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完《後會無期》覺得這部影片怎麼樣
《後會無期》截止到7月29號的票房是3.64億,光這個數字扣掉稅款以及交付給電影基金和電影院包括宣發費用,以業內常說的1比3比例來算,片方可以收到1.2億,也就是說《後會無期》已經早早的開始盈利。影片拍攝時的投資預算是3000萬後來追加到5000萬,兩個投資方都來自韓寒的好友路金波(果麥文化傳媒)和方勵(勞雷影視),而方勵收購的比利時團隊提供的遙控無人機設備正是影片中為啥有那麼多俯拍鏡頭的主要原因。博納電影公司在電影後期也成為出品方,主要貢獻電影的院線發行和宣傳,同時博納老總於冬給提出了3.5億(剛好與上面的3.64億對應下)保底票房的條件,這個保底票房的意思是指假如《後會無期》的票房因為被吸入淋逼哪怕撲街到只有1塊錢,博納都會以3.5億票房來做分成。
而韓寒本人並不對投資方面有多大的參與,片中唯一主觀性質的植入廣告是那輛大眾汽車,因為韓寒本人是大眾333車隊的隊員並奪得多次冠軍,其餘那些據說是無意掃到,後來官方去談成為了贊助商和植入廣告。另外兩個植入廣告大夥可以自己猜,三個植入廣告也將成為韓寒今後電影的上限。韓寒在電影拍攝中不斷打破常規,他兼任導演和編劇,但整部電影沒有監制,他可以署名但他無視之,同時他本人不收編劇和導演的費用,只在電影成本回收後的盈利不分進行收成。電影只有一稿劇本就開拍了,然後永遠都是臨時改(王家衛笑而不語),製作方式是類似美劇那樣的邊拍邊剪輯邊改,出現問題可以即時補拍,後期只花了一個月,取景的拍攝順序是從西到東,東極島才是拍攝的最後一站。總而言之,韓寒在貼上作者導演的標簽時首先是個集權演,像他這樣的一意孤行新人導演千萬不能學。《後會無期》的電影文本不是傳統的情節劇,同為公路片並帶有喜劇色彩的《泰囧》是典型的情節劇,以「囧」的態勢為階梯逐步提高戲劇性,作為喜劇電影《泰囧》的戲劇性的體現就是搞笑的誇張程度。但韓寒卻是故意舍棄了電影的戲劇性,明明主角的幾四次遭遇都伴有謊言欺騙和分離告別但全都以很平淡的方式結束了,而這種情緒也隨之飄飄如煙。很多人都在抱怨影片略悶,其實影片的悲觀和絕望是一步步加強的,從滿懷希望的離開滯後的東極島開始,先是平靜的與周沐告別,接著是帶著強烈不舍的與蘇米別離,然後是摧毀愛情希望的「世間所有的情侶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直到最後信任終結,被騙車到兩人大打出手。可以說電影從入世開始就是無限走入了悲觀抑鬱的氛圍,但是韓寒那些標志性的段子顯然摧毀了意識上累計的情緒。韓寒有意在創作劇本的時候規避類型片的戲劇性,卻忘了自己的冷幽默可是喜劇的象徵,絕大部分觀眾肯定會因為那些金句下意識的就劃入喜劇的范疇。但更大問題是電影過於依賴與對白傳遞信息缺少了電影化的表達,雖然攝影機橫移(典型的是與周沐見面那一段長鏡頭),俯拍(攝影機與地面垂直的俯拍也可稱扣拍),對稱構圖,大全景的重復出現看上去很文藝,但也只不過是韓寒努力在證明自己不僅僅是跨界的小伎倆。全片除了那顆鹵蛋並沒有其它的局部特寫,特寫鏡頭的基本功用就是強調某個元素,韓寒沒有想到或是說嘗試用到特寫便是在說明他並沒意識到這些由他編劇的情境里是否有真正值得突出的重點。而台詞太多本該也不成為挑毛病的主因,伍迪艾倫和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里都可以出現半個小時就兩個人話嘮卻依然精彩十足,《後會無期》的問題在於台詞太過想當然,有些話並不真正適用於角色的情境,但是韓寒覺得這話很有趣有點深刻就用上了,但其實觀眾一笑就拉遠了故事的代入感。
四段小品式的遭遇其實有荒誕的也有現實主義的,但電影又是悲觀的氛圍加上喜感的台詞,而電影的荒誕現實主義走入悲喜劇的范疇時,由於打一開始就缺少戲劇性的摻入,韓寒選擇把克制貫徹到底,但有些戲顯然不適合,不然便不會有那麼多觀眾覺得悶了。剋制用的最對的地方是袁泉那一場戲,把一出狗血敘用寡淡的方式敘述,明明內心暗潮湧動還要裝得波瀾不驚,「喜歡就要放肆,愛就要剋制」這話單一拿出來我覺得可以直接刪掉,但是袁泉說這句前的短短靜默頓時能讓人心萎,因為瞬間把兩人之間的情感態勢給逆轉了。而且打檯球時的分鏡和調度,攝影的變焦選擇,袁泉作為常年話劇演員的經驗讓我驚喜到幾乎可以忽視韓寒在這部影片中的其它過失。
B. 韓寒的後會無期在台灣票房多少有人知道嗎
最終票房6.5億。
《後會無期》6.5億,投資方凈賺1.2億。
後會無期的投資人方勵詳細算了一筆賬,按照《後會無期》的票房分成,院線分走了60%左右,製作方只分到40%,扣除各種電影稅收,利潤空間只有30%。6億票房,分到片方也就2億,扣掉發行成本3000萬和製作成本5100萬,剩下約1.2億,製片方開始分帳,於冬拿走40%,韓寒、方勵、路金波三家分60%。(因為於冬上來就賭票房3億五以上,如果達到4億以上他分四成)算這個帳的話,博納賺到四千多萬,分走了大頭。
