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西安電影城是哪一年拆除的

西安電影城是哪一年拆除的

發布時間:2022-08-04 15:54:37

1. 西安萬達國際影城的民樂店

西安萬達國際電影城(民樂店)總面積5820平方米,設置9個豪華影廳和1個VIP廳,可同時容納2000人次觀影。最大的影廳有277個座位,影廳除觀看電影外可以舉辦各種會議、 產品推介會、答謝酒會、私人派對等。
西安萬達國際電影城(民樂店)採用了全新的以西安本土建築特點為基礎的設計理念,同時汲取歐美流行時尚設計風格,置身影城頗具夢幻星空感吊頂設計以及縱橫交錯的藝術大堂理石,讓觀眾倍感震撼。
地址:西安市新城區解放路63號民樂新都會四層
公交線路:乘坐5路、14路、20路、25路、30路、40路、41路、201路、200路、611路、702路、 705路、706路、710路、102路、五龍專線、 游6 、游7 到民樂園站下車即可,萬達影城民樂店位於解放路十字東南角,人人樂超市4層。

2.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過去一年工作回顧

全市生產總值實現2719.1億元,增長14.5%。財政總收入400.29億元,增長23.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1.4億元,增長24.6%,一般預算支出276.85億元,增長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275元,分別增長24.7%和20.4%。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是: ――擴大投資保增長。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00.13億元,增長31.2%。全市500萬元以上的項目近3000個,其中235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03億元,完成年計劃139.4%。城市維護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35億元,比上年增加30.16億元。五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1592.53億元,增長33.9%。工業投資完成441.57億元,增長24%。民生八大工程投入資金13.2億元,完成項目577個。金融機構本外幣新增貸款1306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各項建設。
――提升產業保增長。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48.6%,提高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12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25.33億元,增長17%,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為我市第4戶產銷過百億元工業企業。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糧食總產218.2萬噸,創歷史新高;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30家,實現農產品加工流通收入160億元。大唐不夜城建成開放,比亞迪汽車二廠、雨潤西安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長安通訊產業園、西安華南城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
――促進消費保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1.12億元,實際增長20.3%。旅遊、房地產、汽車消費持續旺盛:旅遊業總收入297.4億元,增長22.1%;接待國內遊客3862萬人次,增長22%;接待海外遊客67.3萬人次,增長6.5%;商品房銷售面積1256萬平方米,增長63%;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銷售汽車24.21萬輛,銷售額增長46.1%。積極落實「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補貼政策,農村消費穩步發展。
――優化結構保增長。非公經濟增加值實現1325.03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48.73%,提高1.13個百分點。啟動百項重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項目,實現技術市場交易額35億元,專利申請量突破1萬件,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積極實施名牌戰略,認定名牌產品45個,服務業名牌企業12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關停落後水泥生產線8條,預計單位GDP能耗降低5.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減排1.99萬噸和2.15萬噸,超額完成省上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
――加快開發區和區縣發展保增長。全力推進「四區一港兩基地」發展,高新區創建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經開區建設千億元先進製造業基地扎實推進,曲江新區啟動擴區,滻灞國家生態區創建工作通過省級考核驗收,航空產業基地獲批全國唯一通航產業試點園區,航天基地和國際港務區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灃渭新區組建成立。區縣經濟活力增強,有9個區縣經濟總量超過百億元,其中雁塔超過500億元,蓮湖、未央和碑林超過300億元;有7個區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過5億元,其中蓮湖、碑林、雁塔、新城和未央超過10億元;高陵縣成為我市首個西部百強縣。 ——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綜合交通改善工程全面推進,地鐵二號線進入鋪軌和設備安裝階段,一號線正在抓緊主體施工;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完成基礎工作;機場高速專線建成通車,南北中軸線等城市主幹道綜合改造完成,公園南路、半引路等一批道路建成使用,東北二環、東南二環立交工程進展順利,新增人行天橋6座,建設公交港灣98處;城市供排水網路面積擴大、密度增加,李家河水庫、引湑濟黑、大峪水庫供水、石砭峪水庫供水復線等工程加快推進,城市未來發展用水保障能力明顯增強;高新、經開、戶縣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試運行,第五污水處理廠主體基本完工,周至、藍田、滻灞、國際港務區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新建33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16座,新增城區集中供熱面積776萬平方米。
——著力推進城市改造。未央新城、大明宮、紡織城、大興新區、解放路等區域改造加快推進,民樂萬達廣場建成開業,北院門、三學街等一批重點街區和旅遊景點周邊環境綜合改造效果明顯。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順利完成45個村整村拆遷和18處棚戶區拆遷掃尾工作,新啟動6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全年拆遷房屋面積1016萬平方米;安置房累計開工面積97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87萬平方米,安置回遷5038戶、16889人。
——努力建設生態城市。完成大綠二期工程,三年植綠大行動成效明顯,工程造林19.77萬畝,新建、改造綠地廣場66個,新增城市園林綠化面積486萬平方米,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已通過住房建設部公示。渭河城市段堤防完工,幸福渠上游段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灃河流域綜合治理前期准備工作基本就緒,全長6.2公里漢城湖蓄水運行,新增水面850畝。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全年良好以上天數達到304天,市民享受藍天白雲的日子越來越多。
——深入開展「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全市提升活動安排的36項工作58個項目進展順利,對2275棟建築物外立面進行整修,樓房「平改坡」335棟,改造農貿市場40個,拆除違法建設103.8萬平方米,拆除戶外廣告2167塊,完成了部分路段架空線纜落地任務,規范門頭牌匾工作逐步推進,火車站廣場、新城廣場、鍾鼓樓廣場景觀改造基本完工。認真執行《西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條例》,城市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市民群眾對市容環境滿意率達到92.8%。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專項資金1.28億元,200個新農村重點村建設順利啟動。建成農村公路1351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1114公里,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黑河引水灌區續建工程新增灌溉面積1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5平方公里,建成農村飲水工程410處,解決了60.4萬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385個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整村改造覆蓋率達到80%。列入關中百鎮和省級重點鎮的38個小城鎮建設進展順利,建成五台、崇皇等一批特色鎮。農村垃圾「村組收集、鄉鎮轉運、區縣處理」試點取得初步成果。
