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資電影應該怎麼投資啊,有懂的么
隨著大眾的參與,以投資帶動電影宣傳成為了一種新型裂變方式,靠著人脈朋友圈傳播,把電影票房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影視投資已成為一種新的理財方式。那麼第一次參與電影投資我該知道哪些呢?
正規的投資流程有哪些?
確認投資電影——了解電影投資項目和合同——確認投資金額——打款——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待分紅——確認收益——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
投資平台都有哪些?
現如今電影市場發展地如火如荼,市場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規模不同的影視投資平台,像什麼小平台,APP等這些平台都是不靠譜的,如果判斷不了是否正規影視公司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貓眼上查詢電影是否有該出品公司。
該怎麼選電影?
電影項目也是五花八門的,但是電影市場上對電影的初步判斷也是有的,能過審,主題明確並且符合當下時代主流,三觀正,喜劇也是電影市場上十分吃香的,知名演員,不俗的劇本,就能迎合廣大觀眾的需求,當然我們投資電影的時候不要忘了初衷,能賺到錢的電影才是我們的選擇,千萬不要自己喜歡恐怖片,就投資恐怖片,不要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選擇。
總而言之,影視投資需要知道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影響票房的因素等。
Ⅱ 電影收益權轉讓是騙局嗎要怎麼分變
今年是影視行業風口,因為有國家政策支持,鼓勵個人參與投資電影的攝制,所以個人是可以享受電影文化發展的紅利的。
如何識別影視投資騙局,基本上搞清楚幾個情況就可以了:
1,電影是否可以在國家電影局官網查到備案證。查不到就別碰!
2,電影是否開拍或者拿到龍標(公映許可證)定檔上映。最好是拿到龍標的。
3,打款是否是電影的出品方或聯合出品方的對公賬戶。如果不是基本是騙。
4,是否簽訂紙質合同,合同里有沒有註明回報周期、超時未能上映的處理方式和風險提示書。而且最好是面簽。
投資一直都是伴隨著風險,電影也不例外,投資需謹慎!
有什麼不懂的請回復我。
Ⅲ 微信朋友介紹說電影的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會向大眾轉讓電影的部分份額是真的嗎
我見到有電影眾籌融資的,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眾籌的。
但是微信沒有正規渠道的還是不要輕易相信,有可能是騙人的。
Ⅳ 反傭金怎麼計算的
是
網站每月提供數據,
我們上傳的。
打到
25美金以上的,是全額反用。不管網站最後的比例是多少,
全額返還。都是每月統計,
無法累計。
Ⅳ 電影投資的利潤是怎麼計算的
首先一部影片,我們可以查詢到它的總票房,我們要根據總票房的金額來計算出它的分賬票房。
公式如下:
投資方的可分賬票房(也就是投資方能賺到的錢)=總票房- 3.3%(國家稅收)-5%(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0%~57%)院線分賬。
所以一部電影投資方通過院線票房能夠賺到的錢大概是這部電影總票房的30%~42%,根據不同的院線收費標準的不同,它也是有一個區間范圍的。那麼
個人投資成本
個人影視投資收益= ——————————%*可分賬票房
影視項目總投資成本
這就是你個人參與影視投資能分到的錢的大概數額。
當然這只是個大概數額,還有好多細節產生的費用,比如說中影數字代理費等,在這里呢,我就不給大家做詳細講解了,如果感興趣的可以留言給我,我再給大家介紹。
下面我們拿吳京投資的《流浪地球》舉個例子,《流浪地球》總投資3.2億,吳京投資6000萬,占整個《流浪地球》項目總投資的18.75%。
而《流浪地球》的總票房是46億
投資方的可分賬票房大約為40%
可分賬票房=46億X40%=18.4億
中影數字代理費大約為5000萬
所以,吳京的影視投資收益大概為
18.75%*(18.4億-5000萬)≈3億
投資6000萬,賺取了3億,5倍的投資回報率。
Ⅵ 求多級分銷三級返佣的傭金計算公式
15%+10%+5%,也就是每次賣出去一件商品,商家總共需要支付30%的傭金!
Ⅶ 唐人街探案3怎麼樣片方分賬是怎麼計算的
片方分賬比例在%38左右,也就是總票房的38%×你投資佔比就等於你的收益。唐3獨家渠道8億成本,要的話留言,賣完就沒,另外中國女排獨家渠道,有400萬閑余資金的私信我,成本3.8億。
Ⅷ 為什麼電影版權轉讓越到後期金額越高
因為出現了電影溢價。什麼是溢價?
溢價,顧名思義就是出價高於面值或原定的價格。電影溢價投資也可以說是目前行業的普遍現象了,一般越是大導演、名演員的電影項目,就越有各路公司與資本想要擠進去分一杯羹。搶食的資金多了,電影的溢價投資便慢慢成為了一門生意。
一部開拍時預算約1億元的影片,在成片前後可能會進行一輪溢價,這一輪溢價未必會很高,但是會在第一筆投資的基礎上翻倍。假如原始投資人投入1000萬,佔有10%的影片收益權,B輪投資人以3000萬的價格買入,那麼B輪投資人所持有的影片相對成本則變為3億元。按照影視投資回報收益分賬來計算的話,對於B輪投資人來說,投資影片的總票房需約9.5億元才能保本。
在整個電影製作過程中,電影的製作成本正常是屬於商業機密的,並不會進行披露,也就是說只有原始投資人才能知道製作成本。很顯然,最大的得益者,還是第一批的原始投資客戶。所以可以說,後來的投資者就是接盤俠,而他手裡的盤,只能等到影片銷售出去後,才能變現。而作為第一批投資的投資方,則在影片可能尚未正式上映之前,就已經提前收回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