由阿湯哥主演。電影最可圈可點的就是精彩絕倫又險象環生的空戰場面了,聽說,很多場景還得到了美國國防部的幫助,所以拍出來的效果特別逼真。而由帥氣阿湯哥飾演的麥德林,也成為了最經典的空軍軍人形象之一。
❻ 電影《血戰鋼鋸嶺》有哪些令人震撼或難以忘懷的細節
爆頭、火燒鬼子。
對於國內銀幕上少見的限制級電影,影片在公映前主動"分級",以鮮明的紅色標識提醒觀眾"戰爭幾近真實,12 歲以下兒童觀影需要家長陪同"。"爆頭"片段當中,"火燒鬼子"、斷肢殘骸等畫面則瞬間將觀眾拉到觸目驚心的硝煙戰場。
大家記得什麼情節?
❼ 有一部影片講的是二戰一個士兵上戰場不拿槍只救人的影片 好像是最近兩年新拍的 有人知道嗎
電影《血戰鋼鋸嶺》,由安德魯·加菲爾德、盧克·布雷西、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泰莉莎·帕爾墨和雨果·維文主演 ,梅爾·吉布森執導。
故事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日軍密集如蜘蛛網一樣的叢林攻勢,美軍第77步兵師醫務兵德斯蒙德·道斯,他因為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勛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
(7)拒絕拿槍的美國電影多斯擴展閱讀:
《血戰鋼鋸嶺》用毫無保留的手段,真實還原了沖繩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呼嘯而過的子彈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焦土上橫屍遍野,對於戰爭如何血腥與殘酷的展現,以及戰斗規模的宏大。
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虔誠的基督徒、軍醫,體格瘦弱,性格內斂的男孩。他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最終他說服了軍隊讓他可以不攜帶武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後拯救了75條人命。
❽ 有一個主角叫多斯的戰爭電影
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盧克·布雷西、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泰莉莎·帕爾墨和雨果·維文主演[1]。
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2]。
影片於2016年11月04日在美國上映[3],2016年12月08日在中國上映[4]。
2016年12月,《血戰鋼鋸嶺》被選為2016美國電影學會十佳電影。[5]
2017年2月27日,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6]。
❾ 如何評價美國主旋律電影《血戰鋼鋸嶺》
大家可以看一部由伊斯特伍德導演的《硫磺島的來信》。裡面更詳細的展示了在這些懸崖峭壁的島挖的盤絲洞。在鋼鋸嶺也是這么乾的。所以剛上島的時候,對這些懸崖峭壁很是頭疼。於是多斯和另外兩位士兵一起用貨網做了一個簡易的攀岩的道具。而這個道具在電影中多斯到戰場時候已經有了,而且還相當的完整,但現實中,這個攀岩的道具十分的簡陋。
❿ 德斯蒙德多斯是什麼電影
《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麒麟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薩姆·沃辛頓、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瑞切爾·格里菲斯、文斯·沃恩主演。
該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該片於2016年11月04日在美國上映、12月08日在中國上映。
2016年12月,《血戰鋼鋸嶺》被選為2016美國電影學會十佳電影。
2017年2月27日,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劇情簡介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
數以百計的同胞在敵人的土地上傷亡慘重,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盡再救一人,75名受傷戰友最終被奇跡般的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