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3年安徽影視頻道電視劇有哪些
《我的公主》,《秘密花園》,《瑪麗外宿中》《mideas點金手》,《幸福最晴天》《美人心計》放羊臘圓的星星》型譽《惡作劇之吻》《緋聞女孩》《無間有愛》輪租塌
B. 推薦下好看的越劇或者黃梅戲電影和電視劇
1948年《祥林嫂》
啟明公司
原著:魯迅 改編、導演:南薇 攝影:董克毅、董紹泳
演員: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紅 張桂鳳 吳小樓 項彩蓮 張雲霞
1949年《越劇精華》
文華公司
導演:桑弧 攝影:黃紹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樓台會》;
徐玉蘭、王文娟的《販馬記》中的《寫狀》;
袁雪芬,徐玉蘭、筱小招、吳小樓的 《雙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賣婆記》。
1949年《相思樹》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程述堯
編劇:鍾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鳳娟 金艷芳 陳金蓮 高劍琳
1950年《石榴紅》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韓義
編劇:沈默
徐天紅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劍琳
195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徐進、桑弧 導演:桑弧、黃沙 攝影:黃紹芬
布景設計:胡倬雲、張曦白
根據華東戲曲研究院舞台劇本改編
袁雪芬 范瑞娟 張桂鳳
1958年《情探》
江南電影製片廠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黃祖模 攝影:李生偉 美工:盧景光
演出:上海越劇院
傅全香、陸錦花
1959年 《西廂記》
香港文華電影公司
金寶花、張茵、高佩
1959年 《追魚》
天馬電影製片廠
改編:集體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 美工:葛師承 副導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劇院
徐玉蘭、王文娟、鄭忠梅、周寶奎
1960年《斗詩亭》
天馬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任志新 美工:葛師承
演出:浙江越劇二團
根據浙江省越劇二團演出本改編
1961年《雲中落綉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1年《王老虎搶親》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導演:金庸
編劇:金庸
夏 夢 李 嬙 配 音 畢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紅樓夢》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金聲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徐進 藝術指導:朱石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美工:胡倬雲、張曦白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徐玉蘭 王文娟 金采風 呂瑞英 周寶奎 徐天紅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導演:吳永剛 攝影:羅從周、彭恩禮 美工:張曦白 副導演:趙煥章 舞台導演:黃沙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根據上海越劇院演出本改編
金采風 陳少春 周寶奎 姚水娟 錢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劉金定》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傳書》
長春電影製片廠
改編:南京市越劇團創作組集體,計大為、葉至誠執筆
導演:蔡振亞 攝影:吳國疆 美工:崔永泉、陳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劇團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闖宮》
珠江電影製片廠、香港鴻圖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裘鳳 導演:斯蒙 攝影:李生偉 美術:葛興萼 副導演:黃丹彤
演出:武漢市越劇團
金雅樓、筱靈鳳
1963年《金枝玉葉》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胡小峰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緣》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拍攝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籃花生》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半籃花生》創作組 導演:朱文順 攝影:常彥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劇團
1978年《祥林嫂》
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鳳凰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吳琛、庄志、袁雪芬、張桂鳳 導演:岑范、羅君雄
攝影:蔣錫偉 美工:胡倬雲、謝棨前
袁雪芬、金采鳳
1982年《花燭淚》
浙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謝枋、天方 導演:殷子、陳蟬
攝影顧問:石鳳歧 攝影:龔國良蓖、周榮震 美工:駱德灝
演出:浙江越劇一團
1983年《莫愁女》
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張弦 導演:周予、吳秋芳 攝影:馮秉鏞、單興良 美術顧問:張曦白 美術:胡榮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壽》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顧錫東 導演:陸建華、於中效
總攝影:王啟民 攝影:李俊岩 美術:徐振鵾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劇演出團
董柯娣、徐愛武
1985年《綉花女傳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改編:包朝贊 導演:石嵐
攝影:瞿金樓 美工:葉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廬越劇團
根據江南民間故事改編
1986年《桐花淚》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包朝贊 導演:沙潔 攝影:張珥 美術:秦柏松 副導演:史鳳和
演出:杭州市越劇二團
1999《紅絲錯》
浙江省電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合攝制
編劇:顧頌恩 導演:徐偉傑 攝影:瞿家振、李榮聖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濤、何賽飛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團、北京今古影視策劃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王雲根、錢勇 導演:森島 攝影:王健
2007年越劇電影
經典版《紅樓夢》
主演:鄭國鳳 王志萍
交響版《紅樓夢》
主演:趙志剛 方亞芬
總導演:韋翔東
越劇電視劇紅樓夢 越劇電視劇孟麗君 越劇電視劇竹葉青青 越劇電視劇何文秀 越劇電視劇梁祝 越劇電視劇珍珠塔 1,《天仙配》
1955年6月—12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黑白片.
桑弧根據陸洪非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大會演出本改編;導演石揮,攝影羅從周,音樂顧問葛炎,作曲時白林,王文治;主演嚴鳳英,王少舫.
