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紐約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紐約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發布時間:2022-08-14 16:55:41

㈠ 今年奧斯卡誰拿了最佳女主角

是女王里的海倫米倫
姓名:海倫·米倫
性別:女
原名:
英文名:Helen Mirren
生日:1946年7月26日
星座:獅子座
國籍:英國
地域:歐美
身高:163cm
血型:
三圍:
嗜好:
生平介紹:祖父是白俄羅斯的移民,年輕時為了取悅家人而念教育學院,但她真正喜愛的是表演,在周末假日參加國立青年劇院的演出。1965年主演舞台劇《埃及艷後》,因表現出色而在兩年後加入了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同一年,她也開始演出電影,自此在大西洋兩岸的影劇圈奔忙,演出各種不同的角色。1994年以《瘋狂喬治王》獲戛納影展最佳女主角獎,從而知名度大增,此外,她也演出了不少電視影集。
主要作品:《午夜牛郎》、《歸家》、《暴走列車》
《熱力》、《全民公敵》、《高斯弗庄園》
獲獎情況:2002年因《高斯弗庄園》獲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2年因《高斯弗庄園》獲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1999年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電視劇類)
2002年《女王》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得主
2002年《高斯弗庄園》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2年《高斯弗庄園》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海倫-米林是英國最負盛名的女演員一,演繹過大量莎士比亞喜劇中的女主角。她主演的電視系列劇《頭號嫌疑犯》享有國際聲譽。
1997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因為車禍意外身故的消息傳出後,舉世震驚,英國國內更是哀聲一片。悲痛欲絕的民眾對以伊麗莎白女王為首的英國王室表現出來的冷漠和迴避態度十分不滿,一時間群情激憤,反王室的情緒高漲不下,戴妃之死讓英國王室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中。而首相托尼·布萊爾剛剛走馬上任就面臨這樣一個棘手的局面,一面是哀痛憤怒的英國民眾,另一方面是竭力維護傳統、避而不出的英國王室。身處峰頭浪尖、壓力重重的「平民首相」布萊爾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撫平民眾的不滿與怨氣,讓女王與人民的關系恢復往日的和睦,同時確立起自己的聲望和威信。

關於導演

本片導演史蒂芬·弗萊爾斯也非池中之物,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就憑借敏銳的視覺意識和引人入勝的敘事能力晉升為英國一流導演。由於他本人非常愛好表演,早年還在倫敦的皇家宮廷劇院參與舞台劇演出,所以他的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表演細膩、對白詼諧幽默,並具有一種強大的真實感和吸引力。在他的導演生涯中,多次獲得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家中的櫥櫃上還放著憑借《危險關系》贏來的法國愷撒獎、和憑借《非戀不可》獲得的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因此,他執導《女王》,令人信心十足。

關於演員

要扮演伊麗莎白女王、英國首相這樣位高權重的人物,選擇演員是至關重要的。本片的「女王大人」,正是英國家喻戶曉的海倫·米倫。她上一次扮演貴族的經歷,是在《瘋狂喬治王》中扮演喬治三世忠心耿耿的皇後。這個角色讓她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之後依靠在羅伯特·奧爾特曼執導的影片《高斯福特庄園》中扮演的角色,米倫第二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2003年的《日歷女郎》讓米倫紅遍了歐美大陸。

