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居里夫人電影觀後感

居里夫人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6-03 13:56:59

Ⅰ 求《居里夫人》 觀後感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
近日重新閱讀了《居里夫人傳》,再一次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記得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後就激動不已,自覺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其實本人一向自恃頗高,很少敬佩什麼人,但對於居里夫人,卻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對於我,有著太多太多的啟示。

在我看來,這個本名瑪妮雅•斯可羅多夫斯基的普通波蘭女孩日後之所以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賦以及她所處的那個時代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盡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鑒。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為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們不但個個成才,而且團結友愛,感情甚篤。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羅尼雅間的手足之情尤為感人。姐妹倆先後資助對方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其謙讓、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由聯想到報章雜志上的一些社會新聞:某家的兄弟姐妹為了爭奪財產而對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來,他們真該為自己的舉動而懺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應好好珍惜這樣的血緣親情才對,為什麼一旦牽涉到利益問題,就變得如此自私無情呢?他們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拋棄了生命中最可寶貴的財富,實在是得不償失吶!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羨慕瑪妮雅的家庭,羨慕她與姐姐之間的那份無私真摯的親情。

事實上,為了給姐姐籌措學費,年少的居里夫人飽嘗了世態炎涼。十七歲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離鄉,去外省當家庭教師,一當就是六年。這六年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逐漸意識到了社會的復雜,人性的復雜。失戀的痛苦經歷,更教會她該如何選擇終生伴侶,如何從本質上去認識一個人。看來,「長大」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磨難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章。她當時經濟拮據,為了避免干擾,便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床,學習到凌晨三點方才就寢。冬日的巴黎寒風刺骨,一床薄被哪敵嚴寒。於是,瑪妮雅只能將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被子上,甚至將椅背壓在上面,以此來增加重量和溫暖感。僅有的一點生活費只夠她終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談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著打補丁的衣裙和墊著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的。看到這里,我真的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了。現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於空有雄心壯志,卻拿不出半點實際行動。自訂的學習計劃哪回不是落得個虎頭蛇尾、一紙空文的下場。我實在很想擁有居里夫人拼搏奮斗時的那股子勁頭,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跑到外頭教太陽一曬,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揮發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幾日,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實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懂,問題在於真正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只佔少數;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這次的「激情」可以持續地長久一些,但願我能夠盡快找到自我奮斗的動力。畢竟,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是需要一點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兒呢?

也許上面的話題顯得有些無病呻吟,但那確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當然,對於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許多幻想。比如說:愛情、婚姻。那麼,怎樣的愛情和婚姻可稱得上是理想和美滿的呢?我覺得,居里夫婦的例子給了我最好的回答。他們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結合的最高意義——家庭與事業的和諧統一。他們的相戀是那麼的奇特:一場「純學術」的談話讓他們互生好感;簡陋的小閣樓成了他們探討學術問題兼約會的場所;居里先生將自己的學術著作作為定情之物;最終,「科學」這個共同理想,把兩個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禮議程極其簡單,結婚用品除了兩輛自行車外,別無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騎車郊遊。在短暫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始終相濡以沫,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發現並提煉了釙和鐳,雙雙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就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是何等質朴而動人的愛情啊!或許在愛情觀上人各有志,更何況這樣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們的故事至少給了我們一些信心,確切地說,是一種信仰——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著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嚮往的!幸福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我想,有了這信仰,那些執著追求理想的人們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氣。

不僅如此,居里夫婦的結合更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迸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在這對純粹的學者心目中,科學是最神聖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因此,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於世。在生活上,他們幾乎毫無要求。對待科學研究卻是異常嚴謹,鍥而不舍,孜孜不倦。「榮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婦為那些有志於做學問的年輕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樣!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將一個嚴酷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探求真理沒有捷徑可走,那必將是一條清貧而又寂寞的漫漫長路。若無足夠的毅力,千萬不要輕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過於知難而退,臨陣脫逃,繼而變成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學者。君不見今日的學術界里,這類招搖撞騙的假學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學研究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之人,永遠無法踏進科學的神聖殿堂。所以說,真正的學者是心懷宇宙的,也只有具備這樣的胸襟方能發現真理,並且真正懂得真理的價值。

