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趙君早年主演的一部電影,內容是女主角被同鄉的女人騙到紅船上,靠賣身養家
應該是《村妓》劇情:湘西一帶貧苦的地區,因為地理環境生活非常困難,所以他們有條不成文的習俗,就是丈夫在家耕地,妻子則到城裡作生意,也就是當妓女,在沿河妓船上招攬生意,阿七當上這行已經有一年多了,丈夫在家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是每天都是對著豬牛,生活枯燥,於是決定進城找阿七,商量生孩子的計劃,一個性格憨直的鄉下人來
到城裡看到了妻子凄苦的生活,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老婆和別人的老公睡在一起,而且是今天換一個明天又換一個,正當丈夫想平靜下來的時候,油商張老闆想把 阿七買過去做小房姨太太,與阿七丈夫商量的時候,阿七丈夫大吃一驚!異常憤怒之下,於是喝烈酒去賭 博,誰知,滿盤皆輸!於是又以阿七一晚為賭注,輸了就逃,後被眾賭徒抓獲押到阿七處,阿七很是惱火, 可是面對自己的丈夫,還是替其解圍,問何故,阿七丈夫於是便把張老闆今日之意告之,阿七答無此意, 於是丈夫心中更是猜疑!一個傍晚阿七就快要給兩個兵強暴的時候,阿七丈夫想拿刀來恐嚇一下,出於憨 厚與懦弱未曾下手卻被制服,後五嬸的女兒找到了正在巡邏的探長,探長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出面趕走 兩個兵和其夫,命其夫第二日離開此地回家,後遂霸佔阿七,阿七丈夫知道後很氣憤,可是面對強勢力卻 又不知道如何去報復,於是便潛下水想把船推翻,被抓後,在阿七的央求下,被放。阿七丈夫感覺在這幾 天的日子裡過的生活遠不如以前的甜蜜,於是毅然決定拋下老婆,獨自回家,第二日,當五嬸要把阿七送 到張老闆家去做小姨太的時候,阿七決定了放棄城裡人的生活,跟隨自己的丈夫[1]!
2. 劉德華的一部電影里的台詞 ,好像有一句「錯了又不改 改了也不服…你讓我怎麼辦」那句話是什麼
劉德華演的那部《暗戰》。裡面劉德華從天台逃走那段劉青雲有講這句話:說了你又不聽~~,聽又不懂,懂又不做,做又做錯,錯又不認,認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也不說,那叫我怎麼辦?
影片講述了在72小時的時間里發生在一個警察和一個盜賊之間的故事。1999年9月23日,該片在香港上映,票房為1465萬港幣。
幕後花絮編輯語音
在這部電影里,劉德華首次嘗試男扮女裝的造型。
片中劉德華坐劉青雲的計程車,從衣服里拿出的是M1911手槍,而從車窗伸出去開槍時的鏡頭卻是M92F手槍,而鏡頭換到劉德華回到車內時又是M1911手槍。
片中劉德華第一次在公共巴士遇到警察檢查時,巴士的車牌號是7737。通過警察關卡後,劉德華下車,這時巴士的車牌號變為9363。與劉德華在巴士上邂逅的女子在下一站下車時,巴士的車牌號變為4328。
3. 喬喬 西蘭 趙軍是什麼電影
電影痴男怨女和牛。趙軍這個男人太離譜了,心上人和牛隻能二選一,他竟然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要牛,他自小愛慕同村的姑娘西蘭。喬喬西蘭趙軍是痴男怨女和牛電影。
4. 求電影《英雄》和《墨攻》的影評。謝謝!!
《英雄》
影片英雄播出之後,俺指出該影片藝術成就極高,將獲得國際藝
術獎。網上的民主人士怎麼說呢?從胡平到崔衛平,茉莉,都是
無限上綱,惡語交加。本壇有的民主人士,甚至打賭影片如此之
劣,根本不可能得獎。結果如何?