電影劇本全片分為」鵲橋』,』路遇』,」織絹」,」分別」四場,將」賣身」,」上工」,」滿工」三場以27個鏡頭,六句唱詞分別納入其他各場之中,因而將原唱詞442句刪改位178句.將」樹上鳥兒成雙對」男女聲對唱由」路遇」之尾改置」分別」之首.將傅公子改為家院趙貴.
1956年3月,《天仙配》電影被文化部列為」新片展覽周」影片之一.獲」建國五周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56年6月起,先後在法國,義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埃及,瑞士等國的電影節上放映.至1959年底,正式輸出蒙古,朝鮮,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斐濟,加拿大,蓋亞那,紐西蘭等國家.
2,《夫妻觀燈》
1956年10月,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制.黑白紀錄片.主演嚴鳳英,王少舫.
3,《春香鬧學》
1958年10月—11月,安徽電影製片廠攝制.黑白片.做為《安徽戲曲集錦》藝術片組成部分.
改編陸洪非,導演郭鈞,喬志良;編曲時白林;主演潘璟琍,熊少雲.
4,《女駙馬》
1959年6月—10月,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制.黑白片.根據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同名舞台劇演出本改編.
改編陸洪非,導演劉瓊,作曲時白林,主演嚴鳳英,潘璟利,王少舫,張雲風.
電影劇本將」綉樓」分為」綉樓」和」花園」兩場,恢復原舞台劇本中刪去的李兆廷被逼退婚,受贈,被誣等情節,增加馮素珍主僕離家出走途中及劉文舉在」金殿』中的若乾唱段.電影劇本共設334句唱詞.
5, 《牛郎織女》
1963年6月—10月,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與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彩色片.
編劇陸洪非,金芝,完藝舟,岑范;導演岑范,攝影陳震祥,作曲時白林,方紹墀,主演嚴鳳英,王少舫,黃宗毅.
本片攝制完成後在香港澳門放映,粉碎」四人幫」之後才在全國公開放映.
6,《槐蔭記》》
1963年6月—10月,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與香港繁華營業公司聯合攝制.彩色寬銀幕片.劇本及音樂均按《天仙配》原稿拍攝,發行時改今名.
導演顧而已,主演董文霞,夏承平.
本片先在香港澳門放映,粉碎」四人幫」之後才在全國公開放映.
7,《紅霞萬朵》
1976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攝制.根據安慶市黃梅戲劇團舞台劇改編, 第一部黃梅戲現代影片,彩色片.」文革」中曾短期放映.
編劇劉雲程等,時白林擔任音樂顧問兼指揮,劉廣慧,王少舫主演.
8,《小店春早》
197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彩色片,根據安慶市黃梅戲劇團舞台劇改編,」文革」中曾短期放映.丁同主演
9,《龍女》
1983年10月—1984年3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彩色遮幅式片.
根據安徽省黃梅戲劇團舞台劇《龍女情》改編,增加龍門祝壽場景,增加內廷診病和金殿面試,鯉魚精改名黑鮫.
改編丁式平,朱士軌,許成章;導演舒適,攝影陳震祥,作曲方紹墀,主演馬蘭,黃新德,吳亞玲,張輝,王少舫.
本片由文化部選定為」慶祝建國三十五周年新片展覽」影片之一,1984年9月起全國公映.
10,《杜鵑女》
1984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制,根據安慶市黃梅戲二團舞台劇《慈母淚》改編,影片易名為《杜鵑女》。編劇:汪自毅 沙丹 ,導演:沙丹 主演: 郭霄珍,汪靜,張小萍.
11,《孟姜女》
1986年2月—4月,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制,彩色遮幅式片.
根據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同名舞台劇演出本改編.
編劇王冠亞,導演沙丹,作曲時白林,配器時白林,徐楠;主演楊俊,張輝.
本片只有110句唱詞,唱腔優美,韻味雋永,道白採用普通話,是另一種樣式的探索.1987年被選為參加新加坡首屆」中國電影節」十部影片之一.
12,《母老虎上轎》
1986年,根據黟縣黃梅戲劇團舞台劇《母老虎上轎》改編,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編劇余治淮,作曲徐志遠,王毓琴,陳小芳主演.
