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莫洛佐夫俄羅斯電影

莫洛佐夫俄羅斯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15 09:32:34

㈠ 莫洛佐夫升華4號兌什麼好喝

果味飲料
精挑細選俄羅斯冬小麥,經過多次過濾和蒸餾,決定了俄羅斯伏特加蒸餾酒的底蘊和口感。

㈡ 莫洛佐夫的介紹

莫洛佐夫,出生於1990年10月8日。俄羅斯足球運動員,前衛、中鋒。曾代表國家隊參加過諸多大賽。

㈢ 一個八旬老人當狙擊手的俄羅斯電影是什麼

老人他在當狙擊手,他的俄羅斯電影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電影了,比你這個電影還是非常滿意。

㈣ 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的獨立與新生

蘇聯解體前後,由於經濟危機,研究經費極度缺乏,坦克發展幾乎陷於停頓狀態。烏克蘭獨立後,莫洛佐夫坦克設計局的景況並沒有得到立即改善,大規模縮減國防經費使莫洛佐夫設計局得不到定單維持生產,老化的生產設備無法得到更新,這種局面持續了數年。為了保持坦克生產線的開工率,至少是低速的生產。設計局不得不將許多生產軍品的車間推向了民品市場。經過數年努力,莫洛佐夫設計局保住了它在坦克設計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並開始不斷沖擊國際市場。
1993年,莫洛佐夫設計局在巴基斯坦作了T-80UD主戰坦克的演示。演示非常成功,隨後T-80UD主戰坦克成為巴基斯坦新一代主戰坦克的競爭者。1995年夏天,2輛T-80UD坦克交付給巴基斯坦,由後者進行廣泛的測試。測試工作持續了2個月,包括火力測試和行駛測試。1996年8月,巴基斯坦與烏克蘭簽署了購買320輛T-80UD主戰坦克的合同,交付期限為1997-1999年,這筆大訂單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莫洛佐夫設計局在經費上的困難。但是由於大約70%的主戰坦克部件不得不從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進口,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聯合企業遇到了嚴重的困難,因為俄羅斯國內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他們不贊成向烏克蘭出售必需的坦克部件。為了完成與巴基斯坦的合同,烏克蘭國內坦克製造企業(主要是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聯合企業)憑借著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工業生產能力和經驗,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坦克生產體系,使絕大部分坦克零部件都可以在國內完成。為巴基斯坦生產的T-80UD坦克以每年100-110輛的速度下線。第一批15輛坦克於1997年初交付,最後一批在1999年11月交付。
1993年,莫洛佐夫設計局開始在T-80UD主戰坦克基礎上研製T-84主戰坦克。項目總工程師是米哈依洛·D·伯里休克,他在1990年接管了莫洛佐夫設計局並領導後者至今。
第一輛T-84坦克原型車在1994年完成,設計局和烏克蘭陸軍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對其進行了嚴格測試。最終,1999年,烏克蘭陸軍采購T-84主戰坦克作為陸軍制式裝備。2000年8月24日,10輛T-84主戰坦克參加了烏克蘭獨立10周年閱兵式。
T-84坦克也大量用於出口,其中1輛參加了1998年在希臘、2000年在土耳其和馬來西亞進行的與西方坦克的對比測試,這三個國家都需要進口大量主戰坦克以滿足其陸軍對新一代坦克的需求。
1998年在希臘進行的測試在當時是一個獨特而值得紀念的事件,因為這是前蘇聯T系列坦克完全按照北約主戰坦克測試標准與北約最好的主戰坦克一起同場競技,這在歷史上前所未有。在對抗測試中,T-84坦克在北約同行們面前表現相當良好。但是,測試仍然暴露出T-84主戰坦克在新技術運用上顯得落伍。測試中得出的教訓使T-84坦克的設計師們在此後一直致力於研製集中了西方和前蘇聯坦克優點的更先進的方案。由於設計上的重大改進,T-84U主戰坦克具備了與西方最先進坦克抗衡的能力。
莫洛佐夫設計局在打入國際主戰坦克市場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上半年開始嘗試在其T系列坦克上安裝北約武器系統。這意味著要使T系列坦克適應北約標准,至少在武器和彈葯方面如此。莫洛佐夫設計局的工程師們接受了這個挑戰,雖然這的確是對他們能力和經驗的一個考驗。設計工作最後獲得圓滿成功,帶來的結果便是T-84坦克的一種特別衍生車型——Oplot(T-84-120),安裝了北約120毫米滑膛炮以及旋轉式自動裝彈機。T-84-120在2000年4月完成了公司的內部測試後被送往土耳其,2000年6-7月間接受了土耳其陸軍的特別測試,土耳其人將其稱為Yatagan。土耳其的測試採用了以往國際測試的幾乎所有標准,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測試持續4周,地點是在小亞細亞的群山中,測試坦克在冬季嚴寒條件下的性能;第二階段場地測試主要檢驗坦克的行駛性能,時間在春季,持續了1個月左右,測試內容包括蛇形機動、原地轉向、加速性能測試等。第三階段野外測試持續2個月,在夏季進行,主要檢測坦克火力。測試顯示T-84主戰坦克能夠在歐洲、亞洲和其他地方的各種不同氣候條件下有效完成任務。
由於T-84坦克越來越復雜的設計迫使莫洛佐夫設計局研製高效的計算機模擬訓練系統。莫洛佐夫設計局在這個領域的第一次努力是在1996年,研製出計算機駕駛員模擬訓練系統。90年代後期,大量T-80UD坦克的駕駛訓練模擬器交付給了巴基斯坦。