C. 電影《百鳥朝鳳》刷爆朋友圈,票房已過千萬!評分為什麼很高
《百鳥朝鳳》講的是傳統文化的故事,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取得如此的高分,很大程度上是在向電影未上映就去世的導演致敬吧。另一方面就是為了給予這樣的電影人一個鼓勵。
除此之外,別無他因
D. 百鳥朝鳳:賺錢就是順帶的事,我們要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
即使我沒時間,即使我是漫威的死忠粉,我還是擠了時間去看了《百鳥朝鳳》。
先說說剛開始電影為我們展現的場景。他們讓我想到了我童年在農村的那個時代,那個吃水果不需要洗,只需要拿衣服擦擦,想到了那些抓癩蛤蟆抓龍蝦的時候。那裡到處都是平房,村莊矮矮的,一眼就看到了頭,一眼就看到了村頭歪歪溜溜的紅色油漆寫的小店兩個字。那個小店裡最貴的雪糕的也就兩毛錢,可是我從沒吃過一毛兩毛的雪糕,我總覺得特別好吃。我想起來站在地頭等著家裡的大人,聽著布穀鳥叫(電影里有其他的鳥叫,奈何我不記得),吃著大guoliu,還有和小夥伴一起找的毛因,酸溜溜。
我懷念夏天的樹蔭,可比現在的空調舒服多了,尤其風一吹,你會覺得人生終極的享受不過如此了。
游先生被老爸的夢想被送去了學嗩吶,雖然不擅長,沒天分,可是他努力,練基本功就比別的人多了那麼些時間,可是那又怎麼樣呢?最後還不是他最出色。我們何嘗不是,一直希望自己是學霸,可是天資不夠,努力來湊。過程很艱辛,結果很開心。在我看來,即使結果沒有成功,沒關系,我們再來一次嘛。這個世界有多少人是有天分呢?與其在那憂傷自己的天分,不如馬上付出行動,我們可以努力啊,我們可以多花時間哪。
游先生,在嗩吶最火的時候選擇了嗩吶,在它開始落寞的時候,選擇了堅持。每次別人叫他放棄他都回應一句話,我對我師父發過誓。我想,即使他沒有發過誓,他也會堅持下去。幾年前,新周刊有本特刊,叫做些無用的事。劇中,焦老先生也說,別光想著錢,這不是錢的事。這樣恰恰符合了方勵的演講。他說,你心裡把賺錢放第一位的東西,肯定賺不了錢的,錢是順帶的。錢是拿來買快樂的,這句話很有意思,我們現在其實很多人是拿快樂來換錢。這也讓我想到木心也說過,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好事,有錢賺,還能自己喜歡。在我看來,這兩個觀點實質是一樣的。
我們永遠都在什麼專業火的時候一窩蜂的去學一個專業,而往往我們學完了以後,物以稀為貴的定理就冒出來了。我大學那年,財經最火,總有文章什麼類似最好找工作的十大專業類似類似,總有財經。當我畢業傻眼了,太多文章冒出來說,最難找工作的專業,哈哈。當年特想學心理學,爸媽死活不給學,現在經常看到新聞說什麼稀缺崗位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之類。
倒是我弟弟上學的時候,就是要學自己喜歡的計算機,不管什麼熱門,只鑽研專業。現在畢業剛滿一年,已經計劃著第二次漲薪。收入是我的好幾倍,買東西也是毫不手軟。我記得,季羨林老先生學的梵文也是,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賺錢不賺錢。賺錢不賺錢,你不那麼緊盯著它想,自然就賺錢了。賺錢就是順帶的事情。
很多人看百鳥朝鳳是因為方勵的那一跪,太多人冒出來說,這是作秀,這是炒作。我想起了他的演講,人生成功是什麼,就是快樂。你說他為了炒作跪,我不信,他只為他的快樂跪。他如果只為了多排片多票房,直接投資商業電影啊,為什麼要去做這種文藝片。我上一次看這樣的文藝片還是王小帥的《我十一》,為什麼這種片市場很少,因為不賺錢嘛。而為什麼要拍這樣的片,為了我們的文化。電影從來就不只是賺錢的機器,很多電影承載著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信仰,我們的夢想,你說這些賺錢嗎?你說它能當飯吃嘛?還是方勵那句話,賺錢,就是順帶的事。嗩吶,這就是我們的文化,這是我們的根哪!你說,根能當飯吃嗎?我說不能,可是沒有根,就沒有我們。
越來越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還真這就是那麼回事,特別美,並且特別多。我們總喜歡去研究外國那些,我們總覺得別人就是好,從而不去珍惜自己所有的,說句新聞聯播里的話:我真的為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