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當代中國動畫電影的審美特徵研究

當代中國動畫電影的審美特徵研究

發布時間:2025-07-08 21:39:59

① 淺議三維動畫藝術審美

淺議三維動畫藝術審美

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形式,三維動畫藝術的門檻相對較低,但是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三維動畫藝術不斷地發展和創新。

摘要: 隨著近年來我國計算機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三維動畫藝術被廣泛地應用於設計虛擬游戲、計算機動畫等眾多領域。三維動畫藝術能夠展現更加生動、形象的畫面,為觀眾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這也符合當今社會人們對審美的需求。因此,三維動畫藝術受到了人們的熱情追捧。該文首先闡述了三維動畫藝術的內涵和特點,然後總結了三維動畫的發展史,最後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三維動畫的形式美、造型美、虛擬美以及技術性審美的特徵,希望能夠為三維動畫藝術的創作提供值得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 :審美;動畫影片;三維動畫藝術;內涵;特點

設計者在運用三維動畫藝術創作動畫影片時必須充分地發揮想像力,最大限度地將三維動畫藝術的真實美感和立體美感展現給觀眾。不可否認的是,三維動畫藝術的創作過程非常復雜,它要求設計者必須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而且必須加強信息的交流和傳遞,以圖形的方式傳遞信息。觀眾通過欣賞三維動畫藝術加深對其的理解,發現其美感,進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

一、三維動畫藝術概述

1.三維動畫藝術的內涵

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三維動畫藝術主要是以圖片的形式將其美感充分地展現出來。在三維動畫藝術中,圖片的立體感得到了極大提高,更加形象和生動。創作三維動畫的主要過程實際上是設計者在三維軟體虛擬的三維環境中根據准備展現對象的形態、尺寸以及位置等參數設置對應的模型,然後選擇與模型相適應的材質,對該模型增加相應的紋理和顏色,將不斷運動的圖片用模擬攝像機鏡頭拍攝下來,最終創造出生動、形象的動態畫面。

換言之,設計師可以利用三維動畫藝術創作出能夠為觀眾帶來逼真效果的立體情境和場面。聽覺上帶來的享受和視覺上帶來的美感在三維動畫藝術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三維動畫藝術與傳統的藝術能夠給人們提供的審美享受是不同的,前者能夠表現包括色彩、構圖、場景以及拍攝角度等豐富多彩的.虛擬設置,其所展示的三維空間也非常有深度,而後者只能滿足人們基本的審美需求。三維動畫藝術通過模擬現實場景實現了動畫透視效果的有效提升。

2.三維動畫藝術的特點

三維動畫藝術與傳統藝術相比具有獨特的審美特點,它與平面設計相比具有空間和時間的概念。三維動畫藝術的設計和製作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它注重的是對節奏、線條明暗、構圖輪廓以及畫面色彩等多方面藝術的創造。在三維動畫藝術創作過程中,設計者必須遵守平面設計所要求的法則和自身的設計規則,這樣才可能確保創作出來的三維動畫藝術與人們的審美需求相適應。三維動畫藝術的特點包括真實感強、可操作性強、精確度高等,它可以表現很多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創造的畫面和情景。溫度或天氣等客觀因素不會對三維動畫藝術創作造成影響,但製作三維動畫的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更改能力和較高的專業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質量。有的企業或公司還會利用三維動畫藝術實現一系列不能重現、成本高且非常危險的畫面,同時進一步美化商品,這使企業的設計成本得到了極大的降低,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設計者的設計經驗、專業技術水平、藝術涵養以及硬體設備等因素直接決定了三維動畫的最終設計效果。三維動畫藝術具有非常復雜的製作過程,製作三維動畫所消耗的時間要遠遠超過平面設計,但是三維動畫藝術所設計出來的畫面充滿立體感和真實感,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的審美需求。