民主到了逢中必反,就如一群瘋子,根本沒有理性可言了。
好的藝術有超越語言和國境的感染力。影片英雄就是這種作品。
美國今年8月首映英雄,票房打破歷史上一切影片的首映記錄就
是證明。時代周刊的專家評論是
「《英雄》最凄美、最令人著迷,總之是最好的作品。拍得非常
精密、細膩、完全沒有一格膠片是浪費的。」
俺在評論該影片時,也指出其成就:
「電影主題寬闊。刺客刺秦,全力以赴,生命置之度外。但一旦破
解了『天下』二字,立刻當機立斷,放棄一己之私,而為六國百
姓著想,束手就擒,從容赴死。這個死,比匹夫之勇,報一己之
仇要壯烈的多,深刻的多。
自古寫刺客,多止於主僕恩報之份,自此影片踏入新境界。現在
要講究『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正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影片構思巧妙,倒敘,穿插,暴力,戀情,床戲,如蝴蝶穿花,
絲毫不亂。又如行雲流水,渾然天成。在張藝謀的手下,千軍萬
馬的大場面,秦滅六國的宏大畫卷,歷歷在目。上殿百步,二十
步,十步,設計驚心動魄,高潮則在秦王手輕輕一揮中達到。成
大事者不拘小節,毀譽且由後人,我自天馬行空的意態,表現的
淋漓盡致。
若提敗筆,則在飛雪殘劍兩刺客的殉情一幕,顯得拖沓冗長。然
而,在大漠狂風之中,黃土高台之上,兩朵白蓮似的愛,永恆地
結合在一起,則不容否認地是一個很美的人道主義造型。
總評,遠勝藏龍卧虎。估計,得國際大獎。」
俺的話音還沒落,英雄就已經獲得了阿而佛來德獎。俺又指出
英雄是「盛世的藝術」:
「英雄奧斯卡也已經入圍,誠不可以親中解釋。阿而佛來德獎,
無非是說明英雄的藝術成就不錯。而俺最欣賞這部影片的是主
題。情節和拍攝屬於小技,俺讓給內行來品評。
英雄不但對刺客和俠的詮釋突破傳統,達到了新高度,而且提
倡了和平,人道,天下,不殺這些全新的,進步的文化觀念。
很多中國人理解不了這些,是因為中國近代佔主導的觀念是斗
爭,玩命,不妥協,不讓步,把革命看做盛大的慶典。這些腐
朽落後,給民族帶來災難的意識,要求無名那把劍十步之內,
血濺當場。可是,百年歷史已經證明,這些意識的泛濫,於人
於己於民族,都沒什麼好處。
舊小說如水滸講究快意恩仇,反應了這些初級和原始的叢林意
識,多落入殺來殺去的反人道俗套。而英雄則一反這種觀念,
對刺客和暗殺提出從人道主義角度的新觀照。英雄的潛台詞是:
民重君輕,殺一個君王算什麼,人民的幸福比君王的性命重要
的多。從這個意義上看,不殺比殺更難,因為要逾越珠峰般的
舊思想障礙。對該片的大量政治惡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這些惡評的水平,還沒有一篇能夠超過1966年姚文元已經達到
的水平。
中國走上世界舞台,正處在大發展的前夜。大發展要求有新意
識,新文化,不解除斗爭意識這道民族魔咒是新發展的巨大障
礙。從『活著』開始,張藝謀開始表達對內斗的極度厭惡,並
開始傳播西方的人道,理性,等新意識,到了英雄,則用尖銳
的電影語言,將這個思考推向嶄新的高度,這是十分難能可貴
的,是代表民族的新探索。俺說英雄是盛世藝術,就是從這個
角度上說的。」
《墨攻》
彷彿是現在網上最熱的影片了.但果然應驗了那句話:中國所謂的大片就是一個玩笑.忽悠你看了就完成了任務.忽悠,接著忽悠……
我們的劉德華同志依然是一臉正氣的出場。從我還是一個天真可愛的紅領巾開始,我就從我看的電影電視里明白了,只要做出這個表情的,一定是好人……而且我也相信,再過n+1年,好人的表情也是從來不會變的,只要中國的導演還在拍電影。
在我看來,劉德華最適合的角色其實是那種7分邪氣中帶有3分正氣的角色。從他最成功的兩部影片《無間道1》以及《暗戰》可以看出來,他本身的氣質就是那種正中帶邪的,只可惜他似乎永遠也明白不過來,只喜歡找些有著無限正義感而且柔情萬種的角色來演,嗯……形象是無比高大了,可永遠都只能在原地踏步而已。 謝天謝地,王志文演的是梁王,片中最惹人嫌的角色。從而可以將我對他的憤恨和片中的角色合而為一。提到中國最拿腔拿調的演員,除了孫海英就屬他了。不管演什麼片子什麼角色,這兩位大哥永遠都只是一種強調在背他們的台詞,也不管我們煩不煩。不過在這也不得不承認,王志文那種輕聲開頭,中間停頓,重音結尾的語調,竟然跟片中的梁王角色不得了的搭調,還真挺那麼回事。不得不驚嘆導演還是有點眼光了。像這種變態王不演誰演?
