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雞毛信電影的觀後感

雞毛信電影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3-07 17:29:46

『壹』 《雞毛信》觀後感

《雞毛信》觀後感(匯編1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雞毛信》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雞毛信》觀後感1

看完大閱兵後,我又看了一部抗日題材的少兒電影《雞毛信》。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叫海娃的男孩,跟鬼子鬥智斗勇的故事。海娃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才12歲,他每天一邊在山上放羊,一邊放哨,監視著前面平原里敵人的據點。有一天,海娃的爸爸叫海娃去送一封「雞毛信」,爸爸說「一定要親手送給王山村的張連長,千萬不能弄丟了。」於是海娃上了路,可是半路上海娃遇到了小鬼子,海娃想「要是『雞毛信』被小鬼子發現就糟了」。聰明的海娃把「雞毛信」藏在了一隻羊的尾巴里。小鬼子對著海娃說「:你的小八路?」,海娃說:「什麼小八路?我不懂,我只是放羊的。」小鬼子沒辦法,心裡想著烤羊吃,便順手捉羊,這時海娃想「要是捉住了藏著『雞毛信』的那隻羊就完了。」就在這關鍵時刻,海娃一吹哨子,羊就拚命逃跑,可是還是被小鬼子捉住了。晚上,海娃趁著小鬼子睡覺的時候,逃了出來,把信安全的送到了張連長的手上。海娃真是一個又聰明又勇敢的好孩子,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機智、勇敢的品質,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雞毛信》觀後感2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12歲的海娃突破層層困難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他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使我非常的感動。

《雞毛信》的主要內容是:抗日戰爭時期,12歲的小海娃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他爸爸交給他送封非常重要的雞毛信,叮囑他一定要送到張連長手中。海娃堅定地跟他爸爸保證一定會完成任務。在送信的路上遇到了上山的鬼子,他就想把信藏哪好呢,最後靈機一動,把信用布條捆在了綿羊尾巴下面。然後用力的趕著羊群往前沖,鬼子想烤羊肉,海娃怕抓到那隻帶雞毛信的羊,於是吹哨帶著羊群逃跑。無論怎麼跑還是被鬼子趕到一個破草房過夜。海娃又冷又餓,可他不敢休息。最後終於逃了出去,當海娃把信送到的時候,再也堅持不住了,昏了過去。

看完這部影片,我更加覺得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珍惜。

《雞毛信》觀後感3

今日,我一改平常的風格,看了一部關於抗日戰爭的電影,名叫《雞毛信》。看完之後,本來平靜如水的心中掀起了陣陣波瀾。

故事發生在一個名叫龍門村的放羊娃身上。這個放羊娃名字叫海娃,是兒童團的團長,他接到一個重要的送信任務,他深知這封雞毛信落在敵人手中會有什麼下場。緊要關頭,他將信藏在一隻老山羊的尾巴下,信安全了,可是海娃和羊都被帶走了。到了最終,海娃機智的將信送到連長手中,並協助八路軍殲滅了敵人。

最令人敬佩的是海娃臨危不懼,應對敵人的利誘和逼迫冷靜應對,堅守秘密,沒有讓敵人得知雞毛信在哪裡。我們應當在生活中多運用這種隨機應變,這會使我們在學習與生活中更上一層樓。當然,勇敢冷靜這種品質也不可缺少,經常說危機意識,我認為:危機就是在危險中尋找機會,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慌,冷靜地去應對,勇敢地去應對,在危險中,總是會有機會的。

《雞毛信》觀後感4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雞毛信》。片中有一個叫海娃的小英雄,他一邊放羊,一邊放哨。很快樂!

有一天,他爸爸交給了海娃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把一封重要的雞毛信交給八路軍。海娃非常聰明勇敢,他不怕敵人,更不怕困難,在敵人面前很勇敢,他騙敵人自己只是一個放羊娃,又怕敵人發現密信,將信綁在羊尾巴上,但是在敵人要宰羊時,又告訴敵人,那是老羊不好吃。就這樣,他很聰明的化解了危險,他真是一個恨勇敢的英雄!

看完後我真的很佩服海娃。我要向海娃學習,遇到困難不害怕,要勇敢的想辦法解決。影片告訴我:在越危險的情況下,越要冷靜,不能沖動,不能逃跑,要勇敢面對。我要向海娃學習,熱愛祖國,熱愛黨。好好學習,做一個讓家長老師都信得過的好孩子,長大了為人民服務!

