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典的南美電影,巴西貧民窟的江湖故事,講述怎樣的血腥傳奇呢
一部非常寫實、非常震撼的南美電影,一眾稚氣未脫的臉龐能演出如此真實的故事,加上叫絕的剪輯手法,可謂經典之作!寫實,震撼,描述了一段段不光彩的血腥傳奇,低俗小說式的環形故事,聚焦里約貧民的人生軌跡。犀利的鏡頭和洗練的剪輯加上逼真的手持攝影宛如置身其中,導演在技法和想法上都發揮了極高的水平。明明是暗無天日的生存環境,還是通篇洋溢著生動和陽光。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身為發生在一群暴力血腥又透著人性罪惡的孩子身上的現實主義故事,視聽感官都被吊到臨界點非常難得。上帝之城,卻被上帝遺忘;青春少年,卻是惡魔化身。這部電影帶給人的沖擊力之大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首先導演的水平很高,拍攝手法和剪輯方式都相當前衛,配樂也是和主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效果,故事越是殘酷音樂越是奔放,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世界上最接近地獄的地方,電影真實地還原了那裡發生的一切,從孩子開始,無法無天。
Ⅱ 求電影《Samba》(中文譯名《桑巴》的字幕!真心想看這部片,下載了了電影,但是沒有字幕!郁悶ING!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j8fYAXUw0Olwy4MtLLPVlA
提取碼:gc9s
《桑巴》是奧利維·那卡什、艾力克·托蘭達執導的喜劇片,奧瑪·賽和夏洛特·甘斯布出演。該片講述了來自塞內加爾的移民桑巴,被當局勒令離開法國的故事。
Ⅲ 5個女人與1個男人之間的糾紛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什麼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Un homme et une femme 年代:1966年/導演:克勞德.勒魯什 /主演:阿努克.艾梅 、簡-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看電影》的一句話評價:法國式的愛情,有一種風格化的迷幻和冷酷,純真而迷人。
看這部電影感覺有點沉悶,因為故事情節實在是太簡單了。就是一個單身母親和一個單身父親結識、相戀的過程。但往往愛情最精彩的部分就在於那段過程,過程中的阻礙、坎坷越多越麻煩,也就越有看頭。可是這部電影偏偏不那麼明顯的展現這些阻礙、坎坷,所以會令觀眾在劇情方面產生些許疲倦。但是那些唯美的鏡頭和動聽的音樂卻成為了影片中的亮點。
兩個家庭
導演克勞德.勒魯什玩電影技巧的才華在電影出片頭字幕的時候就令我們領教到了。在碼頭,一個女人低著頭在講故事:「小姑娘脫了衣服上了床。小姑娘感到有些疑惑,因為奶奶的行為很古怪.....」這個故事本身就有點古怪。但是接著往下聽,你就會明白原來這是《小紅帽》的故事,當講到大灰狼吃小姑娘的時候,女人撲下身去,接著鏡頭下拉,她抱住了一個小女孩——她的女兒。這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交代出了女主人公的家庭,而男主人公的出場也是如此有趣。這個男人坐進車里,汽車已經啟動,他還在猶豫著究竟去高爾夫球場還是去賽車,一個急轉彎的時候,他趕緊撲向司機,抓住方向盤,鏡頭移開,坐在司機座位上的居然是個小男孩,那肯定是他的兒子了。男人和女人的如此亮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他們「撲向孩子」的動作也都體現出對自己兒女的那種無微不至的舔犢之情。
