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心得體會應該怎麼寫

電影心得體會應該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7-25 20:29:05

❶ 看完電影的感想怎麼寫作文

1. 寫看完電影的感受作文怎麼寫

看你感悟的什麼作文呀 把你的讀後感 寫下

第十一、感悟(附一)

面對紛繁的生活,我們常常有許多感悟:當我們看見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到人的朝氣雀戚蓬勃與旺盛的生命力;當我們看見葉子從樹上落下,我們也許會感悟到生命的短暫,應該珍惜時光發奮進取……

在參與社會交往的歷程中,因睹物、見景、思人、歷事……總會引起我們內在思想情緒的變化,撥動我們情感的琴弦,因而有所感觸,有所領悟。怎樣的感觸和領悟在化為文字後能引起他人共鳴呢?唯有靠深刻獨特取勝。

一、因景而感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寫作中,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主觀情感和思想意志融入到景物之中去,使山水有情,草木含意。我們在觀花時懷人,賞月時思鄉,看海時可以感受博大,觀雲時可以感受飄逸,一切皆由景而感。

有時,景也昭示著一種自然哲理。這時寫感,耐逗要對景進行聯想和想像,賦予具體的景象以抽象的哲理。我們看到黎明,感悟它沖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陽,我們同樣感悟它孕育希望的艱難。

二、因物而感

文學作品中的物,或牽系著一個故事,或寄託著一段感情,或隱含著一個道理。在記物的時候,可借物言情,也可托物喻意,還可詠物明理。如一塊橡皮記錄著一段友誼,一聲問候承載著一份親情,一束玫瑰詮釋著一種愛意。

因物而感是一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構思寫作模式,作者描述事物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這個事物,而是為了引出一段感情,一種哲理。所以要在寫物之前,賦物以意;在寫物之時,為感蓄勢;在寫物之後,自然出感。如寫蓮花,其實是為了贊美高潔;寫翠竹,其實是為了頌揚虛心;寫黃牛,其實是為了昭示勤勞;寫蜜蜂,其實是為了謳歌奉獻。

三、因人而感

即從人的外貌、語言、行為、性格中尋找感點。可以邊敘邊感,在描寫中點綴自己的感受、感想。也可以敘後出感,在寫人之後,詳寫感點,借勢出理。我們可以因自己的衣食父母而感,感悟父愛的深沉母愛的偉大。我們可以因祖國的英雄兒女而感,感悟先烈的英勇後生的可畏。

四、因事而感

在記事之後,或就事論事抒發感想,或由事入理闡發感悟,是讓作文具有一種哲思之美的重要手段。嘗試爬山,可以感悟征服困難的滋味;體驗垂釣,可以感悟寧靜淡泊的境界。在由事寫感的時候,要對事件進行由表及裡的分析、挖掘,由一事提煉出一理,並且用精闢的語言予以點示。

五、因文而感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除了「讀後感」外,你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觀完某一展覽後還可以寫寫「觀後感」。在寫這一類感悟文章時,你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等弊病。

附一、感悟耐人尋味

一個人生活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有笑容,也會有淚水;有歡樂,也會有悲傷。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把我們生活中的那些苦辣酸甜寫進作文里,情節自然就有了波瀾。

一、感悟要有信度——真實

真實的感悟才能讓人產生共鳴,一旦有矯揉造作地痕跡,就收不到感人的效果。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要做到為情造文,而不是為文造情。

二、感悟要有坡度——自然

感悟不是對人或事物一見即發,而是有一個過程,必須存在關聯、過渡、蓄勢、鋪墊,否則會使人感到突兀,不易理解,更不會接受。

三、感悟要有深度——深刻

首先要對所描述的材料進行分析,找出可以生發開去的點,然後對材料進行提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展開想像和聯想,由此及彼地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蘊。