《雞毛信》觀後感5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影片———《雞毛信》,看完這部電影我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爸爸老趙是民兵連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個小羊倌,也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有一天爸爸交給海娃一封信封上粘有雞毛的信,讓他送到三王村交給八路軍張連長,海娃在送信途中遇上了敵人,他冒著被日本鬼子捉住和殺死的危險,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機智最終完成了任務。

影片看完後,我在想,如果故事的主角換作是今天的我們,我們能保證完成任務嗎?我們可能做不到。

面對敵人的威脅、逼迫,海娃表現了他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品質,相反,和他同樣年齡的我們在面對困難時,選擇的是退縮、抱怨,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難就要靠家長。有的同學只會學習,甚至自理不了自己的穿衣吃飯,真的是和海娃差了很多,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他那種不怕困難的精神。

這些抗日期間涌現出來的抗日小英雄,是我們這一代少年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為人民、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愛國影片值得我們觀看,並且從中思考,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

《雞毛信》觀後感6

電影《雞毛信》中海娃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他不怕危險,英勇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

他的英勇事跡使我深受感動。抗日戰爭時期,小交通員海娃利用放羊作掩護與日本鬼子鬥智斗勇,終於完成了送信任務。送信期間,海娃在途中遇見鬼子,並與鬼子機智斗爭,最後誘敵負傷、完成任務。看完了這部影片,我們應該向海娃學習,回顧以前革命先烈的事跡,領會他們的精神,在未來的學習中,學習海娃的精神來激勵自己,爭做時代的好少年,未來的小主人。影片給我了很大的啟發:在危險的情況下,要冷靜,不要沖動,不能逃跑,要隨機應變。我要學習海娃,熱愛祖國,熱愛黨。好好學習,長大了為人民服務。

欣賞著海娃的聰明機智,我不禁聯想我們自己。算起來,我們和海娃是同齡人。我們不愁吃來不愁穿,都是家裡的小王子,小公主,還會時不時在父母懷里撒嬌。而小海娃呢,不論嚴寒酷暑,不論刮風下雨,每天都要在那高高的山崗上站崗,保家衛國。所以,海娃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我們心中的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一定要倍加珍惜。

《雞毛信》觀後感7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雞毛信》,這部電影里的主人公是個叫海娃的孩子。

主要內容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在龍門村不遠處蓋了一座炮樓,幾次來到龍門村掃盪,把村裡的糧食搶個精光,鄉親們恨透了鬼子,尤其是那個貓眼司令。

一次,鬼子又來掃盪,被兒童團長海娃發現了,他馬上把消息告訴鄉親們和八路軍,於是中隊長決定和其它八路軍一起去炸炮樓,便派自己的兒子海娃去送一封雞毛信給八路軍總部。

小海娃沒走多久就碰上了鬼子,機靈的他便把雞毛信綁在了帶頭羊的尾巴上,企圖瞞過鬼子,趕快送信,可鬼子卻逼迫海娃帶路。

晚上海娃趁他們熟睡時逃了出去,可在路上不小心把信給弄丟了,小海娃急壞了,只好返回原路去找,在一片草地上他找到了那封信,可又被鬼子捉住了,讓他帶路去龍門村,小海娃只得服從,小海娃把他們帶進了八路軍的包圍圈,在包圍圈裡敵人打傷了海娃的手,八路軍隊長把海娃救了出來,圓滿完成任務的海娃暈了過去。

得到信息後的隊長一舉殲滅了鬼子,並活捉了貓眼司令。

看了這部影片,使我懂得了干什麼事都要認真仔細、不怕困難、沉著冷靜、勇往直前!

《雞毛信》觀後感8

他,是一個放羊的孩子,可他又有著不平凡的經歷,他是小英雄—海娃。

在秋天這個季節里,敵人來掃盪了。海娃連忙砍倒消息樹,通知村民們趕快收割糧食。海娃的爸爸把一封雞毛信交給海娃,讓他給張連長。盡管海娃選擇了一條偏僻的山路,可還是被敵人發現了。海娃急中生智,把雞毛信藏到了一隻體壯的老綿羊尾巴下面。海娃夜裡想逃跑,但是又被敵人抓了回去。第二天,敵人讓海娃帶路,海娃趁這個機會把敵人領入了八路軍的包圍圈,被消滅掉了,並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想:海娃勇敢、機智、臨危不亂表現在,影片中敵人要抓羊吃,當敵人抓這只體壯的老綿羊時被它的力量掙脫了,敵人只好放棄,抓弱小的綿羊。如果當初海娃把雞毛信放在弱小的綿羊尾巴下,就被敵人發現了,就完不成這次任務了,海娃的聰明機智值得我們學習。

海娃和我們年齡差不多大,為什麼不懼怕敵人,還和敵人周旋呢?擺脫盤查,取得了信任,把敵人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這是一種精神,一種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精神,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種民族精神。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可能和海娃那樣與敵人斗爭,我們只有努力的學習,增加知識,為祖國的強大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雞毛信》觀後感9

在我看過的眾多的紅*電影中,我最喜歡的電影是:雞毛信.因為,這部電影不但很搞笑,而且具有真實感,彷彿我就出生在那個時代,親眼看到日本人殘殺中國人,欺壓中國人,像明目張膽的強盜搶老百姓一年來辛辛苦苦種的糧食,但是總有人會替老百姓打抱不平,那就是共產黨.