——全面加強社會管理。繼續開展「平安西安」創建工作,我市被評為第三屆「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榮獲全國治安環境最高獎項「長安杯」。和諧社區建設成效明顯,新城、碑林獲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建立健全領導幹部接訪、下訪、約訪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長效機制,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全面完成了「一控制、兩下降」目標。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措施,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完成新一輪市政府機構改革,精簡部門4個,將700個議事協調機構清理規范為171個。繼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取消、調整行政審批項目63項。成立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19個市級部門109個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進入中心大廳辦理。新一輪區縣政府機構改革正在抓緊進行,鄉鎮機構改革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高陵縣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進展順利。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成25戶國有企業改制,全市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98.5%。組建了市投資控股公司、市建工集團、市水務集團,整合市機電化工和市輕紡建材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陝鼓集團重組上海鼓風機公司、紡織產業整合等10大資產重組項目進展順利。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全國首家國家級航空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和開元城市發展基金在我市設立,市商業銀行財務重組全面完成,11家小額貸款公司和高陵陽光村鎮銀行獲准成立,順利發行中期票據11億元、城投債15億元,首發上市企業1家,上市再融資3家。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西安秦腔劇院等7家文化事業單位完成改制,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播出並獲好評,秦腔現代戲《柳河灣的新娘》獲國家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2.19億美元,增長6.2%,實際引進內資676.5億元,增長13.15%。實現服務外包合同金額2.2億美元,增長51%。西安地區進出口總額72.55億美元,略高於上年水平。西安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基本完工。成功舉辦2009歐亞經濟論壇、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第二屆中國詩歌節、第四屆中國民營企業科技產品博覽會等展會130個,中國國際運輸車輛暨特種車輛博覽會永久落戶我市。與希臘卡拉馬塔市和廣州市、西寧市結為友好城市,與蘭州、銀川、天水等城市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西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全市社會事業總投資173.55億元,增長22.3%。
——全力推進創業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0.5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4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1.22萬人,新增公益性就業崗位1.53萬個,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積極扶持青年科技人才和農業科技特派員創業,加快大學生科技創業基地和實訓基地建設,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67億元,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創建創業型城市」。
——強化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將非公有制企業、靈活就業、進城務工人員和被征地農民逐步納入社會保障范圍,把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全市養老保險達170.12萬人,新增擴面14.51萬人;失業保險達127.78萬人,新增擴面2.23萬人;醫療保險達352.42萬人,新增擴面88.8萬人;工傷保險達104.11萬人,新增擴面8.21萬人;生育保險達81.95萬人,新增擴面7.49萬人。加快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全年支出14.5億元。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和社區照料工作試點,新建58家為老服務機構。完善城鄉低保制度,33萬名城鄉低保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啟動建設扶貧重點村31個。切實加強住房保障工作。地震受災農民安居工程全部完成。新開工經濟適用房面積204.92萬平方米,竣工157.86萬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戶數累計達到16928戶。二手房交易完成201.26萬平方米,增長25.8%。住房公積金當年歸集70.6億元,當年發放個人貸款26.71億元,累計有65萬多戶職工利用住房公積金改善了住房條件。
——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繼續深化和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開工建設40所農村(山區)標准化寄宿制學校,完成18所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建設啟智學校,選派240名城鎮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家庭和農村寄宿制學生享受了「蛋奶工程」。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實現村級全覆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街辦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以上。實施「農村母親健康工程」,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覆蓋面達95.5%。兒童醫院門診醫技樓等項目正式啟動。積極做好各類傳染疾病的預防控制,全力開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食品葯品專項整治收到成效。加強文化體育設施建設,西安廣電中心、西安音樂廳、西安美術館和曲江電影城建成啟用,新建2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95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成功舉辦市十四屆運動會、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和2009城牆國際馬拉松賽,我市培養輸送的運動員在十一屆全運會上獲得4.5枚金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進展順利。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5%。,新生嬰兒性別比開始趨向正常。市殯儀館搬遷工程正式啟動。「城市一卡通」投入運行。普法宣傳、新聞出版、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參事、文史、社科研究、地方誌、外事僑務、人防、檔案、氣象、地震、老齡、慈善、殘疾人、紅十字會等各項事業都取得新的進步。 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948件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復。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立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對市政府系統1107名處級幹部進行了依法行政培訓,啟動了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試點工作。修訂了市政府工作規則,規范了市政府重大工作決策程序。推進政務公開,開展「聽政聲、察民意、獻良策」活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進一步完善。廉政建設不斷加強,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繼續深化,懲防腐敗體系進一步完善,查處了一批教育、醫療、土地等領域違法案件。「四亂」整治和「小金庫」治理成效明顯,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加快應急平台建設,政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提升。完善目標考評辦法,加大抓落實力度,促進了各級工作作風的轉變和工作任務的有效落實。
各位代表,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在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效,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全市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全市人民,向西安駐軍、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西安建設的中央、省屬單位和各界人士、國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市政府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工業生產、入境游、利用外資、出口還未完全恢復,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十分繁重;企業吸納科技成果的能力還不夠強,統籌科技資源改革工作還需要抓緊探索;城市管理仍需加強,群眾對交通秩序、治安環境等還不夠滿意;社會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群眾生活中的一些切身利益問題還沒有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農民增收還比較困難;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辦事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3. 白鹿原影視城是幾幾年開始修建的

