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調出最好的電影重低音效果呢
1、在設置杜比音效的十段均衡器時,為了獲得最佳的重低音效果,您需要調整低頻段。將29Hz和59Hz段調高,以增強震撼感。同時,將119Hz和227Hz段也調高,以提升低音的清晰度,不過調得過高會導致聲音變得悶。
2、中低音部分,474Hz段應保持平衡,而947Hz和1889Hz段則用於調整人聲。中高音部分,3770Hz段調高可增加通透感,而7523Hz和1501Hz段則是調整高音的部分,適當提高這些頻率可以獲得更尖銳或更細膩的聲音。
3、為了達到重低音的效果,可以嘗試以下均衡設置:所有頻段起始時都應該平衡,然後根據個人喜好進行微調。具體來說,可以設置為:9 9 6 5 4 0 0 4 5 8,這代表每個頻段的相對音量。
4、以下是一張杜比音效重低音效果的截圖,您可以參考這個設置來調整,以獲得不錯的低音體驗。
㈡ ps如何調電影藝術效果圖_調出具有藝術效果的電影效果圖
製作Photoshop電影藝術效果圖,關鍵在於模擬電影膠片的質感和色彩。首先,選擇一張具有電影感的原始照片,例如具有強烈情緒或故事性的場景。打開照片後,首先調整色調和對比度,以達到電影膠片的視覺效果。可以使用曲線工具來微調亮度和對比度,使畫面更具層次。接下來,通過調整色彩平衡和飽和度,賦予照片特定的色彩調,如復古、冷暖對比等,以增強電影感。
還可以添加顆粒效果或輕微的噪點,可以模擬傳統膠片的質感。為了進一步增強效果,還可以使用模糊工具,在局部區域製造焦外效果或動態模糊,以突出主體或營造運動感。最後,適當的裁剪和構圖調整也是不可忽視的,這有助於強調照片的電影氛圍。通過這些步驟,就能製作出具有獨特電影藝術風格的效果圖。
ps調電影藝術效果圖方法步驟
首先看看成片和原片對比:
▲ 器材:佳能6D + 佳能35mm f/2 IS USM
原片分析:明暗關系不突出,色彩灰暗,細節有待處理。其實本組照片更多是需要進行局部處理,比如繪制中軸線左側的側逆光,而現場確實也是這樣的光位,只是由於雲層的關系所以並不突出,我們就要通過後期來進一步渲染。
1、首先進入ACR做如下調整,稍微提高色溫數值,使畫面偏暖。追回部分細節,加強顏色的飽和度,提高黃色明度使畫面中茶和樹木更突出。
2、再進行校正鏡頭,可適當保留暗角。提高藍原色飽和度,相比直接提高飽和度而言,整體更自然,但會對藍色影響更多。
以下是之前之後的對比,我們看到照片稍微好了一些,但仍然缺少光影的表現。接下來我們將進入PS進行剪裁畫幅和最重要的局部處理。
3、剪裁電影畫幅。
如圖,先選擇剪裁工具,設置為比例模式,將數值改為2.35:1,進行二次構圖剪裁並點擊確定。
之後將背景色設置為黑色,比例設置為3:2,向外剪裁出黑色邊框。
進行剪裁後我們再第二次進入ACR進行局部調色,將主要使用徑向濾鏡和漸變濾鏡做局部處理
4、點擊濾鏡-Camera Raw進入,選擇徑向濾鏡工具,在圖中所示的位置進行加曝光、加色溫的處理。可以看到在圖中有大量徑向濾鏡范圍的控制點,主要施加在受光面,符合明暗關系,同時突出側逆光。
再使用漸變濾鏡工具對周圍進行壓暗,進一步強化光影,控制點范圍如圖所示。
然後進入曲線調整成如下形態。注意左下角和右上角,提亮黑場和壓暗白場,這樣照片中就沒有死黑和純白,顯得更灰,提高了視覺上的寬容度,彷彿有更多的細節(實際已丟失)。
5、點擊確定回到PS界面,對人物進行液化和磨皮,這張人物主體佔比例較小不需要過多的處理,我用的是中性灰磨皮。再將後面入鏡的茶農給修掉。
新建可選顏色調整層,選擇黃色,加洋紅減青色,讓其偏紅一些,此工具根據互補色原理調整,不熟悉的小夥伴可網路RGB模式,再用色彩平衡對暗部加一些藍色和青色。
最後對照片進行微調和銳化,然後導出,建議使用文件-導出-導出為;選項勾選轉換為sRGB,作為網路分享,同時保存一份PSD或者Tiff格式。
完成最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