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綁架者電影觀後感

綁架者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9-12 22:02:25

⑴ 電影《綁架者》中存在哪些漏洞

漏洞百出 電影開頭,楊念(黃立行飾演)給一位女警察打電話說她女兒被綁架,在自己手裡,位置還沒說出來,就被一輛大卡車撞翻,車禍導致他失憶,女警察趕到現場失控的問女兒在哪裡,故事由此展開,全程很清晰的兩條主線便這樣呈現出來:女警察丟孩子,綁架者找回憶,全片故事跌宕起伏,案情撲朔迷離,不到最後,很難解開最終的謎題。

而林薇也同樣是被綁架者,她為了找尋女兒,幾近失去理智的她丟過槍,違背過領導的命令,也同時被友情綁架,在矛頭指向陸然時,不願意懷疑甚至不願意繼續調查。

最終的反轉不只是陸然作為林薇最好的朋友,因為自己姐姐的事變成了綁架者元兇,而是綁架者楊念也是一位警察,為了掀開兒童綁架案的謎底,作為一個絕密人物存在。

⑵ 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600字

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600字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這是《朗讀者》第三期的主題詞。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600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600字【1】

每個生命都有不同的華彩,每個人生都面臨多樣的選擇,才女徐靜蕾、演員王千源、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艾滋病學校校長郭小平、“最美村官”秦玥飛、漢字叔叔理查德等嘉賓,將與觀眾分享“選擇”的故事。

影帝王千源回憶拍攝電影《鋼的琴》時的辛酸事

2011年,王千源憑借《鋼的琴》在東京電影節上成為了新科影帝,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當初拍攝這部電影時因為資金問題曾一度停拍,原本30天的周期一下子到了60天,王千源在節目里回憶說道:“當時已經接了姜偉導演的《借槍》,片酬都提前拿到了,他還為我戲中的角色專門做了十幾套衣服。但最後還是把《借槍》的片酬退了,選擇繼續演《鋼的琴》。”

雖然拿到了影帝,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王千源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大紅大紫,主持人兼製作人董卿不禁問道:“那個階段,你的心裡會有很大的落差嗎?”面對董卿的提問,王千源將會如何回答?

徐靜蕾暢談感情觀 稱不會再拍愛情片

從演員到導演,徐靜蕾執導每一次電影的選擇都是一次不同的經歷,即將上映的《綁架者》是她嘗試的另一風格作品。而在《朗讀者》的舞台上,徐靜蕾坦言不會再拍愛情片,“我現在對感情就特別簡單,所以拍不出來就百轉千回的那種東西來。”

同時,她還透露最觸動自己的是親情題材的電影,但是由於自身經歷,目前心理還沒強壯到選擇嘗試這樣的題材。究竟是怎樣的經歷,讓大家眼中敢想敢做的才女徐靜蕾對親情題材的電影望而卻步呢?

麥家談兒子青春叛逆期

麥家,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被譽為“中國特情文學之父”、“諜戰小說之王”,2008年,小說《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節目中,麥家聊起自己兒子的青春叛逆期,“高中三年沒讀,他就是自己關在房間里,打游戲、上網、聊天、惡作劇,可能網上有的那些事他都做過。”

面對兒子不願上學讀書的叛逆,麥家採取了開放式的教育-每天把老師請到家裡來教學。但是很多老師上了幾天後就勸麥家放棄,原因是他的兒子根本不聽。

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600字【2】

《朗讀者》節目現場,麥家更是幾次哽咽,聆聽者董卿淚光閃爍,台下的“90後”“00後”直接哭了。這封被網友稱為“最美家書”的信,頓時刷爆了朋友圈。

被贊“2017最美家書”

作為中國最有商業價值的傳統文學作家,麥家曾憑借諜戰小說《暗算》摘得中國傳統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由他的每一部小說都被改編成影視劇,曾一度掀起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的狂潮。

雖然麥家憑借作品在業界和讀者群中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調內斂,極少在公眾面前講述自己的個人生活。此次,在《朗讀者》節目中,麥家是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與兒子的父子故事。

