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牛群當官為何沒「牛」起來
原本是個頗受人們喜愛的相聲演員牛群,在3年前,卻放下相聲職業,硬要「下嫁」安徽蒙城做官,當上了副縣長。我原以為,牛群離開北京直奔貧窮地區當官,他一定會「牛」起來的,而且對他的這一壯舉感到由衷地敬佩。誰知道,3年下來,牛群當官競沒有「牛」起來,而且還遭到了許多人的指責。 要說牛群當官沒有 「牛」起來的表現,從最近媒體的報道分析來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其政績不突出,沒有升任為縣長,至今還是副縣長之職。我們相信,如果牛群在蒙城乾的真「牛」的話,蒙城的人民和蒙城的上級組織,會重用和提拔他擔當重任的。二是牛群沒有嚴格執行黨和政府關於領導幹部不得兼任企業領導職務的規定,竟有5個董事長的頭銜。三是牛群在遇到挫折時,竟忘記了自己是副縣長的身份,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債主們的追討聲中曾一度在蒙城消逝,不敢面對現實,不能坦誠對待人民群眾。四是從目前媒體在各方面的報道來看,牛群雖然在蒙城幹了3年,但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目中沒有很好的口碑。實踐證明,他在蒙城沒有干出讓老百姓信服的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呢?從媒體的報道分析來說,一是他並沒有真正靜下心來老老實實地當副縣長,而是還身兼數職,什麼相聲、攝影、出版等啥都干。二是他並沒有一門心思全身心地投入到為蒙城縣人民脫貧致富、發展工農業生產上,缺少「儒子牛」的實干精神,而是把心思用在了辦企業撈錢和個人出名上,要不,除了副縣長之外,還要了5個董事長的頭銜干什麼?三是沒有能做到「在什麼山唱什麼歌」,作為副縣長,「執政為民」的精神境界不夠高。有人說,牛群在蒙城為了要「大展宏圖」,一時間,什麼都干,使「蒙城簡直成了牛群的『後花園』,政策隨便給,土地隨便圈」。然而,有了如此優越的條件,他卻沒有干出象樣的政績來。 說相聲,是一門藝術,而且是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喜聞樂見的藝術。然而,當縣長可就不是一門藝術了,盡管它有一定的領導藝術,但它絕不等同於說相聲。一個人比如牛群能說好相聲,但未必就能當好縣長;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能當好縣長,也未必能說好相聲。因此,牛群當官沒「牛」起來,對此,我們也沒必要去大驚小怪的。現在的問題是,一個人關鍵的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失敗了沒關系,只要能從中認真的吸取教訓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