㈤ 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的回家

T-54坦克的試制工作結束後,1941年疏散到下塔吉爾的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們開始分批返回哈爾科夫。戰後哈爾科夫坦克設計局的歷史開始於1951年,當年,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帶領大批原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回到哈爾科夫組建了新的KB-60M設計局,莫洛佐夫擔任總工程師。
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里,整個蘇聯的坦克工業都在生產一種主戰坦克——1947年量產的T-54(包括2種衍生型號T-54A和T-54B)。但蘇聯紅軍並不滿足於此,他們還希望得到一種更具革命性的坦克,在性能上要遠遠超越紅軍曾經裝備的坦克。為研製新型坦克,在KB-60M設計局內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設計小組,由副總工程師尤·I·巴朗親自領導。
新型坦克的概念研究和先期規劃設計在1953年完成。一年後,重新設計後的草案(在最初草稿方案基礎上做了很多改進,採用了多項新技術)得到蘇軍高層的認可。根據蘇聯部長會議於1954年4月2日作出的第598-265號決議,新型坦克的研製工作正式鋪開。草案設計工作(研製計劃代號「430項目」)在1954年底完成。75工廠柴油機設計局為新型坦克專門設計了橫置式兩沖程4TPD燃氣渦輪發動機,發動機兩側各有1個行星式傳動裝置。新發動機的結構與傳統發動機完全不同,取消了中央變速箱、變速齒輪、主離合器、2個中間傳動機構等一些傳統的部件,改變布置方式的結果是新坦克發動機組件的體積僅相當於T-54坦克發動機艙體積的1/2。除此之外,坦克還安裝了1個廢氣冷卻系統和1個輕重量的行走裝置(小直徑中空金屬負重輪和掛膠履帶)。與此同時,KB-60M設計局在中型坦克草案(「430項目」)基礎上同步開發更先進的重型坦克草案——「430U項目」。後者計劃安裝122毫米主炮,並有相當強大的裝甲防護——前裝甲最厚為160毫米,而不是「430項目」的120毫米。從本質上看,「430U項目」具備很多重型坦克的特徵,但它的一些具體的參數(彈葯攜帶量、馬力噸位比、履帶對地壓力、車體和炮塔內部空間等)又比較近似於中型坦克,而不是當時典型的重型坦克(IS-3、IS-4和尚在實驗中的T-10重型坦克),例如,「430U項目」全重42噸,而重型坦克的標準是50噸(像IS-4這樣的重型坦克達到了60噸)。
「430U項目」的不斷推進清楚的顯示出:作為中型坦克設計的「430項目」具備很好的潛力,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改動達到(至少是部分達到)重型坦克的水平。「430U項目」導致了蘇聯坦克發展方向的改變,以重量將坦克分為中型和重型坦克的劃分方式被淘汰。
1953-1955年間,新型中型坦克項目兩次接受了蘇軍高層的評估,在這兩次評估中都獲得了積極評價。評估的結果是一紙批准新坦克立項的文件:蘇聯部長會議在1955年5月7日發布的第880-524號文件、運輸與機械製造部部長於1955年5月13日簽發的第0096部長令。
1956年,KB-60M設計局公布了「430項目」的正式設計方案。新型坦克在設計上有很多創新和改進之處:安裝了馬力更大的2沖程5缸5TD柴油機(A·D·查羅姆斯基博士領導設計);安裝了光學測距儀;夜視設備;帶內部減震器的負重輪;涉水組件等。
1957年,3輛「430項目」原型車在馬里舍夫工廠完成(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1957年2月25日發布的第20號文件,75工廠被重新命名為馬里舍夫工廠),1958年,這3輛原型車開始了一系列嚴酷的測試,測試顯示新坦克具備良好的性能,特別是行走機構的設計尤為出色。
雖然「430項目」是一種全新設計的坦克,也完全符合軍方提出的技術指標,但它仍然沒有對T-54坦克的性能形成代差。考慮到當時T-54坦克的現代化改進已經在進行中,T-55坦克的批量生產已經箭在弦上,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認為,將「430」項目投入量產沒有意義。這不僅是因為它在技術上沒有對T-54/55坦克形成絕對優勢,而且由於「430項目」的各個系統都是全新設計的,與T-54/55坦克沒有形成很好的零部件通用性,如果服役,將給陸軍的訓練、操作和後勤供應帶來極大的不便。KB-60M設計局在沒有任何上級特別指令的情況下主動放棄了「430項目」,轉而投入到更新的中型坦克的先期研究工作中。