麥家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及此番上節目大談與兒子的故事,他透露愛子的青春期特別作,並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經驗:“青春期就是一個危險,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我們作為長輩,只有一種選擇,幫助他變成一朵花,抹平堅韌的地方。幫助他度過最搖擺不定,定時炸彈的這樣一個階段。”

“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於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這也是你命中註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致信兒子》是一封麥家寫給遠在美國留學的兒子的信件,字里行間,不但有麥家對兒子的叮嚀囑咐、有對生活感悟的分享、對人生的探討、也有不吝表達的切切愛子之心。

曾頭疼兒子的青春期

第三期《朗讀者》以“選擇”作為主題。而麥家關於“選擇”的故事,關於自己當時正處在叛逆青春期的兒子。“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難弄的一面。面對這種有問題的青春,父母應該怎麼辦?是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忍耐還是放任?”以父親的身份,麥家分享了自己與兒子的點滴。

采訪中,麥家說:“我的兒子青春期可以說是特別的作、特別的叛逆。”麥家直言,青春期來了就是“鬼敲門”,高中開始,兒子就把自己封閉了起來,三年全部待在家裡,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打游戲、上網、聊天、惡作劇。對於兒子,麥家無數次想放棄,因為忍無可忍,但是最後又無可奈何。

“我們始終不放棄,每天把老師請到家裡來,但很多老師上了幾天後就勸我,麥家,還是算了。”兒子氣走了家庭教師,麥家卻仍然不放棄尋求讓孩子可以繼續接受教育的途徑,甚至一度自己掏錢開了一家培訓機構,只是為了讓兒子和同齡人在一起,然而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但麥家一直未停止對兒子的陪伴,他說:“年輕人,或者說青春期就是一個危險,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我們作為長輩,只有一種選擇,幫助他變成一朵花,抹平堅韌的地方。幫助他度過最搖擺不定,定時炸彈的這樣一個階段。”

終於,麥家的兒子到了本該高考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看到曾經的小夥伴們都開始努力讀書,紛紛准備出國讀大學,孩子突然意識到和朋友們的.差距。“他本身英語基礎很好,人也聰明,努力了半年,靠著他的童子功過了英語關,通過了6所美國那邊大學的申請。”當有一天兒子告訴麥家,自己被一所大學錄取了,麥家一度完全不信,經過確認才喜出望外,“他申報了八所學校,陸陸續續過了六所,包括他現在正在讀的費城藝術大學,還給12000元(美金)的獎學金。”麥家提及兒子,似乎在慶幸自己當初選擇陪伴兒子,“現在他的情況也比我期待得要好,學業不錯,也交到了朋友。其實兒子雖然話不多,但是為人大方,受人歡迎。當初我的選擇,就是用我的力量來保護他,陪著他承受青春期的痛。”馬蓉玲

寫給兒子的信

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於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這也是你命中註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

我沒有到過費城,但可以想像,那邊的月亮不會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邊的房樓一定也是鋼筋水泥的;那邊的街弄照樣是人來車往的;那邊的人雖然膚色貌相跟我們有別,但心照樣是要疼痛的,情照樣是要圓缺的,生活照樣是有苦有樂、喜憂參半的。世界很大,卻是大同小異。也許最不同的是你,你從此沒有了免費的廚師、采購員、保潔員、鬧鍾、司機、心理醫生,你的父母變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機、一份思念,今後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勞,餓了要自己下廚,乏累了要自己放鬆,流淚了要自己擦乾,生病了要自己去尋醫生。這一下,你是那麼的不一樣,你成了自己的父親、母親、長輩。這一天,是那麼的神奇,彷彿你一下就長大了。

但這,只是彷彿,不是真實。真實的你只是在長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這條路必定是漫漫長長的,坎坎坷坷的,風風雨雨的。我愛你,真想變作一顆吉星,高懸在你頭頂,幫你化掉風雨,讓和風麗日一直伴你前行。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對不起,兒子,我也不會這么做。為什麼?因為我愛你,因為那樣的話,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蒼白的、弱小的,至多不過是一條缸里的魚,盆里的花,掛著鈴鐺叮當響的寵物。這樣的話我會感到羞愧的,因為你真正失敗了。你可以失敗,但決不能這樣失敗,竟然是被太陽曬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風凍死的。作為男人,這也許是莫大的恥和辱!