13,《朱門玉碎》
198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根據安慶市黃梅戲劇團舞台劇《審婿招婿》改編,編劇汪自毅等,導演陳懷皚,影片易名為《朱門玉碎》.主演:丁同
14,《香魂》
1986年,安徽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韓再芬,導演: 張鴻眉、王金聲 編劇: 劉雲程 攝影: 王文錫
15,《血淚恩仇錄》
1990年,湖北第一部黃梅戲電影,長春電影製片廠和湖北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導演楊世雄,
主演楊俊,張輝,作曲陳精根
16,《徽商情緣》
1995年,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電視台、安徽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監制:陳發仁、王學平、吳鍾謨;顧問:李准、沈培新;編劇:侯露;導演:王金夫;攝影:甘泉、張林;作曲:徐志遠;指揮、配器:尚廷文;製片主任:陶其光;出品人:常小平;主演:韓再芬、李龍斌、黃新德。獲中宣部第五屆「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1996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曲片獎。
17,《生死擂》
2000年,省委宣傳部,蕪湖市委市政府,安徽電視台,安徽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黃梅戲戲曲故事片,根據黃梅戲舞台劇《斛擂》改編,編劇金芝、草青,導演王好為,攝影李晨聲、尹其武,作曲時白林、尚廷文;韓再芬,黃新德,董成,蔣建國,陳小成主演。
18,《山鄉情悠悠》
2000年,根據安慶市黃梅戲一團舞台劇《柳暗花明》改編,趙媛媛,董家林主演,曾榮獲2000年中國電影「華表獎」,安徽省電影發行放映總公司出品. 半把剪刀(電視劇:汪靜)
春香鬧學
打豆腐
打豬草
二月
桂小姐選郎(電視劇:韓再芬)
紅樓夢(舞台劇:馬蘭、吳亞玲)
紅絲錯
皇帝告狀
黃梅戲_孟姜女
黃梅戲《戲牡丹》--- 馬蘭
黃山情(電視劇:黃婉秋、黃新德)
家春秋
拉郎配(電視劇:李文)
梁山伯與祝英台(舞台劇:馬蘭、黃新德)
龍鳳奇緣(電視劇:韓再芬、汪靜)
龍女(電影:馬蘭、黃新德)
孟麗君(電視劇:韓再芬)
孟麗君(孫娟)
母老虎上轎
女駙馬(電視劇:韓再芬 )
女駙馬(電視劇:韓再芬)
女駙馬(電影:嚴鳳英)
女駙馬(舞台劇:韓再芬)
女駙馬(舞台劇:馬蘭 )
女駙馬(舞台音配像:馬蘭配嚴鳳英)
劈棺驚夢(電視劇:馬蘭、黃新德)
七仙女與董永(電視劇:汪靜)
秦香蓮(黃梅戲)
桃花女
桃花扇(電視劇:韓再芬)
啼笑姻緣
天仙配(韓再芬)
天仙配(嚴鳳英、王少舫)
挑女婿
王熙鳳與尤三姐
無事生非(舞台劇:馬蘭)
西廂記
戲牡丹,點大麥,補背褡
小辭店(電視劇:韓再芬、韓軍)
嚴鳳英(電視劇:馬蘭)
遙指杏花村(電視劇:馬蘭)
貞娘怨
鄭小嬌(電視劇:韓再芬)
C. 老版聊齋電影有哪些
慢慢看吧,不過這也絕不是全部,肯定還有更多——
1.《孝婦羹》(《珊瑚》)1923年中國大陸
(中國第一部「聊齋」題材故事片)
導演:任彭年
主演:汪福慶等
2.《胭脂》(原著同名)1926年中國大陸
導演:黎民偉、黎北海
主演:黎民偉、林楚楚、梁少坡、黎北海
3.《田七郎》(原著同名)1927年中國大陸
導演:張石川
主演:蕭英、張慧沖、王毓清、李麗娜、王夢石
4.《人鬼戀》(又名《冷月香魂》;據《連瑣》改編)1954年香港
導演: 陶秦
主演: 尤敏、吳景平、趙雷、楊志卿
5.《倩女幽魂》(《聶小倩》)1960年港台合拍
導演:李翰祥
主演:樂蒂 趙雷 楊志卿 唐若箐
6.《湖山盟》(《連瑣》)1962年香港
導演:李晨風
主演:張活游 白茵 張純 關良 李鵬飛
7.《三生》(原著同名)1964年香港
導演: 陶秦
主演:陳雲華 尤敏 裘萍 吳家驤 楊志卿 趙雷
8.《畫皮》(原著同名)1965年香港
導演:鮑方
主演:朱虹、高遠、陳娟娟
9.《辛十四娘》(原著同名)1966年香港
導演:李翰祥
主演:汪玲、楊群
10.《連瑣》(原著同名)1967年香港
導演:嚴俊
主演:李麗華、李菁、王俠、井淼
11.《小翠》(原著同名)1969年台灣
導演:廖祥雄
主演:翁倩玉、武家麟
12.《鬼屋麗人》(《書痴》)1970年香港
導演:周旭江
主演:張美瑤、楊麗花、雷鳴、崔福生
13.《喜怒哀樂》1970年台灣
分四個單元,其中《樂》取材於《聊齋志異.王六郎》
導演:白景瑞、胡金銓、李行、李翰祥
主演:甄珍、岳陽、張美瑤、李麗華、楊群、劉明、胡錦、江青
14.《俠女》(原著同名)1971年台灣
導演:胡金銓
主演:徐楓、石雋、白鷹
15.《鬼叫春》(《畫皮》) 1979年香港
導演:李翰祥
主演:胡錦、岳華、焦姣、余莎莉、林洋洋
16.《鬼戀》(?)1981年香港
導演:?
主演:?
