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間正道是滄桑》或《民國往事》400字觀後感.
你也是葵城的?
建議先去看看電視劇,要是懶得看,就找點文字介紹的劇情看下,然後隨便寫一兩個人物,寫寫自己的看法,400字、不難
② 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觀後感。
兩天時間,基本沒快進地看完了網路版《人間正道是滄桑》!
首先說說否定的看法:有的地方太假,尤其感情戲份,這與全片宏大的史詩風格很不相稱;特寫與攝影機運動過於頻繁,本來是本片的最大優點,可是一些地方的濫用使得他們暗淡了光芒;孫紅雷的表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表演的痕跡過重;演員普遍存在這類似問題;劇本稍欠大氣,情節安排上不能排除含有媚俗的成分。
重點說一下我最喜歡的地方:這部劇實在拍得很牛逼,第一集嚇了我一跳,鏡頭充滿了運動,布景打光考究,特寫運用大膽自如;少見如此重視運動的電視劇,也少見如此重視特寫和雜耍蒙太奇的電視劇,這是本劇帶給我的最大的興奮。接下來就是劇本,以前類似題材的劇作多如牛毛,但以這樣一個復雜家庭為視點的鳳毛麟角,所謂的家國興衰恩怨情仇,中國人傳統家庭觀念中的根本盡顯期間,利用劇中人物的際遇變遷將國共二十幾年的風雨講述地淋漓盡致,讓人切實地感受到了歷史洪流的那種磅礴與悲壯。對於革命思想及那一代人的主義做了盡可能形象地闡述,尤其對以瞿恩為代表的CP第一代黨員的偉大理想和人格魅力歌詠地很是動人。戰爭戲,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有勁。孫紅雷是個不錯的演員,尤其最後幾集中的表演實在很精彩。其他主要演員各有千秋,但精彩的表演集集都有,很多配角讓人眼睛一亮。
對於那段歷史,這部劇還算完整的呈現了她的主要框架。我懷念並嚮往那個時代,那是有血有淚的年月,那時的先輩們為了理想為了生存為了家國拼搏在各自的人生路上,盡管他們中間不乏失敗者和罪人,但他們所共同締造的正是中華民族最值得驕傲的歷史!向一切在這片可愛而又偉大的土地上流過血淚的人們致敬!!!
③ 誰看過《人間正道是滄桑》講了什麼內容
這部電視劇基本上是以一個家庭史弟姐妹成長道路史來反映國共兩黨的那段歷史。片子不錯,孫紅雷主演。
④ 人間正道的電影劇情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黨中央所在地延安。1941年秋,國民黨軍隊加強了對陝甘寧邊區的軍事封鎖,特別是經濟封鎖。黨中央決定開展大生產運動,同時加強稅收工作,來粉碎敵人封鎖。經朱德推薦,毛主席和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決定,調邊區獨立團團長肖懷忠到延安貿易稅務局任局長一職。肖懷忠是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認識的第一個陝北紅軍。他身經百戰,戰功卓著,曾因為掩護毛主席而受傷。他的母親是毛主席到達陝北後的第一個房東。肖懷忠一員武將,土生土長的陝北人,自以為對陝北民風民俗有深入了解,為了完成稅收任務,他不惜以暴力手段強征民稅,引發民怨。受到毛主席和林伯渠的批評。林伯渠提出幫助群眾發展生產「以稅養稅」的辦法,得到毛主席的支持,肖懷忠表面認可,但心底里並不認為此舉會有利稅收。他的助理王若男對他和毛主席的親密關系非常崇拜。順豐糧行老闆劉廣福和采購員黃妙香,以接受罰款的方式將邊區的糧食運往西安。糧食是邊區政府嚴令禁止外運商品,肖懷忠不但重罰了他們,還扣下了順豐糧行的兩車糧食,充作稅收上繳邊區財政。肖懷忠和王若男抱著四隻小羊羔去楊老漢家賠情道歉,由於長期勞累過度吃不飽飯,暈倒在楊老漢家的門前。
