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年級作文《國王與小鳥》電影片的觀後感200字
有同齡人說沒看過《國王與小鳥》,我簡直不能容忍,就像聽說本地人不認識路。80年代的黑白電視時代,多少人曾對國王與小鳥,和另外一部電影:《畢加索的奇異旅行》留下深刻印象。那時候不會用「另類」、「荒誕」這樣的形容詞,只知道它們「不一樣」,因此簡直是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它們是厚牆上的窄窗,透出一點點關於光怪陸離的世界的信息,讓人驚訝,震撼,還有對小我的迷茫和慌亂。人類的表達和思維是多麼豐富和難以把握!它們的來歷至今還是謎:當時的央視為什麼要播能播這樣的電影?我願意出100塊錢交換答案。
重看《國王與小鳥》,重溫少年記憶,當然不僅如此,它不再那麼奇異,但通過它卻完全可以把20年前後的我自己聯系起來,這個我,那個我之間這么容易找到線索?我不會說這是註定。
都說這電影有一部分取材於安徒生童話《牧羊女和掃煙囪的人》,這簡直不是真的——這兩個故事在各方面都大相徑庭。如果你還記得,那篇安徒生童話只是一個很有想像力的片段,有點抒情調侃的,牧羊女和掃煙囪的小夥子想逃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轉了一圈還是回家讓老祖父同意婚事。而在國王與小鳥里,牧羊女和掃煙囪的人完全不是主角,這兩個角色所演示的浪漫愛完全無足輕重,至於窮小子與壞國王爭奪純情女孩的框架,在這電影里只是被借用的故事底座。
又有人說這片子是影射法國大革命,國王的城堡是巴士底獄。但國王怎像軟弱的路易十六,他不是也像所有其他荒唐乖戾的獨裁者。這個故事應該是疊映了從法國大革命到第三帝國覆滅這所有的革命與王國滅亡的經典歷史,成為導演自己的新革命狂想曲,以及極樂版的一九八四。
在電影里,號稱幅員廣闊的王國的領土,其實只限那座非歐幾何風格的城堡,地上297層屬於國王,黑暗的由秘密警察看守的地下城屬於窮人。這個城堡封建王朝為體,工業文明為用,國王用警察、陷阱、地牢和密室保衛他的統治,用電梯、按鈕、摩托艇、直升飛機……這些被他熟練而歡快地使用的機械手段加以強化。這種時間嫁接明示導演主要觀摩的是當代極權,這個年代給極權者的特別權益是:他們能利用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大規模製造和傳播個人崇拜,國王塑像從城堡地牢的流水線上看似無窮無盡地生產出來的畫面醜陋而恐怖,20世紀後的妄人們因此比他們的前輩更有力量。
牧羊女想跟國王要她情人的自由,國王說:「做苦工就是自由」,藝術館里的古典雕塑都被改成頂著他猥瑣的頭像,草坪,樹、蛋糕,油畫、煙火,一切裝飾的形狀都是他,歇斯底里的王國。
在這個王國的上空飛翔著小鳥,他是個癲聖般的預言家,高叫著「到處都有陷阱,抓小孩的陷阱,抓老鼠的陷阱……」只有他具有挑戰國王的能力,軟弱的一對情人在絕境中總是呼喚他的解救,而在地下城,他是個傳說,在那裡,只有一個流浪盲人奏著歡樂的樂曲,堅持世界上肯定有太陽和小鳥。當小鳥終於進入地下城,窮苦的人們都湧上街頭歡呼著小鳥小鳥,對他們來說,小鳥是關於美麗新世界即將到來的許諾和證據,和舊中國人對佛陀出世的捏造,cp對共產主義的宣揚異曲同工。
然而真正打敗國王的全不是這些窮人,而是本來專門吞吃他們的獅子,受了小鳥的蠱惑之後。向獅子發表極具煽動性的演說的小鳥,其實也像個未上台的極權者——列寧和希特勒不都被封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
家么。更關鍵的力量是一座巨大的機器人,小鳥從國王手裡奪過它,摧毀了整個城堡,發動風扇將國王吹得無影無蹤。這個情節無法解釋為諷刺,而是導演再次表達了他對現代性的恐懼與崇拜的混雜心態,在他開始製作這電影的50年代,這也許是典型的,至今也未必過時。
整部電影避免呈現死亡血腥,國王和警察飽受捉弄,浪漫愛受輕視又受憐憫,小鳥瘋得滑稽,獅子不會真的吃掉人,幼鳥落入陷阱後總會得救,悲哀的善意是荒誕的中間調底色。但是,那個機器人實在是過於龐大和突兀了,它是一個在社會變革的絕路上崛起的暴力偶像,所有人都在它的掃盪中逃竄,它讓革命在破壞大發作中徹底拋棄了「解放」的虛諾。
最後,城堡變成一片廢墟,只有機器人在黃昏或黎明中孤獨沉思,一隻求救的幼鳥牽動它細小的柔情,它放出幼鳥,一拳打碎籠子——一個太直白的結尾,讓這部電影最後成了對革命暴力的祭禮。再回想它通篇對好窮人與壞當權者的二元設計,大大減少回味。或者,這只是一個任性的狂想,動畫片不必解說革命如何可能、革命後又如何的苦惱議題。
㈡ 電影《烈火金剛》觀後感兩百字作文怎麼寫
星期日的下午,我們全體同學在班級觀看了《烈火金剛》這部電影,我看後感覺中華民族特別的偉大,給了我心靈的震撼,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回想起這部電影,我記憶猶新。在片尾,肖飛、丁尚武、林麗、齊英等英雄人物,在關鍵的時刻,身敷手榴彈炸毀敵人正在修復的公路,與敵人同歸於盡。在戰友執行任務時力爭獻身、最後訣別的環節,隊長史新忍住悲痛送別戰友,雙目含淚,一個鐵打的漢子強忍住悲痛,通過向戰友一拍肩膀,端起搶來的機槍向鬼子憤怒掃射的鏡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愛國英雄的愛恨情愁。