關於影片

已往的傳記電影總是紀念一些已經遠去的名人,而本片的兩位主人公都舒舒服服地過著他們的好日子。伊麗莎白女王前幾個月剛度過了她的八十大壽,布萊爾依舊為國事忙得不可開交。史蒂芬·弗萊爾斯之所以會選擇這個題材,是因為伊麗莎白女王非常注重隱私,從不接受任何媒體的專訪。人民不了解這位他們敬愛的女王,尤其在1997年黛安娜王妃事件後,她表現出的疏遠更是讓人不能理解。還原這一特定時期的環境下女王的生活和困擾,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導演史蒂芬·弗雷爾斯是各大電影節的常客,紐約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都印證過他的光輝成就,而2005年由朱迪·丹奇主演的《裸體舞台》在奧斯卡更是榮獲多項提名。史蒂芬·弗雷爾斯的作品有著濃烈正宗的英國血統,無論是關注利物浦底層生活的《萊姆》或是剖析上流社會與媒體失常的微妙關系的《女王》,他都在用一種英國本土的語言解釋著他的國家。電影的角色也毫不例外均由英國本土演員擔任,而《女王》中出演伊麗莎白二世的海倫把大眾熟知的英女王演繹得神形兼備,即符合大眾視野中的女王印象也展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貴族領袖形象。

㈡ 黑寡婦是什麼星座,斯嘉麗·約翰遜個人資料

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1984年11月22日生於紐約,美國女演員。

㈢ 秦海路簡介

中文名: 秦海璐
外文名: Amanda
別名: 璐璐
國籍: 中國香港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
出生日期: 1978年8月11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
經紀公司: 北京駿起菲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 榴槤飄飄、愛情呼叫轉移、我不是北京人、鋼的琴、到阜陽六百里等
主要成就: 青年電影手冊華語年度最佳女演員
主要成就: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主角
提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歐亞國際電影節主單元評委
紐約中國電影節傑出藝人獎
身高/體重: 165cm/48kg
工作單位: 中國國家話劇院
星座: 獅子座
血型: A型

姓名:秦海璐
性別:女
語言:粵語、普通話、英語
生日:1978年 8月11日
星座:獅子座
婚姻狀況:未婚
粉絲名:海馬
最喜歡的書:張愛玲小說
最喜歡的發型:長卷發
最常穿的服裝顏色:白色、黑色
最喜歡的穿著:休閑寬松
最喜歡的裝飾搭配:耳環、項鏈、包包
最喜歡的度假地方:海邊
最喜歡的減壓方式:聽音樂、度假
最喜歡的修身搭配:清淡飲食搭配anslim植提纖
最欣賞的電影人:王家衛、張曼玉、梁朝偉
編輯本段演藝經歷1990年考入遼寧省營口市戲曲學校,學習京劇專業,主攻刀馬花旦。
1996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與章子怡、袁泉、劉燁同學。
1996年17歲的她便已優異的成績考取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舞台劇。主要作品《梁山伯與祝英台》、《費加羅的婚禮》、《靈魂拒葬》,在校學習期間與香港著名導演陳果合作。拍攝了她平生的第一部電影《榴槤飄飄》,並入圍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
秦海璐寫真及生活照片(18張)2000年入中央實驗話劇院。
2000年她結束大學生涯的同時,秦海璐因這部電影一舉奪得第六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主角。第七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演員,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第三十八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演員獎。
2002年又因電影《像雞毛一樣飛》獲得瑞士洛伽諾電影節特別嘉許獎。
2004年她主演的電影《冬至》又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和韓國釜山電影節。
2005年,秦海璐把工作重心轉向音樂,簽約SONY BMG唱片公司。發行了第一張個人音樂專集,入市僅一個月,秦海璐以每天一萬張的驚人銷量榮登唱片銷量冠軍。
2007年她又以電影《父子》入選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演員,迄今為止,秦海璐已出演了二十部余電影,而諸多的電影成績讓秦海璐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迅速成為了在國際影壇最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演員。
秦海璐現為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並就讀於POLIMODA時尚學院。
2011年和天王巨星劉德華、葉德嫻合作演出《桃姐》自桃姐2012年3月8日上映以來票房取得上億並且獲得多項大獎秦海璐幾乎被很多人熟知,使得近幾年秦海璐人氣逐年上升,已經紅到兩岸三地。