雞毛信就是寫:有一個村子,到了秋天,日本鬼子就成群結隊的來搶老百姓種的糧食.這些日本鬼子姦淫搶掠無惡不作.時間久了,村子裡有一個小男孩發現村子外面有一棵高大的樹,每當日本鬼子來的時候,這個小男孩就會想辦法把樹拉彎,這個村子裡的人就把這棵樹叫「消息樹」,你知道這小男孩是誰嗎?他是共產黨員的兒子.又是一個秋天,一個大豐收的'季節,但日本鬼子快來了小男孩的爸爸寫了一封雞毛信叫小男孩把它給共產黨,最後小男孩完成了任務.

我看完「雞毛信」這部電影之後,我覺得日本鬼子太可惡了,一心把中國當成他們的殖民地,中國也不是好欺負的,中國人民也有英雄好漢,也有科學家,中國不再是沉睡的獅子了,我們中國人站起來了,我們要給侵略過我們國家的人證實我們不再是膽小懦弱的國家了。

《雞毛信》觀後感10

今天我看了一部革命題材影片《雞毛信》,看了這部電影以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被小英雄海娃英勇和機智所感動。

這部影片的小主人公是一個十二歲少年,兒童團長——海娃。影片主要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為粉碎鬼子的掃盪,兒童團長海娃把一封雞毛信送給張連長,張連長帶領戰士們消滅了鬼子的故事。在送信的路上海娃被鬼子抓住了,差點兒喪命,但海娃憑借他的聰明才智,和鬼子周旋,多次巧妙地把雞毛信藏在敵人想不到的地方,最終逃出敵人的魔掌,翻山越嶺,歷經艱難險阻,終於把雞毛信交到張連長手中,讓張連長與村裡的民兵武裝,里應外合,共同消滅了鬼子,搗毀了鬼子的老巢,取得了革命戰爭的勝利!回到村裡的海娃也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看了這部影片,我想了很久,海娃,一個只有十二歲的少年,有那樣的膽識和智慧,真讓人佩服和敬仰,值得我好好學習。這部電影也使我深深的懂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成為有益社會的人!

《雞毛信》觀後感11

這是一個描寫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它發生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在那時候有成千上萬個這樣的英雄故事,這只是描寫其中的一個。

故事發生在充滿了硝煙的戰場,中華大地迎來了巨大的浩劫。在後山溝里有一個名叫龍門村的村莊,村裡有一個叫海娃的小男孩,他是龍門村民兵中隊長老趙的兒子,他和他爸爸一樣也領導著一個團隊——龍門村抗日兒童團。

海娃每天都帶頭放哨、站崗。一有「鬼子」出現,海娃就把身後的「消息樹」拉倒,再通過其他兒童團的隊員拉倒稻草人來通知村民躲藏起來。

有一次,趙隊長讓海娃送一封非常重要的雞毛信給八路軍的張連長。在送信途中海娃兩次被「日本鬼子」抓住,連海娃最喜愛的小黑羊也被「鬼子」吃了。但是海娃沒有因害怕而退縮。海娃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冒著生命危險,突破了重重阻礙終於把信送到了張連長手中!

《雞毛信》觀後感12

今天品德與生活課上,班主任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部老電影叫《雞毛信》。剛開始,我認為這部片子是黑白的,很無聊,可後來就覺得相當給力了。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一個叫海娃的牧羊少年身上。一天,爸爸給了他一封雞毛信,叫他送給三黃村的張連長,並叮囑他:「這封信很重要,一定不能弄丟呵!」於是,海娃選擇了一條自認為最安全的路程去送信。路上,他不知把雞毛信藏在哪兒。一會兒藏在石縫里,一會兒藏在褲管里,最後藏在了一隻老羊的大尾巴下面。可萬萬沒有想到,鬼子會走這條路,因此,海娃就被鬼子抓住了,但機智的海娃最後還是把雞毛信送到了張連長手中。

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娃在逃離時,被一個鬼子打傷了,但海娃還是忍痛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終於,餓了一天一夜的海娃因體力不支暈倒了,他是為正義為和平而暈倒的,真是個小英雄呀!

我恨那些沒人性的鬼子,更恨帝國主義。日寇發動的侵華戰爭,給無數中國人帶來了痛苦和災難。因此,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長大後為建設強大的祖國出力,讓祖國再也不受人欺侮。

《雞毛信》觀後感13

雞毛信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軍民創造的一種傳遞緊急情報的特殊郵件,信封上粘有雞毛,以示十萬火急。影片以海娃送雞毛信作為全片的主要線索,結構單純,情節曲折,一個懸念接著一個懸念。

在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龍門村隊長老趙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一名兒童團團長。這是一個勇敢的男孩,冒著生命危險,去給張連長送一封雞毛信。

海娃在去送信的途中,歷經波折,但他都能用智慧化險為夷。成功地把信送到了張連長手中,順利地端掉了敵人的炮樓。看完影片,這位小英雄形象一直在我的眼前閃現著。不禁想吟詩贊美小海娃:

海娃,你真勇敢。

你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

把敵人耍得團團轉。

海娃,你真聰明。

你急中生智的舉動。

躲開了鬼子的崗哨。

海娃,你真機靈。

面對敵人的嚴查盤問。

你能對答如流。

海娃,你真細心。

你用山路的崎嶇。

擋住了鬼子追趕的腳步。

端掉了鬼子的炮樓。

中國革命史冊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海娃,我們要向你學習。

學習你的勇敢、機智。

學習你的無畏、靈敏。

《雞毛信》觀後感14

4月17日下午我們看了《雞毛信》這部電影,《雞毛信這部影片主要講了一位小英雄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龍門村:故事的主人翁叫海娃,大約十二歲,給家裡放羊也為村裡站崗放哨。有一年秋天鬼子又來搶糧了,在鄉親們轉移糧食的同時,海娃接受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送一封雞毛信。

在途中海娃遇到了日本鬼子,還被抓住了,幸好海娃急中生智把身上的雞毛信藏在了羊尾巴底下。晚上,鬼子餓了,想吃大肥羊的肉,海娃:說老羊的肉又老又酸,不好吃,同時抱住一隻小羊羔,分散敵人的注意力,結果敵人殺了小羊,保住了雞毛信。

海娃真聰明呀!鬼子想去村裡搶糧,便叫海娃帶路,海娃利用有利的地形把鬼子帶到了石中山,並忍受著重子彈的疼。讓解放軍叔叔消滅了鬼子,轟了鬼子的老炮樓。

我覺得海娃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永遠是我們的學習的榜樣,雖然現在時代不同了,但是海娃那愛國主義的精神卻永遠流傳下來了。現在我們生活得自由自在,國家強大,所以我們更應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後才能靠自己雙手和智慧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雞毛信》觀後感15

星期天上午,我看了一部紅色電影,名「雞毛信」。在這個電影故事中,我認識了一位小英雄,名字叫海娃。他的機智勇敢深深地打動了我。

這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小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他的爸爸是八路軍。小海娃天天一邊站在山崗上放哨,一邊放羊,觀察日本鬼子的動向。

一天他接到一個任務,要把一封十萬火急的雞毛信送到八路軍叔叔手裡。 海娃趕著羊群,踏上了征程。路上海娃遇見了鬼子,聰明的海娃把雞毛信綁在羊尾巴上,成功躲過了鬼子的搜查。饞嘴的鬼子為了吃羊肉,把海娃帶到了小山溝,海娃用他的機智逃了出去,卻發現雞毛信不見了,於是又返回了山溝里。他憑借自己的勇敢,找回了雞毛信,並把信送到了八路軍叔叔的手中,八路軍根據信里提供的情報,成功地殲滅了敵人。

看完這個電影後,我決心要以海娃為榜樣,克服貪玩的缺點,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養成持之以恆的好習慣。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厚望,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

『貳』 《雞毛信》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雞毛信》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雞毛信》觀後感1

這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12歲的小八路海娃歷經艱險去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個放羊娃,也是個小八路。他每一天一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一次,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路上要當心,必須要親手把信交給山王村指揮部的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為能安全的把信交給張連長,沒想到路上還是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雞毛信怎樣辦?」他急得滿頭大汗,一會把信藏在褲袋裡,一會兒塞進石縫里。忽然,他靈機一動,從身上撕下一根布條,把雞毛信捆在一隻老羊的尾巴下邊。鬼子看到了海娃,齜牙咧嘴的問:「你的,小八路的幹活?」海娃搖了搖頭,「我是個放羊的。」鬼子見問不出什麼,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趕著羊群剛走不遠,就看見幾個鬼子追了上來,原來他們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隻藏有雞毛信的羊,老羊拚命掙扎。海娃想:「雞毛信會不會從羊尾巴里掉出來呀?」於是,他對鬼子說:「老羊有什麼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來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幾只小羊烤著吃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來。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們一齊睡覺。海娃翻來覆去怎樣也睡不著,「明天鬼子還要殺羊吃,雞毛信可怎樣辦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裡,趁著鬼子都睡著了,海娃輕手輕腳,留意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雞毛信,飛快的向外跑去……

最後逃出來了!海娃興奮極了,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著山王村的方向飛跑。眼看著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壞了!雞毛信不見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邊回想一邊順著來路仔細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雞毛信嗎,還好好地躺在草地里!: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聽見幾個鬼子嘰哩哇啦的在後面叫他,原來,鬼子這天要攻打龍門村,准備叫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條到處是石頭、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順著熟路,飛快地逃走了。他來到了山王村,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張連長按著信,帶著隊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樓,消滅了里邊的鬼子,取得了很大勝利。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此刻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必須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雞毛信》觀後感2

晚上,我在網上看了抗日戰爭《雞毛信》影片,它講的是12歲的海娃突破層層困難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他那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雞毛信》的主要內容是:小小年紀的小八路——海娃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他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囑咐他:「你可千萬別弄丟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要把它送到山王村指揮部,一定要親自交給那裡的張連長。」海娃堅定地說:「爸爸,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順利地完成任務!」