一、時間:白鹿原影視城項目於2013年開工建設,作為陝西省政府30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之一。白鹿原影視城是陝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斥資6個億,以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的茅盾文學獲獎作品《白鹿原》為依託打造的陝西首個以影視體驗、文化旅遊、歡樂休閑為主題的旅遊目的地。
二、簡介:
白鹿原影視城是陝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以小說《白鹿原》和同名電影為文化載體,通過建設明清關中古城鎮、老鄉村展示關中建築、歷史、宗法文化和居住、飲食、曲藝等民俗,形成集影視創作、文化休閑、兒童游樂、精彩演藝為一體的關中民俗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以此弘揚陝西關中農村民俗文化、打造特色關中休閑旅遊目的地、填補陝西省文化影視基地空白。
白鹿原影視城位於陝西省藍田縣前衛鎮s107(關中環線)將軍嶺隧道西1公里處,北部以橫嶺臨潼區為鄰,西部與長安區、灞橋區接壤,東南以秦嶺為界,與商洛、柞水等縣市相望,東與渭南相鄰。景區距湯峪6km,距藍田縣城16km,距西安36km,西藍高速、滬陝高速、312國道從周邊經過,s107(關中環線)從景區南側台塬坡腳下通過,交通條件便利,區位優越。

4. 西安白鹿原影視城好玩嗎

當然好玩了。白鹿原影視城,以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的茅盾文學獲獎作品《白鹿原》為依託打造的陝西首個以影視體驗、文化旅遊、歡樂休閑為主題的旅遊目的地。在西安市藍田縣偏僻的一隅,有一個朴實的農家小院,陳忠實先生在這里生活了十年,全身心的投入寫作,創作出描寫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白鹿原》,這部小說分別被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還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

