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凡達是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
阿凡達是一部3-D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影片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最高的電影。由《未來戰士續集》、《異形續集》到史上最賣座電影《泰坦尼克號》,金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每次都把最意想不到的東西呈現給觀眾,其新3d電影《阿凡達》也不例外。自小迷上科幻作品的詹姆斯,早在十四年前便寫好了《阿凡達》劇本,故事講述在未來,地球為爭取罕有的物質,進行阿凡達計劃,人類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取物質。男主角Jake(薩姆-沃辛頓飾)曾是海軍士兵,因半身不遂渴望能再次站起來,便參與計劃,用意識穿上其阿凡達到潘多拉這個星球再次獲得步行自由。期間,認識了擁有藍橫紋皮膚的星球族人Na'vi公主(佐伊-薩爾達娜飾),並因而在一場人類與族人的戰爭中陷入兩難。由於當年特技所限,詹姆斯只好將心愛劇本擱置一旁。史無前例近年3D電影雖然大行其道,但詹姆斯這次所拍的3D《阿》片,卻為3D技術帶來歷史性的突破。詹姆斯手持3D攝影機拍攝穿上動作感應緊身衣的主角的一舉一動時,現場已可在電腦上看到主角變身成藍皮膚的Na'vi在特技森林場景中演戲的畫面。這個實時觀看3D拍攝效果的技術是史無前例的,同時詹姆斯又在實景中拍攝,令觀眾難分真假。雖然主角是藍色外星人,但所有演出均是演員的努力而不是只為角色配音。演員除了親身上陣打鬥外,片中他們經常與飛天野獸作伴,並騎著它們到四處飛,原來演員也要騎在類似野獸體形的物體上來演繹,所以他們必須學習「真騎野獸」,怎樣移動及平衡身體,並要掐算好時間配合同樣轉動的3D背景。演員穿上感官緊身衣,戴上吊著一個微型攝影機的頭套。結局精彩詹姆斯提到全片中最享受的是男女主角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騎著野獸飛行的場面,但要數最精彩的則是結局的動作場面。他花兩年時間研究怎樣拍攝結局,2.7米高的Na'vi人利用箭與人類的吉普車及直升機對決會是怎樣,詹姆斯說:「類似《未來戰士續集》最後二十分鍾那樣一氣呵成,包含空中、陸地、裝甲部隊及步兵等等上陣,絕對是所有戰爭的始祖,是我平生做過最大的東西,這部片也代表了我的畢生成就。」創造語言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片中的潘多拉星球也花盡心思,設計潘多拉的生態環境及星球上的文化,甚至找來語言學家創造一種全新的Na'vi語言,將其想像的星球呈現在銀幕上。他又根據地球上的生物,創造了各種在潘多拉生存的野獸,每種野獸至少由上百張設計圖產生出來,並要花一年半時間完成設計。他又用電線製成野獸模型,用人手移動模型,拍下野獸在空中飛翔的場面。「潘多拉」可說是詹姆斯嘔心瀝血的作品。
㈡ 阿凡達作為第一部在國內上映的3D電影,都有哪些成就
自春節以來,內地的單日票房冠軍已被《你好,李煥英》佔用。接下來幾周的幾家醫院的新電影,無論是《貓和老鼠》還是《尋龍傳說》,它是平的,它總是無法搖晃李華玲的一天。票房冠軍職位。
最初,3月內的內地醫院線是如此平坦。
結果,超大件即將到來。
這是重新映射版本《阿凡達》。
在《阿凡達》的末尾,有更多的牛x?