在片頭里,我們可以聽到這部電影的主題音樂《Un homme et une femme》,這段旋律優美的爵士樂出自音樂大師弗蘭斯·賴之手。它傳達出了一種愛情的信號,象徵愛情的來臨,在電影當中也屢次出現。此曲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日本歌手小野麗莎也曾翻唱過。配合這段音樂的畫面是夕陽西下的海邊,這樣的美景在影片當中俯拾即是,就像一幅幅油畫,令人賞心悅目。
這部電影的色彩是黑白和彩色相交織出現。原本是因為劇組拍攝資金欠缺,只好一部分鏡頭用黑白膠片拍攝,結果導演發現剪接之後效果不錯,就這樣沿用下來了。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從什麼「黑白象徵過去、彩色象徵現在」之類的解釋了。況且片中的黑白彩色的運用沒有規律可循,有時候過去的的事情採用黑白鏡頭,有的卻又用彩色鏡頭。至於如何解析,就讓聰明的您自己去想好了。
一見鍾情
影片正式開始後就是一段黑白鏡頭。這個女人叫安娜。這天,安娜急匆匆的把女兒送進學校,然後自己去趕火車。那個男人叫德魯克。他在女人離開後不久也開著車來到學校門口,把兒子送進學校,還答應兒子如果表現得好,就下周帶他出海玩。就在德魯克開車要離開時,安娜出現了,她沒有趕上火車,想搭個便車回家。德魯克爽快地答應了。這段鏡頭採用了無聲的處理方法,觀眾聽不到兩個人的對話,只能憑猜想去揣測他們的關系。認識?不認識?推動觀眾繼續往下看。這與片頭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車上,兩個人有了一長段對話。但是連接他們的感情的紐帶只有兩種東西:孩子和音樂。他們先是談到孩子們的學習和在學校里的表現,當然都是在誇對方的孩子。接著,安娜打開車上的收音機,傳來一段滑稽的歌曲。安娜聽著就笑了,德魯克也在笑。這兩樣東西明顯拉近了他們,使得對話得以進行。我以前看到雜志上說,與陌生人對話可以先從寵物身上找話題。他們兩人的的話題看來也不錯。
然後他們談到了「婚否」的問題上。安娜說自己的丈夫是一個替身演員。在安娜眼裡,他是那麼「真實、迷人,充滿激情」。她丈夫有一次從巴西回來,結果迷上了桑巴舞,一個星期都是他在桑巴的歌聲中度過的。可以看到,她丈夫無論是看報、洗頭還是吃飯都在唱歌。導演運用了音樂劇的處理方法,使多處場景因歌聲而串連在一起,以表現這個男人對桑巴和愛人的執著的愛。可以看出安娜和這個男人生活的很幸福。
安娜的家到了。臨走前,德魯克發出邀請:下禮拜他要去多維爾,想邀請她去,順便見見她的丈夫。結果,安娜說他已經死了。在拍攝一場爆炸戲的時候,她丈夫不幸遇難。德魯克趕忙道歉,但是安娜並不介意。至於周日的邀請,她說看有沒有時間,德魯克還得到了她的電話號碼。
示愛約會
德魯克是個賽車手。他開著車在跑道上瘋狂的飈車,他很喜歡這樣的感覺。鏡頭跟隨飛馳的賽車環繞場地,伴隨著轟鳴聲,給人以刺激的感官感受。周六,德魯克賽車之後給安娜打了電話,問她是否願意和他去多維爾。約定好9點見面。這時,外面一輛賽車正在啟動,預示著他們的愛情也加足馬力,步入正軌。
很快,兩個人坐上了車,開往多維爾。車里的廣播又開始廣播了,傳來一首叫做《愛》的歌曲。這又是一種曖昧的暗示。廣播員說「最近天氣不是很美好,整個法國都在下雨,這對於那些想要開車去鄉間去野餐的巴黎人來說最好還是呆在家打打牌,看看電影。」兩個人都笑了,他們心裡其實都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
可以說,安娜和德魯克的關系進展得很快。這天他們各自帶上孩子去餐廳吃飯。孩子又成了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他們純真稚氣的話語使得餐桌旁縈繞著歡樂的氣氛。但是導演卻讓畫面背對孩子們,只將鏡頭對准安娜和德魯克,捕捉他們細微的表情。這樣既是分清主次,也是對兩人內心的一次細致的刻畫,相信有了孩子們的加入,他們的進展會更加迅速。餐桌上,德魯克談起自己做賽車手的一些事情,安娜則聊到演員和電影的情況。德魯克的手搭在安娜的椅子背上,這個小動作的用意十分明顯,可以說是繼邀請安娜去多維爾之後的第二招。而德魯克又提議出海去玩,這下子兩個小傢伙活躍起來了,馬上就穿上衣服動身了。