㈥ 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的烏拉爾的戰爭歲月

1940年1月,T-34中型坦克的第一輛原型車完成,而早在1939年12月19日,它就已經被蘇聯政府認可為為陸軍制式中型坦克。在隨後的測試中,T-34的優越性能被一一證實。1940年3月,在科什金親自領導下,2輛T-34坦克在哈爾科夫和莫斯科之間完成了一次往返長途行軍測試。在長途行軍中,T-34坦克的機械繫統表現出很高的可靠性。
T-34系列坦克的批量生產在1940年6月開始,到年底共有115輛T-34中型坦克下線。1940年6月,蘇聯政府決定在國內其他幾家大型坦克生產企業也建立T-34坦克生產線,同時開工,以使陸軍部隊能盡早的裝備這種優秀的坦克。決議做出後,KB-520設計局立即將大量技術圖紙和文件送達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Stalingrad Tractor Plant)和索爾莫沃造船廠(Sormovo Shipbuilding Plant)。
T-34坦克的量產是183廠的設計師和工人們長達三年的努力工作的尾聲,就在黎明的曙光已經展現的時候,因為積勞成疾,米哈依爾·I·科什金於1940年9月26日與世長辭。科什金的早逝是蘇聯坦克設計界的重大損失,他的學生和摯友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接任了KB-520坦克設計局總工程師的職務。
1940年底,盡管T-34坦克的許多必要的最後細節的修訂工作尚未完成,KB-520設計局就已經鋪開了T-34坦克的改進設計工作。改進重點集中在炮塔和車體的裝甲防護方面;用扭桿懸掛系統代替了原來的彈簧和帶有內部減震器的負重輪;增加了燃油攜帶量、備彈數量等。改進型T-34坦克被命名為T-34M。T-34M坦克的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很快便准備齊全,隨時可以送達工廠製造原型車,日丹諾夫冶金工廠(Zhdanov Metallurgical Plant)甚至已經為T-34M坦克原型車製造出了5套裝甲鋼板,並將其交付給了183工廠。但在1941年初,T-34M坦克的製造工作實際上已經完全停頓下來,原因是各坦克製造廠的生產任務太沉重,T-34坦克的大批量生產使得生產線上沒有T-34M坦克的空間。
1941年,KB-520設計局的規模擴大到了106人,分為12個設計小組,由總工程師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和他的兩位副手N·A·庫切連科和A·V·科列斯尼科夫領導。
1941年9月12日,由於前線戰事吃緊,整個蘇聯的歐洲部分都面臨著德軍的威脅。根據蘇聯政府的第667/SGKO號決議,183廠領導尤·E·馬克薩列夫發布命令:逐步降低產量,將工廠和設備盡最大可能分批疏散到內地。183工廠在命令發布後的一周,1941年9月19日進行了第一次疏散,目的地是下塔吉爾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地區的烏拉爾汽車廠。這次疏散帶走了KB-520坦克設計局的幾乎所有設計師、技術文件、設計圖紙和絕大多數有用的設備。撤退到下塔吉爾的183工廠與當地的烏拉爾汽車廠合並成立了新的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在這個工廠里,原183工廠在戰前採用的部門編號方式被保留下來,KB-520坦克設計局的名稱不變,總工程師仍然是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
1941年12月,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生產的第一輛T-34坦克下線,來年4月,工廠的坦克產量已經超過了戰前的水平。