四、感悟要有濃度——感人

文章不是無情物,一篇好文章,往往滲昌歲賣透著作者真摯而濃厚的感情。感情濃郁的感悟就會在讀者的心頭打下深深的烙印,感情淺淡的感悟就會像過眼雲煙不留任何痕跡。

感悟無處不在!只有通過感悟,我們才能發現世界的奇妙,生活的精彩!只有通過感悟,我們才能發現世界是多麼令人神往,生活是多麼美麗

2. 看完電影的感想地作文

昨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放了兩部電影,一部叫《少林四小龍》,另一部叫《寶葫蘆的秘密》。我最喜歡《寶葫蘆的秘密》。

故事中王葆釣到了寶葫蘆。從此他自己不做題,總是讓寶葫蘆替他做題,就連考試也讓寶葫蘆替他。但寶葫蘆卻把蘇鳴風的答案和名字照抄到王葆的卷子上,結果被老師罵了一頓。以後王葆想什麼寶葫蘆就變成什麼,但寶葫蘆總是幫倒忙,王葆很生氣,把寶葫蘆扔到河裡。最後王葆憑自己的實力贏得了游泳比賽。寶葫蘆覺得自己沒用了,就離開了王葆。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靠作弊贏的,根本不威風,憑自己實力贏的才是真功夫。我以後要好好學習,不讓老師和家長失望。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3. 看一部電影的觀後感怎麼寫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4. 看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5. 電影觀後感應該怎樣寫

你覺得本片的重要人物有誰

你看完本片後,有那幾段情節,是你覺得印象比較深刻

以精簡的文字交代影片的內容

寫感想有一個重要的部份就是寫出內容摘要介紹,為什麽要寫內容摘要介紹 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看過這一部影片,寫出影片的摘要介紹可以讓別人對影片的內容有基本的認識,對你之後所抒發的感想,才會產生共鳴,了解你所陳述的內容.但是摘要最好不要超過感想的四分之一篇幅.

針對某一個情節發揮,清楚描述劇情

寫影片感想時,你可以只針對影片中某些精採的部分,抒發自己的想法,當然,你特別挑出的段落,一定是自己特別有感覺的部份.

昨晚有幸得到朋友給的一張光碟,看了目前未公映的《畫皮》,看完才發現人性是如此之美,心倘若沒有雜念,世上就沒有妖魔,人和妖的不倫戀,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亦如此凄美……

看完《畫皮》,有很多意外,每個人的表情都有著不同的內容。或意外、或驚喜、或沉思、或糾結、或反省……怎麼也想不到,《畫皮》竟然是一部有關人性、有關探討愛情真諦的影片。沒有了笑場、多了幾滴眼淚,《畫皮》就這樣在意外中上演著,前40分鍾在意料中講述著故事,沒有驚喜但也不讓人討厭。周迅的演技的確不錯,她出場時的妖媚註定了雪狐的悲劇,趙薇不再是那個嘰嘰喳喳的小燕子,她把一個懂愛的女人刻畫的淋漓盡致,陳坤扮演的王生在道德和慾望中努力掙扎,最大的驚喜是甄子丹,他的文戲帶給人太多的回味,孫儷的降魔王很討巧也很討喜,戚玉武的蜥蜴精毒辣不讓人厭煩,三男三女的六角情感糾葛復雜不累贅,動情不煽情,淚中藏著人性的閃光點,這是影片最抓人的地方……趙薇深愛著陳坤,她才是陳坤的王夫人,妖精周迅愛著陳坤,陳坤游離在趙薇和周迅中間,道德告訴他趙薇是他的夫人,但慾望又使她對周迅情有獨鍾…… 一心想做小妾的周迅被陳坤拒絕,趙薇為了深愛的陳坤,准備成全周迅時,周迅獻出了妖的原形,痛不欲生的趙薇為了不讓更多人死在周迅的手裡,喝過了周迅遞過來的毒葯,答應周迅提出的所有條件。趙薇含著淚只有一個請求:「王生(陳坤飾)很愛你,不要傷害他,不要再殺無辜的人……」「你根本不懂得什麼叫 *** 」這是趙薇對周迅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畫皮》在張靚穎的《畫心》中落幕……