秦海璐,中國大陸女演員。中戲96級畢業,和章子怡、梅婷、胡靜、曾黎、傅晶、袁泉並稱「七朵金花」。1978年8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九歲開始在營口戲曲學校學習京劇表演,主攻刀馬旦,14歲隨中國文化友好訪問團出訪日本26個城市,其演出的京劇梅派代表劇《天女散花》中所使用的長綢至今仍保持著中國最長的記錄。在演藝方面,她憑借《榴槤飄飄》的精彩表演榮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後,憑借《鋼的琴》獲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之第8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影後。著有專輯《幸福回味》、《單行線》。

㈣ 權力的游戲伊雪是誰扮演的

扮演雪伊Shae演員是西貝爾·凱基莉Sibel Kekilli。

演藝經歷:2004年,主演反映德國土耳其移民題材的電影《勇往直前》,並憑借片中的表現獲得2010年德國電影節勞拉獎最佳女主角和新人獎,同時也是柏林電影節歷史上第七部榮獲金熊獎的德國本土電影。

2005年,參演喜劇電影《土耳其功夫小子》並飾演Italienerin一角 。

2006年,參演電影《國家密碼》。之後,與約瑟夫·貝爾比奇共同主演電影《冬季旅行》。同年,主演土耳其電影《Eve dönüs》,片中扮演了一位階下囚的妻子,這個角色為她贏得了2006年安踏利亞金橙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6]。另外,西貝爾還主演電影《死亡終點站》,並扮演一個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猶太女孩 。

2009年,主演電影《操場》 。

2010年,領銜主演由菲奧·阿拉達戈執導的處女作電影《當我們離開》,電影講述一名飽受丈夫虐待的婦女帶著5歲兒子從伊斯坦布爾遷往柏林的故事。同時,西貝爾憑借該片獲得了第五屆薩累國際婦女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稱號、第九屆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

2011年開始,加入由戴維·貝尼奧夫執導,戴維·貝尼奧夫和喬治·R.R.馬丁編劇,伊薩克·亨普斯特德-懷特、查里斯·丹斯、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主演的電視劇《冰與火之歌:權利的游戲》,劇中飾演美麗善良的侍女Shae。同年,加入由馬提亞斯·施維赫夫自導自演的電影《速成男子漢》 。