好了,就讓風雨與你同舟吧,就讓荊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風雨,有荊棘,風雨中不免夾著雷電,荊棘中不免埋著陷阱,作為父親,我愛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護好自己哦。說到守護,你首先要守護好你的生命,要愛惜身體,要冷暖自知,勞逸結合,更要遠離一切形式的沖突,言語的,肢體的,個別的,群體的。青春是尖銳的,莽撞的,任何沖突都可能發生裂變,而生命是嬌嫩的……這一點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氣壯地放下任何一切,別無選擇。

其次,你要盡量守護好你的心。這心不是心臟的心,而是心靈的心。它應該是善良的,寬敞的,亮堂的,干凈的,充實的,博愛的,審美的。善是良之本,寬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魎。心若黑了,臟了,人間就是地獄,天堂也是地獄;心若空了,陷阱無處不在,黃金也是陷阱。關於愛,你必須做它的主人,你要愛自己,更要愛他人,愛你不喜歡的人,愛你的對手。愛親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愛你不喜歡的人,甚至仇人敵人,才是道德,才是修養,才是不凡的。兒子,請一定記住,愛是翻越任何關隘的通行證,愛他人是最大的愛自己。然後我們來說說美吧,如果說愛是陽光,那麼美是月光。月光似乎是虛的,沒用的,沒有月光,萬物照樣漫生漫長,開花結果。但你想像一下,倘若沒有月光,我們人類會丟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詩歌,多少音樂。美是虛的,又是實的,它實在你心田,它讓你的生命變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飽滿生動的。

呵呵,兒子,你的父親真饒舌是不?好吧,到此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別想家。如果實在想了,那就讀本書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讀書就是回家,書這一張紙比鈔票更值錢!請容我最後饒舌一句,剛才我說的似乎都是戰略性的東西,讓書帶你回家,讓書安你的心,讓書練你的翅膀,這也許就是戰術吧。愛你的父親



;

⑶ 電影《綁架者》中,有哪些隱藏的真相

一個審查部門都沒看出來的秘密說實話影片講述的是女警員林薇(白百合飾)的女兒點點被綁架,綁架嫌疑人楊念(黃立行飾)給林薇打電話的過程中遭遇重大車禍,醒來後失去記憶。楊念憑借自己矯健的身手逃出醫院,卻發現自己被各路人馬追殺。

兩人聯合破案

片中陸然作為高階阿Sir,隱瞞死亡人員的指紋信息居然沒有人知道?林薇在案件調查的一開始手機就被監控了,陸然是如何知道林薇就一定會找到楊念並破案的?陸然一開始知道誤抓了林薇的女兒,及時放出來不就好了,為什麼想到的竟然是把相關團伙滅掉讓自己有更多線索可循?

並且,我感覺這種為了讓姐姐換腎不斷抓小朋友取腎的理由真是又惡心又牽強。找不到合適的配型的根本原因不就是概率小嗎?在路上隨便抓小朋友就會加大這個概率嗎?不是很懂這個邏輯啊。

⑷ 綁架者影評 黃立行為什麼會知道點點藏在哪 明道又是被誰控制

《綁架者》是由徐靜蕾執導,白百何、黃立行、明道主演的懸疑動作警匪電影,該片講述了女警林薇的女兒失蹤,而嫌疑人楊念卻遭遇車禍失憶。在之後的調查中,林薇發現綁架孩子的幕後真凶另有其人,最終,林薇在楊念的幫助下成功解救女兒,並把幕後真凶繩之以法。
主角林薇(白百何飾)是重案組的一名警員,某天她的女兒無故失蹤,在追捕過程中,唯一的嫌疑人楊念(黃立行飾)卻橫遭車禍導致失憶。為了找回記憶,楊念決定重返黑幫,但為了找回女兒的林薇也不惜代價對他步步緊追。與此同時,重案組組長陸然(明道飾)也在對案件鋪天蓋地的追蹤 。