於是他選了一條最安全的路,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這時候海娃馬上想到雞毛信:「呀!那可怎麼辦呀?」他心亂如麻,把信一會兒藏在石縫里,一會兒藏在褲袋裡,最後,他靈機一動,撕下布條把雞毛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用力地趕著羊群勇往直前。

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見了,說:「小孩,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海娃心驚膽戰地說:「什麼小八路,我不懂,反正我是放羊的。」日本鬼子沒辦法,可是想到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這時海娃想:「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雞毛信的那隻羊可怎麼辦呀!」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海娃一吹哨,羊群馬上轉身,跟著主人拚命地逃命。

但海娃無論怎麼跑最後還是被日本鬼子抓到,被迫在一個亂七八糟的草房過夜。海娃又冷又餓,筋疲力盡,多想睡一會兒,可是他想:「過了今晚,可就沒有機會再逃跑了。」於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時候,躡手躡腳地逃了出去,但是沒想到又被日本鬼子抓了回來。最後,當海娃把雞毛信送到的時候,他再也堅持不住了,昏了過去。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不禁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算起來,我們和海娃是同齡人。我們現在呢,不愁吃來不愁穿,只要一門心思讀書,還整天嫌苦嫌累的。或許還有人會時不時在父母懷里撒嬌呢!而小海娃呢,不論嚴寒酷暑,不論刮風下雨,每天都要在那高高的山崗上站崗。被鬼子抓到,寧死不說出八路下落,還巧妙地把敵人引入了伏擊圈。

試想以現在的我們處於那個時代,別說與鬼子周旋,就算走兩三里山路,說不定也會退縮呢!所以,海娃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我們心中真正的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這里,我要向小海娃敬個禮,並要由衷地贊嘆一句:「你,是真正的小英雄!

《雞毛信》觀後感3

電影《雞毛信》真是太驚險了!那天電影一播放,我的眼睛就緊盯屏幕,心潮隨著主人公海娃的遭遇起伏不平。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根據地龍門村。在龍門村不遠的地方,有一座日軍的大炮樓,炮樓里有一群日軍和可惡的貓眼司令。這年秋天,鬼子來村子裡大掃盪,炮樓里兵力不足--這是一個重要的情報。海娃被派去把一封插了三根雞毛的緊急信件交給八路軍張連長。

故事中有一個情節「路遇鬼子」,真是扣人心弦!海娃送信的路上,突然發現一群鬼子朝自己沖過來,情形萬分緊急,怎麼辦?雞毛信是緊急信件,千萬不能落到鬼子手裡!海娃想把信塞進石頭縫里,可是石頭縫太淺,萬一敵人發現了怎麼辦?海娃又想把信埋在地下,又怕自己也找不到了,完不成任務怎麼辦?敵人越來越近,海娃越來越著急,我的心也跳的越來越快。這時,海娃急中生智,把信藏在領頭羊的大尾巴下。敵人抓住海娃後,只從海娃身上搜出兩個烤地瓜。真是有驚無險啊!

更驚險的情節「深夜出逃」還在後頭呢!晚上,海娃被鬼子押到了一間房子里,海娃的羊則被關在羊圈裡。海娃本想趁鬼子睡熟了之後逃出去,可是,門口被鬼子把守著。此時,海娃心裡是亂作一團,不知不覺他竟然睡著了。夢里,海娃夢見爸爸在給他交代任務,夢見兒童團團員們在叫他醒來。他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看看窗外,天已經蒙蒙亮。他想:現在是逃出去的最好時機。如果鬼子醒了,就逃不出去了。想著,想著,他站起身,躡手躡腳地走了幾步。突然,「哐當」一聲,海娃的手臂不小心碰到了一個鐵水壺。海娃趕緊用手扶住,屏住呼吸,望向四周。看到這里,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幸好,敵人睡得太死,沒有一個人醒過來。海娃這才鬆了一口氣,我的心裡的大石頭也落了地。海娃又邁過了幾個鬼子,走到了門口。門口的鬼子也睡著了,躺在地上,但一條腿高高懸起,擋住了海娃的去路。海娃試圖邁過鬼子,但是邁不過去。他又試了試,還是邁不過去。這時,鬼子的腳動了一下,海娃趕緊趁機邁了過去,跑到羊圈裡,取走雞毛信逃出了敵人的營地。

海娃在送雞毛信的路上,歷經艱險,他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讓我懂得:實現一個目標,完成一個重要任務的途中,必然會遇到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難。只要目標明確,意志堅強,總能找到戰勝困難的辦法,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雞毛信》觀後感4