二、三維動畫的發展

計算機是創作三維動畫藝術的主要平台和工具,因此,可以說三維動畫藝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三維動畫藝術的發展主要分為技術醞釀、起步發展、迅猛發展以及全盛四個時期。首先,1984至1994年是三維動畫藝術的技術醞釀時期。三維動畫藝術產生的基礎是計算機圖形的應用和開發。1995至2000年是三維動畫藝術的起步發展時期,第一部三維動畫影片《玩具總動員》的產生,標志著三維動畫藝術正式起步發展。數字化故事和數字動畫在該時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001至2003年是三維動畫藝術迅猛發展的時期,隨著兩個大型公司夢工廠與福克斯的發展,三維圖像技術不再是唯一支撐動畫藝術的技術了。該時期的動畫影片具有非常濃郁的感情色彩,電腦與人性的結合也更加凸顯。2004年以後,三維動畫藝術正式進入全盛時期。運用三維動畫藝術製作的動畫影片傳播范圍廣,且影片數量明顯增加。該時期的三維動畫的發展狀態是蓬勃的、多元化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審美能力。

三、三維動畫的審美分析

1.三維動畫的形式美

三維動畫藝術在表現形式上是多樣化的,三維動畫的構建可以通過雕塑藝術、素描藝術等多種多樣的表現方式實現。如,在三維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採用水墨畫風格表現各種故事的樂趣,充分地體現了三維動畫藝術中的形式美,從而為觀眾提供了能夠欣賞我國傳統文化魅力的機會。再如,《大鬧天宮》3D動畫也是通過採用中國畫的藝術表現手法傳達動畫故事,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諸如雕塑等其他表現藝術的形式也被廣泛地應用於國外的一些動畫中。

如,動畫《小雞快跑》中選擇了泥偶橡皮的表現形式,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動畫帶來了童趣,從而使觀眾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短片動畫《星期一閉館》中通過運用動畫技術使人物動作誇張化,從而將醉漢的心理變化更加清晰地表現出來,這使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了共鳴,該動畫也因此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硬體和軟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動畫不再採用單一的展示形式,而是產生了一種創新型的動畫表現形式,即將真人表演與動畫結合起來,如《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就運用了這樣的表現形式。

傳統的動畫藝術表現形式中某些畫面往往只能靠觀眾自己的想像,但是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催生了三維動畫表現形式,它可以更好地將設計者想要展現的形象表現出來。隨著動畫的表現形式趨於多樣化,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非常震撼的畫面,而且審美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改變。同時,動畫設計師為了使觀眾更加喜愛三維動畫藝術,創造了不同的畫面和場景,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三維畫所特有的美感。

2.三維動畫的造型美

三維動畫以藝術創作的方式表達了真實、誇張、荒誕、可笑的視覺效果,非常精確、逼真地刻畫出了設計者想要表達的影視場景和人物形象,從而不斷地為人們帶來視覺盛宴。如,在動畫電影《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中,弧線造型與兒童的心理非常符合,它能夠使觀看影片的小朋友體會到溫暖、親切的感覺,通過動畫影片的展示,人們感到安全、親切,所以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會喜愛這樣的動畫電影。在設計動畫的過程中,設計者不能僅僅對真實生活進行再現,還應設計誇張式的造型,同時應該考慮到影片可以為觀眾帶來現實與虛擬所產生的落差感這種獨特的觀影感受。

如,在《疾走羅拉》這部影片中,羅拉的奔跑、嘶吼、誇張等與正常人是不一樣的,該影片就是通過三維動畫設計出來的。設計者通過運用三維動畫藝術充分地展現人物的生命力,羅拉的生命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現,從而給觀眾的視覺帶來極大的沖擊。因此,精確地刻畫人物造型並確保其美感,能夠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就體現了三維動畫藝術的造型美。

3.三維動畫的虛擬美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三維動畫藝術也發展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即三維動畫藝術的虛擬美。三維動畫藝術可以將現實與虛擬交融,在虛擬的動畫世界中將現實重塑,實現人們的某種幻想。三維動畫藝術可以把現實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場面設計成能夠為人們帶來震撼感覺的畫面,將虛擬畫面展示在現實存在的畫面中,這也為觀眾帶來了別樣的藝術審美。如,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是不能觀察到滅絕已久的恐龍的,而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通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非常逼真地將恐龍的形象展示出來,使觀眾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了觀察恐龍這種幻想,這部由三維動畫藝術製作的電影為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

隨著近年來數字動畫技術的廣泛應用,設計者可以利用三維動畫藝術充分地展示人們想像中的畫面和生物,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現實與虛擬生活之間的距離,從而使人們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感覺更加真實。