戰時的物資緊缺以及許多生產原材料、零部件的工廠被破壞或是落入德軍手中,使得坦克生產變的十分困難。橡膠短缺、鋼材短缺、電氣設備短缺,除了德國人的威脅,幾乎什麼都缺。為了維持工廠的正常生產,為紅軍輸送更多的T-34坦克,KB-520設計局盡了最大的努力節省每一噸橡膠、鋼材、裝甲鋼、電線和一切珍貴的生產物資。T-34坦克的幾乎所有部件都被做了修改以適應這種戰時的艱苦環境。設計師們用鑄鐵件代替了銅部件、用焊接代替了鉚釘。這些努力的結果是坦克零部件減少了765個,生產程序被極大簡化,生產速度加快、成本降低。這對T-34坦克在戰時條件的大規模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簡化設計使紅軍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T-34坦克,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危機中的戰局。
盡管在T-34坦克的生產和改進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1942年下半年,在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的堅持下,設計局開始了對下一代新型坦克的先期概念研究,新項目被命名為T-43。這個項目建立在183工廠早在疏散前就已進入實用化階段的T-34M坦克設計方案上。設
計局設想的T-43項目應該具備如下特徵:5檔變速箱;安裝在主炮塔上方的車長指揮塔;車體外形簡潔便於焊接工藝的大規模使用;增加燃料攜帶量;扭桿懸掛等。坦克的設計進展之迅速即使以當時的標准來看也相當驚人,到1943年第三季度前,第一輛T-43坦克原型車就已經完成。但T-43坦克再也沒有在原型車基礎上向前邁進一步,根本性的原因還是在於T-43坦克的性能與T-34相比並沒有重大的進步,雖然它在設計上做了很多改變。 1942年底,KB-520設計局在開發T-43坦克(實際就是T-34坦克的全面升級版)的同時,還同步進行了另一種全新坦克的概念研究。按照設想,該型坦克將有3種不同的變型車,分別安裝122毫米、100毫米和85毫米炮。除了武器裝備外,這種新型坦克(後來被命名為T-44坦克)與T-34坦克的不同之處還包括:採用新的發動機布置方式,縮小動力艙的體積;炮塔座圈位置後移,縮短車身長度;車身高度降低了30厘米;增強了車體前方裝甲防護——增加車體前傾斜裝甲板厚度、將駕駛員艙口從車體前裝甲移至車體頂部;採用扭桿懸掛系統;取消了無線電操作手/機槍手編制,改用3人乘員組以增加坦克攜彈量。
T-44坦克的設計工作在1943年底完成。第一輛原型車在1944年上半年完成。測試清楚的表明,由於許多結構上的原因,T-44坦克根本無法容納122毫米或100毫米的大口徑坦克炮。因此,進一步的研製工作被迫停止。
整個1943年,KB-520設計局真正取得了實質性結果的是T-34/85坦克的設計定型。1943年,德國陸軍得到了全新的坦克——虎式和豹式。它們都擁有的更厚的裝甲,足以抵禦T-34坦克的76毫米火炮。蘇聯迫切需要能應對虎和豹的新型坦克。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們立刻投入到日以繼夜的工作中,德軍新式坦克在戰場上的技術優勢像鞭子一樣在後面抽打著他們。國防委員會也對新坦克的研製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和幫助,研製任務在很短的時間里不斷進展並最終獲得了成功。1943年年底,新的大威力85毫米炮被安裝到T-34坦克上,這使T-34坦克幾乎擁有和德國新型坦克相同的火力。車長指揮塔也出現在主炮塔上,在相當大程度上改善了坦克乘員組的目視觀測能力。這種改進後的坦克被命名為T-34/85坦克,1943年12月15日正式被蘇軍採用。