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看摔跤吧爸爸以比賽場上為題的觀後感300字
最近幾天朋友圈被9.8分的《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刷爆了,又是我喜歡的阿米爾.汗主演,所以都等不及到周末就在昨天晚上帶著他們去了電影院。本沒打算看完還能寫點什麼的,可今天和人一聊,覺得還有挺多想說的。非專業影評,想到哪寫到哪。昨晚我就在想,為什麼這么看似專制霸道的爸爸這么讓人著迷?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心中是有大愛,他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爭得榮譽,他要代表他的國家在國際大賽上拿到金牌,他要在國際大賽上聽到國歌。也因為有愛,不論村裡人怎麼嘲笑他們,他都完全不為所動,用他強有力的愛保護著他的女兒們。看到她們的潛力,看到她們的長處,陪著她們成長。直到她們有一天,即便爸爸不在身邊,也可以那麼強大,也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他對他的孩子們是完全的信任,他從不懷疑她們的能力。在第一場比賽時,吉塔挑了最厲害的男生對戰。爸爸說,她開戰前就在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懼,這特別棒。第一場雖然輸了,但他很開心。後來吉塔在大學里,連續幾次在國際比賽中失利,他仍然堅信,如果我們的吉塔都不能拿冠軍,就沒有人能拿冠軍了。一路走到最後,無論遭遇什麼他都不抱怨、也不後退。他甚至連一絲後退的想法都沒有過。那麼的堅定。吉塔在學校里學了很多與爸爸教給她的不一樣的技巧,回家炫技,還把年邁的父親打輸了。父女倆就開始了一段時間的僵局。然而,吉塔在國際比賽中連續失利後,她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妹妹跟她說,你要跟爸爸談談。媽媽在家跟爸爸說,你需要和吉塔談談。這時,吉塔的電話來了。父女兩人沒有一句對白,吉塔的放聲大哭和爸爸的淚流滿面,又包含了彼此多少的理解、心疼、想念、歉意? 他並不使用蠻力,即便是看上去很霸道,但他所有行為訓練都是建立在他對女兒們的了解的基礎上的。他從對手和別人的比賽中去了解對手,他包下錄相廳就為了明白女兒在和同學較量中不能突破的點在哪裡,了解自己的女兒的優勢,告訴她什麼時候採取攻,什麼時候採取守。因為私自外出和父親一起訓練以及私自在校外加餐,被學校教練發現要開除她時,爸爸對著幾個學校領導含淚求情說的那翻話,是最讓我動情的。原話我已經不記得了,大意就是:吉塔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她有這我樣一個父親,一個犧牲了她們的童年,對她們進行魔鬼般的訓練,卻只是為了培養她們能在國際比賽中能獲得金牌能為國家爭得榮譽的父親。求求你們不要開除她。最後,她含淚把金牌給到他父親手裡,然後爸爸含淚又再一次將金牌掛在女兒的脖子上。這里依然沒有對白,只有帶著笑容的淚水。電影是真實故事改編,基調是為了國家榮譽而奮斗,但在全劇中卻沒有像我們國家拍類似片子一樣有高調的言論(如**的名義),所有語言都來得那麼真誠、接地氣,卻又透著不可抗拒的力量,直擊人心,讓人熱血沸騰。我個人比較迷戀這樣的氣場:自信、堅定、信任、有愛、用心、有力量。哪怕霸道,卻也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要去追隨。
❷ 摔跤吧爸爸的觀後感三百到五百個字
昨晚,我們看了一部最近很火的電影,叫《摔跤吧爸爸》。影片講述了一位父親克服著種種困難和嘲諷,將兩個女兒培養成摔跤手,並為印度奪了第一塊摔跤國際金牌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就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貧困的小村落,擁有金牌夢的前摔跤手爸爸,4個女兒,這樣的組合,讓我在那位父親表示要把女兒培養成摔跤手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更別提他們用跑步代替專業訓練,用麥地當訓練場地了。我就如同村子裡的人一樣,覺得他瘋了,這是痴人說夢。
但故事的進展讓我大跌眼鏡,從一開始的抵觸到後來的主動,從一開始的瘦弱到後來的強壯,從一開始在男孩面前不堪一擊到後來打敗男摔跤手。兩個女孩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力扭轉了所有人的看法,包括我的。我心想,或許真的可能。
但Geeta在國際比賽上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屏幕外的我深深惋惜,心想這顆沒有升起的星可能要提前墜落。所幸她及時找到了方向,在爸爸的幫助下順利找回狀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直到那場最終的比賽到來了。還有十幾秒,記分牌上的數字是5:1,Geeta是1。這個數字彷彿擊碎了一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要在十幾秒內拿5分,我想,這次是真的不可能了。但是Geeta不這樣想,那個彩虹 ......
