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是什麼
是《滑稽臉的幽默相》
《滑稽臉的幽默相》是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執導的短片,在1906年4月6日美國首映。這部影片被動畫史學家公認是世界上第一部被記錄在標准膠片上的動畫電影。其中運用了逐格拍攝、剪紙動畫、真人結合拍攝等動畫技術;
影片的作者布萊克頓對「逐格拍攝」技術的探索對動畫藝術和電影特效藝術都有關鍵性的貢獻,同時布萊克頓還是電影特效的先驅,影片大體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布萊克頓用粉筆在黑板上作畫的過程,具體內容又可細分為兩小組;
一組是一對男女之間的小幽默,男士用香煙把身邊的女士熏的不見了,第二組是一個紳士玩傘然後脫帽後消失,又變為了一男一女;第二部分是剪紙動畫部分,一個小丑在雜耍,身邊還有一隻小狗在配合他表演跳圈。
(1)動漫電影誕生擴展閱讀:
動畫歷史——
1824年,英國人皮特·馬克·羅葛特首先發現了視覺暫留。
1824年英國人約翰·A·帕瑞思發明了「幻盤」(或留影盤)。圓盤的一面畫了一隻鳥,另外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被旋轉時,鳥在籠子里出現了。
1832年,比利時人約瑟夫·普拉托把畫好的圖片按照順序放在一部機器的圓盤上,圓盤可以在機器的帶動下轉動。這部機器還有一個觀察窗,用來觀看活動圖片效果。在機器的帶動下,圓盤低速旋轉。圓盤上的圖片也隨著圓盤旋轉,從觀察窗看過去,圖片似乎動了起來,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原始動畫的雛形。
1906年,美國人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臉的幽默相》,該片被譽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
B. 世界上的第一部動畫片叫什麼
《滑稽臉的幽默相》
相關介紹:
《滑稽臉的幽默相》這部影片被動畫史學家公認是世界上第一部被記錄在標准膠片上的動畫電影。其中運用了逐格拍攝、剪紙動畫、真人結合拍攝等動畫技術,影片的作者布萊克頓對「逐格拍攝」技術的探索對動畫藝術和電影特效藝術都有關鍵性的貢獻。
(2)動漫電影誕生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906年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製作的動畫《滑稽臉的幽默相》被譽為是動畫歷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動畫片,因此也被稱為是「美國動畫之父」。
布萊克頓熟練的運用了「停機再拍」的技術,並用於1907年的影片《鬧鬼的旅店》中,由此開創了「電影特效」的先河
《滑稽臉的幽默相》影片大體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布萊克頓用粉筆在黑板上作畫的過程,具體內容又可細分為兩小組,一組是一對男女之間的小幽默,男士用香煙把身邊的女士熏的不見了,第二組是一個紳士玩傘然後脫帽後消失,又變為了一男一女;
第二部分是剪紙動畫部分,一個小丑在雜耍,身邊還有一隻小狗在配合他表演跳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滑稽臉的幽默相
C. 動畫片的發展史是什麼
動畫發展歷程:
動畫產生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縱觀其發展過程,先後經歷了探索階段、行業形成階段、行業發展階段和行業成熟幾個階段。
一、探索階段
雖然中國早在一兩千年前就有了類動畫藝術——皮影戲和走馬燈,即動畫藝術的雛形,但是動畫片的真正形成,是在歐美經過艱辛探索逐漸發展起來的。
16世紀,西方首次出現了一種如同火柴盒大小的手翻書(F1ip Book),這種書的每一頁都畫著有些細微動作差異的圖畫,用拇指快速翻動書頁時,畫幅中的圖畫就活動了起來。
當時這種能使圖畫「活動」的書,引起了許多藝術家、物理學家的注意。
是什麼原因使快速翻動的書本,像變魔法似的出現有生命「活動」的奇跡呢?此後,許多人對運動、時間、距離等畫面之間的關系,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探索和研究。
這個時期,也就是人們有意識研究「動畫』』效果的萌芽時期。
當時的人們還不曾想到,他們所做的種種努力,是在為未來一項偉大的藝術發明揭開層層面紗。
從以下為研究動畫而發明的裝置的演變,反映了人們早期探索動畫的過程:
1.光影動畫的出現
17世紀,一位名叫阿塔納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的法國傳教士發明了一種被稱為「魔術幻燈」(Magic Lantern)的裝置,其原理是使畫面圖樣以光影的形式投射在牆上。
這一產生光影圖像的發明,引起許多研究者的關注,隨後魔術幻燈得到多次改良。
17世紀末,一位名叫約翰尼斯.贊(Johannes Zahn)的人,在「魔術幻燈」基礎上,進行突破性改造,將許多玻璃畫片放在能夠旋轉的盤上,在光照下轉動的玻璃圖樣依次投射在牆上,牆上的圖樣就「活」了起來。
這是人造影像首次以轉動原理成為光影活動畫面的記錄,也可以說是最早的光影動畫。
到了18世紀末,「魔術幻燈」風行歐洲,在許多音樂廳、雜耍戲院演出,以說故事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這一時期,中國的影燈技術——皮影戲也被引入並盛行於歐洲,以它的精緻和風趣性,受到各地觀眾的歡迎。
2.視覺暫留現象的破解與運用
隨著連續分解動作畫面,在快速閃現時產生類似生命「活動」現象的疑問,被英國科學家們破解。
1824年彼得.羅熱(Pete RogQt)出版了一本關於眼球構造與物體運動關系的書《移動物體的視覺暫留現象》(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Regard to Moving Objects),他的觀點引起了以後近50年對視覺與畫面的實驗熱潮,動畫賴以生存的視覺暫留從此被發現。