毛主席得知此事,親自去中央醫院看望肖盡忠,並把中央特批給他每天的半斤牛奶送給肖懷忠吃,直到他病癒。此舉感動了肖母肖妻和在場的楊老漢等人。劉廣福和黃妙香聽說肖懷忠住院,也帶著雞蛋來看望,被肖懷忠趕出門去。肖妻不忍,替黃妙香說話,被肖母訓斥。肖懷忠出院後看到稅收任務不能完成,更是心急如焚,對下屬層層加碼,加大工作力度。他提著兩只不下蛋的母雞去看望毛主席,並匯報了稅收的情況。毛主席批評他工作作風的武斷,軍閥作風一定要改正,並希望他能動員群眾,搞好稅收工作。肖懷忠的兒子金蛋患肺炎命懸一線,需要盤尼西林救命。肖妻找到黃妙香求助,劉廣福認為此乃天賜良機,立即將自己在西安生病時沒有用完的一盒盤尼西林送給肖妻,救了肖懷忠兒子的命。但肖懷忠似乎並不領情,又扣下了順豐糧行的兩車糧食,只是沒有罰款。黃妙香埋怨劉廣福白扔了一盒價值不菲的好葯。這時,化妝成老百姓的肖懷忠悄悄來到順豐糧行,使劉、黃二人大吃一驚。肖懷忠不解的是重罰之下,糧食運到西安怎麼還能賺錢。劉廣福告訴他西安的商人把一石糧食運到河南能賣幾倍的錢。肖懷忠提出一石糧食罰四十元,這比延安當地一石糧食的賣價還高。劉廣福竟然當場同意,並拿出三百元給肖懷忠。肖懷忠當即翻臉,劉廣福卻說罰款可以幫助完成稅收,三百元是好處費,這叫「利己不損公」。肖懷忠命令關卡每石糧食重罰四十元後放行,此舉令王若男大惑不解。
是夜,肖懷忠化妝悄悄來到順豐糧行,在黃妙香驚恐的目光下,他強行佔有了這個女人。黃妙香順水推舟,心甘情願地躺在肖懷忠的懷抱里。至此,順豐糧行大張旗鼓地向西安運送糧食。黃妙香拿出一千元錢給肖懷忠,說這是他應得的好處費。肖懷忠此時接受了「利己又利公」的說法,痛快地收下了這筆錢。他把這些錢交給妻子,讓他藏好了以後供金蛋到西安上大學堂時用。由於稅收任務連續數月超額完成,邊區政府准備給貿稅局頒發獎狀。林伯渠從王若男處聽說了重罰糧商的事情,他找來肖懷忠詢問,並嚴肅地告誡他,政策可以靈活運用,但要有度,不能因小失大。肖懷忠回到局裡把王若男罵了一頓,認為她太年輕,什麼都不懂。肖懷忠夜晚化妝去黃妙香處,被王若男發現。肖懷忠告訴黃妙香,糧食暫時不要再運。黃妙香卻說收了幾千斤大棗要運往西安,大棗是邊區鼓勵外銷產品,肖懷忠一口答應免稅出關。黃妙香又給了肖懷忠一千塊錢。年輕的王若男為了肖局長不犯錯誤,當面向肖懷忠提出意見,並說看到他夜裡去了順豐糧行。肖懷忠大怒,把王若男從局裡到市場科去當稅收員。毛主席和督察公署專員鐵戈路過市場,碰到王若男正在收市場稅,十分奇怪,當得知肖懷忠的所作所為之後,毛主席立即讓鐵戈找肖懷忠談話,給他敲敲警鍾。此時,楊老漢發現順豐糧行的運棗大車下面裝的全是糧食,立即向王若男報告。王若男趕到關卡攔截時,幾輛大車已經放行遠去。她立即趕往督察公署向鐵專員報告,卻意外地碰到鐵戈正在和肖懷忠談話。王若男報告了情況,肖懷忠不以為然,認為關卡都沒查出來,楊老漢的話不可信。在肖懷忠離開後,鐵戈拿起電話通知了保安處。由於邊區糧食被大量外運,市場糧價出現波動,一些糧商見有機可乘,開始囤積居奇,抬高市場糧價。肖母敏感地意識到這些,到局裡找肖懷忠詢問。肖懷忠剛接到邊區政府的表彰,正准備擺酒慶賀,根本沒當一回事。
很快,黃妙香和楊老漢等群眾發生了沖突,釀成一場搶糧的混戰,產生了極壞的影響。毛主席和朱德等人聽說此事大為震驚。此時,鐵戈趕來報告,順豐糧行偷運糧食的大車被沿途哨卡扣住,不法商人正在押解回來途中,他決定立即搜查順豐糧行。在搜查中,很快找到了順豐糧行向肖懷忠行賄的證據。鐵戈果斷命令將肖懷忠帶到督察公署詢問。肖懷忠自恃有功在身,張口閉口說要見毛主席。鐵戈親自到肖家做工作,肖妻把肖懷忠拿回來的三千塊錢交了出來,肖母大驚。肖懷忠在證據面前拒不認罪,反而說出自己的理由:利己不損公。這些錢是他應得的。這時,劉廣福被押送回來,他當場交待自己為了賺錢,被國民黨的破壞隊收買,不論多大的代價,也要把糧食運出來,搞亂邊區的糧食市場。破壞隊是專門對邊區進行暗殺、投毒、放火、爆炸、刺探軍情的特務隊,罪行累累。劉廣福的交待讓肖懷忠徹底崩潰,他意識到自己犯了大罪。