美國好萊塢拍攝了很多科幻電影,這些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幻想,為人們帶來了真實的體驗。如,電影《火星救援》利用三維動畫藝術將人物的狀態、表情和動作真實地展現出來,表達了人在外太空生存的情況。這部電影不僅包含了傳統電影中一些細膩的、充滿美感的情節,而且滿足了觀眾對虛擬現實的幻想和渴望。

4.三維動畫的技術性審美

隨著計算機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三維動畫為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使觀眾體驗到了色彩斑斕的場景效果。事實上,三維動畫藝術的特點是其技術性審美的決定性因素。三維動畫藝術的製作方法不斷創新,而且其表現形式也得到了擴展,從而展現給觀眾很多意想不到的畫面和場景。現階段,在製作影視作品的過程中不需要人工上色了,也不需要一次次進行膠片拍攝,這極大地節約了成本。三維動畫藝術目前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很多製片商和導演非常青睞通過三維動畫藝術製作出來的畫面和場景,觀眾對三維動畫藝術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段也給出了一致的好評。

很多電影因為其展現的逼真、生動的形象而取得了成功。綜上所述,在我國動畫事業發展的過程中,三維動畫藝術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三維動畫藝術的審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分析三維動畫設計的審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人們對這種新興藝術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更好地展現出其獨具的美學價值。影視創作者必須深入了解三維動畫藝術的內涵和特徵,然後盡可能地發揮想像能力,最大限度地將三維動畫藝術的形式美、造型美、虛擬美以及技術性審美通過動畫影片展現給觀眾,從而幫助人們提升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媛媛.科技對現代動畫發展的影響.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2).

[2]李濤,陳瑛.利用Sandy引擎實現Flash三維動畫.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7).

[3]朱曉菊,王苗苗.全三維數碼動畫電影虛實關系初探.電影評價,2009(4).

[4]伍建平.三維數碼技術對現代影視藝術的審美影響.電影文學,2009(8).

[5]焦瑾瑾,高楊.從中國三維動畫電影透析現代藝術的審美趨向.大眾文藝,2010(24).

;

② 動畫的特徵

動畫的特徵‌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描述,主要包括綜合性、假定性、幽默性、極簡與誇張性等。‌

綜合性

動畫是一門融合文、理、技術與藝術的綜合學科。其誕生、發展和革新涉及多種藝術元素如文學、戲劇、繪畫等,也涉及攝影、電腦圖形技術等科學技術手段。在創作和製作過程中,動畫是多種藝術和科學技術綜合合作的過程。

假定性

動畫相比電影電視拍攝現實的再現性更具假定化。作品中的劇情、角色、時空、聲音和攝影機運動等都是假定設計。動畫題材多源於神話、童話或者傳說,具有幻想色彩。動畫角色多為動畫家的創造產物,時空具有跳躍性和濃縮性。

幽默性

動畫通過獨特的表現手法、角色塑造、情節設置等方式給觀眾帶來幽默的觀看體驗。這種幽默性使得動畫在娛樂性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極簡與誇張性

動畫在表現上常常採用極簡或誇張的手法,這種風格使得動畫在視覺上更具沖擊力,同時也更容易被觀眾接受和理解。

技術特性

動畫的製作過程涉及逐個製作工藝和逐個拍攝技術,通過對事物運動過程和形態的分解,畫出不同瞬間動作,再進行逐張描繪、順序編碼、計算時間以及逐個拍攝等工藝技術處理。這個過程需要嚴格的操作方法和技術分工。

審美特性

動畫作為一門藝術,涵蓋造型藝術的運動形態,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徵。動畫的視覺元素、動作及其形成的意境、聲音元素等都構成其審美特性。

③ 中國動畫片和國外的有什麼區別

1、內容不同。

中國動漫片突出了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這里沒有血腥,更沒有色情。概括的來看日本動畫片,一般分兩類主題,一類比較突顯團結就是力量這一主題。美國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人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

2、形式不同。

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造就了中國動畫片百花齊放的格局。同是水墨動畫片,就可以運用多種風格的畫意。齊白石、賈又福、李可染的筆法在不同的動漫當中體現了不同的風格。