出海這一段鏡頭我個人特別喜歡。在顛簸的甲板上,孩子們趴在船舷上,而安娜和德魯克深情對望,欲說還休的眼神夾雜著復雜的情感。風大,安娜用大衣擋風為德魯克點煙。兩個小傢伙凍得縮成一團,德魯克愛撫著安娜的女兒。而兩個小孩子不知道,兩只手正在害羞的觸碰在一起......一望無際的海面上一隻小船在飄搖,天空彷彿破了一個大洞,陽光從洞中灑下來......剪輯緊湊利落,將這些動作串連在一起,頗有「言外之意」的功效。 美景和音樂的巧妙配合,讓人如夢仙境,美在其中。通過這次出海,他們的心又近了一步。
在海邊,一個男人和一隻狗一搖一擺的走。德魯克對安娜說:「你知道畫家加克麥提嗎?他說過:如果我遇到火災,必須在倫勃朗的畫和一隻貓之間做選擇,我會救那隻貓。在藝術和生命之間,他說他會選擇生命。」這段對話看似與本片無關,但是卻是導演借演員之口表達對藝術與人生的一種思考。
似乎是結局
既然安娜是個寡婦,那麼德魯克的家庭呢?在回來的車上,德魯克便把自己與妻子的事情告訴了安娜。那是在一場賽車比賽中,德魯克突然撞車出事,他的妻子以為他死了,悲痛欲絕,自己尋了短劍。 按理來說,德魯克的妻子應該是被賽車運動害死的,可是德魯克竟然依舊從事這種危險的運動,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賽車手的妻子不好當,整天都得擔驚受怕(比如《暴走戰士》)。而現在德魯克又興致勃勃的參加第35屆蒙特卡洛汽車拉力賽了。
在汽車比賽的段落中,導演將德魯克參加比賽時的驚險刺激和安娜獨自生活的悠然自得進行了對比,著重突出了比賽的緊張性,也不禁令觀眾為德魯克擔心。安娜在家裡正在一邊看電視里的直播,一邊拿起電話,對接線員說想要給蒙特卡洛的德魯克發一封電報。她本來想要發「我在電視上看到你了。」但是猶豫再三,決定只發三個字:「我愛你。」安娜終於有勇氣說出了這句話,這短短的三個字濃縮了她的孤獨的愛。
德魯克收到了這封電報之後,十分興奮,連夜開車離開蒙特卡洛,要去巴黎見安娜一面。一路上,德魯克進行了激烈的心理活動:「發那樣的電報給我,一定是鼓足了勇氣。想像一下,一個女人給你個男人發那樣的電報,我從來沒有膽量那麼做。真是個迷人的女子。」他又假設了許多他到了安娜加厚的場景,思維不一般的活躍。清晨來了,那段《Un homme et une femme》的旋律響起來了,德魯克也終於來到了安娜的家。但是她並不在家。德魯克又驅車前往多維爾。在碼頭,德魯克四處張望,急切的尋找著安娜。這時,德魯克突然奔跑起來。安娜和兩個孩子正在沙灘上嬉戲。德魯克奔上前去,和安娜緊緊的抱在一起。鏡頭圍繞著他們轉了兩圈,這一刻,世界只有他們兩個人。這個我們期待許久的場面終於出現了。歡快的歌曲、歡快的狗、歡快的孩子,都在為他們而高興。
多麼美好的結局。可是並不是,導演終於在電影結尾給出了「愛情障礙」。
這才是結局
接下來是安娜和德魯克正在做愛。可是安娜的腦子里總是浮現她當年和丈夫在雪地里打鬧、騎馬的那些美好記憶,讓她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思想中的人和壓在她身體上的人不是同一個,這種煎熬令她很痛苦。《東邪西毒》中說人煩惱太多,是因為記性太好。安娜由於忘不了往事,無法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所以她陷入了兩難選擇。
一段並不愉快的的翻雲覆雨之後,德魯克似乎有些看出了她的心思,問她你丈夫不是去世了嗎,安娜搖了搖頭。對她來說,她丈夫雖然死了,但是在她心裡揮之不去。
安娜決定獨自返回巴黎。德魯克沒說什麼,只是默默的幫她訂了車票,送她上車。
德魯克馬上駕車趕回巴黎。