范冰冰,哎!范冰冰同學又出鏡了,范冰冰同學又出鏡了!美麗的范冰冰同學,又一次在電影中飾演了美麗而深情的花瓶角色,他繼承了中國年輕一代所有花瓶演員的優秀光榮傳統,新聞不斷、誹聞不斷,每天總能變著法在你眼前出現,可是當你把她所演的片段全部剪切掉的時候,你會毫不吃驚的發現,絲毫不會影響你對影片觀看。這就是偉大的花瓶,他們的全部作用就是告訴你,中國是有很多美女的。
最後一位就是我們的吳奇隆同學,不知道他已經多少歲了,還是和小虎隊時那般玉樹臨風。彎弓搭箭時的俊逸,可與《指環王》中精靈弓箭手相媲美。片中唯一一個讓我感覺眼前為之一亮的角色。
再就說說敵方主將巷中淹。這樣的人也能稱上將的話,戰國那些名將全都找牛皮蒙臉吧。臉都丟光了,跟這種人作對手……哎,怎是一個挫字了得。
兵貴神速。革離同學剛到梁城時,手上無一兵一卒,還得去說服人心惶惶的梁城軍民與其一起
守城。此時一鼓作氣,梁城可下。而我們的巷將軍竟然按兵不動,坐等翁城建成。而他按兵不動的原因居然是梁城已派人來降。不說看在眼裡的肉跟吃到口裡的肉味道不一樣,你先打下來沒問題吧。我就說如果這是梁城真的要降,倘若真是詐降呢?兩軍對陣,示敵以弱,爾虞我詐之事甚眾,為將者豈可不知??此其一失。
克敵乏術,此其二。一者,看其攻城之術,無非是以人海戰術。後奪梁城,也是乘梁城內亂孳生之時。革離同學會築瓮城,你就不會築高台嗎?電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梁城不遠即有土山,取土築城,十分便利。梁城4千人7日建成瓮城,爾十萬大軍克日可成。弓箭手於其上射之,即可抵消梁城居高臨下之利。梁城所依仗之地利,無。
次者攻城之時,中箭落馬,旋退兵。兩軍相逢,勇者勝。劉邦被項羽一箭正中胸口,劉忍痛撥箭,反唇譏笑項羽只射中他腳後跟, 項乃退兵。而我們這位巷將軍乾的什麼事?須知此時外城已下,就算受計而損一將,戰時豈能不死人,此時若再堅持一下,梁城未必不可克。而一中箭,部署未得號令擅自下令鳴金收兵,可見平時治軍也不咋的。前面那些兵白死了。此一退,軍心渙散,士氣已竭。
再者,梁城一面環水,兩面地形不利於攻(猜想是依山而建,地勢險要之故)。若引水而攻,不失為一計,而且我看影片最後的革離帥眾反攻,用的也是水攻。為何你就想不到。
最後就是不知變通。其部署所提繞城而過不失一計,其不納之,反以軍心士氣駁之,開始你去哪了?再者,為將者豈有常勝,最後若撤走未始不能卷土重來,而他居然連再戰之勇氣也沒了。更何況你回去不是再打仗,而是去保家衛國,我真服了你老兄了。
為將者,智、信、仁、勇、嚴。觀其所為,未及時攻城曰無智,殺梁城細作曰無仁,中箭退兵曰無勇,部署未得號令擅自下令鳴金收金,謂之無嚴。最後就剩個信,死在城樓之上。誰要你這個傻b上去比試啊??你是十萬大軍之統帥,你以為街頭打架爭口氣啊。你這種人都能統軍……編劇和導演的水準果然是……佩服佩服!
