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張徹的電影
監制 《擂台》 (1984) 《九子天魔》 (1984) 《霹靂情》 (1985) 《過江》 (1988) 《江湖奇兵》 (1990) 《神通》 (1993) 導演 《阿里山風雲》 (1949) 《野火》 (1957) 《蝴蝶杯》 (1965) 《邊城三俠》 (1966) 《虎俠殲仇》 (1966) 《大刺客》 (1967) 《獨臂刀》(1967) 《斷腸劍》 (1967) 《金燕子》 (1968) 《鐵手無情》 (1969) 《大盜歌王》 (1969) 《飛刀手》 (1969) 《死角》 (1969) 《獨臂刀王》(1969) 《保鏢》 (1969) 《鷹王》 (1970) 《游俠兒》 (1970) 《十三太保》 (1970) 《報仇》 (1970) 《小煞星》 (1970) 《無名英雄》 (1971) 《拳擊》 (1971) 《新獨臂刀》(1971) 《雙俠》 (1971) 《大決斗》 (1971) 《年輕人》 (1972) 《群英會》 (1972) 《惡客》 (1972) 《馬永貞》 (1972) 《四騎士》 (1972) 《快活林》 (1972) 《水滸傳》 (1972) 《仇連環》 (1972) 《警察》 (1973) 《叛逆》 (1973) 《刺馬》 (1973) 《大海盜》 (1973) 《大刀王五》 (1973) 《憤怒青年》 (1973) 《盪寇志》(1973) 《方世玉與洪熙官》 (1974) 《朋友》 (1974) 《少林五祖》 (1974) 《哪吒》 (1974) 《少林子弟》 (1974) 《洪拳與詠春》 (1974) 《五虎將》 (1974) 《洪拳小子》 (1975) 《馬哥波羅 》(1975) 《逃亡 》(1975) 《八國聯軍》 (1975) 《紅孩兒》 (1975) 《方世玉與胡惠干》 (1976) 《蔡李佛小子》 (1976) 《少林寺》(1976) 《八道樓子》 (1976) 《唐人街小子》 (1977) 《江湖漢子》 (1977) 《射鵰英雄傳》(1977) 《海軍突擊隊》 (1977) 《射鵰英雄傳續集》 (1978) 《殘缺》 (1978) 《南少林與北少林》 (1978) 《五毒》 (1978) 《雜技亡命隊》 (1979) 《第三類打鬥》 (1979) 《街市英雄》 (1979) 《金臂童》 (1979) 《生死斗》 (1979) 《賣命小子》 (1979)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 》(1979) 《飛狐外傳》 (1980) 《鐵旗門》 (1980) 《大殺四方》 (1980) 《少林與武當》 (1980) 《射鵰英雄傳第三集》 (1981) 《碧血劍》 (1981) 《叉手》 (1981) 《神鵰俠侶》 (1982) 《五遁忍術》 (1982) 《俠客行》 (1982) 《沖宵樓》 (1982) 《神通術與小霸王》 (1983) 《撞鬼》 (1983) 《九子天魔》 (1984) 《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4) 《擂台》 (1984) 《霹靂情》 (1985) 《大上海1937》 (1986) 《西安殺戮 》(1987) 《過江》 (1988) 《江湖奇兵》 (1990) 《神通》 (1993) 《西行平妖》(1991) 配樂 《朋友》 (1974) 演員 《惡客》 (1972) 《應召名冊》 (1977) 策劃 《江湖奇俠》 (1965) 《鴛鴦劍俠》 (1965) 執行監制 《撞鬼》 (1983) 出品人 《怪人怪事》 (1974) 《吸毒者》 (1974) 《電單車》 (1974) 《後生》 (1975) 《義膽群英》 (1989) 《神通 》(1993) 編劇 《阿里山風雲》 (1949) 《永不分離 》(1951) 《野火》 (1957) 《黑蝴蝶 》(1960) 《脂粉間諜網》 (1960) 《游戲人間》 (1961) 《無語問蒼天》 (1961) 《賊美人》 (1961) 《珍珠淚》 (1962) 《桃李爭春》 (1962) 《野花戀》 (1962) 《潘金蓮》 (1964) 《血濺牡丹紅》 (1964) 《雙鳳奇緣》 (1964) 《蝴蝶杯》 (1965) 《魚美人》 (1965) 《怒海情仇》 (1965) 《鱷魚河》 (1965) 《宋宮秘史》 (1965) 《邊城三俠》 (1966) 《文素臣》 (1966) 《虎俠殲仇》 (1966) 《女秀才》 (1966) 《斷腸劍》 (1967) 《大刺客》 (1967) 《獨臂刀 》(1967) 《金燕子》 (1968) 《飛刀手》 (1969) 《獨臂刀王》 (1969) 《報仇》 (1970) 《十三太保》 (1970) 《快活林》 (1972) 《年輕人》 (1972) 《仇連環》 (1972) 《馬永貞》 (1972) 《四騎士》 (1972) 《盪寇志》 (1973) 《警察》 (1973) 《叛逆》 (1973) 《刺馬》 (1973) 《五虎將》 (1974) 《哪吒》 (1974) 《少林子弟》 (1974) 《朋友》 (1974) 《洪拳與詠春》 (1974) 《方世玉與洪熙官》 (1974) 《馬哥波羅》 (1975) 《八國聯軍》 (1975) 《紅孩兒》 (1975) 《洪拳小子》 (1975) 《方世玉與胡惠干》 (1976) 《蔡李佛小子》 (1976) 《八道樓子》 (1976) 《江湖漢子》 (1977) 《唐人街小子》 (1977) 《殘缺》 (1978) 《南少林與北少林》 (1978) 《五毒》 (1978) 《金臂童》 (1979)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 (1979) 《街市英雄》 (1979) 《雜技亡命隊》 (1979) 《第三類打鬥》 (1979) 《生死斗》 (1979) 《賣命小子》 (1979) 《大殺四方》 (1980) 《飛狐外傳》 (1980) 《鐵旗門》 (1980) 《少林與武當》 (1980) 《碧血劍》 (1981) 《叉手》 (1981) 《射鵰英雄傳第三集》 (1981) 《俠客行》 (1982) 《沖宵樓》 (1982) 《神鵰俠侶》 (1982) 《五遁忍術》 (1982) 《神通術與小霸王》 (1983) 《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4) 《大上海1937》 (1986) 《過江》 (1988) 《神通》 (1993) 《西行平妖》(1991)
❷ 少林五祖 馬超興
傅聲,生於1954年。他在邵氏兄弟公司拍攝的《洪拳小子》和《洪拳與詠拳》中表現出的頑皮和叛逆,深受觀眾寵愛,因而成為一名動作片明星。他的第一部影片是張徹執導的電影《警察》(1973年拍攝)。傅聲拍攝的《五郎八卦棍》搶先轟動歐美市場,為武打電影奠基海外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傅聲主演了39部功夫影片。他在後期的演藝生涯里,為自身的角色增添了更多的喜劇元素,極具個人魅力。傅聲成為邵氏兄弟公司的台柱子,是和香港嘉禾公司超級明星成龍勢均力敵的重量級武打明星。
傅聲於1983年7月7日因車禍不幸身亡,享年29歲。耐人尋味的是,傅聲在香港居住著李小龍位於九龍的房子,而他幾乎是在李小龍逝世(1973年7月20日)整整十年後英年早逝的。
傅聲-基本資料
本名:張富聲
藝名:傅聲
英文名:Sheng Fu
生辰:1954年10月20日
忌日:1983年7月7日
生肖:馬
星座:天蠍座
出生地:香港
傅聲-從藝歷程 傅聲傅聲原名張富聲,一九五四年生於香港。家中共有兄妹十一人,他排行第九,父親張人龍是一位香港富商名流,被封為「太平紳士」(香港殖民地時期英女皇封予香港華人的一種榮銜),在政治方面也是一位活躍的立法局議員,所以傅聲可說是出自名門。家中長輩期望傅聲能夠多讀書,他卻對演藝生涯有濃厚的興趣。
一九七一年,傅聲考進香港邵氏公司與香港廣播公司合辦的第一期演員訓練班,傅聲第一部影片是程剛(著名導演程小東的父親)執導的《十四女英豪》。由於傅聲的熱情、活躍、聰明,受到導演張徹的賞識,使之成為張徹第四代的乾兒子。七三年張徹在台灣創建「長弓公司」,把原准備給另一位導演的劇本《方世玉與洪熙官》收回,計劃由自己拍攝,以做為「長弓」的創業電影。張徹大膽起用傅聲做為男主角,結果一炮而紅,將傅聲的演藝生涯推向高峰。同年,傅聲因演《朋友》(張徹導演)一片,獲得二十屆亞洲影展「最有希望男演員獎」。