今日,我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12歲的小八路海娃歷經艱險去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個放羊娃,也是個小八路。他每一天一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一次,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路上要當心,必須要親手把信交給山王村指揮部的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為能安全的把信交給張連長,沒想到路上還是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雞毛信怎樣辦」他急得滿頭大汗,一會把信藏在褲袋裡,一會兒塞進石縫里。忽然,他靈機一動,從身上撕下一根布條,把雞毛信捆在一隻老羊的尾巴下邊。鬼子看到了海娃,齜牙咧嘴的問:「你的,小八路的幹活」海娃搖了搖頭,「我是個放羊的。」鬼子見問不出什麼,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趕著羊群剛走不遠,就看見幾個鬼子追了上來,原先他們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隻藏有雞毛信的羊,老羊拚命掙扎。海娃想:「雞毛信會不會從羊尾巴里掉出來呀」於是,他對鬼子說:「老羊有什麼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來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幾只小羊烤著吃了。看著自我心愛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來。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們一齊睡覺。海娃翻來覆去怎樣也睡不著,「明天鬼子還要殺羊吃,雞毛信可怎樣辦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裡,趁著鬼子都睡著了,海娃輕手輕腳,細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雞毛信,飛快的向外跑去……

最終逃出來了!海娃興奮極了,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著山王村的方向飛跑。眼看著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壞了!雞毛信不見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邊回想一邊順著來路仔細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雞毛信嗎,還好好地躺在草地里!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聽見幾個鬼子嘰哩哇啦的在後面叫他,原先,鬼子今日要攻打龍門村,准備叫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條到處是石頭、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順著熟路,飛快地逃走了。他來到了山王村,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張連長按著信,帶著隊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樓,消滅了里邊的鬼子,取得了很大勝利。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此刻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必須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夢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雞毛信》觀後感5

今天,我在學校看了抗日戰爭《雞毛信》影片,它講的是12歲的海娃突破層層困難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他那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里。

《雞毛信》的主要內容是:小小年紀的小八路——一天傍晚,海娃腰裡插著羊鞭,拿著一桿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玩耍。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他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囑咐他:「你可千萬別弄丟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要把它送到山王村指揮部,一定要親自交給那裡的張連長。」海娃堅定地說:「爸爸,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順利地完成任務!」可是這個任務很艱巨,要把這封信送到,不僅要翻山越嶺,還要通過敵人的封鎖線,到處都是日本鬼子站崗放哨,於是他選了一條最安全的路,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這時候海娃馬上想到雞毛信:「呀!那可怎麼辦呀?」他心亂如麻,把信一會兒藏在石縫里,一會兒藏在褲袋裡,最後,他靈機一動,撕下布條把雞毛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用力地趕著羊群勇往直前。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見了,說:「小孩,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海娃心驚膽戰地說:「什麼小八路,我不懂,反正我是放羊的。」日本鬼子沒辦法,可是想到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這時海娃想:「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雞毛信的那隻羊可怎麼辦呀!」就在這十分關鍵的時刻,海娃一吹哨,羊群馬上轉身,跟著主人拚命地逃命。可他無論怎麼跑最後還是被日本鬼子抓到,被迫在一個亂七八糟的草房過夜。海娃又冷又餓,筋疲力盡,多想睡一會兒,可是他想:「過了今晚,可就沒有機會再逃跑了。」於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時候,躡手躡腳地逃了出去,但是沒想到又被日本鬼子發現,抓了回來。最後,當海娃努力把這一封雞毛信送到時,他再也堅持不住了,昏了過去。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機智——把信藏在羊尾巴後面、勇敢-不怕鬼子、意志堅強的精神感動,他不怕危險,英勇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回顧以前革命烈士的事跡,領會他們的精神,再接再厲,為我們新時代的生活增添一份樂趣,為社會增添一份快樂。

《雞毛信》觀後感6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12歲的小八路海娃歷經艱險去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個放羊娃,也是個小八路。他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一次,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路上要當心,一定要親手把信交給山王村指揮部的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為能安全的把信交給張連長,沒想到路上還是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雞毛信怎麼辦?」他急得滿頭大汗,一會把信藏在褲袋裡,一會兒塞進石縫里。忽然,他靈機一動,從身上撕下一根布條,把雞毛信捆在一隻老羊的尾巴下邊。鬼子看到了海娃,齜牙咧嘴的問:「你的,小八路的幹活?」海娃搖了搖頭,「我是個放羊的。」鬼子見問不出什麼,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趕著羊群剛走不遠,就看見幾個鬼子追了上來,原來他們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隻藏有雞毛信的羊,老羊拚命掙扎。海娃想:「雞毛信會不會從羊尾巴里掉出來呀?」於是,他對鬼子說:「老羊有什麼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來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幾只小羊烤著吃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來。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們一起睡覺。海娃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明天鬼子還要殺羊吃,雞毛信可怎麼辦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裡,趁著鬼子都睡著了,海娃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雞毛信,飛快的向外跑去……

終於逃出來了!海娃興奮極了,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著山王村的方向飛跑。眼看著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壞了!雞毛信不見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邊回想一邊順著來路仔細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雞毛信嗎,還好好地躺在草地里!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聽見幾個鬼子嘰哩哇啦的在後面叫他,原來,鬼子今天要攻打龍門村,准備叫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條到處是石頭、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順著熟路,飛快地逃走了。他來到了山王村,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張連長按著信,帶著隊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樓,消滅了里邊的鬼子,取得了很大勝利。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雞毛信》觀後感7