如果沒有好的對手,獨角戲好看嗎?所以劉德華飾演的革離,本來就不咋的,對手一挫,戲就更出不來了。再加上他與范花瓶的愛情故事,一不纏綿悱惻,二不感人至深,最後生離死別那段兩人的表情那個假……再加上導演一直想說的為所愛的人而戰,或是為和平而戰,或是只有統一才能和平……暈,我承認我根本不知道這導演到底想講什麼dd!一切的一切註定了這場影片的失敗。
嗯,不得不承認,我就是傳說中的劉黑。
5. 電影《墨攻》給企業管理者什麼啟示
從管理學角度看這部電影,革離的故事給了我們幾點關於如何做好「空降兵」的啟示。
重視技術技能
管理者應具備三種技能:概念技能、人際技能和技術技能。一般就高管而言,對其概念技能的要求高於人際技能,對人際技能的要求高於技術技能。但對於隻身一人「空降」到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來說,技術技能同概念技能一樣重要。沒有出色的技術技能,「空降兵」就無法在短期內使工作取得成效,無法使老闆委以重任,無法服眾。《墨攻》中革離隻身一人來到梁城,一箭射退趙國先鋒隊的沖鋒,顯示了其出眾的技術技能;在大殿上,分析了當前的局勢(趙國的目的是燕國),擺明利害關系,顯示了其卓越的概念技能。這是梁王決定「聘用」革離的重要因素。
培養自己的「勢力」
管理者的「勢力」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職位性權力;二是非職位性權力。前者是根據職務確定的,後者來源於領導者的品德、才能、學識等素質。通過努力,革離雖然得到了職位權力,但沒有非職位權力的協助,並無「勢力」。在工作中他遇到了很多麻煩,許多人對其職位權力發出了挑戰。為了改變這一切,擴大自己的非職位權力,革離大力提拔一向默默無聞但能力超群的子團,並將其放到關鍵的位置上。事實證明,這樣提拔起來的人忠心度和努力度都非常高,會在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革離還依靠自己的品德、才能和學識,獲得了眾人的尊敬,並同梁王公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對於「空降兵」來說,要培養自己的「勢力」,就要在職位權力基礎上注意擴大非職位權力。
運用「軟約束」
在《墨攻》中,革離率領梁城四千軍民與強大的趙國軍隊對抗,並未突出描述革離制度嚴明。革離並沒有在制度上下大功夫,而是用一種更有約束力的「軟約束」來規范軍民的行為,制度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這種「軟約束」就是組織文化。革離抓住梁城組織文化更新的好機會(組織內外發生重大變化),重塑並依靠新的組織文化把全城軍民凝聚在一起,取得了守城勝利。
與企業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
眾所周知,管理一個企業與治理一個國家有許多相似之處。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來說是舉足輕重的,不可能輕易改變。影片中革離對梁王最大的威脅不在其功高蓋主,而在於其思想和價值觀——革離的思想改變了梁城軍民的價值觀,對梁王的統治造成了威脅。這也是梁王要趕走革離甚至要殺掉他的根本原因。因此,「空降兵」的價值觀只有與老闆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才能長期生存和發展,否則還是盡早「走為上計」。
6. 電影《墨攻》,確實好看么
墨攻的二十個硬傷:兼談對中國戰爭片的失望
2006-12-13 14:35:44 / 天氣: 晴朗 / 心情: 平靜 / 個人分類:妙文好帖
轉載自新浪博客
老實說,我喜歡戰爭片。那種金戈鐵馬,縱橫沙場的感覺讓人心醉神迷。更重要的是,在戰爭中,人性的美與丑得到了極大的張揚,通過戰爭片,更能從本源的意義上探討人心、人性。比之所謂的文藝片,更加直指人心,想一想《拯救大兵雷恩》吧!
遺憾的是,除了小時候看的幾部經典以外,中國很少拍出像樣的戰爭片。這幾年拍的什麼《突出重圍》、《DA師》還有《和平年代》等等,除了卿卿我我就是滑稽搞笑,都三、四十歲的師團級幹部,整天為了幾個女人爭風吃醋,像話嗎?最近的《垂直打擊》更是將惡搞進行到了底,說出來都不好意思。同樣是空降兵,你看看人家《兄弟連》,一邊看,一邊讓你感覺子彈就從腦門上嗖嗖地過啊!古代戰爭那就更沒法看。過去,我們還有人多的優勢,咋一看,黑壓壓一片,滿像那麼回事,可經不住細看啊!就說那《三國演義》,有穿藍底白條運動褲的,有一邊打一邊笑的,有騎著野驢拿著掃帚PK的,說著說著我就臉紅。你看看人家《勇敢的心》,幾百人的吶喊,比我們幾萬人都恐怖!那是真的恐怖啊!我毫不猶豫地相信,當年巨鹿大戰中的項羽比那個梅爾·吉布森更男人,史書上不是說了嘛,楚軍的吶喊聲嚇得各位諸侯第二天天不亮就跑到項羽帳前,稱頌霸王!相比之下,《西楚霸王》中的呂良偉簡直就是一個娘娘腔。更別提什麼《指環王》了!
得!看了半天《墨攻》,已經比過去有很多進步了。雖然關鍵的地方邏輯不通,好歹整了個相對完整的故事,部隊的兵器、鎧甲也滿像那麼回事,但細細一看,卻讓俺找出不少硬傷,恰好二十個,先報給大家看看。
1.第一次進攻,城門已經被燒毀,趙軍退兵時,城門又完好無損?!