讀罷《居里夫人》一書,我已將我的感悟悉數與大家。書中還有一些感悟東西,忽隱忽現,難以捕捉。那隻有一邊生活、一邊體會了。

Ⅱ 居里夫人觀後感 600字 要快呀

在沒有觀看<<居里夫人>>這一影片前,我只知道她是鐳的發現者,曾二次獲得諾貝爾獎,僅次而已.

我也不曾想過去探索她的成功之秘,也不想過去了解她的生活.在我眼裡,偉人的輝煌成就背後的犧牲是必然的,也是我們平常人無法做到的,索性也就遠遠地仰慕他們,不去管他們那些風風雨雨和驚天動地.

但是,<<居里夫人>>卻在無意中向我走來,讓我對她有了更多的認識,更多的感動.

她是一位美麗`善良`聰明`勤奮和執著的女性,溫柔`體貼的妻子,和藹的母親,孝順的女兒,偉大的科學家。她有輝煌的人生,也有尋常的生活;有歡樂,也有痛苦;有迷惘,也有果斷。影片把居里夫人的真實人生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感覺到偉人並不是那麼的高不可攀,只要敢於付出,敢於拼搏,說不定下一個成功的人就是我們。

而我看了影片後,最大的收獲是真正明白了獲得偉大成就的人,成功不僅源自於他們的聰明`堅韌和勤奮,更離不開親人`師長朋友的幫助`支持鼓勵和關懷。

居里夫人在巴黎留學時,貧窮困擾著她,性別歧視襲擊著她。然而,她卻憑著聰明`勤奮和執著先後取得物理學和數學碩士學位,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巴黎大學。這些成績使我們感到驚訝,而讓我們更為驚訝的是她後來的實驗室生涯。在那簡陋`條件惡劣的實驗室,她用了幾年的時間進行提煉鐳。她和丈夫兩人的工作量就相當於一個工廠的工作量,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沒有堅韌不拔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如何承受得起這沉重的工作?還有她無論是在吃飯還是睡覺,她都會思考問題,不是勤奮,怎能如此瘋狂?

成功絕非偶然,正如她所說:「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寫而是用生命寫成的。」而她,也是用鮮血和生命將名字記在史冊上,從而也推翻了當時「女人是科學的天敵」這一謬論。

成功的豐碑里,自身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周圍人的幫助也不可忽視。

在我看來,居里夫人的成功,還得歸功於幫她的人,尤其是她的教授和丈夫。

要不是教授為她介紹了居里先生,並推薦她到居里先生的實驗室工作,要不是居里先生的挽留,她很有可能畢業後回到波蘭教書,做一名教師。但是,他們的幫助使她放棄了教書的打算,並從此走進了實驗室,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

可以說是他們為她指明了方向。

而在她丈夫去世後,要不是親人`師長`朋友的慰問關懷和開導,她也許會在痛苦中倒下,而不是繼續奮斗,再創輝煌。

成功的路上同樣灑有別人的汗水和鮮血。

看了她充實`不朽的人生,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驚嘆於她獲得的榮譽,我們應該學習她那種執著`堅毅,勤奮的精神,更要學習她的偉大抱負,為「手持知識的火炬,創建崇高的殿堂」而努力奮斗。

