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破門觀後感四百字
要點:
1、簡要敘述這部影片的內容和情節
2、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範文:
《破門》講述2008年川西北山區的新明小學新來一位名叫喜哥的體育老師,面對山區留守兒童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為了讓孩子身體健壯、性格開朗、建立自信,他帶領孩子「zua 」(註:四川俚語,同「踢」)起了足球。
電影《破門》帶著我再次觸碰了那場不忍追憶的國殤,汶川十一年究竟承載了什麼,從《破門》里我看到了什麼是中國精神,什麼是國家之魂,民族之魂。魂者,人類力量的源泉,魂者,後代子孫的不屈不饒,魂者,是精神氣的追求。
《破門》的這道「門」不僅是足球之門,同時也是留守兒童孩子們的夢想之門與心靈之門,《破門》破開了大山裡的孩子走出大山的路,破開了封閉他們的精神世界的門。
電影始終貫穿的主線是質朴善良、堅強希望、守望扶助。把孩子們內心的傷痕、撕心的憂傷表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生死離別的鏡頭讓觀者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演員的真情實感。
㈡ 《大雪冬至》引人深思,關於空巢老人的電影還有哪些
《四個春天》當父母交給你生活的道理時,便是他老了的時候,同時是做子女的你該長大的時候。如果可能,每個人都願意做一輩子的子女,站在父母的肩膀下。但《四個春天》提醒你的,是珍惜你現在的福氣,去陪伴你的父母,簡簡單單的說一句,“還好嗎,想您了”。
電影《空巢》的鏡頭語言平實、剋制,擅長用生活細節表現人物狀態,全片將空巢老人、老年人孤獨死、電話詐騙等問題糅進趙老太太的生活,切中了現代人對晚景的焦慮情緒。
中國不乏聚焦養老問題的優秀影視作品,遠有講述村婦老無所依的《喜喪》、獲獎無數的《桃姐》,近有小成本製作的家庭紀錄片《四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