拍攝:香港鳳凰影業公司
17.《胭脂》(原著同名)1981年大陸
導演:吳佩蓉、金沙
主演:朱碧雲、夏江南、張志明、龔秋霞、張柏俊、薛淑傑
18.《聶小倩》(原著同名)1981年大陸
導演:傅強
主演:耿曉璐、張柏俊、趙小左
19.《聶小倩》(話劇;原著同名)
導演:?
主演:陳曉旭
20.《精變》(《小翠》)1982年大陸
導演:雷鳴
主演:魏慧麗、徐少華、馬戈 、王雅南 、張少軍
21.《鬼妹》(《小謝秋容》)1985年大陸
導演:孫元勛
主演:郝劫、王苓華、張瑾、馬慧英、譚托
22.《狐緣》(《辛十四娘》)1986年大陸
導演:孫元勛
主演:孔愛萍、盧偉強、趙敏傑、左玲、朱永濤
23.《碧水雙魂》(《晚霞》)1986年大陸
導演:岑范
主演:張小清、何晴、高玉倩、張綺軍、陳希、孟謙、陳紅冰
24.《倩女幽魂》(《聶小倩》)1987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
主演: 張國榮、王祖賢、午馬
25.《古剎鬼影》(?)1988年大陸
導演:?
主演:安徽省黃梅劇團
拍攝:安徽電影製片廠
26.《金鴛鴦》(《韋公子》)1988年大陸
導演:張易亨 任人
主演:蓋麗麗 、楊元元 、李連元、 花小青、 桂萍
27.《畫中仙》(《聶小倩》)1988年香港
導演:午馬
主演:元彪、元華、王祖賢、林威、吳啟華
28.《狐仙》(《張鴻漸》)80年代大陸(具體年份不詳)
導演:?
主演:?
29.《風流丈夫俏女人》(《江城》)80年代大陸(具體年份不詳)
導演:王馳濤
主演:韓松、曲雁、楊超英、孫志敏、侯傑
30.《倩女幽魂II人間道》(《聶小倩》)1990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徐克
主演: 張國榮、王祖賢、李嘉欣
31.《倩女幽魂III道道道》(《聶小倩》)1991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徐克
主演:王祖賢、梁朝偉、張學友、劉兆銘
32.《靈狐》(《長亭》)1991年香港
導演:午馬
主演:王祖賢、午馬、姚煒
33.《古墓荒齋》1991年大陸
(以《連瑣》為基幹,融匯《連瑣》、《嬌娜》、《畫皮》、《聶小倩》四個故事)
導演:謝鐵驪
主演:邢岷山、傅藝偉、周迅、胡天鴿、陳莎莎、朱娜
34.《幽魂奇戀》(《梅女》)1992年大陸
導演:邱麗利
主演:黃國強、董曉燕、徐小健、王志剛、關順田
35.《痴男狂女兩世情》(《魯公女》)1993年大陸
導演:霍庄
主演:黃國強、趙雪芹、王朔、夏宗學、閻懷禮
36.《畫皮之陰陽法王》(《畫皮》)1993年香港
導演:胡金銓
主演:鄭少秋、王祖賢、洪金寶、林正英
37.《鬼狐》(《長亭》)1993年香港
導演:呂小龍
主演:胡慧中、呂小龍、潘光宇
38.《古廟倩魂》(《聶小倩》)1994年大陸
導演:孫滿義
主演:惠娟艷、趙軍文、趙丹紅
39.《青鳳》(原著同名)1995年大陸
導演:?
主演:王洛勇
拍攝:上海電影製片廠電視部
40.《胭脂》(越劇;原著同名)1996年大陸
導演:胡汝慧、楊小青
主演:顏恝、江瑤、邵雁、茅威濤
41.《席方平》(原著同名)1999年大陸
導演:謝鐵驪
主演:沙溢、席與立、馬伊俐、李法曾
42.《陰陽判官》(《陸判》)2003年香港
導演:余立平
主演:午馬、苑瓊丹、張馨、張晶、丹江、林澤銘、李惠
43.《鬼妹》(《小謝秋容》)2005年香港
導演:徐小健
主演:尹天照、午馬、麥家琪、伊春德
44.《連瑣》(原著同名)2006年大陸
導演: 范冬雨
主演: 黃娟、田征、吳樾、王茂蕾
45.《俠女》(原著同名)2006年大陸
導演:游飛
主演:高榕、王曉堂、徐楓
46.《白秋練》(原著同名)2006年大陸
導演: 陳權
主演: 吳晴、李進榮
47.《畫皮》(原著同名)2008年大陸
導演:陳嘉上
主演:周迅、趙薇、陳坤、甄子丹、孫儷、戚玉武
48.《倩女幽魂》2010年大陸
導演:葉偉信
演員表:劉亦菲、余少群、古天樂、惠英紅、樊少皇、王丯丹怡栗
49.《畫壁》2011年大陸
導演:陳嘉上
主演:鄧超、孫儷、閆妮、鄭爽、柳岩、謝楠
D. 請問電影: 前些年有一部反映12生肖的美術片,到底是哪一部呢敬請高手賜教好嗎謝謝
《十二生肖》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93~1995年製作出品的國產動畫片,一共十三集,主要講述十二生肖的來歷。在每一集的故事中,都會有一個邪惡的妖怪,每消滅一個妖怪就有一個動物獻出生命,為了紀念它們,該動物就成為了這一年的生肖。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部動畫就是在講述這十二生肖的英雄神話故事。
或者
《十二生肖》(安徽電影製片廠出品動畫片)40集古裝動畫片《十二生肖》是由安徽電影製片廠、安徽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動畫片。講述的是十二生肖齊心協力戰勝洪水猛獸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E. 找一部老電影:《三毛流浪記》
三毛漫畫簡介 (2011年4月整理)