《阿凡達》從這個消息中仔細突然突然,並在周五正式發布,沒有一周。
11年後,我們將重點關注《阿凡達》,除了該技術仍未落後。
相反,更多的關注將會擔心,它會覺得這樣一個故事是很多熟悉的陰影。然而,人們仍然有一個情緒化,切割,並且有幾個興奮和血液沸騰的時刻。在最終分析中,它是一位高級常規。
當然,這幾年也是各種各樣的變化,讓我們甚至想看到它。
那些在電影中發言的人和自然關系,尊重自然和敬畏,具有自然的通信,能量流動。
包括你只是借用自然和獵物的能量,最後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也將能源留給大自然。
無盡,自然循環的概念仍然相當。
最後,隨著《阿凡達》的重新繪曲,我也可以重新找到一年的大量電影記憶,非常好。
因此,圖像與記憶混合。看著那些圖像,很多記憶都來了。
最新消息是《指環王》 Trilog也仍然存在,它是一個4K版本。
沒有偶然,它應該在4月份發布。
坦率地說,如果感情。我的《指環王》的感受可能遠遠超過《阿凡達》.是否是行動者,地塊,場景,特別是大軍隊的戰斗,這是一個美妙,華麗的,並擊中腸道。
那時,我真的不得不住在電影院里。
㈢ 已經過了11年,《阿凡達》為啥還是最能打的3D電影
阿凡達為何能如此厲害?電影是一門非常優秀的藝術,自打創立以來就受到了全世界影迷們的廣泛關注,而隨著近年來,全球經濟的全面復甦,很多國家的電影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頂峰發展。每年都會有很多非常優秀的電影電視節目,和觀眾們見面。
我認為在電影行業發展至今,可以出現這么優秀的電影,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也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中國也可以有這樣優秀的電影站在國際上的舞台,向大家展示我們中國的電影力量。我絲毫不質疑我們中國年輕導演們的實力,希望那一天盡快來臨。
㈣ 3d電影《阿凡達》值得看嗎
你好,我個人覺得值得去看
那年冬天,一票難求
《阿凡達》於2009年12月14日北美上映(2010年1月4日中國內地上映),通過3D 虛擬影像攝影和動作捕捉技術創造的夢幻瑰麗潘多拉星球, 幾乎重新定義了「纖毫畢現、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不僅在全世界引發現象級觀影熱潮,以近30 億美元的票房稱雄全球票房榜至今,更斬獲了包括了當年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視覺效果三大獎項在內的眾多殊榮。
但其實,《阿凡達》留給我們的記憶,遠超區區票房數據,或者累累獎項殊榮。還記得那年冬天,瑟瑟寒風中和平影都門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買票長隊嗎,攢動的人頭可以沿著漢口路、雲南中路、福州路、西藏中路繞來福士廣場整整一圈。即便如此,因為擁有全上海當時唯一一塊IMAX巨幕,《阿凡達》開票後24小時內,全月90%的場次售罄,IMAX廳僅剩約2000張前三排余票。翻閱歷史照片,影院還臨時印發了「隔天作廢」的「購票號」。甚至可以說,當年全國14塊IMAX銀幕創下的1.68億人民幣的驚
人票房(銀幕佔比0.23%,票房佔比12.2%)徹底激發了我國電影製作和影院視聽技術的改革。
十三年後扔立潮頭
如果說,13年前《阿凡達》超凡技術和藝術的結合,讓電影的呈現和體驗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那麼13年後,全球影迷都在期待68歲的卡梅隆,能再開啟一個更新的時代。
其實,這背後是超過一年半的實驗和調試。在水下用動作捕捉系統進行拍戲,難點並不在於水下,而在於空氣與水的交界面會形成「移動鏡像」,這樣的「移動鏡像」會映照出所有的標記點,繼而產生一大批錯誤的標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團隊不斷試驗,創新嘗試了各種技術,最終才得以清晰捕捉演員在水下最微小的動作和表情。
不過,作為這個星球上最熱愛海洋,並且可能最懂得海洋的導演,這還遠遠不夠。不太為年輕影迷所知的是,拍完《泰坦尼克號》之後,從1998年到2005年卡梅隆幾乎「消失」了七年,這個「全職探險家」和一群科學家朋友每天工作16小時,不僅帶領團隊製作出另一個焊接完美、承壓能力強悍的球形駕駛艙,更最終獨立駕駛它潛入世界最深的海溝——距離地平線近11000米的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是歷史上第三個完成這一壯舉的人。這一次《阿凡達2》的實景拍攝,他就把潘多拉星球搬到了馬里亞納海溝。拍攝期間,劇組打造了一艘價值500萬美元的特製深海潛艇潛入海溝,為海底景觀設計做實地調查。還有,為了讓觀眾感受到真實的潘多拉星球,卡梅隆還邀請天體物理學家、人類學家以及音樂教授和考古學者參與到影片的製作中,他們進一步通過專業知識來完善片中的虛構要素,比如潘多拉大氣密度,創作三聲音階的納美音樂,考證納美人歷史和社會結構。
甚至,卡梅隆這一次還革了自己的命。在他看來,《阿凡達》放映時的3D熱潮已經過時了,《阿凡達2》將成為全球首部裸眼3D電影。依託高幀速率提供明亮的圖像,新片將實現不需要3D眼鏡就可以觀看3D電影的效果,為全球呈現一個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當然,《阿凡達2》也可能沒辦法承載全球影迷和中國市場如此深厚的期待。畢竟,新片製作成本極高,起碼要攢下超過20億元票房,攀上全球影史榜單第三、四位,才能回本;畢竟卡梅隆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如果這一部票房表現不佳,那他很可能會在《阿凡達3》之後結束該系列。但無論是傳說中已經布局到第五部的系列作品,還是從《終結者》《異形2》《深淵》《終結者2》《泰坦尼克號》一路走來,近40年來卡梅隆電影對世界電影工業創新的始終引領,都讓《阿凡達2》在這個冬天值得期待。
㈤ 《阿凡達》並非第一部3D電影 阿凡達引領了3D熱潮
現在3D電影已經很普遍了,尤其是各類科幻大片幾乎都是3D電影,它能讓觀眾彷彿身臨其境,帶來更真實直接的觀影感受,而很多人認為第一部3D電影是阿凡達。
阿凡達高票房的意義是什麼?第一部3D電影是什麼?