《畫皮》留下了什麼?愛,原本就是這樣,每個人都對愛有不同的感悟,只是沒有了心魔,愛也許會無處不在……

6. 看完9d電影對科技發展的感想寫一篇作文

師們同學們,大家好,關於科技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這個辨題,我方辨友一致認為科技發展利大於弊。

人類的生存方式,20萬年前與10萬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3000年前與2000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600年前與500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今人與古人其實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現在與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樣。

是什麼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什麼讓人類開始了新的生存方式?我說,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發展才推動了人類的進程,是科技的發展才使人類有著這嶄新又美好的生活。縱觀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視科技的發展?回首過去,看四大發明,獨具鰲頭;觀天文歷法,為之驚嘆;覽趙州拱橋,設計精妙;窺《本草綱目》,東方巨典;瞻圓周率值,七位小數;眺絲綢之路,發展經濟;端青花瓷器,揚名海外。

科技發展是強國之路,科技發展是中華民族進步的第一動力,沒有科學,我們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科技,我們哪來的舒適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沒有科技的進步,我們哪能吃到雜交二號?我們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們哪能住進高樓大廈?問,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毋庸置疑,當然是利大!作何解釋?不用解釋!中華文明八千年歷史文明就是鐵證如山,歷史每時每刻都在改變,科技每時每刻都在發展。人類從茹毛飲血原始生活學會利用或燒熟食物,從依靠自然到繁殖飼養,從手無寸鐵到冶金煉石,這不都是進步,這不都是發展?如果是弊端大於利的話,那人類為什麼都還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進步?只有進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一個人不進步是可悲的,一個國家不進步是沒落的,一個世界不進步是黑暗的。

只要在不斷的進步中,人類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華。人類是渺小的,人類是脆弱的,他沒有龐大的身軀,沒有牛似的力氣,沒有烏龜的硬殼。

但上天給予了人類一顆聰慧的大腦,一雙勤勞的雙手,人類沒有坐享其成,而是選擇了不斷進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讓我們把今天的生活和十萬年前相比,我們是至高無上的;把今天和幾千年前相比,我們是居高臨下的;把今天和幾百年前相比,我們是幸福舒適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來是美好光明的。

幾千年來,從馬車變成了轎車、火車、飛機;從煤油燈變成了白熾燈、霓虹燈、節能燈;從海角天涯變成了近在咫尺、視頻聊天、滑鼠一點盡知天下事。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趕上了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這不光光是我們的祖先在進化時選擇了發展,選擇了進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我們今天的日子時有多少辛勤的科學家們用智慧甚至生命換來的。

因為法拉第,我們生活的周圍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電器;因為達爾文、因為孟德爾,我們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認知自己;因為扁鵲,因為華佗,因為李時珍,我們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我們周圍的一切,不都是他們給我們換來的嗎?生活如此舒適,生活如此愜意,生活如此美妙,我們的平均壽命比古代提高了30歲,看望親友甚至不用出家門,這不都是科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嗎?所以說,科技改變歷史,我們探討科技的發展利大還是弊大是不需要質疑的,因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說科技發展帶來了大氣污染、你說科技發展產生了白色垃圾、你說科技發展形成了氣溫變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後面的陰影就越暗,但就憑這些你就斷定科技發展弊大於利?「世異則是事異」時代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同,再說大氣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預防預案;白色垃圾,統一處理;汽車尾氣造成氣溫變暖科學家們也研發了太陽能汽車。

看看現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太陽能電池……環保節約的太陽能已經逐步進入千家萬戶,這不是科技在發展嗎?雖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類,環保家園的科技發展理念,無關痛癢,只要有弊端,科學家們同樣會想辦法去解決,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科技發展的步伐一刻也不會停止。科技發展,無可厚非,就是利大,這個辨題唯一的答案!就因為科技一直在進步,科學一直在發展,狡猾的詭辯,籠統的只言片語,無理的胡攪蠻纏都改變不了這個真理。