而肖飛身負重傷,最終還是來到准備要炸毀的公路上,從容躺下,拉開身上捆綁著的數十枚手榴彈的導火索時,那一聲:「戰友們,請向我投彈!」的吶喊,更讓我們熱淚盈眶、熱血沸騰。片尾中的熊熊烈火一一再現了犧牲的英雄們的光輝形象,他們在烈火中重生,在人民正義戰爭中歸於永恆,他們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看完此劇,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現代的愛國意識應該與歷史時期的英雄們同步,熱愛自己的國家,團結奮進。
㈢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作文200字!
寫作思路:不要平鋪直敘地進行,要注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使描寫更加具體,給讀者主體化之感。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正文:
2019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民國,中華民族共和國成立70周年華誕,在十一假期,我孩子一起走進電影院,觀看了愛國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故事從開國大典開始描述了七個有意義的故事,孩子們看得專心致志,感受到了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心情無比激動和自豪。
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每一個故事從小事見國事,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
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中國人共同回憶。《前夜》主要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故事,描述了當時每一個人為開國大典做出的貢獻和激動心情。
《奪冠》主要從一個小孩的視角描述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回歸》主要講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北京你好》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普通的北京人與汶川地震孩子的故事。
《白晝流星》衣著破舊、灰頭土臉的貧困流浪少年兄弟之大哥,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護航》主要講述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故事。
每一個人故事都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祖國的強大經歷了多少人的努力奮斗,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也要在以後的道路上繼續努力,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㈣ 電影《背著爸爸去上學》觀後感作文
[電影《背著爸爸去上學》觀後感作文]
電影《背著爸爸去上學》觀後感 這部電影講的是特別貧困的地區的鄉下事故,主人翁石娃小時死了媽媽,和爸爸、姐姐相依為命,姐姐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他,電影《背著爸爸去上學》觀後感作文.他看見同學被淹死,不敢上學,爸爸背他過河去讀書,後來石娃在逆境中刻苦求學,自強自立,克服重重困難,考上了大學,為了照顧爸爸,又要讀書,就背著爸爸去上學,觀後感《電影《背著爸爸去上學》觀後感作文》.石娃是個孝順的孩子,在困難面前,意志堅強,不被困難嚇倒,並且勇於克服困難.正是這種意志,磨練了石娃,造就了石娃的成功.我們要學習石娃對待學習的態度,樹立堅強的意志,努力學習,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學好本領,報效祖國.電影《背著爸爸去上學》觀後感作文200字小學生作文(/)
㈤ 看《小兵張嘎》的觀後感
看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使我深有感悟。張嘎這位小英雄,用他的勇敢、堅強、機靈,戰勝了身邊的所有困難。他和我們差不多大,卻比我們懂得的多,他愛國、愛他身邊的同胞。他的全家人都被日本鬼子殺了,他每天都背著痛苦和懷恨生活,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當個八路軍,為黨效勞。張嘎當上了八路軍,和他的同胞們經過了一場熱血拚搏後,有很多小鬼子都被殺死了,張嘎也打死幾個小鬼子,但是,他卻被一個當官的鬼子抓去了,大家都很著急,都想著辦法去救他,終於他們開始行動了,張嘎也發揮出了他的聰明才智,他把火點著了,這時正好冒著大煙,櫃子都沒注意到他,他便趁機逃跑了,出來之後,他又幫著八路軍打鬼子,最終,八路軍勝利了!他們都很高興,都稱張嘎是「小英雄」,人們的好日子又過上了。張嘎這種堅強、勇敢、機靈的精神讓我佩服!我們要向他學習!