該電影將於2017年4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

⑸ 電影《綁架者》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在懸疑劇里這部劇可能都不算是懸疑劇了,沒有一點讓人產生聯想從而想追尋這部劇的真理,從男一(黃立行)的失憶來拼湊整部劇的劇情,這是很多的劇都會走的套路,所以毫無新意可言,但是裡面的打戲還是有值得稱贊的地方。

警察的女人失蹤,疑犯失憶,警察隊長密謀這一切這樣的三個情節交叉無論從哪一個單一的一面來深入都會比現在的這部電影要好看的多,片中的三位演員對於角色的深入有人沒有很好的體現,不管是從任何一個人的人設出發都是數瞬間要倒塌的。

⑹ 電影《綁架者》中的大結局怎麼樣

結局令人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猶記得出道伊始,明道給人的感覺都是「王子」風范,其後一直的形象也相當鮮明:濃眉大眼,麥色皮膚,英俊帥氣中透露著令人信任的淳樸,輕輕一笑便帶來漫天的陽光燦爛,稍微低眉又能隱藏起滿腹的心事。當然,這種天生的正義氣質,也很容易和帥氣警察類型的角色掛上鉤,或許也是他出演的警察,讓人有久違之感的原因。身兼演員、歌手、主持人多棲的明道,近些年已經將工作的重心,付諸於表演事業,從初期的偶像王子,到之後的霸道總裁,不斷在演進著一個「鮮肉」派實力演員的蛻變之路。對明道而言,也是第一次擔綱了如此多的動作戲份,片中有大量的追逐、跳躍、搏鬥、槍擊、爆炸,有「恐高症」的他,甚至還參演的天台挾持的重頭戲,拍攝過程所帶來的挑戰,一定超過了明道既往的任何一部作品。

整場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外。老徐會拍動作片很意外,演員陣容很意外,結局也很意外,但一切意外又被恰到好處地安排在情理之中。

⑺ 《綁架者》真的有那麼好看么

整部劇講的是警察林微(白百何 飾)她的女兒失蹤了,但是嫌疑人楊念(黃立行 飾)在孩子子失蹤的那天晚上遇上的車禍,經過救助之後醒來,卻發現自己失憶了,什麼都不記得的他從醫院逃亡,出去自後卻遭遇一系列的暗算,他下定決心找回自己的記憶,這時的林薇也對他窮追不舍,想知道自己得到女兒究竟在哪裡,有沒有什麼生命危險,但是對於白百何這個角色來說,作為警察,如果自己的親人涉案,按邏輯而言是不可以參與案件及調查的,所以對我來說跟太不符合邏輯的話,太扯,還有本片最大的反派角色陸然(明道 飾)作為一個警察隊長卻也和犯罪集團有來往,而且電影放這么久都不知道他是一個反派角色,就在最後的時候反轉,然後因為自己姐姐病危才會做這件事情,原因呢?心裡的陰暗面是怎麼形成的,怎樣促使變的癲狂的,這些的原因只能靠我們自行補腦嗎?這也是這個故事的一個漏洞。

⑻ 如何評價電影《綁架者》

「清明小長假檔」國產懸疑片扎堆,每一部都各有所長。看多了歐美科幻,看厭了純愛小清新,我去看了徐靜蕾的第六部導演電影作品《綁架者》。這部戲有別於老徐此前的文藝系列,才女徐靜蕾為我們帶來一部充滿警槍對峙、天台跑酷、近身肉搏等暴力場景的動作戲。黃立行、白百合、明道實力出演,劇情懸疑,變幻多端,不到最後一刻猜不到結局。老徐這部新戲,一定要看看。

《綁架者》無論從故事情節上看,還是從動作上來看,都對導演演員都很有挑戰,以至於拍攝過程中幾位主演都曾出現意外與受傷,老徐也在剪片時無數次的猶豫,她在接受采訪時說,「此前不明白什麼叫做用生命在演戲,這次終於懂了」。