Ⅲ 求關於居里夫人的讀後感

寫完了

Ⅳ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50字

居里夫人身為一個偉人,在她在世的時候就享有盛譽,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樣,無論在生命中的什麼時候,她對物質生活的享受也是很淡泊的,她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簡朴。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由此可見,他們的家,是多麼的簡陋。而居里夫人,也從沒想過要改變這種簡陋。
而後來,即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不「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所以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這種做法,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或許很難想像,也很難理解,但這恰恰證明了居里夫人是多麼的簡朴,甚至到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摳」的地步吧。
面對這么簡朴的居里夫人,你能夠想像她是什麼打扮嗎?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可是讓這位記者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婦人,就是居里夫人。由此看來,居里夫人的確是與眾不同,或許她是不拘小節吧。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她對儀表的華麗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重視,在她的心中,只有她的實驗,只有她的研究。也許,對科學熱愛到了極點的人都是這樣吧,你知道嗎,據說愛因斯坦穿鞋子,從不穿襪子。在他看來,穿鞋還穿襪子,實在是不必之,。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盲目地追求物質享受,生活奢侈,甚至許多富翁的生活可以說是極盡奢華之能。勤儉節約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曾幾何時,我們也迷失了。
是的,我們應該向居里夫人學習,重拾美德,過簡朴的生活,而不是在紙醉金迷中走向消亡。

Ⅳ 求一篇《居里夫人》這部電影的觀後感!!急!!!

1

這種美是永恆的
——觀《居里夫人》有感

上周,我們學了《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文章,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文中的主人公居里夫人,曲蔓地同學給我們帶來了《居里夫人》光碟,下面是我的《居里夫人》觀後感。

居里夫婦認為在成噸的瀝青礦中有一種人們從未發現的新元素——鐳,他們向科學研究院申請在新的實驗室里提煉、研究鐳,這一申請並沒有被通過,科學家們不僅對所謂「新的元素」產生質疑、也在語言中透露出對居里夫人的歧視,認為居里夫人是沒有經驗、沒有實力的。看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氣憤:當時的社會雖有了科學,男女地位差別竟是如此之大,可見那些科學家們有多麼的驕傲自滿!皮埃爾也非常氣憤,他大聲地為居里夫人辯護,居里夫人卻只是靜靜的坐著,不停的拉著皮埃爾的衣角,勸他停下來。科學院同意給居里夫婦一個破棚子,而且只有簡單的儀器。居里夫人毫無怨言,默默地與皮埃爾在破棚子里開始了實驗。礦渣必須先融化成液體,再從中去掉已知的元素,才能提煉出鐳。居里夫婦終日攪拌著鍋里的礦渣,她的手上留下了酸鹼的燒痕,幾次因鍋里冒出的化學煙霧而昏倒。上萬次的提煉失敗,幾乎已經讓皮埃爾絕望!而居里夫人沒有,她說,鐳可以殺掉細胞,這可以用來治療癌症,如果他們堅持下去,提煉出了鐳,那麼這將是醫學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看到這里,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這種對科學的執著精神所打動:連她生活上、科學上的伴侶都失去了信心,而她卻仍然要堅持。居里夫婦沒有先進的科學儀器,而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將礦渣融化成的液體盛入一個個蒸發皿中蒸發,以此來提煉出鐳。時間推移著,轉眼到了大年夜,蒸發皿最終剩下了一個,而他們睡了一晚上醒來時看到的卻是一塊斑!居里夫婦幾年來的心血換來的卻是一塊斑!居里夫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淵。居里夫婦回到家裡看女兒,皮埃爾給女兒講了一個故事,表面上是在講故事,實際上是在鼓勵居里夫人不要放棄。晚上,居里夫人把一個新奇的想法告訴了皮埃爾:鐳實際上還在那個蒸發皿中。居里夫婦趕回了破棚子,發現那最後一個蒸發皿中閃著淡藍色的光,鐳終於被居里夫婦提煉出來了!

居里夫人的成功在於什麼?是堅持不懈,是默默無聞,是不屈於現狀! 人們會永遠銘記居里夫人對科學的貢獻,以及她那執著、頑強、不惜為科學獻出生命的精神!人的外貌之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隱退,而精神上的美則會永駐人間!