2012年,與肯·杜肯聯袂主演電影《埃姆登的人馬》。

㈤ 何超儀紐約影展三片連映,她這次參展的目的是什麼呢

何超儀在現場多次向觀眾道謝,更表示希望能把更多的香港電影帶出去,讓西⽅觀眾認識。

㈥ 章子怡哪些獎

非電影獎:
2000年
『國際青年藝術家獎』最佳青年國際女演員獎(表彰鼓勵新人的獎項)
2001年
雜志《男人裝》中文版『最性感女性』第2名
雜志《PEOPLE》年輕版『25位最性感最HOT明星』之一
雜志《PEOPLE》『50個世界上最美人物』之一
2002年
5月2日,舊金山將這一天設立為「章子怡日」
《MTV萊卡風尚頒獎大典》『風尚女演員獎』
雜志《STUFF》『世界上102位最性感女性』第91名
雜志《PEOPLE》年輕版『25位最性感最HOT明星』之一
雜志《男人裝》英國版(6月)『最性感100位女孩』之一
雜志《男人裝》『世界最性感女性』第86位
雜志《美麗佳人》之「美麗佳人公益大使」『最佳婦女兒童公益大使獎』
2003年
《香港公益金》給章子怡頒發了證書,鼓勵其在公益事業方面做出的貢獻
2004年
《影響2004-時尚盛典》『中國娛樂風雲人物』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排名第2名,收入排名第7名
雜志《FORBES》中文版『年度最流行最熱名人』第二名
雜志《名利場》選出來的『十美圖』之一
雜志《Esquire》『本星球上最性感的女性』第一位名
2005年
成為奧斯卡評委,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人評委。
第一屆《中國國際電視廣告藝術金椰子獎》之『國際廣告功勛獎』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79位(首次入選)
《中國電影百年》『百大電影人』之一
《新京報》『中國最美50人』第4
《紐約時報》『最偉大表演』之『最令人回味影星』榜首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第2名,收入第4名
雜志《Harpers & Queen 》『100位世界上最美麗女性』第15位(首次入選)
雜志《TIME》『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中國送給好萊塢的禮物」
雜志《PEOPLE》『50個世界上最美人物』之一
雜志《南方人物周刊》『中國10大青年領軍人物』之一
雜志《娛樂周刊》『一百二十二樣人和事的「必然之選」』第38位(唯一上榜的中國人)
2006年
《新影聯成立十周年》最受觀眾歡迎女演員獎
《PEOPLE》世界最美100-章子怡第三次入選,排名第10《新京報》『中國最美50人』第4
雜志《PLAYBOY》日本版『亞洲百大性感女性』第一(登上當期4月號雜志封面)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第3,收入第4
雜志《男人裝》『世界最性感女性』第86位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79位
2007年
3月31日,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世界因你而美麗-2006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3月31日,搜狐網和《時尚芭莎》主辦『21世紀國際上最成功的中國現代女性』第一名
9月8日,北京中國大飯店,第五屆《BAZAAR明星慈善夜》『中國最具影響力慈善明星』
10月,美國雜志《名利場》『焦點人物』評為「中國之星」「北京美人」
《AskMen.com》『年度99位最迷人的女性』第81位
《Playboy》12月刊『世界100名最性感美女』第46位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第4,收入第14
《新京報》『中國最美50人』第9
雜志《E!》『最性感動作明星』第一
美國權威雜志《綜藝》『最具沖擊力』第一位
2008年
《中國電影百年》國家郵政發行章子怡郵票(8枚套裝)
6月14日,上海,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8月22日,北京,第六屆《BAZAAR明星慈善夜》蟬聯『中國最具影響力慈善明星』
美國權威媒體《娛樂周刊》評選的(30歲以下)『30名最有前途的女演員』之一
美國權威媒體《娛樂周刊》『25 Most Romantic Gestures in Film』之一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94位
IndependentCritics『全球最美的100張臉』第31位
美國雜志《福布斯》:『中國TOP 25 STARS』 第5位
《南都周刊》『30周年娛樂人物』之一
《新京報》《鼎極攝影》『中國最美50人』第一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第5,收入第5
網友票選『21世紀國際上最成功女性十強』居首
新華社調查:『日本大學生最愛中國人排行』居首
爛番茄網站『25個最佳動作女星』第12位
BBC Your top 10 『10個最應該被知道的中國人』之一
2009年
美國雜志《福布斯》:好萊塢最有叫座力影星第225名,全球女星中排名第70(亞洲女星第一名)
美國雜志《娛樂周刊》:24位最HOT的非美籍性感巨星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之一
東方衛視新娛樂慈善群星會-年度慈善貢獻獎
美國《Vanity Fair》(名利場) 雜志通過網路票選出全球"19位被認為具備引爆戰火的絕色,堪稱21世紀的特洛伊美女海倫"並列第5名
入選美國《People》(人物)雜志評選的09年30歲最美的女人

電影獎項:
第一篇:按電影排

《梅蘭芳》
2009年第五十九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2009年第二屆鐵象大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提名)

《夜宴》
2007年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藝伎回憶錄》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性感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藝伎回憶錄》(獲獎)

《2046》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4年第五十七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5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女配角:《2046》(提名)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獎:《2046》(獲獎)
2006年美國NAACP Image Awards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6年國際Cinephile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茉莉花開》
200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獲獎)
2004年第七屆上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2004年第十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茉莉花開》(提名)
2005年第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十面埋伏》
2005年第十一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十面埋伏》(獲獎)
2006年第二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5年首屆中國導演協會獎最佳女演員:《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打鬥獎:《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獲獎)