❸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300字
印度女權的艱難覺醒
文/夢里詩書
如果你不能站在印度現實的社會背景去看《摔跤吧!爸爸》,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狹隘腐朽的作品,甚至對電影的成功嗤之以鼻。但作為一部印度電影來說,這卻又是一部將女權與夢想賦予了豐滿形態的佳作。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需要觀眾以印度現實的社會角度去看待的電影,不然你對一個父親逼迫兩個女孩成為摔跤手的殘酷展開,就會有著「何不食肉糜」的質問。其實在電影伊始面對執著要男孩的父親,面對一心渴望自己孩子繼承自己未完成夢想的做法,我一度也認為這會是一部尤為淺顯帶有局限性的套路之作,但恰恰以女孩為視角的摔跤之路,賦予了電影全然不同的意味。
首先我們要了解電影所處的社會背景是什麼?這個背景即是印度男尊女卑根深蒂固的觀念,也是印度未成年婚姻,甚至是童婚習以為常的現實,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很多女生的女權意識尚不談何覺醒,便以早早的嫁為了人妻,而這一點即在這部電影中有所體現,也成為了兩個女孩女權意識得以覺醒的契機,同時我們反觀阿米爾·汗所飾演的嚴父,其即有著發現女兒天賦在先,後又有一年之約為期,對兩個女孩的引導和尊重於此中早已是昭然若揭。
所以當你能了解印度種種的現實問題,帶著一定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其實不難發現,這是一部即沒有父權更無從談何彰顯男權的作品,電影有的是對一個印度底層社會的真實寫照,有的是一位父親不畏印度傳統觀念,將兩個本就擁有摔跤天賦的女孩培養成世界冠軍的勵志燃情,有的反而是對女權意識的發蒙啟蔽,而這一切在絕大多數時候又是以親情為紐帶的銜接,使電影在女權與勵志之外,也讓人得見於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女真情。
電影最後根據字幕我們知道,這個本自真實的故事,在印度也真的開始改變了更多印度女生原本既定的命運,所以這樣一部作品哪裡是談什麼父權,只是用一種印度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在一個國家堅若磐石的傳統觀念中,讓女權意識見縫插針的得以著艱難的覺醒。
❹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父女及兄妹之間的親情,女兒發奮奪魁的經歷,父親為女兒辛苦奔波的細節,都使我熱淚盈眶,都使我感觸至深,浮想聯翩。
電影是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該影片於2016年12月23日在印度上映,2017年5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誌喜劇電影,在勵志的同時又不乏溫情,用一個簡單的體育題材,揭開了印度社會的一副壯美油畫。
由於女權色彩及時效性,激發了更多的女性認真考慮將摔跤作為一項體育運動,而且該電影的配樂很朴實,使很多觀眾產生了共鳴。
❺ 看摔跤吧爸爸的觀後感一比賽場上為題三百字
在父親節前一天,我走進電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摔跤出身的父親未完成為自己的國家奪得金牌的夢想,後來發現兩個女兒有「打架」的天賦,就讓女兒進行魔鬼般的訓練,兩位女兒成為摔跤手,成為全國冠軍,又代表印度參賽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
影片中最使我感動的是吉塔離開父親的訓練,忘掉父親的教誨,她放縱自己,導致在幾場國際比賽中失敗。她失敗後在妹妹的勸說下,最終鼓起勇氣去尋求父親的理解,也尋求父親指導。在撥通爸爸電話的那一刻,她泣不成聲,電話那頭的爸爸也淚流滿面。通電話後,吉塔開始重認清自己,爸爸也來到體育學院附近租屋,在父親無私的父愛和嚴厲的訓練下,進入決賽。
最終吉塔聽從了父親的指導,最後關鍵時刻,在父親缺席的賽場,吉塔沉靜下來想起父親的話:「爸爸不能時刻都能來救你,你要靠自己」 ,「你如果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在印度永載史冊!」她最終依靠自己的積蓄的能量及智慧反敗為勝。當吉塔把金牌遞給爸爸,爸爸給女兒戴上金牌,爸爸說出你是我的驕傲!的那一刻,我用手捂上雙眼,任感動與幸福的淚水順著指縫流下來。
我看著感動的畫面,我不禁也回想起父母為我做的點點滴滴,對我既嚴厲又鼓勵呢。
我記得去年,我班語文老師選我參加「魅力玉林,五彩田園」的徵文比賽。我就信手拈來在小記者網發表那篇《美麗的荷花》抄上去後,就開始看《熊出沒》。
看著看著,我聽到開門聲,我立即拿數學練習冊出來,一邊寫一邊看動漫片。
「曉峰,今天在學校有什麼收獲?完成作業了嗎?」爸爸笑呵呵地問。
「語文作業是一篇徵文,我完成了。現在正在寫數學練習呢。」我興高采烈地說,心裡想著得到老爸的贊許。
爸爸拿過我剛才的「傑作」一看,眉毛就皺起來一怒「那怎麼行,這文章不是已刊登了嗎?你不開展思維想一些新穎的,還有字體不夠工整美觀,上到初中語文卷面書寫有6分,那你就吃虧了。」
「我又不是初中生,吃什麼虧?」我嚷道。
「你忘了,你前幾年書寫都工整美觀,做什麼事都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作好才行。」老爸說,「還有做作業要認真而細心,不要趕著完成,或者一邊寫一邊看電視,這樣容易作錯題。」