在巴黎車站,安娜一下車,居然看到了德魯克。他們再次用抱在一起,鏡頭又圍繞著他們兩圈。有情人終成眷屬,化作最後的一個剪影,定格在那永恆的一瞬間。這個障礙設置的有些過於簡單,毫無懸念,可能會令觀眾在看完影片之後沒有什麼太大的回味空間。不過就整部電影而言,美感始終貫穿其中,劇情的簡單恰好便於我們去欣賞其中難以抑制的視覺美、聽覺美,僅這一點,這100分鍾的時間就沒有白費。
來電指數:
安娜和德魯克 4星半
接吻鏡頭:
一處
愛情箴言:
1、安娜:「我不追求獨特。你找到一個對象,結婚生子。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了。獨特的地方就在於你愛的人。」
2、德魯克:「你知道畫家加克麥提嗎?他說過:
如果我遇到火災,必須在倫勃朗的畫和一隻貓之間做選擇,我會救那隻貓......在藝術和生命之間,他說他會選擇生命......」
Ⅳ 法國電影桑巴的結局 男女主在一起了嗎
杴相見眷
無緒獨酌南山,花映月。
唯眷獨戀西簾卷良人。
止不了,懷還念,是愛慕。
三千諸侯不敵一笑醉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Ⅳ 求一部電影名字,裡面全是動物,她們會唱歌會跳桑巴舞,下面的我記得的一些劇情
《里約大冒險》第一部
故事講述一隻生活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小鎮上的藍色金剛鸚鵡,一直是世界上僅存的一隻公金剛鸚鵡。直到有一天,一個鳥類研究博士來到了這里,告知鸚鵡的主人要是再不給它們進行人工繁殖那麼藍色金剛鸚鵡可能就會滅絕,而他們研究所就有一隻母藍色金剛鸚鵡。於是,為了藍色金剛鸚鵡,他們從美國出發飛往巴西里約熱內盧,一段充滿異域風情的冒險之旅就這么開始了。在來到里約當天,布魯就遇到了他的第一批朋友:金絲雀迷你鳥尼科和紅衣鳳頭的大肚鳥派卓。這兩只能夠展翅飛翔的小鳥加劇了布魯內心的震動,他被這兩個小不點吸引住了。而隨後布魯和珠兒的相親場面則笑料十足。男主角布魯帶著迷你鳥尼克與大肚鳥派卓親授的相親秘笈,去見「美若天仙」的珠兒。珠兒和布魯落入走私者手中,它們的腳被腳鏈拴在了一起,只好一起逃亡。逃亡過程中,珠兒才知道布魯竟不會飛! 不過,二鳥不打不相愛,加上巨嘴鳥拉斐爾,迷你鳥尼科與大肚鳥派卓敲邊鼓,布魯與珠兒終於開始彼此產生好感…然而,充滿野心的走私者與葵花鳳頭鸚鵡奈傑為了將兩只鳥占為己有,奈傑還找來了狨猴莫絨等助陣。而布魯和珠兒為了斷開腳鏈,聽從拉斐爾的建議,去尋找一隻名叫路易茲的鬥牛犬幫忙。當它們分開後,珠兒又一次被奈傑抓住。布魯為了營救珠兒,再一次陷入困境……鳥類專家圖里奧與布魯的主人琳達也正混入巴西狂歡節會中,准備營救出再度落籠的布魯與珠兒。只是,天不從鳥願,他們還是被拉上了飛機,布魯眼見獲救無望,急中生智,將籠子扯了一個大口,將所有的鳥兒都救了出來,布魯不會飛,在遲疑,奈傑一把抓住布魯,珠兒反抗,不小心將自己的翅膀砸壞。布魯再次生智,用滅火器將奈傑消滅。要墜機了,珠兒從飛機上掉了下去,布魯閉眼跳了下去,珠兒感動,布魯張開了翅膀,成功飛了起來,珠兒翅膀治好後,布魯離開了主人,與珠兒去野外幸福生活。
望採納
Ⅵ 《蠟筆小新劇場版amigo桑巴》中amigo為什麼要讓所有人條桑巴舞
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覺得這些成人化的內容不適合小孩子觀看,所以《蠟筆小新》就改變成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個樣子。所以這部作品從最開始的根基上,就不是一部完全的兒童向作品。首先淪陷的是成人,大人們失去了童心,想法更加成熟,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對夢境產生質疑,於是美夢變成了噩夢。