美國人物造型設計規范,與生活中的原型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動物形象大都做大幅度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鑒的卡通模式。

3、風格不同。

中國的動畫片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繪畫到雕塑,從剪紙到皮影,很多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都是我們值得借鑒的好材料。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借鑒和對本土現實生活的提純,使中國的動畫片呈現地道的中國風貌。

與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歐美等國的魔鬼、魔法、巫術不同,中國動畫片中描寫的神仙、鬼怪、法術也完全本土化,像手持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的孫悟空,這些都完全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風」,即使繪寫現代生活的動漫片,也都純然是一派中國氣概。

④ 為什麼動畫電影中的人物造型那麼有特點呢

造型特色應該是動畫與真人實拍電影差異明顯的一個部分。電影角色由真人扮演,場景也是真實的自然環境,不同的影片角色與角色之間,場景與場景之間的共性很強,雖然根據題材的不同,會有地域性或時代性的區別,但總體來說差異不大。而動畫影片,從角色到場景都是由動畫創作者源於真實環境的藝術再造,加入個人情感與想像力,充滿主觀性與藝術特色,以繪畫等方式創造出來的,是一種直觀的符號性視覺形象。有這樣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動畫的造型元素比起電影來更為豐富,形象更誇張而富有想像力,可以接近真實場景,也可以完全不似現實中存在的物體。動畫師有無限的空間去發揮,運用繪畫造型手段對角色的風格、外形、色彩及材質等要素以綜合,根據故事風格,創造出合適的動畫形象。可以說造型節奏感是動畫區別於電影而獨有的。動畫創作者會根據不同的劇情來創作符合影片風格的角色與場景等視覺元素,不同風格的影片,其帶給觀眾的視覺感受和審美體驗截然不同,可以使觀眾最直觀地體驗這部動畫所要傳達的本質內涵和人文特點。

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不僅可以製造視覺形式上的節奏變化,還可以塑造一個鮮明的角色性格特徵。由美國夢工場動畫公司出品的動畫《瘋狂原始人》中,克魯德一家的造型能鮮明地強調出他們迥異的個性特點。爸爸Grug有典型的倒梯形身形,寬闊的肩膀,粗壯的手臂,都使人覺得他是一個強有力,可以依靠的人,而與身形對比略顯窄小的臉和倒三角形的下頜,卻顯示出他性格懦弱不安的一面。媽媽是全家人情感依靠的對象,身體曲線圓潤,呈一個上小下大的橢圓形,重心放在下半身,給人以穩定的感覺。大女兒Eep是一個個性開朗,極富冒險精神的女孩,她纖細的腰身和嬌小的手腳都展現出女性的陰柔美,而粗壯的大腿和飽滿的胸臀卻顯示出力量感,一個美麗又堅韌的女性形象就此豎立起來。大兒子個性憨厚,整體呈現一種無害的橢圓形。最小的女孩是個性最野性的,破壞力驚人,與它小小的個頭形成鮮明對比。奶奶個性頑劣,與爸爸相處不融洽,因為年長而力衰,所以她身材矮小,四肢也非常纖弱,只有一顆三角形的腦袋和張揚的頭發來顯示她個性的強烈。這些經過簡化和誇張創造出的人物、景物本身的不同形式感,與其的大小不同,高低變化都可以在畫面上呈現一種比電影更明顯的韻律感。