《邊區懲治貪污暫行條例》規定,貪污500元以上者,處以死刑或五年以上徒刑,肖懷忠貪污受賄3050元。法院經初審、復審判處肖懷忠死刑。肖不服,寫信向毛主席求情,認為自己功大於過,罪不當死。要死也要求上戰場去殺敵而死。毛主席嚴厲批評了說情者,嚴肅指出:治國就是治吏,治吏必懲貪腐。貪腐之土壤不除,黨何以生根?革命政權何以立足?越是位高權重影響大的貪官,其危害越大,因此越要嚴懲,才能平民憤,揚正氣,警後人,挽救失足者。今天打天下要反貪腐,今後坐天下更要反貪腐。行刑之前肖懷忠白發蒼蒼的老母親去牢房給兒子送行。她揮淚痛斥兒子的罪行,怒打兒子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又抱住即將被處死的兒子痛哭,給兒子穿上她乞討來的新布做的新棉衣,送兒子上路。肖懷忠捨不得把新棉衣糟蹋了,堅決留給穿著打滿補丁衣服的母親。肖懷忠被押上刑場,他痛悔地仰天長嘆。毛主席聽到行刑槍聲響起,心情十分沉重,說道:戰爭時期的腐敗,最直接的會使我們輸掉這場戰爭;和平時期的腐敗,最直接的是會使一個政黨,一個政府徹底垮台;因為它最終動搖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因此,我們不得不認真起來,嚴肅起來,同腐敗問題做堅決的斗爭,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遠處,傳來清涼山上的鍾鳴聲。
⑤ 《人間正道是滄桑》對於這部影片你怎麼看
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五十集偽央視「開年大戲」《人間正道是滄桑》日前終於在CCTV-8轟轟烈烈地落下帷幕。看罷全劇,有感而發,亦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一、天若有情天亦老
劇中楊、瞿兩家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著實令我眼淚水嗒嗒滴了一把。楊立青與瞿霞兩情相悅,最後立青娶了瞿霞的嫂子林娥,瞿霞嫁給了立青的同學穆震方;楊立華與瞿恩相愛甚篤,最後瞿恩犧牲,立華離開董建昌,獨自將瞿、林兩人的兒子費明(注意,這名兒是老董起的)撫養長大;楊立仁與林娥的辦公室戀情無疾而終,立仁孤身一人去了台灣,林娥卻與立青生下了一兒一女……
真應了那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於楊家三兄妹如是,於楊老爺如是,於瞿家兩兩兄妹亦如是。幾人的情感糾葛看似無端,其實處處有跡可尋:瞿霞深愛立青,但八年牢獄讓她身心交瘁,再也無力維持那段純潔的感情——只有放棄,所以,她與老穆的感情「近乎父女」;立青與林娥同樣失去了摯愛,盡管倆人在一起,但他們一開始並不能敞開心扉——只有勇敢面對,才能換來真正的愛情;立華愛瞿恩,但她還是去了莫斯科,也正是因為她愛瞿恩,她才會收養費明,把他當作自己的命根子,也許我們曾對瞿恩另娶耿耿於懷,但當林娥說「瞿恩愛我永遠沒有愛立華那麼深」、瞿奶奶說「瞿恩他愛得那麼深,只是不會表達才找我拿了這對耳墜」時,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懷疑這份超越主義的愛?