《紫蝴蝶》
2003年第五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四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紫蝴蝶》(獲獎)

《英雄》
2002年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尖峰時刻2》
2002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反派:《尖峰時刻2》(提名)
2002年美國兒童選擇獎最佳動作片女主角:《尖峰時刻2》(提名)

《卧虎藏龍》
2001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動作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AMMY獎最佳女演員:《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少年選擇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 科幻與恐怖電影學院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國際青年藝術家獎最佳國際女演員:《卧虎藏龍》(獲獎)

《我的父親母親》
1999年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Asia)「明日之星大獎」:《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0年日本銀幕最佳外國女演員:《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2001年第十九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第二篇:按年份排(共67項專業電影獎項)

1999年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_Asia)「明日之星大獎」:《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0年日本銀幕最佳外國女演員:《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2000年第三十七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0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0年美國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國際青年藝術家獎最佳國際女演員:《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九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1年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動作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AMMY獎最佳女演員:《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少年選擇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 科幻與恐怖電影學院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2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反派:《尖峰時刻2》(提名)
2002年美國兒童選擇獎最佳動作片女主角:《尖峰時刻2》(提名)
2002年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2003年第五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四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紫蝴蝶》(獲獎)
2004年第五十七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打鬥獎:《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獲獎)
200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獲獎)
2004年第七屆上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2004年第十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茉莉花開》(提名)
2005年第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女配角:《2046》(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十面埋伏》(獲獎)
2005年首屆中國導演協會獎最佳女演員:《十面埋伏》(提名)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藝伎回憶錄》(獲獎)
2006年第二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國際Cinephile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NAACP Image Awards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6年美國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獎:《2046》(獲獎)
2006年美國電影協會「亞洲最傑出演員」(獲獎)
2006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最傑出女演員」(獲獎)
2006年美國E!頻道最性感動作片主角第一名(獲獎)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性感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新影聯院線「最受觀眾和院線歡迎」女演員獎(獲獎)
2007年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2008年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獲獎)
2009年第五十九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2009年第二屆鐵象大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提名)

第三篇:按主要獎項

金雞獎:提名三次,獲獎一次
2000年第二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獲獎)
2009年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金像獎:提名三次,獲獎一次
2001年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2年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金馬獎:提名三次
2000年第三十七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提名)

華表獎:提名三次,獲獎兩次
2004年第十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茉莉花開》(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十面埋伏》(獲獎)
2009年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梅蘭芳》(獲獎)

百花獎:提名兩次,獲獎一次
2000年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6年第二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上海電影節:提名一次,獲獎一次
2004年第七屆上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2008年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獲獎)

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獲獎一次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香港金紫荊獎:獲獎一次
2001年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美國金球獎:提名一次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美國演員工會獎:提名一次
2006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美國獨立精神獎:獲獎一次
2001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美國獨立電影節:獲獎一次
2001年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美國MTV電影大獎:提名四次,獲獎一次
2001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動作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2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反派獎:《尖峰時刻2》(提名)
2004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打鬥獎:《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性感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戛納國際電影節:提名二次
2003年第五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5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提名二次
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9年第五十九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英國奧斯卡(BAFTA):提名三次
2000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4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亞洲電影大獎(AFA):提名一次
2007年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_Asia):獲獎一次
1999年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_Asia)「明日之星大獎」:《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北美各類知名影評人協會獎:十次提名,八次獲獎
2000年美國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5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藝伎回憶錄》(獲獎)

第四篇:純獲獎名單(主演電影15部,獲得36項演員個人獎)