張樂平筆下的三毛,誕生於1935年7月28日的《晨報》副刊《圖畫晨報》上。早期三毛的故事,以幽默風格為主,三毛只是上海普通人家的小頑童,鬧出種種笑話,富有童趣。但是,看似簡單的畫面卻常常帶有寓意,發人深省。自1935年至1937年,上海的20多家報刊畫報先後刊登了200多幅三毛漫畫,還結集出版了單行本,三毛在當時就已經擁有大量讀者,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漫畫明星。早期三毛的漫畫書至今仍在出版發行,展現了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新文藝運動史上的一座高峰,三毛,就是在這樣的文藝盛世之下應運而生的。三毛漫畫開創了中國無文字兒童連環漫畫的先河,又適應當時中國文盲居多的現狀,老少咸宜。容易記住的純中國式兒童的名字,奇特的造型和有趣的畫面,三毛一誕生就吸引了廣大讀者的關注。早期三毛在芸芸外國漫畫偶像中爭得了一席位,為中國樹立了自己的兒童漫畫形象,意義重大。
抗日戰爭爆發,張樂平參加了救亡漫畫宣傳隊。1938年在武漢時,張樂平畫過一些宣傳抗日的三毛漫畫,後由於工作繁忙,三毛創作停止了八年。抗戰期間,張樂平率隊輾轉滬、蘇、鄂、皖、浙、湘、桂、贛、閩、粵諸地,這段經歷成了張樂平在戰後創作《三毛從軍記》的豐富源泉。
1946年1月起,三毛漫畫形象匿跡八年後陸續出現在《海風》等報刊上,內容諷刺辛辣,針砭時弊。同年5月12日至10月4日,傳世之作《三毛從軍記》連載於《申報》。這部作品以精緻獨到的筆觸,扎實的生活素材,合理又不失誇張的故事情節,詼諧幽默的藝術感染力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社會反響很大。
《三毛從軍記》既反映了當時國民黨軍隊抗日的一面,又揭露了當時國民黨軍隊腐敗的一面,這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後來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里,海峽兩岸由於各自的原因,均把該書打入另冊,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分別「解凍」。當《三毛從軍記》終於能夠再次面世時,又一次贏得了讀者的青睞和摯愛,內地的印數在短短的幾年裡很快就達到百萬冊。
199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張建亞執導的電影《三毛從軍記》。2005年,中國戲曲學院、山東省話劇院聯合創編、演出了新媒體卡通戲劇《三毛從軍記》。2010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央視動畫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13集動畫片《三毛從軍記》開播。
張樂平於1946年又創作了一部連環漫畫《三毛外傳》,1946年11月4日至1947年1月9日在《申報》上連載,至今已出版了多種單行本。《三毛外傳》風格接近於早期的三毛,藝術上更為成熟。主角三毛又成了城市尋常市民家的頑童,有趣和可笑的生活情景,卻又耐人尋味。
1947年年初,張樂平目睹路邊凍死的骨瘦如柴的流浪兒,內心在悲泣呼號:「這是什麼世道!」經過痛苦的思索後,張樂平開始以眼淚和著筆墨創作《三毛流浪記》。不朽的流浪兒形象三毛終於向人們走來了……
《三毛流浪記》自1947年6月15日至1948年12月30日在上海《大公報》上連載,1949年1月7日和4月4日又發表了最後2幅。
經典漫畫名著《三毛流浪記》呼喚的是人道主義。這部巨作無情地鞭撻了社會人間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凄苦無依無靠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流浪兒三毛迅速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隨著報紙上的每日連載,大人小孩都為三毛的經歷時而憂愁,時而驚喜,時而傷心,三毛的命運竟成了當時上海市民生活中關心的要事。
1949年初春,宋慶齡先生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會舉辦了三毛生活展覽會和建立三毛樂園會,為流浪兒童籌得了錢款,以及書籍、文具、衣服、葯物等物品,救濟了數以千計的貧苦兒童。漫畫人物三毛,為許多真實生活中的「三毛」提供了庇護和生存的機會。宋慶齡先生說:「我喜歡三毛的漫畫。」1949年,昆侖影業公司拍攝了由王龍基主演的電影《三毛流浪記》,成為我國的經典電影之一,影響深遠。
半個多世紀以來,《三毛流浪記》以多種版本發行,總量數以千萬冊計,而且以幾種外文版本在國外發行。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三毛流浪記》是我國印數最多、最暢銷的兒童讀物之一,中國的孩子們是看著三毛的故事長大的。十年浩劫後,曾經被批判為「宣揚資產階級人性論」的漫畫書《三毛流浪記》於1978年再度出現時,人們爭相購買,供不應求。20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暢銷書排行榜」,《三毛流浪記》多次名列文藝類或少兒類榜首。