⑤ 電影的審美特徵主要有哪4種

影視藝術是多片種,多形式的藝術,一般分為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四大類,而每一類別又有多種形式.不同的片種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審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審美特徵,這些特徵是:
(1)直觀視象性.
影視藝術主要提供的是由銀幕或屏幕所顯示的直觀視覺形象,"看"是影視觀眾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視藝術所要表現的一切東西,包括思想,情感,夢幻等等,都應該轉化為可見的視覺形象,為了不破壞"可見性",人物對話語言(比起戲劇)都應壓縮,高度精練.這是因為影視藝術是與攝影分不開的,而攝像機所處理和完成的僅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經改動的客觀物象和經過選擇,加工,改造過的物象),即影視藝術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實紀錄,因而,法國電影理論家馬塞爾·馬爾丹才明確地指出"畫面是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電影的存在是由於畫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於電影的視覺特性絕對要比電影作為思想或文學容器的性質更為重要."
影視藝術所展示的直觀視象,幾乎可以是無所不包,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世界到精神活動,人們能見到的一切,以及人們難以或不可能見到的,都能用畫面的形象來表現.例如,它能將內心活動具象化,可以通過外在物象的變化來反映(如天旋地轉,可以用房屋,樹木等的旋轉來表現),也可以通過人物動作和面部表情來表現(如《魂斷藍橋》中的經典性鏡頭——女主人公在火車站突遇男主人公時的長達幾秒鍾的面部大特寫).即使是潛意識,它也能用畫面形象來表現,如伯格曼②導演的《野草莓》,費里尼導演的《8》等,在這方面都作出了有價值的探索.影視藝術的這一特性,使它更易於被接受和理解,易於超越國界和民族,因而,讓·愛潑斯坦才認為"電影是一種世界性語言",即它是一種"象形符號"式的國際語言.
(2)幻覺逼真性.
銀幕和屏幕上的形象是一種"影子",一種"幻相",這些形象所組織構造出來的具有統一性的時空,也是一種幻覺,但是它們卻都具有高度的真實感.影視藝術是以視覺形象的逼真性為生命的,它無法容忍對自己的本性——視覺可信性的絲毫破壞.正如巴贊所說:"電影中的幻景與戲劇中的假象截然不同,它不是以觀眾默許的假定性為依據,相反,它是以表現給觀眾的事物的不可剝奪的真實性為依據的".
比起其他藝術,這種幻覺逼真性,是影視藝術的優勢所在.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態,它擁有繪畫和雕塑所失去的運動,音樂失去的造型,突破了戲劇的時空局限,把文學形象轉化為直接可觀的形象.雖然,銀幕在瞬間給觀眾展示的是世界的一個片斷,但它卻能使人信服這個片斷是與世界的其他部分聯為一體的.銀幕不是畫框,而是窗戶,是將事件的局部展示給觀眾的窗戶.影視空間不像繪畫空間和舞台空間那樣是嵌入世界之中的,而是代替世界而產生,存在的.
影視藝術的幻覺逼真性來自攝影的本性——客觀物質視象的復現.繪畫細致地描繪出事物的原貌,但它們卻不具有攝影那樣使我們相信原物確實存在的力量.此外,影視的幻覺逼真性還來自於影視藝術家的努力,來自他們自覺地按照這一特性來進行創作.例如,鏡頭的組接,就要根據人們觀察外在世界的習慣,按照視覺邏輯來進行.而演員,為了逼真性,也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如電影《甘地傳》的主角為了逼真性,甚至絕食數日,使形體和精神體驗更接近原型,來滿足觀眾對逼真性的審美要求.影視藝術的技術發展史,也可以說是為了追求更高的逼真性的發展過程史,如寬銀幕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適應人類的視覺性質.而立體電影,以及正處於試驗階段的"有感電影","嗅覺電影"等等,把這種逼真性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3)時空再造性.