1999年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Asia)「明日之星大獎」:《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日本銀幕最佳外國女演員:《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2000年美國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國際青年藝術家獎最佳國際女演員:《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動作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九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4年第四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紫蝴蝶》(獲獎)
200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獲獎)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獲獎)
2005年第十一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十面埋伏》(獲獎)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藝伎回憶錄》(獲獎)
2006年美國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獎:《2046》(獲獎)
2006年國際Cinephile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電影協會「亞洲最傑出演員」(獲獎)
2006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最傑出女演員」(獲獎)
2006年美國E!頻道最性感動作片主角第一名(獲獎)
2006年新影聯院線「最受觀眾和院線歡迎」女演員獎(獲獎)
2008年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獲獎)
2009年第二屆鐵象大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梅蘭芳》(獲獎)

㈦ 張曼玉得過什麼獎項

張曼玉,1964年9月20日出生於香港國家一級演員、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1983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從而正式出道。


㈧ 斯嘉麗·約翰遜是誰,為何結個婚引起這么大轟動

斯嘉麗·約翰遜,1984年11月2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美國著名女演員,歌手,也是集演技和美貌與一身的好萊塢寵兒。2019年8月,福布斯公布的2019年全球收入最高女演員榜單,斯嘉麗位列第一。引起主演的《復仇者聯盟》系列中的黑寡婦太深入人心,網友都喜歡稱呼她“寡姐“。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總是對明星給與更多關注,更何況還是著名的女明星。一舉一動往往都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所以,即使是低調結婚,還是引起轟動。

2013年,憑借配音的《她》獲得了第8屆羅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影史上首位憑借聲音獲獎的女星 。

2014年2月28日,獲得了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榮譽獎 。

2016年,主演《美國隊長3:內戰》。

2017年,主演《攻殼機動隊》。

2018年,主演《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憑借該片獲得了第44屆人民選擇獎年度電影女星獎。

2019年4月24日,參演的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中國上映 [47] ;10月18日,主演的喜劇戰爭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在全美公映 ;12月,被“衛報”評為 “2019年度十佳女演員” ;12月24日,憑借《婚姻故事》獲得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

