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熔爐》這部電影引起我們怎樣的思考
《熔爐》這部電影實在是很沉重,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原來社會中還有那麼多我不知道的黑暗面。而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沉思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要只看外表,要從內在來看。正義總雖然會遲到,到不會不到。
還好最後正義總算是戰勝了邪惡,壞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哪些孩子終於得救了。所以啊,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披著人皮的就一定是人。老師是多麼神聖的職業,在《熔爐》里卻成為了讓人恐怖的存在。因為這部電影,韓國也生成了《熔爐法》就是為了能更好的保護孩子。希望這個世界以後不會再有這么多的黑暗,所有小孩都值得被疼愛。
❷ 熔爐觀後感
電影《熔爐》,給觀影者留下的是一種較為壓抑的感受,但這種壓抑也並非是枯燥乏味,而是一種發人深省。或許正是由於影片太過於貼切現實,過於的真實,所以讓人覺得這樣的作品像是在向人們說些什麼,像是在做著一種無奈地吶喊。
電影《熔爐》主要講述的是自2000年起的5年間,韓國某聽覺障礙學校的校長、教師一向都在對這些殘障學生們實施了程度不一的暴力以及各種虐待。新來不久的美術教師至此後,發現學校里彌漫著難言的壓抑氣息,並頻頻能夠聽到從洗手間內傳出女子的尖叫聲。
學校的黑幕漸漸露出冰山一角,美術教師和人權主義者力圖揭開這些隱藏在象牙塔內的暴力事件,終止校園杯具的進一步蔓延。
影片進展到最後,因上訴未果,未能將這些人繩之以法,民眾採取了抗議的方式以表不滿。但這種不明智的行為,在此看來,毫無好處,完全就是以卵擊石,不但沒有折損對方一兵一將,反而還深深地損傷了自己。最終,剩下的只有無奈地妥協。
影片的悲痛無疑貫穿全部,讓人深深覺得平凡人與當權者的較量就是雞蛋碰石頭,但同時它還傳達給我們即便如此也要抱有良知的生活下去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有了那些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才會有影片最後的那個情節。
《熔爐》主要角色
1、강인호(姜仁浩)
演員孔劉
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應聘於霧津市的慈愛聾啞人學校。妻子早亡,8歲女兒松兒患有先天性哮喘,由母親一個人照顧。他到達學校後發現腐敗的組織與人事架構,學生們亦處於令人緊張壓抑的氛圍之中,仁浩逐漸走向了揭開連串事件背後真相的道路。
2、서유진(徐幼真)
演員鄭裕美
人權組織成員。在霧津市汽車維修店與姜仁浩相識,她從金妍斗手寫的字條中看到教職工性侵學生的端倪。協助與帶領受害學生們訴諸法律進行抗爭。
❸ 電影熔爐觀後感300字
在電影播出的時候,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真因為如此,才有了電影熔爐的誕生,導演之所以拍熔爐,是為了引起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因為這個案件被壓下去了,只是幾個人被抓了,這部電影播放之後這個案子重新得到了關注,現在這個15年的案子的全部涉案人都被抓起來,影片中沒有這部分!這是影片播出後的事情了!最終結果是!