此後,傅聲在導演張徹所拍的《馬可波羅》、《少林寺》、《方世玉與胡惠乾》等武打片中,飾演重要的角色。在張徹導演的電影中,雖發揮傅聲的活潑頑皮之長,加入喜劇的成份,但也常使用具悲劇的喜感,所以傅聲在方世玉系列影片和《洪拳小子》所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是死亡。
傅聲深知身為一名功夫片的演員,沒有擁有一點真功夫是很難在香港影壇擁有觀眾,所以傅聲拜洪門傳人、著名功夫片導演劉家良為師,苦學武藝。傅聲在劉家良導演的《十八般武藝》、《御貓三戲錦毛鼠》、《五郎八卦棍》等片中,擔綱演出。誰料《五郎八卦棍》竟成了傅聲的遺作。
一九七八年九月拍《風流斷劍小小刀》、一九七九年九月拍《英雄無淚》功夫片時,後腦受傷,折斷了右腿,此後,他對九月懷有恐懼感。傅聲從少時就愛玩摩托車,開快車,這樣的嗜好也預警了悲劇的發生。1983年7月6日晚上10時30分,傅聲偕哥哥張震聲,弟弟張展鵬以及影星汪禹,一同由鄉村俱樂部駕車往清水灣道片場拍攝外景。他們四人分別駕駛兩部車,汪禹與張展鵬坐一部日本思域帶在前面,而傅聲和其兄長張震聲則乘座白色保時捷911型編號AD83跑車(此車為傅聲太太甄妮送贈給傅聲的生日禮物)跟隨其後,當時駕車的是張震聲,當他們途經香港清水灣一彎角時,不知何故傅聲他們的車突撞向山邊、車身翻側、車頭嚴重損毀、傅聲頭部及胸部重傷,送往醫院急救時,因腦部受到嚴重震湯,內臟受重傷,於7月7日凌晨證實不治,享年29歲。至於他的兄長雖亦受傷,但卻得以保存性命。
二十二歲時,傅聲與當時的著名歌手甄妮結婚,使用了整個美麗華酒店大堂,筵開二百餘桌,轟動一時,也成為人人稱羨的對象。從影十三年,拍片三十多部,多以功夫片為主,共有二十部。所飾演的角色多與其性格相似,頗有特色,尤其活潑俏皮的人格特質被導演張徹加以發揮,在動作片中引進喜劇的成份,影響後來的香港動作片甚大,也開成龍的先河,是他對香港電影的貢獻。在張徹所著的《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一書中,提到是和另一個年輕演員汪禹(亦是七十年代功夫片明星)斗快車撞山,傅聲因肋骨斷折刺穿內臟致死。
傅聲-個人榮譽 傅聲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五郎八卦棍》 Wu lang ba gua gun (1983-1-1)
《花心大少》Hua xin da shao (1983-1-1)
《龍虎少爺》 Treasure Hunters (1982-1-1)
《小子有種》 Xiao zi you zhong (1982-1-1)
《鬼畫符》 The Fake Ghost Catchers (1982-1-1)
《十八般武藝》 Shih ba pan wu yi (1982-1-1)
《御貓三戲錦毛鼠》 (1982)
《英雄無淚》 Ying xiong wei lei (1981-1-1)
《第三類打鬥》 Di san lei da dou (1980-1-1)
《魔劍俠情》 Return Of The Sentimental Swor (1980-1-1)
《絕代雙驕》 The Proud Twins (1979-7-19)
《冷血十三鷹》 Cold Blooded Eagles (1979-5-3)
《風流斷劍小小刀》 DEADLY BREAKING SWORD (1979-1-1)
《射鵰英雄傳續集》 Kung Fu Warlords II (1978-5-13)
《江湖漢子》(1977)
《唐人街小子》 Chinatown Kid (1977-12-2)
《八國聯軍》 (1976)
《少林寺》 Siu lam ji (1976-12-22)
《八道樓子》 Baat do lau ji (1976-4-16)
《馬哥波羅》 Marco Polo (1975-12-25)
《洪拳小子》 Hong quan xiao zi (1975-6-28)
《方世玉與胡惠乾》 The Shaolin Avengers (1975-1-1)
《朋友》 (1974)
《洪拳與詠春》 (1974)
《少林子弟》 (1974)
《少林五祖》 Masters of Death (1974-12-25)
《方世玉與洪熙官》 Fang Shiyu xing Hong Xiguan (197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