喜歡《電擊!豬之蹄大作戰》里夕陽籠罩的山頂,喜歡《戰國大合戰》那一朵亂飄的白雲,喜歡《夕陽下的春日部男孩》中少年追逐火車的身影,更喜歡《大人帝國的反擊》中廣志的回憶回憶過去懷念往事而是直面現實向前看的表現,當我看到小新拼了命地爬上東京鐵塔想阻止他們改變世界,即使摔倒也要爬起來,即使摔倒頭破血流也要爬上去,從那一刻起所有人都知道小新不是一個小流氓。
Ⅶ 《阿達瑪》是什麼電影
《阿達瑪》是法國反戰電影,講述了非洲部落的小男孩阿達瑪為了尋找被法國人誘騙到歐洲參加一戰的哥哥的故事。
(7)桑巴電影豆瓣擴展閱讀:
電影《阿達瑪》劇情簡介:12歲的阿達瑪住在西非的一個小村莊,他經常去懸崖邊的湖裡玩。他的哥哥桑巴突然要去為納薩人打仗,這讓阿達瑪特別困惑。為了找回哥哥,阿達瑪翻山越嶺吃盡了苦頭,遇到了不同國家的人,有幫助他的也有借機騙錢的。最終在戰場上阿達瑪見到了哥哥,兄弟倆在先知阿杜的引領下,回到了鄉村。
導演:Simon Rouby。
編劇:Simon Rouby、Bénédicte Galup、Julien Lilti。
演員: Azize Diabaté Abdoulaye飾 Adama (配音)、Pascal N'Zonzi飾 Abdou (配音)、 Oxmo Puccino飾 Djo (配音)。
Ⅷ 桑巴舞每個動作的名稱
桑巴舞每個動作的名稱:
1、基本移動步(前後左右自由移動),英文名為Basic Movement。
2、叉形步,英文名為Whisk(L.&R.)。
3、並進叉形步 ,英文名為Samba Walks inP.P。
4、旁桑巴步,英文名為Samba SIde Walk。
5、行進側點步,英文名為Progressive Bota Fagos 。
6、正反並進側點步,英文名為Bota Fagos inP.P&C.P.P。
7、左轉,英文名為Reverse Turn。
8、推割步,英文名為Cota Jaca。
9、閉式搖擺,英文名為Closed Rocks。
10、側桑巴步,英文名為Samba Side Step。
11、墊步,英文名為Volta。
12、遮蔽式舞步,英文名為Shadow Bota Fagos。
13、阿根廷交叉步,英文名為Agentin Cross。
14、原地桑巴步,英文名為Stationary Samba Walks。
15、開式搖擺,英文名為Open Rocks。
16、後退搖擺,英文名為Back Rocks。
17、繩辮步,英文名為Plait。
18、換腳變向,英文名為Changment of Foot。
19、反博塔步,英文名為Contra Bota Fagos。
20、滾筒步,英文名為Rolling。
(8)桑巴電影豆瓣擴展閱讀
桑巴舞最初流行於巴西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葡萄牙人在那裡首次登陸並殖民巴西。奴隸們被販運到種植園和採石場,在勞動中跳這種家庭舞蹈自娛自樂。他們的舞蹈逐漸吸收了歐洲波西米亞波爾卡、古巴的哈巴涅拉等一些巴西流行的馬克西克歇舞蹈元素,逐漸形成桑巴舞。
20世紀初,正是巴伊亞婦女將舞蹈帶到當時的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1928年,巴西第一所桑巴舞學校「讓人們說閑話」在里約熱內盧成立。1932年,巴西舉行了第一次情人節桑巴舞遊行觀看比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贊揚。從那時起,現代桑巴舞很快在巴西各地流行起來。
1934年,由於美國舞蹈之王弗雷德·阿斯泰爾的電影《飛到里約熱內盧》的緣故,一種流行的桑巴舞在英國被稱為Carioca。1939年,在紐約的世界博覽會上,桑巴的輝煌被放大了。1941年,電影舞蹈明星卡曼·米蘭達的出現,尤其是《里約熱內盧之夜》的上映,讓它變得流行起來。
歐洲在1948年開始流行起來。在20世紀50年代,由於英國貴族瑪格麗特公主的影響,它得到了進一步普及。1956年開始在國際上流行。
Ⅸ 里約大冒險好看嗎能給寫段梗概和劇評嗎
好看 期待著第2部呢。