其他藝術也能進行時空重組,戲劇藝術更是必須再造時空,但是由於舞台和劇場的限定,其再造的能量是有限的.而影視藝術在這方面有著其他藝術所無法比擬的自由度.攝影技術和剪輯技巧的發展,使得保持在膠片上的影像可以自由地分切和組合,實質上這就意味著可以從特定的藝術材料中抽取出時間和空間來重新構造.這就是所謂的"蒙太奇"技巧.這樣,影視藝術就能打破現實時空和上演時空的束縛,既可以集中,壓縮,又可以延伸,擴展;既可以自由地轉移,反跳,又可以靈活地跨越,並列,可以說能用心理時空代替物理時空,引導我們自由地穿越時間和空間.
影視藝術再造時空,構建起符合心理的審美空間,可以有多種方式和手段,例如可以在兩個因果性鏡頭之間建立起一種純虛擬的空間連續關系,這種聯接的合理性通過內容的呼應而獲得.例如,在英國影片《燈塔看守人》中,一個發高燒者呼喚著他未婚妻的名字,緊接著出現的是遠在他方的未婚妻突然驚醒,就像聽到了他的叫聲一樣.還可以按照視線(內在的)與內心活動來進行空間組合.例如美國影片《黨同伐異》中,一個婦女雙手捧頭,然後驚愕地轉向正面,下一個鏡頭則是她關在獄中的丈夫.甚至還可以直接按照主題,理性地組接空間.例如蘇聯影片《十月》中,一尊大炮正從吊車上下降到工廠的大廳中,下一個鏡頭便是壕溝中的士兵低下頭…….這些組接的空間,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是無法感知的,但是在心理上卻是合理的.而"任何電影表現手段只要它在心理上是合理的,不論它在物質上是否真實,都是有價值的."
如果說,影視世界作為一種構造的時空連續體,其空間的性質與真實空間相比,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那麼,它重構的時間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然時間的性質.在影視中,時間可以加速和放慢,幾天才能完成的花朵開放,數秒即可,而幾分之一秒的時間流程,卻可以用較長的時間來顯示,如子彈的射出.也可以將時間顛倒,如各種各樣的"閃回"手法,阿侖·雷乃導演的《廣島之戀》,在這方面就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讓時間停止(定格),讓時間消失(跨越)等等.其實,影視藝術的空間重構,常常是按時間的重構來進行的,如果說繪畫和雕塑是將時間空間化,那麼影視則是將空間時間化了.
當然,影視再造時空,也不是可以無限自由的,作為藝術,它再造時空的方式必然受到所表現的內容所制約,也應該符合觀眾的心理活動規律.
(4)畫面運動性.
從本質上看,電影是一門採取空間形式的時間藝術."空間形式"決定了造型性(畫面)在影視藝術的重要地位;而"時間藝術"又決定了運動性的重要地位,所以,畫面運動性是影視藝術的主要審美特徵.正是連綿不斷的運動著的畫面,給影視帶來了巨大的魅力,抓住了觀眾的感知和注意力.法國電影藝術家雷內·克萊爾說過:"如果確實存在一種電影美學的話,那麼,這種美學是在法國,在盧米埃爾兄弟發明攝影機和影片的同時誕生的.這種美學可歸結為兩個字即'運動'."可以說,沒有畫面的運動,就沒有影視藝術.
這種畫面運動性有兩重含義,一是指被拍攝對象自身的運動,只有影視才能完整地,真實地展示事物的運動,而影視也對運動著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其次是指包含著因攝影機的移動以及鏡頭焦距的變化所造成的運動感.所謂"攝影機的移動",不僅可以追隨正在運動著的人物和其他物象,也可以使物象活動的背景不斷變化,這就可以造成一種特殊的運動感.這種運動感並非在於事物自身的運動,而是由於鏡頭的推,拉,搖,移與變焦所造成的運動的幻覺.
畫面的運動,是一種有節奏的運動.這種節奏主要是由蒙太奇技巧和長鏡頭的運用所製造出來的,是將鏡頭按不同的長度(這既取決於鏡頭的實際長度,又取決於內容刺激觀眾所產生的時間延續感)和強度(景愈近,心理沖擊愈大)關系將其聯接起來而產生的.影視畫面運動的節奏,是情節發展的脈搏,能夠創造出不同的情緒氣氛,或緊張,興奮,恐怖,喜悅,或沉悶,壓抑,傷感等,能修飾和強化情節內容所表現的情感.畫面運動的節奏,不僅僅是根據拍攝對象的運動速度和強度來確定,也不只是根據情節進展來確定,而更重要的是要根據畫面內容所激發起的觀眾的興趣的程度來確定.例如,鏡頭短,不足以展示內容的內蘊,但鏡頭冗長,就使人厭煩.如果鏡頭正好在注意力降低時切斷,並由另一個鏡頭所替代,注意力就會不斷被抓住.因此,所謂影視藝術的節奏並不僅僅意味著抓住鏡頭的時間關系和景深的變化,更是鏡頭的延續時間和畫面的強度與他們所激起並滿足了注意力運動的一種結合.應該指出,影視藝術的配音也對節奏的形成有較大的作用.