雲橫秦嶺家何在?白鹿原上有炊煙,根據小說的情景描繪,來實現現實生活中的白鹿原,陳忠實先生看到了應該很欣慰吧。

5. 西安的北院門、南院門的稱呼的由來

所謂南院門是跟一個叫南院的名字有關。
南院原是清初陝甘總督行署的的駐地,座落在西大街中段的南面。光緒十四年(1888年)陝西巡撫部院由西大街鼓樓北面移駐到這里以後,叫做南院,南院大門前的街道也因而得名。南院大門前的廣場南面有一條東西向的500多米長、約13米寬的街道,東接粉巷,西連五味什字,這便是南院門正街。由南院大門向東,順著院牆往北拐,有一條甬道通馬坊門和正學街;向西也有一條甬道通南廣濟街,叫院門巷。作為商業區來說,南院門這一地名,其實也是這些街道的泛稱。由南院門正街的東、西兩端向北拐,分別叫竹笆市、南廣濟街,再加上剛才說過的正學街,就形成南院門通往西大街的三條孔道。
清代的西安城,東半部被八旗駐防城(滿城)和漢軍駐防城(南城)占據,變成了一座龐大的兵營,西北隅的大部分為撫標中營、副中營衙門和南、北校場等軍事單位所佔據,只有西南隅才是居民最集中的地方。由南院門一帶向北到西大街中段,正好是這一人口相對密集地區的中心部位,多少行商坐賈紛至沓來,列肆設邸,百物匯集,經過長期地發展,逐漸形成西安城內最大的老商業區。據《長安咸寧兩縣續志》記載,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陝西撫巡升允「復於署外甬道左右建樓十楹,招商住居,規模王大」,這對南院門商業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重農輕商的封建社會也還是比較少見的。進入民國以後,南院先後為陝西省議會、國民黨省黨部、西安行營等機關所佔駐。民國15年(1926年)又把南院西側的箭道開辟為小百貨市場,叫西安第一市場,由廣場通到南廣濟街。到本世紀30年代,特別是隴海鐵路通車西安以及抗日戰爭爆發後西安外來人口突增,消費也隨之增加,南院門商業區進入最繁榮的時期。
那時的南院門一帶,不僅集中了全城幾乎所有的老字型大小,全國著名的幾家大書店也在這里開設有分支機構,給這古城的商業街滲透了濃厚的文化氣息。每年春節前後開始的燈市,人山人海,元霄夜的焰火、燈謎,五彩紛呈,彷彿又使這里一時成為全城的文化娛樂中心。
南院門外圍的商業街
本世紀30年代是南院門最繁榮的時期。人們由西大街前往南院門,可以經過前面提到的那三條通道,這三條商業街都是當時遠近聞名的專業市場。竹笆市早在明代就是竹器作坊集中的地方,屢經改朝換代而歷久不衰。路東的阿房宮大戲院,是西安最早的電影院;澇巷
,是傳統的書畫裝裱、紙扎、棚坊、剪刀五金等工藝作坊區;還有個克利西服店,門面雖小,裁縫工藝竟是西北第一。路西的達仁堂是天津來的分店,牛黃安宮丸、虎骨葯酒享有盛名;普太和,是西安著名的京幫中葯老店;廬真照相館也頗有名氣。竹笆市走到頭,往西拐就
到了南院門正街的東口;如果由中段的克利西服店對過往西拐,走完馬坊門,迎面就是「亮寶樓」,這里在清代是南院東花園的一部分。走到這里,實際上就已經進入南院門商業區了。馬坊門路北的鴻安祥,是西安最有名的鞋店;天生園是食品老字型大小;民光電影院也是西安
的老電影院,加上竹笆市的阿房宮,30年代西安僅有的兩個電影院就都集中在南院門附近了。