如果你說科技發展弊大於利,請問,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坐車來上課,不用中性筆、不用圓珠筆、不用鋼筆?你能在一周之內不看電視、不聽新聞,不看報紙,不讀書,不上網?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吃研發的雜交水稻?不吃麵食?不喝飲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為科技已經和你息息相關,已經和你密不可分!在請問,如果你給主席寫信,說建議停止一切科研活動,大家是送給你鮮花,還是那板專拍你?科技改變歷史,不錯的,沒有科技發展,我們的生活是無法想像的,我們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發展救了我們,是科學把我們從水生火熱的年代拯救了出來。我們更應該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說科技發展弊端累累?科技改變歷史,知識改變命運。

❷ 我和我的祖國這篇電影感想怎麼寫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作文【1】
我們的祖國有著56個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
我們的祖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從一個一窮二白的窮國到一個繁榮富強的亞洲強國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的考驗。我們的祖國在災難面前堅強不屈,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人民緊緊地攬於懷中,用堅強的凝聚力使我們的人民眾志成城,戰勝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勝利。
特別是改革以來,中國經濟的騰飛使人驚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座座雄偉的大橋,一幢幢高樓大廈,一條條高速公路畫出了祖國天翻地覆的變化。5.12大地震讓世人看到了祖國在災難面前無所畏懼、萬眾一心的感人場面。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實現了祖國的百年夢想,中國運動健兒出色的表現,為祖國增添了無窮的光彩,給世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邁入新的里程碑。
我們的祖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新一代要更加勤奮學習,積極進取,用我們的聰明才智使我們的祖國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明天。
我愛我的祖國,我祝福祖國媽媽永遠光彩奪目。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作文【2】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歌聲伴著悠揚的小提琴樂曲傳遍在中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
這是自2018年國慶以來火遍神州大地的快閃活動,吸引著全國民眾參與,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表達對祖國的愛。
這愛可以是縱橫萬里的大好河山,是橫跨五個氣候帶的多彩風光。東北的無際森林,華北的萬頃良田,江南的魚米之鄉,華南的熱烈風情,無窮無盡的美景,等著國人用眼睛去領略,一山一水的園林足以讓遊客流連忘返。
然而僅僅這么愛就夠了嗎?近代中國灰色的生活難道缺少這些綺麗的風光嗎?當帝國主義的鐵蹄踏上華南,其身後是無窮無盡貪婪的劫匪;當西洋巨劍的大炮轟開江南的大門,一個又一個「通商口岸」是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當日本侵略者在華北平原上獵殺,萬頃良田順而成了敵人的後勤;當美軍飛機越過鴨綠江向中國投彈,東北化為火海、地獄,人們卻只能在地上干嘆氣!積貧積弱的中國需要拯救,拯救中國的絕不是縱情山水的愛風景者,而是能幹肯干愛國報國的實干者們。
於是近代的先進分子引進技術,解放思想;戰爭中的張自忠將軍奮勇殺敵,以身許國;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建設者們焚膏繼晷,努力建設現代化國家:他們是真正的愛中國,他們愛的是富強的中國,他們愛的是屹立於世界之林的中國,在他們付出了淚與汗、血與肉後;在原子彈氫彈震天作響之後;在中國的實力硬起來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以前從不敢公開表達對祖國的自豪展示出來了,中國的富強讓發自內心的愛生出來了。