整場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外。老徐會拍動作片很意外,演員陣容很意外,結局也很意外,但一切意外又被恰到好處地安排在情理之中。

⑼ 如何評價《綁架者》

1、導演徐靜蕾很顯然對動作片缺乏把控能力,雖然動作交代到位,真實感還是有的,但也僅僅是到位而已。動作戲只是個人打鬥么?就許需要關注整個場面,連吳宇森都知道打鬥之餘放點鴿子,老徐的眼睛卻一直盯在了黃立行身上。完全缺乏對整體場面的關注。因為我的眼裡只有你,所以觀眾也只是知道主角在打,至於戰況究竟如何,導演可能也不知道。

⑽ 今晚去支持老徐的電影綁架者,有多少人看過

走秀的綁架
文/夢里詩書

沒有一個合理的邏輯構思,只是用套路化的失憶綁架拼湊而成的《綁架者》,很難讓人從那俗套的故事中感受到何般懸疑力度可言,而電影在動作戲上雖不可謂不多,但很多時候其實都並無從去調動觀眾的情緒,終只不過是成了男主黃立行一場耍帥的走秀。

《綁架者》其實就本身來說,多線索的展開並非不好,而這個既有白百合飾演重案組警察林薇的女兒被綁疑雲,又有黃立新飾演嫌疑人楊念的失憶線索,還有暗藏於警察之中的內鬼,不論選擇哪一條線索去更為深入的講好一個故事,那麼這部電影在劇情上都很可能不會是這樣的糟糕,可徐靜蕾卻選擇了講這些內容都糅合成一體,自身卻又並沒有能去掌控好每個人物的能力,這使電影從中段開始就儼然面臨了崩潰,直到最後也沒能給人一次真正是源於劇情的驚艷。

電影另一個尤為嚴重的問題便是真實,我不知道其為何要用一個架空的警察世界來呈現這個故事,但這種方式無疑令電影從頭至尾都難以找到地氣可言,再加上兩個台灣演員的加盟與矯揉造作的台詞,可以說《綁架者》給人的感受既不像一部港片也不似內地片,而在在沒有驚喜也難見懸疑的境況下,這種連真實的沉澱都沒有的作品,空洞的尷尬更是成為了其揮之難去的陰霾。

當然也並不能完全說是這一部一無是處的電影,不得不承認,《綁架者》對比某些全然是濫竽充數的渣作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電影在動作戲上,雖然有著如同超級英雄式的誇張,但那種一氣呵成的凌厲感,至少讓人不會對這部電影產生太多的睏倦,也使黃立行塑造的這個角色還有著那麼些許值得玩味的意思,這無疑是徐靜蕾作為導演一個尤為讓我感到意外的地方。

如今徐靜蕾的導演電影早以沒有了《我和爸爸》里那種真摯細膩的情感,不論是之前假以歐洲風情的純愛片《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還是今天這部動作懸疑的《綁架者》,都不過是用外在去粉飾那內在的蒼白,如此拍出的綁架風雲又從何以不會是場走秀呢?

閱讀全文

與綁架者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視上的越獄電影好看 瀏覽:178
劉德華你是小弟的電影 瀏覽:833
成龍電影香港警察片段 瀏覽:842
2018電影大全名單 瀏覽:897
幻影忍者第大電影動畫片全集 瀏覽:575
動作電影推薦格鬥外國 瀏覽:534
落日電影院 瀏覽:406
小學英語電影或動畫片 瀏覽:701
恍然電影院 瀏覽:174
高分動作驚悚電影 瀏覽:968
動畫與電影美術文學音樂的關系 瀏覽:961
第一部藍色外星人電影 瀏覽:285
國外電影人腦如電腦 瀏覽:493
台灣電影主角叫阿和 瀏覽:815
香港2021年最新動作電影 瀏覽:508
安鋪新開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117
愛的放射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701
海南島電影節賈乃亮 瀏覽:297
國外在地下槍戰的電影 瀏覽:277
周星馳演的朝廷電影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