正學街是一條文化商業街,因明代有正學書院而得名。清代這里開了許多筆店,曾一度改名筆店街。民國時期,又成了小型石版印刷業和篆刻圖章、製作徽章、印製名片等手工藝集中的地方——50年代以後,又逐漸發展成為製作錦標、旗幟和印製運動衫等專業的中心——正學街走到頭,正好又在「亮寶樓」門前與馬坊門相丁,再繼續往南走,通過一條甬道向西拐,就進入了南院門廣場。甬道路東有一間遠近聞名的算卦小屋「禮泉黃」,當時據說已經家傳好幾代了。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前後三天晚上,南院門的燈謎大會由正街、廣場一直延伸到這里,而「禮泉黃」的謎面、謎底都不離經、史、詩、文和古典文藝,推陳出新,匠心獨運,首屈一指。由這條甬道往西拐,路南的新履鞋店,是西安最早的新式製革廠和老牌皮鞋名店;還有一家只有兩小間門面的「摩登商店」,專賣各種香粉、雪花膏、生發油、花露水等化妝品,是全城女士們嚮往的去處。路北的陝西圖書館創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是全國最早的圖書館之一,原先也是南院東花園的一部分,「亮寶樓」就是它的後院。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來西安逃避八國聯軍,第二年回京後,巡撫升允利用沒有被帶走的各地貢品,在這里修建了一處勸工陳列所,俗稱「亮寶樓」。30年代又在那裡開辦了民眾教育館,添設了閱報室和生理衛生等展覽室,還開辟了一個小小的動物園,一時成為人們文化濟憩的熱點。
南廣濟街原是元代的葯市街,明、清時南頭叫五味什字,民國時期,路東還有一家廣育堂,制配的痧葯和杏核眼葯很有名氣;往西拐過彎,藻露堂的婦科良葯培坤丸久負盛名,至今暢銷不衰。南廣濟街也是銀號、錢庄集中的地方。30年代又為刀剪作坊所佔領,其中最有名氣的是「梅花張」。當時,幾乎每家刀剪鋪的門匾上都是一個大「張」字,兩邊各有一朵梅花,有的還寫上「老張家」、「老『老張家』」、「真正老張家」等等,弄得誰也搞不清究竟哪一家才是真正的「梅花張」,大概仿名牌、爭招牌的商場惡習歷來如此吧。路東還有胡全林刀剪鋪,打制的鐮刀頗負盛名,夏收之前是買賣的鼎盛時期。由南廣濟街東側還有兩條甬道通到南院門廣場,第一市場是一處小百貨商場;院門巷是裁縫店和旗幟店的集中地。
那時初到西安的人,如果要去南院門購物、觀光,無論由哪條街道走過去,還沒到目的地,單是外圍的這些名店、老字型大小,以及西洋景般的大小玻璃櫥窗陳設諸如達仁堂的大老虎和普太和的梅花鹿標本,鴻安祥的三尺多長的巨型鞋王等等,還有「亮寶樓」的動物園和生
育模型展覽等等,這些當時的新鮮玩意兒,就夠你眼花繚亂上大半天的了。
南院門商業區的繁榮與衰落
30年代,南院大門前的廣場和它南面那條東西向的正街,是南院門商業區的中心。
先看看廣場四角吧:東北角世界大葯房的四層樓房(頂層只有一間大),是當時西安最高的「洋樓」,南鄰是五洲大葯房;西北角也有一座三層高樓,是亨達利鍾錶行,南鄰是亨得利;西南角有個僅佔一間門面的「上海王明山」,是一家貨品最全的五金店;東南角的鑫記是全城最大的帽店,西葯、鍾表、五金、帽子這幾個行業的榜首一下子全集中在這里了。
從鑫記帽店往左拐,順正街路北向東走:蘇州老九章綢緞庄、浙江老鳳樣金店、德華齋眼鏡行、裕興祥紙張文具店、西京國貨公司;過街、順路南往回走:上海醬園、浙江南華(糖果糕點)公司、上海三友實業社(專營毛巾、被單等日用針織品),這些都是遠近聞名的大字型大小、老字型大小。走到廣場南面,有一家上海理發店,檔次最高,博得小姐、太太、交際花和高等妓女們的青睞;再向西,正街西段路南有一家大芳照相館,給楊虎城將軍照過相,名噪一時。
當時西安共有八家全國著名大書店的分店,其中五家就設在南院門正街;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在東段路南,世界、大東和北新書局在西段路北。這些書店每年兩季為全省的中小學生供應各具特色的課本和大量的課外讀物,也是全城師生節假日常去的地方。
至於南院門的傳統小吃,除了本文開頭提過的三原粉蒸肉之外,還有第一市場的「醪糟大王」、羊肉餅;正街東段牛市巷口的王記粉湯羊血,西段盧進士巷二老樊家的臘汁肉(鹵豬肉);南廣濟街口「老韓家」的掛粉湯圓、老何家「春發生」的葫蘆頭(清燉豬大腸)泡