簡介:阿藍(Jesse Eisenberg 配音)是一隻世界上極其稀少的藍色金剛鸚鵡,當他還是雛鳥時,便被可鄙的偷獵者從里約的熱帶叢林中擄到美國。陰差陽錯,他變成了小女孩琳達的寵物,從此相伴多年,如今的阿藍儼然一個養尊處優的宅男,甚至到忘記了如何飛行。某天,名叫圖里奧(Rodrigo Santoro 配音)的鳥類學家經過琳達(Leslie Mann 配音)經營的書店,他被阿藍所震驚,並希望能將阿藍帶回里約,與世上僅存的另外一隻雌鳥繁衍後代。雖然心懷不安,但是考慮到藍色金剛鸚鵡的命運,琳達還是帶著阿藍來到里約。阿藍順利見到了美麗的同類茱兒(Anne Hathaway 配音)。茱兒則一心逃離樊籠,回歸大自然。與此同時,一夥犯罪分子盯上了這群可愛的小生靈……
這是看過人的人的評價:
熱情洋溢的配樂;繽紛細膩的3D畫面;歡樂輕快的劇情,已經湊出了絕佳的電影。但里約大冒險最與眾不同的,是它營造的熱情的狂歡氣氛。 在這里要很不幸的說一句,我們的國家是最不懂得如何去狂歡的。 撇開political部分,我們的對外形象,科技文化,舉辦的「盛會」,都...... 全部>>
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14
jesse,姐已經看著你破了6次處了,咱們能幹點別的嘛。。。? 第一次聽到五月天的那首「我又初戀了」,心裡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男人真他媽無恥,初戀也可以「又」,「又」代表的是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子子孫孫無窮潰也好嘛!!你可以又初戀,那女朋友是不是可以又初夜?無恥,無恥啊!當然這一切的感嘆都在一干歐美萬年正太捲毛萌男的下垂眼小身板之下(如願以償的?)化為了泡影。特別是內兩位老是...... 全部>>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29
愛之吻的激勵喲,海歸男子關鍵時刻勇救受傷女友! 今天在新開業的博納影城方庄店提前看到了這場精彩的3D電影,還領到了一張大海報!謝謝豆瓣!(標題純屬想不出來亂寫知音體請無視)該片的導演卡洛斯·沙爾丹哈就是執導《冰河世紀》系列的那位巴西大叔,這次拍的關於他的故鄉里約熱內盧的故事,指定是使足了勁拼足了激情投入,而且由藍天工作室與二十世紀福斯動畫部共同推出的影片...... 全部>>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07
「藍天」越飛越成熟 許多觀眾看完《里約大冒險》後,不由自主的會對這個南美國家的「桑巴之都」心生嚮往-迷人的海灘,熱情的巴西人,激情四射的狂歡節,還有無處不在的足球情懷,這個國家最美妙的面目都被一部動畫片展現出來。《里約大冒險》的成功理所當然,憑借《冰河紀》一炮打響的藍天工作室,如今又靠著這部更歡快的「愛情電影」再上一個台階。導演的卡洛斯...... 全部>>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18
鬧場記 這天,形老師跟他媳婦兒以及他小舅子去國瑞城的電影院看小鳥。他媳婦兒從一個叫做豆瓣的網站上訂了三張票,因為她覺得45塊錢看個3D電影兒,與去年初炒到四位數的阿凡達相比,還是相當劃算的。選場次的時候,他們放棄了很快就開演的18:50場,選了一個20:30場,雖然散場晚了點兒,但後者是英文原聲版,形老師說,原聲當然比配音的效...... 全部>>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14
驚險刺激,美輪美奐 本文作者系lz他爹,lz那天在上班,就讓給他爹這個老頑童了 4月7日,是豆瓣和博納影城合作,進行里約大冒險的首映日。在熬過冗長的映前活動後,約1.5小時的3D大餐,終於一掃籠罩在心頭的沉悶,令人心清氣爽,充分領略了藝術家的巧思和高超手法,享受了情節的緊張刺激和畫面的美輪美奐。電影故事可說的不多。在約1個...... 全部>>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08