2.攻入瓮城後,趙軍被焚,奇怪的是,每個人著火以後,都面無痛苦之色,還樣子難看地扭來扭去,秧歌不像秧歌,蹦迪不像蹦迪,更搞笑的是,地上一點血都沒有?!
3.革離一刀把高將軍的馬辟成兩半,那馬掉到火堆里,一下就著火了,奇怪,又不是排量4.0的悍馬,肚子里全是汽油,唉!一看就是CG新手做的,連血都沒有,也太不把觀眾當有智慧的生物了吧?!
4.軍隊的陣型擺得太稀鬆了,稀稀拉拉的,一點都不威嚴,細細一數,九九八十一個人就一個方陣?退兵的時候倒是軍容嚴整,兵強馬壯的樣子,暈!
5.革離逸悅夜探趙軍軍營被發現,趙軍騎馬追,兩人步行跑,追了一晚上,直到天亮,愣是沒追上!如果在當代,這兩人要是參加中長跑,還輪得到小黑們稱雄?!
6.夜探趙營,居然還穿鎧甲且步行,也不嫌累贅?!
7.挖地道進攻,趙軍的策略是里應外合,按照常理,進攻方式應該和第一次一樣,先發動城外進攻,等待城裡部隊都集中到城牆上時,地道精兵才發動進攻。而趙軍進攻的順序卻恰恰反了過來,奇怪也哉?!
8.上千趙軍攻入城內,城內統共有4千梁軍,分別用於守城和護衛王宮,用於圍趙軍的,不會超過一半,也就是2千人左右,難道還不能一戰?反而全部被殺,太怪異了!
9.有沒有搞錯?10萬大軍進攻小小梁城,打了兩下就撤兵了,太小兒科了吧?至少應該連續不斷攻城,直至攻下。你看人家指環王,才一萬魔軍,就能整出那麼大動靜,10萬大軍哎,搞什麼冬冬?!
10.小黑明明已經被送走了,卻在關鍵時候突然出現,還救了革離,還突然成了智者,進化得也忒快了點?!
11.巷淹中與革離單挑?太離譜了吧?小說看多了吧?
12.我靠!一個小黑就挖破了整個地下坑道?
13.又不是火山爆發,坑道里流出來的水有那麼牛比?!再說了,你革離知道用水攻,他巷淹中、趙國名將,就沒想到這招?
14.幾千個老百姓加300弓箭手居然殺跑了趙國大軍?!
15.逸悅被關在哪裡,隨便找個梁王的手下一問,不就知道了,費那事兒干什麼?!
16.農民起義軍進城了,還讓梁王繼續當權?!
17.箭插在箭簍里,居然晃來晃去,彎個腰豈不全掉光了?!
18.趙軍騎兵統統有馬鐙?!我又暈,馬鐙是漢朝時的發明。趙軍是有胡服騎射的改革,但那個騎兵主要用於射箭,從來不用於臨戰沖鋒!那時候打仗,還是以車戰為主。我靠!想像一下,上千輛戰車馳騁戰場,那是多麼壯觀的場面?!
19.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箭頭是流線型的,有助於飛得遠。革離告訴我們,箭頭上綁根繩子,破壞流線型,反而可以飛得更遠,是牛頓錯了,還是革離錯了?
20.最最最最搞笑的場面終於出現了!當當當當~~~這就是神兵天降!我靠!笑死我了!趙軍乘著熱氣球出現在空中,不僅發射弓箭,還往下扔火把!各位觀眾,在這里我鄭重宣布,中國早於美國2000年就已經發明了傳說中的陸戰之王——武裝直升機!
為什麼我們抗戰、越戰的片子拍得好?那是因為我們經歷過那樣的戰爭。我們已經遠離戰爭很久了,要拍好戰爭片,雖然不能直接從戰爭中獲取靈感,但卻可以對我們民族數千年的戰爭史進行反思。因為,一個國家的戰爭片,除了能反應這個國家電影拍攝技術的水準外,更能現象出這個國家對戰爭的思考。一個把戰爭片拍成兒戲的民族,恐怕也把戰爭當成了兒戲。本以為能看到一場對戰爭的思考,對人性的討論的嚴肅影片,沒想到卻笑掉了大牙,明天還得看牙科,得不償失!
7. 電影《江湖》中劉德華對張學友說的那段「我說了你又不聽,聽了你又不改……」完整的是什麼樣子
當然,片中主演們都奉獻出了精湛的演技,學友大哥把演戲當成主業的話,不知有多少演員職業生涯會受到威脅。一盤好菜需要有好的廚師烹飪,沒有食材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一部電影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融合,單憑演員也撐不起來一整部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