⑥ 談從敘事策略分析中國動畫電影

談從敘事策略分析中國動畫電影

[論文關鍵詞] 動畫電影敘事方式角色中國風格

[論文摘 要] 動畫電影結合美術和電影的綜合特點,以其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和審美特點吸引著廣大的愛好者和製作者。動畫具有搜搏獨特的文化傳播方式與藝術形式,敘事則是動畫電影的核心,也是中國動畫電影中需要學習借鑒的地方。本文從動畫電影的選材、主題手法、角色上來談,最後論述中國動畫電影如何發展,提出問題並展望中國動畫應該如何發展。

動畫電影的發展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成熟期,到今天的繁榮期,動畫形式已在社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較世界各國動漫的發展,中國動漫還存在一些差距。在歐美、日本和韓國,動漫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文化。但像動畫片《魔比斯環》這樣的片子如何能抵抗《怪物史萊克》,關鍵就要看其敘事策略了。動畫電影應有理性的解析,把握商業動畫電影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發揮動畫藝術的優勢。
一、從選材看動畫電影的敘事策略
動畫電影作為電影藝術的一種形式,在選材上應遵循電影藝術的一般原則,但動畫電影由於其媒介、製作方式、製作材料、製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獨特性,而有別於其他電影藝術的選材。在選材上我們首先要確定產品的對象是誰,所要表達的意義是什麼。例如,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動畫題材最受歡迎,市場效益也最好,因為它受眾面廣,市場收益相應也會多。關於動畫的選材也有側重於兒童化的,有人認為動畫就是給小孩看的,不適合表現深層次的題材。有人則認為,動畫可以表現所有的題材,我們所謂的動畫全民娛樂的時代已經到來。其實,動畫隸屬於電影中一個分支,在題材表達上必須符合動畫本體特徵。動畫電影區別於實拍電影,最明顯的特徵是動畫具有高度虛擬性。這一特徵決定了動畫不可能像實拍電影那樣接近真實。在一些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中,很少如實描寫日常生活,相反的是盡力拉開與現實的距離。動畫可以世春祥天馬行空地講述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沒人會對動畫片中的老鼠為什麼會打敗貓而吹毛求疵。其次,動畫電影的題材相對比較簡單。在動畫中,造型的線索簡單、矛盾簡單、人物關系簡單,例如在中國四大名著中,《西遊記》就比較容易被改編成優秀的動畫作品,而《紅樓夢》就非常不適合動畫改編。在《紅樓夢》中光是人物關系就已經十分復雜了,再加上場景之類的更是繁復。
動畫表現的題材可以更加成人化。動畫片早已不僅僅是孩子的專利,以成人為目標觀眾的動畫片現在比比皆是。這樣從商業價值上講,單純考慮兒童觀眾對動畫產業的發展也是不利的。通常只為兒童製作的動畫片僅僅能在電影院的下午和傍晚時間放映,而國家經常出台福利政策限制兒童電影的票價,這樣一來票房收入也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動畫電影觀眾擴展至成人范疇,那麼就可以進入晚場時段放映並因此有獲得更高票房收入的可能。①這樣無論從商業價值還是發展價值上都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動畫片《藍皮鼠和大臉貓》,其後續的商業價值還是比較高的。
二、從主題看動畫電影的敘事策略
動畫電影是一種用來表現其特有主題的藝術形式。在動畫片中不是說所有的都必須有嚴格意義上的敘事主題。許多藝術類的動畫短片並不需要深刻的敘事主題,其動畫可以作為一種純視覺形象的一種表達方式。一部個性化的藝術動畫短片,可能只要有一個絕佳的創意或者奇妙的視覺展現,就能創造出很好的效果,觀眾樂在其中,得到純粹視覺感官體驗。但是作為動畫電影卻並不是這樣,動畫電影通常是以故事情節來傳達大眾共有的精神狀態。在動畫電影的學習中不應純粹追求視覺盛宴,而忽略了對藝術本質的探索和藝術修養的培養。如果把這類作品打回原形,不過是兒童玩具萬花筒罷了。因此動畫電影的主題選材尤其重要。