黑白的電影中,我看到,勇敢的海娃接受了父親給他的任務——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事情總不是一帆風順的,送信的路上,不幸遇到了敵人,他就將雞毛信藏在了羊的尾巴。可惡的敵人對他威逼利誘,他機智冷靜地面對了,沒有向敵人屈服,透漏一點消息,真是令我欽佩不已。而到了漆黑的夜晚,他又趁敵人熟睡時,偷偷地取回信逃跑了,看到這里,我真為海娃捏了一把汗。可當看到海娃再次被敵人抓住時,我心中又如同懸上了一塊石頭。海娃沒有絲毫的畏懼,敵人讓海娃在前面帶路,海娃便將敵人帶入了八路軍的埋伏,我不由地連聲贊嘆。敵人知道中了埋伏,掏槍打傷了海娃的手。最終,八路軍前來殲滅所有敵軍,救了海娃,海娃也完成了任務。

我們看到了海娃的勇敢與機智,堅強與冷靜,也看到了他對敵人的'憎恨和一顆敢於與敵人斗爭的心,他的確是勇氣可嘉。但我想說,這不應該讓海娃去完成。海娃的年齡僅僅十二歲,還沒有成年,不應該牽扯到無情的戰爭中來。為了消滅敵人去冒死送信不應該是讓孩子去做,他們不該有這樣的壓力,他們還有美好的童年,他們還很年輕。他們的心靈還是純潔天真的,而若將血腥與暴力裝進他們的心靈,豈不是帶給他們悲傷,扼殺他們純真的信念,破壞他們美好的世界。他們目睹流血的同時,心靈也在流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認為「匹夫」不包括未成年的兒童。即使是為了消滅敵人,即使敵人是多麼的可惡,我們都不應該讓兒童參加到殘酷無情的戰爭中來。兒童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但是,當他們羽翼未滿,含苞待放之時是不應該託付起祖國的興亡盛衰的責任,因為他們還要學習,還要成長,他們還沒擁有一雙健壯的翅膀可以承受得住暴雨的考驗。如果這時,他們負著重擔,手持利刃,上了戰場,與敵人進行斗爭。戰爭的可怕、流血會使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會使他們失去他們的快樂。而他們的生存能力不強,生命安全遭遇著極大的威脅,隨時都有可能倒下。這不是危言聳聽。

兒童,一個戰爭中受害最深又毫無能力抵抗侵略者的弱者,我們保護他們,並培養他們,用知識武裝他們的頭腦,播下愛國的種子。當他們長大成年後,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一顆滿懷著對敵人的深仇大恨、敢於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心。當他們站在戰場上,已不是當年手無縛雞之力的毛頭小孩,他們將會更有力量趕出侵略者,保護我們的家園。

在花兒開放之際,如果我們忍不住喜愛將美麗的花兒摘下,那麼,花兒會很快地失去它的燦爛與芬芳,不久必定枯萎。而如若我們將花兒留在它的枝上,花兒會更久地延續它的奼紫嫣紅。培養兒童,他們會在將來長大後更好地建設和保衛祖國。

《雞毛信》觀後感8

《雞毛信》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部電影,講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根據地龍門村有姓趙的父子兩人,父親是民兵中隊長,12歲的兒子海娃則是兒童團團長。一天,趙父讓海娃給八路軍送一封有關攻打日軍炮樓的雞毛信,海娃裝扮成放羊娃趕著一群羊,帶著信上路。途中,海娃遇上了敵軍,他冥思苦想,最後把雞毛信藏到了綿羊的尾巴下面,當敵軍走到海娃面前時,攔住了海娃,敵軍想要從他口中得到一些關於八路軍的信息。海娃肯定不能告訴他們,就說:「我不知道。」敵軍又問了幾個問題,還拿糖來收買信息,但海娃還是沒有說,敵軍沒辦法只好放了海娃,走了一會兒,日本軍官讓下屬去抓海娃的羊,眼看羊要被他們抓走了,海娃吹了個口哨,那些羊都掙脫出來,繼續跟海娃走,當他們再次抓住海娃時,逼迫海娃帶路,晚上他們吃了海娃的幾只羊,海娃趁敵軍熟睡取信逃跑,中間信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海娃也再次落入敵軍之手。這回,聰明勇敢的他將敵軍引入歧途,當敵軍發現上當時,用槍打傷了他的左手,這時,八路軍來了,海娃則把雞毛信給了張連長,就暈倒了,張連長看完信後,計劃讓兩批軍隊打日本鬼子,一批去攻打日軍炮樓。最後,八路軍把日軍打跑了。

從《雞毛信》中我發現海娃是一個沉著機智、勇敢堅強、愛國、認真負責的人。比如他落入敵軍之手時,把敵軍引入歧途;比如他不把雞毛信給張連長,絕不罷休;比如在面對敵軍的引誘時,還不說出八路軍的信息。他的這些品格都令我們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