這才有外交部記者會上,外長義正言辭,斬釘截鐵地鏗鏘回聲;這才有拿著百年前中國外交官低頭嘆氣的照片慨嘆「今非昔比」;這才有新時代新生活背景下人們幸福的笑臉,人們笑的是龍騰於天的中國回來了,人們愛的是一個真正強大的中國。
愛她就讓她更強大吧!任正非掌握華為這樣的巨頭企業,心中想的仍是對我國教育體制的擔憂;王傳福當教授研究電池還不夠,他要開公司來讓先進技術普惠大眾……像這樣的改革開放中的實業家數不勝數,正是他們給我們做出榜樣,愛國就愛一個強盛的中國。
我心底不由想起汪峰在歌中撕心裂肺的吶喊:「我愛你中國,我親愛的母親,我為你流淚!也為你自豪!」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作文【3】
大江東去,浪淘盡,浩浩歷史長河洗盡了凡俗纖塵,洗盡了桎梏藩籬,華夏九州在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浮沉之後,在一代代的人一點一滴的修葺與傳承之下,日新月異。唯有那份愛國的熱情,亘古不變,薪盡火傳生生不息,在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與澳門回歸20周年交匯的偉大時刻,仍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光耀千古。
也許是命運的巧合,我出生的那一天正是澳門回歸的日子,就此,一顆愛國的種子便悄無聲息地埋進了我的心田,一條報國的路線便深深地扎進了我的人生軌跡。
我喜歡閱讀,愛書畫,閱讀和思考的確是每個人都不會虛度的旅程,我常流連於字里行間的好風好景,也常在書畫間覓得一個安靜的精神角落。莊周的汪洋恣睢、老杜的沉鬱頓挫、逸少之遒美健秀、三絕之靈運清秀……它們時常牽動著我的心弦,或讓我喜形於色、或讓我義憤填膺、或讓我潸然淚下,而這其中的情緒跌宕,常應歸咎於國家的興亡、仕途之坎坷。摩挲書頁,我們或可窺見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捧卷而讀,作者之愛國、報國之辛酸也常如一顆石子,激盪我心海。
古有張載橫渠四句胸懷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範文正於牌樓村驛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有「當代錢學森」潘建偉、黃大年等科學家在國家需要的時刻毅然回國,幫助國家在先進領域領跑世界;有故宮中的一群傳統手藝堅守者於細微之處展現大國之「工匠精神」。
先人的情懷撼動著現代人的心靈,先人的智慧指引著現代人的前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中華文化於千淘萬漉後煉下的精粹猶如橋梁,讓人思接千里,領悟愛國情懷;猶如翅膀,讓人心游萬仞,恍見報國之路。我亦於其中得悟一二,感時之遷,境之變,祖國之不易,由此而更加珍惜當下山河穩固、萬眾歸心之局面,更加希望以一己綿薄之力為祖國做出一絲貢獻。
我讀《陶庵夢憶》,悟得一些深情。《湖心亭看雪》中「崇禎」一詞是對故國的深情,談及於此,張岱的內心一定是隱隱作痛的,這是他不甘承認故國滅亡的表現,前人之述備矣。《方物》中「越中清饞無過余者,喜啖方物。北京則萍婆果、黃巤、馬牙松……遠則歲致之,近則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為口腹謀,罪孽固重。」這一段寫得真切直白,光是種類就足以令人食指大動。可後兩句卻毫無預兆地出現了一個轉折,彷彿在陳述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事實,「但由今思之,四方兵燹,寸寸割裂,錢塘衣帶水,猶不敢輕渡,則向之傳食四方,不可不謂之福德也。」以前的親朋俱在變為家破人亡,以前的良辰美景變為山河破碎,就連那些喜歡吃的、每天都能吃到的東西,都成了念想,甚至餘生都不可能再吃到,只能寫出來讓大家知道。這是味蕾對過往的眷戀,最朴實卻最深刻,最平常卻最沉痛;是這位天仙才子對舊河山的深情,對江山易主的憤恨和對國泰民安的嚮往。
我賞《祭侄文稿》悟得一些氣節。那是一生仕途坎坷,卻依然壯志不老、一心向國的顏真卿,在經歷了巨大的國難與家變後,難忍悲憤,揮淚振筆疾書所就。行文中有多處枯筆、錯筆,是他悲痛難抑,於夜燈下、至親之頭顱前,一遍一遍地回想沉痛往事,一字一字地將那刻骨銘心的國恨家仇訴諸紙筆,此時已然忘了墨已寫枯,忘了祭文之四字格式……它凝滯了大唐氣象走向衰敗半壁的歷史記憶,象徵著炎黃子孫不屈不撓的高貴氣節。因此,當聽到這件國寶中的國寶競被台北故宮私自借到日本做政治獻媚的消息時,兩岸人民無不為之憤怒。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承載了多少忠貞先人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而這些先人也曾像我們。這一代一代被稱為炎黃子孫的人們,在這片曠闊肥沃的土地上、在共同締造的安定國家裡相互影響著、滋養著,鼓起勇氣邁出新的步伐,笑面八方。