三毛流浪的故事多次被搬到銀幕、熒屏和舞台上。除了1949年昆侖影業公司的電影《三毛流浪記》之外,還有1958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木偶電影《三毛流浪記》,1958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三毛學生意》,1984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5集動畫片《三毛流浪記》,1996年和199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46集電視連續劇《三毛流浪記》,2004年安徽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三毛救孤記》,2006年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總公司出品的26集動畫片《三毛流浪記》,1986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長篇系列故事廣播《三毛流浪記》,1990年河南省歌舞團的大型舞劇《三毛流浪記》,1997香港明日劇團的舞台劇《三毛流浪記》,2010年上海木偶劇團的大型木偶卡通劇《三毛流浪記》、上海青年馬戲團的雜技魔術情景劇《三毛流浪記》,等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張樂平滿腔熱情地使三毛進入了新的生活。《三毛的控訴》於1951年1月1日起在《大公報》上連續刊登。長篇連環漫畫《三毛翻身記》也於1951年5月5日起在《解放日報》上連載。後來,作者改為不定期發表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三毛組畫,其中《三毛日記》於1956年8月19日開始在《人民日報》上陸續刊登。《三毛日記》單行本則是組合了畫家自1950年至1992年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發表的類似范圍的三毛作品。
新三毛由原先瘦骨嶙峋的形象變成飽滿而健壯,伴著他的歡笑,做好事,愛科學,勤勞動,成了新一代少年兒童的好夥伴。
三毛今昔》於1959年5月30日開始在《解放日報》陸續刊登。1961年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三毛今昔》單行本成了當時的暢銷書。
三毛——在迎接解放的日子裡》(後改名為《三毛迎解放》)於1962年6月1日起在《解放日報》上連載,《三毛迎解放》出版過好幾種單行本,累計印數超過100萬冊。
十年浩劫開始,歷史被顛倒了,三毛自然也逃脫不了厄運。闊別十年,三毛才重新露面。1977年6月1日《解放日報》首先刊登了《三毛學雷鋒》的幾個組畫。那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三毛重又躍然於報上。
張樂平滿懷激情創作了一系列三毛連環漫畫:《三毛學雷鋒》、《三毛愛科學》、《三毛與體育》、《三毛旅遊記》、《三毛學法》等,大師呼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回歸,渴望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
《三毛愛科學》最早發表於1978年的《兒童時代》刊物上。《三毛與體育》自1978年1月20日起在《體育報》陸續刊登。《三毛旅遊記》在1980年第5期的《旅遊》上開始刊登。
1983年起,張樂平患了帕金森氏症,雙手顫抖,可是仍以堅強的毅力陸續發表了一些作品,三毛沒有停止生命。張先生表示:「要讓三毛腳步緊跟祖國前進。」
20世紀80年代初,時常能在一些報刊雜志上見到單幅三毛漫畫。張樂平深感少年兒童的精神食糧還不豐富,努力想用三毛漫畫來引導孩子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茁壯成長。
1985年10月22日,張樂平的最後一部三毛系列連環漫畫《三毛學法》問世,自《民主與法制》畫報創刊號起開始連載。
1990年1月1日,《新民晚報》第一版一幅「三毛迎新圖」,標志著三毛跨進了90年代。1991年的支援災區活動中,出現了三毛義賣畫。
張樂平生前發表的最後一幅三毛作品,是作為《少年文史報》等單位主辦的「三毛杯」全國中小學生文史知識競賽的賽杯,於1992年1月15日在上海華東醫院簽名。
1992年9月27日,平民畫家、一代宗師張樂平先生與世長辭。但是,他給人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留下了寶貴的民族文化。
有關部門在1997年評估,三毛的無形資產達5.9億元人民幣,具有極大的潛在價值。三毛的故事,閃耀著人性的光芒,有益於人們的心靈,因此而能超越時代、超越國界。三毛所擁有的歷史厚度和文化底蘊,在世界漫畫史上堪稱獨一無二。