======================================================================

2

看了《居里夫人》,我著實更深地體會到了偉人之所以偉大。但我還是想發些牢騷。

居里夫人其實不是很明智。居里夫婦放棄申請鐳的專利引起了巨大轟動。幾乎所有人都贊頌她的美德。其實他們可以把這筆錢投在科學事業上,那麼他們將活得更長久,對世界的貢獻會更大。對此,居里夫人聲稱,人類需要「實業家」,也同樣需要「夢想家」。「夢想家」和「實業家」實質上的不同只是「實業家」會用自己應得的財富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罷了。「夢想家」若接受應得的財富而將其投入到事業中,那也不違背居里夫人給「夢想家」所下的定義。她說部門應給科學家們提供研究條件,可自給自足豈不比等待那些俗不可耐的人們發善心要好的多呢?她說鐳是屬於科學,屬於世界的。那麼作為波蘭人的她,不也是如此?正如我們每個人一樣,我們是大自然的產物,理應屬於自然,屬於世界。為了使自己與「實業家」離得更遠,為了證明自己是「夢想家」,而使一筆科學財富付之東流。偉人也有愚蠢之時。

她也曾有一次自以為是呢!那是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時,她和她的朋友們都認為她一定會入選。事實卻不然。當然,以她的實力,的確可以有這種自信。只是其他投票的院士太俗不可耐。可是,從這件事中好象可以覺察出她已經認為自己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了。這是事實,但真正優秀的科學家永遠把每一步看作出發點。她難道不知道那些人的庸俗、妒忌?難道她指望自己的名望會使這些人醒悟?那她也太高看那些人和她自己了。

當她眼睛看不清時,她卻虛偽地做戲。作為一個老人,(她也認為自己有較平和的心態)歷盡滄桑,難道還放不開?我可以理解自己最感興趣並視如生命的事情卻不能做的痛苦和悲哀。但我還是無法認可她這種「虛偽」。她是一個有理智的人,應該明白這種戲不會使她的眼睛好轉,只會更加悲涼。要是我就讓學生們當我的「眼睛 」,幫助我繼續獻身在實驗室里。或者,我會離開實驗室用其他方式獻身科學。我甚至認為她浪費了晚年的時間。(雖然說在做戲的同時,她也在研究)

她工作得也太狂熱。我覺得在保證自己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也不是難事,而且效率會更高。因為科學,竟會使她喪失理智?她極其敬佩的人——皮埃爾.居里的父親也勸過她。如果她真的為了科學,為了波蘭著想,就更應好好照看自己的身體。(至少不能不穿鉛服就做放射性實驗)即使她是偉人,為了這些,我也要深深斥責她。

世界上的偉人太多了。他們有些人還互相對立。然而他們卻都是倍受擁戴的偉人。這讓人們不敢否定他們任何一方,一味地逃避,從而在迷茫中失去真理。人就是缺一種勇氣——敢於批判權威的勇氣。偉人總具有這種勇氣。我正視偉人。既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又為他們的愚蠢而憤恨。即使有時我的觀點有些偏激,有些不太正確。偉人也是人,必然也有缺陷。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盲目學習偉人,而應「取其精髓」。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迷茫,才能用自己的判斷力獲得真正的真理。

Ⅵ 居里夫人電影讀後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寫讀後感關鍵是一個感字,先用三四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結合實際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可以夾敘夾議。要注意寫出真情實感。