㈥ 老男孩電影觀後感200字以上作文
影片開頭以漫畫的誇張手法倒敘了兩個老男人的中學時代。這當中充斥了大量的90年代校園元素:郭天王的中分頭,吉他,MJ;校花,混混;對手,兄弟;苕得掉渣的運動校服,鬧哄哄的學校,聯歡晚會......於是乎,我們在略帶搞笑的氛圍下,溫馨地和主角一起回顧了他們的——也是我們的中學時光。一個是會跳MJ舞步的校園舞王,一個是愛彈唱《小芳》的班霸。由於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校花,而成為了對手。後來又由於對藝術的熱愛,或者江湖義氣,或者還是為了校花,成為了朋友。甚至成立一個名為「筷子兄弟」的組合,准備在聯歡晚會上張揚一把,希望引起校花的注目。十多年過去,昔日的少年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當年振臂一呼的班霸沒有混成大哥,現在只是個不稱職的婚慶司儀;當年的校園舞王沒有跳進娛樂圈,而是當了個被人砸了店的理發師。兩個老男人麻木的生活著,似乎他們離當初的藝術夢想愈來愈遠。這時傳來了巨星MJ的死訊。得知MJ的死,兩個老男人都不再淡定。為了紀念死去的偶像和逝去的青春,「筷子兄弟」重新出山,參加草根選秀,演繹出了屬於自己心聲的《老男孩》。雖然止步50強,但他們又找到了生活的動力。正如結尾說的「夢想不會老去」。
對這部影片,一眾論壇評論,無一例外都是贊。細細想來,這部影片的成功是因為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尤其是文革後出生的一代人的共鳴。首先就是中學時代的諸多情節,差不多每個80後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中學時代的影子。當看到那些誇張表演,都會讓人會心一笑。而成年後的不如意,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煩惱更是在影片中多多少少展現出來。不禁讓我們一起感嘆「不長大真好」,不由得懷念那些年輕的日子。
另一個成功就是細節的處理。可以說在片子的每個環節,導演都是在精心打造。譬如,校花出場的背景音樂是經典動畫片《花仙子》的主題曲。第一句歌詞是「能給人們帶來幸福的花兒啊,你在哪裡悄悄地開放,我到處把你找,腳下的路伸向遠方。」彷彿就是通過歌曲告訴我們,校花就是男主角的幸福所在。再有就是肖大寶一邊駕車,一邊聽著廣播的這個片段。車上的吉他小掛件和廣播里的諸多煩心事形成鮮明的對比——現實與夢想同在。
影片結尾,在讓人感動落淚的主題曲伴奏下,鏡頭又回到了中學時代,那次促使肖大寶轉變成混混的雨中演唱。一直對肖大寶視如空氣的校花,在走過淋成落湯雞的肖大寶之後很久,終於緩緩的轉過了頭。看到這里,又不得不感嘆命運的捉弄。或許這也正是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夢想從來沒有放棄過你,只是你有時停下了追尋夢想的腳步。
㈦ <<雷鋒>>電影觀後感200字到300字
看了《雷鋒》這部電影,雷鋒叔叔那種助人為樂、節約的好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星期天,雷鋒叔叔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叔叔正在晾衣服時,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麼多存款,還這么捨不得買一雙襪子。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雷鋒叔叔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說:「那你不覺得難看嗎?」「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出了雷鋒叔叔的節約精神。他每個月只有6元錢獎金,他卻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一年過去了,雷鋒把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給災區人民,可是他自己卻捨不得買新襪子。雷鋒是多麼節約啊!
雷鋒叔叔最後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是永遠在我們的心中。雷鋒叔叔和一些無名英雄一樣是我們大家的好榜樣,在為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做貢獻而犧牲的!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將來好為祖國做巨大的貢獻!
雷鋒叔叔這種勤儉節約、樂於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正是這種精神的化身。雷鋒叔叔,我為您感到驕傲!