大師去世後,國內外出版各種版本的原著《三毛》漫畫書已經超過100種,新改編的《三毛》出版物也達數十種。漫畫人物三毛還以新的姿態出現,成了影視人物、舞台人物、卡通人物、網路虛擬人物等。流浪的三毛、從軍的三毛仍然出現在讀者和觀眾面前,而新三毛的故事也在繼續。《三毛大世界》、《三毛的奇妙世界》、《三毛新世界》、《三毛科幻歷險記》、《三毛童話世界》、《三毛與大師》等新三毛的書籍陸續出版;52集電視系列短劇《三毛新傳》、香港明日劇團的舞台劇《三毛太空漫遊》等新三毛的影視、舞台劇相繼推出。2007年,三毛以「陽光三毛」的新姿態成了有16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吉祥物。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三毛攜手世博會吉祥物海寶舉辦「共看新上海」漫畫徵集活動,《新民晚報》漫畫連載《三毛游園記》,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授權出版書籍《海寶與三毛看上海》、《三毛尋寶記》,三毛還在世博會廣場舞台上閃亮登場,並每天出現在上海館360度環幕和天頂整體影像「永遠的新天地」中。2010年,張樂平先生百年誕辰,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央視動畫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具有21世紀現代氣息的26集動畫片《三毛奇遇記》開播。
從1935年第一幅三毛漫畫問世至今,三毛形象深入人心,影響力波及海外。人們喜歡三毛,因為他擁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社會內涵。在不同的時代,三毛給予人們心靈上的震動,精神上的鼓舞,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許多人都說:「我是看著三毛的故事長大的。」三毛表現出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和活力。在中國人心目中,三毛不僅僅是那個只長著三根頭發的小男孩形象,更是一種民族形象。
張樂平先生畫三毛時所處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三毛沉澱的人文深度,仍在不斷影響著後人,經典名著「三毛」這座富礦還會得到持續良性的開發,使之更好地傳承下去。
三毛,漫畫大師張樂平先生筆下家喻戶曉的漫畫人物,那寥寥幾筆、那三根活潑的頭發,講述著人世間的喜怒哀樂,講述著世人對人生、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嚮往。20世紀30年代頑皮的三毛,40年代從軍、流浪的三毛,以及後來獲得新生活的三毛,就如同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引得無數人與其一起品味世態炎涼,共同尋找和創造新的生活。
正直善良,自強不息,聰明機智,富有童趣的小三毛,將伴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F. 聊齋電影80 90年代的
就仁兄所說范圍內,某知道的列一下,仁兄隨便看看吧——
就從1980年開始,到2000年結束吧,內地版「聊齋」電影:
1980年 《胭脂》(原著同名)
導演:吳佩蓉、金沙
主演:朱碧雲、夏江南、張志明、龔秋霞、張柏俊、薛淑傑
1981年 《聶小倩》(原著同名)
導演:傅強
主演:耿曉璐、張柏俊、趙小左
1982年 《聶小倩》(話劇;原著同名)
導演:?
主演:陳曉旭
1982年 《精變》(《小翠》)
導演:雷鳴
主演:魏慧麗、徐少華、馬戈、王雅南、張少軍
1985年 《鬼妹》(《小謝》)
導演:孫元勛
主演:郝劫、王苓華、張瑾、馬慧英、譚托
1986年 《狐緣》(《辛十四娘》)
導演:孫元勛
主演:孔愛萍、盧偉強、趙敏傑、左玲、朱永濤
1986年 《碧水雙魂》(《晚霞》)
導演:岑范
主演:張檔顫小清、何晴、高玉倩、張綺軍、陳希、孟謙、陳紅冰
1988年 《古剎鬼影》(?)
導演:方義華
主演:安徽省黃梅劇團
拍攝:安徽電影製片廠
1988年 《金鴛鴦》(《韋公子》)
導演:張易亨、任人
主演:蓋麗麗、雀蠢歲楊元元、李連元、花小青、桂萍
1991年 《敦煌夜譚》(《蓮香》)
導演:李翰祥
主演:王小鳳、潘婕、王霄、周潔
1991年 《古墓荒齋》 (以《連瑣》為基幹,融匯《連瑣》、《嬌娜》、《畫皮》、《聶小倩》四篇)
導演:謝鐵驪
主演:邢岷山、傅藝偉、周迅、胡天鴿、陳莎莎、朱娜
1992年 《幽魂奇戀》(《梅女》)
導演:邱麗利
主演:黃國強、董曉燕、徐小健、王志剛、關順田
1993年 《痴男狂女兩世情》(《魯公女》)
導演:霍庄
主演:黃國強、趙雪芹、王朔、夏宗學、閻懷禮
1993年 《狐仙》(《長亭》)
導演:呂小龍
主演:胡慧中、呂小龍、潘光宇
1994年 《古廟倩魂》(《聶小倩》)
導演:孫滿義
主演:頃睜惠娟艷、趙軍文、趙丹紅
1995年 《青鳳》(原著同名)
導演:?