看完電影後,媽媽告訴我:「我同事的女兒慧慧,上小學六年級,是組長,在一次收作業時,她組的一位同學沒有寫完,她沒有像其他組長一樣,把全組作業留下,讓組員寫完後自己交,而是她自己留下,等著組員寫完,收完這一本作業才離校,那時已經快中午一點了。」媽媽又對我說:「你要像慧慧那樣,做事更加認真負責,像海娃一樣,勇敢堅強。」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許多地區的醫護人員寫下請戰書,向疫情發生地進行支援,全國各地也向疫情發生地進行醫療物資支援。這裡面充滿著愛國和舍己為人的精神。而我們這些沒被病毒感染上的人,做到足不出戶,就是對祖國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爭中,我們要像海娃一樣,不把疫情戰勝,絕不罷休。

《雞毛信》觀後感9

他只有12歲,天天在山坡上一邊放羊,一邊放哨;他視雞毛信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積極地投身抗日救國……他是誰呢?他就是海娃,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抗日小英雄。

這個小英雄就是電影《雞毛信》中的主人公。這部電影十分好看,這個故事非常感人。看完影片,我牢牢地記住海娃送信時發生的一切:那天,海娃的爸爸讓他把一封雞毛信送到三王村指揮部,親手交給張連長。海娃毫不猶豫地接過雞毛信,趕著羊去送信了。不巧的是,迎面碰到了日本鬼子,海娃憑借自己的沉著、機智和勇敢,騙過了敵人,最後終於把這封雞毛信送到了張連長的手中,使八路軍成功地端掉了敵人的碉堡,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海娃就這樣完成了一個艱巨而又神聖的使命,他功不可沒。

觀看著電影,很多情節牽動了我的心弦。當海娃與鬼子鬥智斗勇的時候,我縱身跳起,連連點贊;當海娃在鬼子的魔爪下逃跑時,我為他緊緊地捏了一大把汗,擔心他被敵人看出破綻而對他下毒手;當海娃發現雞毛信不見了,回頭去尋找的時候,我真想把他拉回來,勸他趕快逃命吧;當海娃把雞毛信交到張連長手中時,我為他懸在心頭的那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我不禁為他翹起大拇指……

看完電影,海娃的形象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腦海中,他的每一個眼神,他的每一個動作,還有他的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頭,讓我不由地佩服他的冷靜,他面對敵人的狡猾、陰險與惡毒毫不慌張,始終沉著地應對鬼子一次又一次的盤問。如果是我的話,我早就嚇得魂飛魄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我也欣賞他的聰明,他逃跑後被鬼子在山腳下發現了,他故意在鬼子面前哭喪著臉,告訴鬼子自己看見羊跑了,才出來追羊。他真像一個演技高超的演員,演得這么逼真,竟然讓鬼子信以為真,讓自己化險為夷;我更喜歡他的勇敢,他為了去送雞毛信,從一個個熟睡的鬼子身上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跨過去,最終成功地逃了出去。換成我,我一定不會有這樣的勇氣,我肯定會縮在牆角不敢動彈一下……當海娃的形象越來越高大,越來越豐滿的時候,我不禁問自己:是什麼給了他機智和勇敢?沉思片刻,我明白了,那一定是因為海娃的心中有兩團熊熊燃燒的火焰,一團是對鄉親、對祖國深切的愛;另一團是對日本鬼子咬牙切齒的恨。愛和恨交織在一起,才使得小海娃無所畏懼,充滿了戰勝一切的力量。

一封雞毛信,一個光榮的使命,鑄就了一個小英雄。在這個國慶節之際,我要向他鞠躬!向他致敬!向所有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兒女致敬!我還要感謝像海娃一樣的英雄,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加倍珍惜現在,努力學習,長大後為建設祖國做貢獻,讓我們的國旗在世界各地高高飄揚!

閱讀全文

與雞毛信電影的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郴州哪個電影院好停車 瀏覽:758
韓國的redee演過的電影 瀏覽:897
美國機器電影能變成蛇 瀏覽:908
國內沒有美國電影 瀏覽:258
影院最新電影電視劇更新 瀏覽:504
鬼妻勿語2018泰國電影百度雲 瀏覽:520
電影萬大哥 瀏覽:705
日本一個打僵屍的電影 瀏覽:25
愛情電影要 瀏覽:112
反正電影票 瀏覽:13
真實國外電影 瀏覽:439
劉德華一生演的電影 瀏覽:862
歐美電影mp4 瀏覽:556
2016清新治癒電影 瀏覽:848
2017有啥電影好看的 瀏覽:306
中國的第一個彩色電影 瀏覽:693
僵屍類美國電影 瀏覽:708
敬漢卿拍的第一場電影 瀏覽:979
主動3d電影測試 瀏覽:12
日本懸疑類的電影 瀏覽: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