「為什麼這樣呢?我完成就好了,我就要一邊聽歌一邊寫。」我和老爸對質起來。
老爸火冒三丈,關了電視機,藏起遙控,關掉了手機音樂。從今天開始,要進入復習狀態了,不許看追星電視劇。
老爸又拿來徵文「傑作」 ,在旁邊輔導我,打開思路,重新寫作。最後,在徵文比賽揭曉時,我獲得二等獎。我把獎狀交給老爸,老爸撫摸著我的頭說:「你是我的驕傲!做什麼事要有始有終才行。」
我想:正如《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如果他對女兒不嚴厲訓練與心理輔導,女兒忘掉初心,不重拾自信,那金牌就會落在別人身上了。由此,我讀懂了父愛,也懂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❻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50字
影片一言概之就是一位父親將自己的為祖國贏得世界冠軍的夢想轉載到兩個女兒身上,困難重重,但最後取得了世界摔跤冠軍。被我描述得俗套了,像這種無尿點,有淚點的電影,總覺得不要去縱觀他的整個情節,而是要結合她的背景去看細節。
電影開頭馬哈維亞被別人勸說放棄摔跤事業,覺得不是一份能維持家庭生活的工作,他被說服了,這本無可厚非,在中國這種現象到處可見,更何況是印度了。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實現他的夢想,無奈生的都是女兒。徹底放棄了,由原來肌肉發達的大帥哥變成了大腹便便的大叔。再一次女兒和別人打架的偶然事件里他發現兩個女兒是很不錯的摔跤手時,他的眼睛亮了。讓妻子給他一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然後對兩個女兒魔鬼訓練。讓女兒穿短褲,減短頭發,和男生摔跤,這在當時的印度,真的是難以想像的事。自己在上個暑假去了趟印度,對其印象還是很深刻,在兩篇游記中也描述過印度的社會和人們,對這篇影片中,女孩子摔跤遇到這么多的困難多少有點理解,並沒有誇大。在印度,到現在還完全是一個男權主義的社會,女人是沒有任何地位的,從小開始做家務,到了可以結婚的年紀,就嫁人結婚,從此在外面還要把頭發包起來,然後繼續窩在家裡做家務,生孩子,生了女孩再將這人生循環。就像在影片中,馬哈維亞要把兩個女兒的頭發剪短,妻子只能含淚看著,不能說什麼。在印度街頭,你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男生,悠閑的喝著他們街頭特有的"茶",卻很少看到女人的,更別說喝上一杯茶了。前幾天,在印度幫助過我的女孩子說她要結婚了,丈夫是她爸媽找的,她已經和她最愛的男朋友分手了,她說她們這些女孩子是沒有權利去選擇的,為了不讓將來的丈夫誤會,她把自己的Facebook 注銷了,換了一個新的,讓我在和她聊天的時候不要再提起他的前男友,這就是現在印度女孩的生活。
回到影片,吉塔得到全國冠軍後到國家對裡面接受正規訓練,她嘗到了外面世界的多彩,對父親的訓練產生了懷疑,在和父親比賽中獲勝後更覺得自己是對的。環境真的很能影響一個人,吉塔漸漸消磨了她的獲勝慾望,在世界賽中失利,這樣的劇情設定,才會讓她打臉的認識到自己的錯。
之後整個過程太緊張了,揪著拳頭看,沒有再去思考什麼,感受這種緊張的較量。父親告訴吉塔,讓她做一個讓人永遠記住的人物,也是為了給印度女孩們掙點信心,吉塔有了使命感。巴比塔在最後一節,哭著給吉塔加油,在吉塔將對手摔過頭頂落地那一瞬間,電影院里爆出了很多掌上,都是些小孩子在拍手,大人們總是在壓抑著,不像小孩那樣奔放了,即使那時候已經淚目了。
這部影片不同人有不同的觀影感謝,勵志,親情,女性,成長。但這樣的影片應該不會招人不喜歡的,拋開所有劇情背景,就沖著最後吉塔的一摔,也是值得的了。這樣的影片對那些正無奈著自己的碌碌無為的女孩子是種激勵。
說點題外話,也是在印度半個多月遊玩的一點點了解。印度人的工作效率是極地的,他們會悠閑的喝杯茶再慢慢悠悠的幫你處理你的事情,即使你已經表現得一刻都等不及了,完全不影響他們。印度到現在男性還是以拖鞋和涼鞋為主要鞋類,就像馬哈維亞,整部電影下來都是拖鞋。印度人的搖頭表示點頭,所以你常常會看到他們在搖頭,覺得很可愛。還有最重要的,電影里提到的脆餅真的真的很好吃,它是一種油炸的脆球,中間是空的,要吃的時候,用拇指按出一個洞,然後把土豆泥和特殊的醬汁放進去,在曬點脆脆的東西,記得自己第一次吃的時候,坐在街頭一口氣吃了五六個。還有他們在做的雞肉,這種叫做雞肉瑪莎拉,真的太好吃了。
印度現在正飛速的發展著,覺得會和中國一樣,一點點強大起來的。這只是時間問題。
嗨,才發現現在穿的衣服褲子都是在印度買的。
❼ 《摔跤吧,爸爸》電影。讀後感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
最近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上映。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摔跤手爸爸打破性別歧視的藩籬,把自己的女兒訓練成摔跤冠軍的故事。電影剛上映,就獲得了爆棚的口碑,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2。