其實第一部3D電影不是《阿凡達》,因為《阿凡達》是很多人接觸到的第一部3D電影,所以人們想當然的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實際上在《阿凡達》之前就已經有多部3D電影,最早要追溯到1922年。
根據《外灘畫報》報道,關於3D電影的最早嘗試,可追溯至19世紀末電影發明之初。當時,英國電影先驅者威廉·弗萊斯·格林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與觀看3D電影的設備。直到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膠片3D黑白電影《愛情的力量》在洛杉磯大使飯店公映,這也是3D電影的第一次商業化運用。但是遺憾的是,隨著二戰的爆發,3D電影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隨著二戰結束後,電視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機,為應對電視普及帶來的沖擊,好萊塢開始大量拍攝寬銀幕史詩片,這也為3D電影贏得了短暫的黃金期。1952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3D電影《非洲歷險記》上映,海報上的宣傳語「獅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懷里!」讓影片票房大賣。哥倫比亞、華納、迪士尼、環球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等公司見狀紛紛加入這股3D潮流。
進入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驚悚、恐怖和情色構成了3D電影的這也招致了外界的批評和質疑,3D電影發展史上的第一次泡沫期由此產生,3D技術的發展遇到瓶頸,一度被人短暫遺忘,
1996年。導演卡梅隆對3D電影進一步的探索,當年,他為《終結者2》製作了一部迷你版的3D續集。這部影片時長12分鍾,耗資6000萬美元,被用在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內播放。雖然當初拍攝時使用的是兩台連在一起的笨重攝像機——整個裝置就像一台450磅重的洗衣機,但他的團隊依靠一套電纜系統,仍完成了若幹革命性的動態鏡頭。
2000年,卡梅隆首次與好萊塢著名攝影師文斯·佩斯取得聯系,隨後兩人開始研發新型3D攝影機,並在次年的3D紀錄片《深淵幽靈》中得以應用。後來,卡梅隆還把該立體攝影系統用於攝制另一部IMAX版3D紀錄片《深海異形》。但是,這項技術當時尚處於搖籃之中,並沒有給觀眾和電影產業帶來多大的改變。。
伴隨數字攝影技術和IMAX放映系統的發展,3D 電影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而卡梅隆在這一時期的立體紀錄片拍攝實踐,使他成為當仁不讓的數字3D先行者與推動者。2004年,華納公司推出動畫大片《極地快車》,並同步發行IMAX 3D版,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取得了6000多萬美元票房。次年,迪士尼公司採用杜比2D轉3D技術,推出動畫《四眼天雞》3D版,其票房比2D版高出近4倍。嘗到甜頭的好萊塢隨後推出大量類似的偽3D電影,但其粗糙的畫質也引來巨大爭議。
而此時又是卡梅隆站了出來。《阿凡達》的橫空出世標志著3D電影開始走上高投入、高產出的新道路。2009年也被業內稱為新時期的「3D元年」,立體攝影技術的發展也使3D電影邁入了歷史上第二個黃金期。2010年,借《阿凡達》成功的東風,好萊塢共發行了31部3D電影,這個數字相當於2005年至 2008年間發行的3D電影總量。
《阿凡達》引發了3D熱潮,開創了3D時代。
內地第一部引進的3D電影是08年的《地心歷險記》,當時在內地只有86塊的3D屏幕拿下6800萬的票房,已經是非常厲害!!!
