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溫經典《卡薩布蘭卡》
這是一部黑白的、經典的、令人心醉的愛情片。
這是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故事或者說是兩個男人愛上了同一個女人。
關於道德,關於正義,關於愛,關於放手,關於成全…
這部電影,1942年11月26日在美國上映。導演是邁克爾*柯蒂斯。主要人物瑞克,伊爾莎,拉斯羅,警長雷諾。這四個人物,都極富個性,即便是黑白片,都看的人盪氣回腸。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也想到了電影《亂世佳人》與《珍珠港》,這都是以戰爭為背景的影片,其中均穿插著纏綿悱惻的愛情,也可以說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與典型愛情。
《卡薩布蘭卡》,也是。以戰爭為背景,以愛情為主線,故事圍繞著摩洛哥的一座城市卡薩布蘭卡展開,情節緊湊,矛盾鬧塵突出,台詞出彩,擁有好萊塢大片的一切元素,非常精彩。曾獲得194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啟毀,最佳劇作獎。
有一首經典的英文老歌《卡薩布蘭卡》,大家可能都聽過。好多人,以為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其實不是。這是後來的音樂人貝特*希金斯創作的。他也是看了這部電影被感動,寫了這首歌。獻給了他的悄彎備女朋友,這個女朋友後來成了他的妻子。當然,這是另外的愛情故事。
我們還說《卡薩布蘭》,不看電影,光看這名字,就讓人聯想到浪漫的、美好的愛情,猜測是個能產生浪漫愛情的地方。
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愛情故事呢?
這就必須說到二戰。那個時候,戰火紛飛,很多歐洲人逃往美國,而去美國的重要的一個中轉站就是卡薩布蘭卡。
在卡薩布蘭卡有一家酒館,非常有名。很多人,都會去那裡,或喝酒或聽音樂或和朋友談事。
酒館的老闆是瑞克,一個沉穩,內斂的城府極深的商人。他的一張臉,像大理石一樣,沒有表情,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那種。
他手裡,握有兩張去往美國的通行證,買了之後,可以發大財。
無巧不成書。這個時候,有兩個不速之客走進了他的酒館。一個是捷克反納粹領導人拉斯羅,一個是他的妻子伊爾莎,也曾是酒館老闆瑞克舊情人。
他倆的到來,如同引爆了炸彈,炸響在瑞克的心裡。
曾經在美麗的巴黎,瑞克和伊爾莎一見鍾情,兩個人愛得如痴如醉。為躲避納粹鐵蹄蹂躪,他們相約出逃。在風雨交加的火車站,伊爾莎失約,只留了一張紙條。痛苦的瑞克,只能獨自離開。
他們都以為,此次離別,就是天涯海角,終生都不會再見。
可,歷來就是造化弄人。山與水不相逢,人與人總相遇。他們再次重逢。就如同瑞克所說的「世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有那麼多的酒館,她卻走進了我的。」
那麼,這個時候,瑞克陷入痛苦的糾結之中,怎麼辦?人人都覬覦他手中的通行證。
而,拉斯羅和伊爾莎找瑞克,也是為了通行證。
尤其,是伊爾莎,當再次見到瑞克的時候,眼神中的迷離與深情,使得他們之間的舊情復燃。也解開了瑞克的心結,明白了當年伊爾莎為什麼失約。
原來,在巴黎的時候,伊爾莎的丈夫被抓入獄。後來,傳來消息說,她的丈夫死了。孤獨無助的她,偶然邂逅瑞克,兩個一見鍾情,愛的死去活來。後來,當他們相約離開時,她的丈夫正好回來了,於是,她選擇留了下來。
那麼,怎麼選擇?是選擇自己和伊爾莎一起坐飛機離開?還是成全別人,讓拉斯羅帶著伊爾莎離開?
故事,千回百轉,跌宕起伏,只到電影的結尾才告訴我們答案。瑞克成全了拉斯羅與伊爾莎,讓他們遠走高飛。
為了這一切,不惜買了自己的酒館,打死了一個德國軍官,最後和自己的好朋友警長雷諾一起離開了卡薩布蘭。
最後,當伊爾莎問?為什麼不把我留下來時,瑞克說,「我們擁有永遠的巴黎」。
多麼美好的回憶,也只能留在過去。
當片尾的字幕閃過的時候,我想起了一個電影編劇老師說過的兩句話:第一,拍電影,幸福的,波瀾不驚的愛情是沒有人想看的。第二,電影中所謂的刻骨銘心、琴瑟和鳴,花好月圓的愛情是不存在的,那樣的愛情像絢爛的朝霞,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
❷ 老電影《卡薩布蘭卡》為什麼值得看很多遍
在好萊塢劇作家兼編劇教練羅伯特·麥基的「故事」課程中,他一點一點地完成了這部電影,並比以前更仔細、更專業地欣賞了《卡薩布蘭卡》的魅力。這部電影需要六個多小時,這是一次非凡的電影觀看體驗。因此,你將有機會仔細體驗影片的敘事、節奏、構圖、台詞、角色、表演等重要元素。如果你願意花一些時間一點一點地品味一部電影,你不妨試試。小編覺得老電影《卡薩布蘭卡》值得看很多遍的原因如下:
5、麥基老師認為,《卡薩布蘭卡》塑造了一個非常成功的角色:亨弗萊·鮑嘉飾演的瑞克。他從一開始的有點冷漠、狹隘,到伸出援手給予幫助,再到最後為了愛與情懷而捨身冒險,他完成了一個很好的角色變化。看完就會覺得,瑞克魅力四射,源於他內心的愛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