二、人間正道是滄桑
電視劇拍出了電影的味道。有兩個畫面給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一個是謝雨時(解語石)犧牲時,躺在板車上,血與污泥糊滿了臉,卻依舊無法掩蓋雪亮的眼睛——那眼神里,是信仰的光芒。一瞬間,我想起了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似乎那就是新任指導員的死亡。另一個是立華關了燈抽煙。她劃燃了火柴,用煙霧吹滅了小小的火焰。那火苗一閃一閃,最終熄滅,有點像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也呼應了字幕「立華知道,立仁的未來一片黑暗」。
⑥ 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
人間正道是滄桑》是一部耐人尋味、令人深思、發人深省的巨著,它通過兩個家庭悲歡離合、血淚愛恨,展現了二十世紀二十五年裡,中國現代史中共產黨和國民黨這兩大政黨的成長、發展、合作和斗爭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演繹出令人撕心裂肺的父子、母女、兄弟、師生、同學、戀人間的親情、愛情和友情。成功塑造了瞿恩、瞿霞、楊立青、楊立仁、楊立華、董建昌等一個個為了拯救中國、為了理想和信念而出生入死、執著追求的英雄或梟雄的形象,向世人闡述了理想和信仰是決定人生道路的根本,是奮鬥力量的源泉這一深刻的哲理。 理想和信仰是這部劇的第一主題,在那個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危亡非常年代,無數的中華熱血青年,為尋求救國救亡的道路,背井離鄉、出生入死,追尋革命的真理。楊瞿兩家的兒女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來到黃埔。在這里他們接受到了不同的教育,遇到了不同的導師,受到了不同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觀,樹立了不同的理想,接受了不同的信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片中的主角個個都有極高的理想和信仰,無論信仰什麼主義,無論在何種危急、復雜的狀態下,他們紛爭的只有主義的不同,道路的不同,他們堅持的是各為其主,而沒有個人的恩怨,沒有人格的貶低和污辱。他們有思想、有氣質、有高亢的愛國熱情,他們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融為一體,執著地追求國家與民族的獨立自主、民主自由,他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潮流,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棟梁。
劇中主人公楊立青在1925年來到革命浪潮洶涌澎湃的廣州時,遇到了兩個導師。一個導師是屬於理想主義的共產黨人瞿恩,另一個導師是現實主義的職業軍人董建昌,董建昌和瞿恩,他們不僅代表著兩個黨派,更是兩種人生態度。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都對楊立青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瞿恩是那個年代優秀共產黨員的化身,是集大成者。從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周恩來、瞿秋白的影子,可以看到共產黨人從幼稚到成熟的成長過程。他信仰的是理想和浪漫,並為了信仰而活著。正如瞿恩的那句名言所說:理想有兩種,一種是我實現了我的理想,另一種是理想通過我而實現。瞿恩自己屬於後者。在他那短暫的一生中為實現他的理想,表現出了執著的追求和無畏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連他的敵人都不得不尊敬他,不敢不尊敬他\"。
董建昌信仰的是功利和現實,追求的是生存和利益。從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宋希廉、程潛的影子。他遇事總是先衡量利弊得失,順勢而動,變幻無常。
楊立青在人生道路上還遇到了一個對手,這個對手就是自己的親哥哥楊立仁。楊立仁是國民黨右派的化身,他標榜的是維護國家利益,而實際維護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官僚買辦階級的利益,是自己家族、親人的利益。立青與立仁各自秉持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家\"與\"國\"的理念,他們站在不同的階級立場,共產黨人為全民族勞苦大眾謀解放,謀平等,往往需要背叛自己的家族、親人,舍小家而顧大國。國民黨人要維護自己集團、家族、親人的即得利益,為不被勞苦大眾奪去,斷然揮舞屠刀屠殺友人。一個是為民眾甘願犧牲個人,一個是為個人甘願犧牲民眾。但楊立仁的信仰之路越走越窄,並最終淪落到理想破碎的悲慘地步,被歷史所淘汰。
為了不同的信仰,黃埔的同學們按照\"鋼刀歸鋼刀,同學歸同學\"的信條,或同壕奮戰、馳騁疆場,或刀槍相對、血肉橫飛,展現出\"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俠肝義膽。
瞿恩和楊立華之間的愛情,楊立青與瞿霞之間的愛情,以及林娥與瞿恩、楊立青之間的愛情,無不受到理想和信仰的影響和制約,為了信仰,他們可以相親相愛、協手並肩,為了信仰,他們可以斷然絕裂、分道揚鑣。
在物質化的今天,在和平的年代裡,在價值觀多元取向的現實社會里,還要不要理想和信仰?要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和信仰?很多人是迷茫的。其實人都是有信仰的,不是信仰什麼宗教,就是信仰什麼主義,沒有信仰的人只能是白痴。現在很多人說我沒有什麼信仰,但他們信奉的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遵循的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追求的是\"功名利祿,紙醉金迷\",其實他們信仰的就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所以才出現豪富揮金如土,貪官囤金如山、紈絝暴殄天物、小兒不知何為幸福的怪象。
信仰是不能強求的。信仰的產生和形成,取決於客觀環境的熏染和影響,取決於自身的感知和悟性,需要教化和引導。楊家三兄弟同在一個家庭中生長,他們卻加入了不同的黨派。楊立青、范希亮、湯慕禹、穆震方同在一個校園學習,接受相同的教程,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理想是有階段性、有層次的。古人講:\"道不同不以為謀。\"國共兩黨在救國救亡、爭取民主自由、國家獨立自主方面具有共同的理想,所以才有國共兩次合作。而在國內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建設什麼樣的國家方面就有了根本的利害沖突,所以才有了\"四、一二\"大屠殺,才有了動天地、泣鬼神的解放戰爭。楊瞿兩家人的恩恩怨怨無不與這理想的分合密切相關。
看完在大結局,關閉電視機,我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在黑暗中探索,在酷刑下煎熬,在槍林彈雨中沖殺出來的。是他們在漫長的歲月里憑借真理和奮斗,依靠堅定的信念和無悔追求的奪得的。我們應該永遠牢記列寧的教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信仰,為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