動畫電影的主題必須突出,如果一部動畫片有多種主題而沒有主次變化。那麼最終這部動畫片將失去主題。例如,日本動畫《再見,螢火蟲》就是一部以旁觀者的角度展現戰爭悲劇的影片。森棗除了在開場展現了空襲後的慘狀外,片中並沒有過多地描述戰爭的慘狀,而是通過描述兩兄妹單純真摯的情感將戰爭的殘酷性深深地刻入觀眾的心裡,使得全片一直彌漫在悲劇的氛圍當中。這就是主題的選擇的重要性,好的主題能引人入勝,使整部動畫具有意義感。
在動畫的主題選擇中,應該通過畫面和情節自然流露出來,創作者的觀點要盡可能曲折。但也不是說越曲折越好,不能讓觀眾一頭霧水,不知所雲就好。另外動畫片的主題選擇應有較高的哲學思想和文學思想,要在動畫語言、動畫形式上做多種嘗試,這樣才能有更好的主題以吸引觀眾。選擇好主題的敘事方式後,故事的發展情節多以整個故事的開始、發展、高潮和結尾的先後時間順序展開,圍繞故事情節主線,簡單明了,一目瞭然。這樣的敘事結構可看性強,不僅符合人們的觀賞需求,而且對於兒童這個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年齡階段,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更適合兒童。
三、從角色上看動畫電影的敘事策略
談到角色,大家都會想到“米老鼠、唐老鴨”。作為一部商業動畫長片來說,當故事的主題和情節發展定下來以後,角色的設置無疑就是最重要的了。動畫是創造生命、賦予角色生命的一種藝術形式。角色是動畫中的視覺核心,很多經典的動畫片,在多年以後,故事可能會被觀眾淡忘,但是觀眾往往能記住裡面的“角色”,能被大家津津樂道的也一定是那些經久不衰的角色造型。因此從每個角度來說,動畫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角色塑造的成功。因為在動畫中,對角色的塑造不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再現,而是一個虛擬誇張角色的塑造過程。角色造型設計不是純粹的視覺問題,是抽象再創造的過程,是文學語言的視覺化,好的角色能給觀眾以遐想,能充分引起觀眾的興趣。
動畫電影是一種允許和鼓勵個人創造的藝術形式,其中的角色設置可以不遵循現實生活中的約束,可以超現實生活,以凌駕於現實之上的能力。在動畫里,動物可以開口說話,可以有自己的思維,甚至桌椅板凳這些沒有生命的物件都可以行走跳躍等。動畫中角色的形象不管是什麼類型,都是擬人化了的人或物,體現著人類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例如動畫片《美女與野獸》中的`“燭台先生” “掛鍾管家” “茶壺大媽”等。但動畫角色的“假定性”也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毫無節制地天馬行空。不管動畫片中的角色如何離奇,如何荒誕不經,它必須有一個合理的內在邏輯,使觀眾相信並能夠接受。如果只一味強調角色的“奇異性”,以至於失去了真實的邏輯基礎的話,這樣的動畫角色必定是不受觀眾歡迎的、失敗的。動畫角色在性格上應簡潔明了、藝術形象鮮明突出、主要角色的性格定位是循序漸進的。這樣做並不是把角色簡單平面化,而是為了角色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在商業動畫長片中,角色不僅僅是動畫中的簡單形象,而在後期開發的主要產品上也有很大的經濟效益作用。

閱讀全文

與當代中國動畫電影的審美特徵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戀愛情結電影高清 瀏覽:81
青龍鎧甲大電影第二季 瀏覽:623
2017歐美上映的電影 瀏覽:55
美國海軍電影電視劇 瀏覽:20
鄭凱明星電影大全 瀏覽:418
僵屍電影大全2018 瀏覽:709
電影怎麼導入不了剪映 瀏覽:220
神馬雲電影網 瀏覽:379
戰狼2哈爾濱哪個電影院 瀏覽:619
杜蕾斯電影院 瀏覽:413
電影院著火嗎 瀏覽:149
美國禁跡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1
蘋果手機哪個軟體可以看小電影 瀏覽:827
愛情人妖電影 瀏覽:283
電影情人主角 瀏覽:716
2018好看懸疑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32
馮淬帆擔任主角的電影 瀏覽:535
中國電影電視劇市場產值 瀏覽:228
關於泰國唐人街電影 瀏覽:390
關於恐龍的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