《熔爐》性暴力嫌疑犯被判12年有期徒刑,超出檢方所提議的7年中央日報 崔京鎬 記者 | 2012.07.06 11:57
「被告人對本應給予保護的殘疾學生進行性暴力,被宣告判處12年有期徒刑。」
7月5日上午10點,光州地方法院201號法庭。光州地方法院刑事2部部長審判官李相鉉對Inhwa學校前行政室長金某(64歲)宣讀判決書時法庭內產生騷動。因為判決結果比檢方之前所提議的還多5年,給予了重刑。同時還判處金某戴電子追蹤儀10年,身份信息公開10年。雖然受害人的陳述中有部分不一致,但是裁判部考慮到患有綜合障礙的特殊情況,肯定了其可以提供證據。另一方面,該量刑也考慮到了國民要求對對殘疾人進行性犯罪敲響警鍾的國民情緒。
金某表情淡然坐在被告席上,或許是受到了沖擊,在教導官的扶助下才離開法庭。金某是刻畫光州Inhwa學校的性暴力事件電影《熔爐》中的現實人物。
裁判部解釋了對金某宣判重刑的原因,稱「身為應該保護學生的行政室長,對無力抵抗的殘疾受害人進行性暴力,其犯罪性質極為惡劣」,「受害人因身體上·精神上受到打擊而退學,長期以來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受著痛苦,非但不努力挽回對受害者所犯罪行,還矢口否認所犯罪行,對其嚴懲勢在必行」。
金某涉嫌2005年4月在Inhwa學校行政室里用繩索捆住有聽覺障礙的A女生(當時18歲)手腳對其進行性暴力(強奸至傷)等被起訴。
金某之所以於犯罪7年後被繩之以法,很大影響來自於電影《熔爐》。雖然金某在犯罪後曾被調查,但當時受害人陳述的可信度未被認可,以證據不充足受到無嫌疑處分。
警方於去年《熔爐》上映之後對電影中出現的場面產生疑點,再次著手展開調查。當時金某否認嫌疑,但是警方通過測謊儀調查和受害人醫院診療記錄等,確認了大部疑點。
目睹2005年當時行政室中性暴力事件的B某(男,當時17歲)作為目擊者出庭作證也是受到電影引起國民公憤的影響。當時B某被意圖隱藏犯罪事實的金某用飲料瓶亂打,因後遺症甚至試圖過自殺。警方還確認了試圖自殺的B某當時因脊椎骨折去醫院就診的事實。
有分析稱,電影上映之後國會制定了所謂的「熔爐法」也成為裁判部宣告重刑判決的背景。裁判部表示:「根據要求嚴懲對殘疾人性犯罪者的民願,去年國會修改了『熔爐法』」,「處於優勢地位的金某對年幼聾啞少年進行性犯罪,犯罪性質極其惡劣」。
Inhwa學校暴力對策委金龍木(音)常任代表表示:「此次判決承認了殘疾人的特殊性,將成為對未成年殘疾人進行性暴力事件判決的典型事例。」
另一方面,首爾高級法院民事25部7月5日判決稱「將取消將熔爐事件損害賠償請求訴訟被移送至光州地方法院的中央地方法院決定」。裁判部表示:「原告有自己選擇所屬管轄的自由」,「被申請人在首爾接受住院·定期來院診察,中央地方法院希望審判該案件,找不到移送至光州地方法院的理由」。
❹ 韓國電影《熔爐》讓人痛心也讓人反思,大家對於這部劇作何評價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句來自韓國電影《熔爐》的經典台詞曾經打動了很多人,當然也包括我。看完《熔爐》之後,總覺得有一股悶氣郁結在胸口,有憤怒,有悲哀,更多的卻是沉重的無力感,是手中雖然有劍,卻也斬不開黏膩濃重的黑暗那種無能為力的絕望。
之前看印度的《真理訪談》慶幸印度有阿米爾汗那樣的天王巨星願意冒著風險扛起改變國家的大任,現在看《熔爐》又羨慕韓國有孔劉這樣社會自覺的好演員,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自己也能有。
❺ 看了電影《熔爐》,你有什麼感受
韓國拍的這種類型的電影,看完以後你會非常的壓抑,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讓你透不過氣。
我們一直認為只要反抗,就會得到救贖,可是現實告訴你,這個世界不公平的地方多了去,壞人可能逍遙法外,可是受害者,就要一輩子都活在陰影之下。
如果可以好好的活著,誰願意拚死冒險,可是我們不能因為看不到希望就選擇放棄,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堅信黎明總會到來。
❻ 如何評價《熔爐》這個電影
首先,我覺得熔爐這部電影非常真實地向我們展示出了社會中陰暗的一面。讓我們知道了社會中其實有許多一樣的,裡面是我們所看不到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強的優秀一些,這樣我們才能夠離這些陰暗的一面更加的遠,而不會受到他們的傷害。
❼ 看完《熔爐》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感受