1825年,約瑟夫.普拉托根據彼得•羅熱的文章,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經驗,發表了一篇《論光線在視感上產生印象的幾個特徵》的論文,進一步闡明亮度與時間對快速閃動畫面的影響依據。
當時,許多人開始熱衷於發明幻盤、視覺玩具盤、幻透鏡(詭盤)以及西洋鏡、光學影戲機等利用視覺暫留觀看動作的器物和玩具。
種種發明都是利用畫面在旋轉時,產生視覺暫留現象的原理,達到欣賞動作圖像的目的。
這個時期的動畫研究,仍停留在通過外力,使若干單幅靜態的圖片或照片,產生連續動作現象的,而對真實動作的動態捕捉,還未有先例。
3.連續動作的拍攝
1873年,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用若乾颱照相機,拍攝出世界上第一套馬在奔跑的連續動作過程(圖3-22).隨後他不斷從事動作捕捉的研究。
1877年,他將馬跑的連續照片製成長條置於回轉式畫筒,並把它放到「幻透鏡」上放映,使這套動作捕捉的連續照片在幕布上「活」了起來。
後來他又嘗試改良埃米爾.雷諾(Emile Reynaud)(圖3-23)的「實用鏡」,發明了「變焦實用鏡」(Zoomprax-inoscope)。
他還將他所做的研究,集成《運動中的動物》和《運動中的人物》兩套攝影集。
他和他的助手們當時創造的捕捉與分解方法,為生物學與人體學研究以及動畫運動規律學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研究依據並一直沿用到今天,也為動畫乃至電影藝術的產生發展,開辟了新的領域,使銀幕藝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4.動畫的誕生
19世紀末,隨著攝影技術的更新,更多的藝術家投入到動作捕捉與分解的研究中,致力探索動作運動的規律特性。
1888年,愛迪生的連續畫片記錄器發明成功,它雖然比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早出現了很多年,但並不是用投影的方式,而是將圖像先在卡片上處理好,然後顯在「妙透鏡」(Mutoscope)上,它其實可以說是機器化的「手翻書」。
真正動畫片誕生的時間,比1895年電影發明時間晚了近十年左右。
因此,在電影史的記錄中,動畫片常被排在真人電影之後。
完整版本的在這里:
D. 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是哪一部
《恐龍葛蒂》
1909年,美國人溫瑟·麥凱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了一段動畫故事《恐龍葛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
1928年,華特·迪士尼創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號汽船》;1937年,又創作出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逐漸把動畫影片推向了顛峰,在完善了動畫體系和製作工藝的同時,還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系了起來,被人們譽為」商業動畫之父「。
(4)動漫電影誕生擴展閱讀:
動畫片的理論在半個世紀之前發明了電影。早期的實驗者,努力為維多利亞時代的客廳創造對話作品,或為巡迴魔術燈表演的新感覺,這是一種流行的娛樂形式,發現了持久的視力。如果快速連續地顯示動作階段的繪圖,則人眼會將它們視為連續運動。
比利時人發明的首批商業上成功的設備之一約瑟夫高原於1832年出現反射鏡,一種旋轉的紙板磁碟,在鏡子中觀察時會產生運動錯覺。1834年威廉喬治霍納發明了西洋鏡,一個旋轉的鼓,內襯一條可以改變的圖片。
法國人雷諾於1876年將這一原則改編成可以在戲劇觀眾面前投射的形式。雷諾不僅成為了動畫片的第一位企業家,而且還通過鏡子系統向劇院屏幕傳達了他手工繪制的賽璐珞絲帶,這是第一位為他的動畫人物賦予個性和溫暖的藝術家。
這些早期插畫家變身動畫師中唯一的例外是 溫莎麥凱,麥凱在1911年的歌舞表演中製作了一部手繪彩色小尼莫的短片《恐龍葛蒂》,為麥凱1914年的巡演創作,改變了藝術。
麥凱精湛的繪畫技巧,流暢的運動感和對人物的強烈感覺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似乎具有個性,存在感和自身生命的動畫生物。第一位卡通明星誕生了。
E. 動畫片的來歷
動畫最早發源於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興盛於美國,中國動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1892年10月28日埃米爾·雷諾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萊凡蠟像館向觀眾放映光學影戲,標志著動畫的正式誕生,同時埃米爾·雷諾也被譽為「動畫之父」。
動畫藝術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和產業體系,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
(5)動漫電影誕生擴展閱讀:
動畫原理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暫留原理。
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動畫分類
1、按工藝技術分為:平面手繪動畫、立體拍攝動畫、虛擬生成動畫、真人結合動畫;
2、按傳播媒介分為:影院動畫、電視動畫、廣告動畫、科教動畫;
3、按動畫性質分為:商業動畫、實驗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