關於飛翔的華麗冒險 影片一開始,瘋狂的小鳥從游戲跳上了銀幕,色彩艷麗的犀鳥列成儀仗隊,擁有美妙歌喉的金絲雀站在枝頭,還有一隻小小的藍色的金剛鸚鵡剛剛睡醒。美好叢林驚醒了眼睛,五彩斑斕的大鳥從銀幕中向我們奔涌而來,叢林中普通的一天,卻充溢了全世界的美好。眼花繚亂中,整個人生似乎都隨著開場雀躍歡呼,心情搖擺起來。走私販的出現讓一切躍動...... 全部>>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11
里約:爛片搓堆中顯出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只能說勉強能看。毫無疑問,編劇們安排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故事開頭,一隻被徹底馴化的鸚鵡如何能夠追求真愛,重新放歸自然。但是故事的進展並不合理扎實,母鸚鵡對男豬的感情轉變缺乏動力,動物配角過多每隻都不出彩。電影中幾次出現的歌舞場面明顯帶有充數的性質。當然,劇中的笑點頗多,看起來很輕松。不過總體而言,...... 全部>>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14
讓我緊緊地抱著你在空中飛翔 印象中的里約熱內盧,是一個比較熱的地方。那種熱烈的感覺像極了這部電影里的色彩和音樂,還有歡樂的狂歡舞蹈。不愧是《冰川時代》導演的新作,在片頭就徹底被吸引住了,看著各種鮮艷的大鳥小鳥們在熱帶雨林里邊飛來飛去,交織成一副絢麗的動態畫面。只需一瞬間,就能變得熱情澎湃,恨不得在電影院里起身跳上一段郭富城的噼里啪啦櫻花舞...... 全部>>0人喜歡此影評2011-04-08
愛讓我們展翅飛翔 宅了幾天,發霉了幾天,還是決定出去走走,於是去看好多朋友都推薦的電影,動畫片,前兩天去沒有原聲,換了家影院,居然是,還蠻便宜,周一,大家都上班,整場除了我跟朋友,就另一個貴婦模樣的女子,好愜意的感覺。電影很好,我好幾次在裡面放聲大笑,直接無視了貴婦,開場舞很震撼,一上來氣勢就大得讓你不歡樂都不行,裡面的音樂真的......
Ⅹ 這首桑巴的原名叫什麼
卡里奧卡桑巴又叫舞廳桑巴,是從農村的搖擺桑巴圓舞演化過來的。卡里奧卡是流經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的一條小河。搖擺桑巴是由鄉村進城跳舞的黑人傳入城市舞廳的,1917年發展成為舞廳對舞桑巴,並流傳至今。 卡里奧卡桑巴的音樂是2/4拍的。里約熱內盧市的每年狂歡節期間有許多專門教授卡里奧卡桑巴的學校,來引導成千上萬的盛裝青年男女,在有代表性的巴西音樂聲中翩翩起舞。 卡里奧卡桑巴傳到歐美是19世紀20~30年代的事。1928年,法國的保羅.玻徹出版過一本包括桑巴舞跳法入門的舞蹈書。1933年,美國百老匯最燦爛的舞蹈明星弗雷德.阿斯泰爾與多羅列.德.里約在電影《飛向里約熱內盧》中表演了卡里奧卡桑巴,從此便將這種優美動人的巴西舞蹈形式介紹進了美國。1938年,紐約的舞蹈教師協會上有人表演了卡里奧卡桑巴。美國廣大民眾對桑巴的廣泛興趣始於1939年。在紐約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巴西館中演奏的桑巴舞曲迷住了觀眾。幾年後,巴西作曲家阿番.巴羅索寫了一支名叫《巴西》的桑巴舞曲,並為好萊塢歌劇《巴西》作了曲,這使桑巴更加深入人心。 目前,卡里奧卡桑巴在巴西國內仍比較流行,但在歐美各舞廳則大勢已去。主要原因是它的動作越變越復雜,節奏越跳越快,這就將大批舞廳舞者拒之門外,實際上也是將自己驅出舞廳之外。舞廳畢竟是廣 大舞迷們自娛取樂的天下,那些水平極高、能表演五花八門變奏的人們只能是極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