主演:王洛勇
拍攝:上海電影製片廠電視部
1996年 《胭脂》(越劇;原著同名)
導演:胡汝慧、楊小青
主演:顏恝、江瑤、邵雁、茅威濤
1999年 《聊齋·席方平》(《席方平》、《小謝》)
導演:謝鐵驪
主演:沙溢、席與立、馬伊俐、謝鋼鋼、李法曾、張山
G. 十二生肖動畫電影
十二生肖一向為老百姓所喜愛,那麼12生肖的動畫有哪些呢?下面我給您介紹十二生肖動畫電影,歡迎閱讀。
十二生肖動畫電影--《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古裝動畫片,以中華傳統生肖文化為背景,講述了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本片獲得了國家廣電總局推薦2009年度優秀動畫片獎。
40集古裝動畫片《十二生肖》,由安徽電影製片廠、安徽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它以中華傳統生肖文化為背景,講述了十二生肖出於民間,臨危受命,在凡間經歷重重試煉,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以人類守護者的身份與洪水猛獸決一死戰,最終取得勝利,完成試煉,回到天庭順利歸位的精彩故事。全片展現了十二生肖之間、以及生肖與人類之間由素不相識到相互信任、相互依託的和諧主題,使觀眾們在感受民間傳統文化的同時,學會分享、信任和寬容。
描述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隻動物,為保護人類和動物生存,分別與自己相對應的霹靂精、獨角精、黑鳳婆、呼嚕怪、倒海魔王、九頭怪、綠鼻鬼王、混天妖、長爪王、三眼女妖、紅毛怪、冷血公主等12個魔鬼作斗爭,最後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人們就把這幾種動物作為人類生肖,以此作為紀念。影片告訴人們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影片在人物造型上吸取中國民間年畫風味,在背景上採用水墨渲染和裝飾畫派民族風格。
十二生肖動畫電影--《十二生肖總動員》
《十二生肖總動員》是一部全三維大型功夫系列動畫片,由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傾情打造。全片共52集,每集22分鍾,講述的是年肆虐大地,身為紫魁星轉世的小男孩小海在廣袤的大地上游歷,尋找十二位聖獸師傅,習得絕世武藝,完善自身修為,最終打敗年的故事。片中,遠古流傳的生肖傳說,古色古香的中華元素,出神入化的中國功夫成為最大亮點。
7月6日已率先在 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的《 動畫夢工廠》節目中拉開首播大幕。
白玉蘭獎、金龍獎、金熊貓獎、日本TBS Digicon 6大獎、義大利普爾辛耐拉獎……這么多動漫頂級賽事,近來均不約而同、毫不吝嗇地將褒獎給予同一部動畫作品——《十二生肖總動員》,一度引起業界多方關注。
如今,這部連獲業內熱評的作品終於登上國內熒屏,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率先拉開首播大幕,從7月6日起每晚19:00《動畫夢工廠》准時開講這段上古生肖傳說。
《十二生肖總動員》的內容
即將亮相央視的《十二生肖總動員》是一部全三維大型功夫系列動畫片,由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傾情打造。全片共52集,每集22分鍾,講述的是年肆虐大地,身為紫魁星轉世的小男孩小海在廣袤的大地上游歷,尋找十二位聖獸師傅,習得絕世武藝,完善自身修為,最終打敗年的故事。
片中,遠古流傳的生肖傳說,古色古香的中華元素,出神入化的中國功夫成為最大亮點,再加上跌宕起伏的劇情、活潑可愛的造型、優美動聽的音樂、色彩斑斕的畫面、精彩緊湊的節奏,讓觀眾在感受一段悠遠流長的上古傳說之時,同時走進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世界。
《十二生肖總動員》的播放時間
在國外播出收視大好、業界好評如潮的形勢中,《十二生肖總動員》“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與國內觀眾見面。截至目前,該片已經收獲數十家電視台的合作意向,首輪播出計劃已全面啟動:從7月6日開始,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將率先在黃金時段——每晚19:00《動畫夢工廠》強檔播出一集,在次日的9:00以及14:00兩度重播。隨後,國內多家衛視及省、市級電視台也將陸續開播,在暑期里為全國少兒送上一道道卡通盛宴。
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負責人還透露說:《十二生肖總動員》全稱為《生肖傳奇之十二生肖總動員》,是長達312集的《生肖傳奇》三部曲中的一部。在《十二生肖總動員》熱播之時,《生肖傳奇》系列的其他兩部:《十二生肖闖江湖》和《十二生肖快樂街》等也將陸續登場。目前,包括央視在內的全國多家電視台已經表示出對《生肖傳奇》三部曲的興趣,全系列的播出計劃已經排上日程。
H. 合肥有哪些電影院
嘉禾影城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
安徽藝術劇場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
安徽大劇院地址:合肥市蕪湖路301號電話:(0551)2884963, (0551)2884660
江淮大戲院地址:廬陽區淮河路252號電話:(0551)2679555
長江劇院地址:廬陽區九獅橋路10號電話:(0551)2663246
MBOX影院地址:蜀山區天鵝湖路516號合肥大劇院1號門(近市廣電局)電話:(0551)3501516, (0551)3501519
I. 安徽電影製片廠新電影有哪些
安徽電影制宏指戚片廠近期推出的新電影有《絕地重生》、《英雄本色》、《英雄無敵》、《英雄無敵2》、《英雄無敵3》、《英雄無敵4》、《英雄無敵5》、《英雄無敵6》、《英雄無敵7》、《英雄無敵8》、《英雄無敵9》、《英雄無敵10》、《英雄無敵11》、《英雄無敵12》等逗嫌等。此外,安徽電影制蔽陵片廠還推出了一系列熱門電影,如《大話西遊》、《喜劇之王》、《大話西遊2》、《唐伯虎點秋香》、《少林足球》、《功夫》、《西遊記》、《神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