❸ 勵志電影下一個奇跡心得體會怎麼寫

篇一:《下一個奇跡》觀後感心得體會

下一個奇跡,深刻感觸;不是感觸主人翁最後成就了什麼樣的成績,也不是感觸主人翁為了什麼而努力,我在本片中感觸深刻的是他身邊一直支持和鼓勵他的朋友家人,我認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完全因為他努力,我認為最主要的是那些他在點點滴滴中積累的朋友及擁護者; 看完這部片子讓我想到曾經看過的一本書【人脈】人脈就是命脈,人脈就是財脈。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關於人脈關系網路的調查報告,其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他的專業知識,而87.5%來自他的關系網路。 毋庸置疑,在當今時代,人脈已經成為一個人獲得成功與財富的必備要素。一個人一旦創建了有效、豐富的人脈關系,他也就擁有了成功的基礎;其實想想我們現在這些人,活的都那麼現實,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純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什麼事情都看的那麼復雜,那麼的有心計,似乎無論是干什麼都要仔細的揣摩他到底是什麼意思,活的多累啊。什麼金錢、地位、名譽、馬屁都變成了實際,其實也不奇怪,在這樣的現實社會,自然而然的就會有著現實的人,外在的真的就那麼重要嗎?什麼事就非得看的那麼實際嗎,把別人都看成是壞人,你自己呢?你可曾想過啊?說的可能有點過激了;其實我只是想表達一個意思,我們都還年輕,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都需要有這樣的朋友親人,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未來的路上讓我們都相互扶彼此一把吧!

篇二:《下一個奇跡》觀後感心得體會
這部根據台灣超級演說家梁凱恩為原型製作的電影,從主人公17歲得猶豫症講起,迷茫、彷徨、開始上進、事業起步、自主創業、到最後取得成功。
觀看這部電影後,感觸頗多。我們在工作中存在著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要從何發展、如何發展,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一直彷徨。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我們沒有給自己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因為這個目標而一直堅持下去的執著、勇氣和決心。
我們在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斗的途中,會經歷無數的挫折,會經歷痛苦、低迷、恐懼。我們要選擇自我鼓勵,自我認可,學會跟他們相處,堅定自己奮斗的信念,不斷的繼續前進。不要因為失敗,而在痛苦中自我沉淪,這樣永遠走不出痛苦的陰霾。我們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但我們一定要成為世界上最會鼓勵自己的人,因為如果我們有夢想,而不鼓勵自己的話,那麼就不會有其他人來鼓勵你。
影片中,主人公為自己定下了在上海突破5萬人演講世界紀錄的遠大目標,這個目標最初讓他的朋友,同事都覺得遙不可及,難以實現。可主人公堅信,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實現的。他給自己的目標定下了十年的期限,在這十年裡,他不斷的奮斗和努力,堅定自己的信念,克服種種困難,不斷的為這宏偉的目標積存能量。終於,在他的第十個年頭,夢想實現了,成功的在上海舉辦了5萬人演講會,打破了世界紀錄,達到了一般人難以完成的成就。
奇跡來自熱血沸騰的目標!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敢設定太大的目標,害怕承受目標未達成時所帶來的失望。人生不是大膽的冒險,便是一無所獲,要為自己創造奇跡。
我們每個人都能是一個奇跡,經歷過不好的才能更體驗到美好。我們應該在自己的內心刻上自己一生的目標,當自己實實在在地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和明白自己要做什麼,自己已經在接近夢想了,我們要在有限的時光里,盡情燃燒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活得精彩。