不過,今天想說它,並不僅僅因為它可以給你帶來接近3個小時起伏愉悅的感受,而是因為這個故事所傳遞的訊息。「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而改編,講述一個來自小村莊的女孩子Geeta,通過多年的努力改變了印度體育摔跤項目的歷史記錄,她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印度文化中對女子的束縛。在她之後,有更多的女孩子開始參加摔跤這項運動,有更多的印度女孩子因為她獲得了額外的可能性。
在Geeta決賽前的那一夜她爸爸對她說:
「如果你明天贏了,並非自己獨享勝利,有幾百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跟你一起得勝,所有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們、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們,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
網上有許多對電影里這位爸爸嚴苛教育的抨擊:抨擊他為了自己心中放不下的夢想逼著女兒訓練,跑步剪發摔跤,絲毫不顧及他們自己的意志,摧毀了他們作為小女孩的童年。可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突然就明白了:在你小的時候,你還不能夠懂得,一個來自小地方的女孩子,它的人生究竟有多少種不一樣的可能?答案:微乎其微。
父母的嚴格要求,是有他們的原因的。唯有從小的嚴格,由外向內的嚴格,才能為你的以後帶來一些可能性,盡管這樣的嚴格會承受許多的不被理解,盡管這樣的嚴格會耗費掉好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與理解,父母為了你今後的那一絲絲可能,被子女乃至社會誤解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知道未來的你肯定會感激當時那個嚴格的父母,等你羽翼豐滿、足夠強大、有了跟命運抗爭的資本,可以隨心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隨波逐流、不為了生活而生活的時候,那種自由、那種高度、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那種多一種可能的選擇,將是你人生的一抹新色。
❽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答:看了《摔跤吧爸爸》讓我感悟很深,從電影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夢想的不懈追求和對女兒無私的愛。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國家冠軍摔跤手因為摔跤給他帶來了榮譽卻無法帶來金錢,迫於生計,不得不屈服給現實。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在他漸漸衰老的時候,他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獲得一塊奧運金牌。即使他的孩子都是女孩,他也不斷地訓練她們,這個過程他承受著所有人的冷嘲熱諷,默默前行。最終,他的女兒們也都成為了國家冠軍。
本以為影片到此結束,卻發現這位父親的理想比這更遠大,他希望女兒們都是世界冠軍。但女兒不再繼續聽話,因此連續輸了幾場比賽,才發現父親是對的。接下來她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最終成為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即使有再多阻礙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只要堅持夢想、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像影片里的父親,為了他的夢想、為了他的女兒,承受著幾乎令他喘不過氣的壓力,但總能想辦法克服這些。
我們要學習他們,以他們為榜樣,告訴自己——為了目標、為了夢想去奮斗!堅持下去,就能成功!為自己加油!
學會堅韌、學會不忘初心,學會為了夢想而拼搏、去奮斗,永不放棄!這樣,我們才會走向夢想,推開成功的大門。勇於向一切阻礙自己前進的事物發出挑戰,戰勝他們!
❾ 對摔跤吧爸爸有何觀後感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強調了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電影,並且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看完以後讓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下面是對看完《摔跤吧爸爸》以後的詳細觀後感: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誌喜劇電影,在勵志的同時又不乏溫情,用一個簡單的體育題材,揭開了印度社會的一副壯美油畫。
電影在劇作上用心良苦,安排了一場女兒們在同學婚禮上的覺醒儀式,一場大女兒打敗父親的弒父儀式,最終大女兒拿金牌的比賽上,父親也是缺席的。這一切都表明,女性在這部電影里具有了自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