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導演都干哪些工作
電影導演是把文學劇本搬上銀幕使其成為影片的藝術家。他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總負責人。他負責調動並掌握電影這一綜合藝術各部門的創造力和積極性,用以協同地和諧地完成影片的創作。
電影導演在影片攝制階段負責組織和指揮工作。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導演首先要對劇本進行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藝術觀念,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通過對劇本的構思、寫作或修訂,將其作為未來影片的總設計圖。
導演還要組織攝制組的班子,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導演還要組織攝制組的班子,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通過排練,確定演員對角色的創造;審定各部門的創作規劃,集中和依靠各藝術家的智慧指揮拍攝,以實現預期的藝術效果。鏡頭拍攝中和完成後,指導並依靠剪輯部門,完成鏡頭的組接和聲畫合成。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和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電影是綜合藝術,只有經過導演的集中和再創作,使各門藝術成為創造銀幕形象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調動各創作部門的創造性,運用各種藝術要素,拍攝出一部完整的影片。
『貳』 電影和電視劇導演拍戲時每天分別做些什麼工作,要具體的.
分類: 娛樂/明星 >> 電影
解析:
導演的職責和工作:
1、籌備階段:參與劇本的構思,寫作或修訂,把劇本琢磨透,查閱相關資料,體驗人物生活、環境、習俗,並選外景;
(1)研究劇本;(2)遴選演員;
(3)寫導演闡述,並向攝制組全體成員講解,並進行討論,達到統一認識。
導演闡述是導演對未來影片或電視劇描繪的藍圖,是導演創作意圖和完整構思的說明,也是導演的綱領性的整體設計。
導演闡述從內容看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對劇本的立意,主題思想、時代背景等方面的闡述。
對劇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對劇中矛盾沖突的理解和把握。
對未來影片風格樣式的定位。
對節奏的處理。
對表演、攝影(像)、美術、化妝、服裝、道具等創作的構想和造型設計的要求及審定。
對音樂(作曲)、錄音、剪輯等各創作部門的提示及審定。
對劇中需要運用特技處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與特技部門協商處理。
(4)選景
(5)創作分鏡頭劇本:削弱、淡化、刪減;突出、強化、豐富、增補。
2、實際拍攝期:指揮現場拍攝,耐心啟發、誘導演員的表演,同時協調各部門的關系。
(1)在製作期一定要控制好進度。(在時間和預算間尋找平衡點)
(2)和演員以及所有的劇組成員友好相處。
交代機位、干練(試著讓攝像機跟著演員走位)一定要記住:最值得豎蠢關注的事是攝像機前發生的事!
積極和演員溝通(站在攝像機旁給演員說戲)
解決好工作人員和劇組之間的利益糾紛。
3、後期製作:指導和依靠剪輯洞清部門,完成鏡頭的組接和聲畫合成等後期製作,直至通過送審
(1)看工作樣片,和剪輯師商量如何(納纖前剪輯)操作。(到放映室)
(2)對剪輯後的毛片進行評估,確定剪輯師的剪輯是否與自己的構思一致。
4、發行期:配合製片人和宣傳人對影片進行商業發行運作,直到發行上映。有時還要參加宣傳活動。
『叄』 導演在拍電影中都要幹些什麼
1、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 2、選演員; 3、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揮現場拍攝工作; 6、指導完成後期製作 7、參與宣傳計劃
『肆』 導演是干什麼的
導演是指製作戲劇或影視片的過程中,組織和指導演出工作者的人,是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
導演是一項操作性強的工作,特別表現在拍攝現場。現場拍攝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導演要在拍攝現場將各部門的創作人員協調在一起共同完成創作任務。
因此,在現場拍攝時,不僅要傾注全力來實現自己的藝術構思,而且要花大力氣施展自己的組織才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藝術質量。
導演的工作
1、研究劇本
攝制組建立後,導演的任務是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以及查閱與劇本相關的文字資料與形象資料,並在攝制組內進行討論。
2、遴選演員
電影或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是靠演員創造的,演員自身的角色直接與觀眾見面,所以演員的得失成敗也關系著整部戲的得失成敗。
3、寫作導演闡述
導演闡述是導演對未來影片或電視劇描繪的藍圖,是導演創作意圖和完整構思的說明,也是導演的綱領性的整體設計。
4、選景
一般來說,室內景應由美工根據劇本的內容和導演意圖進行設計,經導演審定後在攝影棚內進行搭建。
5、創作分鏡頭劇本
分鏡頭是導演用於現場拍攝的藍本和依據,也是導演為文學劇本的二度創作。
『伍』 導演的職責是什麼
導演職責:
1、導演與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負責整部劇的藝術准則;
2、與製片人聯合提名和推薦演員角色人選;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導現場拍攝工作;
6、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7、指導拍攝現場的燈光、劇務、演員、攝像、 錄音、 美術、 化妝、 服裝等各部門工作。
導演就好比軍隊的最高指揮者,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視作品的風格,也往往體現導演的藝術風格和性格,更能體現出導演看待事物的價值觀。
(5)電影導演做什麼擴展閱讀:
在電影未出現之前,相對戲劇歷史的源遠流長,導演身份的出現和確立是很重要的——這至少說明,只有在戲劇的各種物質和精神要素都有了相當的積累發展後,才需要導演來統一各戲劇元素,來組織演出。一般戲劇史公認的第一位導演是德國的梅寧根公爵。
在導演誕生之前,組織演出的工作由劇作家、富有經驗的主要演員或劇院經理來擔任。隨著戲劇自身的發展,戲劇導演的定義也在與時俱進。回顧20世紀戲劇史,有一點毋庸置疑,即導演的權威和作用在戲劇演出中越來越重要。
十九世紀末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創造了電影藝術,二十世紀初英國的約翰·貝爾德創造了電視技術,影視的出現使導演的再創作以影視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文學劇本的構思,對導演影視作品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
然後物色和提案提議選擇演員。並根據具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視作品總的創作計劃。
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視作品全部攝制完成為止。藝術上沒有服從領導和聽命指揮,導演也不是片子的教頭,導演的意義就是組織片子的安排人之一和片子的指導員,相當於大隊中的大隊輔導員和軍隊中的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