篇三:《下一個奇跡》觀後感心得體會
很喜歡一句話,每天早上叫醒你起床的,不是床邊的鬧鍾,而是心中的夢想。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那件一想起來就會讓你熱血沸騰的事情,它能讓你為之不眠不休而不覺疲累,也能讓你三更半夜睡夢正酣的時候瞬間清醒。它能夠被付諸實踐,是現實而確定的目標,而不是異想天開的妄想。
電影《下一個奇跡》就是一個有關愛與夢想的故事,該片根據台灣超級演說家梁凱恩的真實經歷改編,將一個鮮活生動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展露在觀眾面前。
那一年,梁凱恩還不是超級演說家。
那一年,梁凱恩還是一個兩次想要自殺的深度抑鬱症患者。
那一年,梁凱恩還不是納斯達克上市的超越極限集團公司總裁。
那一年,梁凱恩還在麥當勞送外賣,賺8塊錢一小時的工資。
那一年,梁凱恩還沒有舉辦過5萬人的演講會。
那一年,梁凱恩還是一個在公眾場合一說話就害羞的內向青年。
那一年,梁凱恩19歲,高中換了5所學校,讀了9年都沒有畢業。
為了一個自己最愛的女人,為了一句漫不經心的承諾,為了身為一個男人的尊嚴,梁凱恩許下了要在上海舉辦五萬人演講會的夢想。這是一個從未有人完成過的壯舉,如果能夠實現,梁凱恩就是創造紀錄的人,亞洲第一,或許也是第一。
一個普通人能為實現一個目標付出多長時間的努力?為了實現在上海舉辦5萬人演講會的夢想,梁凱恩用了14年。
梁凱恩成功了。這個夢想給梁凱恩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呢?
十四年前,梁凱恩被父親趕出家門被迫獨立謀生。
十四年後,梁凱恩能給家人帶來做好的生活。
十四年前,梁凱恩的口袋裡一文不名。
十四年後,梁凱恩是跨國集團公司董事長,身價過億。
十四年前,沒有人知道梁凱恩是誰,最愛的女人也棄他而。
十四年後,演講台上的梁凱恩一呼百應,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這就是一個夢想給梁凱恩的生活帶來的改變。十四年,值得嗎?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你覺得你的生命中還有遺憾,趕快行動吧,是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來看看梁凱恩的故事,《下一個奇跡》,魔術般改變你的人生。
(觀後感 http://li.xiulibbs.com/guanhougan/)

閱讀全文

與電影心得體會應該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級虐心催淚感人動畫電影 瀏覽:827
百億電影推薦 瀏覽:195
2017年火的電影大全 瀏覽:162
四大名捕電影主演 瀏覽:956
像之後的歐美電影 瀏覽:300
歐美電影經典片段混剪 瀏覽:393
成龍用背砸門板是哪部電影 瀏覽:380
五年級兒童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780
中國和美國戰役電影全集 瀏覽:305
豬不戒電影網 瀏覽:339
曹妃甸電影院今日電影 瀏覽:270
如何從網路電影中截取5分鍾的片斷 瀏覽:291
電影院滿是 瀏覽:422
電影尋槍導演 瀏覽:347
2018最暴露的電影 瀏覽:284
超感人的法國動畫電影 瀏覽:170
美國電影11個字 瀏覽:179
美國拳擊被黑人打死電影 瀏覽:847
美國湖景娛樂公司出品的電影 瀏覽:660
我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