㈧ 電影《鴉片戰爭》觀後感200字
又重溫了這部電影,感覺還是很揪心。小的時候看不懂,只記得課本中經常說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在鴉片戰爭下,當時的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到列強的欺壓。想到這兒,電影中的一幅幅畫面就會出現在眼前,不論是從我國的官員和百姓身上,還是從英國的議員和商販那裡,都或多或少的解了一點鴉片戰爭——一場讓我們永不能遺忘的戰爭。
這部電影,其實大快人心的地方也就是林則徐的禁煙運動,特別是當成噸的鴉片倒入石灰池,隨煙覆滅的時候,我們揪住的心會有一些釋放,畢竟我們看到了鴉片的結果,這在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厄運的東西在一百多年後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還有一點值得贊揚的是此次戰爭雖然激烈,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清朝的文官武將無一人投降。
這場戰爭源於鴉片,有人說它的引發是因洋人的利益受損,殊不知,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就連英國女王最後都說「誰能擁有中國,誰就擁有十九世紀。」可見她的慾望是有多大。所以發動戰爭只是時間問題,首先得找個借口,這樣才好下手。所以這么看,他們無疑是狡猾的狐狸,算盤打的還是挺精的。但我從他們議會成員口中發現,其實他們中的一些人對中國的了解還是很廣泛的,讓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有人稱中國泱泱大國,一個皇帝,一種語言,四億多的人口,實在是難以捉摸,還有人稱寧願游過大海,也不願坐軍艦前去。這些人他們不主張戰爭,貿易則是最佳方式,但最終,英國議會以271贊成打仗票數擊敗了262票反對票數,懸殊不是很大,這一點我們也看出有時候我們不了解對方,反而被這一點絆倒在起跑線上。
割土地無疑是要了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命。但是琦善還是向英軍「賜和」賠款不說還開放通商口岸,割香港,這讓我想到關天培將軍所說的那句話「牙齒乃骨骼所生,膚發乃血肉之表,血肉骨骼捷受之於父母」,這不就意味著我們將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給了他人,最後只能變得血肉模糊嗎。最後當跪了一地的皇子面對先朝的列祖畫像時,那哭聲是多麼撕心裂肺。亡國匹夫之痛,何況是穿龍袍的人。
洋人的貪婪加上當時我國的懦弱,使那自稱最好的炮台在英國的堅船利炮下變得不堪一擊,棍棒始終對付不了槍炮,我們要變得強大,不是只讀幾本書,要從內心為國家著想,放眼看世界,才能不被淘汰。即使現在的中國已經屹立世界之端,但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很多的。
㈨ 心靈捕手觀後感200字
首先簡要敘述原文內容,對所看的電影做一個簡要的概述。寫作部分主要是為寫自己的感想做一個前期鋪墊。這部分寫作的重點一定要突出「簡」。接著表明自己的感想,即自己的觀點。圍繞觀點寫出能支撐觀點的事實,展開聯想。一篇簡單的觀後感就完成了。
別人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今天,在觀看了一部影片《心靈捕手》之後,我想說:教師應該是學生心靈捕手,應該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同樣的也應用賞識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學生,因為他們同樣也是自己的孩子。
影片中的天才孩子威爾在經過幾位心理學家交談後,最終接受了尚恩教授。這於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有著很大的啟示怎樣的教師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心靈?我想,應該是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我們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著孩子,也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用心換取他們的信任,讓他們敢說、樂說、願意把老師當成朋友來傾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心靈,才能談得上教育。
老師們,讓我們蹲下身子,從孩子眼中看世界,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保有一顆童心,把自己也當做是孩子,陪孩子們一同成長,感受屬於他們的那片藍天,那片土地。
㈩ 丑小鴨歷險記電影觀後感作文二百字
丑小鴨不會變成白天鵝,它其實是外星機器人。月球人妄圖消滅地球上的低等生物,所以派出了丑小鴨機器人。但是丑小鴨機器人可能因為著陸的時候短路,它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因為H長得像鴨蛋,所以被鴨媽媽收養。我一度懷疑它會第一個孵化出來,然後把其他蛋都從窩里推出去。但是因為它不是壞蛋,所以它沒有那麼做。
就因為丑小鴨太善良了,所以被其他鴨子嘲笑說它是怪物。鴨子居然可以在水底行走,並且還飛不起來。冬天到了,鴨子們都飛去南方過冬了。我就奇怪既然南方那麼好,為何春天的時候鴨子們又要回到北方呢?夏天的中國不是全國各地都普遍高溫的嗎。
丑小鴨最後還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使命。它本來的使命是毀滅地球,但機器人一旦有了自主意識就不再聽主人擺布了。機器人決定和月球人分道揚鑣,機器小鴨成功保護了地球,留下來保護鴨子媽媽和那些兄弟姐妹。但這個故事的結局肯定會是悲劇。因為機器人可以長生不老,但是那些其他生物壽命都是有限的。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丑小鴨沒有長大,也沒有衰老。而它的那些兄弟姐妹卻都長大了,也就是在慢慢的衰老。成長就意味著在這個世界的世界在不斷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