饃,還有油酥餅、炒蕎粉、辣子蒜羊血、棗肉模糊等,都是地方風味十足,而且物美價廉,至今有口皆碑。
南院門商業區的衰落是西安城商業重心大轉移的結果。辛亥革命以後,民國元年(1912 年)陝西都督張鳳翙下令拆除滿城的城牆,開辟了東大街,接著又修建了兩側的街房,這是城內商業區逐漸向東半部轉移的開始。民國17年(1928年)西安建市以後,市政府把滿城區劃為新市區,規劃道路,標賣荒地,開辟了東、西、南、北四條新街,溝通了新市區與主要街道的交通。民國23年(1934年)隴海鐵路通車西安以後,新市區的東半部逐漸發展成為新工業區,北新街附近也建設了不少新村,成為城內最闊綽的住宅區。東大街由於距離火車站和西一路的汽車總站都比較近便,成為西安交通的樞紐,於是新開設的商店、旅館業也越來越向這里集中,逐漸成為一處新的商業區。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特別是第二年武漢失守以後,大批工廠內遷,接著是淪陷區的難民也大批地湧入西安,新市區的人口不斷地增長,直通火車站的尚仁路(今解放路)一帶,也很快地發展成為又一處新的商業區。後來居上,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西安城內的商業重心已經大部轉移到東半部,南院門已經逐漸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解放後,隨著50年代中期私營工商業的公私合營和手工業的合作化,一些店鋪、作坊合並,有些業主歇業、改行、遷走,南院門就再也不可能回復往昔的熱鬧景象了。這種情況是不能與蘇州玄妙觀、上海城隍廟的商業街相比的,盡管那裡同時也經歷過同樣的社會改造過程。不同的是,後二者都位於舊城的中心附近,不像南院門那樣偏處城西南隅;而且也都不是什麼全城的商業重心(蘇州商業最發達的地方在閶門一帶,上海的在南京路),不存在什麼轉移的問題;蘇州的玄妙觀、上海的城隍廟加上近旁的豫園,原本就是人們游覽的熱點,那裡的商業是依託旅遊天發展起來的,而南院門就缺乏這樣的依託。倒是有兩種傳統小吃生意做得越來越大:今天南院門正街東段路北的葫蘆頭泡饃館已經蓋起了幾層大樓,仍然掛著「春發生」的招牌:「老樊家」臘汁肉鋪遷到竹笆市中段路東,居然擴大到兩間門面。雖然主廚都早已不是老把式了,位置也仍嫌偏辟,但是由於調制地道,貨真價實,慕名而來的顧客盈門,有時還得排隊購買,供不應求。到底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何況「民以食為天」呢。

閱讀全文

與西安電影城是哪一年拆除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級私人教練2017電影 瀏覽:418
日本擠奶水的電影 瀏覽:152
二級內地電影有哪些 瀏覽:409
2015電影排行榜喜劇 瀏覽:984
今天電影時間表2015年的 瀏覽:979
商丘電影院地址查詢 瀏覽:402
免費觀看恐怖僵屍電影電視劇 瀏覽:174
邪不勝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754
iPhone12pro哪裡找hdr電影 瀏覽:778
延安華夏電影城影訊今日上映 瀏覽:155
法國國王被俘虜的電影 瀏覽:642
韓國電影關系百度雲 瀏覽:289
落花手電筒影網 瀏覽:751
春秋五霸電影插曲 瀏覽:64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