Ⅶ 居里夫人的讀後感要800字

居里夫人,是一個傳奇人物。今年寒假我讀了她的傳記,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做《艱苦的提煉》。我讀了以後,談不上「深有感觸」,但心靈確確實實受到了震撼。縱觀全文,也許「鐳」的實驗我們做不了,但居里夫人的精神卻值得學習。
故事的概要是這樣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發現了「釙」和「鐳」,「釙」在一年時間里被很快提取,分離了出來,可是「鐳」卻難以提煉。經過很長時間的分離,只剩下了「鋇」和其它,這個其它,就是「鐳」。但實驗了一年零七個月,做了一百五十八次試驗,「鋇」和「鐳」依然不能分開。最後,他們選擇了「結晶法」。這樣又工作了兩年多,做了上千次實驗,但「鋇」被分離了以後,蒸發器里只留下了一些殘渣,居里夫婦近乎絕望了,他們打算放棄,但在找失敗的原因時,居里夫婦又一次檢驗了那些殘渣,終於驚喜地發現,這就是真正的「鐳」。
故事看完了,我被震撼了。理了理紛亂的思緒,我發現居里夫婦成功的秘訣在於以下幾點:
「相信真理」。「鐳」的存在,很多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都表示懷疑,居里夫婦的實驗遭到很多人以及法國政府的嘲笑和反對。但是,居里夫婦沒有因此而動搖。他們依然執著地進行實驗,盡管多次失敗,也遭到居里夫人的姐姐——布羅尼婭.斯可羅多夫斯卡的寫信勸阻。但是,他們沒有理會和放棄,堅信「鐳」的存在,終於提煉出了「鐳」。想想自己平時做作業時,本來已經想好甚至寫好了答案,遭到幾個「優等生」的反對,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斷,不經思考,不論對錯,就盲目地把答案改掉了,真是慚愧啊!讀了《艱苦的提煉》以後,我要學會自主思考,即使遭到別人的反對,也要把自己的答案和所謂的「正確答案」對比一下,再進行選擇和採用。
「不怕吃苦」。居里夫婦的實驗環境非常艱苦、惡劣。他們在一個沒有煙囪、沒有通風罩、夏熱冬寒的破木棚里工作。他們的積蓄買不起成噸的瀝青鈾礦,只能購買礦渣。這就意味著,「鐳」元素可能會在別人提煉「釷」和「鈾」時遭到破壞,他們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更長的時間來提煉「鐳」。但是,面對艱苦的環境和微乎其微的希望,居里夫婦沒有退縮。對他們來說,提煉出「鐳」比什麼都重要。而我自己呢?雖然能夠參加衛生大掃除等活動,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被動的,並且也只干點輕活兒,不能吃苦耐勞,而居里夫婦既要學習又要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中進行艱苦的科學實驗,其之艱難和辛苦又豈是這些勞動所比得上的呢?從此以後,我要向居里夫婦學習,努力鍛煉自己,積極參加各項勞動,不怕吃苦,堅決完成自己的學習和勞動任務。
「堅持不懈」。在實驗過程中,居里夫婦失敗了一百五十八次,後來選擇結晶法,又做了上千次實驗。但他們沒有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如果失敗多次之後,他們放棄了「鐳」的研究,向世人宣布「鐳」是不存在的,那麼就沒有今天的用「鐳」射線來治療疾病的方法了。而他們頑強地堅持了下去,最終取得了成功。但是我自己,卻是一個缺乏耐性的女孩,想寫一本書,可能只寫幾天就放棄了。算算我廢掉的文稿,少說也得有一萬字了吧,如果加到一起,絕對是一本小小說了,但我卻全浪費了。讀了《艱苦的提煉》,我決心今後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堅持下去,決不輕易放棄。

閱讀全文

與居里夫人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營口遼河大劇院電影 瀏覽:875
傷感的電影大全國語版 瀏覽:356
日本軍裝電影 瀏覽:798
歐美產婦生小孩電影 瀏覽:580
印度電影百度網盤 瀏覽:55
女孩叫克洛伊的美國電影 瀏覽:242
電影戰神2女主角是誰 瀏覽:427
電腦上電視電影 瀏覽:229
花城匯ua電影院團購 瀏覽:752
畫畫日本電影 瀏覽:114
鍾靈街電影院 瀏覽:154
免費下載電影哈利波特第一部 瀏覽:303
好女孩電影2015百度雲 瀏覽:264
近幾年最好看的科幻電影有哪些 瀏覽:30
高級私人教練2017電影 瀏覽:418
日本擠奶水的電影 瀏覽:152
二級內地電影有哪些 瀏覽:409
2015電影排行榜喜劇 瀏覽:984
今天電影時間表2015年的 瀏覽:979
商丘電影院地址查詢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