絕望而又壓抑,地獄空盪盪,魔鬼在人間。
不管你做了什麼樣的努力,不管多少無辜的心靈受到傷害,不管是否有人失去生命,在絕對的黑暗面前,你是無力的,正義不知道在哪裡?微小的正義的力量無法譴責罪人,輿論的傷害無法譴責罪人。如果可以,我甚至期待這個世界上有鬼。
❽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熔爐》
無法被熔化的良知
文/夢里詩書
電影在更多的時候是一個織夢者,為我們創造著五彩斑斕的夢幻,但有時它也會講述一個比我們認知的世界更真實的故事,《熔爐》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當我們終日都生活在表之以書、宣之以圖正常人的世界中時,一個弱勢群體駭人聽聞讓人絕望的故事,一份無法被熔的良知,帶給我的震撼是如此的強烈。
看這部電影,自感從鏡頭,燈光,演員來評述這部電影,都是如此的蒼白無力,並非不好,而是這部電影帶來觸碰心靈的真實,給人的一種悲傷和絕望,讓在這部電影中的我談論這些所謂的專業觀點好似一個笑談,如果說在之前我對韓國電影的觀念,都只是限於「粉飾國家的花瓶」,那麼看《熔爐》則讓我對韓國電影和電影人發出了由心的敬佩,真實就是這部電影最好的答卷,電影的開始定格在了一個常年被濃霧覆蓋的小城霧津,三個聾啞學校的小孩本應該更加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愛護,卻在自已的童年遭受了被校長和老師性侵的悲劇,富有正義良知的啞語美術老師仁浩和人權運動者柔珍揭發了這一駭人聽聞的事情,政府之間雖互相推諉,但最後電視台的曝光讓這群衣冠禽獸被警察繩之以法,電影若在這里結束,那這又是一個正義會戰勝邪惡的故事,但其實電影中的「熔爐」才剛剛開始。
法院開庭,電影中我本以為法律必會對已經有著鐵一般事實的罪人已最嚴厲的制裁,但揭發事情的啞語美術老師男主角仁浩隨著開庭而來的是給自已介紹工作導師的勸說,對方辯護律師金錢的誘惑,母親的不解,家庭的困局,雖然他一直自已堅守著自已的良知,沒有被這金錢與權勢的「熔爐」所融化,孩子們也勇敢的挺身而出在法庭上指證那些傷害過她們的衣冠禽獸的暴行,但這並不大表其他人不會。學校的保安,醫院的醫生,公訴的檢察官,甚至這群孩子的親人們,都沒能經受住或權勢或金錢的誘惑,泯滅了自已的人性和良知,造就了電影最後悲劇性的結局,電影面對現實始終都是一個講述者,這種非正義性的勝利在電影中是如此的少見,但卻又如此的真實。
我們終日電影中看到的總是正義得到伸展的正文化,最後一句台詞總是留給戰勝邪惡的英雄,但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所面臨的困局是現實中連摔倒的老人很多人都不敢前去扶起,那麼再由此看電影中作偽證的保安,醫生,被金錢收買放棄起訴的家人,直到最後大逆轉銷毀證據的檢查官,這一切的展現只因這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個真實的事實,現實比電影更有戲劇性,這里或許就是最好的展示,平心而論,當我們道貌岸然的譴責這些人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像電影中的啞語美術老師仁浩那樣挺身而出呢?飛蛾撲火的正義,還是事不關已獲得利益的苟且安生?至少在我認知的世界中更多的普通人會選擇後者,名譽財富權勢,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經歷著這熔爐的試練,良知的堅守或許在某些人眼中一錢不值,但正因為這個社會還有這種不被熔化的精神存在,正義才真正有著它存在的價值,「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句電影的原話,堅守的就是一顆充滿良知的仁善之心。
電影2011年的上映,最終震驚整個韓國,這幫在2005年犯下如此泯滅人性罪行的校長和收賄受賄者都獲得了應有的懲罰,韓國甚至為之修改了憲法,但有些東西失去了卻永遠也無法挽回,比如童年和生命。
❾ 電影《熔爐》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我感覺《熔爐》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這部電影很扎心,一個被稱為象牙塔的地方,一個被稱為最純潔的地方,卻有著最骯脹的事情,當邪惡勢力滲透到當權者的手中,我們還能要求什麼公平呢?可能最後有了一部法律來保護所謂的公平,但是我們都明白,能改變的很少,就像電影里說的「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