2020年10月28日,主演的漫威新片《黑寡婦》在英國上映,早於北美11月6日的定檔日期

㈨ 周迅獲得的獎項

所獲獎項
1、1998年第十五屆巴黎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獎,《蘇州河》獲最佳影片獎
2、2000年首屆日本東京銀座影展
中國影片《蘇州河》喜獲影展大獎(Grand Prize)
3、2000年中國電視金鷹獎
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觀眾最喜愛的女配角(《大明宮詞》太平公主)
4、2001年法國演藝集團
最具潛力新人獎
5、2001年《雪碧——我的選擇》
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最優秀女新人獎」
6、2002年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女演員(《煙雨紅顏》趙寧靜)
7、2002年CCTV--MTV音樂盛典
內地年度最具潛力歌手
8、2002年中國音樂排行榜
特別獎
9、2002年北京電視台
觀眾最喜愛女演員獎(《射鵰英雄傳》黃蓉)
10、2002年第二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
「十佳演員」(《桔子紅了》秀禾)
11、2003年中國歌曲排行榜2003年度第一季度
最佳新人獎
12、2003年第十屆大學生電影節
最受大學生喜愛女演員
13、2003年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頒獎典禮
最受歡迎女新人獎 銀獎
14、2003年CCTV-MTV音樂盛典
內地年度最受歡迎歌曲:周迅《幸福花園》
15、2004年第十一屆中國歌曲排行榜
《看海》獲2003年度金曲獎
16、2004年第十屆華語榜中榜
最佳新人獎
17、2004年第二屆MTV超級盛典
內地最具風格個性魅力獎,周迅陳坤獲最具風格銀幕拍檔獎
18、2005年1月11日第一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獎頒獎典禮
周迅憑《戀愛中的寶貝》獲最佳女演員獎
19、第四屆「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
十一大金曲:周迅 《身未動·心已遠》 (內地)
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周迅
20、2005年7月24日第七屆CCTV-MTV音樂盛典
內地年度最受歡迎女歌手:周迅
21、亞太音樂榜2004—2005年度總頒獎
內地年度最受歡迎女歌手:周迅
亞太音樂榜十大中文金曲獎:周迅《偶遇》
22、2005年4月美國翠貝卡電影節
最佳故事片獎:《生死劫》(周迅、吳軍)
23、2005紐約Queens電影節
最佳電影獎:《如果·愛》
24、2005年MTV超級盛典
最具風格演員:周迅
最具風格電影:《如果·愛》
25、2005年金曲金榜
內地最佳女歌手:周迅
26、2005年12月印度第10屆喀拉拉邦國際電影節
電影節最高獎項—金雀獎:《生死劫》
27、新浪2005網路盛典
年度女演員:周迅
28、2005年度「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
十三大金曲:周迅 《大齊》 (內地)
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周迅
29、2005年第十二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女演員:周迅 (《如果·愛》孫納 )
30、2006年第五屆蒂伯龍國際電影節 (美國舊金山)
金片盤最佳故事片獎:《生死劫》
31、2006年3月25日第十三屆東方風雲榜頒獎盛典
全能藝人獎:周迅
十大金曲:《大齊》
32、2006年3月22日第16屆亞洲及拉美地區電影節 (義大利)
最佳故事片獎:《生死劫》
33、2006年4月8日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最佳女主角:周迅 《如果·愛》
最佳攝影: 鮑德熹 《如果·愛》
最佳美術指導: 奚仲文 & 黃炳耀 《如果·愛》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奚仲文 & 吳里璐 《如果·愛》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金培達 & 高世章 《如果·愛》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金培達 《如果·愛》
34、第1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受歡迎女演員:周迅 《如果·愛》
最受歡迎導演:陳可辛《如果·愛》
最佳觀賞效果獎:《如果·愛》
35、2006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導演:陳可辛(《如果·愛》)
最佳女主角:周迅(《如果·愛》)
最受歡迎電影獎:《如果·愛》
最佳電影歌曲:金培達(《如果·愛》)
最佳音樂獎:金培達、高世章(《如果·愛》)
最佳美術獎:奚仲文、黃炳耀(《如果·愛》)
最佳攝影獎:鮑德熹(《如果·愛》)
十大華語片:《如果·愛》
36、2006年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
金桂獎最受大學生喜愛女演員:周迅
37、2006年第十一屆韓國釜山電影節
亞洲最具潛力女藝人:周迅
38、2006中國風尚大典
內地風尚女演員:周迅
39、《明報周刊》2006演藝動力大獎
最突出女演員:周迅
40、第51屆亞太影展
最佳藝術指導:《如果·愛》(香港)
最佳音樂:《如果·愛》(香港)
最佳攝影:《夜宴》(香港)
41、第43屆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周迅《如果·愛》
最佳導演:陳可辛《如果·愛》
最佳攝影獎:鮑德熹《如果·愛》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十字街頭》 (出自 : 《如果·愛》) 詞:岺偉宗 曲:高世章 唱:金城武 & 周迅
最佳造型設計獎:葉錦添《夜宴》
最佳美術獎:葉錦添《夜宴》
42、第十四屆亞洲電影博覽會
最佳女演員:周迅
43、2006年度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
亞太地區最傑出全能藝人大獎:周迅
44、2007年4月15日第26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
最佳女配角:周迅(《夜宴》青女)
45、2007年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女配角:周迅(《夜宴》青女)

㈩ 西貝爾·凱基莉的介紹

西貝爾·凱基莉(Sibel Kekilli),1980年6月16日出生於德國,土耳其裔德國影視演員。2004年主演電影《勇往直前》並獲得2010年德國電影獎勞拉獎最佳女主角和新人獎。2010年領銜主演電影《當我們離開》,憑借該片獲得第五屆薩累國際婦女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稱號1、第九屆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2。2011年加入電視劇《權力的游戲》,因飾演Shae一角而被觀眾所熟悉。

閱讀全文

與紐約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