1944年3月,第一輛T-34/85原型車在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下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在1944年裡仍然在世界各地燃燒,但蘇德前線的局勢已經發生明顯的改觀。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工廠除了繼續大批量生產T-34/85坦克外,還繼續測試他們的T-44坦克,T-44坦克安裝上T-34/85的85毫米坦克炮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修正,測試工作在年底完成,一種全新的中型坦克宣告誕生。1945年6月,T-44坦克的量產在第75工廠(蘇聯政府決定在收復的哈爾科夫原183工廠基礎上建立T-44坦克生產線,為了與下塔吉爾地區的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廠相區別,重建的工廠被命名為75工廠)全面鋪開。第一批T-44坦克在1945年8月被裝船運往遠東,參加對日作戰。
戰爭末期,KB-520設計局的工程師們在協助生產T-34/85和T-44坦克的同時,開始研究更先進的坦克,在新型坦克的研製過程中,設計師們詳細研究了蘇軍在二戰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設計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坦克火力;提高裝甲防護水平;使坦克具備較強涉水能力。
1945年第一季度,2輛新坦克樣車完成,被命名為T-54中型坦克,測試工作在同年進行。到1946年初,設計局完成了最後的細節修定工作,解決了在試制和測試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00毫米坦克炮、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3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鑄造炮塔前裝甲厚190毫米,車體前傾斜裝甲板厚100毫米。加強火力和裝甲防護導致車重上升,為了不影響坦克機動性,T-54坦克安裝了一台大馬力柴油發動機(V-54)。
1947年,T-54坦克在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廠投入量產,1948年在哈爾科夫75工廠也開始量產T-54坦克。
在4年戰爭歲月里,亞歷山大·A·莫洛佐夫領導的KB-520坦克設計局成功疏散到下塔吉爾地區,不僅保存了對蘇聯至關重要的坦克生產實力,還研製出一系列優秀的坦克——T-34/85、T-44和T-54,並為下塔吉爾地區建立起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坦克生產和研製中心。

閱讀全文

與莫洛佐夫俄羅斯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1最近才出的動畫電影 瀏覽:27
電影破碎的心2016 瀏覽:748
app看動作電影 瀏覽:352
測試老公出沒出軌的美國電影 瀏覽:3
免費鬼故事大全電影 瀏覽:121
蠟筆小新的大電影大全 瀏覽:798
猴動漫電影 瀏覽:629
給我找一下劉德華演的電影 瀏覽:356
今年出了哪些動畫電影 瀏覽:322
在中央六放的電影意味著什麼 瀏覽:473
印度勇士電影完整在線版 瀏覽:385
電影我很在乎女主角 瀏覽:974
歐美電影學校食堂吃出命案 瀏覽:299
金樹國際紀錄片節獲獎獲獎電影 瀏覽:980
小男孩偷奶奶錢為了顧個媽媽是什麼電影 瀏覽:528
日本電影父親照顧女兒 瀏覽:807
俄羅斯反派電影 瀏覽:952
周星馳和朱茵合演的電影 瀏覽:113
2016大尺度的歐美電影 瀏覽:280
TY2017韓國電影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