09年的《飛屋環游記》也是3D電影,拿下9000多萬票房,都可以看出當時內地市場對3D電影的認可接受度!
當然,阿凡達降臨後加速了3D屏幕與電影的井噴,讓更多人認識到3D電影。
但你不能因為你認識的第一部3D電影是阿凡達,就認定阿凡達是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啊~
毫無疑問,Imax也是阿凡達帶火的,可見阿凡達對於整個電影界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但內地在05年早早就引進過Imax 3D的電影了,叫《極地特快》。07年的《哈利波特5》也採用了Imax 2D+3D的形式在內地上映。這也是我人生觀看到的第一部Imax電影,當時看完確實感覺很震撼,也讓我早早就非常留意imax這種格式的電影。
㈥ 阿凡達真正的3D片
是的。
電影中最迷人的是潘多拉的風景,導演展示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星球,各種不同形態的植物發著光,聲勢浩大的瀑布奔流而下,還有色彩艷麗的飛龍等動物,無論是3D效果還是故事都非常棒。
詹姆斯·卡梅隆證明了他的確是世界之王,作為視覺特效技術大軍、生物設計大軍、動作捕捉大軍、替身演員大軍、舞蹈演員大軍、演員大軍、音樂和音響大軍的總統帥,他用讓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帶進了21世紀,這就是《阿凡達》。
幕後花絮
1、雖然影片裡面根本沒有說明過故事發生的年份是哪一年,但根據主角傑克·薩利所錄制的視頻日誌里,左下角的時間所顯示,故事發生於2154年的5月-8月。
2、在英國,為了防止《阿凡達》在上映之前泄密,電影膠片的運送途中被分為兩個部分,代號是Redbird。1-5卷先運到英國,等1-5卷膠片到了英國之後,才開始運送剩下的6-10卷。
3、納威人的語言比較靠近澳大利亞口音,所以來自澳大利亞的薩姆·沃辛頓能夠更容易的學會這門沒啥人用的原創語言。
4、納威人的身體主色調是藍色,這是因為一個傳說的印度宗教里,神的顏色都是以藍色為主,而且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本人很喜歡藍色。
㈦ 《阿凡達2》將採用全新觀影系統,裸眼3D電影技術到底是什麼
你可以把裸眼3D電影技術理解為更高級別的3D投影技術。
每當我們提到3D電影技術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正常的3D投影技術。在這種投影技術之下,我們可以通過佩戴3D眼鏡的方式感受到3D的立體效果,這也是很多科幻電影常用的投影技術。在此之後。如果《阿凡達2》能夠成功實現全新的觀影系統,《阿凡達2》很有可能可以通過裸眼來直接觀看3D效果。
一、《阿凡達2》將採用全新的觀影系統。
在《阿凡達2》還沒有上映的時候,《阿凡達2》就已經獲得了粉絲們的熱切關注。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阿凡達2》的導演表示《阿凡達2》將採用全新的光影系統,這就意味著大家可能會在觀看《阿凡達2》的時候首次體驗裸眼3D電影技術,我們觀看3D電影時會有更強的切身感受。
㈧ 《阿凡達》是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好在哪裡
《阿凡達》是一部非常完美的電影,看完之後被它的優秀所折服。
3、說到《阿凡達》,我們首先想到的詞就是3D。當然,3D電影在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但在剛開始的時候,《阿凡達》可以說開啟了一個電影的新時代。卡梅隆花了十四年的時間,研究了很多年的3D技術,真正讓人感受到工匠精神。3D電影的出現也給了電影新的發展空間,給觀眾新的視覺體驗,這一切都離不開《阿凡達》的貢獻。還有配樂,電影的經典配樂很吸引人,這部電影很吸引眼球,《阿凡達》中美麗的風景,加上詹姆斯的配樂,留下深刻印象。電影《阿凡達》推出了自己的漂亮特效技術,特別震撼,大眾的眼睛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以上就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經典。這部電影的特效處理非常完美。無論是漂浮的微小生物,還是巨型野獸,它都是如此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